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66533A - 一种利用碳纳米角制成的除臭剂及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碳纳米角制成的除臭剂及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66533A
CN109966533A CN201910433704.0A CN201910433704A CN109966533A CN 109966533 A CN109966533 A CN 109966533A CN 201910433704 A CN201910433704 A CN 201910433704A CN 109966533 A CN109966533 A CN 1099665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nanohorn
deodorant
added
carrier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337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春花
李学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meters Fei
Original Assignee
李学书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李学书 filed Critical 李学书
Priority to CN20191043370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665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66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65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01Deodorant composi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01Deodorant compositions
    • A61L9/014Deodorant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orbent material, e.g. activated carb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9/00Aspects relating to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2209/20Method-related aspects
    • A61L2209/21Use of chemical compounds for treating air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9/00Aspects relating to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2209/20Method-related aspects
    • A61L2209/22Treatment by sorption, e.g. absorption, adsorption, chemisorption, scrubbing, wet clean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一种利用碳纳米角制成的除臭剂及用途,属于除臭剂的制备和应用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分数计包含如下组分:碳纳米角,5%;碳纳米角载体,95%;所述制备工艺包含如下步骤:(1)按照配方准备原材料;(2)碳纳米角载体的制备:在水中加入碳酸钠溶解,搅拌至均匀;加入月桂酸;分两批加入聚丙烯酸;碳纳米角载体制备成功;(3)除臭剂的制备:在上述碳纳米角载体中,加入碳纳米角然后加入染料,继续搅拌,完成制备。本发明的碳纳米角均匀分布负载在脂肪酸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对空气中常见臭味去除率达到90%以上,不存在重新释放二次污染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碳纳米角制成的除臭剂及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除臭剂的制备和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碳纳米角制成的除臭剂及用途。
背景技术
臭味是指引起人们厌恶,影响人们和动物身心健康的气体物质。浓度较高的臭气就成为恶臭,国家标准GB14554-93将为恶臭定义为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坏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生活环境中臭味包括氨、硫醇、三甲基胺、粪臭素、尼古丁等,来源于厕所、宠物、香烟、汗液、蔬菜腐烂、海鲜等。人往往可记住这些不愉快的或异常的气味,并且可在以后辨别出很低水平的该种气味,这些臭味极大的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为了消除臭味,最常采用的方式是使用空气清新剂,空气清新剂主要由化学灭菌剂及香精混合制成,经常喷洒于空气中对于人的身体会造成损害,影响健康。且采用灭菌剂和香精混合而成空气清洗剂,仅仅起到气味遮盖作用,臭气依然存在环境之中,无法除去。如何除掉空气中的臭气,且最大程度降低臭气造成的伤害是人民群众特别关注的焦点,也是业内人士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此,申请人研发了一种新型除臭剂,能够解决上述问题。该技术利用碳纳米角为载体,利用吸附转化原理减轻臭气的味道和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碳纳米角制成的除臭剂及用途,利用吸附转化原理减轻臭气的味道和危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利用碳纳米角制成的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分数计包含如下组分:
碳纳米角 5%;
碳纳米角载体 95%;
其中,所述碳纳米角载体按照质量分数计包含如下组分:
月桂酸 15%;
聚丙烯酸 5%;
碳酸钠 20%;
颜料 0.1%;
水 59.9%。
优选的,还包括光触媒添加剂,所述光触媒添加剂的添加量为碳纳米角和碳纳米角载体二者总质量的5-15%。
优选的,所述光触媒添加剂为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锆或纳米氧化锌,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锆或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介于1-100 nm之间。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利用碳纳米角制成的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包含如下步骤:
(1)按照配方准备原材料;
(2)碳纳米角载体的制备:在水中加入碳酸钠溶解,缓慢升温到70摄氏度,保温搅拌至均匀;加入月桂酸,反应2个小时;分两批加入聚丙烯酸:第一批加入聚丙烯酸总量的30-50%后反应2个小时,再加入第二批剩余的聚丙烯酸,继续反应2个小时;在60摄氏度条件下保温1小时后,碳纳米角载体制备成功;
(3)除臭剂的制备:在上述碳纳米角载体中,加入碳纳米角,强力搅拌分散在载体中,分散2个小时,然后加入染料,继续搅拌1个小时,完成制备;放料冷却至室温得到除臭剂。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利用碳纳米角制成的除臭剂,其特征在于制备光触媒型除臭剂,所述制备工艺包含如下步骤:
(1)按照配方准备原材料;
(2)碳纳米角载体的制备:在水中加入碳酸钠溶解,缓慢升温到70摄氏度,保温搅拌至均匀;加入月桂酸,反应2个小时;分两批加入聚丙烯酸:第一批加入聚丙烯酸总量的30-50%后反应2个小时,再加入第二批剩余的聚丙烯酸,继续反应2个小时;在60摄氏度条件下保温1小时后,碳纳米角载体制备成功;
(3)在35-45摄氏度的温度条件下,在碳纳米角载体内加入光触媒添加剂,搅拌均匀得到光触媒型碳纳米角载体;
(4)除臭剂的制备:在上述光触媒型碳纳米角载体中,加入碳纳米角,强力搅拌分散在载体中,分散2个小时,然后加入染料,继续搅拌1个小时,完成制备;放料冷却至室温得到除臭剂。
优选的,所述染料为亚甲基蓝染料。
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碳纳米角制成的除臭剂的用途,其特征在于:除臭剂制作成膏状,每200克除臭剂能够净化0—50立方米的空间范围。
优选的,除臭剂的净化方法:将使用后的除臭剂碾展呈薄片状,放置在紫外线灯下照射5-15分钟,如此反复重复碾展照射过程2-3次;或者喷涂纯净水后反复揉搓2-3分钟,而后静置1-2个小时,即可达到净化除臭剂的作用;所述除臭剂能够反复净化1-3次,并重复投入使用。
使用空间可以是汽车、衣柜、鞋柜、写字楼、办公隔间、教室、医院病房、厕所、火车、飞机等日常不同场所。
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
1、本发明所述的碳纳米角载体中含有月桂酸、聚丙烯酸和碳酸钠,能够生成脂肪酸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碳纳米角均匀分布负载在脂肪酸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对空气中常见臭味去除率达到90%以上,不存在重新释放等二次污染的问题。
2、单层碳纳米角(简称碳纳米角)由电弧法制备,是最近几年来继碳纳米管之后的又一种新兴的碳纳米材料。单根碳纳米角直径为2~5 nm,一端为封闭的锥形结构,另一端开口,长度为10~20 nm。碳纳米角通常以直径为80-100nm的球形聚集体存在,聚集体的形貌有dahlia, bud 和seed三种类型。 碳纳米角的比表面积大并且具有中空结构,碳纳米角的比表面积超过3000m2/g,其孔洞适合束缚各种臭味分子。其表面具有羟基、环氧基等含氧基团,能通过化学反应键合臭味中的各种氨基、巯基等不饱和及含杂原子的基团,从而具有吸附空气污染物的功能,本发明的碳纳米角均匀分布负载在月桂酸和聚丙烯酸凝胶中,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在除臭剂中加入光触媒,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或者添加水分,令光触媒将水或氧气催化成氧化能力的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活性氧(HO2·,H2O2)等具有氧化能力的光生活性基团,这些光生活性基团的能量相当于3600K的高温,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其能有效地降解除臭剂吸附的有毒有害气体,同时能够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继而达到净化除臭剂、令其能够反复使用的目的。
4、本工艺和专用装置经过实验和批量小试,取得了显著的有益效果,适宜在业界普及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利用碳纳米角制成的除臭剂,按照质量分数计包含如下组分:
碳纳米角 5%;
碳纳米角载体 95%;
其中,所述碳纳米角载体按照质量分数计包含如下组分:
月桂酸 15%;
聚丙烯酸 5%;
碳酸钠 20%;
颜料 0.1%;
水 59.9%。
所述制备工艺包含如下步骤:
(1)按照配方准备原材料;
(2)碳纳米角载体的制备:在水中加入碳酸钠溶解,缓慢升温到70摄氏度,保温搅拌至均匀;加入月桂酸,反应2个小时;分两批加入聚丙烯酸|:第一批加入聚丙烯酸总量的30-50%后反应2个小时,再加入第二批剩余的聚丙烯酸,继续反应2个小时;在60摄氏度条件下保温1小时后,碳纳米角载体制备成功;
(3)除臭剂的制备:在上述碳纳米角载体中,加入碳纳米角,强力搅拌分散在载体中,分散2个小时,然后加入染料,继续搅拌1个小时,完成制备;放料冷却至室温得到除臭剂。
所述染料为亚甲基蓝染料。
本发明所述的利用碳纳米角制成的除臭剂的用途,具体操作方式如下:将除臭剂压制在一个圆柱形形的塑料盒子中,上面盖上带孔的盖子,制作成500克的除臭盒使用。汽车、衣柜、鞋柜、写字楼、办公隔间、教室、医院病房、厕所、火车、飞机等日常不同场所使用,可以使用空间为0—50立方米,最优为0—20立方米。
实验数据:
将本发明所述的除臭剂和常用的活性炭对比除臭实验,同时使用500克,放在20平米的密闭空间中,空间中放入不同臭气,得到的除臭结果如下:
项目 尼古丁起始含量(0小时,mg) 尼古丁含量(1小时后,mg) 尼古丁含量(3小时后,mg) 粪臭素起始含量(0小时,mg) 粪臭素含量(1小时后,mg) 粪臭素含量(3小时后,mg)
空白对照 20.1 19.7 19.1 15.2 14.5 13.2
活性炭 20.3 18.5 12.3 14.9 10.6 5.7
除臭剂 20.6 16.6 3.5 15.7 8.2 1.6
注:以整个空间中存在臭味总数计算。臭气测试方法为气相色谱法。
从表中可知,除臭剂吸附尼古丁和粪臭素能力比活性炭强,对臭味的清除能力比活性炭高出200%,臭味大部分被清除,空气质量上升显著,而空白对照的空气质量基本上没有变化,使用活性炭的空气质量虽然变好,但是变化较为缓慢。
在本发明中,碳纳米角的制备工艺已属现有技术,如专利号为200480013799.2 的发明专利《碳纳米角制造装置和碳纳米角制造方法》中即已详细说明碳纳米角的制备方法,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可参照该方法制备,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按照质量分数计包含如下组分:
碳纳米角 5%;
碳纳米角载体 95%;
其中,所述碳纳米角载体按照质量分数计包含如下组分:
月桂酸 15%;
聚丙烯酸 5%;
碳酸钠 20%;
颜料 0.1%;
水 59.9%。
还包括光触媒添加剂,所述光触媒添加剂的添加量为碳纳米角和碳纳米角载体二者总质量的5-15%。
所述光触媒添加剂为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锆或纳米氧化锌,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锆或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介于1-100 nm之间。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利用碳纳米角制成的除臭剂,其特征在于制备光触媒型除臭剂,所述制备工艺包含如下步骤:
(1)按照配方准备原材料;
(2)碳纳米角载体的制备:在水中加入碳酸钠溶解,缓慢升温到70摄氏度,保温搅拌至均匀;加入月桂酸,反应2个小时;分两批加入聚丙烯酸:第一批加入聚丙烯酸总量的30-50%后反应2个小时,再加入第二批剩余的聚丙烯酸,继续反应2个小时;在60摄氏度条件下保温1小时后,碳纳米角载体制备成功;
(3)在35-45摄氏度的温度条件下,在碳纳米角载体内加入光触媒添加剂,搅拌均匀得到光触媒型碳纳米角载体;
(4)除臭剂的制备:在上述光触媒型碳纳米角载体中,加入碳纳米角,强力搅拌分散在载体中,分散2个小时,然后加入染料,继续搅拌1个小时,完成制备;放料冷却至室温得到除臭剂。
所述染料为亚甲基蓝染料。
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碳纳米角制成的除臭剂的用途,其特征在于:除臭剂制作成膏状,每200克除臭剂能够净化0—50立方米的空间范围。
除臭剂的净化方法:将使用后的除臭剂碾展呈薄片状,放置在紫外线灯下照射5-15分钟,如此反复重复碾展照射过程2-3次;或者喷涂纯净水后反复揉搓2-3分钟,而后静置1-2个小时,即可达到净化除臭剂的作用;所述除臭剂能够反复净化1-3次,并重复投入使用。
在除臭剂中加入光触媒,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或者添加水分,令光触媒将水或氧气催化成氧化能力的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活性氧(HO2·,H2O2)等具有氧化能力的光生活性基团,这些光生活性基团的能量相当于3600K的高温,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其能有效地降解除臭剂吸附的有毒有害气体,同时能够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继而达到净化除臭剂、令其能够反复使用的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符合本发明工作原理的前提下,任何等同或相似的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利用碳纳米角制成的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分数计包含如下组分:
碳纳米角 5%;
碳纳米角载体 95%;
其中,所述碳纳米角载体按照质量分数计包含如下组分:
月桂酸 15%;
聚丙烯酸 5%;
碳酸钠 20%;
颜料 0.1%;
水 59.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碳纳米角制成的除臭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触媒添加剂,所述光触媒添加剂的添加量为碳纳米角和碳纳米角载体二者总质量的5-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碳纳米角制成的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触媒添加剂为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锆或纳米氧化锌,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锆或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介于1-100 n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碳纳米角制成的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包含如下步骤:
(1)按照配方准备原材料;
(2)碳纳米角载体的制备:在水中加入碳酸钠溶解,缓慢升温到70摄氏度,保温搅拌至均匀;加入月桂酸,反应2个小时;分两批加入聚丙烯酸:第一批加入聚丙烯酸总量的30-50%后反应2个小时,再加入第二批剩余的聚丙烯酸,继续反应2个小时;在60摄氏度条件下保温1小时后,碳纳米角载体制备成功;
(3)除臭剂的制备:在上述碳纳米角载体中,加入碳纳米角,强力搅拌分散在载体中,分散2个小时,然后加入染料,继续搅拌1个小时,完成制备;放料冷却至室温得到除臭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碳纳米角制成的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包含如下步骤:
(1)按照配方准备原材料;
(2)碳纳米角载体的制备:在水中加入碳酸钠溶解,缓慢升温到70摄氏度,保温搅拌至均匀;加入月桂酸,反应2个小时;分两批加入聚丙烯酸:第一批加入聚丙烯酸总量的30-50%后反应2个小时,再加入第二批剩余的聚丙烯酸,继续反应2个小时;在60摄氏度条件下保温1小时后,碳纳米角载体制备成功;
(3)在35-45摄氏度的温度条件下,在碳纳米角载体内加入光触媒添加剂,搅拌均匀得到光触媒型碳纳米角载体;
(4)除臭剂的制备:在上述光触媒型碳纳米角载体中,加入碳纳米角,强力搅拌分散在载体中,分散2个小时,然后加入染料,继续搅拌1个小时,完成制备;放料冷却至室温得到除臭剂。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利用碳纳米角制成的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料为亚甲基蓝染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利用碳纳米角制成的除臭剂的用途,其特征在于:除臭剂制作成膏状,每200克除臭剂能够净化0—50立方米的空间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利用碳纳米角制成的除臭剂的用途,其特征在于除臭剂的净化方法:将使用后的除臭剂碾展呈薄片状,放置在紫外线灯下照射5-15分钟,如此反复重复碾展照射过程2-3次;或者喷涂纯净水后反复揉搓2-3分钟,而后静置1-2个小时,即可达到净化除臭剂的作用;所述除臭剂能够反复净化1-3次,并重复投入使用。
CN201910433704.0A 2019-05-23 2019-05-23 一种利用碳纳米角制成的除臭剂及用途 Pending CN1099665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33704.0A CN109966533A (zh) 2019-05-23 2019-05-23 一种利用碳纳米角制成的除臭剂及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33704.0A CN109966533A (zh) 2019-05-23 2019-05-23 一种利用碳纳米角制成的除臭剂及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66533A true CN109966533A (zh) 2019-07-05

Family

ID=67073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33704.0A Pending CN109966533A (zh) 2019-05-23 2019-05-23 一种利用碳纳米角制成的除臭剂及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66533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5785A (zh) * 2003-06-18 2006-07-19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 单层碳纳米突吸附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JP2008001950A (ja) * 2006-06-23 2008-01-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表面処理方法および該表面処理方法を用いた金属材料および除菌装置
CN101804275A (zh) * 2010-04-26 2010-08-18 杭州卡丽科技有限公司 纳米光触媒-活性炭纤维复合过滤介质
CN202438244U (zh) * 2011-12-22 2012-09-19 天津生态城水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活性炭材料作用的餐厨垃圾处理尾气除臭装置
CN104010991A (zh) * 2011-10-19 2014-08-27 株式会社环境·能量纳米技术研究所 包含碳纳米角的多孔质材料及其利用
CN104150438A (zh) * 2014-08-18 2014-11-1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单壁碳纳米角-空心纳米金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29917A (zh) * 2017-03-16 2017-05-31 宜兴市四通家电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和二氧化钛复合光触媒杀菌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19842A (zh) * 2017-07-19 2017-12-29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改性氧化单壁碳纳米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及吸附抗生素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5785A (zh) * 2003-06-18 2006-07-19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 单层碳纳米突吸附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JP2008001950A (ja) * 2006-06-23 2008-01-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表面処理方法および該表面処理方法を用いた金属材料および除菌装置
CN101804275A (zh) * 2010-04-26 2010-08-18 杭州卡丽科技有限公司 纳米光触媒-活性炭纤维复合过滤介质
CN104010991A (zh) * 2011-10-19 2014-08-27 株式会社环境·能量纳米技术研究所 包含碳纳米角的多孔质材料及其利用
CN202438244U (zh) * 2011-12-22 2012-09-19 天津生态城水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活性炭材料作用的餐厨垃圾处理尾气除臭装置
CN104150438A (zh) * 2014-08-18 2014-11-1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单壁碳纳米角-空心纳米金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29917A (zh) * 2017-03-16 2017-05-31 宜兴市四通家电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和二氧化钛复合光触媒杀菌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19842A (zh) * 2017-07-19 2017-12-29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改性氧化单壁碳纳米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及吸附抗生素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玉党主编: "《室内污染控制与洁净技术》", 30 September 2006, 重庆大学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64713B (zh) 一种环保型养殖场有害气体净化处理装置
CN105688660B (zh) 以二氧化钛光触媒为基材的空气净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69291A (zh) 一种室内有害气体如甲醛、苯等净化药剂及其施工治理工艺
CN203591691U (zh) 一种光催化氧化与生物降解除臭装置
CN108392982B (zh) 一种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1097279A (zh) 一种环保室内环境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99032B (zh) 可高效降解多种异味有机物的绿色环保高分子除味剂,及其在空气净化中的应用
CN109675429A (zh) 一种车用除甲醛固体制剂
CN111514740B (zh) 一种生物除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3810571U (zh) 一种移动式光催化净化除臭消毒装置
WO2022083085A1 (zh) 一种类植物液的环保高效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53781A (zh) 一种抗菌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66533A (zh) 一种利用碳纳米角制成的除臭剂及用途
CN205953589U (zh) 一种增强紫外水处理设备
CN111418618A (zh) 车用多效消毒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2638274U (zh) 超重场光催化氧化恶臭气体净化处理设备
CN205676184U (zh) 一种紫外水处理设备
CN104499297A (zh) 一种微波协同纳米氧化锌对羽绒进行除臭杀菌的方法
CN218119466U (zh) 净化面板灯
CN114011377A (zh) 空气杀菌净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93307A (zh) 一种纳米生物抗rna病毒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KR100507902B1 (ko) 복합 나노물질이 함유된 쑥 훈연재 패키지 및 상기 쑥 훈연재가 훈연된 살균청정제
CN111229024A (zh) 氨气植物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1918359U (zh) 卫生间光催化除臭抗菌专用净化灯
CN111642409A (zh) 一种除臭性能良好的新型猫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8

Address after: No.1-6, 4th floor, No.2 factory building, Venture Park, Zib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69, Sanying Road, Fangzhen Town, Zhangdian District,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and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meters Fei

Address before: No. 1 Bauhinia Garden, Liuquan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Zhangdian District,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i Xueshu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