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61008A - 一种针对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针对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61008A
CN115861008A CN202211636606.5A CN202211636606A CN115861008A CN 115861008 A CN115861008 A CN 115861008A CN 202211636606 A CN202211636606 A CN 202211636606A CN 115861008 A CN115861008 A CN 1158610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ruction waste
texture
garbage
monitoring
col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366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星
王怀昆
陈鹤
杨成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an M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an M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an M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an M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3660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610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61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610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方法包括:将建筑垃圾传输到指定区域执行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第一操作以及第一监测,并采集指定区域的当前图像,基于当前图像获取指定区域内存在的可回收垃圾的第一位置,从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向第一位置匹配第二操作,且执行第二监测,基于当前图像分析指定区域中剩余建筑垃圾的材料硬度,从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向材料硬度匹配第三操作,且执行第三监测,基于监测结果,判断所有操作是否合格,并进行提醒,通过在现有的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来对建筑来及进行处理以及对操作进行监测,可以有效且及时的对不合格的操作进行提醒,不仅保证监管的合理性,还可以保证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针对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对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建筑垃圾处置及资源化利用进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纵观各个建筑垃圾处置现场,处理工艺和设备五花八门,现场规划杂乱不堪,处置线运行不畅,处理后的成品质量较差,可回收垃圾的回收率低等等问题频出,究其原因是由于大部分工艺都是评工程师们自己的主观判断以及前人的经验,照搬照抄导致的,且由于缺乏对垃圾处理流程的监管,导致处理效率低下。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针对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方法,用以通过在现有的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来对建筑来及进行处理以及对操作进行监测,可以有效且及时的对不合格的操作进行提醒,不仅保证监管的合理性,还可以保证处理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方法,包括:
S1:基于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第一操作,将建筑垃圾传输到指定区域,并采集指定区域的当前图像,且对所述第一操作执行第一监测;
S2:基于所述当前图像获取指定区域内存在的可回收垃圾的第一位置,从所述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向所述第一位置匹配第二操作,且执行第二监测;
S3:基于所述当前图像分析所述指定区域中剩余建筑垃圾的材料硬度,从所述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向所述材料硬度匹配第三操作,且执行第三监测;
S4:基于第一监测结果、第二监测结果以及第三监测结果,判断所述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对所述建筑垃圾的所有操作是否合格,并根据判断结果执行相应的提醒。
优选的,基于所述当前图像获取指定区域内存在的可回收垃圾的第一位置,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图像的单元集合,并向所述单元集合中的每个单元填充与所述当前图像匹配的第一数据,并按照所述指定区域的区域集合,从所述第一数据中提取得到第二数据;
根据材料解析线程,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解析,获取得到类型标识;
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遍历,根据遍历结果向对应区域集合中的每个单元进行类型标识标定;
基于所述指定区域,对同类型标定结果进行区域划分,并根据不同划分区域中的标识类型,获取得到可回收垃圾对应的最终区域;
根据所述最终区域建立可回收垃圾列表,并传输到指定终端进行显示;
其中,所述可回收垃圾列表中的每个最终区域都作为可回收垃圾的第一位置。
优选的,从所述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向所述第一位置匹配第二操作的过程,包括:
分析并确定所述第一位置的可回收垃圾的垃圾空间占用属性以及垃圾可回收属性;
确定对所述第一位置进行垃圾操作的初始位置点,并根据最小直线路线、垃圾空间占用属性以及垃圾可回收属性,确定基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操作便利程度;
根据所述操作便利程度以及垃圾类型,向所述第一位置匹配第二操作。
优选的,基于第一监测结果、第二监测结果以及第三监测结果,判断所述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对所述建筑垃圾的所有操作是否合格之前,还包括:
在执行第一监测的时,采集所述第一操作过程中的第一视频流;
在执行第二监测的时,采集所述第二操作过程中的第二视频流;
在执行第三监测的时,采集所述第三操作过程中的第三视频流;
将所述第一视频流、第二视频流、第三视频流传输到指定终端进行显示。
优选的,基于所述当前图像分析所述指定区域中剩余建筑垃圾的材料硬度,从所述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向所述材料硬度匹配第三操作,且执行第三监测,包括:
在所述当前图像上提取剩余建筑垃圾所在的目标区域;
在所述目标区域上提取若干个采样子区域,分别获取每一采样子区域对应的区域纹理,并确定对应的纹理特征;
基于所述纹理特征分析所述剩余建筑垃圾的表面纹理走向,根据所述表面纹理走向,从纹理数据库进行匹配,确定所述剩余建筑垃圾的垃圾类型;
基于类型-硬度数据库,向所述剩余建筑垃圾匹配对应的第一材料硬度;
对所述剩余建筑垃圾中每类型垃圾进行硬度测试,获取对应的第二材料硬度;
基于同类型垃圾的第一材料硬度以及第二材料硬度,从预设处理方式中匹配待处理操作,并根据同类型垃圾对应的第一材料硬度与第二材料硬度的硬度差异,确定对应类型垃圾操作的操作可调整范围;
基于所述操作可调整范围对所述待处理操作中的每个子操作进行适应性调整,并筛选与所述同类型垃圾匹配的最佳子操作,并进行第三监测;
其中,所述最佳子操作即为对应匹配的第三操作。
优选的,所述第三操作,包括:
将所述剩余建筑垃圾进行循环研磨,直到研磨粒径小于预设粒径为止,确定第三操作的第一子操作合格;
当第一子操作合格后,将研磨后的剩余建筑垃圾传送到预设区域进行存储,完成存储后确定第三操作的第二子操作合格。
优选的,执行第二监测的过程中,还包括:
解析所述第二操作,获取对应的垃圾分类方法以及与每种分类方法对应的合法存放位置;
获取执行所述第二操作的第二视频流;
解析所述第二视频流,记录执行第二操作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种分类方法来对不同垃圾进行放置的当前存放点,并判断所述当前存放点与所述合法存放点是否一致;
若不一致,获取不合法存放位置,生成第一提醒信息传送到指定终端进行显示。
优选的,执行第三监测的过程中,还包括:
获取执行所述第三操作的第三视频流;
解析所述第三视频流,记录执行第三操作的过程中每一目标时间点下对剩余建筑垃圾的处理形态,建立处理过程统计表;
解析所述处理过程统计表,分析每一目标时间点对应的第三操作进度是否合格;
若不合格,获取不合格时间点,生成第二提醒信息传送到指定终端进行显示。
优选的,基于所述指定区域,对同类型标定结果进行区域划分,并根据不同划分区域中的标识类型,获取得到可回收垃圾对应的最终区域,包括:
将所述同类型标定结果输入到预设坐标系中,分别获取同类型标定结果中每一像素点对应的坐标以及像素值,并将每一像素点对应的坐标和像素值进行配对,生成像素点信息;
根据所述像素点信息,建立不同类标定结果对应的分类层;
分析每一分类层的坐标分布,获取基于整个分类层的占据空间,并确定所述占据空间的第一边缘轮廓线以及空间密度;
同时,还确定同类型标定结果对应的划分区域中存在的不同于所述同类型标定结果所对应的占用区域,并确定所述占用区域的第二边缘轮廓线;
确定所述第二边缘轮廓线基于所述第一边缘轮廓线的参杂信息,并结合所述空间密度,确定对应的同类标定结果的调整区域;
基于所述调整区域对所述划分区域进行调整,得到对应同类型标定结果对应的最终区域。
优选的,基于类型-硬度数据库,向所述剩余建筑垃圾匹配对应的第一材料硬度,包括:
对所述表面纹理走向进行色彩训练,获取不同像素颜色的出现概率;
Figure BDA0004007416100000051
其中,Pm表示所述表面纹理走向上第m种像素颜色的出现概率;k表示第m种像素颜色的像素颜色值;A1表示所述表面纹理走向上的纵向像素点数量;A2表示所述表面纹理走向的横向像素点数量;f(i,j)表示所述表面纹理走向上像素点为(i,j)所对应的像素颜色值;
根据所有不同像素颜色的出现概率,获得对应的色彩概率特征,进而获取对应的表面色彩特征,分析所述表面色彩特征的颜色范围;
提取在所述表面色彩特征的颜色范围内的若干个标准色彩特征;
分别利用每一标准色彩特征与所述表面色彩特征进行色彩叠加,获取对应的叠加结果,获取每一所述叠加结果对应的叠加色彩特征,提取与所述表面色彩特征相似度最高的目标叠加色彩特征作为纹理色彩特征;
T=max{sim(Pd+P1,P1),d=1,2,3,..h,}
其中,T表示提取的纹理色彩特征;h表示所述标准色彩特征的总个数;Pd表示第d个标准色彩特征;P1表示与第d个标准色彩特征进行叠加的表面色彩特征;
对所述表面纹理走向所对应的表面纹理进行二值化处理,生成对应的二值纹理;
获取所述二值纹理对应的色彩分布,基于所述色彩分布分析所述表面纹理对应的纹理密度特征;
将所述二值纹理输入到预设线性模型中与预设线性进行拟合;
解析拟合结果,剔除对应二值纹理中的无纹子区域,获取对应二值纹理对应的目标子区域,进而建立每一目标子区域的纹理曲度特征;
根据所述纹理色彩特征、纹理密度特征、纹理曲度特征在预设材料库中匹配与剩余建筑垃圾材料一致的材料类型;
基于类型-硬度数据库,匹配对应的第一材料硬度,传送到指定终端进行显示。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针对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方法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占据空间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S1:基于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第一操作,将建筑垃圾传输到指定区域,并采集指定区域的当前图像,且对所述第一操作执行第一监测;
S2:基于所述当前图像获取指定区域内存在的可回收垃圾的第一位置,从所述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向所述第一位置匹配第二操作,且执行第二监测;
S3:基于所述当前图像分析所述指定区域中剩余建筑垃圾的材料硬度,从所述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向所述材料硬度匹配第三操作,且执行第三监测;
S4:基于第一监测结果、第二监测结果以及第三监测结果,判断所述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对所述建筑垃圾的所有操作是否合格,并根据判断结果执行相应的提醒。
该实例中,指定区域可以为建筑垃圾暂存区域;
该实例中,当前图像表示建筑垃圾在指定区域时的图像;
该实例中,第一操作表示将指定区域中的建筑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类的操作;
该实例中,第二操作表示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归纳的过程;
该实例中,剩余建筑垃圾表示不可回收垃圾;
该实例中,第三操作表示对剩余建筑垃圾进行逐步粉碎的过程,且针对不同硬度的监狱建筑垃圾采用不同的步骤进行粉碎;
该实例适用于各种建筑垃圾处理工艺,进行垃圾处理的装置可以由重型板喂机、双层复合筛、水浮选、脱水筛、反击破(细碎)、成品筛、人工分拣、反击破(粗碎)、自卸式除铁器、三层弛张筛、集成正压风选、集成负压风选、除尘配套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及皮带机输送等单元及模块组成;
该实例建筑垃圾处理工艺的过程可以为:建筑垃圾原料通过铲车或者装载机倒入原料仓,布置在原料仓底下的重型板喂机将来料输送到双层复合筛,双层复合筛,第一层为固定筛,全棒条结构,目的是将原料中大尺寸的轻物质与原料分离并通过筛子的振动向人工分拣皮带输送;进行人工分拣,将大尺寸物料中的大块轻物质分拣出来;第二层为弛张筛,采用聚氨酯筛网,目的是将原料进行分级,0-20mm渣土,通过皮带机输送到渣土堆,20-100mm,通过皮带机输送到水浮选进行轻物质除杂及进一步除土。进过人工分拣的大块物料进入建筑垃圾专用反击破进行破碎,将建筑垃圾中的钢筋剥离出来,破碎后的物料通过皮带机输送到三层张弛筛,在输送的过程中,自卸式除铁器将反击破剥离出来的钢筋从物料中吸出来,达到去除建筑垃圾中含钢筋的目的。三层弛张筛将反击破破碎后的物料进行分级,分成0-10mm,10-20mm,20-60mm,以及大于60mm的物料,大于60mm物料通过返料皮带机返回反击破形成闭路循环破碎,在返料皮带机上设有人工分拣,将返料中的大尺寸轻物质进一步分拣出来;20-60mm物料通过皮带机输送到反击破(细碎)进行最后出成品破碎,在皮带机头部集成正压风选,对即将进入破碎机的物料进行进一步的除轻物质处理;10-20mm物料通过皮带机输送直接出成品,同样在皮带机头部集成正压风选,对物料进行最终的除轻物质处理;0-10mm物料通过皮带机输送到成品筛。20-100mm物料经过水浮选除杂除土后,再经过脱水筛脱水,通过皮带机输送,与前面20-60mm物料混合一起进入到反击破(细碎)进行破碎,破碎后的物料汇合前面0-10mm物料通过皮带机输送到成品筛进,进行最终的成品筛分出成品。除尘系统对建筑垃圾处理现场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污水处理系统对建筑垃圾处理现场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最终实现建筑垃圾无公害处理。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由于建筑垃圾体积较大,且种类繁杂,在进行处理时难度较大,为了简化处理过程,在处理前先对垃圾进行分类,将可回收垃圾进行回收,实现绿色生产,然后针对剩余建筑垃圾的硬度为其匹配相应的粉碎流程,实现处理目的,这样一来不仅完成了垃圾处理的目的,还体现了可持续的环保理念,符合当下时态,在此过程中,主要通过在现有的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来对建筑来及进行处理以及对操作进行监测,可以有效且及时的对不合格的操作进行提醒,不仅保证监管的合理性,还可以保证处理效率。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基于所述当前图像获取指定区域内存在的可回收垃圾的第一位置,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图像的单元集合,并向所述单元集合中的每个单元填充与所述当前图像匹配的第一数据,并按照所述指定区域的区域集合,从所述第一数据中提取得到第二数据;
根据材料解析线程,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解析,获取得到类型标识;
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遍历,根据遍历结果向对应区域集合中的每个单元进行类型标识标定;
基于所述指定区域,对同类型标定结果进行区域划分,并根据不同划分区域中的标识类型,获取得到可回收垃圾对应的最终区域;
根据所述最终区域建立可回收垃圾列表,并传输到指定终端进行显示;
其中,所述可回收垃圾列表中的每个最终区域都作为可回收垃圾的第一位置。
该实例中,单元合集表示指定区域中每个像素单元格构成的。
该实例中,第一数据表示当前图像上的所有信息数据,第二数据指的是指定区域中的一部分数据,且区域集合是单元集合中的一部分。
该实施例中,材料解析线程是预先设定好的,主要是根据图像信息来进行材料分析,确定该图像可存在的材料类型也就是类型标识。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了有效的区分可回收垃圾与非可回收垃圾,先对图像进行数据填充,然后对填充后的当前图像进行解析,获取得到类型标识,进而获取可回收垃圾在指定区域的第一位置,为后续区分垃圾做基础,保证后续提醒的可靠性。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从所述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向所述第一位置匹配第二操作,包括:
分析并确定所述第一位置的可回收垃圾的垃圾空间占用属性以及垃圾可回收属性;
确定对所述第一位置进行垃圾操作的初始位置点,并根据最小直线路线、垃圾空间占用属性以及垃圾可回收属性,确定基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操作便利程度;
根据所述操作便利程度以及垃圾类型,向所述第一位置匹配第二操作。
该实例中,垃圾空间占用属性表示可回收垃圾占据指定区域的空间;
该实例中,圾可回收属性可以为:塑料、纸质、铁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根据可回收垃圾在指定区域的第一位置,以及垃圾空间占用属性以及垃圾可回收属性,确定垃圾出处理的初始点,然后为其匹配第二操作,实现了垃圾分类的目的,为后续进行提醒提供基础。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基于第一监测结果、第二监测结果以及第三监测结果,判断所述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对所述建筑垃圾的所有操作是否合格之前,还包括:
在执行第一监测的时,采集所述第一操作过程中的第一视频流;
在执行第二监测的时,采集所述第二操作过程中的第二视频流;
在执行第三监测的时,采集所述第三操作过程中的第三视频流;
将所述第一视频流、第二视频流、第三视频流传输到指定终端进行显示。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及时跟进处理过程,将监测过程中的视频传输到指定终端供工作人员参考,方便工作相关人员进行下一步处理。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基于所述当前图像分析所述指定区域中剩余建筑垃圾的材料硬度,从所述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向所述材料硬度匹配第三操作,且执行第三监测,包括:
在所述当前图像上提取剩余建筑垃圾所在的目标区域;
在所述目标区域上提取若干个采样子区域,分别获取每一采样子区域对应的区域纹理,并确定对应的纹理特征;
基于所述纹理特征分析所述剩余建筑垃圾的表面纹理走向,根据所述表面纹理走向,从纹理数据库进行匹配,确定所述剩余建筑垃圾的垃圾类型;
基于类型-硬度数据库,向所述剩余建筑垃圾匹配对应的第一材料硬度;
对所述剩余建筑垃圾中每类型垃圾进行硬度测试,获取对应的第二材料硬度;
基于同类型垃圾的第一材料硬度以及第二材料硬度,从预设处理方式中匹配待处理操作,并根据同类型垃圾对应的第一材料硬度与第二材料硬度的硬度差异,确定对应类型垃圾操作的操作可调整范围;
基于所述操作可调整范围对所述待处理操作中的每个子操作进行适应性调整,并筛选与所述同类型垃圾匹配的最佳子操作,并进行第三监测;
其中,所述最佳子操作即为对应匹配的第三操作。
该实例中,采样子区域表示对目标区域进行随机采样后,包含采样结果的子区域;
该实例中,区域纹理表示采样子区域中包含的纹理;
该实例中,表面纹理走向表示剩余建筑垃圾的表面上包含的纹理的区域走向,也就是纹理分布情况。
该实例中,纹理数据库表示不同材料的纹理对应库;
该实例中,类型-硬度数据库表示不同类型垃圾的硬度数据库。
该实施例中,预设处理方式是基于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同种类型垃圾进行硬度确定之后得到的一个待处理操作,且操作可调整范围主要是按照硬度差异来调整的,比如对垃圾的夹杂压力大小等进行调整。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由于不同的建筑垃圾的硬度不尽相同,在进行第三操作前,先对当前图像进行采样,获取多个区域纹理,然后对每一个区域纹理进行特征分析,进一步得到剩余建筑垃圾的材料硬度,最后根据不同的硬度为其匹配相应的第三操作,针对不同硬度的材料实行不同的处理,提高处理针对性,进一步保证处理的高效性,为提醒提供基础。
实施例6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所述第三操作,包括:
将所述剩余建筑垃圾进行循环研磨,直到研磨粒径小于预设粒径为止;
当研磨粒径小于预设粒径后,将研磨后的剩余建筑垃圾传送到预设区域进行存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了方便回收,通过循环研磨的方式将剩余建筑垃圾研磨小粒径的物质,方便相关人员进行下一步处理,也是为了进行有效的预警。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执行第二监测的过程中,还包括:
解析所述第二操作,获取对应的垃圾分类方法以及与每种分类方法对应的合法存放位置;
获取执行所述第二操作的第二视频流;
解析所述第二视频流,记录执行第二操作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种分类方法来对不同垃圾进行放置的当前存放点,并判断所述当前存放点与所述合法存放点是否一致;
若不一致,获取不合法存放位置,生成第一提醒信息传送到指定终端进行显示。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了保障可回收垃圾被有效回收,在执行第二操作的过程中,通过解析第二视频流来分析每一个可回收垃圾是否正确归类,并针对分类错误的可回收垃圾执行相应的提醒信息,便于相关人员快速调整。
实施例8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执行第三监测的过程中,还包括:
获取执行所述第三操作的第三视频流;
解析所述第三视频流,记录执行第三操作的过程中每一目标时间点下对剩余建筑垃圾的处理形态,建立处理过程统计表;
解析所述处理过程统计表,分析每一目标时间点对应的第三操作进度是否合格;
若不合格,获取不合格时间点,生成第二提醒信息传送到指定终端进行显示。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了保障剩余建筑垃圾经过第三操作后转变为目标形态,在进行第三操作的过程中,分析第三操作进度是否合格,并在不合格是及时提醒相关人员进行补救工作。
实施例9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基于所述指定区域,对同类型标定结果进行区域划分,并根据不同划分区域中的标识类型,获取得到可回收垃圾对应的最终区域,包括:
将所述同类型标定结果输入到预设坐标系中,分别获取同类型标定结果中每一像素点对应的坐标以及像素值,并将每一像素点对应的坐标和像素值进行配对,生成像素点信息;
根据所述像素点信息,建立不同类标定结果对应的分类层;
分析每一分类层的坐标分布,获取基于整个分类层的占据空间,并确定所述占据空间的第一边缘轮廓线以及空间密度;
同时,还确定同类型标定结果对应的划分区域中存在的不同于所述同类型标定结果所对应的占用区域,并确定所述占用区域的第二边缘轮廓线;
确定所述第二边缘轮廓线基于所述第一边缘轮廓线的参杂信息,并结合所述空间密度,确定对应的同类标定结果的调整区域;
基于所述调整区域对所述划分区域进行调整,得到对应同类型标定结果对应的最终区域。
该实施例中,占据空间主要是按照不同的坐标分布来确定的,且不同的分类层对应的空间是不一样的,如图2所示,A1表示占据空间,A2表示占用区域,且A2会覆盖在A1上,可能会导致最终区域确定不完整,因此,需要确定存在的参杂信息,并结合密度,来预估一下存在的调整区域,一般情况下,调整区域与占用区域一致。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建立不同类标定结果对应的分类曾,并按照坐标分布,来确定占据空间的轮廓线以及密度,进而通过参杂信息,来确定调整区域,保证对划分区域的有效调整,使得获取的最终区域的可靠性,为后续进行提醒提供有效基础。
实施例10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基于类型-硬度数据库,向所述剩余建筑垃圾匹配对应的第一材料硬度,包括:
对所述表面纹理走向进行色彩训练,获取不同像素颜色的出现概率;
Figure BDA0004007416100000141
其中,Pm表示所述表面纹理走向上第m种像素颜色的出现概率;k表示第m种像素颜色的像素颜色值;A1表示所述表面纹理走向上的纵向像素点数量;A2表示所述表面纹理走向的横向像素点数量;f(i,j)表示所述表面纹理走向上像素点为(i,j)所对应的像素颜色值;
根据所有不同像素颜色的出现概率,获得对应的色彩概率特征,进而获取对应的表面色彩特征,分析所述表面色彩特征的颜色范围;
提取在所述表面色彩特征的颜色范围内的若干个标准色彩特征;
分别利用每一标准色彩特征与所述表面色彩特征进行色彩叠加,获取对应的叠加结果,获取每一所述叠加结果对应的叠加色彩特征,提取与所述表面色彩特征相似度最高的目标叠加色彩特征作为纹理色彩特征;
T=max{sim(Pd+P1,P1),d=1,2,3,..h,}
其中,T表示提取的纹理色彩特征;h表示所述标准色彩特征的总个数;Pd表示第d个标准色彩特征;P1表示与第d个标准色彩特征进行叠加的表面色彩特征;
对所述表面纹理走向所对应的表面纹理进行二值化处理,生成对应的二值纹理;
获取所述二值纹理对应的色彩分布,基于所述色彩分布分析所述表面纹理对应的纹理密度特征;
将所述二值纹理输入到预设线性模型中与预设线性进行拟合;
解析拟合结果,剔除对应二值纹理中的无纹子区域,获取对应二值纹理对应的目标子区域,进而建立每一目标子区域的纹理曲度特征;
根据所述纹理色彩特征、纹理密度特征、纹理曲度特征在预设材料库中匹配与剩余建筑垃圾材料一致的材料类型;
基于类型-硬度数据库,匹配对应的第一材料硬度,传送到指定终端进行显示。
该实例中,表面色彩特征表示剩余建筑垃圾的表面色彩;
该实例中,生成颜色范围的目的是避免图像拍摄时外界光线影响成像效果,故生成颜色范围,提取在颜色范围内的目标颜色特征,进行下一步操作;
该实例中,二值化纹理表示利用黑白色彩表示表面纹理的表达方式;
该实例中,拟合信息表示每一每一线型与二值区域纹理之间的拟合长度和拟合位置;
该实例中,无纹子区域表示二值区域纹理中的光滑区域。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了分析建筑材料的纹理材料硬度,需要针对其材料纹理做出相应的分析,首先利用公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纹理的色彩特征,然后根据色彩分布以及公式,来得到纹理的密度特征,再通过拟合得到纹理的曲度特征,最终在材料库中查找具有这些特征的材料,得到剩余建筑的材料以及其材料硬度,为后续匹配第三操作做基础。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相关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针对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基于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第一操作,将建筑垃圾传输到指定区域,并采集指定区域的当前图像,且对所述第一操作执行第一监测;
S2:基于所述当前图像获取指定区域内存在的可回收垃圾的第一位置,从所述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向所述第一位置匹配第二操作,且执行第二监测;
S3:基于所述当前图像分析所述指定区域中剩余建筑垃圾的材料硬度,从所述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向所述材料硬度匹配第三操作,且执行第三监测;
S4:基于第一监测结果、第二监测结果以及第三监测结果,判断所述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对所述建筑垃圾的所有操作是否合格,并根据判断结果执行相应的提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当前图像获取指定区域内存在的可回收垃圾的第一位置,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图像的单元集合,并向所述单元集合中的每个单元填充与所述当前图像匹配的第一数据,并按照所述指定区域的区域集合,从所述第一数据中提取得到第二数据;
根据材料解析线程,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解析,获取得到类型标识;
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遍历,根据遍历结果向对应区域集合中的每个单元进行类型标识标定;
基于所述指定区域,对同类型标定结果进行区域划分,并根据不同划分区域中的标识类型,获取得到可回收垃圾对应的最终区域;
根据所述最终区域建立可回收垃圾列表,并传输到指定终端进行显示;
其中,所述可回收垃圾列表中的每个最终区域都作为可回收垃圾的第一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向所述第一位置匹配第二操作的过程,包括:
分析并确定所述第一位置的可回收垃圾的垃圾空间占用属性以及垃圾可回收属性;
确定对所述第一位置进行垃圾操作的初始位置点,并根据最小直线路线、垃圾空间占用属性以及垃圾可回收属性,确定基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操作便利程度;
根据所述操作便利程度以及垃圾类型,向所述第一位置匹配第二操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方法,基于第一监测结果、第二监测结果以及第三监测结果,判断所述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对所述建筑垃圾的所有操作是否合格之前,还包括:
在执行第一监测的时,采集所述第一操作过程中的第一视频流;
在执行第二监测的时,采集所述第二操作过程中的第二视频流;
在执行第三监测的时,采集所述第三操作过程中的第三视频流;
将所述第一视频流、第二视频流、第三视频流传输到指定终端进行显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当前图像分析所述指定区域中剩余建筑垃圾的材料硬度,从所述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向所述材料硬度匹配第三操作,且执行第三监测,包括:
在所述当前图像上提取剩余建筑垃圾所在的目标区域;
在所述目标区域上提取若干个采样子区域,分别获取每一采样子区域对应的区域纹理,并确定对应的纹理特征;
基于所述纹理特征分析所述剩余建筑垃圾的表面纹理走向,根据所述表面纹理走向,从纹理数据库进行匹配,确定所述剩余建筑垃圾的垃圾类型;
基于类型-硬度数据库,向所述剩余建筑垃圾匹配对应的第一材料硬度;
对所述剩余建筑垃圾中每类型垃圾进行硬度测试,获取对应的第二材料硬度;
基于同类型垃圾的第一材料硬度以及第二材料硬度,从预设处理方式中匹配待处理操作,并根据同类型垃圾对应的第一材料硬度与第二材料硬度的硬度差异,确定对应类型垃圾操作的操作可调整范围;
基于所述操作可调整范围对所述待处理操作中的每个子操作进行适应性调整,并筛选与所述同类型垃圾匹配的最佳子操作,并进行第三监测;
其中,所述最佳子操作即为对应匹配的第三操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针对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操作,包括:
将所述剩余建筑垃圾进行循环研磨,直到研磨粒径小于预设粒径为止,确定第三操作的第一子操作合格;
当第一子操作合格后,将研磨后的剩余建筑垃圾传送到预设区域进行存储,完成存储后确定第三操作的第二子操作合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第二监测的过程中,还包括:
解析所述第二操作,获取对应的垃圾分类方法以及与每种分类方法对应的合法存放位置;
获取执行所述第二操作的第二视频流;
解析所述第二视频流,记录执行第二操作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种分类方法来对不同垃圾进行放置的当前存放点,并判断所述当前存放点与所述合法存放点是否一致;
若不一致,获取不合法存放位置,生成第一提醒信息传送到指定终端进行显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第三监测的过程中,还包括:
获取执行所述第三操作的第三视频流;
解析所述第三视频流,记录执行第三操作的过程中每一目标时间点下对剩余建筑垃圾的处理形态,建立处理过程统计表;
解析所述处理过程统计表,分析每一目标时间点对应的第三操作进度是否合格;
若不合格,获取不合格时间点,生成第二提醒信息传送到指定终端进行显示。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对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指定区域,对同类型标定结果进行区域划分,并根据不同划分区域中的标识类型,获取得到可回收垃圾对应的最终区域,包括:
将所述同类型标定结果输入到预设坐标系中,分别获取同类型标定结果中每一像素点对应的坐标以及像素值,并将每一像素点对应的坐标和像素值进行配对,生成像素点信息;
根据所述像素点信息,建立不同类标定结果对应的分类层;
分析每一分类层的坐标分布,获取基于整个分类层的占据空间,并确定所述占据空间的第一边缘轮廓线以及空间密度;
同时,还确定同类型标定结果对应的划分区域中存在的不同于所述同类型标定结果所对应的占用区域,并确定所述占用区域的第二边缘轮廓线;
确定所述第二边缘轮廓线基于所述第一边缘轮廓线的参杂信息,并结合所述空间密度,确定对应的同类标定结果的调整区域;
基于所述调整区域对所述划分区域进行调整,得到对应同类型标定结果对应的最终区域。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针对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类型-硬度数据库,向所述剩余建筑垃圾匹配对应的第一材料硬度,包括:
对所述表面纹理走向进行色彩训练,获取不同像素颜色的出现概率;
Figure QLYQS_1
其中,Pm表示所述表面纹理走向上第m种像素颜色的出现概率;k表示第m种像素颜色的像素颜色值;A1表示所述表面纹理走向上的纵向像素点数量;A2表示所述表面纹理走向的横向像素点数量;fi,j表示所述表面纹理走向上像素点为i,j所对应的像素颜色值;
根据所有不同像素颜色的出现概率,获得对应的色彩概率特征,进而获取对应的表面色彩特征,分析所述表面色彩特征的颜色范围;
提取在所述表面色彩特征的颜色范围内的若干个标准色彩特征;
分别利用每一标准色彩特征与所述表面色彩特征进行色彩叠加,获取对应的叠加结果,获取每一所述叠加结果对应的叠加色彩特征,提取与所述表面色彩特征相似度最高的目标叠加色彩特征作为纹理色彩特征;
T=maxsimPd+P1,P1,d=1,2,3,..h,
其中,T表示提取的纹理色彩特征;h表示所述标准色彩特征的总个数;Pd表示第d个标准色彩特征;P1表示与第d个标准色彩特征进行叠加的表面色彩特征;
对所述表面纹理走向所对应的表面纹理进行二值化处理,生成对应的二值纹理;
获取所述二值纹理对应的色彩分布,基于所述色彩分布分析所述表面纹理对应的纹理密度特征;
将所述二值纹理输入到预设线性模型中与预设线性进行拟合;
解析拟合结果,剔除对应二值纹理中的无纹子区域,获取对应二值纹理对应的目标子区域,进而建立每一目标子区域的纹理曲度特征;
根据所述纹理色彩特征、纹理密度特征、纹理曲度特征在预设材料库中匹配与剩余建筑垃圾材料一致的材料类型;
基于类型-硬度数据库,匹配对应的第一材料硬度,传送到指定终端进行显示。
CN202211636606.5A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针对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方法 Pending CN1158610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36606.5A CN115861008A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针对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36606.5A CN115861008A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针对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61008A true CN115861008A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74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36606.5A Pending CN115861008A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针对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6100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71190B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生活垃圾分拣方法
CN104624505B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废塑料分离方法与系统
Curtis et al. Real time material flow monitoring in mechanical waste processing and the relevance of fluctuations
CN204194320U (zh) X射线矿石智能分选设备
CN104690063B (zh) 生活垃圾破碎分选方法
CN206139527U (zh) 全景视觉马铃薯分选和缺陷检测装置
CN106423913A (zh) 一种建筑垃圾的分选方法和系统
CN112892823B (zh)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制砂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215342A (zh) 工业垃圾分类分拣系统
DE112014000131T5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für Untertage-Trennung, -Förderung und -Auffüllen von Kohle und Kohle-Gangarten
CN112827846B (zh) 一种垃圾自动分类的装置及方法
KR101410729B1 (ko) 폐기물 재활용 비철금속 세분화 분류 시스템
CN102855641A (zh) 基于外在品质的水果等级分类系统
CN112264181A (zh) 一种低品位硫化铜矿石的预选抛废选矿方法
CN110064599A (zh) 一种建筑垃圾光学分拣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01537621U (zh) 固定式建筑垃圾处理装置
CN104671684A (zh) 建筑废弃物回收处理方法
CN113319007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识别的生活垃圾分拣方法
CN205570986U (zh) 一种建筑垃圾综合分选处理系统
CN112892794B (zh) 隧洞内智能化制砂实时调整系统及方法
CN115861008A (zh) 一种针对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方法
CN206996798U (zh) 一种移动式建筑垃圾分拣机
CN111833327A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砂石检测方法
CN115672745A (zh) 一种钛及钛合金回收屑料高密度夹杂分选方法
CN214767720U (zh) 一种建筑固体废弃物回收分类利用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