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57786B - 用于实现触控交互的方法和触控交互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实现触控交互的方法和触控交互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57786B
CN115857786B CN202310166226.8A CN202310166226A CN115857786B CN 115857786 B CN115857786 B CN 115857786B CN 202310166226 A CN202310166226 A CN 202310166226A CN 115857786 B CN115857786 B CN 1158577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ew
touch
application
coordinates
e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6622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57786A (zh
Inventor
雷金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6622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577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577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577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577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577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交互技术,特别涉及用于实现触控交互的方法和触控交互设备,其能够在多应用视图内嵌架构中提供包括显示和交互在内的完整功能。按照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用于实现触控交互的方法包括:由第一应用程序和第二应用程序在触摸显示屏上分别呈现第一视图和第二视图,其中,所述第二视图为所述第一视图的内嵌视图;响应于在所述第一视图上与所述第二视图对应的区域内发生的触控事件,由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确定所述触控事件的类型和所述触控事件在所述第二视图内的比例坐标;使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向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发送所述类型和所述比例坐标;使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基于所述类型和所述比例坐标生成对所述触控事件作出响应的操作指令。

Description

用于实现触控交互的方法和触控交互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交互技术,特别涉及用于实现触控交互的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触控交互设备。
背景技术
车载显示系统的桌面框架架构上常需要采用多应用视图内嵌方案,例如将安卓视图内嵌到Unity视图中。但是由于内嵌视图仅作显示之用,不具有响应于基于其它视图的事件(例如触控动作)的能力,因此无法为桌面框架提供完整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实现触控交互的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触控交互设备,其能够在多应用视图内嵌架构中提供包括显示和交互在内的完整功能。
按照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实现触控交互的方法,包括:
由第一应用程序和第二应用程序在触摸显示屏上分别呈现第一视图和第二视图,其中,所述第二视图为所述第一视图的内嵌视图;
响应于在所述第一视图上与所述第二视图对应的区域内发生的触控事件,由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确定所述触控事件的类型和所述触控事件在所述第二视图内的比例坐标;
使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向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发送所述类型和所述比例坐标;
使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基于所述类型和所述比例坐标生成对所述触控事件作出响应的操作指令。
可选地,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一视图和所述第二视图分别为Unity视图和安卓视图。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法中,所述触控事件的类型包括按下事件、移动事件和抬起事件。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法中,通过下列方式使所述第二视图内嵌于所述第一视图:
在所述第一视图内创建用于显示所述第二视图的视图控件,所述创建包括设置所述视图控件在所述第一视图内的起点位置和平面尺寸。
更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一应用程序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所述比例关系:
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在对应于所述第一视图的第一坐标系内的第一坐标;
将所述第一坐标变换为在对应于所述视图控件的第二坐标系内的第二坐标;
由所述第二坐标和所述视图控件的平面尺寸确定所述比例坐标。
可选地,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利用进程间通信机制向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发送所述类型和所述比例坐标。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二应用程序按照下列方式生成操作指令:
由所述比例坐标和所述第二视图的平面尺寸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在所述触摸显示屏上的像素坐标;
基于所述类型和所述像素坐标生成适于由所述第二视图响应的原生事件;
向所述第二视图发送所述原生事件。
按照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触控交互设备,包括:
触摸显示屏;
控制单元,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第一应用程序和第二应用程序;
至少一个处理器,
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和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上的运行导致下列操作:
由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和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在所述触摸显示屏上分别呈现第一视图和第二视图,其中,所述第二视图为所述第一视图的内嵌视图;
响应于在所述第一视图上与所述第二视图对应的区域内发生的触控事件,由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确定所述触控事件的类型和所述触控事件在所述第二视图内的比例坐标;
使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向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发送所述类型和所述比例坐标;
使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基于所述类型和所述比例坐标生成对所述触控事件作出响应的操作指令。
可选地,在上述触控交互设备中,所述第一视图和所述第二视图分别为Unity视图和安卓视图。
进一步地,在上述触控交互设备中,所述触控事件的类型包括按下事件、移动事件和抬起事件。
进一步地,在上述触控交互设备中,通过下列方式使所述第二视图内嵌于所述第一视图:
在所述第一视图内创建用于显示所述第二视图的视图控件,所述创建包括设置所述视图控件在所述第一视图内的起点位置和平面尺寸。
进一步地,在上述触控交互设备中,所述第一应用程序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所述比例关系:
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在对应于所述第一视图的第一坐标系内的第一坐标;
将所述第一坐标变换为在对应于所述视图控件的第二坐标系内的第二坐标;
由所述第二坐标和所述视图控件的平面尺寸确定所述比例坐标。
可选地,在上述触控交互设备中,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利用进程间通信机制向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发送所述类型和所述比例坐标。
进一步地,在上述触控交互设备中,所述第二应用程序按照下列方式生成操作指令:
由所述比例坐标和所述第二视图的平面尺寸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在所述触摸显示屏上的像素坐标;
基于所述类型和所述像素坐标生成适于由所述第二视图响应的原生事件;
向所述第二视图发送所述原生事件。
除了上述一个或多个特征以外,上述触控交互设备可以为车载中控屏或智能家居中控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多应用视图内嵌架构,利用第一应用程序来确定第一视图框架下的触控事件在第二视图框架下的类型和比例坐标,并随后将类型和比例坐标发送给第二应用程序,使得第二应用程序能够按照第二视图的框架来响应触控事件。上述方式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可应用于多种内嵌视图架构。此外,这些实施例可以采用纯软件的方式实现,无需修改硬件配置或结构。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各个方面的描述变得更加清晰和更容易理解,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单元采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图1为一种汽车电子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为车载中控屏的示意性框图。
图3为按照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实现触控交互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按照本申请另外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确定比例坐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按照本申请另外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生成操作指令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其中图示了本申请示意性实施例的附图更为全面地说明本申请。但本申请可以按不同形式来实现,而不应解读为仅限于本文给出的各实施例。给出的上述各实施例旨在使本文的披露全面完整,以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更为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在本说明书中,诸如“包含”和“包括”之类的用语表示除了具有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有直接和明确表述的单元和步骤以外,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也不排除具有未被直接或明确表述的其它单元和步骤的情形。
除非特别说明,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用语并不表示单元在时间、空间、大小等方面的顺序而仅仅是作区分各单元之用。
汽车电子系统通常可以依照各种方式来划分功能域,图1为一种汽车电子系统架构的示意图,其示出了一种示例性的功能块划分方式。如图1所示,汽车电子系统10包括自动驾驶域110、智能座舱域120、车身域130、动力总成域140和底盘域150,示例性地,这些功能域相互之间以总线方式通信(例如以太网)。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功能域的划分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其它方式也是可行的,例如可以将车身域集成到智能座舱域中。
自动驾驶域110提供自动驾驶所需要的数据处理运算及判断能力,包括对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激光雷达、GPS、惯性导航等设备的数据处理工作。同时,自动驾驶域还提供车辆在自动驾驶状态下底层核心数据、联网数据的安全保障工作。
智能座舱域120用于执行汽车座舱电子系统功能,其例如可以是集成仪表信息和多媒体娱乐信息显示以及人机交互功能的一体化系统或车载中控屏。
车身域130用于执行车身功能的整体控制,其例如可以是传统车身控制器(BCM)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集成无钥匙启动系统(PEPS)、纹波防夹、空调控制系统等功能。
动力域140用于实现汽车动力总成的优化与控制。底盘域150用于执行汽车行驶控制,其例如包括助力转向系统(EPS)、车身稳定系统(ESC)、电动刹车助力器、安全气囊控制系统以及空气悬架、车速传感器等。
图2为车载中控屏的示意性框图。图2所示的车载中控屏220包括控制单元221和触摸显示屏222。继续参见图2,控制单元221包括存储器2211、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212(例如微控制器)和存储在存储器2211内并可在处理器221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2213。通过在处理器2212上运行计算机程序2213来实现汽车座舱电子系统的各项功能。
图3为按照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实现触控交互的方法的流程图。以下将图2所示的车载中控屏作为示例性装置来描述图3所示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在阅读了下面描述的内容将会理解,图3所示实施例并不局限于具有图2所示的车载中控屏,其还可应用于其它类型的触控交互设备,例如智能家居中控屏等。
示例性地,计算机程序2213包括第一应用程序2213A和第二应用程序2213B,可以通过在处理器2212上运行第一应用程序2213A和第二应用程序2213B来实施图3所示方法中包含的各个步骤。具体而言,图3所示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310:第一和第二视图的呈现
在步骤310中,由第一应用程序2213A和第二应用程序2213B在触摸显示屏222上分别呈现第一视图V1和第二视图V2。也就是说,第一视图V1和第二视图V2在触摸显示屏上的显示分别由第一应用程序2213A和第二应用程序2213B负责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视图V1和第二视图V2可以分别为Unity视图和安卓视图。
此外,示例性地,假设第二视图V2为第一视图V1的内嵌视图。这里所述的内嵌视图可以理解为,从用户的视角看,第二视图V2被视为第一视图V1的一部分,并且按照对于用户而言无差别的方式在第一视图V1的对应于第二视图V2的区域VC内和第一视图V1的其它区域内进行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在第一视图V1内创建用于显示第二视图V2的视图控件VC完成使第二视图V2内嵌于第一视图V1,该创建包括设置视图控件VC在第一视图内V1的起点位置和平面尺寸(以矩形控件为例,起点位置和平面尺寸分别为矩形的其中一个顶点的位置以及矩形的长度和宽度)。在第一视图V1和第二视图V2分别为Unity视图和安卓视图的情形下,可以通过在第一应用程序的Unity工程中创建显示安卓视图的Unity视图控件并设置诸如起点位置和平面尺寸之类的配置参数来完成创建过程。
步骤320:触控事件的检测
在执行步骤310之后,图3所示的方法流程转入步骤320。在该步骤中,第一应用程序2213A确定在第一视图V1内与第二视图V2对应的区域VC内是否发生触控事件,如果触控事件发生于对应区域VC,则进入步骤330,如果触控事件发生于第一视图V1内对应区域VC以外的其它区域,则进入步骤340,如果未检测到触控事件,则继续检测。示例性地,触控事件的类型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按下事件(触摸显示屏表面被施加压力)、移动事件(触摸显示屏表面被施加压力的位置持续改变)和抬起事件(施加在触摸显示屏表面的压力被释放)等。
步骤330:触控事件的类型和比例坐标的确定
在步骤330中,第一应用程序2213A响应于在第一视图V1内与第二视图V2对应的区域VC内发生的触控事件,确定触控事件的类型和触控事件在第二视图内的比例坐标。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预先建立第一视图V1的触控事件类型与第二视图V2的触控事件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或映射关系,使得第一应用程序2213A可由步骤320中检测到的触控事件的类型来确定相应的第二视图V2的触控事件的类型。在第一视图V1和第二视图V2分别为Unity视图和安卓视图的情形下,Unity视图中到触控事件与安卓视图中的触控事件具有如下表1所示的对应关系:
表1
Unity视图 安卓视图
IPointerUpHandler接口接收的按下事件 MotionEvent中的ACTION_DOWN事件
IPointerUpHandler接口接收触控的抬起事件 MotionEvent中的ACTION_DOWN事件
IMoveHandler接口接收滑动事件 MotionEvent的ACTION_MOVE事件
第一视图V1和第二视图V2的形式和尺寸通常是不同的。例如前者可能为三维视图,而后者可能为二维视图,此外,前者在触摸显示屏上占据的区域要大于后者。如果第二应用程序2213B以第一视图V1所对应的坐标系S1来描述触控事件的发生位置,即,以坐标系S1的坐标值作为参数值来处理触控事件,则通常将导致错误的响应操作。
在本申请中,通过采用比例坐标的方式来避免这类错误。图4为按照本申请另外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确定比例坐标的方法的流程图,其中,所描述的方法仍然以第一视图V1和第二视图V2分别为Unity视图和安卓视图的情形为例。参见图4,所示的方法包含下列由第一应用程序2213A执行的步骤:
步骤410:第一应用程序2213A确定触控事件在对应于第一视图V1的第一坐标系S1内的第一坐标或事件坐标。由于第一视图是三维视图,因此第一坐标系S1为空间坐标系,相应地,可将第一坐标记为P1(x1,y1,z1)。
步骤420:将第一坐标P1(x1,y1,z1)变换为在对应于视图控件VC的第二坐标系S2内的第二坐标或本地坐标。由于视图控件为平面区域,因此第二坐标系S2为平面坐标系,相应地,可将第二坐标记为P2(x2,y2)。示例性地,可利用RectTransformUtility类的ScreenPointToLocalPointInRectangle函数来实现第一坐标至第二坐标的变换。
步骤430:由第二坐标P2(x2,y2)和视图控件VC的平面尺寸确定比例坐标P3(x3,y3)。示例性地,假设视图控件的长度和宽度之比为a:b,则可以按照下式确定比例坐标P3(x3,y3):
Figure SMS_1
上式中符号[ ]表示取整运算。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坐标系的坐标单位可以取任意值(例如取触摸显示屏上的1个或多个像素作为横轴和纵轴的坐标单位)。
步骤340:其它区域内触控事件的处理
在步骤320的另一个分支步骤,第一应用程序2213A将根据第一视图V1的执行逻辑来处理触控事件,此处不作详细描述。
步骤350:触控事件的类型和比例坐标的传送
在执行步骤330之后,图3所示的方法流程转入步骤350。在该步骤中,第一应用程序2213A向第二应用程序2213B发送在步骤330中所确定的触控事件的类型(例如MotionEvent中定义的各种事件类型)和比例坐标P3(x3,y3)。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应用程序2213A可利用进程间通信机制向第二应用程序2213B发送触控事件的类型和比例坐标P3(x3,y3)。
步骤360:第二视图内对触控事件的响应
在执行步骤350之后,图3所示的方法流程转入步骤360。在该步骤中,第二应用程序2213B基于第一应用程序2213A发送的触控事件类型和比例坐标P3(x3,y3)生成对触控事件作出响应的操作指令。
图5为按照本申请另外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生成操作指令的方法的流程图,其中,所描述的方法仍然以第一视图V1和第二视图V2分别为Unity视图和安卓视图的情形为例。参见图5,所示的方法包含下列由第二应用程序2213B执行的步骤:
步骤510:由比例坐标P3(x3,y3)和第二视图V2的平面尺寸确定触控事件在触摸显示屏上的物理坐标或像素坐标P4(x4,y4)。示例性地,假设第二视图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分别跨越M和N个像素,则可以按照下式确定像素坐标P4(x4,y4):
Figure SMS_2
步骤520:在执行步骤510之后,图5所示的方法流程转入步骤520。在该步骤中,第二应用程序2213B基于第一应用程序2213A发送的触控事件类型和步骤510中确定的像素坐标生成适于由第二视图V2响应的原生事件。示例性地,第二应用程序2213B可将触控事件类型和步骤510中确定的像素坐标封装成MotionEvent安卓原生事件。
步骤530:在执行步骤520之后,图5所示的方法流程转入步骤530。在该步骤中,第二应用程序2213B向第二视图V2发送原生事件,使得能够对触控事件作为准确的响应。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示意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
为了表明硬件和软件间的可互换性,各种示意性部件、块、模块、电路和步骤在上文根据其功能性总体地进行了描述。这样的功能性以硬件形式或软件形式实施取决于特定应用以及对总体系统所施加的设计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针对具体的特定应用、按照变化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性,但是,这样的实现方式决策不应当被理解为导致与本申请范围的背离。
尽管只对其中一些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申请可以在不偏离其主旨与范围内以许多其他的形式实施。因此,所展示的例子与实施方式被视为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脱离如所附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申请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本申请可能涵盖各种的修改与替换。
提供本文中提出的实施例和示例,以便最好地说明按照本技术及其特定应用的实施例,并且由此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施和使用本申请。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知道,仅为了便于说明和举例而提供以上描述和示例。所提出的描述不是意在涵盖本申请的各个方面或者将本申请局限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实现触控交互的方法,包括:
由第一应用程序和第二应用程序在触摸显示屏上分别呈现第一视图和第二视图,其中,所述第二视图为所述第一视图的内嵌视图;
响应于在所述第一视图上与所述第二视图对应的区域内发生的触控事件,由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确定所述触控事件的类型和所述触控事件在所述第二视图内的比例坐标;
使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向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发送所述类型和所述比例坐标;
使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基于所述类型和所述比例坐标生成对所述触控事件作出响应的操作指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视图和所述第二视图分别为Unity视图和安卓视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触控事件的类型包括按下事件、移动事件和抬起事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下列方式使所述第二视图内嵌于所述第一视图:
在所述第一视图内创建用于显示所述第二视图的视图控件,所述创建包括设置所述视图控件在所述第一视图内的起点位置和平面尺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应用程序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所述比例关系:
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在对应于所述第一视图的第一坐标系内的第一坐标;
将所述第一坐标变换为在对应于所述视图控件的第二坐标系内的第二坐标;
由所述第二坐标和所述视图控件的平面尺寸确定所述比例坐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利用进程间通信机制向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发送所述类型和所述比例坐标。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应用程序按照下列方式生成操作指令:
由所述比例坐标和所述第二视图的平面尺寸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在所述触摸显示屏上的像素坐标;
基于所述类型和所述像素坐标生成适于由所述第二视图响应的原生事件;
向所述第二视图发送所述原生事件。
8.一种触控交互设备,包括:
触摸显示屏;
控制单元,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第一应用程序和第二应用程序;
至少一个处理器,
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和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上的运行导致下列操作:
由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和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在所述触摸显示屏上分别呈现第一视图和第二视图,其中,所述第二视图为所述第一视图的内嵌视图;
响应于在所述第一视图上与所述第二视图对应的区域内发生的触控事件,由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确定所述触控事件的类型和所述触控事件在所述第二视图内的比例坐标;
使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向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发送所述类型和所述比例坐标;
使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基于所述类型和所述比例坐标生成对所述触控事件作出响应的操作指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交互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视图和所述第二视图分别为Unity视图和安卓视图。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交互设备,其中,所述触控事件的类型包括按下事件、移动事件和抬起事件。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交互设备,其中,通过下列方式使所述第二视图内嵌于所述第一视图:
在所述第一视图内创建用于显示所述第二视图的视图控件,所述创建包括设置所述视图控件在所述第一视图内的起点位置和平面尺寸。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交互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应用程序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所述比例关系:
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在对应于所述第一视图的第一坐标系内的第一坐标;
将所述第一坐标变换为在对应于所述视图控件的第二坐标系内的第二坐标;
由所述第二坐标和所述视图控件的平面尺寸确定所述比例坐标。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交互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利用进程间通信机制向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发送所述类型和所述比例坐标。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交互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应用程序按照下列方式生成操作指令:
由所述比例坐标和所述第二视图的平面尺寸确定所述触控事件在所述触摸显示屏上的像素坐标;
基于所述类型和所述像素坐标生成适于由所述第二视图响应的原生事件;
向所述第二视图发送所述原生事件。
15.如权利要求8-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交互设备,其中,所述触控交互设备为车载中控屏或智能家居中控屏。
CN202310166226.8A 2023-02-27 2023-02-27 用于实现触控交互的方法和触控交互设备 Active CN1158577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66226.8A CN115857786B (zh) 2023-02-27 2023-02-27 用于实现触控交互的方法和触控交互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66226.8A CN115857786B (zh) 2023-02-27 2023-02-27 用于实现触控交互的方法和触控交互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57786A CN115857786A (zh) 2023-03-28
CN115857786B true CN115857786B (zh) 2023-07-07

Family

ID=85658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66226.8A Active CN115857786B (zh) 2023-02-27 2023-02-27 用于实现触控交互的方法和触控交互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5778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28471A (en) * 2010-02-03 2011-08-16 First Int Computer Inc Touch-control electronic device able to change the operation direction thereof
CN110727383A (zh) * 2019-09-18 2020-01-2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小程序的触控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与存储介质
CN111045551A (zh) * 2019-12-27 2020-04-21 上海景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iOS系统下的多屏触控系统
CN112328163A (zh) * 2020-11-10 2021-02-05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屏显示设备的触摸控制方法
CN114327137A (zh) * 2021-12-23 2022-04-12 宁波均联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车机多操作系统的触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28797B2 (en) * 2017-02-08 2020-01-07 Danielle M Kassatly Social medium, user interfa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stant feedback of reviewer's reactions and emotional respons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28471A (en) * 2010-02-03 2011-08-16 First Int Computer Inc Touch-control electronic device able to change the operation direction thereof
CN110727383A (zh) * 2019-09-18 2020-01-2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小程序的触控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与存储介质
CN111045551A (zh) * 2019-12-27 2020-04-21 上海景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iOS系统下的多屏触控系统
CN112328163A (zh) * 2020-11-10 2021-02-05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屏显示设备的触摸控制方法
CN114327137A (zh) * 2021-12-23 2022-04-12 宁波均联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车机多操作系统的触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57786A (zh) 202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08261B (zh) 控制行驶车辆之间的距离的车辆和方法
US944261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a user interface, in particular in a vehicle
US20170227960A1 (en) Autonomous vehicle with modular control interface
US2015022749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on and layout of mobile content on in-vehicle displays
CN110816541B (zh) 弯道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00156703A1 (en) Driving support device
JP2016206773A (ja) 立体物検出装置及び立体物検出方法
EP362395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rifying vehicle controller based on virtual machine
US10890981B2 (en) Gesture-based vehicle control
US10789763B2 (en) Periphery monitoring device
CN115857786B (zh) 用于实现触控交互的方法和触控交互设备
US9485500B2 (en) Visualizing specified safety-critical information in a vehicle
US1129915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user interface for platooning in vehicle
US10809963B2 (e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of vehicle, system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thereof
CN114394052B (zh) 车辆显示系统及车辆显示方法
US11685407B2 (en) Vehicle and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the same
CN114851981A (zh) 车辆控制系统及车辆
US11941983B2 (en) Driving assistance device an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
JP7428161B2 (ja) 車両用表示システム、車両用表示方法、及び車両用表示プログラム
US20230221964A1 (en) Display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le, vehicle display device, vehicle,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US11315335B1 (en) Mixed-reality interaction with touch device
US2017026723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olistic vehicle control with integrated slip control
US20230419751A1 (en) Vehicle display device, vehicle display system, and vehicle display method
US20170248444A1 (en) Position detection device
CN115817165A (zh) 车辆用显示控制装置、车辆用显示系统、车辆、显示方法以及记录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