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67088A - 像素结构及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像素结构及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67088A
CN115867088A CN202310174006.XA CN202310174006A CN115867088A CN 115867088 A CN115867088 A CN 115867088A CN 202310174006 A CN202310174006 A CN 202310174006A CN 115867088 A CN115867088 A CN 1158670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ixel
light
anode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7400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67088B (zh
Inventor
李静
周婷
穆琦
王海亮
吴来弟
黄添钧
康报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7400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670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67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670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670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670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像素结构及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多个像素单元阵列排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遮挡层、阳极层和光敏器件,所述遮挡层设有识别孔,所述识别孔沿着所述像素单元的厚度方向贯穿遮挡层,部分所述阳极层与部分所述遮挡层在所述厚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阳极层包括阳极与反射层,所述阳极包括反射区与非反射区,所述非反射区在所述厚度方向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识别孔,所述反射区围绕所述非反射区设置,所述反射层覆盖所述阳极的反射区的表面,所述光敏器件设于所述阳极层远离所述遮挡层的一侧,所述识别孔与所述光敏器件在所述厚度方向相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在屏幕的满屏进行指纹识别,从而省略用户的指纹对准操作。

Description

像素结构及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像素结构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会配置指纹识别功能,指纹识别可以用于解锁或者支付等操作。指纹识别可以减少密码输入等操作,增加用户的使用手感。但现有的指纹识别功能仅可在屏幕的小范围区域操作,用户在使用时需要进行对准,导致用户的使用过程不够简化。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结构及显示面板,能够在屏幕的满屏指纹识别,从而省略用户的指纹对准操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像素结构,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多个像素单元阵列排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
遮挡层,所述遮挡层设有识别孔,所述识别孔沿着所述像素单元的厚度方向贯穿遮挡层;
阳极层,部分所述阳极层与部分所述遮挡层在所述厚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阳极层包括阳极与反射层,所述阳极包括反射区与非反射区,所述非反射区在所述厚度方向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识别孔,所述反射区围绕所述非反射区设置,所述反射层覆盖所述阳极的反射区的表面;及
光敏器件,所述光敏器件设于所述阳极层远离所述遮挡层的一侧,所述识别孔与所述光敏器件在所述厚度方向相对。
可以理解的是,遮挡层可以遮挡发光层发出的光线,使发光层发出的光线仅从矩阵孔位置射出,防止发光层漏光导致显示的色彩或亮度受到影响。阳极层的反射层可以在发光层发光时,将光线向阳极层朝向出光方向的一侧反射,避免发光层的光线向朝向阳极层方向的一侧溢出。反射层可以增强发光层发出的光线的亮度,从而提升像素单元的亮度,进而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另外,显示面板在识别指纹时。光线经指纹反射后,依次进入遮挡层的识别孔和阳极的非反射区,最后到达光敏器件。由于经指纹的指纹脊(指纹的凸出位置)和指纹谷(指纹的凹陷位置)反射的光线不同,因此光敏器件可以对光线进行判断。多个像素单元对指纹不同位置进行识别,从而识别出整体的指纹的形貌。
再者,由于遮挡层设置了识别孔,在显示面板显示图像时,识别孔也可供光线透过,从而像素结构可以显示的面积增加,因此显示面板的最大显示亮度增加,进而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敏器件为多个,所述遮挡层的识别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识别孔间隔设置,所述阳极的非反射区设有多个,所述非反射区的数量与所述识别孔的数量相同,每一所述非反射区及光敏器件均与一个所述识别孔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相对,每一所述光敏器件与一个所述非反射区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相对。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一个像素单元包括发光层和与所述发光层对应的子像素,所述遮挡层还包括矩阵孔,所述子像素连接于所述矩阵孔,所述子像素与所述发光层在所述厚度方向相对,所述发光层位于所述遮挡层与所述阳极层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子像素可以纯化发光层的颜色,从而使显示面板的画面颜色更加可控真实。子像素还可以避免外界的光线入射至发光层,而导致发光层受光照而老化。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设于所述阳极层远离所述遮挡层的一侧。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阴极,所述遮挡层、所述阴极、所述发光层及所述阳极层依次设置,所述发光层的材料为有机材料。
可以理解的是,目前市场上一般将发光层为有机材料的显示面板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OLED很容易制作,而且只需要低的驱动电压,这些特征使得OLED在满足平面显示器的应用上显得非常突出。OLED显示屏比液晶显示屏更轻薄、亮度高、功耗低、响应快、清晰度高、柔性好、发光效率高,更能满足消费者对显示技术的新需求。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一个所述发光层发出的光线的颜色为蓝色、绿色和红色中的一种。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发光层能够直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线,在进行显示时,发光层的光线可以直接透过识别孔而进行图案显示。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间隔物,所述间隔物设于两个相邻的所述像素单元的发光层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间隔物可以避免相邻两个像素单元的发光层相接触,从而避免不同颜色的发光层发出的光线混合在一起而对显示面板的显示颜色造成影响。由于不同颜色的发光层的电子和空穴复合速率可能不同,电子和空穴接触后激发的光线的颜色也不同。若相邻两个像素单元的发光层相接触,两个发光层的电子和空穴的复合速率均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光线的激发。因此通过间隔物将相邻两个发光层分隔开,可以避免光线的激发受到影响。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设于所述遮挡层与所述阴极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封装层可以覆盖阴极,从而对阴极等组件进行保护。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封装层包括沿所述厚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子层、第二子层和第三子层,所述第一子层的材料与所述第三子层的材料为无机材料,所述第二子层的材料为有机材料。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子层可以封装位于其Z方向反方向的组件(也即为,阴极、发光层和阳极层等)。避免这些组件与外界水汽、氧气接触,防止阴极、发光层和阳极层受到外界水汽的侵蚀和氧气的氧化作用。
另外,第二子层可以填充多个像素单元之间的间隙并且将像素结构与Z方向垂直的表面平坦化,使像素结构表面顺滑。并且第二子层还可以增强像素单元的结构强度。由于封装层同时覆盖多个像素单元的阴极结构,因此封装层可以使多个像素单元的相对固定,提升像素结构的结构强度,像素结构具有一定抗冲击性。第二子层还可以具有散热功能,从而使每个像素单元可以更好的散热不会彼此影响,进而使每个像素单元可以更好的独立发光。
再者,由于第二子层的材料为有机材料,因此第二子层较易被氧气、水汽等侵蚀。第三子层可以对第二子层进行封装,从而避免第二子层被氧化或者被破坏。遮挡层位于第三子层朝向Z方向的部分表面。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如上所述的像素结构,所述像素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基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再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的遮光层的矩阵孔和识别孔的分布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像素结构在显示状态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的像素结构在指纹识别状态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显示面板1000、像素结构200、第一基板100、第二基板300、像素单元210、薄膜晶体管211、阳极层212、发光层213、阴极214、封装层215、遮挡层216、子像素217、保护层218、光敏器件219、间隔物240、阳极2121、反射层2122、反射区2123、非反射区2124、矩阵孔2161、识别孔2162、第一子层2151、第二子层2152、第三子层215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理解,首先对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进行解释。
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A与B连接,可以是A与B直接相连,也可以是A与B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地描述。
目前,主流的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会配置指纹识别功能,指纹识别可以用于解锁或者支付等操作。指纹识别可以减少密码输入等操作,增加用户的使用手感。但现有的指纹识别功能仅可在屏幕的小范围区域操作,用户在使用时需要进行对准,导致用户的使用过程不够简化。
基于此,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结构及显示面板,能够在屏幕的满屏指纹识别,从而省略用户的指纹对准操作。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0的剖面示意图。包括像素结构200、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300。像素结构200与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300均连接。具体而言,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300相对设置。像素结构200包括多个像素单元210。多个像素单元210位于第一基板100于第二基板300之间。多个像素单元210阵列排布。
其中,显示面板1000可以为但不限于手机(cellphone)、笔记本电脑(notebookcomputer)、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或车载设备(mobile device)等电子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300可以形成显示面板1000沿Z方向上的两个外表面结构,从而保护二者之间的像素单元210。并且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300还可以避免多个像素单元210的排列方式由于受到外力而被打乱。
示例性的,第一基板100和/或第二基板300可以为玻璃基板、蓝宝石基板或者硅晶片基板。或者第一基板100和/或第二基板300可以为柔性基板,柔性基板可以采用下述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制成: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 two formicacid glycol estr,PEN)、环烯烃聚合物(Cyclo-olefinpolymer,COP)、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在其他实现方式中,第一基板100和/或第二基板300也可以选用陶瓷基板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2,图2是图1所示的一种显示面板1000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图2中Z标识方向为像素结构200的厚度的一个方向。每个像素单元210均包括薄膜晶体管211、阳极层212、发光层213、阴极214、封装层215、遮挡层216、子像素217、保护层218和光敏器件219。薄膜晶体管211、阳极层212、发光层213、阴极214、封装层215、遮挡层216、子像素217和保护层218均位于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300之间。
需说明的是,图2的目的仅在于示意性的描述第一基板100、薄膜晶体管211、阳极层212、发光层213、阴极214、封装层215、遮挡层216、子像素217、保护层218、光敏器件219和第二基板300的连接关系,并非是对各个设备的连接位置、具体构造及数量做具体限定。而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像素结构2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像素结构2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像素结构200还包括间隔物240,间隔物240设于两个相邻的像素单元210的发光层213之间,并且间隔物可以向阴极214和/或部分封装层215凸出。示例性的,像素结构200可以包括发出红色光的像素单元210、发出绿色光的像素单元210以及发出蓝色光的像素单元210。
可以理解的是,间隔物240可以避免相邻两个像素单元210的发光层213相接触,从而避免不同颜色的发光层213发出的光线混合在一起而对显示面板1000的显示颜色造成影响。由于不同颜色的发光层213的电子和空穴复合速率可能不同,电子和空穴接触后激发的光线的颜色也不同。若相邻两个像素单元210的发光层213相接触,两个发光层213的电子和空穴的复合速率均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光线的激发。因此通过间隔物240将相邻两个发光层213分隔开,可以避免光线的激发受到影响。
请再参阅图2,在像素单元210中,薄膜晶体管211、阳极层212、发光层213、阴极214、封装层215、遮挡层216沿Z方向依次设置,且子像素217和遮挡层216均位于封装层215远离阴极214的表面。也即为,子像素217与遮挡层216位于像素单元210的同一层。
薄膜晶体管211位于第一基板100朝向Z方向的一侧。且薄膜晶体管211设于阳极层212远离遮挡层216的一侧。薄膜晶体管211可以单独驱动每一个像素单元210。或者,薄膜晶体管211可以对多个像素单元210同时驱动,从而显示图像。示例性的,本申请提供的薄膜晶体管211可以是双栅结构的薄膜晶体管、底栅结构的薄膜晶体管或者顶栅结构的薄膜晶体管。
一个像素单元210包括至少一个光敏器件219。光敏器件219设于阳极层212远离遮挡层216的一侧。光敏器件219能够接受显示面板1000外部的物体(也即为下文所述的用户指纹)向显示面板1000内部反射的光线。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再参阅图2,光敏器件219位于薄膜晶体管211朝向阳极层212的表面。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图3是图1所示的另一种显示面板1000的剖面示意图。光敏器件219位于薄膜晶体管211背离阳极层212的表面。再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4,图4是图1所示的再一种显示面板1000的剖面示意图。光敏器件219嵌设于薄膜晶体管211内。
阳极层212设于薄膜晶体管211朝向Z方向的一侧。阳极层212用于为发光层213提供空穴。阳极层212包括阳极2121与反射层2122。阳极2121包括反射区2123与非反射区2124。光敏器件219与非反射区2124在Z方向相对设置。反射区2123围绕非反射区2124设置。反射层2122覆盖反射区2123的表面。示例性的,一个像素单元210可以包括多个反射区2123,多个反射区2123可以间隔设置。
示例性的,反射层2122可以设于阳极2121朝向薄膜晶体管211的一侧。或者,反射层2122可以设于阳极2121背向薄膜晶体管211的一侧。或者,反射层2122可以设于阳极2121在Z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表面。本申请不对反射层2122的设置位置进行具体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阳极层212的反射层2122可以在发光层213发光时,将光线向阳极层212朝向出光方向的一侧反射,避免发光层213的光线向朝向阳极层212方向的一侧溢出。反射层2122可以增强发光层213发出的光线的亮度,从而提升像素单元210的亮度,进而提升显示面板1000的显示效果。
另外,阳极2121的非反射区2124可以供光线透过,即沿着Z轴的光线进入到显示面板1000内,从而为显示面板1000外部的物体(也即为下文所述的用户的指纹)反射的光线提供通过路径。
发光层213设于阳极层212背向薄膜晶体管211方向的一侧,发光层213可以接收阳极2121的空穴注入和阴极214的电子注入,空穴和电子迁移到发光层213后,二者在发光层213相遇时,产生能量激子,从而激发发光分子最终产生可见光。本申请提供的发光层213为有机材料。不同材料的发光层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示例性的,本申请的不同像素单元的发光层可以发出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光。
可以理解的是,目前市场上一般将发光层为有机材料的显示面板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OLED很容易制作,而且只需要低的驱动电压,这些特征使得OLED在满足平面显示器的应用上显得非常突出。OLED显示屏比液晶显示屏更轻薄、亮度高、功耗低、响应快、清晰度高、柔性好、发光效率高,更能满足消费者对显示技术的新需求。
遮挡层216设于封装层215朝向Z方向的部分表面,遮挡层216位于阳极层212的Z方向。部分遮挡层216与部分阳极层212在Z方向上相对设置。遮挡层216位于封装层215与第二基板300之间。需说明的是,每一像素单元210均包括部分的遮挡层216。
请继续参阅图2,遮挡层216为黑色矩阵(Black Matrix,BM)。遮挡层216设有阵列排布的矩阵孔2161和识别孔2162。矩阵孔2161和识别孔2162均在Z方向上贯穿遮挡层216。矩阵孔2161可以为子像素217提供安装位置。矩阵孔2161与部分发光层213在Z方向上相对设置。识别孔2162可供指纹反射的光线透过。识别孔2162与部分发光层213在Z方向上相对设置。且识别孔2162与光敏器件219在Z方向上相对设置。在每个像素单元210中,识别孔2162可被非反射区2124向Z方向的正投影覆盖。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一个像素单元210的遮挡层216的识别孔2162可以设有多个。多个识别孔2162间隔设置,多个识别孔2162可以设于一个矩阵孔2161周围。非反射区2124的数量与识别孔2162的数量相同,每一识别孔2162均与一个非反射区2124对应设置。光敏器件219也可以为多个,每一光敏器件219与一个非反射区2124在Z方向上相对设置。请参阅图5,图5是图2所示的遮光层的矩阵孔2161和识别孔2162的分布示意图。识别孔2162的形状为圆形或方形其中一种。
可以理解的是,遮挡层216可以遮挡发光层213发出的光线,使发光层213发出的光线仅从矩阵孔2161位置射出,防止发光层213漏光导致显示的色彩或亮度受到影响。显示面板1000发出的光线可以经过用户指纹的反射到达识别孔2162,光线从识别孔2162到达光敏器件219。光敏器件219可以对指纹反射的光线进行识别,从而识别用户的指纹。
另外,在显示面板进行画面显示时,位于识别孔2162的Z方向的反方向的位置的发光层213可以直接发出红色、绿色或者蓝色等光线,从而进行画面显示。
阴极214设于发光层213朝向Z方向的一侧。阴极214设于发光层213与封装层215之间。阴极214可以为发光层213提供电子,从而使发光层213具有电子注入,进而使发光层213在阳极2121和阴极214的共同作用下发光。
封装层215设于阴极214朝向Z方向的一侧,封装层215设于遮挡层216与阴极214之间。封装层215可以覆盖阴极214,从而对阴极214等组件进行保护。具体而言,封装层215包括沿Z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子层2151、第二子层2152和第三子层2153。其中第一子层2151和第三子层2153的材料可以为无机材料层。第二子层2152的材料可以为有机材料层。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子层2151可以封装位于其Z方向反方向的组件(也即为,阴极214、发光层213和阳极层212等)。避免这些组件与外界水汽、氧气接触,防止阴极214、发光层213和阳极层212受到外界水汽的侵蚀和氧气的氧化作用。
另外,第二子层2152可以填充多个像素单元210之间的间隙并且将像素结构200与Z方向垂直的表面平坦化,使像素结构200表面顺滑。并且第二子层2152还可以增强像素单元210的结构强度。由于封装层215同时覆盖多个像素单元210的阴极214结构,因此封装层215可以使多个像素单元210的相对固定,提升像素结构200的结构强度,像素结构200具有一定抗冲击性。第二子层2152还可以具有散热功能,从而使每个像素单元210可以更好的散热不会彼此影响,进而使每个像素单元210可以更好的独立发光。
再者,由于第二子层2152的材料为有机材料,因此第二子层2152较易被氧气、水汽等侵蚀。第三子层2153可以对第二子层2152进行封装,从而避免第二子层2152被氧化或者被破坏。遮挡层216位于第三子层2153朝向Z方向的部分表面。
本实施例中,多个像素单元210包括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均对应有发光层213,且与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对应的发光层213分别为红色、绿色和蓝色。
子像素217设于矩阵孔2161。每一像素单元210均包括一个子像素217。每一像素单元210的子像素217可以与发光层213的颜色适应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子像素217可以纯化发光层213的颜色,从而使显示面板1000的画面颜色更加可控真实。子像素217还可以避免外界的光线入射至发光层213,而导致发光层213受光照而老化。
保护层218设于子像素217和黑色矩阵朝向第二基板300的表面,保护层218设于子像素217与第二基板300之间。保护层218可以用于封装子像素217和遮挡层216等结构,并使子像素217和遮挡层216远离封装层215的一侧表面平坦化,便于与第二基板300连接。且保护层218还可以避免氧气、水汽或者光线直接接触到子像素217等组件,避免子像素217受外界侵蚀老化。
需要说明的是,遮挡层216的识别孔2162、阳极2121的非反射区2124和光敏器件219在Z方向的反方向上依次设置。识别孔2162与非反射区2124形成准直孔结构。从而使指纹反射的光线可以依次通过识别孔2162、非反射区2124,最后到达光敏器件219,被光敏器件219识别。
显示面板1000可以包括两种工作状态,分别为显示状态和指纹识别状态。请参阅图6,图6是图1所示的像素结构200在显示状态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显示面板1000处于显示状态下。发光层213发出光线,光线透过子像素217和遮挡层216的识别孔2162。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遮挡层216设置了识别孔2162,在显示状态下,像素结构200可以使显示的面积增加,因此显示面板1000的最大显示亮度增加,进而提升了显示面板1000的显示性能。
请参阅图7,图7是图1所示的像素结构200在指纹识别状态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显示面板1000在指纹识别状态下。透过子像素217的光线经指纹反射后,依次进入遮挡层216的识别孔2162和阳极2121的非反射区2124,最后到达光敏器件219。由于经指纹的指纹脊(指纹的凸出位置)和指纹谷(指纹的凹陷位置)反射的光线不同,因此光敏器件219可以对光线进行判断。多个像素单元210对指纹不同位置进行识别,从而识别出整体的指纹的形貌。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多个像素单元阵列排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
遮挡层,所述遮挡层设有识别孔,所述识别孔沿着所述像素单元的厚度方向贯穿遮挡层;
阳极层,部分所述阳极层与部分所述遮挡层在所述厚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阳极层包括阳极与反射层,所述阳极包括反射区与非反射区,所述非反射区在所述厚度方向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识别孔,所述反射区围绕所述非反射区设置,所述反射层覆盖所述阳极的反射区的表面;及
光敏器件,所述光敏器件设于所述阳极层远离所述遮挡层的一侧,所述识别孔与所述光敏器件在所述厚度方向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器件为多个,所述遮挡层的识别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识别孔间隔设置,所述阳极的非反射区设有多个,所述非反射区的数量与所述识别孔的数量相同,每一所述非反射区及光敏器件均与一个所述识别孔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相对,每一所述光敏器件与一个所述非反射区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一个像素单元包括发光层和与所述发光层对应的子像素,所述遮挡层还包括矩阵孔,所述子像素连接于所述矩阵孔,所述子像素与所述发光层在所述厚度方向相对,所述发光层位于所述遮挡层与所述阳极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设于所述阳极层远离所述遮挡层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阴极,所述遮挡层、所述阴极、所述发光层及所述阳极层依次设置,所述发光层的材料为有机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发光层发出的光线的颜色为蓝色、绿色和红色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间隔物,所述间隔物设于两个相邻的所述像素单元的发光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设于所述遮挡层与所述阴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包括沿所述厚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子层、第二子层和第三子层,所述第一子层的材料与所述第三子层的材料为无机材料,所述第二子层的材料为有机材料。
10.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像素结构,所述像素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基板。
CN202310174006.XA 2023-02-28 2023-02-28 像素结构及显示面板 Active CN1158670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74006.XA CN115867088B (zh) 2023-02-28 2023-02-28 像素结构及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74006.XA CN115867088B (zh) 2023-02-28 2023-02-28 像素结构及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67088A true CN115867088A (zh) 2023-03-28
CN115867088B CN115867088B (zh) 2023-05-26

Family

ID=85659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74006.XA Active CN115867088B (zh) 2023-02-28 2023-02-28 像素结构及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6708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49119A1 (en) * 2014-02-28 2015-09-0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9685003A (zh) * 2018-12-24 2019-04-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方法
CN111599846A (zh) * 2020-05-29 2020-08-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668284A (zh) * 2020-07-06 2020-09-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14625264A (zh) * 2020-11-27 2022-06-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20220376215A1 (en) * 2020-06-23 2022-11-24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led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49119A1 (en) * 2014-02-28 2015-09-0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9685003A (zh) * 2018-12-24 2019-04-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方法
CN111599846A (zh) * 2020-05-29 2020-08-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20220376215A1 (en) * 2020-06-23 2022-11-24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led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CN111668284A (zh) * 2020-07-06 2020-09-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14625264A (zh) * 2020-11-27 2022-06-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67088B (zh) 2023-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51243A1 (en) Display devices, display panels and transparent display panels thereof
US10658441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s with reflectors
CN10805419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243173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0061044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854850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CN108735786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9004005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930108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952481B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2331712B (zh) 显示面板
US20240023416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005861A (zh)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1403617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366221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JP2023524325A (ja) 表示基板及び表示装置
CN11517262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101560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867088B (zh) 像素结构及显示面板
CN112310328B (zh) 一种发光面板及发光装置
CN114512527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KR102660306B1 (ko) 폴더블 전계 발광 표시장치
CN114420718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66833A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3903769A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