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40513A - 触摸屏报点率的调节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触摸屏报点率的调节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40513A
CN115840513A CN202211396873.XA CN202211396873A CN115840513A CN 115840513 A CN115840513 A CN 115840513A CN 202211396873 A CN202211396873 A CN 202211396873A CN 115840513 A CN115840513 A CN 1158405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touch operation
false
terminal equipment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968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启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9687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405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40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405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触摸屏报点率的调节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触控信息,所述触控信息为对终端设备的触摸屏进行触控操作后所获得的信息;根据所述触控信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在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时,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采用本申请实施例,能解决现有采用固定报点率方案的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触摸屏报点率的调节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摸屏报点率的调节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终端设备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例如终端设备的屏幕可以是触摸屏,用户通过对触摸屏进行触控操作,以实现对终端设备的控制。
触摸屏报点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触控屏上报触控位置的次数,表征触摸屏对触控操作的响应速度。现有终端设备中通常采用固定报点率,例如60Hz或120Hz等。然而在实践中发现:较低的固定报点率虽然能降低设备功耗,但会影响触控操作的响应速度;较高的固定报点率虽然能提高触控操作的响应速度,但会增加设备功能。可见,现有技术采用固定报点率的方案,适应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摸屏报点率的调节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能解决现有采用固定报点率方案的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摸屏报点率的调节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触控信息,所述触控信息为对终端设备的触摸屏进行触控操作后所获得的信息;
根据所述触控信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
在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时,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摸屏报点率的调节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触控信息,所述触控信息为对终端设备的触摸屏进行触控操作后所获得的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控信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
调节模块,用于在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时,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及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获取触控信息,所述触控信息为对终端设备的触摸屏进行触控操作后获得的信息;根据所述触控信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在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时,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可见,本申请能在触控对象的触控操作为非误触操作时,对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以满足终端设备不同的上报需求,避免由于报点率过低带来的响应速度较慢、报点率过高带来的功耗增加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固定报点率所存在的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屏报点率的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摸屏报点率的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屏报点率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首先,介绍本申请适用的终端设备。
请参见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包括触摸屏系统100、终端系统200和触摸屏300,其中:
所述触摸屏系统100分别支持与所述终端系统200和所述触摸屏300连接通信,例如所述触摸屏系统100可通过集成电路之间(Inter Integrated Circuit,I2C)连线与所述触摸屏300通信,所述触摸屏系统100通过输入(INT)引脚、I2C接口、改进型I2C(ImprovedInter Integrated Circuit,I3C)接口、串行外围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或其他通信接口与所述终端系统200通信等。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触摸屏系统100可通过INT引脚触发中断信号,以通知所述终端系统200获取所述触摸屏系统100的数据,例如用户针对所述触摸屏300进行触控操作后产生的触控信息等。相应地,所述终端系统200可通过I2C或SPI接口获取所述触摸屏系统100的数据。
目前,触摸屏300的报点原理是:触摸屏300感应用户触控触摸屏300上的具体位置,以上报给终端系统200,例如终端系统200通过I2C或SPI接口获取该具体位置等。所述触摸屏300的类型并不做限定,例如按照触摸屏支持响应的触控位置的数量分为:单点式触摸屏和多点式触摸屏;按照触摸屏制备采用的器件分为:电阻式触摸屏和电容式触摸屏等。
以电容式触摸屏为例,下面介绍下电容式触摸屏的报点原理。请参见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屏3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触摸屏300为电容式触摸屏,包括m个驱动通道(图示为Y1~Ym)和n个感应通道(图示为X1~Xn),m和n均为正整数。如图,每个驱动通道和每个感应通道均与触摸屏系统100连接通信。所述触摸屏系统100可根据实际需求向m个驱动通道中的任一个或多个驱动通道,发送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触摸屏300工作。相应地,所述触摸屏300中的相应驱动通道接收该驱动信号。由于触摸屏300上的驱动通道和感应通道之间存在耦合电容,感应通道会感应来自驱动通道的驱动信号,感应通道上会产生驱动信号对应的耦合信号,也称为感应信号。所述触控屏系统100会根据各个驱动通道输出的驱动信号、和各个感应通道接收的感应信号来检测用户在所述触摸屏300上的触控位置,并计算出所述触控位置的坐标。
举例来说,请参见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摸屏3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的触摸屏300中包括10个驱动通道和8个感应通道,图示分别表示为:Y1~Y10,X1~X8。图3中,驱动通道和感应通道交叉处标有斜线,表示触控屏系统100向驱动通道输出驱动信号时,触控屏系统100会接收对应感应通道基于该驱动信号产生的感应信号。图3中的黑色圆框表示用户在所述触摸屏300上进行触控操作所对应的触控位置,也可称为触控点。
具体实现中,所述触控屏系统100可分别向10个驱动通道发送对应的驱动信号,并接收8个感应通道各自所产生的感应信号。然后根据这些驱动信号和感应信号,分析出触控位置和非触控位置各自所存在的电容差异(即信号差异),从而确定出用户在所述触摸屏300上的触控位置及该触控位置的坐标,具体如图3中黑色圆框所示的位置,即占用/按压通道Y4、Y5、X3和X4所对应的位置。
相应地,电容式触摸屏的报点原理即是:利用触摸屏的电容感应原理,识别触控位置的坐标,具体通过计算用户触控触摸屏和不触控触摸屏两者之间的电容差异来获得。当该触控位置的坐标在预设的报点阈值范围内,则上报给终端系统200。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涉及的终端设备可指具有触摸屏的设备,其可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诸如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电子阅读器、音频/视频播放器、移动互联网设备(MID,Mobile InternetDevices)或穿戴式智能设备等。
请参见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的目标系统可以是所述触摸屏系统100,也可以是所述终端系统200。所述目标系统包括:处理器401、存储器402、输入单元403、显示单元404、传感器405、通信单元406以及电源407等部件。
当所述目标系统为终端系统200时,所述目标系统还可包括音频电路408、扬声器409、传声器410或其他功能部件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所示的目标系统并不构成限定,其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结合某些部件、或不同的部件布置。
存储器402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也可称为程序代码,,或指令),处理器4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中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目标系统的各种功能应用及数据处理。存储器4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对应的应用程序(比如触摸屏报点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目标系统的数据,比如用户使用该目标系统的使用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1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403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目标系统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403可以包括触控面板40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4032。触控面板4031,也称为触摸屏300,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控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4031上或在触控面板40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40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控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控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401,并能接收处理器401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4031。除了触控面板4031,输入单元403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40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40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404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目标系统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404可包括显示面板404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4041。进一步的,触控面板4031可覆盖显示面板4041,当触控面板404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控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401以确定触控操作对应的类型(也可称为触控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401根据触控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40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4中,触控面板4031与显示面板40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4031与显示面板4041集成而实现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目标系统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405,例如触摸传感器、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或其他传感器。具体地,触摸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当前是否存在用户对触控面板4031进行触控操作等。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40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系统所在的设备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40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系统所在设备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系统中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通信单元406用于收发信息或信号,例如接收触摸屏300上报的触控位置等触控信息。当所述目标系统为终端系统200时,所述通信单元406可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单元或其他通信单元等。其中,RF电路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401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Messaging Service,SMS)等。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系统通过WiFi模块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可以理解的是,WiFi单元并不属于目标系统的必须构成,其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音频电路408、扬声器409和传声器410可提供用户与系统(或系统所在设备)之间的音频接口。
音频电路408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409,由扬声器409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410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408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401处理后,经通信单元407发送给其他设备,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402以便进一步处理。
处理器401是系统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系统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计算机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数据,执行系统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系统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40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401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401中。
系统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407(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407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4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当目标系统为终端系统200时,尽管未示出,终端系统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功能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接着,介绍本申请适用的一些触控操作场景。
第一,有遮挡场景。本申请根据终端设备的触摸屏300是否存在遮挡,将针对触摸屏300的触控操作所适用的应用场景(简称为触控操作场景)分为有遮挡场景和无遮挡场景。该有遮挡场景是指终端设备的触摸屏300存在有除手指或手掌外的其他物体遮挡的场景,例如终端设备放在包里或口袋里、或者在通话过程中,终端设备靠近用户脸颊遮挡触摸屏300等应用场景。
在有遮挡场景中,常常会出现触摸屏300的误触操作。例如终端设备放在口袋里的场景中,常常会由于口袋里的终端设备因摩擦触碰发生口袋误触。又如在打电话场景中,由于用户脸部距离触摸屏300距离较近,常常会出现脸部触碰到触摸屏300,发生电话误触。
第二,无遮挡场景。该无遮挡场景是指终端设备的触摸屏300不存在除手指或手掌外的其他物体遮挡的场景。例如,用户使用单手或双手正常操作终端设备的触摸屏300,以启用相应的应用程序或应用功能。
在无遮挡场景中,也会出现触摸屏300的误触操作。例如,在终端设备的使用过程,如打游戏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用户手指或手掌虎口不小心触碰到触摸屏300的底部快捷菜单或Home键等情况,从而产生触摸屏300的误触操作。
基于上述实施例,下面介绍本申请涉及的几种方法实施例。请参见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屏报点率的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的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实施步骤:
S501、获取触控信息,所述触控信息为对终端设备的触摸屏300进行触控操作后所获得的信息。
本申请所述触控信息是指触控对象对终端设备的触摸屏300进行触控操作后所产生或获得的信息,例如触控对象在预设时段内对终端设备的触摸屏300进行触控操作后所获得的信息等。所述触控对象可以是指能触控触摸屏300的对象,例如用户手指、脸颊、虎口或其他物体等。所述触控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所述触控操作的操作类型、操作速度、触控位置、触控次数、触控时长、触控点个数、触控区的形状、触控区的面积、所述触控操作对应在触摸屏300上所按压的通道个数(简称为触控通道个数)、触控对象与触摸屏之间的间隔距离(也可称为目标距离)、及相邻两次所述触控操作之间的间隔时长(简称为触控间隔时长)等信息。
所述触控信息的获取方式不做限定,例如可通过触摸屏300下方设置的器件(如压力传感器或耦合电容等器件)获得,也可为通过网络接收其他设备(如服务器或其他终端)发送而来的。具体地例如,以电容式触摸屏为例,在触控对象(如用户)对电容式触摸屏进行触控操作之后,通过电容式触摸屏下方的驱动通道和感应通道可检测获得诸如触控位置、触控通道个数、触控时长、触控区的形状、触控区的面积等触控信息。通过电容式触摸屏顶部设置的距离传感器(如红外测距传感器或雷达传感器)来检测获得触控对象与触摸屏之间的目标距离等信息。
S502、根据所述触控信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可直接根据所述触控信息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可先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操作场景,然后根据所述操作场景和所述触控信息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这两种可能的具体实施方式将在本申请下文进行详述。
本申请在确定到所述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时,可继续执行步骤S503;反之在确定到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即为正常操作或非误触操作)时,可继续执行步骤S504。
S503、在所述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时,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抑制调节。
S504、在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时,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
本申请在确定到所述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时,可对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抑制调节,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在确定到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时,可根据实际需求对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具体可以对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等处理。
可见,本申请通过对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的判断,来灵活调整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以满足终端设备不同的上报需求,避免由于报点率过低带来的响应速度较慢、报点率过高带来的功耗增加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固定报点率所存在的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请参见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摸屏报点率的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的方法包括如下实施步骤:
S601、获取触控信息,所述触控信息为对终端设备的触摸屏300进行触控操作后所获得的信息。关于步骤S601的介绍可对应参考前述步骤S501中的相关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S602、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场景。
本申请所述操作场景的分类并不做限定,例如按照终端设备的触摸屏300是否存在遮挡,可将所述操作场景分为:有遮挡场景和无遮挡场景;又如按照触控对象进行触控操作的操作类型,可将所述操作场景分为:滑动场景、单击场景、双击场景和多击场景等。本申请下文主要以有遮挡场景和无遮挡场景为例进行相关内容的阐述,但并不构成限定。
所述操作场景的确定方式不做限定,例如通过设置在终端设备顶部的红外测距传感器来检测所述终端设备的触摸屏300是否存在遮挡,从而确定出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场景是有遮挡场景、还是无遮挡场景等。又如,通过设置在终端设备顶部的超声波传感器来检测所述终端设备的触摸屏300是否存在遮挡,具体地在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检测到触摸屏300上存在有物体,且物体的尺寸大于预设尺寸阈值时,可确定该触摸屏300存在遮挡,从而确定出所述操作场景为有遮挡场景;反之,确定出所述操作场景为无遮挡场景。所述预设尺寸阈值为系统或用户自定义设置的阈值,其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S603、根据所述操作场景和所述触控信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操作场景为有遮挡场景时,所述触控信息至少包括触控对象与终端设备的触摸屏之间的目标距离,则本申请可通过判断所述目标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误触距离,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具体地,在判断到所述目标距离小于预设误触距离时,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反之,在判断到所述目标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误触距离时,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即可认为是正常操作。所述预设误触距离为系统或用户自定义设置的距离,例如根据用户经验设置的经验值,或者根据一系列实验数据分析获得的统计值等,本申请不做限定。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操作场景为无遮挡场景时,本申请可直接根据所述触控信息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具体可通过判断所述触控信息是否满足预设误触条件来确定。具体地在判断到所述触控信息满足预设误触条件时,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反之在判断到所述触控信息不满足预设误触条件时,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所述预设误触条件用于判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其可为系统自定义设置的条件,且该条件与触控信息一一对应。例如所述触控信息包括触控位置,则所述预设误触条件可包括所述触控位置位于预设误触区域,所述预设误触区域可为系统自定义设置的终端设备的边缘区域等。
下面介绍几种可能的基于预设误触条件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触控信息包括触控位置时,所述预设误触条件可包括所述触控位置位于预设误触区域。本申请可通过判断所述触控位置是否位于预设误触区域,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具体地在判断到所述触控位置位于预设误触区域时,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否则,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所述预设误触区域为系统自定义设置的误触区域,例如终端设备的边缘区域等。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触控信息包括触控通道个数时,所述预设误触条件可包括所述触控通道个数位于预设误触通道范围。本申请可通过判断所述触控通道个数是否位于预设误触通道范围,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具体地在判断到所述触控通道个数位于预设误触通道范围时,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否则,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所述预设误触通道范围为系统自定义设置的通道个数范围或区间,例如5-6之间等等。所述触控通道个数具体可指所述触控操作对应在终端设备的触摸屏300上按压所占的感应通道的个数、驱动通道的个数,或者是感应通道和驱动通道的总个数等,其可根据系统实际需求设定,本申请不做限定。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触控信息包括触控时长时,所述预设误触条件可包括所述触控时长小于第一预设时长。本申请可通过判断所述触控时长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时长,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具体地在判断到所述触控时长小于第一预设时长时,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否则,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系统自定义设置的时长,例如根据用户经验设置的经验值等。通常第一预设时长较小,如3秒、5秒等。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触控信息包括触控点个数时,所述预设误触条件包括所述触控点个数小于预设误触个数。本申请通过判断所述触控点个数是否小于预设误触个数,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具体地在判断到所述触控点个数小于预设误触个数时,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否则,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所述预设误触个数为系统自定义设置的误触点数的上限值,例如5等。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触控信息包括触控次数时,所述预设误触条件可包括所述触控次数位于预设误触次数范围。本申请通过判断所述触控次数是否位于预设误触次数范围,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具体地在判断到所述触控次数位于预设误触次数范围时,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否则,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所述预设误触次数范围为系统自定义设置的误触范围或区间,例如根据用户经验设置的经验范围,如1-3等。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触控信息包括触控区的形状时,所述预设误触条件可包括所述触控区的形状为预设误触形状。本申请通过判断所述触控区的形状是否为预设误触形状,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具体地在判断到所述触控区的形状为预设误触形状时,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否则,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所述预设误触形状为系统或用户自定义设置的形状,例如虎口形状、指尖月牙形状或其他自定义误触形状等。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触控信息包括触控区的面积时,所述预设误触条件可包括所述触控区的面积位于预设误触面积范围。本申请通过判断所述触控区的面积是否位于预设误触面积范围,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具体地在判断到所述触控区的面积位于预设误触面积范围时,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否则,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所述预设误触面积范围为系统自定义设置的,例如根据一系列实验数据计算获得的统计范围或区间等。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触控信息包括触控间隔时长时,所述预设误触条件包括所述触控间隔时长大于第二预设时长。本申请通过判断所述触控间隔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长,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具体地在判断到所述触控间隔时长大于第二预设时长时,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否则,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所述第二预设时长为系统或用户自定义设置的,例如根据用户经验设置的经验值,或根据一系列实验数据计算获得的统计值等,本申请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触控信息与所述预设误触条件是一一对应的,上述几种实施方式仅为示例,但并不构成限定。例如,当所述触控信息包括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其他信息,如操作速度或操作类型等,所述触控信息对应的所述预设误触条件也同步发生变化。示例性地,当所述触控信息包括操作速度时,所述预设误触条件可包括所述操作速度位于预设误触速度范围,所述预设误触速度范围为系统或用户自定义设置的等,本申请不做限定。
此外,本申请上述示出的几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结合其中的任意两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一起实施,本申请不做限定。例如,当所述触控信息包括触控位置和触控通道个数时,所述预设误触条件可包括所述触控位置位于预设误触区域,且所述触控通道个数位于预设误触通道范围。相应地,本申请在判断到所述触控位置是否位于预设误触区域,且所述触控通道个数位于预设误触通道范围时,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否则,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
S604、在所述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时,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抑制调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在确定到所述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时,可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从第一报点率调整至第二报点率。其中,所述第二报点率小于所述第一报点率,此时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即为所述第一报点率。所述第二报点率的具体数值本申请不做限定,例如在误触操作情况下,通常会设置一个默认报点率,即所述第二报点率为默认报点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在确定到所述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时,可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防误触抑制模式,进而根据所述防误触抑制模式的指示,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抑制调节,具体可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从第一报点率调整至第二报点率。其中,所述第二报点率小于所述第一报点率,关于所述第一报点率和所述第二报点率的介绍可参见上种实施方式中的相关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在可选实施例中,本申请在获取针对所述防误触抑制模式的退出指令后,可响应于该退出指令,退出所述防误触抑制模式,并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还原调节,具体可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从所述第二报点率调整至所述第一报点率。从而为终端设备的非误触操作提供正常的响应速度。
其中,本申请在退出所述防误触抑制模式后,可进入正常上报模式(或非防误触抑制模式),按照所述第一报点率向所述终端设备上报触点事件等。所述模式退出指令的获取方式不做限定,例如通过网络接收其他设备(如服务器)发送而来的,或者在检测到用户对所述防误触抑制模式进行退出操作时所产生的等。所述退出操作为用于指示退出所述防误触抑制模式的操作,其可为系统或用户自定义设置的,例如点击模式退出按键的操作等,本申请不做限定。
S605、在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时,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
本申请在确定到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时,可根据系统的实际需求对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下面介绍几种可能的调节实施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可先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等级,然后再根据所述操作等级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调节。其中,不同的操作等级可对应预先配置有不同的报点率,且所述操作等级与配置的报点率是一一对应的。具体地例如,若所述操作等级越高,表示当前对所述终端设备的报点率要求越高,则本申请可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调节至与所述操作等级相匹配的较高报点率。反之若所述操作等级越低,表示当前对所述终端设备的报点率要求不高,则本申请可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调节至与所述操作等级相匹配的较低报点率等。
关于所述操作等级的确定方式本申请不做限定,例如本申请可先确定出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然后根据所述操作类型确定出与之对应的操作等级。其中,不同的操作类型对应配置有不同的操作等级,且所述操作类型与所述操作等级是一一对应的。所述操作类型为系统或用户自定义设置的类型,例如可将所述操作类型分为:单击操作、双击操作、多击操作及滑动操作等。
又如,本申请可通过查表的方式,直接从预设映射表中查询出与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等级等。其中,所述预设映射表为系统或用户预先配置的。该预设映射表中记录有不同的触控操作与不同的操作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且该映射关系为所述触控操作与所述操作等级一一对应。例如,滑动操作对应的操作等级高于点击操作(如单击操作或多击操作)对应的操作等级等。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可先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然后再根据所述操作类型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调节。其中,不同的操作类型可对应预先配置不同的报点率,且所述操作类型与配置的报点率是一一对应的,例如滑动操作所对应配置的报点率高于点击操作所对应配置的报点率等。
具体地例如,当所述操作类型为点击操作时,本申请可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调整至与所述点击操作相匹配的第三报点率;当所述操作类型为滑动操作时,本申请可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调整至与所述滑动操作相匹配的第四报点率等。其中,所述第三报点率与所述第四报点率不同,且所述第三报点率小于所述第四报点率。
关于所述操作类型的确定方式本申请不做限定,例如通过触摸屏300下方设置的压力传感器检测获得等。所述操作类型可根据用户的实际操作分为诸如点击操作、滑动操作或其他用户操作。其中,所述点击操作可根据用户的点击次数分为:单击操作、双击操作和多击操作等。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可先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速度,然后再根据所述操作速度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调节。具体地例如,本申请可直接根据所述操作速度,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调整至与所述操作速度相匹配的目标报点率。其中,不同的操作速度可对应预先配置有不同的报点率,且所述操作速度与配置的报点率是一一对应的。当所述触控操作为点击操作时,所述操作速度可以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述触控操作在所述触控屏300上的触控次数。当所述触控操作为除点击操作之外的其它操作时,所述操作速度可以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述触控操作在所述触控屏300上的滑动速度。
又如,本申请先确定所述操作速度所在的目标速度范围,然后根据所述目标速度范围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调节,具体可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调整至与所述目标速度范围相匹配的目标报点率。其中,不同的速度范围可对应预先配置有不同的报点率,且所述速度范围与配置的报点率是一一对应的。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可先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在所述触摸屏300中的操作区,然后对所述操作区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调节,例如根据系统实际需求将所述操作区的当前报点率调整至预设报点率等。
其中,终端设备的触摸屏300可分为操作区和非操作区。所述操作区是指触摸屏300中被用户进行触控操作的区域,所述非操作区是指触摸屏300中除所述操作区之外的其他区域,即不存在用户进行触控操作的区域。
相应具体地,本申请可先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在所述触摸屏300中的操作区,然后对所述操作区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调节,无需对所述触摸屏300中的非操作区进行报点率的调节,从而有利于提升报点率调节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关于所述操作区的确定方式本申请也不做限定,例如通过所述触摸屏300下方设置的压力传感器来检测获得等。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可根据所述触摸屏300的显示状态来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调节。其中,所述显示状态用于指示所述触摸屏300的显示方式,其可包括但不限于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所述显示状态的确定方式不做限定,例如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中设置的方向传感器(例如陀螺仪或重力传感器等)来检测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显示状态等。
具体地,在所述触摸屏300的显示状态为横屏状态时,本申请可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调整至第五报点率;在所述触摸屏300的显示状态为竖屏状态时,本申请可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调整至第六报点率。其中,所述第五报点率与所述第六报点率不同,且所述第五报点率大于所述第六报点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可先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所关联的应用程序的报点率,然后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的报点率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调节,具体可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调整至所述应用程序的报点率,以满足所述应用程序的上报需求,从而提升报点率调节的实用性。
其中,不同应用程序各自所需/所对应的报点率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其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例如,游戏应用程序的报点率高于视频应用程序的报点率等。所述应用程序或所述应用程序的报点率的确定方式本申请不做限定,例如本申请可通过终端系统200监听所述触控操作所对应操作的应用程序,进而确定出系统预先为所述应用程序配置的报点率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上述示出的几种实施方式仅为示例,但并不限定。且,本申请上述示出的几种实施方式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其中的任意两种或多种实施方式进行组合实施,本申请不做限定。例如,本申请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显示状态和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等级,来综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调节等,本申请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在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调节时,具体可以是通过程序指令来实现的。例如在进行抑制调节时,本申请的终端系统200可向触摸屏系统100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抑制调节。相应地,所述触摸屏系统100接收所述第一指令,并根据所述第一指令的指示将寄存器中存储的第一报点率(即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调整为第二报点率,从而实现了对当前报点率的抑制调节。
又如在进行可变调节时,本申请的终端系统200可向触摸屏系统100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指示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相应地,所述触摸屏系统100接收所述第二指令,并根据所述第二指令的指示将寄存器中存储的当前报点率调整为实际所需的目标报点率等,从而实现了对当前报点率的可变调节。
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终端设备获取触控信息,所述触控信息为对终端设备的触摸屏进行触控操作后获得的信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场景;根据所述操作场景和所述触控信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在所述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时,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抑制调节;在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时,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可见,本申请能在触控对象的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时,抑制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以节省误触功耗,从而提高终端设备的续航能力、提高用户体验、减少终端设备出现发热等问题;在触控对象的触控操作为非误触操作时,对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以满足终端设备不同的上报需求,避免由于报点率过低带来的响应速度较慢、报点率过高带来的功耗增加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固定报点率所存在的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基于上述实施例,下面介绍本申请涉及的装置和设备实施例。请参见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屏报点率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的装置包括:获取模块701、确定模块702和调节模块703,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触控信息,所述触控信息为对终端设备的触摸屏300进行触控操作后所获得的信息;
所述确定模块702,用于根据所述触控信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
所述调节模块703,用于在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时,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模块703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等级;
根据所述操作等级,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模块703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
根据所述操作类型,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模块703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速度;
根据所述操作速度,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模块703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在所述触摸屏300中的操作区;
对所述操作区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模块703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触摸屏300的显示状态,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模块703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所关联的应用程序的报点率;
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的报点率,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之后,所述调节模块703还用于:
在所述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时,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抑制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模块703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防误触抑制模式;
根据所述防误触抑制模式,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抑制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抑制调节之后,所述调节模块703还用于:
获取针对所述防误触抑制模式的退出指令;
响应于所述退出指令,退出所述防误触抑制模式,并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还原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702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场景;
根据所述操作场景和所述触控信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场景为有遮挡操作场景,所述触控信息包括触控对象与所述触摸屏之间的目标距离,所述确定模块702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目标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误触距离,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
其中,当所述目标距离小于所述预设误触距离时,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当所述目标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误触距离时,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场景为无遮挡操作场景,所述确定模块702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触控信息是否满足预设误触条件,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
其中,当所述触控信息满足预设误触条件时,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当所述触控信息不满足预设误触条件时,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可对应参考前述图1-图6对应实施例中相关功能模块、单元或实施步骤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获取模块获取触控信息,所述触控信息为对终端设备的触摸屏进行触控操作后获得的信息;确定模块根据所述触控信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调节模块在所述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时,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抑制调节;在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时,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可见,本申请能在触控对象的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时,抑制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以节省误触功耗,从而提高终端设备的续航能力、提高用户体验、减少终端设备出现发热等问题;在触控对象的触控操作为非误触操作时,对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以满足终端设备不同的上报需求,避免由于报点率过低带来的响应速度较慢、报点率过高带来的功耗增加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固定报点率所存在的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请参见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的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801及与所述存储器801耦合的处理器802;所述存储器801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802用于执行所述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802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触控信息,所述触控信息为对终端设备的触摸屏300进行触控操作后所获得的信息;
根据所述触控信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
在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时,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包括: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等级;
根据所述操作等级,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包括: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
根据所述操作类型,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包括: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速度;
根据所述操作速度,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包括: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在所述触摸屏300中的操作区;
对所述操作区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包括:
根据所述触摸屏300的显示状态,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调节;
其中,所述显示状态包括所述触摸屏的横屏状态或竖屏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包括: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所关联的应用程序的报点率;
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的报点率,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之后,所述处理器802还用于实现如下步骤:
在所述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时,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抑制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抑制调节包括:
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防误触抑制模式;
根据所述防误触抑制模式,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抑制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抑制调节之后,所述处理器802还用于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针对所述防误触抑制模式的退出指令;
响应于所述退出指令,退出所述防误触抑制模式,并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还原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触控信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包括: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场景;
根据所述操作场景和所述触控信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场景为有遮挡操作场景,所述触控信息包括触控对象与所述触摸屏之间的目标距离,所述根据所述操作场景和所述触控信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误触距离,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
其中,当所述目标距离小于所述预设误触距离时,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当所述目标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误触距离时,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场景为无遮挡操作场景,所述根据所述操作场景和所述触控信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包括:
判断所述触控信息是否满足预设误触条件,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
其中,所述预设误触条件与所述触控信息一一对应,当所述触控信息满足预设误触条件时,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当所述触控信息不满足预设误触条件时,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处理器802和存储器801可以是终端系统200中的器件,也可以是触摸屏系统100中的器件,本申请不做限定。关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中包括的其他器件或未介绍的其他内容可对应参考前述图4所述实施例中的相关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终端设备获取触控信息,所述触控信息为对终端设备的触摸屏进行触控操作后获得的信息;根据所述触控信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在所述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时,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抑制调节;在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时,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可见,本申请能在触控对象的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时,抑制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以节省误触功耗,从而提高终端设备的续航能力、提高用户体验、减少终端设备出现发热等问题;在触控对象的触控操作为非误触操作时,对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以满足终端设备不同的上报需求,避免由于报点率过低带来的响应速度较慢、报点率过高带来的功耗增加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固定报点率所存在的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或“在一中可能的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可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必然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单元,即可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若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获取的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请求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具体可以是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触摸屏报点率的调节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申请的限制。

Claims (16)

1.一种触摸屏报点率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触控信息,所述触控信息为对终端设备的触摸屏进行触控操作后所获得的信息;
根据所述触控信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
在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时,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包括: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等级;
根据所述操作等级,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包括: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
根据所述操作类型,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包括: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速度;
根据所述操作速度,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包括: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在所述触摸屏中的操作区;
对所述操作区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包括:
根据所述触摸屏的显示状态,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调节;
其中,所述显示状态包括所述触摸屏的横屏状态或竖屏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包括: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所关联的应用程序的报点率;
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的报点率,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时,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抑制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抑制调节包括:
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防误触抑制模式;
根据所述防误触抑制模式,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抑制调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抑制调节之后,还包括:
获取针对所述防误触抑制模式的退出指令;
响应于所述退出指令,退出所述防误触抑制模式,并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还原调节。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触控信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包括: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场景;
根据所述操作场景和所述触控信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场景为有遮挡操作场景,所述触控信息包括触控对象与所述触摸屏之间的目标距离,所述根据所述操作场景和所述触控信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误触距离,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
其中,当所述目标距离小于所述预设误触距离时,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当所述目标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误触距离时,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场景为无遮挡操作场景,所述根据所述操作场景和所述触控信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包括:
判断所述触控信息是否满足预设误触条件,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
其中,所述预设误触条件与所述触控信息一一对应,当所述触控信息满足预设误触条件时,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当所述触控信息不满足预设误触条件时,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
14.一种触摸屏报点率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触控信息,所述触控信息为对终端设备的触摸屏进行触控操作后所获得的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控信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
调节模块,用于在所述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时,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报点率进行可变调节。
15.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及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如上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396873.XA 2022-11-07 2022-11-07 触摸屏报点率的调节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8405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6873.XA CN115840513A (zh) 2022-11-07 2022-11-07 触摸屏报点率的调节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6873.XA CN115840513A (zh) 2022-11-07 2022-11-07 触摸屏报点率的调节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40513A true CN115840513A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76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96873.XA Pending CN115840513A (zh) 2022-11-07 2022-11-07 触摸屏报点率的调节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4051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21018A (zh) * 2023-07-04 2023-08-0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误触提示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21018A (zh) * 2023-07-04 2023-08-0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误触提示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21018B (zh) * 2023-07-04 2023-10-2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误触提示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71121B (zh) 一种应用显示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9871174B (zh) 一种虚拟按键显示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9240551B (zh) 使用手势控制电子装置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US11558500B2 (en) Gesture interac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9284065B (zh) 按键防误触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08579B (zh) 触控响应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681498B (zh) 一种cpu占用率的监测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9032447B (zh) 一种图标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531915B (zh) 屏幕操作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958593B (zh) 一种确定通讯对象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669664B (zh) 一种视频播放方法、视频播放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7197636A1 (zh) 识别误触摸操作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8920069B (zh) 一种触控操作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9407948B (zh)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390923B (zh) 一种屏幕防误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CN107291280B (zh) 一种触摸屏灵敏度的调整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9933252A (zh) 一种图标移动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287655A (zh)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界面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984099B (zh) 一种人机交互方法及终端
CN110798511B (zh) 目标app的日活跃用户数量预测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WO2014094456A1 (zh) 页面切换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5840513A (zh) 触摸屏报点率的调节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943406B (zh) 一种触摸屏触控点确定方法及终端
CN111596793B (zh) 防误操作的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1176529B (zh) 一种按键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