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48498A - 一种适配新能源后驱电机的上下纵梁中空式副车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配新能源后驱电机的上下纵梁中空式副车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48498A
CN115848498A CN202310012471.3A CN202310012471A CN115848498A CN 115848498 A CN115848498 A CN 115848498A CN 202310012471 A CN202310012471 A CN 202310012471A CN 115848498 A CN115848498 A CN 1158484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frame
motor
longitudinal beam
suspension
fram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124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希强
郑海燕
施报伟
马祖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Liankong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Liankong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Liankong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1247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484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48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484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配新能源后驱电机的上下纵梁中空式副车架结构,包括副车架上纵梁和副车架下纵梁。副车架上纵梁与副车架下纵梁成对相对的设置于副车架结构上,副车架上纵梁与副车架下纵梁之间分别设有与副车架结构一体铸造成型的中空结构。后驱电机通过副车架悬置安装结构和对应的电机悬置组件固设于副车架的中空部。其中,电机悬置组件布置在与后驱电机的质心高度相近的水平面上。本发明通过一体式铸造副车架结构,将与后驱电机相连的电机传动轴,穿过设于副车架上纵梁与下纵梁之间的中空结构实现传动。并将电机悬置组件布置于后驱电机的质心高度相近的水平面上,使得后驱电机保持水平对置,减小电机工作中抖动,提高整车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适配新能源后驱电机的上下纵梁中空式副车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副车架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适配新能源后驱电机的上下纵梁中空式副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副车架是用于支承前后车桥、悬挂的支架,并使得车桥、悬挂能够与正车架连接。传统汽车副车架主要采用钢制钣金冲压件焊接而成,也有部分采用管梁件和钣金组合焊接,然后在主体结构上焊接各种支架,为悬挂件、稳定杆等提供安装点,这样导致副车架结构一般比较复杂,成型难度大,焊接变形大,总成重量也比较大。悬置系统是作为衔接动力总成和车身的部分存在的,主要作用是支撑动力总成、减少动力总成的震动对整车的影响、限制动力总成的抖动量,对整车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性能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电动汽车是一种以车载电源为动力,通过电机驱动车轮转动的新能源汽车,由于电动汽车对环境影响相对比较小,故电动汽车具有比较好的使用前景。现有技术中电机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固定于车身上。目前,首先根据电动汽车的设计参数选取电机,电机壳体上设置有支撑固定的支腿,支腿上设置有安装孔,相应地,车身安装电机位置设置有安装梁,安装梁上设置有与电机支腿上的安装孔配合安装的悬置结构,螺栓穿过电机支腿上的安装孔和安装梁上的悬置结构,从而将电机固定于安装梁上。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其发展趋势较快,传统的动力总成悬置副车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新的驱动电机布置需求。电机的安装接口和燃油机的安装接口发生了较大变化。针对驱动电机更新,需要能适配不同尺寸,不同接口的悬置副车架系统来安装和支撑驱动电机。因此,如何改进现有技术中电机的安装结构,使电机的安装、拆卸省时、省力且该安装结构使用强度比较高,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配新能源后驱电机的上下纵梁中空式副车架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新能源车辆为实现后驱动力需要将电机后置在副车架上的问题。将后驱电机布置在一体式后副车架结构的内侧,通过电机悬置设置的位置降低电动机的质心,可以降低整车的重心。并且将各悬置布置在与电机质心高度相近的水平面上,在扭矩加大的同时使车辆具备更好的平稳性,增强整车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适配新能源后驱电机的上下纵梁中空式副车架结构,包括:
副车架上纵梁;副车架下纵梁,所述副车架上纵梁与所述副车架下纵梁成对相对的设置于所述副车架结构上,所述副车架上纵梁与所述副车架下纵梁之间分别设有与所述副车架结构一体铸造成型的中空结构;
副车架悬置安装结构,所述副车架悬置安装结构与所述副车架结构一体成型,所述后驱电机通过所述副车架悬置安装结构和对应的电机悬置组件固设于所述副车架结构的中空部;
其中,所述电机悬置组件布置在与所述后驱电机的质心高度相近的水平面上。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悬置组件包括悬置外管、隔震部和悬置内管,所述悬置外管压设于所述副车架悬置安装结构中,所述悬置内管与所述后驱电机固定连接;所述隔震部设于所述悬置外管与所述悬置内管之间,使得所述副车架悬置安装结构通过所述电机悬置组件上的所述悬置外管、所述隔震部和所述悬置内管相配合,将所述后驱电机与所述副车架结构固定连接。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后驱电机垂直于所述副车架上纵梁与所述副车架下纵梁之间的所述中空结构设置。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后置电机的传动轴与所述后置电机啮合传动,且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中空结构,使得所述传动轴通过转向节上的轮毂轴承带动所述车辆的车轮转动。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副车架上纵梁与所述副车架下纵梁之间,还一体成型有转向节臂支架、前束杆支架和上控制臂支架,使得所述转向节臂支架与转向节臂、所述前束杆支架与前束杆、所述上控制臂支架与上控制臂分别固定连接;且所述前束杆上还固设有转向节臂连接杆,所述前束杆通过所述转向节臂连接杆与所述转向节固定连接、并配合与所述转向节固定连接的所述转向节臂和所述上控制臂,使得所述转向节臂、所述前束杆和所述上控制臂相配合带动所述转向节沿所述传动轴的周向方向运动。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副车架结构上还一体成型有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所述副车架结构通过所述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内压设有车身衬套,所述车身衬套与所述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过盈配合,使得所述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与所述车身衬套,通过紧固件将所述车身与所述副车架结构固定连接。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副车架结构为整体等壁厚中空结构,通过设置若干浇口通道、若干冒口、若干内部补缩筋和若干网纹筋,以保证一体成型铸造的成品率。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副车架结构上还设有若干线束、传感器和冷却水管安装点使得高压线束、低压线束、搭铁线、传感器和冷却水管分别与所述副车架结构固定连接。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副车架结构上设有若干拉铆螺栓安装点,所述拉铆螺栓安装点处铸件壁厚加厚,并设计有内螺纹,所述车辆各部件通过双头螺柱通过所述拉铆螺栓安装点与所述副车架结构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适配新能源后驱电机的上下纵梁中空式副车架结构,具有以下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为一种适配新能源后置后驱电机的副车架结构,其结构为一体式框架上下纵梁中空式结构,减少了副车架各组件的模具设计及配套,使得副车架不需要焊接工序,使制造工序与工艺都得到简化。一体式结构可以使得副车架结构强度,较同结构焊接分体式副车架结构强度提高约30%,避免因为铝焊缝强度低、焊接变形等问题,使其应用范围更广,可以适用在中大型较重车辆,承受更高载荷、更严苛要求。同时,后副车架结构外部壁体整体相连,内部设计为空心结构,本体成腔体结构。与实心铝合金副车架结构相比,在较低重量下可以实现更大的截面面积,铸铝结构也可以实现复杂多变的结构形式,使副车架结构具有更好的隔振和过滤噪音的能力。
同时,本发明将后驱电机布置在后副车架结构内侧的空心位置,通过降低后驱电动机的质心,可以降低整车的重心。将各悬置布置在与电机质心高度相近的水平面上,在扭矩加大的同时使车辆具备更好的平稳性,增强整车舒适性。将副车架结构左右纵梁之间设计有上下纵梁中空式,为布置在后副车架结构内侧电机输出的驱动轴提供了工作空间,同时可以起到减重,上下纵梁结构使副车架结构整体受力分配更加均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适配新能源后驱电机的上下纵梁中空式副车架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示意图,用于显示后驱电机与传动轴。
图3为图1中副车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3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显示图2中副车架结构浇口、冒口和网纹筋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6为显示图2中副车架结构的补缩筋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7为显示本发明副车架结构上安装有传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7中传动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显示本发明的后驱电机、电机悬置组件与传动部分之间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10为显示本发明的副车架悬置安装结构与电机悬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2为显示本发明副车架结构上安装的线束及其位置的示意图。
图13为图3中A处副车架结构的拉铆结构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副车架结构1、副车架上纵梁11、副车架下纵梁12、中空结构13、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14、车身安装点15、中空部16;
后驱电机2、传动轴21、电机悬置组件22、电机质心23;
副车架悬置安装结构3、悬置外管31、隔震部32、悬置内管33、电机固定螺栓34;
车身悬置4;
转向节5;
转向节臂61、转向节臂支架611、转向节臂连接杆612、前束杆62、前束杆支架621、上控制臂63、上控制臂支架631、轮毂轴承64;
浇口71、冒口72、内部补缩筋73、网纹筋74、拉铆螺栓安装点75,双头螺柱76;
高压线束81、低压线束82、搭铁线83、传感器线束84、冷却水管85、传感器线束8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请参阅图1至图1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适配新能源后驱电机的副车架结构1,包括副车架上纵梁11和副车架下纵梁12。副车架上纵梁11与副车架下纵梁12成对相对的设置于副车架结构1上。副车架上纵梁11与副车架下纵梁12之间分别设有与副车架结构1一体铸造成型的中空结构13。副车架悬置安装结构3是由副车架结构1一体成型的结构,后驱电机2通过副车架悬置安装结构3和对应的电机悬置组件22固设于副车架结构1的中空部16。其中,电机悬置组件22布置在与后驱电机2的质心高度相近的水平面上。
结合图2到图4,由副车架结构1的上纵梁11和副车架下纵梁12构成的一体铸造成型的中空结构13,为传动轴21提供工作空间。同时中空结构13的设置也起到减重作用,使得副车架上纵梁11和副车架下纵梁12组成的副车架结构1,其整体受力分配更加均衡。由于副车架结构1的每一部分并非均匀的截面,根据产品及性能需要,可以设计成多变的截面,这有利于提升副车架整体强度、疲劳、模态等,实现良好的力和力矩的传递。一体成型后的副车架结构1呈等壁厚结构,外部壁体整体相连,形成内部空腔,成为空心结构。与实心铝合金副车架相比,在较低重量下可以实现更大的截面面积,铸铝结构也可以实现复杂多变的结构形式,使副车架具有更好的隔振和过滤噪音的能力。
结合图7至图11,副车架结构1上还设置有电机悬置组件22。电机悬置组件22包括悬置外管31、隔震部32和悬置内管33,悬置外管31压设于副车架悬置安装结构3中,悬置内管33与后驱电机2固定连接。隔震部32设于悬置外管31与悬置内管33之间,使得副车架悬置安装结构3通过电机悬置组件22上的悬置外管31、隔震部32和悬置内管33相配合,将后驱电机2与副车架结构1固定连接。一般为了后驱电机2的稳定性,在副车架结构1上设计有三个副车架悬置安装结构3。副车架悬置安装结构3与电机悬置组件22相配合,布置在与后驱电机2质心高度相近的水平面上,后驱电机2通过电机悬置组件22安装布置在副车架上,实现后驱电机2的质心与电机悬置组件22中心高度在相近的水平面,可以在扭矩加大的同时使车辆具备更好的平稳性,增强整车舒适性。同时,将后驱电机2垂直于副车架上纵梁11与副车架下纵梁12之间的中空结构13设置。使得后驱电机2始终保持在于副车架结构1水平设置,使得与后驱电机2相连接的传动轴21,也与副车架结构1相平行。由于副车架结构1与后置电机2不产生直接的刚性连接,使得副车架结构1不直接反馈后置电机2的运行振动,减少乘员舱的不适。
结合图7、图8和图9,后置电机2的传动轴21与后置电机2啮合传动,且传动轴21穿过中空结构13,使得传动轴21通过转向节5上的轮毂轴承64带动车辆的车轮转动。副车架上纵梁11与副车架下纵梁12之间,还一体成型有转向节臂支架611、前束杆支架621和上控制臂支架631,使得转向节臂支架611与转向节臂61、前束杆支架621与前束杆62、上控制臂支架631与上控制臂63分别固定连接。并且前束杆62上还固设有转向节臂连接杆612,前束杆62通过转向节臂连接杆612与转向节5固定连接、并配合与转向节5固定连接的转向节臂61和上控制臂63,使得转向节臂61、前束杆62和上控制臂63相配合带动转向节5沿传动轴21的周向方向运动。
结合图8,副车架结构1上还一体成型有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14,副车架结构1通过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14与车身固定连接。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14内压设有车身衬套4,车身衬套4与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14过盈配合,使得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14与车身衬套4,通过紧固件将车身与副车架结构1固定连接。由于副车架结构1与车身不产生直接的刚性连接,使得车身不直接反馈副车架结构1的应力,间接减少了由于后置电机2及车辆轮胎的抖动。
结合图5和图6,副车架结构1为整体等壁厚中空结构,各安装点处根据产品特性和性能要求局部加厚,加厚位置易出现铸造缺陷,为解决这些铸造缺陷,通过设计六组浇口71通道及多处冒口72和内部补缩筋73,并在副车架结构1的外部设计网纹筋74解决各安装点处铸造缺陷问题,使产品成品率提升,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即通过设置若干浇口71通道、若干冒口72、若干内部补缩筋73和若干网纹筋74,以保证一体成型铸造的成品率。通过合理设置浇口可使铸件铝液均匀、快速补充,副车架结构1的浇口71可设置在副车架结构1较厚的位置,在副车架结构1较厚且离浇口较远的位置合理设置冒口72,在不适宜设置浇口71和冒口72的位置,设计适当的补缩筋73,让铝液铸造时按照预定的顺序路径凝固,使最后凝固的铝液在浇口71和冒口72上,避免副车架结构1本体出现缩松或缩孔等铸造缺陷。在副车架结构1表面设计网纹筋74,可以增加铝液、气体的流动性,铸造时可以使铝液沿网纹筋74更好的流动、同时铸造时模具内的气体可以沿网纹筋沟槽排出,避免憋气、气孔、冷隔等铸造缺陷产生。对于浇冒口等弃料可以重新熔炼回收再利用到副车架铸造,材料利用率高,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常规分体空心副车架采用水平分型,由上下两个金属模具便可实现铸件外轮廓结构,内置砂芯形成空腔结构。而整体空心副车架需通过多种结构砂芯组合方式实现铸造工艺意图,实现充型及补缩。需要在内浇道整体围绕副车架四周布置,充分考虑铝液流动方向,平衡铝液的流量分配,防止铝液的填充距离过长。同时在铸件表面增加防冷隔的网格结构。外浇道沿副车架外围进料,内浇道与副车架连接的截面采用扁平形状,并增加了切内浇道的目测线,提高铸件锯切精度。对于副车架上下位置分别设计内浇道充型,设计暗冒口加强对副车架结构1结构的补缩,防止产生缩松或缩孔。副车架结构1的内部空心结构通过铸造时内部放置砂芯实现,副车架结构1本体上设计有多处漏砂口(亦称漏砂孔),铸造后砂芯通过震动从漏砂口中漏出清除,实现一体式副车架空心结构。
结合图13,为了副车架结构1的铝铸件内壁砂状粗糙表面拉铆螺栓不可靠问题,将螺栓安装处铸件壁厚加厚,设计成内螺纹结构,改用双头螺柱紧固,解决螺栓固定问题,使副车架结构1可以为其他零件提供螺栓固定点。即副车架结构1上设有若干拉铆螺栓安装点75,拉铆螺栓安装点75处铸件壁厚加厚,并在铸件壁厚加厚处,通过机加工出与双头螺柱尺寸相匹配的内螺纹,车辆各部件通过双头螺柱通过拉铆螺栓安装点75与副车架结构1固定连接。
结合图1和图9,于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一种适配新能源后驱电机的一体式铸铝副车架结构,根据副车架结构设计相应的浇口、冒口以及加强筋结构,实现副车架上纵梁和副车架下纵梁通过铸造一体成型。采用铝合金材质,可以有效的减少零件数量,使得制造和工艺得到简化。并且空心结构可以使本体成腔体结构,与实心铝合金副车架相比,具有重量轻空心腔体截面面积大。后驱电机2通过三个电机悬置组件22与副车架悬置安装结构3相配合,采用压装工序,压装在副车架结构1本体上。电机悬置组件22包括悬置外管31、隔震部32和悬置内管33。其中,悬置外管31可以采用聚酯纤维材质,隔震部32为天然橡胶调配而成。副车架悬置安装结构3与悬置外管31采用过盈配合,悬置外管31和悬置内管33与隔震部32通过硫化工艺成为一体,并通过电机固定螺栓34将后驱电机2与电机悬置组件22固定连接。通过电机悬置组件22与副车架悬置安装结构3相配合,使得后驱电机2与副车架结构1相连,并且隔震部32的天然橡胶体还可以实现减震。并且,在靠近副车架结构1两侧的转向节5位置,设置中空结构13,使得电机悬置组件22、电机质心23以及传动轴21相配合,增强车辆稳定性,同时为副车架结构1实现减重。将后驱电机2设置在副车架结构1的中空部16位置,H1为副车架结构1上后侧电机悬置组件22与后驱电机质心23高度差、H2为副车架结构1上前侧电机悬置组件22与驱动电机质心23高度差、H3为副车架结构1上前侧电机悬置组件22与副车架结构1上后侧电机悬置组件22的高度差。通过将三个电机悬置组件22和副车架悬置安装结构3相配合,使得后驱电机2保持相对水平对置的设置。
结合图7,转向节5通过转向节臂61、前束杆62和上控制臂63配合,转向节5通过轮毂轴承64沿着传动轴21的周向方向实现转动,并且传动轴21通过花键连接实现车辆车轮的动力输出。其中,转向节臂61通过转向节臂支架611与副车架结构1固定连接,前束杆6通过前束杆支架621与副车架结构1固定连接,上控制臂63通过上控制臂支架631与副车架结构1固定连接。副车架结构1的整体等壁厚中空结构,通过模具设计,副车架整体壁厚采用等壁厚,使得铝液流动平稳,并且受力均衡。一体式空心铸造铝合金副车架时,在铸造时内部放置砂芯实现的空心结构,砂芯的存在使副车架内腔表面呈粗糙砂状表面。与挤压铝型材光滑的表面不同,挤压铝可以在挤压件表面安装拉铆螺栓实现给其他零件提供螺柱式固定点由于空心铸铝粗糙的内表面,使得拉铆结构不稳定,容易出现螺栓脱落的情况。在副车架铸造过程中,会通过模具内腔局部加厚,并机加工出内螺纹孔,通过采用双头螺柱的结构,可以给其他零部件提供固定点。
结合图12,副车架结构1的本体设计众多各类线束固定结构,为解决电机从车身转移到副车架布置,众多线束无法布置在车身问题。通过在副车架结构1设有若干线束、传感器和冷却水管安装点,使得高压线束81、低压线束82、搭铁线83、传感器84和冷却水管85分别与副车架结构1固定连接。同时副车架结构1上还固定有传感器线束86,用于传感器84的信号传输。
本发明一体铸造成型,省去了焊接工艺,避免了拼焊结构铝副车架铝焊缝的复杂工艺,铝副车架在焊接前需要对铝合金本体进行清洗或打磨去除氧化皮,并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焊接,避免新的氧化膜产生影响焊接性能。为避免铝焊缝焊接时容易出现焊缝自身开裂的问题需要通过焊接工艺优化解决,铝焊缝焊接后会在焊缝及焊缝周边表面产生黑色的氧化物,需要进行氧化物清理,以上问题使拼焊结构铝副车架制造工艺复杂,工序链被拉长。本发明通过设计大量铝铸件浇口、冒口、内部补缩筋、外部设计网纹筋等特征,避免产品铸造缺陷产生,提升成品率,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同时,将螺栓安装处铸件壁厚加厚,设计成内螺纹结构改用双头螺柱紧固,解决螺栓固定问题,使副车架可以为其他零件提供螺栓固定点。整体副车架呈等壁厚结构,外部壁体整体相连,形成内部空腔的空心结构。等壁厚的设计,有利于铝液流动,均衡负载。铸造时内部放置砂芯实现,副车架本体上设计有多处漏砂口(亦称漏砂孔),铸造后砂芯通过震动从漏砂口中漏出清除,实现一体式副车架空心结构。使得轻量化的副车架设计,与传统钢副车架相比,同等尺寸下,可降重20~30%重量。
采用一体式空心铸造工艺,一体式使副车架具有更好的强度、疲劳性能。空心结构可以使本体成腔体结构,与实心铝合金副车架相比,具有重量轻,空心腔体截面面积大,铸铝可以实现复杂多变的结构形式,副车架更容易实现和满足NVH要求及动静刚度要求。通过集成连杆悬架结构的铝副车架,副车架通过转向节臂、上控制臂、前束杆与转向节相连接,进而与减震器、弹簧(包括空气弹簧)、稳定杆等组成集成连杆悬架。在副车架本体上压装电机悬置,起到连接固定电机作用。将电机布置在副车架上,可以使悬置与电机质心布置在高度相近的水平面上,在扭矩加大的同时使车辆具备更好的平稳性,增强整车舒适性。副车架与车身之间、副车架与电机之间均通过软橡胶衬套连接,起到良好的隔绝振动和噪音作用,避免路面及电机激励将噪音通过副车架传到车身进而传递到车内。从而有效的避开,副车架与电机、车轮等周边件共振频率,避免副车架与周边件共振产生啸叫、嗡嗡声等噪音,实现整车良好的NVH性能,使得整车良好的NVH性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适配新能源后驱电机的上下纵梁中空式副车架结构,通过一体式上下纵梁中空式集成连杆铝铸造结构,将后驱电机设置在副车架内侧的空心结构中,通过副车架上悬置安装结构与后驱电机上的电机悬置组件相配合,实现后驱电机固定在副车架上。同时,在副车架的上下纵梁之间采用中空结构,使得电机传动轴穿过一体式副车架,实现车辆动力传动。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适配新能源后驱电机的上下纵梁中空式副车架结构(1),其特征在于,包括:
副车架上纵梁(11);
副车架下纵梁(12),所述副车架上纵梁(11)与所述副车架下纵梁(12)成对相对的设置于所述副车架结构(1)上,所述副车架上纵梁(11)与所述副车架下纵梁(12)之间分别设有与所述副车架结构(1)一体铸造成型的中空结构(13);
副车架悬置安装结构(3),所述副车架悬置安装结构(3)与所述副车架结构(1)一体成型,所述后驱电机(2)通过所述副车架悬置安装结构(3)和对应的电机悬置组件(22)固设于所述副车架结构(1)的中空部(16);
其中,所述电机悬置组件(22)布置在与所述后驱电机(2)的质心高度相近的水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悬置组件(22)包括悬置外管(31)、隔震部(32)和悬置内管(33),所述悬置外管(31)压设于所述副车架悬置安装结构(3)中,所述悬置内管(33)与所述后驱电机(2)固定连接;所述隔震部(32)设于所述悬置外管(31)与所述悬置内管(33)之间,使得所述副车架悬置安装结构(3)通过所述电机悬置组件(22)上的所述悬置外管(31)、所述隔震部(32)和所述悬置内管(33)相配合,将所述后驱电机(2)与所述副车架结构(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驱电机(2)垂直于所述副车架上纵梁(11)与所述副车架下纵梁(12)之间的所述中空结构(13)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电机(2)的传动轴(21)与所述后置电机(2)啮合传动,且所述传动轴(21)穿过所述中空结构(13),使得所述传动轴(21)通过转向节(5)上的轮毂轴承(64)带动所述车辆的车轮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上纵梁(11)与所述副车架下纵梁(12)之间,还一体成型有转向节臂支架(611)、前束杆支架(621)和上控制臂支架(631),使得所述转向节臂支架(611)与转向节臂(61)、所述前束杆支架(621)与前束杆(62)、所述上控制臂支架(631)与上控制臂(63)分别固定连接;且
所述前束杆(62)上还固设有转向节臂连接杆(612),所述前束杆(62)通过所述转向节臂连接杆(612)与所述转向节(5)固定连接、并配合与所述转向节(5)固定连接的所述转向节臂(61)和所述上控制臂(63),使得所述转向节臂(61)、所述前束杆(62)和所述上控制臂(63)相配合带动所述转向节(5)沿所述传动轴(21)的周向方向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结构(1)上还一体成型有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14),所述副车架结构(1)通过所述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14)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14)内压设有车身衬套(4),所述车身衬套(4)与所述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14)过盈配合,使得所述副车架车身安装结构(14)与所述车身衬套(4),通过紧固件将所述车身与所述副车架结构(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结构(1)为整体等壁厚中空结构,通过设置若干浇口(71)通道、若干冒口(72)、若干内部补缩筋(73)和若干网纹筋(74),以保证一体成型铸造的成品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结构(1)上还设有若干线束、传感器和冷却水管安装点,使得高压线束(81)、低压线束(82)、搭铁线(83)、传感器(84)和冷却水管(85)分别与所述副车架结构(1)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结构(1)上设有若干拉铆螺栓安装点(75),所述拉铆螺栓安装点(75)处铸件壁厚加厚,并设计有内螺纹,所述车辆各部件通过双头螺柱通过所述拉铆螺栓安装点(75)与所述副车架结构(1)固定连接。
CN202310012471.3A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适配新能源后驱电机的上下纵梁中空式副车架结构 Pending CN1158484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12471.3A CN115848498A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适配新能源后驱电机的上下纵梁中空式副车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12471.3A CN115848498A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适配新能源后驱电机的上下纵梁中空式副车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48498A true CN115848498A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56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12471.3A Pending CN115848498A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适配新能源后驱电机的上下纵梁中空式副车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4849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54095A (zh) * 2023-07-28 2023-08-29 昆山美仑工业样机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机悬置结构的新能源汽车车架及其增稳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54095A (zh) * 2023-07-28 2023-08-29 昆山美仑工业样机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机悬置结构的新能源汽车车架及其增稳方法
CN116654095B (zh) * 2023-07-28 2023-10-13 昆山美仑工业样机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机悬置结构的新能源汽车车架及其增稳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30085591A1 (en) Modular front end for a motor vehicle
US20030085579A1 (en) Crash energy absorption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US20030205916A1 (en) Bulkhead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US20030085592A1 (en) Front end apron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CN115848498A (zh) 一种适配新能源后驱电机的上下纵梁中空式副车架结构
US20030089545A1 (en) Drive train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CN111216793A (zh) 一种新型钢制框式前副车架
CN209795601U (zh) 一种多连杆悬架后副车架
RU2423277C1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передней части грузового автомобиля с кабиной водителя и передняя часть грузового автомобиля
CN113184052B (zh) 一种兼顾后轮转向的五连杆铝合金后副车架
CN211943495U (zh) 一种新型钢制框式前副车架
CN111216794A (zh) 一种新型铝制全框式前副车架
CN209063876U (zh) 一种后悬置结构
CN208021549U (zh) 一种轿车组合式车架
CN211943496U (zh) 一种新型铝制全框式前副车架
JPS6288676A (ja) 車体支持構造体
CN103481967B (zh) 三轮车
CN216805593U (zh) 一种电动汽车阶梯刚度提升的后副车架
CN109204473A (zh) 一种铝合金铸造加铝合金型材焊接五连杆后副车架
CN210122050U (zh) 一种新能源动力总成悬置
CN210882312U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
JP3406091B2 (ja) 自動車のサスペンション支持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自動車
CN103387013B (zh) 一种汽车驾驶室前悬减振机构
JP2022151482A (ja) 部品統合型リアロア及び車体フレーム
CN209479763U (zh) 一种纯电动车车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