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74352A - 一种聚乙烯无纺纸的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乙烯无纺纸的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74352A
CN115874352A CN202111163600.6A CN202111163600A CN115874352A CN 115874352 A CN115874352 A CN 115874352A CN 202111163600 A CN202111163600 A CN 202111163600A CN 115874352 A CN115874352 A CN 1158743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ethylene
spinning
paper
mildew
nonwoven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636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孔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Qingyun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Qingyun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Qingyun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Qingyun New Material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874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743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乙烯无纺纸的加工方法,其包含的技术步骤为:将纺丝原料溶解在纺丝溶剂中进行分散溶解得到纺丝液,再将纺丝液在170~240℃下进行闪蒸纺丝,将闪蒸纤维进行铺网,最后再通过热辊进行热压工艺和烫光工艺后得到聚乙烯无纺纸。本申请通过防霉剂的加入,可以显著改善最终产品抗菌防霉效果,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扩大其使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聚乙烯无纺纸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闪蒸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聚乙烯无纺纸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纺纸为高性能纸张中的典型,其主要特点在于,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起泡、翘边、脱落的问题;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它是防水透气型的纸;比如在军用地图,户外环境,雨季等极端条件下,比普通纸张具有更佳的使用场景。本申请采用闪蒸技术制备的无纺纸,兼具纺织品,纸和薄膜的三者性能,在具有可印刷性的前提下,通过防霉抗菌助剂的加入,以提高产品抗菌防霉性能,以扩大其应用场所,且可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对于闪蒸的复合材料,以杜邦公司申请的专利为例进行阐述;杜邦专利基本都是通过产品的性能参数来定义产品,以获得较大的保护范围。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9154138A涉及一种复合层压件,该复合层压件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第一和第二表面的水蒸气可渗透非织造片材以及在该片材的第一表面上的氟化聚合物涂层,其中(i)该氟化聚合物涂层以使得涂覆的非织造片材的总氟含量是从0.05gsm至不大于0.4gsm的量存在,并且(ii)该复合层压件在暴露于湿木材之后展示出当根据测试方法A测试时至少60%的保留水压头。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2549713A涉及一种片材,从纺丝单元形成的所述片材具有介于0.002m/m.分钟@50gsm和0.2m/m.分钟@50gsm之间的标称弗雷泽透气率,和介于150cm@50gsm和250cm@50gsm之间的标称静压头,其中从纺丝单元形成的所述片材具有介于9m/gm和25m/gm之间的BET表面积;其中,所述处于重叠的多取向构造的丛丝膜-原纤网络由包括聚合物和纺丝剂的纺丝流体闪纺,纺丝流体温度为190℃或更高;所述纺丝剂由氯甲烷和氢氟烃组成,且所述纺丝流体的聚合物浓度为14重量百分比或更少。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9070534涉及一种未固结的抗冲击和抗穿透的层压件,该层压件包括多个交叉合叠片材,每个交叉合叠片材进一步包括(i)第一和第二纤维或非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和(ii)第一和第二热塑性粘合剂层,每个粘合剂层具有不大于5gsm的基重,其中该热塑性粘合剂具有如通过ASTM D 4440测量的至少1500Pa-s的零剪切速率粘度,并且其中,(a)这些聚乙烯层和热塑性粘合剂层在该片材内交替,(b)将大于50%的聚乙烯层布置成使得该第一聚乙烯层的取向相对于该第二聚乙烯层的取向偏移,并且(c)该多个交叉合叠片材形成堆叠件,该堆叠件当经受在255巴的压力和132℃的温度下的压实时不会在测试方法B下压实的前两分钟内遭受大于8巴的压力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聚乙烯无纺纸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聚乙烯无纺纸,其原料包含聚乙烯;克重在45~95g/cm2
聚乙烯无纺纸的标准冷缩强度σ为1.5~4.5N/mm2
聚乙烯无纺纸的防霉等级为小于等于1级;
其中:
标准冷缩强度为σ=[F/S]*[实际克重/50g/m2];
S为试样的初始截面积;
F为冷缩力。
聚乙烯无纺纸的标准冷缩强度σ为1.5~2.5N/mm2
聚乙烯无纺纸的标准冷缩强度σ为2.5~4.5N/mm2
一种聚乙烯无纺纸,横向收缩率CR为0.25~0.45;聚乙烯无纺纸的纵向收缩率MR为0.60~0.85;且MR/CR大于1;
其中:
纵向收缩率MR=[(ML0-ML1)/ML0];
横向收缩率CR=[(CL0-CL1)/CL0];
ML0为纵向样品的初始尺寸长度;
ML1为纵向样品收缩后的长度;
CL0为横向样品的初始尺寸长度;
CL1为横向样品收缩后的长度;
聚乙烯无纺纸的横向收缩率CR为0.25~0.35。
聚乙烯无纺纸的横向收缩率CR为0.35~0.45。
聚乙烯无纺纸的纵向收缩率MR为0.6~0.75。
聚乙烯无纺纸的纵向收缩率MR为0.75~0.85。
聚乙烯无纺纸的MR/CR大于1.2。
聚乙烯无纺纸的MR/CR大于1.4。
聚乙烯无纺纸的MR/CR大于1.6。
聚乙烯无纺纸的MR/CR小于4。
聚乙烯无纺纸的MR/CR小于3。
一种聚乙烯无纺纸,标准纵向撕裂强度MP为9~12.5kN/m。
其中:
MP=[MF/d]*[实际克重/50g/m2];
MF为纵向样品的撕裂力(单位为牛顿),d为纵向样品的厚度(单位为毫米)。
纵向样品在200mm/min速度下,使裂纹横贯产生的平均力为纵向样品的撕裂力MF。
聚乙烯无纺纸的标准纵向撕裂强度MP为9~10.5kN/m。
聚乙烯无纺纸的标准纵向撕裂强度MP为11~12.5kN/m。
一种聚乙烯无纺纸,克重在45~95g/cm2
聚乙烯无纺纸的克重优选为50~65g/cm2
聚乙烯无纺纸的克重优选为65~75g/cm2
一种聚乙烯无纺纸的加工方法,其包含的技术方案为:
将纺丝原料溶解在纺丝溶剂中进行分散溶解得到纺丝液,再将纺丝液在170~240℃下进行闪蒸纺丝,将闪蒸纤维进行铺网,最后再通过热辊进行热压工艺和烫光工艺后得到聚乙烯无纺纸。
纺丝原料为聚乙烯以及防霉助剂;
防霉助剂为复合单壁碳纳米角;
防霉助剂在纺丝原料中的质量分数为3~5%;
纺丝原料在纺丝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0~12%;
热压温度为105~115℃,烫光温度为105~115℃。
纺丝溶剂选自芳香烃类、脂族烃类、脂环烃类、不饱和烃类、卤化烃类、醇类、酯类、醚类、酮类、腈类、酰胺、碳氟化合物类中的几种混合物。
所述的防霉助剂的加工方法,其包含的技术步骤为:
将单壁碳纳米角分散在碱性溶液中,然后再加入硫酸铜和硫酸锌的混合溶液中,过滤分离得到混合物,再进行研磨和二次煅烧工艺,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再加入到硼酸溶液中,然后进行过滤分离,然后再次进行第三次煅烧,得到防霉助剂。
二次煅烧工艺的工艺为:第一次煅烧温度为130~150℃,保温间为30~80分钟,然后再进行第二次煅烧,升温速率为5℃/min,第二次煅烧温度为600~700℃,保温时间为2~4小时。
第三次煅烧:煅烧温度为450~500℃,保温时间为2~3小时。
硫酸铜和硫酸锌的质量比为1:1.5~1:2.5。
硫酸铜与单壁碳纳米角的质量比为1:2.5~1:3.5。
混合物在硼酸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2~5%。
硼酸溶液中的硼酸质量分数为8~15%。
单壁碳纳米角的集合体的状态为其提供了各种孔结构特征,角状的结构也使单壁碳纳米角拥有大量的缺陷,它具有高纯度、大的比表面积和有利于小分子扩散的开放结构特点。单壁碳纳米角的纯度为>97%;单壁碳纳米角的聚集体粒径为30~100纳米。
将单壁碳纳米角分散在碱性溶液中,在表面进行碱处理目的是为了后续与硫酸铜和硫酸锌的混合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的吸附反应,保持碱过量。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等。防霉抗菌功能材料在氮化硼基体上负载参杂氧化亚铜的硼酸锌,利用参杂氧化亚铜的硼酸锌兼具防霉和抗菌功效,氮化硼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多孔特点,因此具有缓慢释放防霉和抗菌功效。本申请比单纯的原料(氧化亚铜和硼酸锌)混合具有更佳的防霉抗菌效果。
当防霉助剂在产品的含量逐渐增加时,其力学性能有明显的改善。当过量时,就会产生团聚现象,反而降低其性能,因此必须选择一个合适添加范围,以获得较佳的材料性能,这也是本申请选择此范围(防霉助剂在纺丝原料中的质量分数为3~5%)的根本原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本申请通过防霉剂的加入,可以显著改善最终产品抗菌防霉效果,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扩大其使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发明一种聚乙烯无纺纸的加工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聚乙烯无纺纸的加工方法,其包含的技术方案为:
将纺丝原料溶解在纺丝溶剂中进行分散溶解得到纺丝液,再将纺丝液在170~240℃下进行闪蒸纺丝,将闪蒸纤维进行铺网,最后再通过热辊进行热压工艺和烫光工艺后得到聚乙烯无纺纸;
纺丝原料为聚乙烯以及防霉助剂;
防霉助剂为复合单壁碳纳米角;
防霉助剂在纺丝原料中的质量分数为3%;
纺丝原料在纺丝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0%;
纺丝溶剂为:二氯甲烷,1,2-二氯-1,2,2-三氟乙烷,2,3-二氢十氟戊烷,1,1,1,3,3-五氟丁烷,四者的质量比为7:1:1:1。
所述的防霉助剂的加工方法,其包含的技术步骤为:
将单壁碳纳米角分散在碱性溶液中,然后再加入硫酸铜和硫酸锌的混合溶液中,过滤分离得到混合物,再进行研磨和二次煅烧工艺,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再加入到硼酸溶液中,然后进行过滤分离,然后再次进行第三次煅烧,得到防霉助剂。
二次煅烧工艺的工艺为:第一次煅烧温度为130~150℃,保温间为30~80分钟,然后再进行第二次煅烧,升温速率为5℃/min,第二次煅烧温度为600~700℃,保温时间为2~4小时。
第三次煅烧:煅烧温度为450~500℃,保温时间为2~3小时。
硫酸铜和硫酸锌的质量比为1:1.5。
硫酸铜与单壁碳纳米角的质量比为1:2.5。
混合物在硼酸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2%。
硼酸溶液中的硼酸质量分数为10%。
本申请的聚乙烯无纺纸的测试方法:
1.标准冷缩强度的测试:按照国标GB/T 34848-2017进行操作测试;具体的来说,测试样品在冷缩过程产生的冷缩力F以及样品的初始面积S,分别取5组横向样品和5组纵向样品进行测试,然后总体求平均,最后按照标准冷缩强度为σ=[F/S]*[实际克重/50g/m2];得到样品的标准冷缩强度。
2.防霉等级的测试:按照国标GB/T 24346-2009进行操作测试;试验采用的菌种为:黑曲霉CGMCC3.5487,球毛壳霉CGMCC3.3601,绳状青霉CGMCC3.3875,绿色木霉CGMCC3.2941,测试环境条件:28℃,湿度90%,培养时间为28天。
3.纵向收缩率的测试:按照国标GB/T 34848-2017进行操作测试;具体的来说,取纵向样品进行测试,先分别记录初始长度ML0,收缩后的长度ML1,取10组进行测试然后求平均,再根据公式:纵向收缩率MR=[(ML0-ML1)/ML0];进行计算,得到样品的纵向收缩率。
4.横向收缩率的测试:按照国标GB/T 34848-2017进行操作测试;具体的来说,取横向样品进行测试,先分别记录初始长度ML0,收缩后的长度ML1,取10组横向样品进行测试然后求平均,再根据公式:横向收缩率CR=[(CL0-CL1)/CL0];进行计算,得到样品的横向收缩率。
5.标准纵向撕裂强度的测试:按照国标GB/T 16578.1-2008/ISO6383-1:1983进行操作测试,取纵向样品进行测试,其中MF为纵向样品的撕裂力,d为纵向样品的厚度;取10组横向样品进行测试然后求平均,再根据公式:MP=[MF/d]*[实际克重/50g/m2];计算得到标准纵向撕裂强度。
6.白度的测试:按照国标GB/T22880-2008(纸和纸板CIE白度的测定,D65/10°室外日光),在标准规定的条件下,通过测量CIE三刺激值得到白度。
7.抗菌性能的测试:按照国标GB/T 20944.2-2007进行操作测试,具体菌种为:抗菌测试所用的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球菌以及大肠杆菌;培养条件:37℃±2℃,90%±2%;培养时间18-24小时。抗菌率(即为抑菌率)表示,95%以上具有抗菌性能,当大于99%时具有较佳的抗菌功能。
本实施例1的聚乙烯无纺纸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2
一种聚乙烯无纺纸的加工方法,其包含的技术方案为:
将纺丝原料溶解在纺丝溶剂中进行分散溶解得到纺丝液,再将纺丝液在170~240℃下进行闪蒸纺丝,将闪蒸纤维进行铺网,最后再通过热辊进行热压工艺和烫光工艺后得到聚乙烯无纺纸;
纺丝原料为聚乙烯以及防霉助剂;
防霉助剂为复合单壁碳纳米角;
防霉助剂在纺丝原料中的质量分数为3.5%;
纺丝原料在纺丝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0.5%;
纺丝溶剂为:二氯甲烷,1,2-二氯-1,2,2-三氟乙烷,2,3-二氢十氟戊烷,1,1,1,3,3-五氟丁烷,四者的质量比为7:1:1:1。
所述的防霉助剂的加工方法,其包含的技术步骤为:
将单壁碳纳米角分散在碱性溶液中,然后再加入硫酸铜和硫酸锌的混合溶液中,过滤分离得到混合物,再进行研磨和二次煅烧工艺,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再加入到硼酸溶液中,然后进行过滤分离,然后再次进行第三次煅烧,得到防霉助剂。
硫酸铜和硫酸锌的质量比为1:1.75。
硫酸铜与单壁碳纳米角的质量比为1:2.75。
混合物在硼酸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2.5%。
硼酸溶液中的硼酸质量分数为10%。
本实施例2的聚乙烯无纺纸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3
一种聚乙烯无纺纸的加工方法,其包含的技术方案为:
将纺丝原料溶解在纺丝溶剂中进行分散溶解得到纺丝液,再将纺丝液在170~240℃下进行闪蒸纺丝,将闪蒸纤维进行铺网,最后再通过热辊进行热压工艺和烫光工艺后得到聚乙烯无纺纸;
纺丝原料为聚乙烯以及防霉助剂;
防霉助剂为复合单壁碳纳米角;
防霉助剂在纺丝原料中的质量分数为4%;
纺丝原料在纺丝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1%;
纺丝溶剂为:二氯甲烷,1,2-二氯-1,2,2-三氟乙烷,2,3-二氢十氟戊烷,1,1,1,3,3-五氟丁烷,四者的质量比为7:1:1:1。
所述的防霉助剂的加工方法,其包含的技术步骤为:
将单壁碳纳米角分散在碱性溶液中,然后再加入硫酸铜和硫酸锌的混合溶液中,过滤分离得到混合物,再进行研磨和二次煅烧工艺,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再加入到硼酸溶液中,然后进行过滤分离,然后再次进行第三次煅烧,得到防霉助剂。
硫酸铜和硫酸锌的质量比为1:2。
硫酸铜与单壁碳纳米角的质量比为1:3。
混合物在硼酸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3%。
硼酸溶液中的硼酸质量分数为10%。
本实施例3的聚乙烯无纺纸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测试结果见表1。
对本实施例3的制备的防霉无纺纸进行放置在常温环境中6个月,具体为温度为30±2°;湿度为湿度(70±5)%RH。再次测试样品的防霉等级为0级,抗菌率为98.5%,抗菌性能下降较低,防霉性能没有变化,起到长期缓释抗菌防霉功效。
实施例4
一种聚乙烯无纺纸的加工方法,其包含的技术方案为:
将纺丝原料溶解在纺丝溶剂中进行分散溶解得到纺丝液,再将纺丝液在170~240℃下进行闪蒸纺丝,将闪蒸纤维进行铺网,最后再通过热辊进行热压工艺和烫光工艺后得到聚乙烯无纺纸;
纺丝原料为聚乙烯以及防霉助剂;
防霉助剂为复合单壁碳纳米角;
防霉助剂在纺丝原料中的质量分数为4.5%;
纺丝原料在纺丝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1.5%;
纺丝溶剂为:二氯甲烷,1,2-二氯-1,2,2-三氟乙烷,2,3-二氢十氟戊烷,1,1,1,3,3-五氟丁烷,四者的质量比为7:1:1:1。
所述的防霉助剂的加工方法,其包含的技术步骤为:
将单壁碳纳米角分散在碱性溶液中,然后再加入硫酸铜和硫酸锌的混合溶液中,过滤分离得到混合物,再进行研磨和二次煅烧工艺,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再加入到硼酸溶液中,然后进行过滤分离,然后再次进行第三次煅烧,得到防霉助剂。
硫酸铜和硫酸锌的质量比为1:2.25。
硫酸铜与单壁碳纳米角的质量比为1:3.25。
混合物在硼酸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4.5%。
硼酸溶液中的硼酸质量分数为10%。
本实施例4的聚乙烯无纺纸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5
一种聚乙烯无纺纸的加工方法,其包含的技术方案为:
将纺丝原料溶解在纺丝溶剂中进行分散溶解得到纺丝液,再将纺丝液在170~240℃下进行闪蒸纺丝,将闪蒸纤维进行铺网,最后再通过热辊进行热压工艺和烫光工艺后得到聚乙烯无纺纸;
纺丝原料为聚乙烯以及防霉助剂;
防霉助剂为复合单壁碳纳米角;
防霉助剂在纺丝原料中的质量分数为5%;
纺丝原料在纺丝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2%;
纺丝溶剂为:二氯甲烷,1,2-二氯-1,2,2-三氟乙烷,2,3-二氢十氟戊烷,1,1,1,3,3-五氟丁烷,四者的质量比为7:1:1:1。
所述的防霉助剂的加工方法,其包含的技术步骤为:
将单壁碳纳米角分散在碱性溶液中,然后再加入硫酸铜和硫酸锌的混合溶液中,过滤分离得到混合物,再进行研磨和二次煅烧工艺,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再加入到硼酸溶液中,然后进行过滤分离,然后再次进行第三次煅烧,得到防霉助剂。
硫酸铜和硫酸锌的质量比为1:2.5。
硫酸铜与单壁碳纳米角的质量比为1:3.5。
混合物在硼酸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5%。
硼酸溶液中的硼酸质量分数为10%。
本实施例5的聚乙烯无纺纸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测试结果见表1。
对比例1
一种聚乙烯无纺纸的加工方法,其包含的技术方案为:
将纺丝原料溶解在纺丝溶剂中进行分散溶解得到纺丝液,再将纺丝液在170~240℃下进行闪蒸纺丝,将闪蒸纤维进行铺网,最后再通过热辊进行热压工艺和烫光工艺后得到聚乙烯无纺纸;
纺丝原料为聚乙烯以及防霉助剂;
防霉助剂为复合单壁碳纳米角;
防霉助剂在纺丝原料中的质量分数为4%;
纺丝原料在纺丝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1%;
纺丝溶剂为:二氯甲烷,1,2-二氯-1,2,2-三氟乙烷,2,3-二氢十氟戊烷,1,1,1,3,3-五氟丁烷,四者的质量比为7:1:1:1。
所述的防霉助剂为单壁碳纳米角,氧化亚铜以及硼酸锌的混合物;其中三者的质量比为3:1:2。
本对比例1的聚乙烯无纺纸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测试结果见表1。
对比例2
一种聚乙烯无纺纸的加工方法,其包含的技术方案为:
将纺丝原料溶解在纺丝溶剂中进行分散溶解得到纺丝液,再将纺丝液在170~240℃下进行闪蒸纺丝,将闪蒸纤维进行铺网,最后再通过热辊进行热压工艺和烫光工艺后得到聚乙烯无纺纸;
纺丝原料为聚乙烯以及防霉助剂;
防霉助剂为复合单壁碳纳米角;
防霉助剂在纺丝原料中的质量分数为4%;
纺丝原料在纺丝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1%;
纺丝溶剂为:二氯甲烷,1,2-二氯-1,2,2-三氟乙烷,2,3-二氢十氟戊烷,1,1,1,3,3-五氟丁烷,四者的质量比为7:1:1:1。
所述的防霉助剂的加工方法,其包含的技术步骤为:
将单壁碳纳米角分散在碱性溶液中,然后再加入硫酸锌的混合溶液中,过滤分离得到混合物,再进行研磨和二次煅烧工艺,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再加入到硼酸溶液中,然后进行过滤分离,然后再次进行第三次煅烧,得到防霉助剂。
硫酸锌与单壁碳纳米角的质量比为2:3。
混合物在硼酸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3%。
硼酸溶液中的硼酸质量分数为10%。
本对比例2的聚乙烯无纺纸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测试结果见表1。
对本对比例2的制备的防霉无纺纸进行放置在常温环境中6个月,具体为温度为30±2°;湿度为湿度(70±5)%RH。再次测试样品的防霉等级为3级,抗菌率为82.4%,抗菌性能下降明显,防霉性能下降相对较低,起到长期缓释抗菌防霉功效。
对比例3
一种聚乙烯无纺纸的加工方法,其包含的技术方案为:
将纺丝原料溶解在纺丝溶剂中进行分散溶解得到纺丝液,再将纺丝液在170~240℃下进行闪蒸纺丝,将闪蒸纤维进行铺网,最后再通过热辊进行热压工艺和烫光工艺后得到聚乙烯无纺纸;
纺丝原料为聚乙烯以及防霉助剂;
防霉助剂为复合单壁碳纳米角;
防霉助剂在纺丝原料中的质量分数为1%;
纺丝原料在纺丝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1%;
纺丝溶剂为:二氯甲烷,1,2-二氯-1,2,2-三氟乙烷,2,3-二氢十氟戊烷,1,1,1,3,3-五氟丁烷,四者的质量比为7:1:1:1。
所述的防霉助剂的加工方法,同实施例3。
本对比例3的聚乙烯无纺纸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测试结果见表1。
对比例4
一种聚乙烯无纺纸的加工方法,其包含的技术方案为:
将纺丝原料溶解在纺丝溶剂中进行分散溶解得到纺丝液,再将纺丝液在170~240℃下进行闪蒸纺丝,将闪蒸纤维进行铺网,最后再通过热辊进行热压工艺和烫光工艺后得到聚乙烯无纺纸;
纺丝原料为聚乙烯以及防霉助剂;
防霉助剂为复合单壁碳纳米角;
防霉助剂在纺丝原料中的质量分数为2%;
纺丝原料在纺丝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1%;
纺丝溶剂为:二氯甲烷,1,2-二氯-1,2,2-三氟乙烷,2,3-二氢十氟戊烷,1,1,1,3,3-五氟丁烷,四者的质量比为7:1:1:1。
所述的防霉助剂的加工方法,同实施例3。
本对比例4的聚乙烯无纺纸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测试结果见表1。
对比例5
一种聚乙烯无纺纸的加工方法,其包含的技术方案为:
将纺丝原料溶解在纺丝溶剂中进行分散溶解得到纺丝液,再将纺丝液在170~240℃下进行闪蒸纺丝,将闪蒸纤维进行铺网,最后再通过热辊进行热压工艺和烫光工艺后得到聚乙烯无纺纸;
纺丝原料为聚乙烯以及防霉助剂;
防霉助剂为复合单壁碳纳米角;
防霉助剂在纺丝原料中的质量分数为6%;
纺丝原料在纺丝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1%;
纺丝溶剂为:二氯甲烷,1,2-二氯-1,2,2-三氟乙烷,2,3-二氢十氟戊烷,1,1,1,3,3-五氟丁烷,四者的质量比为7:1:1:1。
所述的防霉助剂的加工方法,同实施例3。
本对比例5的聚乙烯无纺纸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测试结果见表1。
对比例6
一种聚乙烯无纺纸的加工方法,其包含的技术方案为:
将纺丝原料溶解在纺丝溶剂中进行分散溶解得到纺丝液,再将纺丝液在170~240℃下进行闪蒸纺丝,将闪蒸纤维进行铺网,最后再通过热辊进行热压工艺和烫光工艺后得到聚乙烯无纺纸;
纺丝原料为聚乙烯以及防霉助剂;
防霉助剂为复合单壁碳纳米角;
防霉助剂在纺丝原料中的质量分数为7%;
纺丝原料在纺丝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1%;
纺丝溶剂为:二氯甲烷,1,2-二氯-1,2,2-三氟乙烷,2,3-二氢十氟戊烷,1,1,1,3,3-五氟丁烷,四者的质量比为7:1:1:1。
所述的防霉助剂的加工方法,同实施例3。
本对比例6的聚乙烯无纺纸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测试结果见表1。
对比例7
一种聚乙烯无纺纸的加工方法,其包含的技术方案为:
将纺丝原料溶解在纺丝溶剂中进行分散溶解得到纺丝液,再将纺丝液在170~240℃下进行闪蒸纺丝,将闪蒸纤维进行铺网,最后再通过热辊进行热压工艺和烫光工艺后得到聚乙烯无纺纸;
纺丝原料为聚乙烯以及防霉助剂;
防霉助剂为复合单壁碳纳米角;
防霉助剂在纺丝原料中的质量分数为8%;
纺丝原料在纺丝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1%;
纺丝溶剂为:二氯甲烷,1,2-二氯-1,2,2-三氟乙烷,2,3-二氢十氟戊烷,1,1,1,3,3-五氟丁烷,四者的质量比为7:1:1:1。
所述的防霉助剂的加工方法,同实施例3。
本对比例7的聚乙烯无纺纸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测试结果见表1。
对比例8
一种聚乙烯无纺纸的加工方法,其包含的技术方案为:
将纺丝原料溶解在纺丝溶剂中进行分散溶解得到纺丝液,再将纺丝液在170~240℃下进行闪蒸纺丝,将闪蒸纤维进行铺网,最后再通过热辊进行热压工艺和烫光工艺后得到聚乙烯无纺纸;
纺丝原料为聚乙烯以及防霉助剂;
防霉助剂为复合单壁碳纳米角;
防霉助剂在纺丝原料中的质量分数为4%;
纺丝原料在纺丝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1%;
纺丝溶剂为:二氯甲烷,1,2-二氯-1,2,2-三氟乙烷,2,3-二氢十氟戊烷,1,1,1,3,3-五氟丁烷,四者的质量比为7:1:1:1。
所述的防霉助剂的加工方法,其包含的技术步骤为:
将单壁碳纳米角分散在碱性溶液中,然后再加入硫酸铜和硫酸锌的混合溶液中,过滤分离得到混合物,再进行研磨和二次煅烧工艺,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再加入到硼酸溶液中,然后进行过滤分离,然后再次进行第三次煅烧,得到防霉助剂。
硫酸铜和硫酸锌的质量比为1:2。
硫酸铜与单壁碳纳米角的质量比为1:4。
混合物在硼酸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3%。
硼酸溶液中的硼酸质量分数为10%。
本对比例8的聚乙烯无纺纸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测试结果见表1。
对比例9
一种聚乙烯无纺纸的加工方法,其包含的技术方案为:
将纺丝原料溶解在纺丝溶剂中进行分散溶解得到纺丝液,再将纺丝液在170~240℃下进行闪蒸纺丝,将闪蒸纤维进行铺网,最后再通过热辊进行热压工艺和烫光工艺后得到聚乙烯无纺纸;
纺丝原料为聚乙烯以及防霉助剂;
防霉助剂为复合单壁碳纳米角;
防霉助剂在纺丝原料中的质量分数为4%;
纺丝原料在纺丝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1%;
纺丝溶剂为:二氯甲烷,1,2-二氯-1,2,2-三氟乙烷,2,3-二氢十氟戊烷,1,1,1,3,3-五氟丁烷,四者的质量比为7:1:1:1。
所述的防霉助剂的加工方法,其包含的技术步骤为:
将单壁碳纳米角分散在碱性溶液中,然后再加入硫酸铜和硫酸锌的混合溶液中,过滤分离得到混合物,再进行研磨和二次煅烧工艺,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再加入到硼酸溶液中,然后进行过滤分离,然后再次进行第三次煅烧,得到防霉助剂。
硫酸铜和硫酸锌的质量比为1:2。
硫酸铜与单壁碳纳米角的质量比为1:4.5。
混合物在硼酸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3%。
硼酸溶液中的硼酸质量分数为10%。
本对比例9的聚乙烯无纺纸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测试结果见表1。
表1聚乙烯无纺纸的性能测试表
σ 防霉等级 CR MR MP 白度 抗菌率
实施例1 2.5 1 0.31 0.62 9.5 88.1% 98.5%
实施例2 2.7 1 0.35 0.68 10.6 87.0% 99.1%
实施例3 3.5 0 0.37 0.72 11.5 85.7% 99.2%
实施例4 3.1 0 0.41 0.79 11.9 84.3% 99.5%
实施例5 2.9 0 0.42 0.83 12.1 83.2% 99.6%
对比例1 2.2 4 0.21 0.46 7.1 91.5% 78.0%
对比例2 3.4 2 0.36 0.70 11.0 84.8% 94.1%
对比例3 2.0 2 0.23 0.52 8.1 89.5% 93.2%
对比例4 2.3 2 0.24 0.56 8.5 87.9% 95.8%
对比例5 3.6 0 0.45 0.85 12.3 81.5% 99.6%
对比例6 3.8 0 0.47 0.86 11.6 80.5% 99.8%
对比例7 3.7 0 0.48 0.88 11.0 78.9% 99.5%
对比例8 2.4 2 0.33 0.69 10.9 70.2% 96.7%
对比例9 2.6 2 0.35 0.70 11.2 70.6% 97.8%
其中:σ的单位为N/mm2,MP的单位为kN/m。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聚乙烯无纺纸,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含聚乙烯;克重为45~95g/cm2
聚乙烯无纺纸的标准冷缩强度σ为1.5~4.5N/mm2
聚乙烯无纺纸的防霉等级为小于等于1级;
其中:
标准冷缩强度为σ=[F/S]*[实际克重/50g/m2];
S为试样的初始截面积;
F为冷缩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无纺纸,其特征在于,聚乙烯无纺纸的标准冷缩强度σ为1.5~2.5N/mm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无纺纸,其特征在于,聚乙烯无纺纸的标准冷缩强度σ为2.5~4.5N/mm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无纺纸,其特征在于,
聚乙烯无纺纸的横向收缩率CR为0.25~0.45;
聚乙烯无纺纸的纵向收缩率MR为0.60~0.85;
且MR/CR大于1;
其中:
纵向收缩率MR=[(ML0-ML1)/ML0];
横向收缩率CR=[(CL0-CL1)/CL0];
ML0为纵向样品的初始尺寸长度;
ML1为纵向样品收缩后的长度;
CL0为横向样品的初始尺寸长度;
CL1为横向样品收缩后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乙烯无纺纸,其特征在于,聚乙烯无纺纸的横向收缩率CR为0.25~0.35。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乙烯无纺纸,其特征在于,聚乙烯无纺纸的横向收缩率CR为0.35~0.45。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乙烯无纺纸,其特征在于,聚乙烯无纺纸的纵向收缩率MR为0.6~0.75。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乙烯无纺纸,其特征在于,聚乙烯无纺纸的纵向收缩率MR为0.75~0.85。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乙烯无纺纸,其特征在于,聚乙烯无纺纸的MR/CR大于1.2。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乙烯无纺纸,其特征在于,聚乙烯无纺纸的MR/CR大于2。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无纺纸,其特征在于,
聚乙烯无纺纸的标准纵向撕裂强度MP为9~12.5kN/m。
其中:
MP=[MF/d]*[实际克重/50g/m2];
MF为纵向样品的撕裂力;
d为纵向样品的厚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无纺纸,其特征在于,聚乙烯无纺纸的标准纵向撕裂强度MP为9~10.5kN/m。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聚乙烯无纺纸,其特征在于,聚乙烯无纺纸的标准纵向撕裂强度MP为11~12.5kN/m。
14.一种聚乙烯无纺纸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含的技术步骤为:将纺丝原料溶解在纺丝溶剂中进行分散溶解得到纺丝液,再将纺丝液在170~240℃下进行闪蒸纺丝,将闪蒸纤维进行铺网,最后再通过热辊进行热压工艺和烫光工艺后得到聚乙烯无纺纸;纺丝原料为聚乙烯以及防霉助剂;防霉助剂为复合单壁碳纳米角。
CN202111163600.6A 2021-09-28 2021-09-30 一种聚乙烯无纺纸的加工方法 Pending CN11587435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08067 2021-09-28
CN202111140806 2021-09-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74352A true CN115874352A (zh) 2023-03-31

Family

ID=85756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63600.6A Pending CN115874352A (zh) 2021-09-28 2021-09-30 一种聚乙烯无纺纸的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7435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61092B1 (ko) 에어 필터용 여재의 제조 방법
JP5319380B2 (ja) 低坪量エアフィルタ用濾材
CN110797494B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隔膜功能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4171165A1 (ja) エアフィルタ用濾材、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備えるエアフィルタ
WO2015050105A1 (ja) 熱交換素子及び熱交換器
US20210268430A1 (en) Selectively permeable graphene oxide membrane for dehydration of a gas
TW202003101A (zh) 選擇透氣的氧化石墨烯薄膜
CN109159514A (zh) 一种高复合牢度碳带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6629A (zh) 一种具有抗菌性能的玻璃纤维空气过滤纸及制备方法
JP6527800B2 (ja) フィルタ用濾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155466B2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graphite sheet
KR102155272B1 (ko) 투습성 멤브레인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5874352A (zh) 一种聚乙烯无纺纸的加工方法
TW202009288A (zh) 具有良好的吸音特性的傳熱材料
US20220305446A1 (en) Selectively permeable polymeric membrane
KR101308537B1 (ko) 에어로 겔을 포함하는 섬유의 코팅 방법
Zhu et al. Filter‐through method of making highly efficient polymer‐clay nanocomposite membranes
CN113201170B (zh) 一种抗污性佳的石墨烯聚氨酯复合海绵材料及其应用
CN105200670B (zh) 一种耐低温无纺布
CN112921668B (zh) 一种石墨烯覆膜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42145B (zh) 一种改性聚合物的闪纺片材
KR101736012B1 (ko) 투습 경로를 갖는 발수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제습 장치
TWI727552B (zh) 選擇性滲透之聚合物膜
WO2023050554A1 (zh) 一种复合材料
KR20200129692A (ko) 분산제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용 분리막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