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54424A - 空调及其风机组件 - Google Patents
空调及其风机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854424A CN115854424A CN202111124100.1A CN202111124100A CN115854424A CN 115854424 A CN115854424 A CN 115854424A CN 202111124100 A CN202111124100 A CN 202111124100A CN 115854424 A CN115854424 A CN 1158544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fan assembly
- air outlet
- housing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及其风机组件。风机组件包括:第一壳体,设置有多个出口,所述出口用于向所述风机组件外出风;第二壳体,能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围合成蜗壳结构;风轮,设置在所述蜗壳结构内;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转动能切换出口出风。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旨在解决现有的空调器出风位置无法改变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及其风机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窗机空调分为上出风窗机空调和侧出风窗机空调。上出风窗机空调的出风口设置在进风口的上方。侧出风窗机空调的出风口设置在进风口的侧方位上。由于上出风窗机空调和侧出风窗机空调的出风口位置不相同,使得这两者的内部结构具有显著的区别,因而内部结构不能通用。
而单一出风口位置可能导致用户使用不便,例如:当用户位于上出风窗机的出风口方向上的位置时,用户希望出风口可调整至其他位置,以调整出风方向,避免直吹用户。而现有的上出风窗机和侧出风窗机均不能改变出风口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的风机组件,旨在解决空调器出风位置无法改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风机组件,包括:
第一壳体,设置有多个出口,所述出口用于向所述风机组件外出风;
第二壳体,能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围合成蜗壳结构;
风轮,设置在所述蜗壳结构内;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转动能切换出口出风。
第一壳体,设置有多个出口,所述出口用于向所述风机组件外出风;
第二壳体,能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围合成蜗壳结构;
风轮,设置在所述蜗壳结构内;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转动能切换出口出风。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安装槽以及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周围且均连通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多个出风槽;
所述出口为所述出风槽的开口。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包括
板体,覆盖所述第一安装槽,设置有贯穿所述板体的第一进风孔;
围板,连接于所述板体且围合在所述第一进风孔的周围,设置有送风缺口,容纳于所述第一安装槽;
所述风轮位于所述围板内。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送风缺口能随所述第二壳体转动以择一地接通于所述出风槽以实现切换出口。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孔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安装槽构造为圆形凹槽,所述围板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侧面间隙配合。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切换电机,所述切换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壳体转动。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板体覆盖所有所述出风槽,所述板体还设置有贯穿所述板体的第一出风孔;
所述送风缺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孔能随所述围板转动至接通同一个所述出风槽。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背离所述第一壳体一侧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连接。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风孔对齐的第二进风孔以及多个第二出风孔;
多个第二出风孔一一对应于多个所述出风槽,所述第一出风孔的一端接通于所述出风槽时所述第一出风孔的另一端接通于与该出风槽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出风孔。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风孔在第一进风孔的轴向方向上与其所对应的出风槽相对齐。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板体背离所述第一壳体一侧的圆筒;
所述圆筒插入到所述第二进风孔内。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风孔为螺孔;
所述圆筒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圆筒的外螺纹与所述第二进风孔的内螺纹之间相互旋合。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风轮与所述第一进风孔同轴设置,在所述风轮的转动方向上从所述送风缺口开始所述围板与所述风轮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其包括如上所述的风机组件。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其括箱体以及如上所述的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所述箱体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件背离所述第二壳体一侧的第一面板;
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多个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孔对齐,多个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多个第二出风孔一一对齐。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孔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风机组件可根据需要调整出风位置,转动第二壳体,能切换第一壳体上的出口出风,进而能实现切换与出口相接通的出风通道出风。在箱体上设置与多个出口对应的出风口,出口通过管路或通道与出风口连通,即可实现在箱体上进行侧出风或上出风等多种位置出风,提高了用户的选择范围及空调的适用场景,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风机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风机组件的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风机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风机组件的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风机组件的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空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风机组件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空调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空调;1、风机组件;11、第一壳体;111、第一安装槽;112、出风槽;113、出口;12、第二壳体;121、板体;122、第一进风孔;123、第一出风孔;124、围板;125、送风缺口;126、圆筒;127、支架;13、风轮;14、驱动电机;141、第一机身;142、第一主轴;15、切换电机;151、第二机身;16、支撑件;161、第二进风孔;162、第二出风孔;163、第二安装槽;17、安装座;2、箱体;20、第一面板20;21、底盘;22、进风口;23、出风口;24、第一换热器;25、第二换热器;26、压缩机;27、风扇。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图1显示了本实施例中的空调100的外部结构。该空调100可以是一体式空调100。如图2、3所示,该空调100包括箱体2和风机组件1。箱体2的一侧为室内侧,箱体2的另一侧为室外侧。风机组件1设置在箱体2内,且均位于室内侧。
箱体2包括底盘21。底盘21通常呈水平布置。风机组件1固定在底盘21上。
风机组件1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风轮13和驱动电机14。第一壳体11构造为大致的矩形板状。第一壳体11的厚度大于风轮13在其轴向上的宽度。第一壳体11的一端与底盘21相抵。第一壳体11与底盘21相互垂直。第一壳体11与底盘21之间可以是螺栓连接、螺钉连接或焊接。第一壳体1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11和多个出风槽112。第一安装槽111和多个出风槽112设置在第一壳体11的同一侧。第一壳体11设置有一个平面状的板面,第一安装槽111和多个出风槽112可以是由该板面凹陷而成。第一安装槽111构造为圆形的凹槽,第一安装槽111的侧面为圆柱面。出风槽112至少设置2个。出风槽112均设置在第一安装槽111的周围,相邻两个出风槽112间隔设置。多个出风槽112均与第一安装槽111直接接通。出风槽112具有一个出口113,该出口113为出风槽112的开口。第一壳体11上还设置有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与第一安装槽111同轴设置。
第二壳体12包括板体121和围板124。板体121构造为平板。板体121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孔122。第一进风孔122可以为圆孔。第一进风孔122垂直贯穿板体121。围板124设置在板体121的一侧。围板124为圆弧形板。围板124围合在第一进风孔122的周围且沿第一进风孔122的周向延伸。围板124的两端之间形成送风缺口125。从围板124的一端到围板124的另一端,围板124的内周面到第一进风孔122的径向距离逐渐增大。围板124的外周面为圆柱面,该圆柱面与第一进风孔122同轴设置。围板124从板体121伸入到第一安装槽111中,围板124的外周面与第一安装槽111的侧面之间形成间隙配合。围板124能在第一安装槽111内绕第一安装槽111的轴线转动,从而使得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之间形成转动连接。转动第二壳体12,第二壳体12上的送风缺口125随之转动,送风缺口125可以转动到与任一个出风槽112相接通的位置。
如图2所示,驱动电机14包括第一机身141和第一主轴142。第一机身141与第一壳体11相对固定。第一机身141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1背离第二壳体12的一侧。第一主轴142穿设于第一机身141。第一主轴142与第一安装槽111同轴设置。第一主轴142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而伸入到第一安装槽111内,进而带动位于第一安装槽111内的风轮13转动。第一主轴142的外周面与第一通孔的内周面之间可以设置密封件来密封第一主轴142与第一通孔之间的间隙,以实现动密封。
如图4、5所示,风轮13可以为离心叶轮,例如可以是多叶式叶轮。风轮13设置在围板124内。风轮13套设在驱动电机14的第一主轴142上,风轮13与驱动电机14的第一主轴142同轴。驱动电机14能驱动风轮13绕自身轴线转动。在风轮13的转动方向上,从围板124的送风缺口125起始,该围板124的内周面与风轮13之间的径向间距逐渐增大。
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围合出蜗壳结构,驱动电机14驱动风轮13转动时,风轮13驱动空气转动,空气在转动的过程中受到离心的作用而向风轮13的径向向外的方向运动,风轮13的中部区域形成负压,空气从板体121的第一进风孔122吸入到围板124内,吸入围板124内的空气再从送风缺口125加压输出。
在实际工作中,室内的空气经板体121上的第一进风孔122进入第一安装槽111中,并在风轮13的离心作用下由围板124的送风缺口125进入一个出风槽112中,因而该出风槽112的出风口113能出风,此时,除第一个出风槽112外的其他出风槽112,均被围板124的圆周面遮挡封闭,这些出风槽112的出口113均不能出风。当需要切换空调100的出风位置时,转动第二壳体12,使第二个出风槽112与送风缺口125对接配合,即,室内的空气经板体121上的第一进风孔122进入第一安装槽111中,并在风轮13的离心作用下由围板124的送风缺口125进入第二个出风槽112中,因而该出风槽112的出口113能出风,此时,除第二个出风槽112外的其他出风槽112,均被围板124的圆周面遮挡封闭,这些出风槽112的出口113不能出风。当然,当出风槽112的数量为更多个时,还可根据需要进行切换,使送风缺口125与其他出风槽112对接配合。
本实施例提供的风机组件1,在风轮13的转动方向上从送风缺口125开始围板124与风轮13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围合出蜗壳结构,空气进入蜗壳结构中被加压,经加压后的空气能够更快地进入室内进行温度调节。风机组件1可根据需要调整出风位置:转动第二壳体12,使第二壳体12的围板124上的送风缺口125与第一壳体11上的多个出风槽112之一连通,与送风缺口125相接通的出风槽112的出口113出风。因此转动第二壳体12能切换出口113出风,进而能切换与该出口113相接通的出风通道出风。在箱体2上设置与多个出风槽112对应的出风口23,出风槽112通过管路或通道与出风口23连通,即可实现在箱体2上进行侧出风或上出风等多种位置出风,提高了用户的选择范围及空调100的适用场景,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壳体12上设置有支架127。支架127设置在第一进风孔122内。支架127可以构造成辐条状结构。风机组件1还包括切换电机15。切换电机15包括第二机身151和第二主轴,第二主轴从第二机身151伸出。切换电机15的第二主轴与支架127固定连接。切换电机15的第二主轴与第一出风孔123同轴设置。切换电机15的第二机身151与第一壳体11相对固定。切换电机15用于驱动第二壳体12绕第一安装槽111的轴线转动。切换风机可以是步进电机。
切换电机15驱动第二壳体12绕第一安装槽111的轴线转动,使第二壳体12的送风缺口125能切换所接通的出风槽112,可改变风机组件1的出风位置。设置切换电机15,可实现自动化切换出风位置。用户可通过遥控等方式控制切换电机15,进而控制第二壳体12转动以切换合适的出风通道,操作简单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好。在实际应用中,风机组件1还可包括相应的位置开关,当切换电机15带动第二壳体12转动到位时,相应的位置开关被触发,保证送风缺口125与出风槽112对接精准。
应当理解的是,除采用上述“切换电机15”的自动方式外,也可不设置切换电机15,即,采用手动的方式切换出风通道:用户手动转动第二壳体12,使第二壳体12的送风缺口125与第一壳体11上对应的出风槽112对接配合,以调整风机组件1的出风位置。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板体121覆盖所有出风槽112,板体121还设置有贯穿板体121的第一出风孔123。第二壳体12上的送风缺口125和第一出风孔123能随第二壳体12转动至接通同一个出风槽112。
板体121覆盖出风槽112,在送风缺口125和第一出风孔123连通于同一个出风槽112时空气仅能通过第一出风孔123排出风机组件1,避免空气从未与第一出风孔123相连通的出风槽112泄露。出风槽112将送风缺口125和第一出风孔123连通,即,空气经送风缺口125加压输送至出风槽112中,再经第一出风孔123排出。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转动,即,设置有送风缺口125的围板124和设置第一出风孔123的板体121可一同转动,设置有多个出风槽112的第一壳体11保持不动。转动第二壳体12,由于第一出风孔123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出风组件的出风位置发生改变。第二壳体12转动到各设定位置时,送风缺口125和第一出风孔123可被该设定位置处的出风槽112连通,进而保证空气流道畅通。
第一出风孔123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一个,第一出风孔123可以是设置在板体121位于送风缺口125的外侧的位置。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转动时,送风缺口125和第一出风孔123均连通于同一个出风槽112,第一出风孔123后续可通过通道或管道等将空气引出至室内。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8所示,风机组件1还包括支撑件16。支撑件16设置在第二壳体12背离第一壳体11一侧。支撑件16固定在箱体2的底盘21上。支撑件16与第二壳体12转动连接。
第二壳体12设置在第一壳体11和支撑件16之间,第一壳体11和支撑件16保持不动,第二壳体12可相对第一壳体11以及支撑件16转动。第一壳体11和支撑件16从第二壳体12的相对两侧支撑起第二壳体12,第二壳体12安装得更加平稳。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件16设置有第二进风孔161。第二进风孔161为横截面为圆形的通孔。第二进风孔161与第一进风孔122同轴设置。
第二壳体12还包括圆筒126。圆筒126设置在板体121背离第一壳体11的一侧。圆筒126设置在第一进风孔122的周围,且圆筒126与第一进风孔122同轴设置。圆筒126还插入到第二进风孔161内。圆筒126的外周面与第二进风孔161的内周面间隙配合。圆筒126能在第二进风孔161内转动。
第二壳体12的圆筒126与支撑件16的第二进风孔161相配合使得第二壳体12与支撑件16之间形成转动连接。空气能从第二进风孔161进入到第一进风孔122,再从第一进风孔122进入到围板124内。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第二进风孔161为螺孔,设置有内螺纹。第二壳体12的圆筒126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外螺纹。该外螺纹和该内螺纹相互旋合在一起。
圆筒126旋入第二进风孔161中,由于第二进风孔161上的内螺纹与圆筒126上的外螺纹相互旋合,能提升圆筒126与第二进风孔161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气流在第二壳体12和支撑件16之间的连接处发生泄漏,提高空气流道整体的密封性,避免影响风轮13对空气的加压效果。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支撑件16构造为大致的板状结构。支撑件16与板体121相互平行。第二进风孔161垂直贯穿支撑件16。支撑件16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出风孔162。第二出风孔162为通孔,第二出风孔162垂直贯穿支撑件16。多个第二出风孔162均设置在第二进风孔161的周围。
第二出风孔162的数量与出风槽112的数量相同,多个第二出风孔162一一对应于多个出风槽112。每个第二出风孔162在第一进风孔122的轴向上与该第二出风孔162相对应的出风槽112对齐。第二壳体12转动到第一出风孔123的一端接通于出风槽112时,该第一出风孔123的另一端还接通于与该出风槽112相对应的第二出风孔162,第一出风孔123将出风槽112与第二出风孔162相接通。气流能从送风缺口125进入到出风槽112,再依次经过出风槽112、第一出风孔123和第二出风孔162,并从第二出风孔162输出。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箱体2包括第一面板20。第一面板20为大致的正方形面板。第一面板20的长度和宽度相等。第一面板20垂直于底盘21。第一面板20的一端固定在底盘21的一端上。第一面板20设置在支撑件16背离第二壳体12的一侧。第一面板20上设置有进风口22和多个出风口23。进风口22和出风口23均贯穿第一面板20。进风口22与支撑件16的第二进风孔161对齐。出风口23的数量与支撑件16的第二出风孔162的数量相同,出风口23与第二出风孔162一一对应,出风口23接通于与其相对应的第二出风孔162。一个出风口23可以是位于进风口22的一侧,另一个出风口23可以十二指在进风口22的上方。
空调100还包括第一换热器24。第一换热器24设置在支撑件16与第一面板20之间。第一换热器24可以是翅片换热器。第一换热器24设置在进风口22与第二进风孔161之间。
风轮13转动时,气流依次经过进风口22、第一换热器24、第二进风孔161、第一进风孔122而进入到围板124内,然后经过风轮13加压后依次通过送风缺口125、出风槽112、第一出风孔123、第二出风孔162,最后从出风口23输出。可以通过驱动第二壳体12转动来切换出风口23出风。
气流在经过第一换热器24时,与第一换热器24进行换热,第一换热器24上的热量或冷量输送到气流上来对气流加热或降温,进而使得最终从出风口23输出热风或冷风。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支撑件16设置有第二安装槽163。第二安装槽163由支撑件16朝向第一面板20的一侧向内凹陷而成。第一换热器24嵌入在第二安装槽163内。第一换热器24固定在支撑件16上。
将第一换热器24嵌入达到第二安装槽163内能节省空间,同时也方便安装第一换热器24。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风机组件1还包括安装座17。安装座17设置在第二安装槽163内。安装座17可以呈条形。安装座17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换热器24的边板,安装座17的另一端延伸到靠近第一进风孔122的位置。切换电机15的第二机身151安装在安装座17靠近第一进风孔122的一端上。这样设置就将切换电机15的第二机身151固定起来。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空调100还包括第二换热器25、风扇27和压缩机26。第二换热器25和压缩机26均设置在箱体2内,且均固定在箱体2的底盘21上。第二换热器25和风扇27均设置在箱体2的室外侧。第二换热器25用于与室外的空气换热,风扇27用于对第二换热器25扇风来加速第二换热器25与室外空气之间的换热。第一换热器24、第二换热器25和压缩机26通过管道连接成一个回路,该回路内填充有冷媒。压缩机26能驱动冷媒在回路中流动使得第一换热器24和第二换热器25进行热交换。
在空调100进制冷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传导到第一换热器24上,冷媒将第一换热器24上的热量带到第二换热器25上,第二换热器25上的热量散发到室外的空气中;在空调100进行制冷时,室外空气中的热量传导到第二换热器25上,冷媒将第二换热器25上的热量带到第一换热器24上,第一换热器24上的热量散发到室内的空气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设置有多个出口,所述出口用于向所述风机组件外出风;
第二壳体,能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围合成蜗壳结构;
风轮,设置在所述蜗壳结构内;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转动能切换出口出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安装槽以及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周围且均连通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多个出风槽;
所述出口为所述出风槽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
板体,覆盖所述第一安装槽,设置有贯穿所述板体的第一进风孔;
围板,连接于所述板体且围合在所述第一进风孔的周围,设置有送风缺口,容纳于所述第一安装槽;
所述风轮位于所述围板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缺口能随所述第二壳体转动以择一地接通于所述出风槽以实现切换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孔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安装槽构造为圆形凹槽,所述围板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侧面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切换电机,所述切换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壳体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覆盖所有所述出风槽,所述板体还设置有贯穿所述板体的第一出风孔;
所述送风缺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孔能随所述围板转动至接通同一个所述出风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背离所述第一壳体一侧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风孔对齐的第二进风孔以及多个第二出风孔;
多个第二出风孔一一对应于多个所述出风槽,所述第一出风孔的一端接通于所述出风槽时所述第一出风孔的另一端接通于与该出风槽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出风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孔在第一进风孔的轴向方向上与其所对应的出风槽相对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板体背离所述第一壳体一侧的圆筒;
所述圆筒插入到所述第二进风孔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孔为螺孔;
所述圆筒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圆筒的外螺纹与所述第二进风孔的内螺纹之间相互旋合。
13.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与所述第一进风孔同轴设置,在所述风轮的转动方向上从所述送风缺口开始所述围板与所述风轮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14.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组件。
15.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以及如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所述箱体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件背离所述第二壳体一侧的第一面板;
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多个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孔对齐,多个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多个第二出风孔一一对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孔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24100.1A CN115854424A (zh) | 2021-09-24 | 2021-09-24 | 空调及其风机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24100.1A CN115854424A (zh) | 2021-09-24 | 2021-09-24 | 空调及其风机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854424A true CN115854424A (zh) | 2023-03-28 |
Family
ID=85652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124100.1A Pending CN115854424A (zh) | 2021-09-24 | 2021-09-24 | 空调及其风机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854424A (zh) |
-
2021
- 2021-09-24 CN CN202111124100.1A patent/CN115854424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361367B1 (en) | Turbo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having the same applied thereto | |
CN101189478B (zh) | 用于分体式空调的室外单元 | |
CN107421005B (zh) | 轻便窗式空调器 | |
CN112204316A (zh) | 顶棚埋入式空调机 | |
CN215982906U (zh) | 空调及其风机组件 | |
CN115854424A (zh) | 空调及其风机组件 | |
CN208059071U (zh) |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 |
CN109323332B (zh) | 空调室内机 | |
US11605992B2 (en) | Motor, motor assembly, and air conditioner | |
CN113465030B (zh) | 柜式空调室内机和柜式空调 | |
CN212390520U (zh) | 空调器 | |
WO2010058666A1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109780630B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09415584U (zh) | 一种空调 | |
CN112728646B (zh) | 一种立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
CN221005233U (zh) | 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 | |
CN218118090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11623411A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8065120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9572081U (zh) | 空调器 | |
CN214837367U (zh) | 离心风机的蜗壳、离心风机及空调器 | |
CN213272927U (zh) | 移动式空调器 | |
CN214791567U (zh) | 空调室外机 | |
CN220601632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21076741U (zh) | 一种风管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