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72053A - 一种微纳尺度下的弱刚度连接件转运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纳尺度下的弱刚度连接件转运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72053A
CN115872053A CN202310133456.4A CN202310133456A CN115872053A CN 115872053 A CN115872053 A CN 115872053A CN 202310133456 A CN202310133456 A CN 202310133456A CN 115872053 A CN115872053 A CN 1158720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piece
carbon fiber
weak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334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72053B (zh
Inventor
梁榉曦
刘世忠
童维超
张帅
蒋柏斌
吴文荣
谢军
张荩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ser Fusion Research Center China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hysics
Original Assignee
Laser Fusion Research Center China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hys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ser Fusion Research Center China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hysics filed Critical Laser Fusion Research Center China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hysics
Priority to CN20231013345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720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72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720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720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720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organic Fibers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尺度下的弱刚度连接件转运工装,包括支撑底座和通过压片可拆卸连接在底座上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转接块Ⅰ和转接块Ⅱ,两转接块之间连接有多根碳纤维丝,以形成对弱刚度连接件空间约束保护的支撑部。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微纳尺度下的弱刚度连接件转运问题,零件制备难度低,装配过程简单,可重复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微纳尺度下的弱刚度连接件转运工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纳尺度件制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纳尺度下的弱刚度连接件转运工装。
背景技术
对于微纳连接件,由于尺度问题,两种部件之间的连接与固定难以使用螺钉。当部件为金属件时,可以使用焊接等方式进行,当部件为非金属时,通常采用胶粘等方式。与焊接相比,胶粘等固定方式比较脆弱,当连接处尺度达到微纳级别时,刚度非常弱,在转运过程中受到外界作用时极易发生脱胶等现象,进而损坏连接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微纳尺度下的弱刚度连接件转运工装,包括支撑底座和通过压片可拆卸连接在底座上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转接块Ⅰ和转接块Ⅱ,两转接块之间设置有多根第一碳纤维丝,以形成对弱刚度连接件进行空间约束保护的支撑部。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部的外侧还设有由多根第二碳纤维丝构成保险层。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
转接块支撑件,其固定连接转接块Ⅰ和转接块Ⅱ;
碳纤维支撑件,其设置在转接块Ⅰ和转接块Ⅱ的相对端面上,所述第一碳纤维丝的两端固定连接在碳纤维支撑件上;
侧壁支撑片,其设置在转接块Ⅰ和转接块Ⅱ的侧壁,所述第二碳纤维固定的两端在支撑组件上。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组件中,转接块支撑件与转接块Ⅰ和转接块Ⅱ之间、碳纤维支撑件与转接块Ⅰ和转接块Ⅱ之间、侧壁支撑片与转接块Ⅰ和转接块Ⅱ之间、所述第一碳纤维丝与碳纤维支撑件之间、所述第二碳纤维丝与侧壁支撑片之间均通过胶粘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组件、弱刚度连接件和压片通过胶粘或螺钉固定的方式装配在支撑底座上。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运工装能够对转运过程中的弱刚度连接件进行保护,使其上的部件不会产生剧烈摆动;
其二,本发明提供的转运工装充分考虑了连接件接触处的保护,通过碳纤维丝形成的支撑部支撑保护,弱刚度连接件接触处胶层结构不会受到其他力的作用;
其三,本发明提供的转运工装部件在被保护的同时,弱刚度连接处于可被观测、可被检测的状态。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一种弱刚度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支撑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压片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转接块Ⅰ和转接块Ⅱ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碳纤维支撑件以及支撑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侧壁支撑片以及保护层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支撑组件上下划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提供的支撑组件、弱刚度连接件、压片和支撑底座装配示意图;
图中标记:1、支撑底座,2、压片,3、转接块Ⅰ,4、转接块Ⅱ,5、第一碳纤维丝,6、弱刚度连接件,7、转接块支撑件,8、碳纤维支撑件,9、侧壁支撑片,10、第二碳纤维丝,101、手持部,102、凹槽A,201、凹槽B,301、上部组件,302、下部组件Ⅰ302,303、凹槽C,401、上部组件Ⅱ401,402、下部组件Ⅱ402,403、凹槽D,601、连接杆,602、连接部件,701、第一凵字型连接杆,702、第二凵字型连接杆,801、凹槽E。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图1~10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实现形式,包括:支撑底座1和通过压片2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转接块Ⅰ3和转接块Ⅱ4,两转接块之间连接有多根第一碳纤维丝5,以形成对弱刚度连接件6空间约束保护的支撑部。
图1~3还示出了一种弱刚度连接件6,其包括一个截面尺寸为微纳尺寸的连接杆601和一个被连接杆连接的连接部件602,所述连接部件602和连接杆601中至少一个为非金属构件,并通过胶粘固定。
工作原理:
在弱刚度连接件的转运过程中,连接杆601被配置在支撑底座1和支撑组件上,连接部件602、连接部件602与连接杆601的连接点被配置在由多根第一碳纤维丝5构成的支撑部内,第一碳纤维丝会与连接部件602接触,通过碳纤维丝5对微纳尺度下的弱刚度连接件进行空间约束保护,使连接部件602不至于产生剧烈摆动,不会接触弱刚度连接件6中的连接点,即不会破坏整体装配结构,同时能够保证弱刚度连接件5时刻处于可被观测、可被检测的状态。
具体的,参见图 4,所述支撑底座1的一端设有手持部 101,方便操作人员操持;所述支撑底座1远离手持部的一端开设有凹槽A102,用于装载支撑组件;所述支撑底座1顶端开设有螺孔,用于与压片2配合通过螺栓实现拆卸连接。
具体的,参见图5,压片2的其中一端开设有与凹槽A102配合的凹槽B201,用于装载支撑组件;压片2的顶端开设有螺孔,用于与支撑底座1配合通过螺栓实现拆卸连接。
具体的,参见图6,所述转接块Ⅰ3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呈中心对称设置的上部组件Ⅰ301和下部组件Ⅰ302,所述转接块Ⅱ4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呈中心对称设置的上部组件Ⅱ401和下部组件Ⅱ402,所述上部组件Ⅰ301和下部组件Ⅰ302的面向转接块Ⅱ4的端部均开设有槽口C303,所述上部组件Ⅱ401和下部组件Ⅱ402面向转接块Ⅰ3的端部开设有槽口D403。
具体的,参见图1和图2,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转接块支撑件7、碳纤维支撑件8和侧壁支撑片9;
更具体的,参见图1、图2和图9,所述转接块支撑件7包括:配合连接在上部组件Ⅰ301和上部组件Ⅱ401侧壁的第一凵字型连接杆701;配合连接在下部组件Ⅰ302和下部组件Ⅱ402侧壁的第二凵字型连接杆702;
更具体的,参见图1、图2和图7,所述碳纤维支撑件8的周测均匀开设有凹槽E801,所述凹槽E801用于装载第一碳纤维丝5形成支撑部;其中,碳纤维支撑件8包括水平对称设置的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的碳纤维支撑件8的端部设置在上部组件Ⅰ301的槽口C303和上部组件Ⅱ401的槽口D403内;下部分的碳纤维支撑件8的端部设置在下部组件Ⅰ301的槽口C303和下部组件Ⅱ401的槽口D403内;
更具体的,参见图1、图2和图8,所述侧壁支撑片9固定在转接块Ⅰ3和转接块Ⅱ4的侧壁,用于装载第二碳纤维丝10形成保护层,所述保护层配置在支撑部外侧,用于保护支撑部。
具体的,本实施方案中,转接块支撑件7与转接块Ⅰ3和转接块Ⅱ4之间、碳纤维支撑件8与转接块Ⅰ3和转接块Ⅱ4之间、侧壁支撑片9与转接块Ⅰ3和转接块Ⅱ4之间、所述第一碳纤维丝5与碳纤维支撑件8之间、所述第二碳纤维丝10与侧壁支撑片9之间均通过胶粘固定;
更具体的,本实施方案中,弱刚性连接件6与支撑组件之间的装配:
参见图9,分别完成上部分支撑组件和下部分支撑组件的拼装,其中,上部分支撑组件包括:上部组件Ⅰ301、上部组件Ⅱ401、上部分的碳纤维支撑件 8、第一凵字型连接杆701、部分侧壁支撑片 9、第一碳纤维丝 5、第二碳纤维丝10;下部分支撑组件包括:下部组件Ⅰ302、下部组件Ⅱ402、下部分的碳纤维支撑件 8、第二凵字型连接杆 702、部分侧壁支撑片 9、第一碳纤维丝5、第二碳纤维丝10;待弱刚度连接件6配置在下部分支撑组件上后,合并上、下部分支撑组件胶粘固定,完成弱刚性连接件6在支撑组件上的固定;
以上支撑组件与弱刚度连接件的配合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余的装配方式/方法,对本领域人员可容易地实现修改,故不再赘述。
具体的,参见图10,所述支撑组件、弱刚度连接件6和压片2通过胶粘或螺钉固定的方式装配在支撑底座1上。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5)

1.一种微纳尺度下的弱刚度连接件转运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和通过压片可拆卸连接在底座上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转接块Ⅰ和转接块Ⅱ,两转接块之间设置有多根第一碳纤维丝,以形成对弱刚度连接件进行空间约束保护的支撑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尺度下的弱刚度连接件转运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外侧还设有由多根第二碳纤维丝构成保险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纳尺度下的弱刚度连接件转运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
转接块支撑件,其固定连接转接块Ⅰ和转接块Ⅱ;
碳纤维支撑件,其设置在转接块Ⅰ和转接块Ⅱ的相对端面上,所述第一碳纤维丝的两端固定连接在碳纤维支撑件上;
侧壁支撑片,其设置在转接块Ⅰ和转接块Ⅱ的侧壁,所述第二碳纤维固定的两端在支撑组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纳尺度下的弱刚度连接件转运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中,转接块支撑件与转接块Ⅰ和转接块Ⅱ之间、碳纤维支撑件与转接块Ⅰ和转接块Ⅱ之间、侧壁支撑片与转接块Ⅰ和转接块Ⅱ之间、所述第一碳纤维丝与碳纤维支撑件之间、所述第二碳纤维丝与侧壁支撑片之间均通过胶粘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纳尺度下的弱刚度连接件转运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弱刚度连接件和压片通过胶粘或螺钉固定的方式装配在支撑底座上。
CN202310133456.4A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微纳尺度下的弱刚度连接件转运工装 Active CN1158720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33456.4A CN115872053B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微纳尺度下的弱刚度连接件转运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33456.4A CN115872053B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微纳尺度下的弱刚度连接件转运工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72053A true CN115872053A (zh) 2023-03-31
CN115872053B CN115872053B (zh) 2024-04-19

Family

ID=85761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33456.4A Active CN115872053B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微纳尺度下的弱刚度连接件转运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72053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59681A1 (en) * 1990-05-21 1991-12-04 Toray Industries, Inc. Take-up apparatus for and package of tape type non-twisted carbon fiber bundle
US5399854A (en) * 1994-03-08 1995-03-21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Embedded optical sensor capable of strain an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using a single diffraction grating
CA2251015A1 (en) * 1996-04-05 1997-10-16 Cardinal Ig Company Packaging for panels, e.g. glass panels
WO2004049509A2 (en) * 2002-11-22 2004-06-10 Gore Enterprise Holdings, Inc. Support member for an assembly
WO2006065980A2 (en) * 2004-12-14 2006-06-22 Ascus Technologies, Ltd Composite wall structure, tank trailer formed therefro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WO2011019002A1 (ja) * 2009-08-11 2011-02-17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炭素繊維前駆体トウの梱包体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2011168305A (ja) * 2010-02-18 2011-09-01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薬剤揮散用容器
US20130255437A1 (en) * 2012-04-03 2013-10-03 The Boeing Company Lightweight composite safety containment for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WO2014038848A1 (ko) * 2012-09-06 2014-03-13 주식회사 엘지하우시스 목재 플라스틱 복합재를 이용한 화물 받침대
CN109693403A (zh) * 2019-02-25 2019-04-30 燕山大学 碳纤维复材与铝材间接感应加热无铆连接振动接合模具及工艺
CN217577984U (zh) * 2022-05-18 2022-10-14 重庆顿功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短距离转运塔式起重机零部件的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59681A1 (en) * 1990-05-21 1991-12-04 Toray Industries, Inc. Take-up apparatus for and package of tape type non-twisted carbon fiber bundle
US5399854A (en) * 1994-03-08 1995-03-21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Embedded optical sensor capable of strain an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using a single diffraction grating
CA2251015A1 (en) * 1996-04-05 1997-10-16 Cardinal Ig Company Packaging for panels, e.g. glass panels
WO2004049509A2 (en) * 2002-11-22 2004-06-10 Gore Enterprise Holdings, Inc. Support member for an assembly
WO2006065980A2 (en) * 2004-12-14 2006-06-22 Ascus Technologies, Ltd Composite wall structure, tank trailer formed therefro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WO2011019002A1 (ja) * 2009-08-11 2011-02-17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炭素繊維前駆体トウの梱包体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2011168305A (ja) * 2010-02-18 2011-09-01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薬剤揮散用容器
US20130255437A1 (en) * 2012-04-03 2013-10-03 The Boeing Company Lightweight composite safety containment for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WO2014038848A1 (ko) * 2012-09-06 2014-03-13 주식회사 엘지하우시스 목재 플라스틱 복합재를 이용한 화물 받침대
CN109693403A (zh) * 2019-02-25 2019-04-30 燕山大学 碳纤维复材与铝材间接感应加热无铆连接振动接合模具及工艺
CN217577984U (zh) * 2022-05-18 2022-10-14 重庆顿功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短距离转运塔式起重机零部件的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勇, 蒲如平, 敬兴久, 张华全: "一种新型的对接装配装置的设计", 机械, no. 04, 28 August 2001 (2001-08-28) *
卢芸;李景鹏;张燕;仲国瑞;刘波;王慧庆;: "木基炭微纳功能骨架", 化学进展, no. 07, 24 July 2020 (2020-07-24) *
张家凯;张芹;: "一种用于客车空调转运的运输装置的设计", 广东蚕业, no. 04, 15 April 2018 (2018-04-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72053B (zh) 2024-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35164A (zh) 一种抗压型带状光缆
CN115872053A (zh) 一种微纳尺度下的弱刚度连接件转运工装
CN107408440B (zh) 尤其用于磁共振断层摄影装置的超导磁性结构
CN213753183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连接器外壳
CN209923510U (zh) 一种纺丝保温箱
CN212777831U (zh) 温度传感器的固定夹及空调
CN213629709U (zh) 支撑底座和电视机
CN213865022U (zh) 一种吊挂装置
CN211527433U (zh) 一种分布式光纤增敏装置
CN207600581U (zh) 一种细长物料称重装置
CN108396502B (zh) 一种便携式的洗衣机
CN220890682U (zh) 一种管路连接件
CN213688746U (zh) 一种具备多层防护结构的高精度力传感器
KR100976067B1 (ko) 점퍼 장치
CN216082066U (zh) 一种设备的生命周期强度检测装置
CN220306531U (zh) 线束接驳卡具
CN210376763U (zh) 一种方便进行固定的光纤适配器
CN212524877U (zh) 一种玻璃纤维生产用原料筛选装置
CN216483850U (zh) 一种光纤环筛选测试工装
CN214419035U (zh) 一种用于加工电路板的锣刀结构
CN220564094U (zh) 吊具
CN210446601U (zh) 一种建筑安全文明施工多功能挂架
CN215184920U (zh) 电子连接线
CN217358776U (zh) 感温包的固定装置及空调
CN213673180U (zh) 一种机床的综合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