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35127A - 化工厂内目标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化工厂内目标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35127A
CN115835127A CN202211485663.8A CN202211485663A CN115835127A CN 115835127 A CN115835127 A CN 115835127A CN 202211485663 A CN202211485663 A CN 202211485663A CN 115835127 A CN115835127 A CN 1158351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base station
channel
configuration data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856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35127B (zh
Inventor
袁林
田晶昌
谭道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t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ich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t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ich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t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ich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t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ich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8566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351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35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351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351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351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化工厂内目标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利用获取到的化工厂内各个定位基站的基站类型和定位标签信息,确定各个定位基站对应的数据交互方案,按照各个定位基站对应数据交互方案中不同的信道配置数据依次配置各个定位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各个定位基站在第二信道标识与各个定位标签对应的第一信道标识相匹配时接收各个定位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通过定位平台依序控制定位基站对于不同定位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的接收权限,避免定位基站同时接收多个不同定位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导致消息阻塞,解决了由于消息阻塞使得定位信号传输失败,导致对于待定位对象的定位失败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化工厂内目标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跟踪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工厂内目标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化工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具有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点多面广的特点,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就有可能对社会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还会产生极大的负面社会效应。
为了保证化工厂的人员安全和化工产品的安全稳定。可以在化工厂中配置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可以对生产车间中的人员和化工品的位置进行定位,从而规避风险,提高车间的安全性。
在定位装置中,信标标签可以周期广播信号,在信标标签附近范围内的定位标签可以接收到信标标签的广播信号,定位标签在接收到广播信号后,向定位基站发送定位信号。然而,由于定位基站在同一时间能接收到的定位信号的数量受定位基站通道数的限制,在多个定位标签同时向定位基站发送定位信号,一旦定位信号的数量超过定位基站通道数时,会出现消息阻塞导致定位基站将会无法接收到任何一个定位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化工厂内目标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化工厂内目标定位方法,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化工厂内各个定位基站的基站类型以及定位标签信息,确定各个所述定位基站对应的数据交互方案,其中,所述定位标签信息用于指示各个定位标签对应的第一信道标识以及各个所述定位标签所关联的待定位目标,所述数据交互方案用于指示所述定位基站对于各个所述定位标签的信号接收顺序;
按照各个所述定位基站对应数据交互方案中的信道配置数据配置各个所述定位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令各个所述定位基站在所述第二信道标识与所述第一信道标识相匹配时接收相应所述定位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
接收各个所述定位基站上传的所述定位信号,并根据所述定位信号确定相应所述待定位目标的位置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化工厂内目标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来自定位平台的信道配置数据的情况下,按照所述信道配置数据确定目标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其中,所述目标基站为任意一个所述定位基站;
在目标标签的第一信道标识与所述第二信道标识相匹配时,接收所述目标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其中,所述目标标签为任意一个定位标签;
上传所述定位信号至所述定位平台,令所述定位平台根据所述定位信号确定所述定位标签所指示待定位目标的位置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化工厂内目标定位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化工厂内各个定位基站的基站类型以及定位标签信息,确定各个所述定位基站对应的数据交互方案,其中,所述定位标签信息用于指示各个定位标签对应的第一信道标识以及各个所述定位标签所关联的待定位目标,所述数据交互方案用于指示所述定位基站对于各个所述定位标签的信号接收顺序;
第一配置模块,用于按照各个所述定位基站对应数据交互方案中的信道配置数据配置各个所述定位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令各个所述定位基站在所述第二信道标识与所述第一信道标识相匹配时接收相应所述定位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各个所述定位基站上传的所述定位信号,并根据所述定位信号确定相应所述待定位目标的位置信息。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获取到的化工厂内各个定位基站的基站类型以及定位标签信息,确定各个所述定位基站对应的数据交互方案,其中,所述定位标签信息用于指示各个定位标签对应的第一信道标识以及各个所述定位标签所关联的待定位目标,所述数据交互方案用于指示所述定位基站对于各个所述定位标签的信号接收顺序;
按照各个所述定位基站对应数据交互方案中的信道配置数据配置各个所述定位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令各个所述定位基站在所述第二信道标识与所述第一信道标识相匹配时接收相应所述定位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
接收各个所述定位基站上传的所述定位信号,并根据所述定位信号确定相应所述待定位目标的位置信息。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获取到的化工厂内各个定位基站的基站类型以及定位标签信息,确定各个所述定位基站对应的数据交互方案,其中,所述定位标签信息用于指示各个定位标签对应的第一信道标识以及各个所述定位标签所关联的待定位目标,所述数据交互方案用于指示所述定位基站对于各个所述定位标签的信号接收顺序;
按照各个所述定位基站对应数据交互方案中的信道配置数据配置各个所述定位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令各个所述定位基站在所述第二信道标识与所述第一信道标识相匹配时接收相应所述定位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
接收各个所述定位基站上传的所述定位信号,并根据所述定位信号确定相应所述待定位目标的位置信息。
基于上述化工厂内目标定位方法,利用获取到的化工厂内各个定位基站的基站类型和定位标签信息,确定各个定位基站对应的数据交互方案,定位标签信息用于指示各个定位标签对应的第一信道标识以及各个所述定位标签所关联的待定位目标,数据交互方案中各个信道配置数据之间的排列顺序用于指示所述定位基站对于各个定位标签的信号接收顺序,按照各个定位基站对应数据交互方案中不同的信道配置数据依次配置各个定位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令各个定位基站在第二信道标识与各个定位标签对应的第一信道标识相匹配时,接收各个定位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即定位基站仅接收信道标识相匹配的定位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通过定位平台依序控制定位基站的信道标识与不同定位标签的信道标识相匹配,以此控制定位基站对于不同定位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的接收权限,避免定位基站同时接收多个不同定位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导致消息阻塞,解决了由于消息阻塞使得定位信号传输失败,导致对于待定位对象的定位失败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化工厂内目标定位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化工厂内目标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化工厂内目标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化工厂内目标定位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化工厂内目标定位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化工厂内目标定位方法的应用环境图。参照图1,该化工厂内目标定位方法应用于化工厂内目标定位系统。该化工厂内目标定位系统包括定位平台110、定位基站120、定位标签130以及信标标签140。定位平台110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用于管控定位基站120和定位标签130,并根据定位基站120上传的定位信号确定相应的位置信息。定位基站120分布在化工厂内的各个区域,用于接收各个定位标签130在不同位置发送的定位信号。信标标签140分布于化工厂内的各个位置,用于周期性地广播信号,令位于信标标签140信号覆盖范围内的各个定位标签130在接收到该广播信号的情况下,向各个定位基站120发送定位信号。每个信标标签140分布在不同的位置,因此每个信标标签140发送的广播信号用于指示相应位置。定位标签130设于化工厂内需要进行跟踪定位的待定位目标上,即与待定位目标存在关联关系,待定位目标可以为化工厂内的工作人员,也可以为化工厂内的设备或生产产品等,定位标签130随着待定位目标的移动可接收到不同信标标签140的广播信号,并反馈相应的定位信号至定位基站120,定位基站120在接收到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时上传该定位信号至定位平台110,令定位平台110根据定位基站120上传的定位信号确定相应定位标签130的位置信息,从而确定各个定位标签130相应待定位目标的位置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化工厂内目标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2,提供了一种化工厂内目标定位方法。本实施例主要以该方法应用于上述图1中的定位平台110来举例说明,该化工厂内目标定位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0,根据获取到的化工厂内各个定位基站的基站类型以及定位标签信息,确定各个所述定位基站对应的数据交互方案。
其中,其中,所述定位标签信息用于指示各个定位标签对应的第一信道标识以及各个所述定位标签所关联的待定位目标,所述数据交互方案用于指示所述定位基站对于各个所述定位标签的信号接收顺序。所述定位基站120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基站120的基站类型,所述基站类型用于指示所述定位基站120的通道数,所述定位标签130信息包括多个定位标签130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定位标签130对应的第一信道标识以及与所述定位标签130相关联的待定位目标的身份信息。
具体的,定位基站120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定位基站120的基站类型,基站类型包括单通道基站和多通道基站,单通道基站为在同一时间仅能接受一个定位标签130发送定位信号的定位基站120,多通道基站为在同一时间可以接收多个定位标签130发送定位信号的定位基站120,即基站类型用于指示定位基站120支持的通道数为一个还是多个,定位标签130信息包括各个定位标签130对应的第一信道标识以及与定位标签130相关联的带定位目标的身份信息,第一信道标识为定位标签130向定位基站120广播定位信号的信道标识,每个定位标签130对应不同的第一信道标识。
根据各个定位基站120的基站类型以及各个定位标签130对应的第一信道标识确定各个定位基站120对应的数据交互方案,数据交互方案用于决定各个定位基站120对来自各个定位标签130的定位信号的信号接收顺序,防止定位基站120同时接收超过其通道数的多个定位信号,从而导致出现消息阻塞,使得定位基站120无法接收任何一个定位信号的负面效果。
数据交互方案包括第一交互方案以及第一交互方案对应的第一信道配置数据,还包括第二交互方案以及第二交互方案对应的第二信道配置数据,第一交互方案应用于目标基站为单通道基站的场景,第二交互方案应用于目标基站为多通道基站的场景。
步骤S220,按照各个所述定位基站120对应数据交互方案中的信道配置数据配置各个所述定位基站120的第二信道标识,令各个所述定位基站120在所述第二信道标识与所述第一信道标识相匹配时接收相应所述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
具体的,第二信道标识为定位基站120用于接收定位信号的信道标识,按照各个定位基站120对应数据交互方案中的信道配置数据配置各个定位基站120的第二信道标识,即令各个定位基站120的信号接收信道依照定位平台下发的信道配置数据与相应定位标签130的第一信道标识相匹配,在第二信道标识与第一信道标识相匹配时,定位基站120接收该第一信道标识相应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无法接收其他第二信道标识相应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即定位平台依照信号接收顺序依次配置定位基站120的第二信道标识,从而使定位基站120依照定位平台依序下发的信道配置数据动态更新第二信道标识,定位基站基于动态更新的第二信道标识接收与之动态匹配的各个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从而避免定位基站全盘接收各个定位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导致消息阻塞无法成功获取定位信号。
通过动态配置定位基站120的第二信道标识控制定位基站120所接收到的定位信号的数量,以避免出现超过定位基站120能接收的定位信号的数量,导致定位基站120出现消息阻塞无法接收到任何一个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的现象。
步骤S230,接收各个所述定位基站120上传的所述定位信号,并根据所述定位信号确定相应所述待定位目标的位置信息。
具体的,定位基站120按照数据交互方案中的信道配置数据配置了第二信道标识后接收相应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定位基站120将接收到的定位信号上传至定位平台110,定位平台110根据接收到的定位信号分析确定定位标签130相关联的待定位目标的位置信息,从而实现对待定位目标的跟踪定位,由于定位平台对定位基站120的信道标识进行有序管理,令定位基站120基于动态更新的第二信道标识接收与之动态匹配的各个定位标签130所发送的定位信号,避免定位基站120同时接收众多不同信道标识的定位标签130所发送的定位信号导致消息阻塞,从而确保定位基站120能够接收到各个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进而有效提高了对于待定位目标的定位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各个所述定位基站120的基站类型以及所述定位标签130信息,确定各个所述定位基站120对应的数据交互方案,包括:
在所述定位基站120的基站类型为单通道定位基站120时,将各个所述定位标签130对应的所述第一信道标识进行排序,得到标识排序列表;
根据所述标识排序列表以及第一预设时间间隔,确定第一交互方案,其中,所述数据交互方案包括所述第一交互方案,所述第一交互方案中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信道标识之间相距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所述第一交互方案中各个所述第一信道标识的排列顺序,与所述标识排序列表中各个所述第一信道标识的排列顺序相同。
具体的,在定位基站120的基站类型为单通道基站时,即确定该定位基站120在同一时间仅能接收一个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则将所有定位标签130对应的第一信道标识进行排序,排序规则可以为依照各个待定位目标的跟踪优先级进行排序,即跟踪优先级较高的待定位目标相应定位标签130对应的第一信道标识的排序名次较为靠前。排序规则还可以为随机排序或者根据监管人员的配置逻辑进行自定义配置,以适用于不同的监控场景,增强了对不同对象定位的灵活性。
将所有定位标签130对应的第一信道标识进行排序后,形成标识排序列表,由于每个定位标签130对应不同的第一信道标识,因此标识排序列表中包括各个第一信道标识的排列顺序。标识排序列表中仅包括各个第一信道标识之间的排列顺序,并未涉及到时间戳,结合第一预设时间间隔,令各个第一信道标识之间相距第一预设时间间隔,从而形成带有时间戳的第一交互方案,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自定义配置,例如5秒、10秒、30秒等等。即第一交互方案用于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定时下发第一信道配置数据至单通道基站,即定位平台110按照标识排序列表定时更新单通道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从而使单通道基站依照定位平台110定时下发的第一信道配置数据更新后的第二信道标识,与各个第一信道标识进行匹配,并接收信道标识匹配成功的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通过定位平台110有序管理单通道基站对于各个不同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的接收顺序,从而避免单通道基站同时接收来自多个定位标签130130发送的定位信号导致消息阻塞,确保单通道基站能够接收到不同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进而提高了对各个定位标签130相关联待定位目标定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照各个所述定位基站120对应的数据交互方案配置各个所述定位基站120的第二信道标识,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交互方案中各个所述第一信道标识的排列顺序,按照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定期生成所述第一交互方案中各个所述第一信道标识对应的第一信道配置数据;
发送所述第一信道配置数据至所述定位基站120,其中,所述第一信道配置数据用于将所述定位基站120的第二信道标识配置为相应的所述第一信道标识。
具体的,依照各个第一信道标识的排列顺序并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定期生成相应第一信道标识所对应的第一信道配置数据,例如,第一交互方案中包括五个不同的第一信道标识,第一预设时间间隔为5秒,则每隔5秒就生成一个第一信道标识对应的第一信道配置数据,第一信道配置数据用于将单通道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配置为相应的第一信道标识,令单通道基站与第一信道标识相应的定位标签130建立通信连接,以接收该第一信标标识相应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即定位平台110每隔5秒就修改一次单通道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以此方式令单通道基站按照定位平台110定时下发的五个第一信标标识依次接收相应定位标签130广播的定位信号,通过定位平台110定时下发的第一信道配置数据,有序管理单通道基站对于各个不同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接收顺序,从而避免单通道基站同时接收来自多个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导致消息阻塞,以确保单通道基站能够接收到各个不同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从而提高各个定位标签130相关联待定位目标的定位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各个所述定位基站120的基站类型以及所述定位标签130信息,确定各个所述定位基站120对应的数据交互方案,包括:
在所述定位基站120的基站类型为多通道定位基站120时,按照所述定位基站120的通道数将所述多个定位标签130对应的第一信道标识进行分组,得到多个标识组,其中,每个所述标识组中所述第一信道标识的数量等于所述通道数;
将各个标识组进行排序,得到分组排序列表;
根据所述分组排序列表以及第二预设时间间隔,确定第二交互方案,其中,所述数据交互方案包括所述第二交互方案,所述第二交互方案中每相邻两个所述标识组之间相距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间隔,所述第二交互方案中各个所述标识组的排列顺序,与所述分组排序列表中各个所述标识组的排列顺序相同。
具体的,定位基站120的基站类型为多通道基站时,表示该定位基站120对应m个通道,每个通道对应一个信道标识,按照多通道基站的通道数将全部定位标签130对应的第一信道标识进行分组,例如,多通道基站的通道数m为3,定位标签130数量为12,则将12个定位标签130相应的第一信道标识分为4个标识组,每个标识组包括3个定位标签130相应的第一信道标识。
将各个标识组进行排序,得到分组排序列表,将分组排序列表结合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形成第二交互方案,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自定义配置,例如5秒、10秒、30秒等等,可与上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设为相同或不同。第二交互方案用于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定时下发第二信道配置数据至多通道基站,即定位平台110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定时更新多通道基站的多个第二信道标识,从而使多通道基站按照定位平台110定时下发的标识组中的各个第一信道标识动态更新自身的多个第二信道标识,多通道基站基于动态更新的多个第二信道标识与不同定位标签130的第一信道标识进行匹配,并接收与第二信道标识相匹配的第一信道标识相应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以此令多通道基站在同一时间仅接收一个标识组相应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通过定位平台110有序管理多通道基站对于各个不同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的接收顺序,从而避免同时接收来自超出多通道基站通道数的多个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确保多通道基站能够接收到多个不同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进而提高了对待定位目标定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照各个所述定位基站120对应的数据交互方案配置各个所述定位基站120的第二信道标识,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交互方案中各个所述标识组的排列顺序,按照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定期生成所述第二交互方案中各个所述标识组对应的第二信道配置数据;
发送所述第二信道配置数据至所述定位基站120,其中,所述第二信道配置数据用于将所述定位基站120的多个第二信道标识配置为相应所述标识组中的多个所述第一信道标识。
具体的,依照各个标识组的排列顺序并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定期生成相应标识组所对应的第二信道配置数据,标识组包括与通道数相同数量的定位标签130相应的第一信道标识,因此第二信道配置数据包含该标识组中各个定位标签130相应的第一信道标识,例如,第一交互方案中包括4个标识组,多通道基站的通道数为3,即每个标识组包含3个定位标签130相应的第一信道标识,第一预设时间间隔为5秒,则每隔5秒就生成一个标识组对应的第二信道配置数据,第二信道配置数据用于将多通道基站的3个第二信道标识配置为标识组中相应的第一信道标识,即与该标识组相关的3个定位标签130建立通信连接,以接收这3个第一信标标识相应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令多通道基站每隔5秒就修改一次每个通道的第二信道标识,以此方式令多通道基站按照4个标识组的排列顺序依次接收相应定位标签130广播的定位信号。
定位平台110依照分组排列顺序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就将多通道基站的多个第二信道标识配置为相应标识组中的多个第一信道标识,即令标识组中的每个第一信道标识与多通道基站的每个第二信道标识相一致,即动态配置多通道基站的每个第二信道标识,令多通道基站在信道标识配置完成后仅接收相应标识组中各个定位标签130发送的一个定位信号,即令多通道基站依照定位平台110定时下发的标识组中各个第一信道标签接收相应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从而避免多通道基站同时接收来自超过通道数的多个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导致消息阻塞,确保多通道基站能够接收到多个不同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进而提高了对待定位目标定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化工厂内目标定位方法,应用于定位基站120,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310,在接收到来自定位平台的信道配置数据的情况下,按照所述信道配置数据确定目标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
其中,所述信道配置数据用于配置目标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每个第二信道配置数据包括一个定位标签对应的第一信道标识,所述目标基站为任意一个所述定位基站120。
具体的,目标基站可以为单通道基站和/或多通道基站,单通道基站为在同一时间仅能接受一个定位标签130发送定位信号的定位基站120,多通道基站为在同一时间可以接收多个定位标签130发送定位信号的定位基站120。按照信道配置数据动态配置目标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即利用信道配置数据中的第一信道标识覆盖目标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以实现根据接收到的信道配置数据更新目标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
步骤S320,在目标标签的第一信道标识与所述第二信道标识相匹配时,接收所述目标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其中,所述目标标签为任意一个定位标签130。
具体的,即目标基站仅接收与第二信道标识相匹配的第一信道标识相应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拒绝接收对于与第二信道标识匹配失败的第一信道标识相应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通过定位平台下发的信道配置数据设置了目标基站对于不同定位标签的信号接收权限,从而避免目标基站同时接收来自多个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导致消息阻塞无法成功获取定位信号。
步骤S330,上传所述定位信号至所述定位平台110,令所述定位平台110根据所述定位信号确定所述定位标签130所指示待定位目标的位置信息。
具体的,定位基站120按照信道配置数据配置了第二信道标识后接收相应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定位基站120将接收到的定位信号上传至定位平台110,定位平台110根据接收到的定位信号分析确定定位标签130相关联的待定位目标的位置信息,从而实现对待定位目标的跟踪定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接收到来自定位平台110的信道配置数据的情况下,按照所述信道配置数据确定目标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包括:
定时接收所述定位平台110发送不同的信道配置数据;
按照所述信道配置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
具体的,目标基站定时接收来自定位平台110的信道配置数据,即定位平台110定时下发信道配置数据以定时动态更新目标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令目标基站以动态更新后的第二信道标识接收相匹配的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防止目标基站以固定的第二信道标识仅能接收一种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通过定时接收到不同的信道配置数据动态更新目标基站对于来自不同定位标签130的定位信号的接收权限,以实现目标基站定时以接收到的第二信道标识接收不同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避免目标基站在同一时间接收多个不同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产生消息阻塞,导致无法成功接收定位信号,以此确保目标基站能够成功接收不同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从而提高了对待定位目标的定位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照所述数据交互方案配置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包括:
在所述信道配置数据为第一信道配置数据时,将所述第一信道配置数据中的第一信道标识作为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或,
在所述信道配置数据为第二信道配置数据时,将所述第二信道配置数据中的多个第一信道标识作为所述目标基站的多个第二信道标识。
具体的,在目标基站为单通道基站时,单通道基站接收到第一信道配置数据,并将单通道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配置为第一信道配置数据中的第一信道标识,令单通道基站接收该第一信道标识相应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
在目标基站为多通道基站时,多通道基站接收到第二信道配置数据,并按照第二信道配置数据将多通道基站的多个第二信道标识配置为第二信道配置数据中一个标识组内的多个第一信道标识,令多通道基站接收该多个第一信道标识相应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第二信道配置数据中第一信道标识的数量等于目标基站的通道数。
即通过第一信道配置数据或第二信道配置数据配置目标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以接收与第二信道标识相匹配的第一信道标识相应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避免同时接收超过通道数的多个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从而解决了由于通道数不够导致信道阻塞、定位信号传输失败的问题,确保了目标基站能够接收各个定位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进而提高了对待定位目标的定位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目标标签的第一信道标识与所述第二信道标识相匹配时,接收所述目标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包括:
在所述目标基站为单通道基站、且所述目标标签的第一信道标识与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相匹配时,接收所述目标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或,
在所述目标基站为多通道基站、且所述目标标签的第一信道标识与所述目标基站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二信道标识相匹配时,接收所述目标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
具体的,在目标基站为单通道基站时,单通道基站仅接收与第二信道标识相匹配的第一信道标识相应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在该定位标签130为目标标签时,即目标基站接收目标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目标基站拒绝接收与第二信道标识匹配失败的定位标签130所发送的定位信号。
在目标基站为多通道基站时,多通道基站对应有多个第二信道标识,多通道基站仅接收与自己的多个第二信道标识匹配成功的第一信道标识相应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即目标标签的第一信道标识与目标基站的任意一个第二信道标识相匹配时,目标基站就接收目标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
无论目标基站是单通道基站或多通道基站对于定位信号的接收权限都依赖于,发送定位信号的定位标签130对应第一信道标识与目标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之间的匹配结果,定位平台110通过定时动态更新目标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以动态改变目标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与不同定位标签130对应第一信道标识之间的匹配结果,从而实现目标基站定时以接收到的第二信道标识接收不同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避免目标基站在同一时间接收多个不同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产生消息阻塞,导致无法成功接收定位信号,以此确保目标基站能够成功接收不同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从而提高了对待定位目标的定位可靠性和稳定性。
图2和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化工厂内目标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和图3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和图3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化工厂内目标定位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410,用于根据各个所述定位基站120的基站类型以及所述定位标签130信息,确定各个所述定位基站120对应的数据交互方案,其中,所述数据交互方案用于指示所述定位基站120对于各个所述定位标签130的信号接收顺序;
第一配置模块420,用于按照各个所述定位基站120对应的数据交互方案配置各个所述定位基站120的第二信道标识,令各个所述定位基站120在所述第二信道标识与所述第一信道标识相匹配时接收相应所述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
第一接收模块430,用于接收各个所述定位基站120上传的所述定位信号,并根据所述定位信号确定相应所述待定位目标的位置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410具体用于:
在所述定位基站120的基站类型为单通道定位基站120时,将各个所述定位标签130对应的所述第一信道标识进行排序,得到标识排序列表;
根据所述标识排序列表以及第一预设时间间隔,确定第一交互方案,其中,所述数据交互方案包括所述第一交互方案,所述第一交互方案中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信道标识之间相距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所述第一交互方案中各个所述第一信道标识的排列顺序,与所述标识排序列表中各个所述第一信道标识的排列顺序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模块420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交互方案中各个所述第一信道标识的排列顺序,按照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定期生成所述第一交互方案中各个所述第一信道标识对应的第一信道配置数据;
发送所述第一信道配置数据至所述定位基站120,其中,所述第一信道配置数据用于将所述定位基站120的第二信道标识配置为相应的所述第一信道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410具体用于:
在所述定位基站120的基站类型为多通道定位基站120时,按照所述定位基站120的通道数将所述多个定位标签130对应的第一信道标识进行分组,得到多个标识组,其中,每个所述标识组中所述第一信道标识的数量等于所述通道数;
将各个标识组进行排序,得到分组排序列表;
根据所述分组排序列表以及第二预设时间间隔,确定第二交互方案,其中,所述数据交互方案包括所述第二交互方案,所述第二交互方案中每相邻两个所述标识组之间相距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间隔,所述第二交互方案中各个所述标识组的排列顺序,与所述分组排序列表中各个所述标识组的排列顺序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模块420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第二交互方案中各个所述标识组的排列顺序,按照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定期生成所述第二交互方案中各个所述标识组对应的第二信道配置数据;
发送所述第二信道配置数据至所述定位基站120,其中,所述第二信道配置数据用于将所述定位基站120的多个第二信道标识配置为相应所述标识组中的多个所述第一信道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化工厂内目标定位装置,包括:
第二配置模块520,用于在接收到来自定位平台的信道配置数据的情况下,按照所述信道配置数据确定目标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其中,所述目标基站为任意一个所述定位基站;
第二接收模块530,用于在目标标签的第一信道标识与所述第二信道标识相匹配时,接收所述目标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其中,所述目标标签为任意一个定位标签130;
上传模块540,用于上传所述定位信号至所述定位平台110,令所述定位平台110根据所述定位信号确定所述定位标签130所指示待定位目标的位置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置模块520具体用于:
定时接收所述定位平台发送不同的信道配置数据;
按照所述信道配置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置模块520具体用于:
在所述信道配置数据为第一信道配置数据时,将所述第一信道配置数据中的第一信道标识作为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或,
在所述信道配置数据为第二信道配置数据时,将所述第二信道配置数据中的多个第一信道标识作为所述目标基站的多个第二信道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收模块530具体用于:
在所述目标基站为单通道基站、且所述目标标签的第一信道标识与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相匹配时,接收所述目标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或,
在所述目标基站为多通道基站、且所述目标标签的第一信道标识与所述目标基站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二信道标识相匹配时,接收所述目标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
图6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该计算机设备具体可以是图1中的定位平台110。如图6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装置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输入装置和显示屏。其中,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计算机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装置,还可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实现化工厂内目标定位方法。该内存储器中也可储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化工厂内目标定位方法。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化工厂内目标定位装置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可在如图6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上运行。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中可存储组成该化工厂内目标定位装置的各个程序模块,比如,图4所示的第一获取模块410、确定模块410、第一配置模块420和第一接收模块430。各个程序模块构成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化工厂内目标定位方法中的步骤。
图6所示的计算机设备可以通过如图4所示的化工厂内目标定位装置中的第一获取模块410执行获取化工厂内的定位基站120信息和定位标签130信息,其中,所述定位基站120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基站120的基站类型,所述基站类型用于指示所述定位基站120的通道数,所述定位标签130信息包括多个定位标签130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定位标签130对应的第一信道标识以及与所述定位标签130相关联的待定位目标的身份信息。计算机设备可通过确定模块410执行根据各个所述定位基站120的基站类型以及所述定位标签130信息,确定各个所述定位基站120对应的数据交互方案,其中,所述数据交互方案用于指示所述定位基站120对于各个所述定位标签130的信号接收顺序。计算机设备可通过第一配置模块420执行按照各个所述定位基站120对应的数据交互方案配置各个所述定位基站120的第二信道标识,令各个所述定位基站120在所述第二信道标识与所述第一信道标识相匹配时接收相应所述定位标签130发送的定位信号。计算机设备可通过第一接收模块430执行接收各个所述定位基站120上传的所述定位信号,并根据所述定位信号确定相应所述待定位目标的位置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示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倍速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化工厂内目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定位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化工厂内各个定位基站的基站类型以及定位标签信息,确定各个所述定位基站对应的数据交互方案,其中,所述定位标签信息用于指示各个定位标签对应的第一信道标识以及各个所述定位标签所关联的待定位目标,所述数据交互方案中各个信道配置数据的排列顺序用于指示所述定位基站对于各个所述定位标签的信号接收顺序;
按照各个所述定位基站对应数据交互方案中的信道配置数据配置各个所述定位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令各个所述定位基站在所述第二信道标识与所述第一信道标识相匹配时接收相应所述定位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
接收各个所述定位基站上传的所述定位信号,并根据所述定位信号确定相应所述待定位目标的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个所述定位基站的基站类型以及所述定位标签信息,确定各个所述定位基站对应的数据交互方案,包括:
在所述定位基站的基站类型为单通道定位基站时,将各个所述定位标签对应的所述第一信道标识进行排序,得到标识排序列表;
根据所述标识排序列表以及第一预设时间间隔,确定第一交互方案,其中,所述数据交互方案包括所述第一交互方案,所述第一交互方案中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信道标识之间相距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所述第一交互方案中各个所述第一信道标识的排列顺序,与所述标识排序列表中各个所述第一信道标识的排列顺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交互方案中的信道配置数据包括第一信道配置数据,所述按照各个所述定位基站对应的数据交互方案中的信道配置数据配置各个所述定位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交互方案中各个所述第一信道标识的排列顺序,按照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定期生成所述第一交互方案中各个所述第一信道标识对应的第一信道配置数据;
发送所述第一信道配置数据至所述定位基站,其中,所述第一信道配置数据用于将所述定位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配置为相应的所述第一信道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个所述定位基站的基站类型以及所述定位标签信息,确定各个所述定位基站对应的数据交互方案,包括:
在所述定位基站的基站类型为多通道定位基站时,按照所述定位基站的通道数将多个所述定位标签对应的第一信道标识进行分组,得到多个标识组,其中,每个所述标识组中所述第一信道标识的数量等于所述通道数;
将各个标识组进行排序,得到分组排序列表;
根据所述分组排序列表以及第二预设时间间隔,确定第二交互方案,其中,所述数据交互方案包括所述第二交互方案,所述第二交互方案中每相邻两个所述标识组之间相距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间隔,所述第二交互方案中各个所述标识组的排列顺序,与所述分组排序列表中各个所述标识组的排列顺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交互方案中的信道配置数据包括第二信道配置数据,所述按照各个所述定位基站对应数据交互方案中的信道配置数据配置各个所述定位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交互方案中各个所述标识组的排列顺序,按照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定期生成所述第二交互方案中各个所述标识组对应的第二信道配置数据;
发送所述第二信道配置数据至所述定位基站,其中,所述第二信道配置数据用于将所述定位基站的多个第二信道标识配置为相应所述标识组中的多个所述第一信道标识。
6.一种化工厂内目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定位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来自定位平台的信道配置数据的情况下,按照所述信道配置数据确定目标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其中,所述目标基站为任意一个所述定位基站;
在目标标签的第一信道标识与所述第二信道标识相匹配时,接收所述目标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其中,所述目标标签为任意一个定位标签;
上传所述定位信号至所述定位平台,令所述定位平台根据所述定位信号确定所述定位标签所指示待定位目标的位置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到来自定位平台的信道配置数据的情况下,按照所述信道配置数据确定目标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包括:
定时接收所述定位平台发送不同的信道配置数据;
按照所述信道配置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信道配置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包括:
在所述信道配置数据为第一信道配置数据时,将所述第一信道配置数据中的第一信道标识作为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或,
在所述信道配置数据为第二信道配置数据时,将所述第二信道配置数据中的多个第一信道标识作为所述目标基站的多个第二信道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目标标签的第一信道标识与所述第二信道标识相匹配时,接收所述目标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包括:
在所述目标基站为单通道基站、且所述目标标签的第一信道标识与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相匹配时,接收所述目标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或,
在所述目标基站为多通道基站、且所述目标标签的第一信道标识与所述目标基站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二信道标识相匹配时,接收所述目标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
10.一种化工厂内目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化工厂内各个定位基站的基站类型以及定位标签信息,确定各个所述定位基站对应的数据交互方案,其中,所述定位标签信息用于指示各个定位标签对应的第一信道标识以及各个所述定位标签所关联的待定位目标,所述数据交互方案用于指示所述定位基站对于各个所述定位标签的信号接收顺序;
第一配置模块,用于按照各个所述定位基站对应数据交互方案中的信道配置数据配置各个所述定位基站的第二信道标识,令各个所述定位基站在所述第二信道标识与所述第一信道标识相匹配时接收相应所述定位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各个所述定位基站上传的所述定位信号,并根据所述定位信号确定相应所述待定位目标的位置信息。
11.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1485663.8A 2022-11-24 2022-11-24 化工厂内目标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8351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85663.8A CN115835127B (zh) 2022-11-24 2022-11-24 化工厂内目标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85663.8A CN115835127B (zh) 2022-11-24 2022-11-24 化工厂内目标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35127A true CN115835127A (zh) 2023-03-21
CN115835127B CN115835127B (zh) 2023-08-01

Family

ID=85531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85663.8A Active CN115835127B (zh) 2022-11-24 2022-11-24 化工厂内目标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35127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2119A (zh) * 2003-02-18 2006-04-1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码分复用信道上的码分复用命令
JP2007312332A (ja) * 2006-05-22 2007-11-29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無線基地局装置
US20100097935A1 (en) * 2008-10-17 2010-04-22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channel insp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843738A (zh) * 2011-06-22 2012-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终端在切换时管理标识以及无线信令的方法及设备
CN103581049A (zh) * 2012-07-26 2014-0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调度策略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4284395A (zh) * 2013-07-12 2015-01-14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无线个人局域网中的业务发现方法
CN105230068A (zh) * 2014-04-29 2016-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6576079A (zh) * 2014-08-08 2017-04-19 创新技术实验室株式会社 支持终端间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缓冲区状态报告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7643508A (zh) * 2017-08-25 2018-01-30 重庆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室内定位系统
CN110730433A (zh) * 2019-10-16 2020-01-24 北京爱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Beacon的室内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357344A (zh) * 2017-11-16 2020-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载频选择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292895A (zh) * 2018-08-10 2021-01-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13692046A (zh) * 2021-07-15 2021-11-23 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标签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962274A (zh) * 2021-11-18 2022-01-2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异常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75836A (zh) * 2019-08-09 2022-03-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用户设备组中的侧行链路资源分配的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2119A (zh) * 2003-02-18 2006-04-1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码分复用信道上的码分复用命令
JP2007312332A (ja) * 2006-05-22 2007-11-29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無線基地局装置
US20100097935A1 (en) * 2008-10-17 2010-04-22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channel insp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843738A (zh) * 2011-06-22 2012-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终端在切换时管理标识以及无线信令的方法及设备
CN103581049A (zh) * 2012-07-26 2014-0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调度策略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4284395A (zh) * 2013-07-12 2015-01-14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无线个人局域网中的业务发现方法
CN105230068A (zh) * 2014-04-29 2016-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6576079A (zh) * 2014-08-08 2017-04-19 创新技术实验室株式会社 支持终端间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缓冲区状态报告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7643508A (zh) * 2017-08-25 2018-01-30 重庆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室内定位系统
CN111357344A (zh) * 2017-11-16 2020-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载频选择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292895A (zh) * 2018-08-10 2021-01-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14175836A (zh) * 2019-08-09 2022-03-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用户设备组中的侧行链路资源分配的系统和方法
CN110730433A (zh) * 2019-10-16 2020-01-24 北京爱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Beacon的室内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692046A (zh) * 2021-07-15 2021-11-23 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标签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962274A (zh) * 2021-11-18 2022-01-2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异常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35127B (zh) 202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35395B (zh) Idc网络中数据传输质量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11311777A (zh) 一种动态巡检方法、服务器、终端、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3950102B (zh) 一种通信方法、电子价签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80986B (zh) 充电桩设备的监测方法和装置
CN107566321B (zh) 文件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199353A (zh) 一种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CN115835127A (zh) 化工厂内目标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468207A (zh) 终端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222288B (zh) 国际移动设备标识信息imei的处理方法与网络设备
KR102375248B1 (ko) 모바일 태그 리더 포털
CN108112021B (zh) 一种射频通道检测数据的回传方法及设备
CN112804099A (zh) 参数批量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05750A (zh) 基于区块链的隧道锚栓拉拔监测系统、方法
CN105471643A (zh) 一种应用于nfv网络的告警关联方法及系统
CN105429795A (zh) 一种告警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3489611A (zh) 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安全采集调度系统
CN114125714A (zh) 移动轨迹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187879A (zh) 冷链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冷链运输信息系统
Spichkova et al. Structuring divers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for global product development
CN102457396B (zh) 故障告警的方法及设备
CN114117154B (zh) 多区域目标桩机送浆状态的监控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786806A (zh) 一种网元异常处理方法及网管系统
CN105684218A (zh) 天线系统
CN116782337B (zh) 对群组电子价签进行查询应答的方法及系统
EP3764299B1 (en) Method of delegating data editing authority of product i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