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36516A - 监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监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36516A
CN115836516A CN202080102698.1A CN202080102698A CN115836516A CN 115836516 A CN115836516 A CN 115836516A CN 202080102698 A CN202080102698 A CN 202080102698A CN 115836516 A CN115836516 A CN 1158365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image
distribution method
image data
distribut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26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36516B (zh
Inventor
岩村光贵
横田守真
三轮刚久
长谷川康次
小平孝之
奥村诚司
西川博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Solution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Solution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Solutions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Solution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836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365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365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365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1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us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1/00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 H04M11/04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with alarm systems, e.g. fire, police or burglar alarm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具备:包含摄像头(11)的图像分析存储装置(10);通信装置(30),其在从图像分析存储装置(10)接收到警报信号时,从图像分析存储装置(10)接收异常发生时刻前后的设定时间量的动态图像数据作为记录动态图像数据;服务器(40),其从通信装置(30)接收记录动态图像数据,将异常状态信息分发给便携终端(50),服务器(40)具备;分发方法选择映射(60),其是将与便携终端(50)之间的通信状态数据、异常的紧急度以及异常状态信息的分发方法关联起来存储而得的;以及分发方法选择部(44),其基于记录动态图像数据判定异常的紧急度,基于判定出的异常的紧急度、从便携终端(50)接收到的通信状态数据以及分发方法选择映射(60),选择向便携终端(50)分发的异常状态信息的分发方法。

Description

监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摄像头的监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广泛使用了利用摄像头的监视系统。例如提出了如下监视系统:在与摄像头连接的记录器内具有图像解析装置,仅在异常时的前后记录影像,在异常时将异常检测邮件发送到便携终端,能够从便携终端侧接收异常时的影像,由此,能够以较少的数据存储量和较少的数据通信费用远程确认异常发生时的图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266184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现有技术的监视系统中,用户从通过异常发生时接收到的异常检测邮件而通知的URL下载并阅览动态图像,从而进行异常状况的确认,因此有时确认异常状态花费时间。此外,有时无法根据异常场景的内容或便携终端的通信状态选择最佳的数据分发方法,无法迅速地进行异常的状况确认。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户能够迅速确认异常的状态的监视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监视系统特征在于,所述监视系统具备:图像分析存储装置,其存储摄像头拍摄到的动态图像数据,并且对所述摄像头拍摄到的动态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在检测到异常时生成包含异常发生时刻的警报信号;通信装置,其与所述图像分析存储装置进行通信,在从所述图像分析存储装置接收到所述警报信号时,从所述图像分析存储装置接收所述图像分析存储装置所存储的动态图像数据内的所述异常发生时刻前后的设定时间量的动态图像数据作为记录动态图像数据;以及服务器,其与所述通信装置进行通信,从所述通信装置接收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基于接收到的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将异常状态信息分发给便携终端,所述服务器具备:图像取得部,其从所述通信装置取得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分发方法选择映射,其是将与所述便携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数据、所述异常的紧急度和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分发方法关联起来存储而得的;分发方法选择部,其基于从所述图像取得部输入的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判定所述异常的紧急度,基于判定出的所述异常的紧急度、从所述便携终端接收到的与所述便携终端之间的所述通信状态数据、以及所述分发方法选择映射,选择向所述便携终端分发的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分发方法;以及分发数据生成部,其基于所述分发方法选择部选择出的分发方法,生成向所述便携终端分发的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分发数据。
由此,能够根据异常场景的内容或便携终端的通信状态来选择最佳的数据分发方法,因此用户能够迅速地确认异常的状态。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监视系统中,所述通信状态数据包含与所述便携终端之间的通信速度和与所述便携终端之间的发送接收电波强度,所述分发方法选择部基于所述异常的紧急度、所述通信速度、所述发送接收电波强度以及所述分发方法选择映射,选择向所述便携终端分发的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分发方法。
由此,能够根据与便携终端之间的通信速度和与便携终端之间的发送接收电波强度来选择最佳的数据分发方法,因此,用户能够更迅速地确认异常的状态。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监视系统中,所述分发方法选择部选择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全部分发、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部分分发、记录动态图像中的至少1个帧图像数据的分发、示出异常状态的文本数据的分发、以及异常检测邮件的分发中的任意一个分发方法。
这样,进行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全部分发、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部分分发、记录动态图像中的至少1个帧图像数据的分发、以及示出异常状态的文本数据的分发,因此,用户不需要如现有技术的监视系统那样从通过异常检测邮件通知的URL下载并阅览动态图像,能够通过所分发的异常状态信息来掌握异常的状态。因此,用户能够迅速确认异常的状态。此外,在异常的紧急度低、且与便携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低的情况下,通过发送异常检测邮件能够向用户迅速地通知异常的发生。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监视系统中,在所述分发方法选择部选择了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全部分发、且用户应确认的特征事项分布于所述记录动态图像的全部记录时间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取得部经由所述通信装置向所述图像分析存储装置输出使所述异常发生时刻前后的设定时间延长的指令,经由所述通信装置从所述图像分析存储装置接收延长后的设定时间量的动态图像数据作为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
这样,在用户应确认的特征事项分布于所述记录动态图像的全部记录时间、且认为对用户而言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记录时间短的情况下,分发延长记录时间后的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全部或记录动态图像的低画质数据,因此,用户不再次进行动态图像数据的阅览请求而能够容易地确认异常状态。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监视系统中,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部分分发包含:记录动态图像部分数据分发,即,分发以包含用户应确认的特征事项的方式对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进行编辑而得到的记录动态图像部分数据;以及记录动态图像低画质数据分发,即分发使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画质降低后的记录动态图像低画质数据,在选择了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部分分发的情况下,在用户应确认的特征事项仅存在于所述记录动态图像的一部分记录时间的情况下,所述分发方法选择部选择所述记录动态图像部分数据分发,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所述分发方法选择部选择所述记录动态图像低画质数据分发。
这样,根据用户应确认的特征事项提取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一部分而向用户分发,因此,用户能够迅速确认异常的状态。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监视系统中,在所述分发方法选择部选择了所述记录动态图像低画质数据分发、且用户应确认的特征事项分布于所述记录动态图像的全部记录时间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取得部经由所述通信装置向所述图像分析存储装置输出使所述异常发生时刻前后的设定时间延长的指令,经由所述通信装置从所述图像分析存储装置接收延长后的设定时间量的动态图像数据作为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
这样,在用户应确认的特征事项分布于所述记录动态图像的全部记录时间、且认为对用户而言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记录时间短的情况下,分发延长了记录时间后的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全部或记录动态图像的低画质数据,因此,用户不再次进行动态图像数据的阅览请求而能够容易地确认异常状态。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监视系统中,在所述异常的紧急度高、且所述通信速度和所述发送接收电波强度双方都高的情况下,所述分发方法选择部选择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全部分发,在所述异常的紧急度高、且仅所述通信速度和所述发送接收电波强度中的任意一方高的情况下,所述分发方法选择部选择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部分分发,在所述异常的紧急度高、但是所述通信速度和所述发送接收电波强度双方都不高的情况下,所述分发方法选择部选择示出异常状态的文本数据的分发。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监视系统中,在所述异常的紧急度不高、且所述通信速度和所述发送接收电波强度双方都高的情况下,所述分发方法选择部选择所述记录动态图像中的包含用户应确认的特征事项的至少1个帧图像的分发,在所述异常的紧急度不高、且仅所述通信速度和所述发送接收电波强度中的任意一方高的情况下,所述分发方法选择部选择示出异常状态的文本数据的分发,在所述异常的紧急度不高、且所述通信速度和所述发送接收电波强度双方都不高的情况下,所述分发方法选择部选择异常检测邮件的分发。
这样,能够根据与便携终端之间的通信速度和与便携终端之间的发送接收电波强度选择最佳的数据分发方法,因此用户能够更迅速对确认异常的状态。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监视系统中,所述服务器包含将用户的属性与用户的指定分发方法关联起来存储而得到的用户数据库,所述分发方法选择部在选择出的分发方法与所述用户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的所述指定分发方法不相同的情况下,将用户的所述指定分发方法输出到所述分发数据生成部。
由此,能够基于用户的指定分发方法来分发异常信息,因此,能够提高监视系统的便利性。
也可以是,所述便携终端根据从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的所述异常状态信息而与所述服务器进行通信,从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
由此,用户能够自由阅览存储于图像分析存储装置的动态图像数据并进行异常的确认。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能够提供用户能够迅速确认异常的状态的监视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监视系统的结构的系统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摄像头装置的图像存储部的第1存储器和第2存储器的动态图像存储时间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监视系统的图像分析部的图像分析动作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形成图1所示的监视系统的服务器的通用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图。
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分发方法选择映射的数据库结构的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监视系统的动作处理的时序图。
图7是示出图6所示的动作处理中的记录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图6所示的动作处理中的通信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图6所示的动作处理中的服务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图9所示的分发方法选择处理中的服务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图9所示的分发方法选择处理中的服务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图10所示的设定时间延长处理中的通信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监视系统的其他的动作处理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监视系统100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具备:包含摄像头11的图像分析存储装置10;从图像分析存储装置10接收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通信装置30;基于从通信装置30接收到的记录动态图像数据将异常状态信息分发给便携终端50的服务器40。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说明了监视系统100为通过摄像头11拍摄楼宇内的动态图像并基于该动态图像监视可疑人员的侵入、灾害的发生等楼宇内的异常发生的系统,但是,监视系统100例如也能够应用于医院、学校、工厂等其他建筑物或河川的水位等室外事象的监视。
图像分析存储装置10包含:多个摄像头11,它们是设置于作为监视对象的楼宇的装置,拍摄作为监视对象的楼宇的内部的动态图像;以及存储动态图像数据的记录器12。摄像头11是能够进行动态图像的拍摄的监视摄像头。记录器12包含:图像存储部13,其与摄像头11连接,存储摄像头11拍摄到的动态图像数据;图像分析部16,其与图像存储部13连接,对摄像头11拍摄到的动态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在楼宇内是否发生了异常;警报信号生成部17,其从图像分析部16接收异常发生的信号而生成警报信号。记录器12是由在内部进行运算处理的CPU以及存储数据、程序的存储装置构成的计算机,图像存储部13、图像分析部16、警报信号生成部17是通过由CPU执行程序而构成的功能块。
记录器12的图像存储部13具有第1存储器14、第2存储器15这2个动态图像数据存储区域。如图2所示,第1存储器14对摄像头11拍摄到的1天或几天或一周左右的长期间的动态图像数据进行更新并保存。例如,在保存1天的动态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在第1存储器14中保存从当前时间点到1天前的动态图像数据,其以前的动态图像数据被依次删除。在保存几天、一周的动态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在第1存储器14所存储的动态图像数据中存在拍摄时刻。如图2所示,第2存储器15从第1存储器14所存储的动态图像数据中将设定时间量的短期间的动态图像数据保存1个或多个,该设定时间是某个时刻t1之前的前设定时间与时刻t1之后的后设定时间的合计时间。前设定时间是图2所示的时刻t1与时刻t2之间的时间。后设定时间是图2所示的时刻t1与时刻t3之间的时间。设定时间是前设定时间与后设定时间的合计时间,是图2所示的时刻t2与时刻t3之间的时间。前设定时间、后设定时间例如可以是30秒,也可以是1分钟、5分钟或10分钟。图像存储部13构成为在从外部输入了动态图像请求信号的情况下,能够将第2存储器15中存储的动态图像数据输出到外部。另外,能够通过来自外部的指令而变更前设定时间、后设定时间。
图像分析部16对摄像头11拍摄到的动态图像进行分析,检测异常的发生。参照图3并以利用摄像头11监视楼宇的入口门22的情况为例,对动态图像的分析和异常检测简单地进行说明。
在楼宇的入口门22被上锁了的情况下,在图像分析部16中存储有图3的(a)所示那样的入口门22关闭的状态的图像作为楼宇的入口门22的基准图像。图像分析部16在对从摄像头11输入的动态图像与图3的(a)所示的基准图像进行比较且两者无差别的情况下,判断为未发生异常。另一方面,在从摄像头11输入了图3的(b)所示那样的入口门22打开的状态的动态图像的情况下,在该动态图像与图3的(a)所示的基准图像之间产生差异。这样,在从摄像头11输入的动态图像与基准图像之间产生了差异的情况下,图像分析部16判断为可能在入口门22发生异常。
接着,如图3的(b)所示,图像分析部16识别从入口门22进来的人25。然后,对该人25穿着的服装与预先作为基准图像而存储的安保人员的制服进行比较,判断该人25是否是安保人员。图像分析部16在从入口门22进入的人25是安保人员的情况下,判断为未发生从入口门22的侵入。另一方面,在从入口门22进入的人25不是安保人员的情况下,判断为在入口门22发生了侵入。然后,将发生异常的情况输出到警报信号生成部17。
警报信号生成部17在从图像分析部16接收到异常发生的信号时,生成包含异常发生时刻的警报信号。警报信号例如是由“侵入发生”、“1层A区”等异常的种类和异常的发生场所等以及异常发生时刻构成的信号。关于异常的种类,例如也可以使用基于4位数字4的“0010”等代码。
返回图1,通信装置30是网关装置,其将图像分析存储装置10所连接的楼宇内的LAN线路与确保了安全的远程通信网络35连接。通信装置30与图像分析存储装置10进行通信,在从图像分析存储装置10接收到警报信号时,接收图像分析存储装置10的记录器12的第2存储器15中存储的动态图像数据内的异常发生时刻前后的设定时间量的动态图像数据作为记录动态图像数据,将接收到的记录动态图像数据输出到服务器40。
便携终端50由作为监视系统100的用户的楼宇的管理者、所有者等所持有,是能够进行邮件的发送接收、图像数据的接收、阅览的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便携终端50也可以位于远离作为监视对象的楼宇的远程地。
服务器40与通信装置30进行通信,从通信装置30接收记录动态图像数据,基于接收到的记录动态图像数据将异常状态信息分发给便携终端50。服务器40包含通信部41、终端通信部42、图像取得部43、分发方法选择部44、分发数据生成部45、图像数据库46、用户数据库47、分发方法选择映射60这些功能块。
服务器40的各功能块能够通过图4所示的通用计算机150而实现。如图4所示,通用计算机150包含进行信息处理的处理器即CPU151、进行信息处理时暂时存储数据的ROM152、RAM153、存储程序和用户的数据等的硬盘驱动器(HDD)154、作为输入单元而设置的鼠标155、键盘156以及作为显示装置而设置的显示器157。CPU151、ROM152、RAM153、HDD154通过数据总线160而连接。此外,鼠标155、键盘156、显示器157经由输入输出控制器158而与数据总线160连接。此外,在数据总线160上连接有作为通信单元而设置的网络控制器159。
服务器40的通信部41、终端通信部42、图像取得部43、分发方法选择部44、分发数据生成部45通过图4所示的通用计算机150的硬件与利用CPU151进行动作的程序之间的协调动作而实现。图像数据库46、用户数据库47是通过在图4所示的通用计算机150的HDD154中分别存储动态图像数据、用户数据而实现的。此外,分发方法选择映射60存储于图4所示的通用计算机150的HDD154。另外,也可以代替HDD154,通过经由网络利用外部的存储单元来实现。
通信部41与远程通信网络35连接,经由通信装置30而与图像分析存储装置10之间进行数据的收发。终端通信部42与远程通信网络36连接,与便携终端50之间进行数据的收发。
图像取得部43取得由通信部41从通信装置30接收到的记录动态图像数据,并存储于图像数据库46。分发方法选择部44基于从图像取得部43输入的记录动态图像数据判定异常的紧急度,基于判定出的异常的紧急度、从便携终端50接收到的与便携终端50之间的通信状态数据、以及分发方法选择映射60,来选择向便携终端50分发的异常状态信息的分发方法。这里,如图5所示,分发方法选择映射60是将与便携终端50之间的通信状态数据、异常的紧急度、异常状态信息的分发方法关联起来存储而得到的映射。后面详细说明分发方法选择映射60。
分发数据生成部45基于由分发方法选择部44选择出的分发方法,生成向便携终端50分发的异常状态信息的分发数据并输出到终端通信部42。
在图像数据库46中存储有通信部41从通信装置30接收到的记录动态图像数据。在用户数据库47中关联地存储有作为监视系统100的用户的楼宇的管理者、所有者等的邮件地址、住址、电话号码等用户的属性以及用户的指定分发方法。这里,指定分发方法与后面说明的在分发方法选择映射60中存储的分发方法同样,可以设为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全部分发、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部分分发、帧图像的分发、示出异常状态的文本数据的分发、异常检测邮件的分发,也可以包含后面说明的记录动态图像部分数据分发、记录动态图像低画质数据分发。此外,也可以存储这以外的分发方法作为指定分发方法。用户能够利用便携终端50与服务器40通信,从而自由变更用户数据库47中存储的指定分发方法。
服务器40与网络连接即可,例如可以是云上的服务器装置,也可以是在位于远离监视对象的楼宇的远程地的数据中心等设置的服务器装置。
接着,参照图5对分发方法选择映射60进行说明。如前面说明的那样,分发方法选择映射60是将与便携终端50之间的通信状态数据、异常的紧急度、异常状态信息的分发方法关联起来存储而得到的映射。通信状态数据包含服务器40的终端通信部42与便携终端50之间的通信速度、以及服务器40的终端通信部42与便携终端50之间的发送接收电波强度。如图5所示,分发方法选择映射60是通过与便携终端50之间的通信速度、与便携终端50之间的发送接收电波强度以及异常的紧急度而决定了要选择的分发方法的矩阵映射。在图5中,分发方法1表示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全部分发。分发方法2表示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部分分发。分发方法3表示记录动态图像中的包含用户应确认的特征事项的至少1个帧图像的分发。分发方法4表示示出异常状态的文本数据的分发。分发方法5表示异常检测邮件的分发。
分发方法1的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全部分发是不进行从通信装置30取得的记录图像数据的画质的降低处理等而直接分发原始数据的分发方法。分发方法2的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部分分发是对从通信装置30取得的记录图像数据进行编辑而分发原始数据的一部分的分发方法。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部分分发包含:分发记录动态图像部分数据的记录动态图像部分数据分发,该记录动态图像部分数据是以包含用户应确认的特征事项的方式对记录动态图像数据进行编辑而得到的;以及分发使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画质降低后的记录动态图像低画质数据的记录动态图像低画质数据分发。这里,记录动态图像部分数据例如可以是从记录图像数据提取图3所示的时刻t1的前后数秒的动态图像而得到的动态图像数据,也可以是拍摄到发生盗窃的动态图像数据中的盗窃瞬间的动态图像数据或包含犯罪人的脸的瞬间的动态图像数据。
关于分发方法3的记录动态图像中的包含用户应确认的特征事项的至少1个帧图像的分发,例如可以是从记录图像数据的图3所示的时刻t1的前后数秒的动态图像数据提取1个或多个帧图像而得到的图像的分发。此外,也可以是拍摄到发生盗窃的动态图像中的正在盗窃的帧图像或包含犯罪人的脸的帧图像的分发。分发方法4的示出异常状态的文本数据的分发例如是“发生了可疑人员的侵入”、“发生了火灾。紧急情况”这样的示出异常状态的文本数据的分发。分发方法5的异常检测邮件例如是发送“异常检测”这样的字面的邮件的分发方法。
根据图5所示的分发方法选择映射60,分发方法选择部44在异常的紧急度高、且通信速度和发送接收电波强度双方都高的情况下,选择分发方法1的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全部分发。此外,分发方法选择部44在异常的紧急度高、且仅通信速度和发送接收电波强度中的任意一方高的情况下,选择分发方法2的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部分分发。进而,分发方法选择部44在虽然异常的紧急度高但是通信速度和发送接收电波强度双方都不高的情况下,即通信速度或发送接收电波强度双方是中等程度或低的情况下,选择分发方法4的示出异常状态的文本数据的分发。
此外,分发方法选择部44在异常的紧急度不高、且通信速度和发送接收电波强度双方都高的情况下,即异常的紧急度为中等程度或低、且通信速度和发送接收电波强度双方都高的情况下,选择分发方法3的记录动态图像中的包含用户应确认的特征事项的至少1个帧图像的分发。此外,分发方法选择部44在异常的紧急度为中等程度或低、且仅通信速度和发送接收电波强度中的任意一方高的情况下,选择分发方法4的示出异常状态的文本数据的分发。进而,分发方法选择部44在异常的紧急度为中等程度或低、且通信速度和发送接收电波强度双方为中等程度或低的情况下,选择分发方法5的异常检测邮件的分发。
接着,参照图6至图12对实施方式的监视系统100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利用摄像头11拍摄到的动态图像数据被送到记录器12。如图7的步骤S101所示,记录器12将从摄像头11收到的动态图像数据存储于第1存储器14。此外,如图7的步骤S102所示,记录器12的图像分析部16利用前面说明的方法对动态图像数据与基准图像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进行异常发生的检测。在未检测到异常发生的情况下,记录器12返回图7的步骤S101,重复执行摄像头11的动态图像数据的存储与异常发生的检测动作。
另一方面,通信装置30如图8的步骤S201所示,对记录器12进行轮询。轮询例如可以以1次/分钟左右的频度进行。
然后,在图7的步骤S103中若图像分析部16检测到异常发生,则图像分析部16将检测到异常发生的信号发送到警报信号生成部17。在图7的步骤S104中,警报信号生成部17基于从图像分析部16发送的信号,生成由异常的种类、异常的发生场所等、以及异常发生时刻构成的警报信号。
记录器12在生成警报信号后,如图7的步骤S105所示,若接收到来自通信装置30的轮询,则如图7的步骤S106所示,将警报信号生成部17生成的警报信号发送到通信装置30。
如图8的步骤S202所示,通信装置30若从记录器12接收到警报信号,则进入图8的步骤S203,对记录器12输入记录动态图像数据请求信号。
如图7的步骤S107所示,记录器12进行等待,直到从通信装置30接收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请求信号。然后,记录器12若从通信装置30接收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请求信号,则将第1存储器14所存储的图像数据内的、如图2所示由图像分析部16确定的异常发生时刻的前设定时间与后设定时间的合计的设定时间量的动态图像数据作为记录动态图像数据写入到第2存储器15。然后,如图7的步骤S108所示,记录器12将写入到第2存储器15的记录动态图像数据发送到通信装置30。
如图8的步骤S204所示,通信装置30进行等待直到从记录器12接收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若接收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则进入图8的步骤S205,向服务器40发送警报信号。
如图9的步骤S301所示,服务器40进行等待直到从通信装置30接收到警报信号,若接收到警报信号,则如图9的步骤S302所示,对通信装置30发送记录动态图像数据请求信号。
如图8的步骤S206所示,通信装置30进行等待直到接收到来自服务器40的记录动态图像数据请求信号,若接收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请求信号,则进入图8的步骤S207,将记录动态图像数据发送到服务器40。
如图9的步骤S303所示,服务器40的图像取得部43进行等待直到接收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若接收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则进入图9的步骤S304,将记录动态图像数据存储并保存于图像数据库46。此外,图像取得部43将记录动态图像数据输出到分发方法选择部44。
服务器40的终端通信部42在图9的步骤S305中,取得与便携终端50之间的通信速度、与便携终端50之间的发送接收电波强度,并输出到分发方法选择部44。
在图9的步骤S306中,分发方法选择部44执行图10、11所示的分发方法选择处理,将图像分发方法和附属数据输出到分发数据生成部45。后面详细说明分发方法选择处理。
在图9的步骤S307中,服务器40的分发数据生成部45从图像数据库46读出记录动态图像数据,基于从分发方法选择部44输入的分发方法和附属数据,生成向便携终端50分发的分发数据并输出到终端通信部42。然后,终端通信部42在图9的步骤S308中向便携终端50发送分发数据。
在图9的步骤S309中,终端通信部42进行等待直到从便携终端50输入记录动态图像数据请求信号,在从便携终端50输入了记录动态图像数据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将记录动态图像请求信号输出到分发方法选择部44。分发方法选择部44选择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全部分发作为分发方法,将分发方法和附属数据输出到分发数据生成部45。分发数据生成部45从图像数据库46读出记录动态图像数据,作为分发数据输出到终端通信部42。在图9的步骤S310中,终端通信部42将所输入的记录动态图像数据发送到便携终端50。
接着,参照图10、11对分发方法选择处理进行说明。如图10所示,分发方法选择部44在图10的步骤S401中从图像取得部43取得记录动态图像数据,在图10的步骤S402中,从终端通信部42取得与便携终端50之间的通信速度、发送接收电波强度。然后,分发方法选择部44在图10的步骤S403中根据记录动态图像判定异常的紧急度。
存在各种基于记录动态图像判定异常的紧急度的方法,如前面参照图3说明的例子那样,存在对记录动态图像和基准图像进行比较的方法。例如,在人25从入口门22进来的情况下,在该人25穿着的服装不是预先作为基准图像存储的安保人员的制服,且存在预先作为基准图像而登记的凶器的图像的情况下,判定为紧急度高。此外,在未穿着安保人员的制服而跑着侵入的情况下,将紧急度判断为中等程度。进而,在虽然未穿着安保人员的制服但穿着配送员的制服的情况下,将紧急度判定为低。此外,在监视河川的水位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河川的水位的上升程度来判定紧急度。分发方法选择部44在异常的紧急度的判定结束时进入图10的步骤S404,基于图5所示的分发方法选择映射60进行异常状态信息的分发方法的选择。
这里,分发方法选择部44也可以基于与便携终端50之间的线路种类来进行通信速度的高速、中速、低速的判定。例如,也可以是,在线路的种类是WiFi、5G、4G等的情况下,判定为高速,在3G的情况下判定为中速,在电话线路的情况下判定为低速。此外,分发方法选择部44也可以从便携终端50取得便携终端50的当前位置信息,基于便携终端50的当前位置进行发送接收电波强度的高强度、中强度、低强度的判定。例如,也可以是,在便携终端50正在移动的情况下判定为中强度,在便携终端50位于地下的情况下判定为低强度。
然后,分发方法选择部44基于通信速度的高速、中速、低速、发送接收电波强度的高强度、中强度、低强度、以及异常的紧急度的高、中等程度、低,从图5所示的分发方法选择映射60选择1个分发方法。如前面说明的那样,例如,在异常的紧急度高、且通信速度和发送接收电波强度双方都高的情况下,分发方法选择部44选择分发方法1的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全部分发。此外,在异常的紧急度高、且仅通信速度和发送接收电波强度中的任意一方高的情况下,分发方法选择部44选择分发方法2的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部分分发。
分发方法选择部44在选择了分发方法时,进入图10的步骤S405,判断是否选择了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部分分发。然后,在图10的步骤S405中判断为是的情况下,进入图10的步骤S406,判断用户应确认的特征事项是否仅存在于记录动态图像的一部分记录时间。例如,在前面说明的人25从入口门22进来的情况下,记录了人25从入口门22侵入的侵入动作的是图3所示的时刻t1的前后数秒,在那之前,是入口门22关闭的状态的图像,在那之后,有时成为入口门22打开的状态的图像。该情况下,用户应确认的特征事项是仅在图3所示的时刻t1的前后数秒记录的人25从入口门22侵入的侵入动作。这种情况下,分发方法选择部44在图10的步骤S406中判断为是而进行图10的步骤S407,选择记录动态图像部分数据分发。
这样,关于记录动态图像部分数据分发,分发以包含用户应确认的特征事项的方式对记录动态图像数据进行编辑而得到的记录动态图像部分数据。以前面的例子进行说明,从记录图像数据提取图3所示的时刻t1的前后数秒的图像而得到的动态图像数据成为记录动态图像部分数据。
此外,分发方法选择部44在图10的步骤S406中判断为否的情况下,进入图10的步骤S408,选择记录动态图像低画质数据分发。这里,关于记录动态图像低画质数据分发,分发使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画质降低后的设定时间量的记录动态图像低画质数据。
分发方法选择部44在选择了记录动态图像低画质数据分发的情况下,进入图10的步骤S409,判断用户应确认的特征事项是否分布于记录动态图像的全部记录时间。然后,在图10的步骤S409中判断为是的情况下,进入图10的步骤S410,进行后面说明的设定时间延长处理。
此外,分发方法选择部44在图10的步骤S405中判断为否的情况下,进入图10的步骤S411,判断是否选择了记录动态图像的全部分发。然后,在图10的步骤S411中判断为是的情况下,也与选择了记录动态图像低画质数据分发的情况同样,在图10的步骤S409中判断为是的情况下,进入图10的步骤S410而进行设定时间延长处理。后面详细说明设定时间延长处理。
分发方法选择部44在进入图10的步骤S407而选择了记录动态图像部分数据分发的情况下、在图10的步骤S409中判断为否的情况下、以及在图10的步骤S411中判断为否的情况下,进入图11的步骤S412,从用户数据库47读出用户的指定分发方法。然后,在图11的步骤S413中,判断之前在步骤S401~S411中选择出的分发方法与用户数据库47中存储的用户的指定分发方法是否相同。然后,在图11的步骤S413中判断为是的情况下,进入图11的步骤S414,将之前在步骤S401~S411中选择出的分发方法输出到分发数据生成部45。另一方面,在图11的步骤S413中判断为否的情况下,进入图11的步骤S415,将用户的指定分发方法输出到分发数据生成部45。
这里,分发方法选择部44在向分发数据生成部45输出记录动态图像部分数据分发的情况下,将从记录动态图像数据中提取的时间的数据作为附属数据而一起输出。以前面的例子来讲,附属数据是作为提取动态图像数据的时间而在图3中示出的时刻t1的前后数秒这样的数据。此外,分发方法选择部44在输出记录动态图像低画质数据分发的情况下,根据与便携终端50之间的通信速度、发送接收电波强度,将进行何种程度的画质降低的画质降低度作为附属数据而一起输出。此外,在输出记录动态图像中的包含用户应确认的特征事项的至少1个帧图像的分发的情况下,将从记录动态图像数据中提取的帧图像的时间数据作为附属数据而一起输出。此外,在输出示出异常状态的文本数据的分发的情况下,将示出异常状态的文本数据作为附属数据而一起输出。
分发方法选择部44在将图像分发方法和附属数据输出到分发数据生成部45后,结束图9的步骤S306所示的分发方法选择处理。
接着,参照图11、12对图10的步骤S410所示的设定时间延长处理及其后的动作进行说明。设定时间延长处理是如下处理:在用户应确认的特征事项分布于记录动态图像的全部记录时间、且特征事项的一部分可能未包含于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延长记录器12的设定时间,取得延长后的设定时间量的动态图像数据作为记录动态图像数据。
在分发方法选择部44在图10的步骤S409中判断为是的情况下,服务器40的图像取得部43经由通信装置30向图像分析存储装置10输出使异常发生时刻前后的前设定时间或后设定时间延长的指令。
如图12的步骤S501所示,通信装置30进行等待直到接收到来自图像取得部43的设定时间延长处理指令。通信装置30在接到来自图像取得部43的设定时间延长处理指令时,进入图12的步骤S502,延长记录器12的前设定时间和后设定时间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然后,在图12的步骤S503中,通信装置30向记录器12输出取得延长后的设定时间量的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记录动态图像数据请求。
记录器12在接收到记录动态图像请求信号时,与前面说明的同样,将第1存储器14中存储的图像数据内的延长后的设定时间量的动态图像数据作为记录动态图像数据写入第2存储器15。然后,记录器12将写入到第2存储器15的记录动态图像数据发送到通信装置30。
如图12的步骤S504所示,通信装置30进行等待直到接收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此外,通信装置30在接收到记录图像数据时,如图12的步骤S505所示,进行等待直到输入来自服务器40的图像取得部43的记录动态图像请求信号。然后,通信装置30在输入了记录动态图像请求信号时,如图12的步骤S506所示,向服务器40的图像取得部43发送延长后的设定时间量的记录动态图像数据
在设定时间延长处理结束时,服务器40的图像取得部43在图9的步骤S303中进行等待直到接收到记录图像数据,然后,在图9的步骤S304、步骤S305中将记录动态图像数据存储于图像数据库46,并且取得便携终端50的终端通信状态数据。然后,服务器40的分发方法选择部44与之前同样地执行分发方法选择处理。然后,在图10的步骤S409中判断为否的情况下,判断为用户应确认的特征事项的全部包含于记录动态图像数据,执行图11的步骤S412~S414、S415,将分发方法和附属数据输出到分发数据生成部45。
此外,在图10的步骤S409中判断为是的情况下,判断为用户应确认的特征事项的一部分未包含于记录动态图像数据,反复执行设定时间延长处理直到图10中判断为是。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实施方式的监视系统100根据与便携终端50之间的通信速度、与便携终端50之间的发送接收电波强度、以及异常的紧急度来选择分发方法,通过选择的分发方法发送便携终端50的分发数据,因此,在通信速度低的情况下或发送接收电波强度低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文本数据或帧图像数据的分发来可靠地向用户通知异常状态。此外,在通信速度、发送接收电波强度高的情况下,通过将清晰的图像分发给用户,用户能够容易地理解异常的状态。
此外,监视系统100进行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全部分发、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部分分发、记录动态图像中的至少1个帧图像数据的分发、示出异常状态的文本数据的分发,因此,用户不需要如现有技术的监视系统那样从通过异常检测邮件通知的URL下载并阅览动态图像,通过所分发的异常状态信息就能够掌握异常的状态。因此,用户能够迅速地确认异常的状态。此外,在异常的紧急度低、且与便携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低的情况下,通过发送异常检测邮件,能够迅速地向用户通知异常的发生。
并且,实施方式的监视系统100根据用户应确认的特征事项,对记录动态图像部分数据分发、记录动态图像低画质数据分发进行选择,提取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一部分而分发给用户。由此,用户能够马上确认特征事项,能够迅速确认异常状态。
此外,监视系统100在用户应确认的特征事项分布于记录动态图像的全部记录时间、且认为对用户而言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记录时间短的情况下,进行设定时间延长处理,分发延长了记录时间后的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全部或记录动态图像的低画质数据,因此,用户不再次进行动态图像数据的阅览请求而能够容易地确认异常状态。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实施方式的监视系统100中,用户能够迅速确认异常的状态。
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在实施方式的监视系统100中,在选择了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全部分发或记录动态图像低画质数据分发的情况下,在用户应确认的特征事项分布于所述记录动态图像的全部记录时间的情况下,进行设定时间延长处理,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不进行设定时间延长处理,而是直接分发当初的设定时间量的记录动态图像数据,还可以分发降低了当初的设定时间量的记录图像数据的画质后的记录动态图像低画质数据。
此外,也可以是,在用户数据库47中未存储有用户的指定分发方法的情况下,不执行图11的步骤S412~S415,通过分发方法选择部44选择的分发方法向便携终端50分发异常状态信息。
此外,也可以是,监视系统100不执行图9的步骤S309、S310,而是在向便携终端50进行了异常状态信息的分发后停止动作。
接着,参照图13对监视系统100的其他的动作处理简单进行说明。该动作处理是在监视系统100的用户通过便携终端50指定时刻而进行了摄像头11拍摄的动态图像的阅览请求的情况下,将阅览动态图像向便携终端50发送的动作。
如图13所示,在监视系统100的用户从便携终端50访问服务器40而输入了请求阅览指定时刻的动态图像的阅览动态图像请求时,如图13所示,服务器40对通信装置30发送包含指定时刻的阅览动态图像请求。接收到该阅览动态图像请求的通信装置30向图像分析存储装置10的记录器12发送阅览动态图像请求。接收到阅览动态图像请求的记录器12将第1存储器14中存储的动态图像数据内的、阅览动态图像请求所包含的指定时刻前后的设定时间量的动态图像数据作为阅览动态图像数据而写入到第2存储器15,向通信装置30向服务器40发送阅览动态图像数据。服务器40将接收到的阅览动态图像数据存储于图像数据库46,并且向用户的便携终端50发送阅览动态图像数据。
由此,用户能够接收所发送的阅览动态图像数据,从远程地阅览利用便携终端50指定的时刻前后的设定时间量的动态图像。
另外,监视系统100也可以不具有参照图13说明的将阅览动态图像分发给便携终端50的动作。
附图标记说明
10图像分析存储装置,11摄像头,12记录器,13图像存储部,14第1存储器,15第2存储器,16图像分析部,17警报信号生成部,22入口门,25人,30通信装置,35、36远程通信网络,40服务器,41通信部,42终端通信部,43图像取得部,44分发方法选择部,45分发数据生成部,46图像数据库,47用户数据库,50便携终端,60分发方法选择映射,100监视系统,150通用计算机,151CPU,152ROM,153RAM,154HDD,155鼠标,156键盘,157显示器,158输入输出控制器,159网络控制器,160数据总线。

Claims (10)

1.一种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视系统具备:
图像分析存储装置,其存储摄像头拍摄到的动态图像数据,并且对所述摄像头拍摄到的动态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在检测到异常时生成包含异常发生时刻的警报信号;
通信装置,其与所述图像分析存储装置进行通信,在从所述图像分析存储装置接收到所述警报信号时,从所述图像分析存储装置接收所述图像分析存储装置所存储的动态图像数据内的所述异常发生时刻前后的设定时间量的动态图像数据作为记录动态图像数据;以及
服务器,其与所述通信装置进行通信,从所述通信装置接收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基于接收到的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将异常状态信息分发给便携终端,
所述服务器具备:
图像取得部,其从所述通信装置取得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
分发方法选择映射,其是将与所述便携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数据、所述异常的紧急度和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分发方法关联起来存储而得的;
分发方法选择部,其基于从所述图像取得部输入的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判定所述异常的紧急度,基于判定出的所述异常的紧急度、从所述便携终端接收到的与所述便携终端之间的所述通信状态数据、以及所述分发方法选择映射,选择向所述便携终端分发的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分发方法;以及
分发数据生成部,其基于所述分发方法选择部选择出的分发方法,生成向所述便携终端分发的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分发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状态数据包含与所述便携终端之间的通信速度和与所述便携终端之间的发送接收电波强度,
所述分发方法选择部基于所述异常的紧急度、所述通信速度、所述发送接收电波强度以及所述分发方法选择映射,选择向所述便携终端分发的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分发方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发方法选择部选择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全部分发、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部分分发、记录动态图像中的至少1个帧图像数据的分发、示出异常状态的文本数据的分发、以及异常检测邮件的分发中的任意一个分发方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发方法选择部选择了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全部分发、且用户应确认的特征事项分布于所述记录动态图像的全部记录时间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取得部经由所述通信装置向所述图像分析存储装置输出使所述异常发生时刻前后的设定时间延长的指令,经由所述通信装置从所述图像分析存储装置接收延长后的设定时间量的动态图像数据作为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部分分发包含:记录动态图像部分数据分发,即分发以包含用户应确认的特征事项的方式对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进行编辑而得到的记录动态图像部分数据;以及记录动态图像低画质数据分发,即分发使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画质降低后的记录动态图像低画质数据,
在选择了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部分分发的情况下,
在用户应确认的特征事项仅存在于所述记录动态图像的一部分记录时间的情况下,所述分发方法选择部选择所述记录动态图像部分数据分发,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所述分发方法选择部选择所述记录动态图像低画质数据分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发方法选择部选择了所述记录动态图像低画质数据分发、且用户应确认的特征事项分布于所述记录动态图像的全部记录时间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取得部经由所述通信装置向所述图像分析存储装置输出使所述异常发生时刻前后的设定时间延长的指令,经由所述通信装置从所述图像分析存储装置接收延长后的设定时间量的动态图像数据作为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异常的紧急度高、且所述通信速度和所述发送接收电波强度双方都高的情况下,所述分发方法选择部选择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全部分发,
在所述异常的紧急度高、且仅所述通信速度和所述发送接收电波强度中的任意一方高的情况下,所述分发方法选择部选择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的部分分发,
在所述异常的紧急度高、但是所述通信速度和所述发送接收电波强度双方都不高的情况下,所述分发方法选择部选择示出异常状态的文本数据的分发。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异常的紧急度不高、且所述通信速度和所述发送接收电波强度双方都高的情况下,所述分发方法选择部选择所述记录动态图像中的包含用户应确认的特征事项的至少1个帧图像的分发,
在所述异常的紧急度不高、且仅所述通信速度和所述发送接收电波强度中的任意一方高的情况下,所述分发方法选择部选择示出异常状态的文本数据的分发,
在所述异常的紧急度不高、且所述通信速度和所述发送接收电波强度双方都不高的情况下,所述分发方法选择部选择异常检测邮件的分发。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包含将用户的属性与用户的指定分发方法关联起来存储而得到的用户数据库,
所述分发方法选择部在选择出的分发方法与所述用户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的所述指定分发方法不相同的情况下,将用户的所述指定分发方法输出到所述分发数据生成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便携终端根据从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的所述异常状态信息而与所述服务器进行通信,从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记录动态图像数据。
CN202080102698.1A 2020-07-09 2020-07-09 监视系统 Active CN1158365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26772 WO2022009356A1 (ja) 2020-07-09 2020-07-09 監視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36516A true CN115836516A (zh) 2023-03-21
CN115836516B CN115836516B (zh) 2024-03-15

Family

ID=79552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2698.1A Active CN115836516B (zh) 2020-07-09 2020-07-09 监视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118322B2 (zh)
CN (1) CN115836516B (zh)
WO (1) WO20220093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75764A1 (ja) * 2022-03-16 2023-09-2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85500A1 (ja) * 2005-02-09 2006-08-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監視カメラ装置、それを用いた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監視画像伝送方法
JP6266184B1 (ja) * 2017-03-16 2018-01-24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監視システム
JP2018101416A (ja) * 2016-12-21 2018-06-28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火災監視システム
CN109196430A (zh) * 2016-06-01 2019-01-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监视装置及监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85500A1 (ja) * 2005-02-09 2006-08-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監視カメラ装置、それを用いた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監視画像伝送方法
CN109196430A (zh) * 2016-06-01 2019-01-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监视装置及监视方法
JP2018101416A (ja) * 2016-12-21 2018-06-28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火災監視システム
JP6266184B1 (ja) * 2017-03-16 2018-01-24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監視システム
CN110383356A (zh) * 2017-03-16 2019-10-25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监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09356A1 (ja) 2022-01-13
JP7118322B2 (ja) 2022-08-15
CN115836516B (zh) 2024-03-15
JPWO2022009356A1 (zh) 2022-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23051B2 (en) Video analytics with pre-processing at the source end
CN110383356B (zh) 监视系统
US841709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ement of surveillance devices and surveillance footage
US977961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alerting CMS and registered users about a potential duress situation using a mobile application
KR100696728B1 (ko) 감시정보송신장치 및 감시정보송신방법
US20030117280A1 (en) Security communication and remote monitoring/response system
CA2806786C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on demand video exchange between on site operators and mobile operators
KR20110130033A (ko) 행동패턴 데이터베이스를 이용한 능동형 영상감시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20040168194A1 (en) Internet tactical alarm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779640A1 (en) Security system for tracking and surveilling an object determined as unrecognizable using a surveillance camera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ecurity service using the system
US20180167585A1 (en) Networked Camera
KR20150041939A (ko) 실시간 이벤트 감지를 통한 도어 감시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EP1266525B1 (en) Image data processing
JP2018191030A (ja) 監視カメラシステム
CN115836516B (zh) 监视系统
US2012023614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central station video alarm verification using an on site user video system
JP6483414B2 (ja) 画像確認システムおよびセンタ装置
JP2002165211A (ja)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を用いた防犯監視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に防犯監視システムの基本機能を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記録媒体
JP2004064276A (ja) 遠隔監視システム
CN111489276B (zh) 人员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JP2005094642A (ja) 監視カメラシステム
US20040008257A1 (en) Monitoring service process us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20180130790A (ko) 가상 현실 스마트 초인종
KR101458365B1 (ko) 영상기기 보이스 알람 시스템 및 그 운용방법
JP7212257B2 (ja) 監視システム、画像利用許諾方法、および画像利用許諾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