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71425A - 车辆支柱和提升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辆支柱和提升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71425A
CN115871425A CN202211102719.7A CN202211102719A CN115871425A CN 115871425 A CN115871425 A CN 115871425A CN 202211102719 A CN202211102719 A CN 202211102719A CN 115871425 A CN115871425 A CN 1158714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soft top
rear cargo
gas strut
top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027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71425B (zh
Inventor
J·G·贾巴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xin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xin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xin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xin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2252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161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71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714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714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714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8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non-sliding type, i.e. movable or removable roofs or panels, e.g. let-down tops or roofs capable of being easily detached or of assuming a collapsed or inoperative position
    • B60J7/12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non-sliding type, i.e. movable or removable roofs or panels, e.g. let-down tops or roofs capable of being easily detached or of assuming a collapsed or inoperative position foldable; Tensioning mechanisms therefor, e.g. struts
    • B60J7/1226Soft tops for convertible vehicles
    • B60J7/1265Soft tops for convertible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kinematic movements, e.g. using parallelogram link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8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non-sliding type, i.e. movable or removable roofs or panels, e.g. let-down tops or roofs capable of being easily detached or of assuming a collapsed or inoperative position
    • B60J7/12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non-sliding type, i.e. movable or removable roofs or panels, e.g. let-down tops or roofs capable of being easily detached or of assuming a collapsed or inoperative position foldable; Tensioning mechanisms therefor, e.g. stru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诸如运动型多用途车的车辆的双作用气体支柱系统,其允许更容易和更安全地打开和关闭软顶车顶和后部货物入口区域。气体支柱在每端使用球头螺栓或销和U形夹附接到软顶框架,球头螺栓或销和U形夹或者直接附接到软顶框架,或者附接到支架上,该支架附接到软顶框架上。可替代地,气体支柱仅在一端附接到软顶框架,在另一端附接到车辆。每端使用球头螺栓或销和U形夹附接,要么直接附接到软顶框架或车辆上,要么附接到支架上,该支架附接到软顶框架或车辆上。

Description

车辆支柱和提升装置及系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22年3月17日提交的美国专利临时申请第63/321,102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文的实施例一般涉及汽车和车辆部件,尤其涉及用于接合车辆软顶的支柱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可折叠软顶是许多车辆的常见特征,尤其是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市场中。这种车辆通常提供固定的硬顶或搭建在金属框架上的可选可伸缩软顶。其理念是,当顶部向后折叠时,车辆的乘员能够获得更愉快的室外体验,同时如果天气或环境条件需要,还能够随心所欲地将顶部向后折叠。然而,顶部通常会很重或难以操作,尤其是单人操作时。通常,这种顶部需要至少两个人来操作,或者可能需要一个人站在车内,以便能够克服在重力的影响下沉重的顶部。
此外,软顶框架可能会阻碍进入车辆的后部货物区域,需要将软顶框架的一部分移开,或在某些情况下完全移除以允许进入。在某些需要移动框架的一部分的车辆上,需要在允许进入时将其固定到位——这也需要另一个人辅助,或者在某些情况下使用机械支撑或锁。与该技术相关的一些专利是授予Bennett等人的第9,045,026号美国专利和授予Lewis等人的第10,166,848号美国专利。然而,仍然需要一种新的装置和系统来安全和容易地打开/关闭车辆软顶。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后部货物软顶的支柱提升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气体支柱,其附接到所述车辆的后部货物部分的第一侧;和第二气体支柱,其附接到所述车辆的后部货物部分的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二侧在所述车辆的与所述第一侧横向相对的一侧上,其中,所述第一气体支柱和所述第二气体支柱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配置成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车辆,所述第二端配置成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车辆的支撑所述后部货物软顶的软顶框架;和其中,所述第一气体支柱和所述第二气体支柱中的每一个都被配置成(i)随着后部货物软顶被提升远离所述车辆从压缩位置串联地铰接运动到第一延伸位置,和(ii)随着所述后部货物软顶朝向车辆下降从所述第一延伸位置串联地铰接运动到所述压缩位置。
该系统可包括第一枢轴连接器,用于将第一气体支柱的第一端附接到车辆。该系统可以包括第一枢轴连接器,以将第二气体支柱的第一端附接到车辆。该系统可以包括附接到软顶框架的支架;和将第一气体支柱的第二端枢转地附接到支架的第二枢轴连接器。该系统可以包括附接到软顶框架的支架;和将第二气体支柱的第二端枢转地附接到支架的第二枢轴连接器。第一气体支柱可以是可移除的。第二气体支柱可以是可移除的。
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后部货物软顶的支柱提升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气体支柱,其附接到所述车辆的后部货物部分的第一侧;和第二气体支柱,其附接到所述车辆的后部货物部分的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二侧在所述车辆的与所述第一侧横向相对的一侧上;其中,所述第一气体支柱和所述第二气体支柱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配置成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软顶框架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二端配置成可操作地连接到支撑所述后部货物软顶的所述车辆的软顶框架的第二部分,和其中,所述第一气体支柱和所述第二气体支柱中的每一个被配置成(i)随着所述后部货物软顶被提升远离所述车辆从压缩位置串联地铰接运动到第一延伸位置,和(ii)随着所述后部货物软顶朝向所述车辆下降从所述第一延伸位置串联地铰接运动到所述压缩位置。
软顶框架的第一部分可固定在车辆上。软顶框架的第二部分可以与后部货物软顶一起移动。第一气体支柱和第二气体支柱可以以运动受控的方式从压缩位置铰接运动到第一延伸位置,反之亦然,以降低与后部货物软顶的运动相关的速度和力。第一气体支柱和第二气体支柱可以以运动受控的方式并且以小于作用在后部货物软顶上的重力的加速力从压缩位置铰接运动到第一延伸位置,反之亦然。
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后部货物软顶的支柱提升系统,该系统:第一气体支柱,其附接到所述车辆的后部货物部分的软顶框架的第一侧;和第二气体支柱,其附接到所述车辆的后部货物部分的软顶框架的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二侧在所述车辆的与所述第一侧横向相对的一侧上;其中,所述第一气体支柱和所述第二气体支柱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配置成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软顶框架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二端配置成可操作地连接到支撑所述后部货物软顶的所述车辆的软顶框架的第二部分,和其中,所述第一气体支柱和所述第二气体支柱中的每一个都被配置成(i)随着所述后部货物软顶被提升远离所述车辆从压缩位置串联地铰接运动到第一延伸位置,(ii)随着所述软顶框架被提升远离车辆从所述第一延伸位置串联地铰接运动到第二延伸位置,(iii)随着所述软顶框架朝向所述车辆降低从所述第二延伸位置串联地铰接运动到所述第一延伸位置,和(iv)随着所述后部货物软顶朝向车辆降低从所述第一延伸位置串联地铰接运动到所述压缩位置。
第一气体支柱可以被配置成附接到第一闩锁,以控制第一气体支柱的移动。第二气体支柱可以被配置成附接到第二闩锁,以控制第二气体支柱的运动。第一气体支柱和第二气体支柱中的每一个都可以连接到第一枢轴连接器和第二枢轴连接器。第一枢轴连接器可以包括球头螺栓。第一枢轴连接器可以包括销和U形夹。第二枢轴连接器可以包括球头螺栓。第二枢轴连接器可以包括销和U形夹。
结合以下说明和附图,可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本文实施例的这些和其他方面。然而,应该理解的是,下面的描述虽然指出了示例性实施例和其中的许多具体细节,但以说明而非限制的方式给出。在不脱离本文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在本文的实施例的范围内进行许多改变和修改,并且本文的实施例包括所有这样的修改。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根据本文实施例的支柱提升系统第一侧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文实施例的支柱提升系统第二侧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文实施例的处于提升位置的支柱提升系统的第一侧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文实施例的处于提升位置的支柱提升系统的第二侧的示意图;和
图5为根据本文实施例使用的不同类型枢轴连接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的实施例及其各种特征和有利细节将参照附图所示的非限制性实施例进行更全面的解释,并在以下说明中进行详细描述。众所周知的部件的描述被省略以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文的实施例。本文使用的示例仅仅是为了便于理解可以实践本文的实施例的方式,并且进一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本文的实施例。因此,这些示例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文实施例的范围。
本文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的双作用气体支柱系统,该系统允许更方便、更安全地打开和关闭车辆的软顶,而且还允许更方便和更安全地打开和关闭后部货物入口区域。气体支柱在每端使用球头螺栓或销和U形夹附接到软顶框架,球头螺栓或销和U形夹又直接附接到软顶框架,或者附接到支架,支架又附接到软顶框架。可替代地,气体支柱仅在一端附接到软顶框架,而在另一端附接到车身,每一端再次使用球头螺栓或销和u形夹附接,其又或者直接附接到软顶框架或车身,或者附接到支架,该支架又附接到软顶框架或车身。本文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是没有给车辆增加额外的锁或闩锁机构,系统的操作保持与安装气体支柱系统之前一样。现在参照附图,更具体地参照图1至图5,其中在所有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应的特征,示出了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为清楚起见,部件、层和区域等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可能被放大。
图1至图2示出了一种用于车辆110后部货物软顶105的支柱提升系统100。在一个示例中,后部货物软顶105可以包括用于车辆软顶的任何合适的材料,诸如帆布、斜纹织物或乙烯树脂。在一个示例中,车辆110可以包括SUV或被配置为具有后部货物软顶105的其他类型的车辆。系统100包括附接到车辆110的后部货物部分125的第一侧120的第一气体支柱115。系统100还包括第二气体支柱130,其附接到车辆110的后部货物部分125的第二侧135。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可以被充分配置成容纳后部货物软顶105和任何连接的框架的重量。例如,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可以具有20-150磅之间的重量公差。并且长度可以在10-25英寸之间。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可以各自包括呈管/杆布置的弹簧和减震器(未示出),这有利于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的压缩/延伸铰接。此外,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具有相似的尺寸和重量公差,以确保一致的配合和运动。此外,第一气体支柱115可以是可移除的,并且第二气体支柱130可以是可移除的,用于安装、修理和/或更换目的等。
在一个示例中,车辆110的后部货物部分125的第一侧120可以是车辆110后部的右侧,车辆110后部货物部分125的第二侧135可以是车辆110后部的左侧。然而,在其他示例中,第一侧120可以是车辆110的左侧,第二侧可以是车辆110的右侧。但第一侧120和第二侧135位于车辆110的相对侧。换句话说,第二侧135位于车辆110的与第一侧120横向相对的一侧。车辆110的后部货物部分125可用于存储/运输包括乘客在内的物品。此外,后部货物部分125可以被后部货物软顶105覆盖,使得后部货物软顶105与后部货物部分125的底部间隔开,以允许物品/乘客存储在其中,并且在放置后部货物软顶105之前仍然具有顶部空间。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分别包括第一端140a、140b,配置为可操作地附接到车辆110,和第二端145a、145b,配置为可操作地连接到车辆110的软顶框架150,软顶框架150支撑后部货物软顶105。例如,第一气体支柱115可以包括第一端140a和相对定位的第二端145a,而第二气体支柱130可以包括第一端140b和相对定位的第二端145b。在这点上,第一端140a位于第一气体支柱115的一端,第二端145a位于第一气体支柱115的相对端。类似地,第一端140b位于第二气体支柱130的一端,第二端145b位于第二气体支柱130的相对端。在一个示例中,软顶框架150可以包括金属材料,并且被配置为一个或多个枢转臂、轨道和纵向构件,以便于后部货物软顶105的完全折叠。这样,软顶框架150可以包括多个部分和构件,这些部分和构件枢转地或以其他方式可操作地连接在一起,以形成支撑后部货物软顶105的框架系统。软顶框架150的一些部分固定到车辆110上,而其它部分枢转地附接到车辆110上,并且还有其它部分是可移动的并且不受车辆110的直接限制。
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未直接或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互连接。例如,没有将第一气体支柱115连接到第二气体支柱130的水平连接杆或其他这样的机构。此外,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是基本线性的细长机构,没有任何弯曲、曲线或其他非线性部件来限定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的整体形状和配置。此外,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中的每一个包括单个细长主体(例如,臂构件)。换句话说,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组件中的每一个都没有多个细长臂构件。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类似活塞的配置以延伸/收缩。在一个示例中,软顶框架150的第一部分170a、170b是软顶框架150的一部分,当后部货物软顶105处于车辆110顶部的使用位置时,该部分平行于地面并且平行于后部货物软顶105的顶部。在这点上,第一部分170a、170b没有相对于车辆110或地面成角度定位。
此外,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中的每一个都配置成(i)随着后部货物软顶105被提升远离车辆从压缩位置Cp串联地铰接运动到第一延伸位置Ep1,和(ii)随着后部货物软顶105朝向车辆110下降从第一延伸位置Ep1串联地铰接运动到压缩位置Cp。在这点上,随着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从压缩位置Cp铰接运动到第一延伸位置Ep1时,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的串联运动允许后部货物软顶105的平稳且均匀的提升/装载,反之亦然。
系统100可包括第一枢轴连接器155a,用于将第一气体支柱115的第一端140a附接到车辆110。此外,系统100可以包括第一枢轴连接器155b,以将第二气体支柱130的第一端140b附接到车辆110。系统100还可以包括附接到软顶框架150的支架160a。该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枢轴连接器165a,以将第一气体支柱115的第二端145a枢转地附接到支架160a。系统100还可以包括附接到软顶框架150的支架160b。此外,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第二枢轴连接器165b,以将第二气体支柱130的第二端145b枢转地附接到支架160b。在这点上,可以有一对第一枢轴连接器155a、155b、一对支架160a、160b和一对第二枢轴连接器165a、165b,以便于第一气体支柱115与车辆110和软顶框架150的相应附接,和第二气体支柱130与车辆110和软顶框架150的相应附接。
图1至图2还示出了用于车辆110后部货物软顶105的支柱提升系统100。系统100包括附接到车辆110的后部货物部分125的第一侧120的第一气体支柱115。系统100还包括第二气体支柱130,其附接到车辆110的后部货物部分125的第二侧135。第二侧135位于车辆110的与第一侧120横向相对的一侧。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第一端140a、140b和第二端145a、145b,第一端140a、140b被配置为可操作地连接到软顶框架150的第一部分170a、170b,第二端145a、145b被配置为可操作地连接到车辆110的软顶框架150的支撑后部货物软顶105的第二部分175a、175b。在一个示例中,软顶框架150的第一部分170a、170b可以位于后部货物部分125的上侧。此外,软顶框架150的第二部分175a、175b可以位于后部货物软顶105附接到支架160a、160b和相应的第二枢轴连接器165a、165b的位置附近。
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未直接或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互连接。例如,没有将第一气体支柱115连接到第二气体支柱130的水平连接杆或其他这样的机构。此外,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是基本线性的细长机构,没有任何弯曲、曲线或其他非线性部件来限定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的整体形状和配置。此外,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中的每一个包括单个细长主体(例如,臂构件)。换句话说,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组件中的每一个都没有多个细长臂构件。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类似活塞的配置以延伸/收缩。在一个示例中,软顶框架150的第一部分170a、170b是软顶框架150的一部分,当后部货物软顶105处于车辆110顶部的使用位置时,该部分平行于地面并且平行于后部货物软顶105的顶部。在这点上,第一部分170a、170b没有相对于车辆110或地面成角度定位。
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中的每一个都配置成(i)随着后部货物软顶105被提升远离车辆100从压缩位置Cp串联地铰接运动到第一延伸位置Ep1,和(ii)随着后部货物软顶105朝向车辆110下降从第一延伸位置Ep1串联地铰接运动到压缩位置Cp。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可以首先处于压缩位置Cp,然后串联地移动到第一延伸位置Ep1。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可以首先处于第一延伸位置Ep1,然后串联地移动到压缩位置Cp。然而,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总是串联地移动;即,它们同时都处于压缩位置Cp,或者同时都处于第一延伸位置Ep1,或者处于彼此相同位置的运动的某个阶段。
根据一个示例,软顶框架150的第一部分170a、170b可固定在车辆110上。在另一个示例中,软顶框架150的第一部分170a、170b可以枢转地附接到车辆110。此外,软顶框架150的第二部分175a、175b可以与后部货物软顶105一起移动。换句话说,当后部货物软顶105基于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的延伸/压缩而被提升/降低时,软顶框架150的第二部分175a、175b可以随着后部货物软顶105的相应移动而移动。在一个示例中,当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附接到软顶框架150的第一部分170a、170b时,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的延伸允许软顶框架150的第二部分175a、175b和连接的后部货物软顶105被提升远离车辆110。
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可以以运动受控的方式从压缩位置Cp铰接运动到第一延伸位置Ep1(反之亦然),以降低与后部货物软顶105的运动相关的速度和力。移动后部货物软顶105的这种运动受控方面是由本文的实施例提供的独特的安全特征,以防止后部货物软顶105意外地快速掉落到系统100的使用者、后部货物部分125中的乘客、或存储在后部货物部分125中的物品、或其组合上。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可以以运动受控的方式并且以小于作用在后部货物软顶105上的重力的加速力从压缩位置Cp铰接运动到第一延伸位置Ep1,反之亦然。这防止后部货物软顶105和软顶框架150的第二部分175a、175b快速且可能危险地向下撞击到车辆110的后部货物部分125中/上,从而防止伤害乘客(或系统100的使用者)或损坏存储在后部货物部分125中的物品。
图1至图4还示出了一种用于车辆110后部货物软顶105的支柱提升系统100。系统100包括第一气体支柱115,该第一气体支柱115附接到车辆110的后部货物部分125的软顶框架150的第一侧120。系统100还包括第二气体支柱130,该第二气体支柱130附接到车辆110的后部货物部分125的软顶框架150的第二侧135。第二侧135位于车辆110的与第一侧120横向相对的一侧。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第一端140a、140b和第二端145a、145b,第一端140a、140b被配置为可操作地连接到软顶框架150的第一部分170a、170b,第二端145a、145b被配置为可操作地连接到车辆110的软顶框架150的支撑后部货物软顶105的第二部分175a、175b。
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未直接或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互连接。例如,没有将第一气体支柱115连接到第二气体支柱130的水平连接杆或其他这样的机构。此外,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是基本线性的细长机构,没有任何弯曲、曲线或其他非线性部件来限定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的整体形状和配置。此外,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中的每一个包括单个细长主体(例如,臂构件)。换句话说,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组件中的每一个都没有多个细长臂构件。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类似活塞的配置以延伸/收缩。在一个示例中,软顶框架150的第一部分170a、170b是软顶框架150的一部分,当后部货物软顶105处于车辆110顶部的使用位置时,该部分平行于地面并且平行于后部货物软顶105的顶部。在这点上,第一部分170a、170b没有相对于车辆110或地面成角度定位。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中的每一个都配置成(i)随着后部货物软顶105被提升远离车辆100从压缩位置Cp串联地铰接运动到第一延伸位置Ep1,和(ii)随着后部货物软顶105被提升远离车辆100从第一延伸位置Ep1串联地铰接运动到第二延伸位置Ep2,(iii)随着后部货物软顶105朝向车辆110下降从第二延伸位置Ep1串联地铰接运动到第一延伸位置Ep1,和(iv)随着后部货物软顶105朝向车辆110下降从第一延伸位置Ep1串联地铰接运动到压缩位置Cp。在这点上,除了压缩位置Cp之外,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可以具有多个延伸位置(例如,第一延伸位置Ep1和第二延伸位置Ep2)。根据一个示例,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的行程(即,延伸)几乎分成两半——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行程的第一半(例如,第一延伸位置Ep1)负责第一延伸位置Ep1的上升和下降,而行程的下一半(例如,第二延伸位置Ep2)负责后部货物入口(例如,后部货物部分125)的上升和下降。在车辆110的每一侧(第一侧120和第二侧135)使用单个气体支柱(例如,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的这种双重作用延伸(例如,第一延伸位置Ep1和第二延伸位置Ep2)是本文实施例的不寻常和新颖的方面。
第一气体支柱115可配置成附接到第一闩锁180,以控制第一气体支柱115的运动。此外,第二气体支柱130可以被配置成附接到第二闩锁185,以控制第二气体支柱130的移动。第一闩锁180和第二闩锁185可以定位在车辆110的软顶框架150的支撑后部货物软顶105的第二部分175a、175b附近。此外,第一闩锁180和第二闩锁185可以被配置成推/拉闩锁或者锁定/解锁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的运动的任何其他合适类型的闩锁。在一个示例中,用户将串联或一个接一个地解锁第一闩锁180和第二闩锁185,以确保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的串联运动。尽管如此,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的强度公差被配置成具有比后部货物软顶105的重量大得多的安全系数,使得如果一个闩锁被锁定而另一个闩锁被解锁(例如,仅第一闩锁180被解锁,而第二闩锁185保持锁定(在一个示例中)),对应的锁定的气体支柱(例如,在该示例中的第二气体支柱130)能够保持其定向以将后部货物软顶105保持在适当位置。然而,为了确保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以受控和安全的方式进行平稳运动以及后部货物软顶105进行相应平稳运动,以及不使其中一个气体支柱不必要地变形,希望同时或尽可能接近同时锁定/解锁第一闩锁180和第二闩锁185。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它们自己的单独的锁定机构(未示出),以提供辅助锁定/解锁机构,从而进一步促进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的延伸/压缩的受控运动。
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中的每一个可以连接到第一枢轴连接器155a、155b和第二枢轴连接器165a、165b。如图5的例子所示,第一枢轴连接器155a、155b可以包括球头螺栓190a。第一枢轴连接器155a、155b可以包括销和U形夹195a。第二枢轴连接器165a、165b可以包括球头螺栓190b。第二枢轴连接器165a、165b可以包括销和U形夹195b。然而,根据本文的实施例,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类型的枢轴连接器。
本文的实施例可用于具有软顶105的SUV或其他车辆110。从工厂来看,软顶105具有许多可以改进的问题:(1)软顶框架150非常重,一个人很难自己放上去或放下,通常需要至少两个人;(2)软顶框架150不仅很重,而且刚性也不是很强——当一个人抬起顶部时,它会侧向移动,这会导致车辆110上的油漆被摩擦或刮擦;(3)软顶框架150可能会部分地阻挡进入车辆110的后部货物部分125,并且为了允许进入,软顶下框架部分(例如,软顶框架150的第二部分175a、175b)可以向上枢转到不碍事的位置——然而这很重,并且需要物理支柱来将其保持在不碍事的位置。
本文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支柱软顶辅助系统100为双作用附加系统,其服务于多个目的:(1)通过气体支柱115、130的延伸来辅助软顶105的升起;(2)通过压缩气体支柱115、130来辅助降低软顶105;(3)在其整个行程中保持软顶框架150更加刚性,导致车辆110没有摩擦或刮擦;(4)通过气体支柱115、130的延伸来辅助升起软顶下框架部分(例如,软顶框架150的第二部分175a、175b),从而容易进入后部货物部分125;(5)使用气体支柱115、130的压缩来辅助软顶下框架部分(例如,软顶框架150的第二部分175a、175b)的降低,从而导致软且受控的关闭。
就将系统100安装到车辆110中而言:(1)无需对车辆110进行永久性改装;(2)使用现有的工厂孔将第一枢轴连接器155a、155b和第二枢轴连接器165a、165b安装在车辆110的每一侧;(3)支柱提升系统100可以在任何时间点被移除,以将车辆110返回库存;(4)第二枢轴连接器165a、165b可以附接到软顶框架150的可移除上部(例如,第二部分175a、175b);(5)第一枢轴连接器155a、155b可以附接到软顶框架150的固定下部(例如,第一部分170a、170b)或者附接到车辆110本身。
根据一个示例,为了安装,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位于车辆110的每一侧(例如,第一侧120和第二侧135)。使用第一枢轴连接器155a、155b和第二枢轴连接器165a、165b将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附接到软顶框架150。第二枢轴连接器165a、165b连接到或具有一体的支架160a、160b,该支架利用现有的螺栓孔(未示出)附接到软顶框架150的第二部分175a、175b,工厂安装的帆布带200(图1至图4中示出)附接到该螺栓孔。第一枢轴连接器155a、155b和第二枢轴连接器165a、165b和作为第一枢轴连接器155a、155b和第二枢轴连接器165a、165b的组件的一部分的任何支架160a、160b利用现有的工厂提供的孔附接到软顶框架150的第一部分170a、170b和第二部分175a、175b。这样,在车辆110中不需要额外的孔来安装系统100。因此,由本文的实施例提供的支柱提升系统100可以在任何时候被移除。
用于其他车辆的一些常规系统要求在车辆的一侧或两侧使用一对气体支柱,以通过推/拉布置实现类似目的,但本文实施例的新颖方面是在车辆110的每个相应侧120、135(即,车辆110的每侧各有一个气体支柱)使用单个气体支柱(例如,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以实现双重功能。
参照图1至图4,当降低后部货物软顶105时,前部软顶框架部分205和中部软顶框架部分210向后摆动(朝向车辆110的后部),绕各自的下枢轴215、220转动,直到前部软顶框架部分205和中部软顶框架部分210的重量和后部货物软顶105的重量作用在软顶框架150上,然后软顶框架150绕固定的下枢轴225转动。在没有本文实施例的支柱提升系统100的情况下,软顶框架150的第一部分170a、170b将在全重力下下落到软顶框架150的第二部分175a、175b上。相反,在安装了本文的实施例的支柱提升系统100的情况下,一旦软顶框架150的第一部分170a、170b的重量在软顶框架150的第三部分170c、170d上,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就支撑重量,阻止软顶框架150和后部货物软顶105在全重力下落下,相反,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围绕第一枢轴连接器155a、155b枢转,并且随着其被压缩从而减小其安装长度,减缓了后部货物软顶105的下降,并且因此减小后部货物软顶105的有效重量。
当后部货物软顶105从其下方位置升起时,软顶框架部分(例如,软顶框架150的第三部分170c、170d;前软顶框架部分205;和中间软顶框架部分210)都向上枢转回到它们的延伸/升起位置。没有本文实施例的支柱提升辅助系统100,车辆操作者必须克服重力提升软顶框架150和后部货物软顶105的全部重量。这很重,经常需要两个或更多的人。相反,利用本文实施例的支柱提升辅助系统100,当车辆操作者提升软顶框架150时,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通过延伸它们的长度来辅助提升过程,从而减少后部货物软顶105的有效重量。
关于提升后部货物入口(例如,后部货物部分125),当提升软顶框架150的第一部分170a、170b时,软顶框架150的第一部分170a、170b绕固定点230枢转。这允许更好地进入后部货物部分125。在没有本文实施例提供的支柱提升辅助系统100的情况下,车辆操作者必须克服重力的拉力提升软顶框架150的重量,然后必须安装某种金属“支柱”(未示出),以便将后部货物软顶105保持在适当位置,从而允许进入后部货物区域。相反,在安装了由本文的实施例提供的支柱提升辅助系统100的情况下,一旦操作者释放软顶后部货物入口闩锁(例如,第一闩锁180和第二闩锁185),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延伸的力就提升后部货物软顶105,这继而通过工厂安装的帆布带200提升软顶框架150的第一部分170a、170b。这使得软顶框架150的第一部分170a、170b自动向上提升。一个附加特征是,车辆操作者不再需要使用工厂安装的“支柱”来支撑软顶框架150的第一部分170a、170b。
关于降低后部货物入口(例如,后部货物部分125),在没有本文实施例提供的支柱提升辅助系统100来降低软顶框架150的第一部分170a、170b的情况下,车辆操作者必须克服重力的拉力稍微提升后部货物软顶105,移除“支柱”,然后在重力的拉力下降低后部货物软顶105。然后,在使用第一闩锁180和第二闩锁185锁到位之前,这可能会向下撞击车辆110。相反,在安装了由本文的实施例提供的支柱提升辅助系统100的情况下,第一气体支柱115和第二气体支柱130完全抵抗重力的拉力支撑后部货物软顶105的重量。然后,车辆操作者只需向下推动软顶框架150的第一部分170a、170b,以使后部货物软顶105足够低,以使用第一闩锁180和第二闩锁185锁就位。
特定实施例的前述说明充分揭示了本文实施例的一般性质,其他人可通过应用现有知识,在不脱离一般概念的情况下,出于各种应用目的对此类特定实施例的进行修改和/或调整,因此,此类调整和修改应包含在所公开实施例的等同物的意义和范围内。应当理解,本文使用的措辞或术语是为了描述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因此,虽然本文的实施例已经根据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的实施例进行修改。

Claims (20)

1.一种用于车辆的后部货物软顶的支柱提升系统,包括:
第一气体支柱,其附接到所述车辆的后部货物部分的第一侧;和
第二气体支柱,其附接到所述车辆的后部货物部分的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二侧在所述车辆的与所述第一侧横向相对的一侧上,
其中,所述第一气体支柱和所述第二气体支柱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配置成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车辆,所述第二端配置成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车辆的支撑所述后部货物软顶的软顶框架;和
其中,所述第一气体支柱和所述第二气体支柱中的每一个都被配置成(i)随着后部货物软顶被提升远离所述车辆从压缩位置串联地铰接运动到第一延伸位置,和(ii)随着所述后部货物软顶朝向车辆下降从所述第一延伸位置串联地铰接运动到所述压缩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包括第一枢轴连接器,以将所述第一气体支柱的第一端附接到所述车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包括第一枢轴连接器,以将所述第二气体支柱的第一端附接到所述车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包括:
支架,其附接到所述软顶框架;和
第二枢轴连接器,用于将所述第一气体支柱的第二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支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包括:
支架,其附接到所述软顶框架;和
第二枢轴连接器,用于将所述第二气体支柱的第二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支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气体支柱是可移除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气体支柱是可移除的。
8.一种用于车辆的后部货物软顶的支柱提升系统,包括:
第一气体支柱,其附接到所述车辆的后部货物部分的第一侧;和
第二气体支柱,其附接到所述车辆的后部货物部分的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二侧在所述车辆的与所述第一侧横向相对的一侧上;
其中,所述第一气体支柱和所述第二气体支柱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配置成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软顶框架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二端配置成可操作地连接到支撑所述后部货物软顶的所述车辆的软顶框架的第二部分,和
其中,所述第一气体支柱和所述第二气体支柱中的每一个被配置成(i)随着所述后部货物软顶被提升远离所述车辆从压缩位置串联地铰接运动到第一延伸位置,和(ii)随着所述后部货物软顶朝向所述车辆下降从所述第一延伸位置串联地铰接运动到所述压缩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软顶部框架的第一部分固定到所述车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软顶框架的第二部分能够随所述后部货物软顶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气体支柱和所述第二气体支柱以运动受控的方式从所述压缩位置铰接运动到所述第一延伸位置或从所述第一延伸位置铰接运动到所述压缩位置,以减小与所述后部货物软顶的运动相关的速度和力。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气体支柱和所述第二气体支柱以运动受控的方式并且以小于作用在所述后部货物软顶上的重力的加速力从所述压缩位置铰接运动到所述第一延伸位置,或从所述第一延伸位置铰接运动到所述压缩位置。
13.一种用于车辆的后部货物软顶的支柱提升系统,包括:
第一气体支柱,其附接到所述车辆的后部货物部分的软顶框架的第一侧;和
第二气体支柱,其附接到所述车辆的后部货物部分的软顶框架的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二侧在所述车辆的与所述第一侧横向相对的一侧上;
其中,所述第一气体支柱和所述第二气体支柱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配置成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软顶框架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二端配置成可操作地连接到支撑所述后部货物软顶的所述车辆的软顶框架的第二部分,和
其中,所述第一气体支柱和所述第二气体支柱中的每一个都被配置成(i)随着所述后部货物软顶被提升远离所述车辆从压缩位置串联地铰接运动到第一延伸位置,(ii)随着所述软顶框架被提升远离车辆从所述第一延伸位置串联地铰接运动到第二延伸位置,(iii)随着所述软顶框架朝向所述车辆降低从所述第二延伸位置串联地铰接运动到所述第一延伸位置,和(iv)随着所述后部货物软顶朝向车辆降低从所述第一延伸位置串联地铰接运动到所述压缩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气体支柱被配置成附接到第一闩锁以控制所述第一气体支柱的运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气体支柱被配置成附接到第二闩锁以控制所述第二气体支柱的运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气体支柱和所述第二气体支柱中的每一个都附接到第一枢轴连接器和第二枢轴连接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枢轴连接器包括球头螺栓。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枢轴连接器包括销和U形夹。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枢轴连接器包括球头螺栓。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枢轴连接器包括销和U形夹。
CN202211102719.7A 2022-03-17 2022-09-09 用于车辆的后部货物软顶的支柱提升系统 Active CN1158714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22523.0A CN117416192A (zh) 2022-03-17 2022-09-09 用于车辆的后部货物软顶的支柱提升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263321102P 2022-03-17 2022-03-17
US63/321,102 2022-03-17
US17/844,613 2022-06-20
US17/844,613 US11511608B1 (en) 2022-03-17 2022-06-20 Vehicle strut and lifting device and system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22523.0A Division CN117416192A (zh) 2022-03-17 2022-09-09 用于车辆的后部货物软顶的支柱提升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71425A true CN115871425A (zh) 2023-03-31
CN115871425B CN115871425B (zh) 2023-10-20

Family

ID=8423078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22523.0A Pending CN117416192A (zh) 2022-03-17 2022-09-09 用于车辆的后部货物软顶的支柱提升系统
CN202211102719.7A Active CN115871425B (zh) 2022-03-17 2022-09-09 用于车辆的后部货物软顶的支柱提升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22523.0A Pending CN117416192A (zh) 2022-03-17 2022-09-09 用于车辆的后部货物软顶的支柱提升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11511608B1 (zh)
CN (2) CN117416192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60496A (en) * 1947-07-02 1951-07-10 Briggs Mfg Co Foldable top for vehicle bodies
US5322336A (en) * 1993-04-19 1994-06-21 Mark Isler Hinged tonneau cover for a pick-up truck bed
US5782522A (en) * 1995-06-29 1998-07-21 Debono; Gregory John Removable securable cargo area cover especially for use on utilities and pick-up trucks
EP0885760A2 (de) * 1997-06-19 1998-12-23 Wilhelm Karmann GmbH Verdeck für ein Cabriolet-Fahrzeug
US6295713B1 (en) * 1996-10-22 2001-10-02 Chrysler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ttaching a soft top to a motor vehicle body
US6322130B1 (en) * 1999-03-03 2001-11-27 Valmet Automotive Oy Folding top mechanism for a convertible, rollover protection system, and a convertible
CN1659052A (zh) * 2002-04-12 2005-08-24 埃德纱卡布里奥-车顶系统公司 用于篷式车辆的折叠车顶
US20090160209A1 (en) * 2007-12-21 2009-06-25 Wilhelm Karmann Gmbh Convertible top having over center backlight
US20140339851A1 (en) * 2013-05-15 2014-11-20 Omix-Ada, Inc. Manual Soft Top with Spring Assist Mechanism
US20170136859A1 (en) * 2015-11-17 2017-05-18 Bestop, Inc. Locking lift assist for folding soft tops
US20180194209A1 (en) * 2014-03-26 2018-07-12 Bestop, Inc. Lift assist mechanism for soft top
CN211969142U (zh) * 2019-02-15 2020-11-20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08332B2 (en) * 2007-01-12 2010-05-04 Specialty Vehicle Acquisition Corp. Convertible roof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60496A (en) * 1947-07-02 1951-07-10 Briggs Mfg Co Foldable top for vehicle bodies
US5322336A (en) * 1993-04-19 1994-06-21 Mark Isler Hinged tonneau cover for a pick-up truck bed
US5782522A (en) * 1995-06-29 1998-07-21 Debono; Gregory John Removable securable cargo area cover especially for use on utilities and pick-up trucks
US6295713B1 (en) * 1996-10-22 2001-10-02 Chrysler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ttaching a soft top to a motor vehicle body
EP0885760A2 (de) * 1997-06-19 1998-12-23 Wilhelm Karmann GmbH Verdeck für ein Cabriolet-Fahrzeug
US6322130B1 (en) * 1999-03-03 2001-11-27 Valmet Automotive Oy Folding top mechanism for a convertible, rollover protection system, and a convertible
CN1659052A (zh) * 2002-04-12 2005-08-24 埃德纱卡布里奥-车顶系统公司 用于篷式车辆的折叠车顶
US20090160209A1 (en) * 2007-12-21 2009-06-25 Wilhelm Karmann Gmbh Convertible top having over center backlight
US20140339851A1 (en) * 2013-05-15 2014-11-20 Omix-Ada, Inc. Manual Soft Top with Spring Assist Mechanism
US20180194209A1 (en) * 2014-03-26 2018-07-12 Bestop, Inc. Lift assist mechanism for soft top
US20170136859A1 (en) * 2015-11-17 2017-05-18 Bestop, Inc. Locking lift assist for folding soft tops
CN211969142U (zh) * 2019-02-15 2020-11-20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685240B1 (en) 2023-06-27
CN117416192A (zh) 2024-01-19
US11511608B1 (en) 2022-11-29
CN115871425B (zh) 2023-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65799B1 (en) Truck bed extension and roll bar apparatus
US11173772B2 (en) Tarpaulin structure
US20110309651A1 (en) Adjustable height horizontal lockable frame method to attach and to lift a truck bed cover
US20060185933A1 (en) Ladder storage and support assembly
EP3284624B1 (en) Support beam
HU222207B1 (hu) Oldalfal egy jármű felépítményéhez
CN108557687B (zh) 安装有护栏的暗藏式液压升降机
CN115871425B (zh) 用于车辆的后部货物软顶的支柱提升系统
EP1849653A2 (de) Überdachung für eine Platfform einer Hubladebühne
CN112193137B (zh) 一种舱体同步收放装置
CN217227415U (zh) 一种升降搭载车顶帐篷的车辆后斗装备
CN110293890A (zh) 一种军用卡车便携式提升机及用其装卸物料的方法
CN214523528U (zh) 变形移动售货车
CN210417783U (zh) 一种摆渡式货仓
RU2245804C2 (ru) Кран-манипулятор металловозный самосвального типа
CN220349686U (zh) 一种带活动踏板的紧急疏散门坡道及紧急疏散门
CN111923854B (zh) 半挂车及其后保险杠
CN219428802U (zh) 用于翼展箱的保护装置和翼展箱
CN104723937B (zh) 能升降翻转的汽车后尾板
CN221049864U (zh) 一种可折叠防滑落的三轮摩托车多功能车厢
CN217598324U (zh) 一种电池包托架结构及汽车
CA3223068C (en) System for allowing access to a covered cargo platform
WO2013000050A1 (pt) Sistema de fechamento basculante multiarticulado para carroceria de carregamento lateral
CN218536506U (zh) 一种便于篷布收放的汽车车厢
RU2140367C1 (ru) Кран-манипулятор металловозны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