CN115884127A - 自动识别的机车重联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自动识别的机车重联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84127A
CN115884127A CN202111138821.8A CN202111138821A CN115884127A CN 115884127 A CN115884127 A CN 115884127A CN 202111138821 A CN202111138821 A CN 202111138821A CN 115884127 A CN115884127 A CN 1158841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omotive
wireless
information
reconnection
searc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388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亚波
陈安运
伍子逸
徐富宏
林磊
吕杰
王佳
燕富超
罗皓中
沈红平
胡国宏
陈思熙
董定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CRRC Times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CRRC Time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CRRC Time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CRRC Time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3882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8412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1660 priority patent/WO202304560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884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841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00General arrangement of stations, platforms, or sidings; Railway networks; Rail vehicle marshall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2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mass transport vehicles, e.g. buses, trains or aircraf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6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 [V2V]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识别的机车重联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机车的无线重联系统上电后,搜索无线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在搜索到的多个无线信号中选取与第一机车不同的第二机车的无线设备发送的且信号强度最强的无线信号;获取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并根据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控制第二机车与第一机车进行预连接;接收不同于第一机车的其他机车传输的第一人工编组请求,如果第一人工编组请求中的机车信息与预连接的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一致,则进行第一机车与第二机车的重联编组。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机车车号及重联端号的自动识别,不需乘务员进行机车信息录入等操作,能够简化编组流程。

Description

自动识别的机车重联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铁路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自动识别的机车重联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铁路货运需求仍在不断增长,现有铁路货运能力亟待提升。开行长编组的重载货运列车,实现多台机车重联运用,是在既有铁路干线上提高铁路运能的最有效途径。
现有的机车无线重联方法和系统,需要乘务员通过机车显示器进行机车车号及端号等机车信息设定,设定好后,系统再进行校验。当判断重联机车编组信息正确,再根据确认正确后的编组信息完成重联机车初始化,允许机车投入重联运行。
在目前运用方式下,机车重联初始化过程自动化程度不高,乘务员需完成信息设定等编组设置环节,增加乘务员操作流程;如果乘务员信息输入错误,可能会导致机车重联初始化错误,影响机车重联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识别的机车重联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机车重联需要人工输入机车车号及端号等机车信息,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识别的机车重联,包括:第一机车的无线重联系统上电后,搜索无线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在搜索到的多个所述无线信号中选取与第一机车不同的第二机车的无线设备发送的且信号强度最强的所述无线信号;获取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控制所述第二机车与所述第一机车进行预连接;接收不同于所述第一机车的其他机车传输的第一人工编组请求,如果所述第一人工编组请求中的机车信息与预连接的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一致,则进行所述第一机车与所述第二机车的重联编组。
可选的,所述搜索无线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包括:通过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单元搜索对应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设备发送的所述无线信号。
可选的,所述在搜索到的多个所述无线信号中选取与第一机车不同的第二机车的无线设备发送的且信号强度最强的所述无线信号,包括:对搜索到的多个所述无线信号进行预处理,获取候选的多个所述无线信号,构成候选列表;对所述候选列表中的所述无线信号根据信号强度进行排序,选取信号强度最强的所述无线信号。
可选的,所述对搜索到的多个所述无线信号进行预处理,获取候选的多个所述无线信号,构成候选列表,包括:去除所述第一机车的无线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选取所述第一机车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搜索的所述无线信号,构成所述候选列表,并去除所述第一机车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搜索的所述无线信号;如果所述第一机车的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故障,则选取所述第一机车的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搜索的所述无线信号,构成所述候选列表,并去除所述第一机车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搜索的所述无线信号。
可选的,所述搜索无线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之前,包括:通过多功能车辆总线MVB与中央控制单元通信获取第一机车的机车号信息,并通过以太网传输至所述第一机车的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单元;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单元应用第一端和/或第二端的天线发送无线信号,所述无线信号包括所述第一机车的机车信息,所述第一机车的机车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机车的机车号信息以及执行发送的端号。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控制所述第二机车与所述第一机车进行预连接,包括:通过所述多功能车辆总线将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发送给所述中央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号信息和端号;通过所述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显示单元将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显示在编组界面上,进行所述第一机车与所述第二机车的预连接。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显示单元接收人工根据显示的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输入的确认信息;接收所述显示单元根据所述确认信息形成并传输的第二人工编组请求;通过至少一个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所述第二人工编组请求。
可选的,所述进行所述第一机车与所述第二机车的重联编组之后,包括:如果所述第一机车为主车,对所述第一机车进行单独制动缓解,控制所述第一机车的制动缸压力低于第一参考压力,判断所述第二机车的制动缸压力是否跟随;如果是,则控制所述第一机车的制动缸压力高于第二参考压力,判断所述第二机车的制动缸压力是否跟随,其中所述第二参考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参考压力;如果是,则确定重联成功,否则确定重联失败。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自动识别的机车重联装置,包括:信号搜索模块,用于第一机车的无线重联系统上电后,搜索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信号选取模块,用于在搜索到的多个所述无线信号中选取与第一机车不同的第二机车的无线设备发送的且信号强度最强的所述无线信号;预连接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控制所述第二机车与所述第一机车进行预连接;重联编组模块,用于接收不同于所述第一机车的其他机车传输的第一人工编组请求,如果所述第一人工编组请求中的机车信息与预连接的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一致,则进行所述第一机车与所述第二机车的重联编组。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任意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识别的机车重联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在第一机车的无线重联系统上电后,搜索无线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在搜索到的多个所述无线信号中选取与第一机车不同的第二机车的无线设备发送的且信号强度最强的所述无线信号;获取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控制所述第二机车与所述第一机车进行预连接;接收不同于所述第一机车的其他机车传输的第一人工编组请求,如果所述第一人工编组请求中的机车信息与预连接的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一致,则进行所述第一机车与所述第二机车的重联编组,能够实现对机车车号及重联端号的自动识别,不需乘务员进行机车信息录入等操作,能够简化编组流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自动识别的机车重联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无线重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自动识别的机车重联方法的重联确认示意图;
图4为为本发明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自动识别的机车重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识别的机车重联方法。如附图1所示,自动识别的机车重联方法包括:
步骤S11:第一机车的无线重联系统上电后,搜索无线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机车的无线重联系统的结构如图2所示,无线重联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单元CCU、与中央控制单元连接的显示单元IDU和重联控制单元MTU、与重联控制单元MTU连接的无线通信单元AP、连接在重联控制单元MTU和无线通信单元AP之间的交换机、以及通过馈线与无线通信单元连接的天线等,其中显示单元可以包括第一显示单元IDU-A和第二显示单元IDU-B,无线通信单元AP可以有两个,第一无线通信单元AP1和第二无线通信单元AP2。每个无线通信单元内部集成两个无线模块,将其中的第一无线模块WLAN1通过馈线连接至机车第一端Ⅰ的天线,第二无线模块WLAN2通过馈线连接至机车第二端Ⅱ的天线。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识别的机车重联方法实施在重联控制单元MTU中。
以第一机车为例,该第一机车可以为进行重联的主车,也可以为进行重联的从车。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机车的无线重联系统上电后,在步骤S11之前,重联控制单元MTU通过多功能车辆总线MVB总线与中央控制单元CCU通信,可以获取第一机车的机车号信息,并通过以太网传输至所述第一机车的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单元,具体可以发送给第一机车车的两个无线通信单元AP1、AP2。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单元应用第一端和/或第二端的天线发送无线信号,所述无线信号包括所述第一机车的机车信息,所述第一机车的机车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机车的机车号信息以及执行发送的端号。
第一机车中的无线通信单元设置为AP模式时可以对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设备进行搜索,因此,第一机车中的无线通信单元均默认设置成AP模式。在步骤S11中,通过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单元搜索对应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设备发送的所述无线信号。对于第一机车,可以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单元AP1搜索第一无线通信单元AP1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设备发送的所述无线信号,也可以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AP2搜索第二无线通信单元AP2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设备发送的所述无线信号。或者第一无线通信单元AP1和第二无线通信单元AP2分别同时搜索对应的无线信号。因此在步骤S11中搜索到的无线信号可以包括第一机车的无线信号以及两个无线通信单元分别搜索到的无线信号。
步骤S12:在搜索到的多个所述无线信号中选取与第一机车不同的第二机车的无线设备发送的且信号强度最强的所述无线信号。
可选地,对搜索到的多个所述无线信号进行预处理,获取候选的多个所述无线信号,构成候选列表;然后对所述候选列表中的所述无线信号根据信号强度进行排序,选取信号强度最强的所述无线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在进行重联时,只能是将第一机车的其中一个端与其他机车的其中一个端进行重联,而步骤S11中搜索到的无线信号可能包括第一机车的无线信号以及两个无线通信单元分别搜索到的无线信号,如此需要去除不相干的无线信号。本发明实施例默认使用第一无线通信单元AP1搜索的无线信号,当第一无线通信单元AP1故障时,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AP2搜索的无线信号。可选地,去除所述第一机车的无线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选取所述第一机车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搜索的所述无线信号,构成所述候选列表,并去除所述第一机车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搜索的所述无线信号;如果所述第一机车的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故障,则选取所述第一机车的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搜索的所述无线信号,构成所述候选列表,并去除所述第一机车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搜索的所述无线信号。其中第一机车的无线设备可以理解为位于第一机车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的天线。
步骤S13:获取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控制所述第二机车与所述第一机车进行预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信号强度最强的所述无线信号获取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在步骤S13中,通过所述多功能车辆总线MVB将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发送给所述中央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号信息和端号;通过所述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显示单元将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显示在编组界面上,进行所述第一机车与所述第二机车的预连接。即在第一机车的编组界面上显示第二机车的机车号信息和端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在第一机车的编组界面上显示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通过所述显示单元接收人工根据显示的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输入的确认信息;接收所述显示单元根据所述确认信息形成并传输的第二人工编组请求;通过至少一个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所述第二人工编组请求。
更具体地,第一机车为从车时,乘务员在从车上,确认从车显示单元IDU显示的机车号如为此次重联运行的另一台连挂机车(主车),可点击确认;从车的显示单元IDU会将从车的人工编组请求通过多功能车辆总线MVB总线发送给重联控制单元MTU,并通过无线通道传输给另一台车(主车)的重联控制单元MTU。即,如果第一机车为从车,可以将第二人工编组请求传输至对应的主车,以便主车根据第二人工编组请求中的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与主车上显示的预连接信息进行比较确认,并进行对应的重联编组。
第一机车为主车时,乘务员在主车上,确认主车显示单元IDU显示的机车号为此次重联运行的另一台连挂机车(从车),可点击确认;主车的显示单元IDU会将主车的人工编组信息通过多功能车辆总线MVB总线发送给重联控制单元MTU,并通过无线通道传输给另一台车(从车)的重联控制单元MTU。即,如果第一机车为主车,可以将第二人工编组请求传输至对应的从车,以便从车根据第二人工编组请求中的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与从车上显示的预连接信息进行比较确认,并进行对应的重联编组。
步骤S14:接收不同于所述第一机车的其他机车传输的第一人工编组请求,如果所述第一人工编组请求中的机车信息与预连接的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一致,则进行所述第一机车与所述第二机车的重联编组。
可选地,接收不同于所述第一机车的其他机车传输的第一人工编组请求,该第一人工编组请求为根据经过人工确认的基于其他机车上显示的机车信息形成的人工编组请求。如果第一人工编组请求中的机车信息与步骤S13中获取的预连接的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一致,则进行第一机车与第二机车的重联编组。此时,第一机车可以为重联编组的主机,也可以为重联编组的从机。即主、从车的重联控制单元MTU对收到的两台车的人工编组请求(信息)和系统自动识别的重联机车信息进行双重校核,确保信息一致后允许两台机车完成重联编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所述第一机车与所述第二机车的重联编组之后,在确保重联机车安全的情况下,乘务员需对重联机车进行单独制动缓解和施加操作,确认重联机车的正确性。在未进行此操作前不能执行高压及牵引等相关操作。可选地,如果所述第一机车为主车,对所述第一机车进行单独制动缓解,控制所述第一机车的制动缸压力低于第一参考压力,判断所述第二机车的制动缸压力是否跟随;如果是,则控制所述第一机车的制动缸压力高于第二参考压力,判断所述第二机车的制动缸压力是否跟随,其中所述第二参考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参考压力;如果是,则确定重联成功,否则确定重联失败。具体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201:重联运用准备工作。
第一机车与第二机车的重联编组后,在重联运行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如相关参数的设置及联接等。其中第一机车为主车,第二机车为从车。
步骤202:判断两台机车是否可以单独制动缓解。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03;如果否,则返回步骤201。
判断是否将两台机车设置成可以单独制动缓解,如果不是,则需要返回步骤201进行重新设置。
步骤203:对第一机车进行单独制动缓解,控制所述第一机车的制动缸压力低于第一参考压力。
即对第一机车进行单独制动缓解,控制第一机车的制动缸压力低于第一参考压力。第一参考压力优选为200kPa。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
步骤204:判断从车制动缸压力是否跟随第一参考压力。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05;如果否,则返回步骤201。
判断在对第一机车低于第一参考压力的单独制动缓解过程中,从车的制动缸压力是否跟随第一机车的制动缸压力。
步骤205:对第一机车进行单独制动缓解,控制所述第一机车的制动缸压力低于第二参考压力。
即对第一机车进行单独制动缓解,控制第一机车的制动缸压力高于第二参考压力。第二参考压力优选为300kPa。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
步骤206:判断从车制动缸压力是否跟随第二参考压力。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07;如果否,则返回步骤201。
判断在对第一机车高于第二参考压力的单独制动缓解过程中,从车的制动缸压力是否跟随第一机车的制动缸压力。
步骤207:确定重联高压控制允许。
在作为主车的第一机车的低于第一参考压力以及高于第二参考压力的单独制动缓解过程中,作为从车的第二机车的制动缸压力都跟随第一机车的制动缸压力,说明第一机车与第二机车的重联编组正确,通过了高压控制允许环节,能够保障两台机车运行方向一致,可以实现两台机车正常编组和重联运行。
本发明实施例依据机车的无线局域网WLAN部署方式和搜索的无线信号强度,进行重联信号的智能选择和识别,实现对机车车号及重联端号的自动识别与显示,并通过显示单元IDU,供乘务员进行选择确认,而不需乘务员进行机车信息录入等操作,简化编组流程;通过对自动编组和人工编组信息进行双重校核,确保信息一致后允许编组,保证编组正确;通过高压控制允许环节,能够保障两台机车运行方向一致,实现两台机车正常编组和重联运行。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第一机车的无线重联系统上电后,搜索无线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在搜索到的多个所述无线信号中选取与第一机车不同的第二机车的无线设备发送的且信号强度最强的所述无线信号;获取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控制所述第二机车与所述第一机车进行预连接;接收不同于所述第一机车的其他机车传输的第一人工编组请求,如果所述第一人工编组请求中的机车信息与预连接的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一致,则进行所述第一机车与所述第二机车的重联编组,能够实现对机车车号及重联端号的自动识别,不需乘务员进行机车信息录入等操作,能够简化编组流程。
上述对本发明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动识别的机车重联装置,该装置设置在各机车的无线重联系统中的重联控制单元MTU中。如图4所示,自动识别的机车重联装置包括:信号搜索模块、信号选取模块、预连接模块以及重联编组模块。其中,
信号搜索模块,用于第一机车的无线重联系统上电后,搜索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
信号选取模块,用于在搜索到的多个所述无线信号中选取与第一机车不同的第二机车的无线设备发送的且信号强度最强的所述无线信号;
预连接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控制所述第二机车与所述第一机车进行预连接;
重联编组模块,用于接收不同于所述第一机车的其他机车传输的第一人工编组请求,如果所述第一人工编组请求中的机车信息与预连接的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一致,则进行所述第一机车与所述第二机车的重联编组。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上述实施例的装置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相应的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更为具体的电子设备硬件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501、存储器502、输入/输出接口503、通信接口504和总线505。其中处理器501、存储器502、输入/输出接口503和通信接口504通过总线505实现彼此之间在设备内部的通信连接。
处理器501可以采用通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方式实现,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存储器502可以采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等形式实现。存储器502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在通过软件或者固件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相关的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502中,并由处理器501来调用执行。
输入/输出接口503用于连接输入/输出模块,以实现信息输入及输出。输入输出/模块可以作为组件配置在设备中(图中未示出),也可以外接于设备以提供相应功能。其中输入设备可以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麦克风、各类传感器等,输出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器、扬声器、振动器、指示灯等。
通信接口504用于连接通信模块(图中未示出),以实现本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交互。其中通信模块可以通过有线方式(例如USB、网线等)实现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例如移动网络、WIFI、蓝牙等)实现通信。
总线505包括一通路,在设备的各个组件(例如处理器501、存储器502、输入/输出接口503和通信接口504)之间传输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述设备仅示出了处理器501、存储器502、输入/输出接口503、通信接口504以及总线505,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其他组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设备中也可以仅包含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所必需的组件,而不必包含图中所示的全部组件。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公开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申请中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本申请中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申请中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识别的机车重联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机车的无线重联系统上电后,搜索无线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
在搜索到的多个所述无线信号中选取与第一机车不同的第二机车的无线设备发送的且信号强度最强的所述无线信号;
获取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控制所述第二机车与所述第一机车进行预连接;
接收不同于所述第一机车的其他机车传输的第一人工编组请求,如果所述第一人工编组请求中的机车信息与预连接的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一致,则进行所述第一机车与所述第二机车的重联编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搜索无线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包括:
通过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单元搜索对应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设备发送的所述无线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在搜索到的多个所述无线信号中选取与第一机车不同的第二机车的无线设备发送的且信号强度最强的所述无线信号,包括:
对搜索到的多个所述无线信号进行预处理,获取候选的多个所述无线信号,构成候选列表;
对所述候选列表中的所述无线信号根据信号强度进行排序,选取信号强度最强的所述无线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对搜索到的多个所述无线信号进行预处理,获取候选的多个所述无线信号,构成候选列表,包括:
去除所述第一机车的无线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
选取所述第一机车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搜索的所述无线信号,构成所述候选列表,并去除所述第一机车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搜索的所述无线信号;
如果所述第一机车的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故障,则选取所述第一机车的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搜索的所述无线信号,构成所述候选列表,并去除所述第一机车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搜索的所述无线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搜索无线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之前,包括:
通过多功能车辆总线MVB与中央控制单元通信获取第一机车的机车号信息,并通过以太网传输至所述第一机车的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单元;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单元应用第一端和/或第二端的天线发送无线信号,所述无线信号包括所述第一机车的机车信息,所述第一机车的机车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机车的机车号信息以及执行发送的端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控制所述第二机车与所述第一机车进行预连接,包括:
通过所述多功能车辆总线将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发送给所述中央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号信息和端号;
通过所述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显示单元将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显示在编组界面上,进行所述第一机车与所述第二机车的预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显示单元接收人工根据显示的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输入的确认信息;
接收所述显示单元根据所述确认信息形成并传输的第二人工编组请求;
通过至少一个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所述第二人工编组请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进行所述第一机车与所述第二机车的重联编组之后,包括:如果所述第一机车为主车,
对所述第一机车进行单独制动缓解,控制所述第一机车的制动缸压力低于第一参考压力,判断所述第二机车的制动缸压力是否跟随;
如果是,则控制所述第一机车的制动缸压力高于第二参考压力,判断所述第二机车的制动缸压力是否跟随,其中所述第二参考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参考压力;
如果是,则确定重联成功,否则确定重联失败。
9.一种自动识别的机车重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机车重联装置包括:
信号搜索模块,用于第一机车的无线重联系统上电后,搜索无线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
信号选取模块,用于在搜索到的多个所述无线信号中选取与第一机车不同的第二机车的无线设备发送的且信号强度最强的所述无线信号;
预连接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控制所述第二机车与所述第一机车进行预连接;
重联编组模块,用于接收不同于所述第一机车的其他机车传输的第一人工编组请求,如果所述第一人工编组请求中的机车信息与预连接的所述第二机车的机车信息一致,则进行所述第一机车与所述第二机车的重联编组。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是,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138821.8A 2021-09-27 2021-09-27 自动识别的机车重联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8841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38821.8A CN115884127A (zh) 2021-09-27 2021-09-27 自动识别的机车重联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CT/CN2022/111660 WO2023045607A1 (zh) 2021-09-27 2022-08-11 自动识别的机车重联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38821.8A CN115884127A (zh) 2021-09-27 2021-09-27 自动识别的机车重联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84127A true CN115884127A (zh) 2023-03-31

Family

ID=85720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38821.8A Pending CN115884127A (zh) 2021-09-27 2021-09-27 自动识别的机车重联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84127A (zh)
WO (1) WO202304560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56974B2 (en) * 2004-07-23 2018-05-0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Vehicle consist configuration control
CN103048980B (zh) * 2013-01-09 2016-01-20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机车无线重联自动参数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3223961B (zh) * 2013-04-18 2015-04-22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零距离的机车无线重联方法及装置
CN103874097A (zh) * 2014-01-26 2014-06-18 上海自仪泰雷兹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Cbtc无线通信系统及方法
US9522687B2 (en) * 2015-04-17 2016-12-20 Electro-Motive Diese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ly operating locomotives
CN112758110B (zh) * 2021-01-04 2022-07-22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朔铁路分公司 无线重联编组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45607A1 (zh) 2023-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6077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onne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an antenna feeding port of base station and an antenna port
CN107111902A (zh) 远程车辆数据收集系统
CN108536121B (zh) 逻辑通道的建立方法、装置和交通工具通信接口vci
US11995921B2 (en) Scanning method for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in vehicle and vehicle diagnostic device
EP2811696A1 (en) Train-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control software therefor
CN107561974B (zh) 一种高轨卫星遥控优先级实现方法
US10789841B2 (en)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mobile bodies, mobile body transmission control device, and mobile body receiving control device
US11926238B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a battery
US20180147949A1 (en) Mean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 Associative Connection
CN104040929A (zh) 用于识别被冗余地接收的信息的方法、车对x通信系统以及该系统的应用
CN111328095A (zh) 一种无线重联测试台及方法
CN105667548A (zh) 铁路货车列车通信系统
CN106465452A (zh) 用于构建和运行无线网络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5884127A (zh) 自动识别的机车重联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781350A (zh) 具有用于多个控制单元的通信单元的机动车
CN111854805B (zh) 外置天线的检测电路及方法
CN107454659B (zh) 一种终端识别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和基站
US10604228B2 (en) Cargo handling system
CN113301575B (zh) 多基站的资源配置方法和射频拉远单元
CN112559041B (zh) 一种地面直接指令与星上自主指令兼容处理方法
US9262880B2 (en) Keyless entry system
CN103139029B (zh) 数据通信方法、系统及网关
CN113753101A (zh) 一种重载网络化电力机车同步操控融合通信方法
CN105208070A (zh) 车辆用远程信息处理服务系统及其方法
CN117676716B (zh) 通信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