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83896A - 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83896A
CN115883896A CN202211469128.3A CN202211469128A CN115883896A CN 115883896 A CN115883896 A CN 115883896A CN 202211469128 A CN202211469128 A CN 202211469128A CN 115883896 A CN115883896 A CN 1158838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detection unit
detection
signal
image acqui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6912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忠峰
刘玉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6912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838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83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838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控制器和图像采集模组,控制器向图像采集模组发送控制指令,根据检测组件的检测信号确定图像采集组件所在位置并接收图像采集模组发送的外部图像信息,图像采集模组包括:图像采集组件、检测组件、升降组件和图像处理组件,升降组件包括遮挡部,遮挡部在升降过程中遮挡第一检测单元或第二检测单元的发射器发射的光信号,以使第一检测单元或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基于获取的光信号产生检测信号,图像处理组件根据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升降组件升降以及控制图像采集组件采集外部图像信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高了图像采集组件位置检测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化显示设备已经开始深入人们的生活,例如网络电视、数字电视以及视频电话等功能逐渐在显示设备中应用开来,而这些功能的实现均需要在显示设备上实现。基于对外观美观性需求和隐私保护的需求,显示设备配备的图像采集组件例如摄像头一般设计为升降式,用户可以通过指令控制使用摄像头时将摄像头伸出显示设备,在不使用摄像头时将摄像头隐藏于显示设备中。因此在摄像头升降的过程中需要感测摄像头的具体位置,从而控制其上升或者下降。
相关技术中,对于图像采集模组模组位置的感测可以通过步长累积的方式,通过步进电机设定特定步数实现升降,但是步数越多行程超长,产生的误差就越大,导致升降位置过多影响外观或者升起位置不足影响图像视野。也可以通过红外反射测量的方式,但是该方案是靠反射实现,由于反射面大小差异、发射器强度不同,接收器的灵敏度不同,会造成不同个体之间产生很大差异,造成一致性偏差较大,因而不能用于精确位置检测。也可以通过霍尔传感器感测磁力的方式测量位置,但是因霍尔检测的灵敏度高,磁铁磁力一致性控制难度大,因此位置检测偏差也比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阐述的问题,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能够准确地感测图像采集组件所处的位置,降低了测量难度,提高了图像采集组件位置检测的准确度。
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器;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显示器以及图像采集模组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向所述图像采集模组发送控制指令,根据检测组件的检测信号确定图像采集组件所在位置以及接收所述图像采集模组发送的外部图像信息;
图像采集模组,所述图像采集模组被具体配置为包括:
图像采集组件,用于采集外部图像信息;
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均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位于升降组件的升降路径的顶部,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位于升降组件的升降路径的底部;
升降组件,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安装在所述升降组件上,所述升降组件带动所述图像采集组件进行升降运动;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遮挡部;所述遮挡部用于在升降过程中遮挡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或第二检测单元的发射器发射的光信号,以使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或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基于获取的光信号产生检测信号;
图像处理组件,所述图像处理组件分别与所述图像采集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和所述升降组件电连接,所述图像处理组件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升降组件升降以及控制所述图像采集组件采集外部图像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适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设备,包括:
获取检测组件的检测信号;
根据所述检测信号确定图像采集组件所在位置。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通过在升降组件中设置遮挡部,利用遮挡部在升降路径的底部时遮挡第二检测单元的发射器发射的光信号,与遮挡部未处于升降路径的底部时不遮挡第二检测单元的发射器发射的光信号,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所产生的检测信号不同,从而使控制器可以根据检测信号判定图像采集组件是否位于升降路径的底部,以及利用遮挡部在升降路径的顶部时遮挡第二检测单元的发射器发射的光信号,与遮挡部未处于升降路径的顶部时不遮挡第二检测单元的发射器发射的光信号,第一检测单元的接收器所产生的检测信号不同,从而使控制器可以根据检测信号判定图像采集组件是否位于升降路径的顶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步长测量、反射测量或磁力测量等方式,使图像采集组件的位置判断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图像采集组件位置检测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一种显示设备与控制装置之间操作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控制装置的配置框图;
图3为一种显示设备的配置框图;
图4为一种视频点播程序的界面示意图;
图5为一种显示设备的使用场景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图像采集模组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升降组件和检测组件的布局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检测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检测单元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升降组件和检测组件的布局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
图13为本申请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器控制图像采集模组初始化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器控制图像采集模组上升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器控制图像采集模组下降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控制器图像采集模组下降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和实施方式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对于术语的简要说明,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接下来描述的实施方式,而不是意图限定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说明,这些术语应当按照其普通和通常的含义理解。
本发明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或同类的对象或实体,而不必然意味着限定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除非另外注明。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用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
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件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所有组件,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设备可以具有多种实施形式,例如,可以是电视、智能电视、显示器(monitor)、电子白板(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电子桌面(electronictable)等。图1和图2为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设备与控制装置之间操作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用户可通过智能设备300或控制装置100操作显示设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可以是遥控器,遥控器和显示设备200的通信可以包括红外协议通信或蓝牙协议通信,及其它短距离通信方式,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来控制显示设备200。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上按键、语音输入、控制面板输入等输入用户指令,来控制显示设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智能设备300(如移动终端、平板电脑、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以控制显示设备200。例如,使用在智能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控制显示设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可以不使用上述的智能设备或控制设备接收指令,而是通过触摸或者手势等接收用户的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还可以采用除了控制装置100和智能设备300之外的方式进行控制,例如,可以通过显示设备200设备内部配置的获取语音指令的模块直接接收用户的语音指令控制,也可以通过显示设备200设备外部设置的语音控制设备来接收用户的语音指令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还与服务器400进行数据通信。可允许显示设备200通过局域网(LAN)、无线局域网(WLAN)和其它网络进行通信连接。服务器400可以向显示设备200提供各种内容和互动。服务器400可以是一个集群,也可以是多个集群,可以包括一类或多类服务器。
图2为本发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装置的配置框图。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100包括控制器110、通信器130、用户输入/输出接口140、存储器、供电电源。控制装置100可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指令,通信器130与显示设备通信连接,控制装置100将操作指令转换为显示设备200可识别和响应的指令,起到用户与显示设备200之间交互中介作用。
图3为本发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设备的配置框图。如图3所示,显示设备200包括调谐解调器210、通信器220、检测器230、外部装置接口240、控制器250、显示器260、音频输出接口270、存储器、供电电源、用户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50包括处理器,视频处理器,音频处理器,图形处理器,RAM,ROM,用于输入/输出的第一接口至第n接口。
显示器260用于显示界面,包括用于呈现画面的显示器组件,以及驱动图像显示的驱动组件,用于接收源自控制器输出的图像信号,进行显示视频内容、图像内容以及菜单操控界面的组件以及用户操控UI界面。
通信器220是用于根据各种通信协议类型与外部设备或服务器进行通信的组件。例如:通信器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有线以太网模块等其它网络通信协议芯片或近场通信协议芯片,以及红外接收器中的至少一种。显示设备200可以通过通信器220与控制装置100或服务器400通信连接,即建立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用户接口,可用于接收控制装置100(如:红外遥控器等)的控制信号。
检测器230用于采集外部环境或与外部交互的信号。例如,检测器230包括光接收器,用于采集环境光线强度的传感器;或者,检测器230包括图像采集模组,图像采集模组包括图像采集组件,如摄像头,可以用于采集外部环境场景、用户的属性或用户交互手势,再或者,检测器230包括声音采集器,如麦克风等,用于接收外部声音。
外部装置接口24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模拟或数据高清分量输入接口(分量)、复合视频输入接口(CVBS)、USB输入接口(USB)、RGB端口等任一个或多个接口。也可以是上述多个接口形成的复合性的输入/输出接口。
调谐解调器210通过有线或无线接收方式接收广播电视信号,以及从多个无线或有线广播电视信号中解调出音视频信号,如以及EPG数据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50和调谐解调器210可以位于不同的分体设备中,即调谐解调器210也可在控制器250所在的主体设备的外置设备中,如外置机顶盒等。
控制器250,通过存储在存储器上中各种软件控制程序,来控制显示设备的工作和响应用户的操作。控制器250控制显示设备200的整体操作。例如:响应于接收到用于选择在显示器260上显示UI对象的用户命令,控制器250便可以执行与由用户命令选择的对象有关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50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视频处理器,音频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RAM RandomAccess Memory,RAM),ROM(Read-Only Memory,ROM),用于输入/输出的第一接口至第n接口,通信总线(Bus)等中的至少一种。
用户可在显示器260上显示的图形用户界面(GUI)输入用户命令,则用户输入接口通过图形用户界面(GUI)接收用户输入命令。或者,用户可通过输入特定的声音或手势进行输入用户命令,则用户输入接口通过传感器识别出声音或手势,来接收用户输入命令。
“用户界面”,是应用程序或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介质接口,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用户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用户界面常用的表现形式是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是指采用图形方式显示的与计算机操作相关的用户界面。它可以是在显示设备的显示器中显示的一个图标、窗口、控件等界面元素,其中控件可以包括图标、按钮、菜单、选项卡、文本框、对话框、状态栏、导航栏、Widget等可视的界面元素。
图4为本发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视频点播程序的界面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启动后可以直接进入预置的视频点播程序的界面,视频点播程序的界面可以如图4中所示,至少包括导航栏310和位于导航栏310下方的内容显示区,内容显示区中显示的内容会随导航栏中被选中控件的变化而变化。应用程序层中的程序可以被集成在视频点播程序中通过导航栏的一个控件进行展示,也可以在导航栏中的应用控件被选中后进行进一步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启动后可以直接进入上次选择的信号源的显示界面,或者信号源选择界面,其中信号源可以是预置的视频点播程序,还可以是HDMI接口,直播电视接口等中的至少一种,用户选择不同的信号源后,显示器可以显示从不同信号源获得的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硬件或软件架构可以基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介绍,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基于相近的其他硬件或软件架构,可以实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即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应用的场景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包括:
显示器260,被配置为显示图像画面;
图像采集模组230,被配置为采集外部图像信息;
控制器250,控制器分别与显示器260以及图像采集模组230连接。
图5为一种显示设备的使用场景侧视图,结合图3和图5,图像采集模组230包括图像采集组件,例如为摄像头,图像采集模组230通过连接装置与显示器260连接,当用户需要使用图像采集组件或者有应用程序使用图像采集组件时,图像采集组件可以升出显示器260,当不需要使用图像采集组件时,可以将图像采集组件下降至显示器260的后壳中,以避免图像采集组件受到损坏。
相关技术中,对于图像采集模组模组位置的感测可以通过步长累积的方案实现,通过步进电机设定特定步数实现升降,此方案是利用步进电机每一步的步长l相对固定来实现的,由于升降行程L比较固定,所以步数S为L和l两者的比值:S=L/l,由于步长值为理论值,但工程应用中,不同步进电机的步长l相互不同,会产生ΔL的误差,所以经过S步的运动之后,产生误差ΔL,ΔL=L*ΔL/l,因此,步数越多,行程超长,产生的误差就越大,导致升降位置过多影响外观或者升起位置不足影响图像视野
另外,通常采用红外反射测量的方式,例如在升降控制器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包含红外发射和接收器的检测器,并且传动杆上设置反射模块,利用反射模块反射红外感应器所发出的红外信号,并将其反射到各自位置的接收器,接收器收到信号以后,接收器接收电平发生为化,即可判定摄像头已经到了顶端或者底端。但是该方案是靠反射实现,由于反射面大小差异、发射接器强度不同,接收器的灵敏度不同,会造成不同个体之间产生很大差异,造成一致性偏差较大,因而不能用于精确位置检测。
也可以通过在升降控制器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霍尔传感器,在传动杆上设置磁铁,磁铁靠近或者远离霍尔传感器时,会引出霍尔传感器输出值的变化,实现位置检测。但霍尔检测灵敏度较高,磁铁磁力一致性控制难度大,因此位置检测偏差也是比较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图6为本发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器260;
控制器250;控制器250分别与显示器260以及图像采集模组230电连接;控制器250被配置为向图像采集模组230发送控制指令,根据检测组件的检测信号确定图像采集组件1所在位置以及接收图像采集模组230发送的外部图像信息;
图像采集模组230,图像采集模组230被具体配置为包括:
图像采集组件1,用于采集外部图像信息;
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单元21和第二检测单元22;第一检测单元21和第二检测单元22均包括发射器211和接收器212;第一检测单元21位于升降组件3的升降路径的顶部,第二检测单元22位于升降组件3的升降路径的底部;
升降组件3,图像采集组件1安装在升降组件3上,升降组件3带动图像采集组件1进行升降运动;升降组件3包括遮挡部31;遮挡部31用于在升降过程中遮挡第一检测单元21或第二检测单元22的发射器211发射的光信号,以使第一检测单元21或第二检测单元22的接收器212基于获取的光信号产生检测信号;
图像处理组件4,图像处理组件4分别与图像采集组件1、检测组件和升降组件3电连接,图像处理组件4用于根据控制器250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升降组件3升降以及控制图像采集组件1采集外部图像信息。
具体地,如图6所示,控制器250分别与显示器260和图像采集模组230电连接,控制器250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向图像采集模组230发送控制指令,图像处理组件4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升降组件3进行升降,并且控制图像采集组件1采集外部图像信息。图6中示例性地示出了控制器250和图像采集模组230之间通过USB传输控制指令。
为了实现图像采集组件1的升降,可以将图像采集组件1安装在升降组件3上,升降组件3带动图像采集组件1进行升降运动。为了确定图像采集组件1在升降过程中的位置,可以在图像采集模组230中安装检测组件,检测组件中包括第一检测单元21和第二检测单元22,第一检测单元21和第二检测单元22中均包括发射器211和接收器212,第一检测单元21设置于升降组件3的升降路径的顶部,第二检测单元22设置于升降组件3的升降路径的底部。
升降组件3中包括遮挡部31,示例性地,遮挡部31在升降组件3位于升降路径的底部时遮挡第一检测单元21的发射器211发射的光信号,第一检测单元21的接收器212未接收到光信号时产生检测信号例如为第一预设信号,控制器250根据第一预设信号确定图像采集组件1位于升降路径的底部。当图像采集组件1上升,遮挡部31不再遮挡第一检测单元21的发射器211发射的光信号时,第一检测单元21的接收器212接收到光信号时产生的检测信号由第一预设信号变为第二预设信号,控制器250根据第二预设信号判定图像采集组件1已上升。
遮挡部31在升降组件3位于升降路径的顶部时遮挡第二检测单元22的发射器211发射的光信号,第二检测单元22的接收器212未接收到光信号时产生检测信号例如为第一预设信号,控制器250根据第一预设信号确定图像采集组件1位于升降路径的顶部。当图像采集组件1上升,遮挡部31不再遮挡第二检测单元22的发射器211发射的光信号时,第二检测单元22的接收器212接收到光信号时产生的检测信号由第一预设信号变为第二预设信号,控制器250根据第二预设信号判定图像采集组件1已下降。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信号例如可以为高电平信号,第二预设信号可以为低电平信号,第一预设信号和第二预设信号的具体形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设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另外,图6中也示例性地示出了图像采集模组230中包括图像采集组件电源芯片8和电源管理芯片7,图像采集组件电源芯片8和电源管理芯片7的具体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内容,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图6中示例性地示出升降组件3还包括传动杆32,遮挡部31位于传动杆32上,遮挡部31随传动杆32升降并在升降过程中遮挡第一检测单元21或第二检测单元22的发射器211发射的光信号。图像采集模组230中还包括电机6驱动组件5和电机6,示例性地,当图像处理组件4接收到控制器230发出的上升控制指令时,将上升控制指令转换为马达上升控制信号传送给电机6驱动组件5,电机6驱动组件5控制电机6正向转动,从而带动传动杆32推动图像采集组件1升起。当图像处理组件4接收到控制器230发出的下降控制指令时,将下降控制指令转换为马达下降控制信号传送给电机6驱动组件5,电机6驱动组件5控制电机6反向转动,从而带动传动杆32推动图像采集组件1下降。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通过在升降组件3中设置遮挡部31,利用遮挡部31在升降路径的底部时遮挡第二检测单元22的发射器211发射的光信号,与遮挡部31未处于升降路径的底部时不遮挡第二检测单元22的发射器211发射的光信号,第二检测单元22的接收器212所产生的检测信号不同,从而使控制器250可以根据检测信号判定图像采集组件1是否位于升降路径的底部,以及利用遮挡部31在升降路径的顶部时遮挡第二检测单元22的发射器211发射的光信号,与遮挡部31未处于升降路径的顶部时不遮挡第二检测单元22的发射器211发射的光信号,第一检测单元21的接收器212所产生的检测信号不同,从而使控制器250可以根据检测信号判定图像采集组件1是否位于升降路径的顶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反射信号判断图像采集组件1的位置,由于反射器和接收器212的影响,造成反射信号不准确,或者由于步长计算误差等使图像采集组件1的位置判断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图像采集组件1位置检测的准确度。
图7为本发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图像采集模组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6和图7,图像采集模组230还包括第一开关单元51和第二开关单元52;
第一开关单元51分别与第一检测单元21的发射器211以及图像处理组件4电连接;第二开关单元52分别与第二检测单元22的发射器211以及图像处理组件4电连接;
图像处理组件4被配置为通过第一开关单元51控制第一检测单元21的发射器211的开启与关闭;图像处理组件4被配置为通过第二开关单元52控制第二检测单元22的发射器211的开启与关闭。
具体地,图7中示例性地示出了第一开关单元51和第二开关单元52均为NPN三极管,第一开关单元51的NPN三极管的基极与图像处理组件4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GPIO1电连接,第二开关单元52的NPN三极管的基极与图像处理组件4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GPIO2电连接,示例性地,根据NPN三极管的导通特性可知,当图像处理组件4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GPIO1输出低电平控制信号时,第一开关单元51的NPN三极管处于导通状态,以及图像处理组件4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GPIO2输出低电平控制信号时,第二开关单元52的NPN三极管处于导通状态。
示例性地,当图像处理组件4向第一开关单元51输出低电平控制信号,控制导通第一开关单元51,从而使第一检测单元21的发射器211开启时,发射器211向接收器212发射光信号,当遮挡部31遮挡第一检测单元21的发射器211发射的光信号时,第一检测单元21的接收器212无法获取光信号,从而产生的检测信号STA1_DET例如为第一预设信号,并将检测信号STA1_DET发送至控制器250,控制器250接收到第一预设信号从而判定图像采集组件1位于升降路径的顶部。当遮挡部31未遮挡第一检测单元21的发射器211发射的光信号时,第一检测单元21的接收器212获取光信号后,产生的检测信号STA1_DET例如为第二预设信号,并将检测信号STA1_DET发送至控制器250,控制器250根据第二预设信号判定图像采集组件1已下降。
当图像处理组件4向第二开关单元52输出低电平控制信号,从而使第二检测单元22的发射器211开启时,发射器211向接收器212发射光信号,当遮挡部31遮挡第二检测单元22的发射器211发射的光信号时,第二检测单元22的接收器212无法获取光信号,从而产生的检测信号STA2_DET例如为第一预设信号,并将检测信号STA2_DET发送至控制器250,控制器250接收到低电平信号从而判定图像采集组件1位于升降路径的底部。当遮挡部31未遮挡第二检测单元22的发射器211发射的光信号时,第二检测单元22的接收器212获取光信号后,产生的检测信号STA2_DET例如为第二预设信号并将检测信号STA2_DET发送至控制器250,控制器250根据第二预设信号判定图像采集组件1已上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检测单元21的发射器211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一检测单元21的接收器212包括第一光电三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的第一端与第一开关单元51电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第二端与第一光电三极管的第二端接地,第一光电三极管的第一端接入电源信号并与图像处理组件4的第一检测端电连接;
第二检测单元22的发射器211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二检测单元22的接收器212包括第二光电三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的第一端与第二开关单元52的电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第二端与第二光电三极管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光电三极管的第一端接入电源信号并与图像处理组件4的第二检测端电连接。
具体地,如图7所示,在第一开关单元51导通后,第一发光二极管发射光信号,当遮挡部31未遮挡光信号时,第一光电三极管接收到光信号后导通,第一光电三极管相当于直接被短接到地,图像处理组件4的第一检测端接收到的检测信号STA1_DET为低电平信号。当遮挡部31遮挡第一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信号时,虽有光线但是无法照射到第一光电三极管上,第一光电三极管无法打开,因此第二光电三极管的第一端通过上拉电阻接入电源信号,此时图像处理组件4的第一检测端接收到的检测信号STA1_DET为高电平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检测单元22的检测原理可以参照第一检测单元21理解,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组件中的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为上拉电阻,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为限流电阻,具体的工作原理为本领域人员熟知内容,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图8为本发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升降组件和检测组件的布局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检测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检测单元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8至图10,遮挡部31上升至升降路径的顶部时的上边缘和第一检测单元21的上边缘齐平。
具体地,结合图8至图10,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一检测单元放置座25和第二检测单元放置座26,第一检测单元21位于第一检测单元放置座25上,第二检测单元22位于第二检测单元放置座26上。为清晰示例,图8中示例性地示出了遮挡部31位于第一检测单元21和第二检测单元22之间的位置。
图8中示出了第一检测单元21、第二检测单元22和遮挡部31三者的中心位于同一中心线X上,为了使遮挡部31能够遮挡发射器211和接收器212,遮挡部31的宽度Wh应小于第一检测单元21的槽内宽度L1和第二检测单元22的槽内宽度L2。为了完成检测需要,遮挡部31应完全遮挡发射器211发射至接收器212的光信号,所以遮挡部31上升至升降路径的顶部时的上边缘应和第一检测单元21的上边缘齐平。
为了避免升降组件3中传动杆32在升降过程中与第一检测单元21和第二检测单元22发生干涉,则要求满足以下公式:
Lin1≥Wt1
Lin2≥Wt2
其中,Lin1为遮挡部31临近升降路径的顶部的一侧边缘与传动杆32临近升降路径的顶部的一侧边缘之间的距离,Wt1为第一检测单元21的上边缘与第一检测单元放置座25的下边缘之间的距离,Lin2为遮挡部31临近升降路径的底部的一侧边缘与传动杆32临近升降路径的底部的一侧边缘之间的距离,Wt2为第二检测单元22的下边缘与第一检测单元放置座25的下边缘之间的距离。
由于第一检测单元21通常放置在第一检测单元放置座25的中心位置,第二检测单元22通常放置在第二检测单元放置座26的中心位置,因此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3957766140000101
Figure BDA0003957766140000102
其中,W1为第一检测单元放置座25的上边缘与下边缘之间的距离,Wtr1为第一检测单元21的上边缘与下边缘之间的距离,W2为第二检测单元放置座26的上边缘与下边缘之间的距离,Wtr2为第二检测单元22的上边缘与下边缘之间的距离。因此可以推导出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3957766140000111
Figure BDA0003957766140000112
为了使传动杆32有更大的结构兼容性,可以在升降路径的顶部设置冗余度LRU以及在升降路径的底部设置冗余度LRD,从而推导出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3957766140000113
Figure BDA0003957766140000114
遮挡部31沿平行于中心线方向的长度Lh满足以下公式:
Lh=WS+2Lin=WS+W+Wtr
其中,Ws为传动杆32沿中心线方向的宽度。
遮挡部31的最大检测距离D满足以下公式:
D=Lh+Dm
其中,Dm为传动杆32的最大行程,可以根据图像采集组件视场角和摄像头与显示器260的结构关系计算得出,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内容,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第一检测单元21与第二检测单元22之间的摆放距离Dt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3957766140000115
将遮挡部31的最大检测距离D代入上述计算公式得到:
Dt=Lh+Dm-Wtr
代入遮挡部31长度Lh可得:
Dt=WS+W+Dm
基于以上方法可以完成升降组件3与检测组件的合理布置,避免传动杆32在升降过程中与第一检测单元21或第二检测单元22干涉,使遮挡部31能够在第一检测单元21和第二检测单元22之间升降。
当用户轻轻触碰或者旋转图像采集组件1时,产生的应力会使遮挡部31短时间小距离离开第一检测单元21,此时发射器211所发射的光线照射至接收器212,此时控制器250会误判图像采集组件1离开了升降路径的顶部位置,从而引发误动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图11为本发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升降组件和检测组件的布局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遮挡部31上升至升降路径的顶部时的上边缘的上方,且和第一检测单元21的上边缘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具体地,如图11所示,通过理论计算可以得出最大应力所产生的距离公差即预设距离为ΔL,为避免误触遮挡部31的位置,保证所产生的应力均不会引发误触,可以控制遮挡部31在遮挡部31上升至升降路径的顶部时,再向上行走预设距离ΔL,使遮挡部31上升至升降路径的顶部时的上边缘的上方,并且和第一检测单元21的上边缘之间间隔预设距离ΔL,并通过补偿步数的方式,使遮挡部31上升至升降路径的顶部时的上边缘的上方。当用户误触遮挡部31时,遮挡部31向升降路径的底部方向位移ΔL距离内,遮挡部31仍能够遮挡第一检测单元21的发射器211。图11中的带有填充标识的矩形代表上升至升降路径的顶部时的上边缘的上方,并且和第一检测单元21的上边缘之间间隔预设距离ΔL的遮挡部31,当该遮挡部31下降至无填充标识的矩形位置时,仍能遮挡第一检查单元。
具体地,理论计算在传动杆32的最大行程Dm中,对应的总步数为N0,可得单步长S为:
Figure BDA0003957766140000121
预设距离中对应的步数ΔN为:
Figure BDA0003957766140000122
因此校正后的遮挡部31所走的总步数为:
Figure BDA0003957766140000123
为了避免升降组件3中传动杆32在升降过程中与第一检测单元21发生干涉,则遮挡部31临近升降路径的顶部的一侧边缘与传动杆32临近升降路径的顶部的一侧边缘之间的距离Lin’要求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3957766140000124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组件与升降组件3的其它位置关系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进行设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传动杆32的最大行程已经固定,如果遮挡部31再向上走预设距离ΔL,会使总行程加长,因此,布件时可以将第一检测单元21的上边缘低于遮挡部31上升至升降路径的顶部时的上边缘预设距离ΔL。
图12为本申请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适用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执行图12中示出的下述步骤:
S101、获取检测组件的检测信号。
示例性地,当遮挡部遮挡第一检测单元的发射器发出的光信号时,第一检测单元的接收器没有接收到光信号时,第一检测单元的接收器产生的检测信号例如为第一预设信号,当遮挡部未遮挡第一检测单元的发射器发出的光信号时,第一检测单元的接收器接收到光信号时,第一检测单元的接收器产生的检测信号例如为第二预设信号。
当遮挡部遮挡第二检测单元的发射器发出的光信号时,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没有接收到光信号时,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产生的检测信号例如为第一预设信号,当遮挡部未遮挡第二检测单元的发射器发出的光信号时,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接收到光信号时,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产生的检测信号例如为第二预设信号。
S102、根据检测信号确定图像采集组件所在位置。
具体地,控制器可以根据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发出的第一预设信号,判断图像采集组件位于升降路径的底部,也可以根据第二检测组件的接收器发出的第二预设信号,判断图像采集组件已上升。同时,控制器可以根据第一检测单元的接收器发出的第一预设信号,判断图像采集组件位于升降路径的顶部,也可以根据第二检测组件的接收器发出的第二预设信号,判断图像采集组件已下降。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控制图像处理组件上电;
控制图像采集组件进行初始化参数配置以及以及控制图像处理组件向所述检测组件的发射器发送开启信号;
获取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
若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为第一预设信号,确定图像采集组件位于升降路径的底部,否则向图像处理组件发送下降控制指令,以使图像处理组件控制升降组件下降直至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为第一预设信号。
具体地,控制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需要使用图像采集单元的控制指令,或者应用程序中需要调用图像采集单元的控制指令时,控制器控制图像处理组件上电,完成内部初始化。控制图像采集组件进行初始化参数配置,例如完成图像采集组件中传感器的配置,实现传感器的初始化,并初始化UVC(USB Video Class,USB视频类)协议。需要说明的是,图像采集组件和图像处理组件进行初始化的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内容,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图像采集组件控制控制检测组件中的发射器打开,当控制器获取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为第一预设信号,结合图7的电路结构可知,第一预设信号例如为高电平信号时,判断遮挡部遮挡了第二检测单元的发射器所发射的光信号,控制器确定图像采集组件位于升降路径的底部。如果控制器获取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不为第一预设信号,说明第二检测单元的发射器发射的光信号被接收器接收,此时遮挡部没有遮挡第二检测单元的发射器发射的光信号,判定图像采集组件没有位于升降路径的底部,此时控制升降组件带动图像采集组件下降,当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为第一预设信号时,则判定图像采集组件已归位,即已经位于升降路径的底部。
图13为本申请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器控制图像采集模组初始化的具体流程示意图,如图13所示,包括:
S201、控制图像处理组件上电。
S202、控制图像采集组件中的传感器上电以及初始化。
S203、控制初始化UVC协议。
与之并列地,还包括步骤204至208。
S204、控制图像处理组件向检测组件的发射器发送开启信号。
S205、获取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
S206、判断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是否为高电平信号;若是,执行步骤207;若否,执行步骤208。
S207、确定图像采集组件位于升降路径的底部。
S208、向图像处理组件发送下降控制指令,以使图像处理组件控制升降组件下降。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向图像处理组件发送上升控制指令,以使图像处理组件控制升降组件上升;
轮询获取第一检测单元以及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
若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由第一预设信号变化为第二预设信号,控制图像采集组件开始采集外部图像信息;
若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第一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由第二预设信号变化为第一预设信号,确定图像采集组件所在位置位于升降路径的顶部,将图像采集组件采集的外部图像信息发送显示器显示。
具体地,在图像处理组件上电和图像采集组件初始化参数配置后,控制器向图像处理组件发送上升控制指令,以使图像处理组件控制升降组件带动图像采集组件上升。在升降组件带动图像采集组件上升的过程中,图像处理组件将第一检测单元以及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存储于图像处理组件的状态寄存器中,控制器轮询状态寄存器中的第一检测单元以及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基于检测信号确定图像采集组件图像采集组件所在位置。
示例性地,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如果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由第一预设信号例如为高电平信号,变化为第二预设信号例如为低电平信号时,说明此时图像采集组件已经升起,控制图像采集组件开始采集外部图像信息。在第二预设时间内,如果第一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由第二预设信号例如为低电平信号,变化为第一预设信号例如为高电平信号时,说明图像采集组件已经到达升降路径的顶部,说明图像采集组件正常升起,所采集的图像中不包含显示器中对图像采集组件的遮挡而造成的黑边等问题,此时可以控制将图像采集组件采集的外部图像信息发送给显示器,由显示器将采集的图片进行显示。
当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没有由第一预设信号变化为第二预设信号,说明此时图像采集组件没有正常升起,判断显示设备发生故障,可以使由显示器向用户提示异常。或者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第一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没有由第二预设信号变化为第一预设信号,说明此时图像采集组件没有正常到达升降路径的顶端,判断显示设备发生故障,可以使由显示器向用户提示异常。
图14为本申请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器控制图像采集模组上升的具体流程示意图,如图14所示,包括:
S301、向图像处理组件发送上升控制指令。
S302、轮询获取第一检测单元以及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
S303、判断第一预设时间内,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是否由第一预设信号变化为第二预设信号;若是,执行步骤304;若否,执行步骤307。
S304、控制图像采集组件开始采集外部图像信息。
S305、判断第二预设时间内,第一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是否由第二预设信号变化为第一预设信号;若是,执行步骤306;若否,执行步骤307。
S306、确定图像采集组件所在位置位于升降路径的顶部,将图像采集组件采集的外部图像信息发送显示器显示。
S307、提示图像采集模组故障。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向图像处理组件发送下降控制指令,以使图像处理组件控制图像采集组件关闭;
若在第三预设时间内,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由第二预设信号变化为第一预设信号,确定图像采集组件所在位置位于升降路径的底部。
具体地,当用户使用遥控器或者在显示器的触控界面直接通过软件发送向控制器指令,需要关闭图像采集组件时,控制器向图像处理组件发送下降控制指令时,图像处理组件控制图像采集组件关闭。升降组件带动图像采集组件下降,直至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由第二预设信号变化为第一预设信号,则确定图像采集组件已经位于升降路径的底部。如果在第三预设时间内,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没有由第二预设信号变化为第一预设信号,说明图像采集组件没有正常下降至升降路径的底部,可以提示用户显示设备异常。
图15为本申请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器控制图像采集模组下降的具体流程示意图,如图15所示,包括:
S401、向图像处理组件发送下降控制指令。
S402、判断第三预设时间内,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是否由第二预设信号变化为第一预设信号;若是,执行步骤403;若否执行步骤404。
S403、确定图像采集组件所在位置位于升降路径的底部。
S404、提示图像采集模组故障。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获取第一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以及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
若第一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由第一预设信号变化为第二预设信号,向图像处理组件发送下降控制指令和图像采集组件关闭指令,以使图像处理组件控制升降组件下降,以及控制图像采集组件关闭;
控制升降组件下降之后,若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由第二预设信号变化为第一预设信号,确定图像采集组件所在位置位于升降路径的底部。
具体地,当用户不再通过遥控器或者显示器中的触控界面发送控制指令,而是直接按压图像采集组件的顶部,使图像采集组件受压向下移动,图像采集组件移动时也会通过传动杆带动遮挡部向下移动,遮挡部不再遮挡第一检测单元的发射器发射的光信号,此时第一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会由第一预设信号变为第二预设信号,当控制器获取到检测信号的变化时,控制器会控制向图像处理组件发送下降控制指令,以使图像处理组件控制图像采集组件关闭,以及控制图像处理组件控制升降组件下降。直到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由第二预设信号变化为第一预设信号,则可以确定图像采集组件已下降至升降路径的底部。
图16为本申请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控制器图像采集模组下降的具体流程示意图,如图16所示,包括:
S501、获取第一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
S502、判断第一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是否由第一预设信号变化为第二预设信号;若是,执行步骤503;若否,继续执行步骤501。
S503、向图像处理组件发送下降控制指令和图像采集组件关闭指令。
S504、判断第四预设时间内,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是否由第二预设信号变化为第一预设信号;若是,执行步骤505;若否执行步骤506。
S505、确定图像采集组件所在位置位于升降路径的底部。
S506、提示图像采集模组故障。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通过在升降组件中设置遮挡部,利用遮挡部在升降路径的底部时遮挡第二检测单元的发射器发射的光信号,与遮挡部未处于升降路径的底部时不遮挡第二检测单元的发射器发射的光信号,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所产生的检测信号不同,从而使控制器可以根据检测信号判定图像采集组件是否位于升降路径的底部,以及利用遮挡部在升降路径的顶部时遮挡第二检测单元的发射器发射的光信号,与遮挡部未处于升降路径的顶部时不遮挡第二检测单元的发射器发射的光信号,第一检测单元的接收器所产生的检测信号不同,从而使控制器可以根据检测信号判定图像采集组件是否位于升降路径的顶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步长测量、反射测量或磁力测量等方式,使图像采集组件的位置判断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图像采集组件位置检测的准确度。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设备,发明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该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显示设备的控制器。该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尤其图12所示实施例,此处不作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对显示设备是否为柔性显示设备不作限定,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例如可以应用于曲面屏。另外,本发明各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照即可,相关内容不在赘述,且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并未罗列出所有的可能组合方式,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的任意组合同样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为了方便解释,已经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了上述说明。但是,上述示例性的讨论不是意图穷尽或者将实施方式限定到上述公开的具体形式。根据上述的教导,可以得到多种修改和变形。上述实施方式的选择和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原理以及实际的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使用实施方式以及适于具体使用考虑的各种不同的变形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器;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显示器以及图像采集模组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向所述图像采集模组发送控制指令,根据检测组件的检测信号确定图像采集组件所在位置以及接收所述图像采集模组发送的外部图像信息;
图像采集模组,所述图像采集模组被具体配置为包括:
图像采集组件,用于采集外部图像信息;
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均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位于升降组件的升降路径的顶部,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位于升降组件的升降路径的底部;
升降组件,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安装在所述升降组件上,所述升降组件带动所述图像采集组件进行升降运动;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遮挡部;所述遮挡部用于在升降过程中遮挡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或第二检测单元的发射器发射的光信号,以使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或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基于获取的光信号产生检测信号;
图像处理组件,所述图像处理组件分别与所述图像采集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和所述升降组件电连接,所述图像处理组件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升降组件升降以及控制所述图像采集组件采集外部图像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模组还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发射器以及所述图像处理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发射器以及所述图像处理组件电连接;
所述图像处理组件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控制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发射器的开启与关闭;所述图像处理组件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控制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发射器的开启与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发射器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接收器包括第一光电三极管;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光电三极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光电三极管的第一端接入电源信号并与所述图像处理组件的第一检测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发射器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包括第二光电三极管;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光电三极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光电三极管的第一端接入电源信号并与所述图像处理组件的第二检测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上升至升降路径的顶部时的上边缘和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上边缘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上升至升降路径的顶部时的上边缘的上方,且和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上边缘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控制所述图像处理组件上电;
控制所述图像采集组件进行初始化参数配置以及控制图像处理组件向所述检测组件的发射器发送开启信号;
获取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
若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为第一预设信号,确定所述图像采集组件位于所述升降路径的底部,否则向所述图像处理组件发送下降控制指令,以使所述图像处理组件控制所述升降组件下降直至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为第一预设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向所述图像处理组件发送上升控制指令,以使所述图像处理组件控制所述升降组件上升;
轮询获取第一检测单元以及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
若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由第一预设信号变化为第二预设信号,控制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开始采集外部图像信息;
若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由第二预设信号变化为第一预设信号,确定所述图像采集组件所在位置位于所述升降路径的顶部,将所述图像采集组件采集的外部图像信息发送所述显示器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向所述图像处理组件发送下降控制指令,以使所述图像处理组件控制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关闭;
若在第三预设时间内,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由第二预设信号变化为第一预设信号,确定所述图像采集组件所在位置位于所述升降路径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获取第一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以及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
若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由第一预设信号变化为第二预设信号,向图像处理组件发送下降控制指令和图像采集组件关闭指令,以使图像处理组件控制所述升降组件下降,以及控制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关闭;
所述升降组件下降之后,若在第四预设时间内,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接收器的检测信号由第二预设信号变化为第一预设信号,确定所述图像采集组件所在位置位于所述升降路径的底部。
10.一种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检测组件的检测信号;
根据所述检测信号确定图像采集组件所在位置。
CN202211469128.3A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58838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69128.3A CN115883896A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69128.3A CN115883896A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83896A true CN115883896A (zh) 2023-03-31

Family

ID=85760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69128.3A Pending CN115883896A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8389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02694B2 (en) Information apparatus having an interface for a remote control
AU2012203264B2 (en) Remote control unit for a programmable multimedia controller
US8464160B2 (en) User interface device, user interface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KR100689849B1 (ko) 원격조정제어장치, 영상처리장치, 이를 포함하는 영상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JP4547096B2 (ja) 表示装置用の遠隔制御装置
US8194038B1 (en) Multi-directional remot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with automatic cursor speed control
CA2948358C (en) Controller for a door operator
CN101689099A (zh) 用于驱动多个触摸屏装置和从其接收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US20100088637A1 (en) Display Control Device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CN101388962A (zh) 按键功能自动转换系统及方法
US20160360143A1 (en) Key information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of body keys of display, television set
CN115883896A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8614651B (zh) 一种移动终端和红外检测方法
WO2021031608A1 (zh) 一种摄像头物理开关锁定状态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06164828B (zh) 双向显示方法以及双向显示装置
US20060190631A1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n input device and input device used therein
CN219916588U (zh) 一种显示装置
JP2008236369A (ja) 映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218830434U (zh) 一种显示装置
EP2180395A1 (en) Display control device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CN113485580A (zh) 显示设备、触控笔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65791B (zh) 悬浮窗口的返回方法和显示设备
KR100976780B1 (ko) 승강기 층, 운행 검출 및 알림장치
KR101909886B1 (ko) 적외선을 이용한 위치검출 시스템 및 이의 동작방법
JP4950230B2 (ja)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