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45513B - 一种上下通风干式漆雾过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下通风干式漆雾过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45513B
CN115845513B CN202310191720.XA CN202310191720A CN115845513B CN 115845513 B CN115845513 B CN 115845513B CN 202310191720 A CN202310191720 A CN 202310191720A CN 115845513 B CN115845513 B CN 1158455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
supporting
filter
paint mist
fib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917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45513A (zh
Inventor
白雪凤
崔亚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Zhihe Coa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Zhihe Coa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Zhihe Coa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Zhihe Coa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9172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455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45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455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455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455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下通风干式漆雾过滤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在顶部具有进风口且在底部具有出风口,沿进风口朝向出风口的方向上,箱体内间隔设置有多层承托网,每层承托网上均布置有过滤纤维;每层承托网均编织形成有多个网兜,网兜包括支撑网和侧网,支撑网位于承托网下方,侧网位于支撑网与承托网之间且位于支撑网的四周,承托网、侧网和支撑网一体编织成型;过滤纤维设置于网兜内,以防止过滤纤维移位及形变,并且承托网具有供过滤纤维放置到网兜内的敞口。应用本发明时能够利用网兜对过滤纤维进行限制,防止其相对承托网移位,同时能够防止其在吸附漆雾后发生较大程度的形变,可有效提升过滤效果、减少更换频次。

Description

一种上下通风干式漆雾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漆雾过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下通风干式漆雾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喷涂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漆雾,需要应用漆雾过滤技术对漆雾进行过滤收集,之后将收集到的漆雾一起进行危废处理。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干式过滤装置所使用的过滤组件的材质为纸质,采用开孔或拉花的方式制成过滤组件,纸质过滤组件只有在开孔或缝隙处才能够供带有漆雾的气流流通,过滤效果差,且在吸附一定的漆雾后就容易发生较大程度的形变,因此需要频繁更换。同时,相关技术中用于设置过滤组件的过滤装置的机构较为复杂,为了保证其稳固性,一般会在箱体外部设置加强结构,导致装配操作繁琐、成本偏高。
另外,水性漆喷涂采用的喷漆工具旋杯或喷枪在清洗过程中,短期内产生较大量的纯水排放,遇到双组分油漆固化后堵塞清洗系统管路,清洗排放管路不畅通时,容易瞬间产生纯水下流排放不畅导致从上端开口处外溢,会直接下落到通风通道内,在水性漆清洗纯水、双组分清洗管路堵塞二者共同都极端恶劣的情况下产生的少量废液,相关技术中的过滤装置均不会对该废液进行处理,虽然废液的量较小,但随着过滤的进行,还是会浸湿过滤材质,影响过滤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下通风干式漆雾过滤装置。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下通风干式漆雾过滤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在顶部具有进风口且在底部具有出风口,沿所述进风口朝向出风口的方向上,所述箱体内间隔设置有多层承托网,每层承托网上均布置有过滤纤维;每层所述承托网均编织形成有多个网兜,所述网兜包括支撑网和侧网,所述支撑网位于承托网下方,所述侧网位于支撑网与承托网之间且位于支撑网的四周,所述承托网、侧网和支撑网一体编织成型;所述过滤纤维设置于所述网兜内,以防止所述过滤纤维移位及形变,并且所述承托网具有供过滤纤维放置到网兜内的敞口。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过滤纤维对漆雾进行过滤收集,由于过滤纤维自身具有一定的蓬松度,其过滤效果优于纸质过滤组件。同时,设置承托网并在承托网上编织形成多个网兜,利用网兜对过滤纤维进行限制,一方面能够限制过滤纤维相对承托网移位,另一方面在过滤纤维吸附漆雾后能够限制其发生较大程度的形变,使其在整个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过滤效果,减少更换频次。
优选的,每层所述承托网上的多个网兜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并且相邻两层所述承托网上的网兜交错布置。这样交错布置过滤纤维具有以下多方面的有益效果:多次改变漆雾的流通方向,可以减缓漆雾的流通速度,这样能够增加漆雾停留时间,进而增加漆雾和过滤纤维的接触面积与时间,上下层共同对漆雾有效阻挡过滤,使得过滤纤维可充分地吸附漆雾,提升过滤效果。
优选的,在相邻两层承托网中,靠近出风口的承托网上相邻两块过滤纤维之间的间距不大于靠近进风口的承托网上相邻两块过滤纤维之间的间距。采用该种布置方式,可以使得过滤纤维沿漆雾流通方向呈前疏后密的规律,进而平衡不同过滤纤维的漆雾吸附量,充分的发挥过滤纤维的过滤性能,同时降低更换频次。
优选的,在相邻两层承托网中,靠近出风口的承托网上的过滤纤维的密度不小于靠近进风口的承托网上过滤纤维的密度。采用该种布置方式,可以使得过滤纤维沿漆雾流通方向呈前疏后密的规律,由进风口到出风口,过滤的漆雾粒径由大到小,从前到后逐级过滤,保证大小颗粒的漆雾都能得到有效过滤。提高过滤效率和过滤精度,有效拦截不同粒径的漆雾。
优选的,沿所述进风口向出风口的方向上,相邻两层承托网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靠近进风口的纤维过滤,所有未经过滤的漆雾全量通行和过滤,越往后段逐级减少的吸附,越靠近进风口吸附油漆量越大,反之越靠近出风口因被前面多道吸附后段漆雾越少;进风口吸附油漆多,造成每个过滤纤维的纤维单体吸附后膨胀的体积越大,过滤纤维单体的通道逐渐减少变化量最大,每层过滤纤维因吸附油漆量不同造成的通道间隙变化不同,采用该种布置方式,主要保证每层的过滤纤维都能同步达到使用寿命,不浪费空间,同时也不障碍油漆通道,每层都不会提早堵塞。进而,使整体的过滤纤维吸附油漆量更大,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更换频次。
优选的,沿所述进风口向出风口的方向上,在最后一层所述承托网与出风口之间还设置有整面过滤棉,所述整面过滤棉的边缘与所述箱体的内壁贴合。可防止漆雾未经过滤就从出风口排出,保证过滤效果;同时,可通过整面过滤棉进行再次细过滤,并承接可能下落的较小漆雾团块,防止多层过滤的漆雾团块下落到后工艺段。
优选的,所述箱体包括外壳体和与所述外壳体固定设置的框体,所述框体包括顶框、底框和位于所述顶框和底框之间的立柱,至少在所述外壳体的四个角部设置有所述立柱;沿所述进风口向出风口的方向,每根所述立柱均间隔设置有相同数量的多个挂点,每根所述立柱上的挂点与其它立柱上的挂点一一对应,并且位于不同立柱上且相对应的挂点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承托网固定挂接在同一水平高度的挂点上。通过顶框和底框可对立柱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立柱发生倾斜,从而保证挂接在立柱上的承托网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包括基板、位于所述基板的顶部的上折弯板和位于所述基板的底部的下折弯板,所述上折弯板和下折弯板均与基板一体成型且能够相对基板摆动;所述顶框、底框和立柱均固定粘接在所述外壳体上,并且立柱的底面和底框的顶面分别固定粘接在下折弯板的上下两侧。这样便于批量化、低成本地制造出结构稳定的箱体。
优选的,沿所述基板的高度方向设置有四条折痕,所述基板的左侧部和右侧部设置有相适配的卡接结构,所述基板的左侧部和右侧部在基板沿折痕弯折时对准并通过所述卡接结构卡接。
优选的,位于最上层的过滤纤维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接收废液的V形接液板,在所述外壳体的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设置在立柱上,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V形支撑槽,所述V形接液板的两端卡接在对应侧的所述V形支撑槽内。通过设置V形接液板能够接收漆雾中的废液,防止废液浸湿过滤纤维,保证整个使用过程中过滤纤维的过滤效果。
优选的,一侧所述支撑板的水平高度低于另一侧所述支撑板的水平高度,较低一侧的支撑板设置有用于收集废液的接液槽。这样可及时的将落至V形接液板内的废液导流入接液槽内,利用接液槽存放废液,防止V形接液板内的废液溢出,从而更好地保证废液不会落至过滤纤维上。
优选的,所述V形接液板设置有上下两层,每层所述V形接液板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多组,并且两层所述V形接液板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过滤纤维为玻璃纤维。玻璃纤维具有良好的蓬松度,过滤效果好。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下通风干式漆雾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箱体内部的V形接水板、承托网及过滤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承托网和网兜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V形接水板、承托网及过滤纤维的侧部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箱体的爆炸图;
图7是实施例中箱体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7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中箱体装配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11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1.箱体,10.外壳体,100.进风口,101.基板,1010.卡接结构,102.上折弯板,103.下折弯板,11.框体,110.顶框,111.底框,112.立柱,2.承托网,3.网兜,30.支撑网,31.侧网,4.过滤纤维,5.整面过滤棉,6.V形接液板,7.支撑板,70.V形支撑槽,71.接液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
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下通风干式漆雾过滤装置,如图1所示,该过滤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在顶部具有进风口100且在底部具有出风口,在箱体1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使用时将该过滤装置放入过滤腔室内,喷涂过程中产生的漆雾就会沿着进风口100进入箱体1,并在经过过滤组件的过滤后再从出风口排出箱体1。待使用一定时间后,过滤组件吸附一定量的漆雾后失去过滤能力,再将过滤装置从过滤腔室内移出并统一进行危废处理,并将一个新的过滤装置重新放入过滤腔室内继续过滤工作。如图2、图3、图4和图5中所示,沿进风口100朝向出风口的方向上,本实施例中在箱体1内间隔设置有多层承托网2,每层承托网2均编织形成有多个网兜3,网兜3包括支撑网30和侧网31,支撑网30位于承托网2下方,侧网31位于支撑网30与承托网2之间且位于支撑网30的四周,承托网2、侧网31和支撑网30一体编织成型;过滤纤维4设置于网兜3内,以防止过滤纤维4移位及形变,并且承托网具有供过滤纤维4放置到网兜3内的敞口。本实施例提供的该过滤装置采用过滤纤维4对漆雾进行过滤收集,由于过滤纤维4自身具有一定的蓬松度,其过滤效果优于纸质过滤组件。同时,设置承托网2并在承托网2上编织形成多个网兜3,利用网兜3对过滤纤维4进行限制,一方面能够限制过滤纤维4相对承托网2移位,另一方面在过滤纤维4吸附漆雾后能够限制其发生较大程度的形变,使其在整个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过滤效果,减少更换频次。
本实施例中使用呈块状的玻璃纤维作为过滤纤维4,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除玻璃纤维以外的其它纤维材质或者过滤棉作为过滤纤维。从过滤效果上来看,玻璃纤维具有良好的过滤效果,本实施例采用玻璃纤维作为过滤纤维4还具有以下好处:市面上常见的玻璃纤维大多呈圆捆状,使用时展开呈一定长度的长条块状,本实施例中的方案可直接根据需要将其切割或裁剪为所需的尺寸即可,无需再额外进行加工,一方面不会刺激皮肤,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持玻璃纤维原有的蓬松度、保证良好的过滤效果。相关技术中也有使用玻璃纤维作为过滤组件的产品,但其需要设置中空的塑料柱来填充玻璃纤维,一方面填充操作需要人工进行,操作繁琐且极易损伤皮肤,另一方面填充操作需要将本来呈块状的玻璃纤维撕成小块向塑料柱内填充,会破坏块状玻璃纤维本身的蓬松度,直接对玻璃纤维的过滤效果产生影响。
本实施例中的承托网2、侧网31和支撑网30一体编织成型,其材质为尼龙,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化纤或棉线材质。由于承托网2和网兜3均具有网孔,不会阻碍带有漆雾的气流流通,同时可很好地定位过滤纤维4。
为进一步加强该过滤装置的过滤效果,本实施例中还对过滤纤维4的布置作出如下设计:每层承托网2上的多个网兜3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并且相邻两层承托网2上的网兜3交错布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交错布置是指:承托网2上间隔设置的过滤纤维4之间具有间距,沿漆雾流通方向,上一层的承托网2上的过滤纤维4之间的间距对应的下一层的承托网2上的位置处设置有过滤纤维4。这样交错布置过滤纤维4能够多次改变漆雾的流通方向、减缓漆雾的流通速度,这样能够增加漆雾停留时间,进而增加漆雾和过滤纤维4的接触面积与时间,使得过滤纤维4可充分地吸附漆雾,提升过滤效果。
更进一步的,在上述交错布置过滤纤维4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还从下述三个方面对过滤纤维4的布置作出设计:首先,在相邻两层承托网2中,靠近出风口的承托网2上相邻两块过滤纤维4之间的间距不大于靠近进风口100的承托网2上相邻两块过滤纤维4之间的间距。其次,在相邻两层承托网2中,靠近出风口的承托网2上的过滤纤维4的密度不小于靠近进风口100的承托网2上过滤纤维4的密度。另外,沿进风口100向出风口的方向上,相邻两层承托网2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采用该种布置方式,可以使得过滤纤维4沿漆雾流通方向呈前疏后密的规律,进而平衡不同过滤纤维4的漆雾吸附量,充分的发挥过滤纤维4的过滤性能,同时降低更换频次。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如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滤装置的箱体1的长度为两米,宽度和高度均为一米,箱体1内设置有十层承托网2,第一层承托网2设置有16个网兜3,每个网兜3中布置有一块过滤纤维4;第二层承托网2设置有17个网兜3,每个网兜3中布置有一块过滤纤维4;第三层承托网2设置有16个网兜3,每个网兜3中布置有一块过滤纤维4;第四层承托网2设置有17个网兜3,每个网兜3中布置有一块过滤纤维4;第五层承托网2设置有20个网兜3,每个网兜3中布置有一块过滤纤维4;第六层承托网2设置有21个网兜3,每个网兜3中布置有一块过滤纤维4;第七层承托网2设置有24个网兜3,每个网兜3中布置有一块过滤纤维4;第八层承托网2设置有25个网兜3,每个网兜3中布置有一块过滤纤维4;第九层承托网2设置有22个网兜3,每个网兜3中布置有一块过滤纤维4;第十层承托网2设置有十一个网兜3,每个网兜3中布置有一块过滤纤维4。每层承托网2上的过滤纤维4相同,此处所述的相同是指过滤纤维4的厚度和密度相同。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布置需要,当靠近边缘处布置的过滤纤维4的宽度尺寸超出立框时,就需要对过滤纤维4进行切割,这样会导致该块过滤纤维4的宽度尺寸小于其同层相邻的过滤纤维4的宽度。由图4中所示可知,第二层过滤纤维4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层过滤纤维4之间的间距,之后依次类推;第二层过滤纤维4的密度大于第一层过滤纤维4的密度,之后依次类推;第三层过滤纤维4和第二层过滤纤维4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层过滤纤维4和第一层过滤纤维4之间的间距,之后依次类推。另外,沿进风口100向出风口的方向上,在最后一层承托网2与出风口之间还设置有整面过滤棉5,整面过滤棉5的边缘与箱体1的内壁贴合。可防止漆雾未经过滤就从出风口排出,保证过滤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同时采用了上述三种方式对过滤纤维4进行布置,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仅采用其中一种方式或任意两种方式结合来对过滤纤维4进行布置。
如图6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箱体1包括外壳体10和与外壳体10固定设置的框体11,框体11包括顶框110、底框111和位于顶框110和底框111之间的立柱112,本实施例中的立柱112设置有六根,分别在外壳体10的四个角部设置一根立柱112,另外沿箱体1的长度方向在相邻两根立柱112之间再各设置一根立柱112。沿进风口100向出风口的方向,每根立柱112均间隔设置有相同数量的多个挂点(图中未示出),每根立柱112上的挂点与其它立柱112上的挂点一一对应,并且位于不同立柱112上且相对应的挂点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承托网2固定挂接在同一水平高度的挂点上。通过顶框110和底框111可对立柱112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立柱112发生倾斜,从而保证挂接在立柱112上的承托网2的稳定性。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挂点为金属挂钩,金属挂钩直接钉在立柱112上即可。然后将承托网2上对应位置处的网孔挂在金属挂钩上即可。也可以在生产立柱112时直接在立柱112上制作出插孔,在插孔上紧固插接插件作为挂点。
为控制成本,本实施例中的顶框110、底框111和立柱112均为木质,在该过滤装置使用完之后一起进行危废处理。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选用如塑料或金属材质制造顶框110、底框111和立柱112,强度满足要求即可。
结合图7、图8、图9和图10中所示,为便于批量化、低成本地制造出结构稳定的箱体1,本实施例中的外壳体10包括基板101、位于基板101的顶部的上折弯板102和位于基板101的底部的下折弯板103,上折弯板102和下折弯板103均与基板101一体成型且能够相对基板101摆动;顶框110、底框111和立柱112均固定粘接在外壳体10上,并且立柱112的底面和底框111的顶面分别固定粘接在下折弯板103的上下两侧。本实施例中的基板101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可通过热压工艺在其上制成折痕,这样就能够得到上述的上折弯板102和下折弯板103。同时沿基板101的高度方向热压形成四道折痕,基板101沿着上述四道折痕弯折后与上折弯板及下折弯板一起配合即可形成围设的外壳体10。制作箱体1时,先将六根立柱112和顶框110固定粘接在基板101的设定位置上,然后将下折弯板103向上弯折,使得下折弯板103的上表面与立柱112的底面接触,并将两者固定粘接。之后将粘接有立柱112和顶框110的基板101沿着四道折痕弯折,形成外壳体10,并且顶框110和立柱112已固定粘接在外壳体10的内壁上。基板101的的左侧部和右侧部在基板101沿折痕弯折后会对准,左侧部和右侧部对准后也使用粘接的方式实现固定。最后,再将底框111与下折弯板103的下表面固定粘接。上述制作过程简便且制成的箱体1结构稳定。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增强外壳体10的稳定性,还在基板101的左侧部和右侧部设置有卡接结构1010,基板101的左侧部和右侧部在基板101沿折痕弯折时对准并通过卡接结构1010卡接。也即基板101的左侧部和右侧部之间不仅粘接,还会通过卡接结构1010卡接,可以理解的是,制作时可以先卡接再粘接,也可以卡接和粘接同时进行。本实施例中左侧部和右侧部上的卡接结构均包括卡槽和卡块,也即左侧部的卡槽与右侧部的卡块相适配,左侧部的卡块与右侧部的卡槽相适配。本实施例中卡槽与卡块均呈梯形形状,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半圆状、水滴状、矩形等形状。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箱体成本低且便于批量化生产,也能够通过框体11保证箱体的稳定性,无需再在外部额外设置加强结构。其中,由于箱体在使用完成后直接进行危废处理,从成本考虑,优先采用“外壳体使用塑料材质、框体使用木质”的方案,尤其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在箱体内部使用金属部件的结构而言,成本显著降低。另外,木质的框体与塑料材质的外壳体粘接牢固,也便于使用钉枪进行固定,简化了装配操作。
本实施例中木质的顶框110、底框111及立柱112均与塑料材质的外壳体10固定粘接,为加强连接稳定性,还可以使用钉枪将顶框110与立柱112、顶块与外壳体10、立柱112与外壳体10以及底框111与外壳体10均打钉固定连接。
结合图2和图11中所示,为避免漆雾中的废液落至过滤纤维4上影响过滤纤维4的过滤效果,本实施例中还在位于最上层的过滤纤维4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接收废液的V形接液板6,并在外壳体10内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板7(图中仅示出其中一侧支撑板7),支撑板7固定设置在立柱112上,支撑板7上开设有V形支撑槽70,V形接液板6的两端卡接在对应侧的V形支撑槽70内。通过设置V形接液板6能够接收漆雾中的废液,防止废液浸湿过滤纤维4,保证整个使用过程中过滤纤维4的过滤效果。V形接液板6可使用硬纸制成。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一侧支撑板7的水平高度低于另一侧支撑板7的水平高度,较低一侧的支撑板设置有用于收集废液的接液槽71。这样利用高度差,可及时的将落至V形接液板6内的废液导流入接液槽71内,利用接液槽71存放废液,防止V形接液板6内的废液溢出,从而更好地保证废液不会落至过滤纤维4上。本实施例中的V形接液板6设置有上下两层,每层V形接液板6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多组,并且两层V形接液板6交错设置。
在本发明中,除非实施例中另有明确的相关规定或者限定,否则实施例中出现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和“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理解的,也可以是机械连接、电连接等;当然,还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通过中间媒介进行间接连接,或者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上下通风干式漆雾过滤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在顶部具有进风口(100)且在底部具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进风口(100)朝向出风口的方向上,所述箱体(1)内间隔设置有多层承托网(2),每层承托网(2)上均布置有过滤纤维(4),所述过滤纤维(4)为玻璃纤维并且呈块状;
每层所述承托网(2)均编织形成有多个网兜(3),所述网兜(3)包括支撑网(30)和侧网(31),所述支撑网(30)位于承托网(2)下方,所述侧网(31)位于支撑网(30)与承托网(2)之间且位于支撑网(30)的四周,所述承托网(2)、侧网(31)和支撑网(30)一体编织成型,并且所述承托网(2)、侧网(31)和支撑网(30)为尼龙或化纤或棉线材质;
所述过滤纤维(4)设置于所述网兜(3)内,以防止所述过滤纤维(4)移位及形变,并且所述承托网(2)具有供过滤纤维(4)放置到网兜(3)内的敞口,所述过滤纤维(4)可直接根据需要切割或裁剪为所需的尺寸即可,无需再额外进行加工;
每层所述承托网(2)上的多个网兜(3)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并且相邻两层所述承托网(2)上的网兜(3)交错布置;
在相邻两层承托网(2)中,靠近出风口的承托网(2)上相邻两块过滤纤维(4)之间的间距不大于靠近进风口(100)的承托网(2)上相邻两块过滤纤维(4)之间的间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通风干式漆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相邻两层承托网(2)中,靠近出风口的承托网(2)上的过滤纤维(4)的密度不小于靠近进风口(100)的承托网(2)上过滤纤维(4)的密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通风干式漆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进风口(100)向出风口的方向上,相邻两层承托网(2)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通风干式漆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进风口(100)向出风口的方向上,在最后一层所述承托网(2)与出风口之间还设置有整面过滤棉(5),所述整面过滤棉(5)的边缘与所述箱体(1)的内壁贴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通风干式漆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包括外壳体(10)和与所述外壳体(10)固定设置的框体(11),所述框体(11)包括顶框(110)、底框(111)和位于所述顶框(110)和底框(111)之间的立柱(112),至少在所述外壳体(10)的四个角部设置有所述立柱(112);
沿所述进风口(100)向出风口的方向,每根所述立柱(112)均间隔设置有相同数量的多个挂点,每根所述立柱(112)上的挂点与其它立柱(112)上的挂点一一对应,并且位于不同立柱(112)上且相对应的挂点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承托网(2)固定挂接在同一水平高度的挂点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下通风干式漆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0)包括基板(101)、位于所述基板(101)的顶部的上折弯板(102)和位于所述基板(101)的底部的下折弯板(103),所述上折弯板(102)和下折弯板(103)均与基板(101)一体成型且能够相对基板(101)摆动;
所述顶框(110)、底框(111)和立柱(112)均固定粘接在所述外壳体(10)上,并且立柱(112)的底面和底框(111)的顶面分别固定粘接在下折弯板(103)的上下两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下通风干式漆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基板(101)的高度方向设置有四条折痕,所述基板(101)的左侧部和右侧部设置有相适配的卡接结构(1010),所述基板(101)的左侧部和右侧部在基板(101)沿折痕弯折时对准并通过所述卡接结构(1010)卡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下通风干式漆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上层的过滤纤维(4)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接收废液的V形接液板(6),在所述外壳体(10)的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固定设置在立柱(112)上,所述支撑板(7)上开设有V形支撑槽(70),所述V形接液板(6)的两端卡接在对应侧的所述V形支撑槽(70)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下通风干式漆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侧所述支撑板(7)的水平高度低于另一侧所述支撑板(7)的水平高度,较低一侧的支撑板(7)设置有用于收集废液的接液槽(71)。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下通风干式漆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接液板(6)设置有上下两层,每层所述V形接液板(6)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多组,并且两层所述V形接液板(6)交错设置。
CN202310191720.XA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上下通风干式漆雾过滤装置 Active CN1158455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91720.XA CN115845513B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上下通风干式漆雾过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91720.XA CN115845513B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上下通风干式漆雾过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45513A CN115845513A (zh) 2023-03-28
CN115845513B true CN115845513B (zh) 2023-06-09

Family

ID=85659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91720.XA Active CN115845513B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上下通风干式漆雾过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455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78073B (zh) * 2023-03-31 2023-07-07 杭州智和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干式喷漆室用漆雾预过滤装置及干式喷漆室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63095A (en) * 1979-11-16 1981-06-03 Plessey Co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air filters
CN107497274A (zh) * 2017-09-27 2017-12-22 佛山市深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废气净化环保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02048B2 (ja) * 2006-06-16 2011-10-26 イビデン株式会社 保持シール材、排ガス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175440U (ja) * 2012-02-23 2012-05-10 株式会社シグマ フィルタユニット
SE541920C2 (en) * 2017-10-01 2020-01-07 Absolent Ab Filter system with a layer comprising active carbon containing permeable bags
CN207385043U (zh) * 2017-10-30 2018-05-22 苏州科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箱式漆雾过滤装置
CN109432905A (zh) * 2018-12-03 2019-03-08 江西福莱特过滤材料有限公司 空气滤芯及含该空气滤芯的空气滤清器
CN109569111A (zh) * 2018-12-31 2019-04-05 扬州海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漆雾废气的过滤装置
CN210751912U (zh) * 2019-10-21 2020-06-16 江阴山源科技有限公司 漆雾过滤装置
CN111558276A (zh) * 2020-05-12 2020-08-21 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分离气流中过喷漆雾的过滤模块
CN216572135U (zh) * 2021-12-02 2022-05-24 上海迅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纤维复合型多功能滤网
CN115138159B (zh) * 2022-09-01 2022-12-16 杭州智和涂装科技有限公司 干式组合过滤箱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63095A (en) * 1979-11-16 1981-06-03 Plessey Co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air filters
CN107497274A (zh) * 2017-09-27 2017-12-22 佛山市深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废气净化环保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45513A (zh) 202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845513B (zh) 一种上下通风干式漆雾过滤装置
CN207899731U (zh) 一种防堵塞的圆筒初筛机
CN116078070B (zh) 一种干式过滤箱
KR101998386B1 (ko) 사각형여과집진기와 회전중력집진기가 결합된 복합여과집진기
CN208694592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除尘装置
CN116099297A (zh) 一种干式过滤箱结构
JP6607712B2 (ja) 空気浄化装置
CN115845514A (zh) 纵向整体干式过滤模组
CN212865147U (zh) 一种纺织设备用纺织尘收集装置
CN210814417U (zh) 汽车涂装漆雾箱式过滤收集模组
CN210138536U (zh) 一种易清灰防堵塞滤袋除尘器
CN2933537Y (zh) 电焊接专用的空气过滤机的过滤装置
CN209393534U (zh) 一种无纺布纤维原料筛选装置
CN210993363U (zh) 一种印刷用除尘设备
CN208244387U (zh) 一种环保机械用空气除尘净化环保装置
CN208115394U (zh) 用于空气净化器的一级过滤装置
CN2452596Y (zh) 多层式过滤网结构改良
CN208020518U (zh) 一种石材切割装置
CN208694501U (zh) 脉喷单机袋式收尘器
CN208139445U (zh) 一种新型圆形空气过滤器结构
CN216537375U (zh) 一种义齿打磨工艺用组合滤器
CN206637691U (zh) 一种便于清洗保养的油烟机
CN211520504U (zh) 一种敷料生产用储液装置
CN2374136Y (zh) 一种防止吸尘器二次污染的装置
CN216878413U (zh) 一种假牙雕刻工艺用组合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