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51267A - 一种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51267A
CN115851267A CN202211614899.7A CN202211614899A CN115851267A CN 115851267 A CN115851267 A CN 115851267A CN 202211614899 A CN202211614899 A CN 202211614899A CN 115851267 A CN115851267 A CN 1158512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t material
dual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t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148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兴海
邓俊杰
陈琳
付东磊
黎智
管智豪
郑跃威
陈政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WHU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WHU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to CN20221161489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512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51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512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minescent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所述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由硼酸和羧基苯硼酸的混合物经加热脱水制得。本发明利用羧基苯硼酸本身具有微弱磷光的特性作为客体材料,硼酸加热能够脱水形成氧化硼刚性环境的特性作为主体材料,通过加热使得羧基苯硼酸上硼酸和羧基官能团与硼酸之间发生脱水,形成硼氧键制得室温磷光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室温磷光材料能够在两种不同波长的紫外光源激发下发射两种颜色的荧光和磷光。本发明提供的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可应用于防伪油墨、光信息编码和光电器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推广及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室温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羧基苯硼酸为客体的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还涉及上述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的应用。
背景技术
磷光材料(phosphor materials)是指在电磁辐射和离子射线激发下能发出磷光的材料,可用于显示屏、荧光灯、电离辐射探测、飞机仪表盘、激光和红外夜视仪等,作为显示材料,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实现磷光发射,传统磷光材料的制备过程中会加入铱、铂、锇等重金属原子,来实现三线态激子的发光。虽然重金属磷光有机材料已经广泛应用并商业化,但存在着生产成本高、细胞毒性大、可加工性和稳定性较差等问题。
有机室温发光材料作为无金属的室温磷光(RTP)材料的代表,具有长寿命和低毒性的独特优势,为光电和生化材料提供了空前的潜力。双发射,即在波长不同的两个紫外光源激发下能够发射出两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和磷光,进而实现了材料发光颜色的多样化,是未来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
现有室温磷光材料发光颜色单一,受到激发后只能发出蓝色或绿色光。要实现两种或两种以上激励下,具有不同颜色的磷光发射,需要添加多组分混合,而发射不同颜色的组分之间可能会互相干扰,在实际制备过程中性能不稳定。
因此,寻找一种不含重金属、制备方便且单组分的激发可调室温磷光材料,对磷光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具有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不含重金属、制备方便且单组分的激发可调的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不含重金属、制备方便且单组分的激发可调的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以羧基苯硼酸为客体材料的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实现目的之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所述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由硼酸和羧基苯硼酸的混合物经加热脱水制得。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的总体思路如下:
本发明以硼酸作为主体材料,其分子式为H3BO3,硼酸在加热过程中会脱水,先变为偏硼酸HBO2,最后完全脱水形成氧化硼B2O3,在脱水过程中结晶程度越来越高,310nm紫外光激发停止后有肉眼可见8s左右的蓝色磷光。硼酸脱水后提供刚性环境,并通过硼氧键连接客体材料。此外,硼酸作为主体材料还具有以下优势:其一、硼原子吸电子,会影响羧基苯硼酸的苯环上电子云的分布,导致电子向吸电子基团移动,发生分子内电荷转移,减少能隙,促进系统间穿越的效率;其二、硼酸煅烧后产物作为基质,能够对羧基苯硼酸起到约束作用,导致羧基苯硼酸的磷光发射不受氧气或其他环境因素的猝灭;其三、硼酸煅烧后产物作为基质能够限制羧基苯硼酸的分子运动,降低非辐射衰变的概率,增强了辐射衰变,这对光致发光现象具有积极作用;其四、硼酸作为基质制备磷光材料,与其它有机溶剂合成的磷光材料相比,对人体的危害较小,更加安全、环保。
本发明以羧基苯硼酸作为客体材料。一方面,羧基苯硼酸的苯环上连接羧基,能够与硼酸之间脱水形成C-O-B共价连接,从而实现深蓝色的磷光发射;另一方面,羧基苯硼酸的苯环上连接硼酸基团,能够与硼酸之间脱水形成B-O-B共价连接,从而实现绿色的磷光发射。因此,制得的磷光材料能够获得在室温条件下发射不同颜色的磷光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混合物中,硼酸与羧基苯硼酸的质量比为100:(0.167~50)。更优选地,硼酸与羧基苯硼酸的质量比为100:(0.167~3.333)。在该比例范围下,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光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羧基苯硼酸包括一羧基苯硼酸和二羧基苯硼酸。
其中,一羧基苯硼酸选自2-羧基苯硼酸、3-羧基苯硼酸、4-羧基苯硼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上述一羧基苯硼酸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C7H7BO4
二羧基苯硼酸选自3,5-二羧基苯基硼酸、2,5-二羧基苯基硼酸或3,4-二羧基苯基硼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上述二羧基苯硼酸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C8H7BO6
优选地,所述加热脱水采用煅烧处理的方式进行,所述煅烧处理的温度为180~250℃,煅烧处理的时间为5~12h。更优选地,煅烧处理的温度为180℃,煅烧处理的时间为5h。
本发明实现目的之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羧基苯硼酸加入硼酸粉末中,再加入去离子水,加热搅拌至水分完全挥发,得到混合物;
S2、将所述混合物烘干处理,再研磨成粉末;
S3、将所述粉末经煅烧处理,得到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
优选地,所述羧基苯硼酸在硼酸粉末中的加入量为0.167~3.333wt.%。
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加热搅拌的温度为50~98℃,加热搅拌过程中,沿容器内壁滴加去离子水,以使干燥析出挂在容器内壁的溶质重新溶解。优选地,加热搅拌的温度为95℃,该温度能够兼顾主、客体材料溶于水,加快水分挥发而又不沸腾。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烘干处理的温度为50~70℃,烘干处理的时间为18~24h。上述烘干处理条件能够避免干燥速率过快导致主体和客体材料出现结块的现象。优选地,烘干处理的温度为50℃,烘干处理的时间为24h。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硼酸的脱水反应主要在步骤S3的煅烧处理阶段,合适的煅烧温度及煅烧时间,能够确保硼酸完全脱水,形成刚性环境,并在煅烧过程中与客体材料形成共价连接。当煅烧温度过低或时间过短时,煅烧不彻底会影响硼酸的脱水效果;而当煅烧温度过高或短时间过长时,容易导致客体结构受到破坏,进而减弱发光效果。优选地,所述煅烧处理的温度为180~250℃,煅烧处理的时间为5~12h。更优选地,煅烧处理的温度为180℃,煅烧处理的时间为5h。
本发明提供的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方便,仅需加热处理,无需提纯;原料组分简单且成本,以少量羧基苯硼酸为客体材料,硼酸为主体材料制备,不需要添加其他强荧光、磷光物质,安全无毒,且不含稀土元素等重金属,制备过程中不使用任何除水以外的溶剂;产物可加工性好,可以根据后续的应用需求研磨成粉末使用。
本发明制得的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具有紫外激发下双色光致发光的特性,包括荧光和磷光。具体地,所述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在波长为310nm紫外光源激发下,荧光发光光谱波长范围为375~550nm,发射峰出现在397、416和464nm,表现为深蓝色荧光,激发停止后30s左右具有肉眼可见的深蓝色磷光余辉,磷光发光光谱波长范围为375-550nm,发射峰出现在416和462nm;
所述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在波长为365nm紫外光源激发下,荧光发光光谱波长范围为375~700nm,发射峰出现在424nm,峰宽大,表现为冷白色荧光;激发停止后15s左右具有肉眼可见的绿色磷光余辉,磷光发光光谱波长范围为406-700nm,发射峰出现在536nm。
进一步的,该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还具有发射的磷光可被水猝灭、烘干后又恢复磷光的效果。
本发明实现目的之三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目的之一所述的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或本发明目的之二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的应用。
该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的应用包括:将所述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作为防伪油墨中的特征发光材料;或将所述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作为光信息编码的特征发光材料;或将所述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作为光电器件的表层颜色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以硼酸为主体材料,硼酸煅烧过程中形成氧化硼,能够为客体材料羧基苯硼酸提供刚性的微环境,同时客体材料羧基苯硼酸中的苯环结构位阻大,都可以抑制分子的非辐射跃迁,增强磷光效果;利用吸电子的硼原子,可以促进单重态到三重态系统间穿越的效率,提高磷光寿命。本发明以羧基苯硼酸作为客体材料,羧基苯硼酸的苯环上连接羧基,能够与硼酸之间脱水形成C-O-B共价连接,从而实现深蓝色的磷光发射;同时羧基苯硼酸的苯环上连接硼酸基团,能够与硼酸之间脱水形成B-O-B共价连接,从而实现绿色的磷光发射,进而使本发明制得的磷光材料具备在室温条件下发射不同颜色的磷光的效果。
(2)本发明提供的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所使用材料不含重原子、重金属,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客体含量少,成本低。经过两步加热得到,无需提纯,制备过程简单方便。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能够在两种不同波长的紫外光源激发下发射两种颜色的荧光和磷光。磷光寿命长,肉眼可以观察到>15s的磷光现象。磷光还具有水猝灭的特性,与水接触后光致发光现象消失,水分烘干后恢复光致发光特性。本发明提供的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可以作为防伪油墨中的特征发光材料,或作为光信息编码的特征发光材料,还可以将所述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作为光电器件的表层颜色材料,具有广阔的推广及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的分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的透射电镜照片;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XRD谱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在310nm波长紫外光源激发下的光致发光谱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在365nm波长紫外光源激发下的光致发光谱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在310nm波长紫外光源激发下的磷光寿命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在365nm波长紫外光源激发下的磷光寿命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不同激发波长下的光致发光谱图对应的CIE坐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13涉及的主要原料用量及实验条件如下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4000143020000061
/>
Figure BDA0004000143020000071
实施例1
1)主客体均匀混合
称取3g硼酸粉末作为主体材料,称取20mg的4-羧基苯硼酸作为客体材料,加入20ml去离子水,在95℃条件下,在敞口容器中加热搅拌,过程中水分挥发,适当沿容器内壁滴加去离子水,将因干燥析出挂在容器内壁上的溶质重新溶解,直至水分完全挥发,得到主客体混合物;
2)加热前预处理
将按步骤1)得到的主客体混合物放入烘箱内,在50℃条件下烘干处理24h后,研磨成精细粉末;
3)加热煅烧
将按步骤2)处理过的精细粉末转移到坩埚中,放入烘箱中以180℃加热煅烧5h,在室温环境下自然冷却后,得到本发明所述室温磷光材料。
实施例2
1)主客体均匀混合
称取3g硼酸粉末作为主体材料,称取20mg的3-羧基苯硼酸作为客体材料,加入20ml去离子水,在95℃条件下,在敞口容器中加热搅拌,过程中水分挥发,适当沿容器内壁滴加去离子水,将因干燥析出挂在容器内壁上的溶质重新溶解,直至水分完全挥发,得到主客体混合物;
2)加热前预处理
将按步骤1)得到的主客体混合物放入烘箱内,在50℃条件下烘干处理24h后,研磨成精细粉末;
3)加热煅烧
将按步骤2)处理过的精细粉末转移到坩埚中,放入烘箱中以180℃加热煅烧5h,在室温环境下自然冷却后,得到本发明所述室温磷光材料。
实施例3
1)主客体均匀混合
称取3g硼酸粉末作为主体材料,称取20mg的2-羧基苯硼酸作为客体材料,加入20ml去离子水,在95℃条件下,在敞口容器中加热搅拌,过程中水分挥发,适当沿容器内壁滴加去离子水,将因干燥析出挂在容器内壁上的溶质重新溶解,直至水分完全挥发,得到主客体混合物;
2)加热前预处理
将按步骤1)得到的主客体混合物放入烘箱内,在50℃条件下烘干处理24h后,研磨成精细粉末;
3)加热煅烧
将按步骤2)处理过的精细粉末转移到坩埚中,放入烘箱中以180℃加热煅烧5h,在室温环境下自然冷却后,得到本发明所述室温磷光材料。
实施例4
称取3g硼酸粉末作为主体材料,称取20mg的3,5-二羧基苯基硼酸作为客体材料,加入20ml去离子水,在95℃条件下,在敞口容器中加热搅拌,过程中水分挥发,适当沿容器内壁滴加去离子水,将因干燥析出挂在容器内壁上的溶质重新溶解,直至水分完全挥发,得到主客体混合物;
2)加热前预处理
将按步骤1)得到的主客体混合物放入烘箱内,在50℃条件下烘干处理24h后,研磨成精细粉末;
3)加热煅烧
将按步骤2)处理过的精细粉末转移到坩埚中,放入烘箱中以180℃加热煅烧5h,在室温环境下自然冷却后,得到本发明所述室温磷光材料。
实施例5
称取3g硼酸粉末作为主体材料,称取20mg的2,5-二羧基苯基硼酸作为客体材料,加入20ml去离子水,在95℃条件下,在敞口容器中加热搅拌,过程中水分挥发,适当沿容器内壁滴加去离子水,将因干燥析出挂在容器内壁上的溶质重新溶解,直至水分完全挥发,得到主客体混合物;
2)加热前预处理
将按步骤1)得到的主客体混合物放入烘箱内,在50℃条件下烘干处理24h后,研磨成精细粉末;
3)加热煅烧
将按步骤2)处理过的精细粉末转移到坩埚中,放入烘箱中以180℃加热煅烧5h,在室温环境下自然冷却后,得到本发明所述室温磷光材料。
实施例6
称取3g硼酸粉末作为主体材料,称取20mg的3,4-二羧基苯基硼酸作为客体材料,加入20ml去离子水,在95℃条件下,在敞口容器中加热搅拌,过程中水分挥发,适当沿容器内壁滴加去离子水,将因干燥析出挂在容器内壁上的溶质重新溶解,直至水分完全挥发,得到主客体混合物;
2)加热前预处理
将按步骤1)得到的主客体混合物放入烘箱内,在50℃条件下烘干处理24h后,研磨成精细粉末;
3)加热煅烧
将按步骤2)处理过的精细粉末转移到坩埚中,放入烘箱中以180℃加热煅烧5h,在室温环境下自然冷却后,得到本发明所述室温磷光材料。
实施例7
1)主客体均匀混合
称取3g硼酸粉末作为主体材料,称取5mg的4-羧基苯硼酸作为客体材料,加入20ml去离子水,在95℃条件下,在敞口容器中加热搅拌,过程中水分挥发,适当沿容器内壁滴加去离子水,将因干燥析出挂在容器内壁上的溶质重新溶解,直至水分完全挥发,得到主客体混合物;
2)加热前预处理
将按步骤1)得到的主客体混合物放入烘箱内,在50℃条件下烘干处理24h后,研磨成精细粉末;
3)加热煅烧
将按步骤2)处理过的精细粉末转移到坩埚中,放入烘箱中以180℃加热煅烧5h,在室温环境下自然冷却后,得到本发明所述室温磷光材料。
实施例8
1)主客体均匀混合
称取3g硼酸粉末作为主体材料,称取100mg的4-羧基苯硼酸作为客体材料,加入20ml去离子水,在95℃条件下,在敞口容器中加热搅拌,过程中水分挥发,适当沿容器内壁滴加去离子水,将因干燥析出挂在容器内壁上的溶质重新溶解,直至水分完全挥发,得到主客体混合物;
2)加热前预处理
将按步骤1)得到的主客体混合物放入烘箱内,在50℃条件下烘干处理24h后,研磨成精细粉末;
3)加热煅烧
将按步骤2)处理过的精细粉末转移到坩埚中,放入烘箱中以180℃加热煅烧5h,在室温环境下自然冷却后,得到本发明所述室温磷光材料。
实施例9
1)主客体均匀混合
称取3g硼酸粉末作为主体材料,称取20mg的4-羧基苯硼酸作为客体材料,加入20ml去离子水,在80℃条件下,在敞口容器中加热搅拌,过程中水分挥发,适当沿容器内壁滴加去离子水,将因干燥析出挂在容器内壁上的溶质重新溶解,直至水分完全挥发,得到主客体混合物;
2)加热前预处理
将按步骤1)得到的主客体混合物放入烘箱内,在50℃条件下烘干处理24h后,研磨成精细粉末;
3)加热煅烧
将按步骤2)处理过的精细粉末转移到坩埚中,放入烘箱中以180℃加热煅烧5h,在室温环境下自然冷却后,得到本发明所述室温磷光材料。
实施例10
1)主客体均匀混合
称取3g硼酸粉末作为主体材料,称取20mg的4-羧基苯硼酸作为客体材料,加入20ml去离子水,在95℃条件下,在敞口容器中加热搅拌,过程中水分挥发,适当沿容器内壁滴加去离子水,将因干燥析出挂在容器内壁上的溶质重新溶解,直至水分完全挥发,得到主客体混合物;
2)加热前预处理
将按步骤1)得到的主客体混合物放入烘箱内,在70℃条件下烘干处理24h后,研磨成精细粉末;
3)加热煅烧
将按步骤2)处理过的精细粉末转移到坩埚中,放入烘箱中以180℃加热煅烧5h,在室温环境下自然冷却后,得到本发明所述室温磷光材料。
实施例11
1)主客体均匀混合
称取3g硼酸粉末作为主体材料,称取20mg的4-羧基苯硼酸作为客体材料,加入20ml去离子水,在95℃条件下,在敞口容器中加热搅拌,过程中水分挥发,适当沿容器内壁滴加去离子水,将因干燥析出挂在容器内壁上的溶质重新溶解,直至水分完全挥发,得到主客体混合物;
2)加热前预处理
将按步骤1)得到的主客体混合物放入烘箱内,在50℃条件下烘干处理18h后,研磨成精细粉末;
3)加热煅烧
将按步骤2)处理过的精细粉末转移到坩埚中,放入烘箱中以180℃加热煅烧5h,在室温环境下自然冷却后,得到本发明所述室温磷光材料。
实施例12
1)主客体均匀混合
称取3g硼酸粉末作为主体材料,称取20mg的4-羧基苯硼酸作为客体材料,加入20ml去离子水,在95℃条件下,在敞口容器中加热搅拌,过程中水分挥发,适当沿容器内壁滴加去离子水,将因干燥析出挂在容器内壁上的溶质重新溶解,直至水分完全挥发,得到主客体混合物;
2)加热前预处理
将按步骤1)得到的主客体混合物放入烘箱内,在50℃条件下烘干处理24h后,研磨成精细粉末;
3)加热煅烧
将按步骤2)处理过的精细粉末转移到坩埚中,放入烘箱中以220℃加热煅烧5h,在室温环境下自然冷却后,得到本发明所述室温磷光材料。
实施例13
1)主客体均匀混合
称取3g硼酸粉末作为主体材料,称取20mg的4-羧基苯硼酸作为客体材料,加入20ml去离子水,在95℃条件下,在敞口容器中加热搅拌,过程中水分挥发,适当沿容器内壁滴加去离子水,将因干燥析出挂在容器内壁上的溶质重新溶解,直至水分完全挥发,得到主客体混合物;
2)加热前预处理
将按步骤1)得到的主客体混合物放入烘箱内,在50℃条件下烘干处理24h后,研磨成精细粉末;
3)加热煅烧
将按步骤2)处理过的精细粉末转移到坩埚中,放入烘箱中以180℃加热煅烧12h,在室温环境下自然冷却后,得到本发明所述室温磷光材料。
性能测试与表征
以实施例1为例,对制得的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进行表征与性能测试。该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的分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根据图2的扫描电镜照片可知,制得的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低放大倍率下有分布不均一的微孔,高放大倍率下观察到层状堆积的褶皱。图4的XRD谱图显示出氧化硼晶体的部分特征峰,以及属于非晶态物质的特征。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在310nm波长紫外光源激发下的光致发光谱图;由图可知,该室温磷光材料的荧光发射峰出现在397、416和464nm,磷光发射峰出现在416和462nm;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在365nm波长紫外光源激发下的光致发光谱图;荧光发射峰出现在424nm,磷光发射峰出现在536nm。
图8和图9的磷光寿命图显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在310nm和365nm波长紫外光源激发下,磷光寿命分别为30s和15s。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不同激发波长下的光致发光谱图对应的CIE坐标。由图可知,该磷光材料在310nm紫外光源激发下的荧光和磷光坐标相近,用于光电器件的可行性高;在365nm紫外光源激发下的荧光和磷光坐标距离较远,颜色区别大,在防伪和信息加密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进一步的,本发明在实施例2-6采用不同的羧基苯硼酸为原料,制得产物的发光现象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实施例7和8调整主体材料和客体材料的质量比后,制得产物具有与实施例1相近的发光现象,但实施例1的发光效果更佳。实施例9-13对制备过程的温度和时间进行了调整,制得产物的发光性能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综上,实施例1-13均可以制得满足应用需求的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由硼酸和羧基苯硼酸的混合物经加热脱水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中,硼酸与羧基苯硼酸的质量比为100:(0.167~3.3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羧基苯硼酸包括一羧基苯硼酸和二羧基苯硼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羧基苯硼酸选自2-羧基苯硼酸、3-羧基苯硼酸、4-羧基苯硼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二羧基苯硼酸选自3,5-二羧基苯基硼酸、2,5-二羧基苯基硼酸或3,4-二羧基苯基硼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一种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羧基苯硼酸加入硼酸粉末中,再加入去离子水,加热搅拌至水分完全挥发,得到混合物;
S2、将所述混合物烘干处理,再研磨成粉末;
S3、将所述粉末经煅烧处理,得到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羧基苯硼酸在硼酸粉末中的加入量为0.167~3.333wt.%。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烘干处理的温度为50~70℃,烘干处理的时间为18~24h。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煅烧处理的温度为180~250℃,煅烧处理的时间为5~12h。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或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在波长为310nm紫外光源激发下,能够发射深蓝色荧光,激发停止后发射深蓝色磷光余辉;
所述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在波长为365nm紫外光源激发下,能够发射冷白色荧光,激发停止后发射绿色磷光余辉。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或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作为防伪油墨中的特征发光材料;
或将所述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作为光信息编码的特征发光材料;
或将所述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作为光电器件的表层颜色材料。
CN202211614899.7A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ending CN1158512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14899.7A CN115851267A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14899.7A CN115851267A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51267A true CN115851267A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73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14899.7A Pending CN115851267A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5126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74511B (zh) 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介孔mof-5复合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在led中的应用
Pang et al. Precipitating CsPbBr 3 quantum dots in boro-germanate glass with a dense structure and inert environment toward highly stable and efficient narrow-band green emitters for wide-color-gamut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Zhang et al. Self‐quenching‐resistant red emissive carbon dots with high stability for warm 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a high color rendering index
JP5586006B2 (ja) M−c−n−o系蛍光体
CN110079301B (zh) 一种有机长余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ang et al. Long Afterglow SrAl2O4: Eu2+, Dy3+ phosphors as luminescent down‐shifting layer for 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s
CN109888083B (zh) 核壳结构钙钛矿薄膜,其制备方法以及可控荧光显示方法
Zhang et al. Room temperature preparation of highly stable cesium lead halide perovskite nanocrystals by ligand modification for 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Hassairi et al. Tuning white upconversion emission in GdPO4: Er/Yb/Tm phosphors
Balakrishna et al.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optical studies of ZnO: Eu3+, Er3+, Yb3+ thin films: Enhanced up-conversion emission
CN115651651B (zh) 一种金属有机聚合物黄色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hen et al. Red C-dots and C-dot films: solvothermal synthesis, excitation-independent emission and solid-state-lighting
CN1900216A (zh) 一种制备稀土激活的铝酸锶长余辉荧光粉的方法
Jie et al. Deep-blue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carbon dots with ultralong lifetime
Wang et al. Reversible transformation of all-inorganic copper halide perovskite nanocrystals for anti-counterfeiting
CN114507522A (zh) 稀土掺杂钙钛矿红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04733A (zh) 稀土铝酸锶发光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
Zykova et al. 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films fabricated by capillary coating technique
Steblevskaya et al. Luminophores and protective coatings based on oxides and oxysulfides of rare-earth elements prepared by extraction pyrolysis
CN109294577B (zh) 一种NaYF4:Eu@CD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851267A (zh) 一种双发射室温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540007B (zh) 一种黄绿色长余辉的荧光粉、制备方法及长效荧光涂层
Zhou et al. FA+ and Mn2+ codoped CsPbCl3 perovskite quantum dots with super thermal stability
Parmar et al. Role of SiO 2 in Zn 2 SiO 4: Mn 2+ phosphor used in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Jaiswal et al. Fabrication and luminescent studies of near-spherical phosphor embedded epoxy-resin nanocomposite bea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