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35087A - 一种音响系统运行智能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音响系统运行智能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35087A
CN115835087A CN202310121807.XA CN202310121807A CN115835087A CN 115835087 A CN115835087 A CN 115835087A CN 202310121807 A CN202310121807 A CN 202310121807A CN 115835087 A CN115835087 A CN 1158350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person
time point
current monitoring
monitoring time
reg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218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35087B (zh
Inventor
吴少芳
冯礼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an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an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an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an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2180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350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35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35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350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350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音响系统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音响系统运行智能控制方法。从一方面来说,基于室内舞台对应各音箱的参数对各音箱对应初级调控的调控参数进行针对性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室内舞台的响度协调性,确保了室内舞台输出音量的均衡性,大幅度提升了舞台现场的节目效果和舞台感染性。从另一方面来说,通过对目标人员对应各音箱进行高级调控参数分析,在最大限度上避免了目标人员在演出过程中存在音准状态异常的情况,实现了对室内舞台现场演出效果的智能调控和智能分析,大幅度提升了室内舞台现场演出效果智能调控的稳定性和效果性,进一步为现场观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观演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音响系统运行智能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响系统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音响系统运行智能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舞台节目的演出效果来自于舞台气氛的渲染,而舞台气氛的成功展示依靠于舞台音响的作用,一场震撼的舞台节目的演出需要配备不同的音响设备效果来完成节目的设定,由此体现了舞台音响系统运行智能控制的价值。
目前室内舞台通常通过人工对舞台现场的音响效果进行自主调控,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缺乏智能性和精准性,无法实现对舞台现场对应的收音状态进行实时调控,进而无法确保舞台现场的节目效果和舞台感染性。
目前室内舞台对舞台现场的音响放大输出通常通过收音设备进行收音后,输出设备进行同比例放大音响以达到舞台现场声音环绕的目的,没有对输出音量进行智能控制,以确保输出音量的均衡性,无法为现场观演人员提供良好的观演环境。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音响系统运行智能控制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音响系统运行智能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F1、舞台音响影响分析:对室内舞台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观演人员数量进行获取,同时对室内舞台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响效果影响指数进行分析。
F2、收音设备音频类型解析:通过收音设备对室内舞台上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进行获取,并对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类型进行解析。
F3、音响系统初级调控分析:若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类型为其他类型,则对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初级调控指数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初级调控,同时执行F6,反之,则执行F4。
F4、音响系统中级调控分析:对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质量状态进行分析,若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质量状态为正常状态,则对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中级调控指数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中级调控,反之,则执行F5。
F5、音响系统高级调控分析:对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高级调控参数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高级调控。
F6、音响系统整体效果分析与显示:对室内舞台对应整场演出中各音箱对应调控后的音频进行存档,并获取室内舞台对应各级调控的指定次数和各音箱对应各次调控的指定调控参数,同时对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调控后的整体效果评估系数进行分析与显示。
优选地,所述对室内舞台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响效果影响指数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过程如下:将室内舞台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观演人员数量记为
Figure SMS_1
,从云存储库中提取室内舞台对应音响系统中音箱的数量,记为
Figure SMS_2
,并提取室内舞台对应的参考观演人员数量和参考音响设备数量,分别记为
Figure SMS_3
Figure SMS_4
,通过计算得到室内舞台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基本状态影响指数
Figure SMS_5
从云存储库中提取室内舞台对应音箱的立体布设图,并从图中提取同一平面内各相邻音箱的间距,记为各目标间距,同时从中筛选出各平面对应的最大目标间距、最小目标间距、众数目标间距,进而通过计算得到各平面对应的平均目标间距,通过计算得到室内舞台对应音箱的分布均匀指数
Figure SMS_6
,并通过综合计算得到室内舞台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响效果影响指数
Figure SMS_7
优选地,所述对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类型进行解析,其具体解析方式为:将室内舞台上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与云存储库中存储的各歌曲对应的音频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表示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为歌曲音频,同时将室内舞台上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类型判定为歌曲类型,反之,则判定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类型为其他类型。
优选地,所述对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初级调控指数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步骤如下:基于室内舞台上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获取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响度,作为收音响度,记为
Figure SMS_8
将室内舞台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响效果影响指数与设定的各音响效果影响指数对应的音箱参考播放响度进行匹配,得到室内舞台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箱参考播放响度,记为
Figure SMS_9
从云存储库中提取各音箱对应的参考收音响度和最大播放响度,分别记为
Figure SMS_10
Figure SMS_11
,i表示为各音箱的编号,
Figure SMS_12
依据公式
Figure SMS_13
计算出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初级调控指数,
Figure SMS_14
表示为室内舞台中第i个音箱对应的初级调控指数,
Figure SMS_15
分别表示为设定的参考收音响度差、参考播放响度差,
Figure SMS_16
分别表示为收音响度、播放响度对应的调控因子。
优选地,所述对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质量状态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过程如下:将室内舞台上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与云存储库中存储的各目标歌曲对应的音频进行匹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目标歌曲,并将其进行音频片段拆分,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目标歌曲的各子音频片段,同时将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与目标歌曲对应的各子音频片段进行匹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目标歌曲的子音频片段,记为匹配音频。
从室内舞台上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中获取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频率和波形,从目标人员对应匹配音频中提取参考频率和参考波形,并基于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频率和其对应匹配音频的参考频率,分别构建其对应的频率波动图和参考频率波动图,同时在目标人员对应的频率波动图中进行检测点均匀布设,获取目标人员对应频率波动图中各检测点的频率值
Figure SMS_17
,j表示为各检测点的编号,
Figure SMS_18
,进而在目标人员对应的参考频率波动图中进行相同位置检测点布设,获取目标人员对应参考频率波动图中各检测点的参考频率值
Figure SMS_19
,以此计算出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频率幅度匹配指数
Figure SMS_20
将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波形与目标人员对应匹配音频的参考波形进行重合对比,得到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波形重合长度,记为
Figure SMS_21
,以此计算出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波形重合度评估指数
Figure SMS_22
依据公式
Figure SMS_23
计算出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质量状态评估系数
Figure SMS_24
,e表示为自然常数,
Figure SMS_25
分别表示为设定的频率幅度匹配指数、波形重合度评估指数对应的状态评估因子。
通过设定的对比分析方式得到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质量状态。
优选地,所述对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中级调控指数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方式为:将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频率与设定的各音型对应的频率区间进行匹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型,并将其与设定的各音型对应的权值因子进行匹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权值因子,并通过分析得到室内舞台对应中级调控中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箱参考播放响度
Figure SMS_26
按照与初级调控指数相同的分析方式分析得到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中级调控指数
Figure SMS_27
优选地,所述对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高级调控参数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方式为:从目标人员对应的匹配音频中提取其对应的匹配音高,记为
Figure SMS_28
,同时从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中提取其对应的音高,记为
Figure SMS_29
通过滤波器对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进行解析,同时对目标人员对应的匹配音频进行解析,得到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频谱和目标人员对应的匹配频谱,在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频谱上进行读取点均匀布设,并在目标人员对应的匹配频谱进行相同读取点均匀布设,进而对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频谱上各读取点的旋律值
Figure SMS_30
进行获取,f表示为各读取点的编号,
Figure SMS_31
,获取目标人员对应匹配频谱中各读取点的旋律值
Figure SMS_32
依据公式
Figure SMS_33
计算出室内舞台对应的音准调控指数
Figure SMS_34
Figure SMS_35
分别表示为设定的音高、旋律值对应的调控因子。
按照与中级调控指数相同的分析方式对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响度调控指数进行分析,对应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音准调控指数和响度调控指数进一步分析得到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高级调控参数。
优选地,所述对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调控后的整体效果评估系数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方式为:从室内舞台对应整场演出中各音箱对应调控后的音频内获取室内舞台对应整场演出中各音箱的各级调控次数
Figure SMS_36
Figure SMS_37
Figure SMS_38
分别表示为初级调控、中级调控、高级调控,同时获取各音箱对应各次调控的实际调控参数
Figure SMS_39
,s表示为各次调控的编号,
Figure SMS_40
将室内舞台对应各级调控的指定次数记为
Figure SMS_41
,将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各次调控的指定调控参数,记为
Figure SMS_42
依据公式
Figure SMS_43
计算出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调控后的整体效果评估系数,
Figure SMS_44
表示为室内舞台中第i个音箱对应调控后的整体效果评估系数,
Figure SMS_45
表示为云存储库中存储的第J级调控对应的影响因子,
Figure SMS_46
表示为设定的调控参数对应的权值因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对室内舞台上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进行获取和分析,并基于当前监测时间点对应的音频类型进行进一步分析,弥补了当前技术中音响效果调控的主观性,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室内舞台对应音响调控的智能性和精准性,从而实现对应室内舞台收音状态的实时调控。
本发明通过对目标人员对应音频类型中其他类型的音频进行初级调控分析,并基于室内舞台对应各音箱的参数对各音箱对应初级调控的调控参数进行针对性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室内舞台的响度协调性,确保了室内舞台输出音量的均衡性,大幅度提升了舞台现场的节目效果和舞台感染性。
本发明通过对目标人员对应音频类型中歌曲类型的音频进行音频质量状态分析,并以此对音频质量状态为异常状态的音频进行高级调控参数分析,在最大限度上避免了目标人员在演出过程中存在音准状态异常的情况,实现了对室内舞台现场演出效果的智能调控和智能分析,大幅度提升了室内舞台现场演出效果智能调控的稳定性和效果性,进一步为现场观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观演环境。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方法步骤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音响系统运行智能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F1、舞台音响影响分析:对室内舞台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观演人员数量进行获取,同时对室内舞台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响效果影响指数进行分析。
于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对室内舞台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响效果影响指数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过程如下:将室内舞台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观演人员数量记为
Figure SMS_47
,从云存储库中提取室内舞台对应音响系统中音箱的数量,记为
Figure SMS_48
,并提取室内舞台对应的参考观演人员数量和参考音响设备数量,分别记为
Figure SMS_49
Figure SMS_50
,通过计算得到室内舞台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基本状态影响指数
Figure SMS_51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室内舞台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基本状态影响指数,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SMS_52
Figure SMS_53
分别表示为设定的音箱设备数量、观演人员数量对应的影响因子。
从云存储库中提取室内舞台对应音箱的立体布设图,并从图中提取同一平面内各相邻音箱的间距,记为各目标间距,同时从中筛选出各平面对应的最大目标间距、最小目标间距、众数目标间距,进而通过计算得到各平面对应的平均目标间距,通过计算得到室内舞台对应音箱的分布均匀指数
Figure SMS_54
,并通过综合计算得到室内舞台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响效果影响指数
Figure SMS_55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室内舞台对应音箱设备的分布均匀指数,具体计算方式为:201:将目标室内舞台对应各平面的最大目标间距、最小目标间距、众数目标间距,分别记为
Figure SMS_56
Figure SMS_57
Figure SMS_58
分别表示为目标室内舞台对应设定的上平面、下平面、左平面、右平面,同时将目标室内舞台对应各平面的平均目标间距,记为
Figure SMS_59
202:依据公式
Figure SMS_60
计算得到目标室内舞台对应音箱设备的分布均匀指数,e表示为自然常数,
Figure SMS_61
分别表示为设定的最大目标间距、最小目标间距、众数目标间距对应的影响因子。
进一步地,依据公式
Figure SMS_62
计算出目标室内舞台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响效果影响指数,
Figure SMS_63
分别表示为设定的基本状态影响指数、音箱设备分布均匀指数对应的音响效果影响因子。
F2、收音设备音频类型解析:通过收音设备对室内舞台上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进行获取,并对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类型进行解析。
需要说明的是,收音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话筒、收音器。
于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对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类型进行解析,其具体解析方式为:将室内舞台上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与云存储库中存储的各歌曲对应的音频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表示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为歌曲音频,同时将室内舞台上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类型判定为歌曲类型,反之,则判定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类型为其他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歌曲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演唱歌曲。其他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主持台词、沟通语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对室内舞台上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进行获取和分析,并基于当前监测时间点对应的音频类型进行进一步分析,弥补了当前技术中音响效果调控的主观性,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室内舞台对应音响调控的智能性和精准性,从而实现对应室内舞台收音状态的实时调控。
F3、音响系统初级调控分析:若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类型为其他类型,则对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初级调控指数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初级调控,同时执行F6,反之,则执行F4。
于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对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初级调控指数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步骤如下:基于室内舞台上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获取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响度,作为收音响度,记为
Figure SMS_64
将室内舞台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响效果影响指数与设定的各音响效果影响指数对应的音箱参考播放响度进行匹配,得到室内舞台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箱参考播放响度,记为
Figure SMS_65
从云存储库中提取各音箱对应的参考收音响度和最大播放响度,分别记为
Figure SMS_66
Figure SMS_67
,i表示为各音箱的编号,
Figure SMS_68
依据公式
Figure SMS_69
计算出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初级调控指数,
Figure SMS_70
表示为室内舞台中第i个音箱对应的初级调控指数,
Figure SMS_71
分别表示为设定的参考收音响度差、参考播放响度差,
Figure SMS_72
分别表示为收音响度、播放响度对应的调控因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对各音箱进行相应的初级调控,其具体调控方式为:F301:将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收音响度与各音箱对应的参考收音响度进行作差,记为收音响度差,若某音箱对应的收音响度差为负值,则判定该音箱对应的调节方式为负调节;若某音箱对应的收音响度差为正值,则判定该音箱对应的调节方式为正调节;若某音箱对应的收音响度差为零,则判定该音箱对应的调节方式为指定调节,并从云存储库中提取指定调节方式对应的调控值。
F302:若某音箱对应的调节方式为正调节或负调节,则将室内舞台中该音箱对应的初级调控指数与设定的各初级调控等级对应的初级调控指数阈值进行匹配,得到该音箱对应的初级调控等级,并将其与设定的各初级调控等级对应的调控值进行匹配,得到该音箱对应的调控值,由此统计各音箱对应的调控值和调节方式,构成各音箱对应初级调控的调控参数,并进行相应的初级调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对目标人员对应音频类型中其他类型的音频进行初级调控分析,并基于室内舞台对应各音箱的参数对各音箱对应初级调控的调控参数进行针对性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室内舞台的响度协调性,确保了室内舞台输出音量的均衡性,大幅度提升了舞台现场的节目效果和舞台感染性。
F4、音响系统中级调控分析:对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质量状态进行分析,若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质量状态为正常状态,则对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中级调控指数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中级调控,反之,则执行F5。
于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对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质量状态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过程如下:将室内舞台上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与云存储库中存储的各目标歌曲对应的音频进行匹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目标歌曲,并将其进行音频片段拆分,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目标歌曲的各子音频片段,同时将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与目标歌曲对应的各子音频片段进行匹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目标歌曲的子音频片段,记为匹配音频。
从室内舞台上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中获取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频率和波形,从目标人员对应匹配音频中提取参考频率和参考波形,并基于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频率和其对应匹配音频的参考频率,分别构建其对应的频率波动图和参考频率波动图,同时在目标人员对应的频率波动图中进行检测点均匀布设,获取目标人员对应频率波动图中各检测点的频率值
Figure SMS_73
,j表示为各检测点的编号,
Figure SMS_74
,进而在目标人员对应的参考频率波动图中进行相同位置检测点布设,获取目标人员对应参考频率波动图中各检测点的参考频率值
Figure SMS_75
,以此计算出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频率幅度匹配指数
Figure SMS_76
需要说明的是,依据公式
Figure SMS_77
计算出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频率幅度匹配指数,
Figure SMS_78
表示为云存储库中存储的允许频率值差。
将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波形与目标人员对应匹配音频的参考波形进行重合对比,得到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波形重合长度,记为
Figure SMS_79
,以此计算出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波形重合度评估指数
Figure SMS_80
需要说明的是,依据公式
Figure SMS_81
计算出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波形重合度评估指数,
Figure SMS_82
表示为目标人员对应参考波形长度,
Figure SMS_83
表示为设定的波形重合长度对应的评估因子。
依据公式
Figure SMS_84
计算出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质量状态评估系数
Figure SMS_85
Figure SMS_86
分别表示为设定的频率幅度匹配指数、波形重合度评估指数对应的状态评估因子。
通过设定的对比分析方式得到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质量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质量状态,具体对比分析方式为:将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质量状态评估系数与云存储库中存储的音频质量状态评估阈值进行对比,若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质量状态评估系数大于音频质量状态评估阈值,则将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质量状态判定为正常状态,反之,则将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质量状态判定为异常状态。
于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对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中级调控指数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方式为:将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频率与设定的各音型对应的频率区间进行匹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型,并将其与设定的各音型对应的权值因子进行匹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权值因子,并通过分析得到室内舞台对应中级调控中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箱参考播放响度
Figure SMS_87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室内舞台对应中级调控中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箱参考播放响度,具体分析方式为:601:依据公式
Figure SMS_88
计算出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响效果影响比例系数,
Figure SMS_89
表示为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响效果比例系数,
Figure SMS_90
表示为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权值因子,
Figure SMS_91
分别表示为设定的权值因子、音响效果影响指数对应的比例因子。
602:将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响效果比例系数与设定的各音响效果比例系数对应中级调控的音箱参考播放响度进行匹配,得到目标室内舞台对应中级调控中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箱参考播放响度。
按照与初级调控指数相同的分析方式分析得到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中级调控指数
Figure SMS_92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室内舞台中各音箱设备对应的中级调控指数,具体分析公式为:
Figure SMS_93
Figure SMS_94
分别表示为设定的中级调控中收音响度、播放响度对应的调控因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对各音箱进行相应的中级调控,其具体调控方式为:F401:将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收音响度与各音箱对应的参考收音响度进行作差,记为收音响度差,若某音箱对应的收音响度差为负值,则判定该音箱对应的调节方式为负调节;若某音箱对应的收音响度差为正值,则判定该音箱对应的调节方式为正调节;若某音箱对应的收音响度差为零,则判定该音箱对应的调节方式为目标调节,并从云存储库中提取目标调节方式对应的调控值。
F402:若某音箱对应的调节方式为正调节或负调节,则将室内舞台中该音箱对应的中级调控指数与设定的各中级调控等级对应的中级调控指数阈值进行匹配,得到该音箱对应的中级调控等级,并将其与设定的各中级调控等级对应的调控值进行匹配,得到该音箱对应的调控值,由此统计各音箱对应的调控值和调节方式,构成各音箱对应中级调控的调控参数,并进行相应的中级调控。
F5、音响系统高级调控分析:对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高级调控参数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高级调控。
于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对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高级调控参数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方式为:从目标人员对应的匹配音频中提取其对应的匹配音高,记为
Figure SMS_95
,同时从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中提取其对应的音高,记为
Figure SMS_96
通过滤波器对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进行解析,同时对目标人员对应的匹配音频进行解析,得到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频谱和目标人员对应的匹配频谱,在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频谱上进行读取点均匀布设,并在目标人员对应的匹配频谱进行相同读取点均匀布设,进而对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频谱上各读取点的旋律值
Figure SMS_97
进行获取,f表示为各读取点的编号,
Figure SMS_98
,获取目标人员对应匹配频谱中各读取点的旋律值
Figure SMS_99
依据公式
Figure SMS_100
计算出室内舞台对应的音准调控指数
Figure SMS_101
Figure SMS_102
分别表示为设定的音高、旋律值对应的调控因子。
按照与中级调控指数相同的分析方式对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响度调控指数进行分析,对应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音准调控指数和响度调控指数进一步分析得到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高级调控参数。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对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响度调控指数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方式为:依据公式
Figure SMS_103
计算出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响度调控指数,
Figure SMS_104
表示为室内舞台中第i个音箱对应的响度调控自身,
Figure SMS_105
分别表示为设定的响度调控对应收音响度、播放响度的响度因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对各音箱进行相应的高级调控,其具体调控方式为:F501:将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收音响度与各音箱对应的参考收音响度进行作差,记为收音响度差,若某音箱对应的收音响度差为负值,则判定该音箱对应的调节方式为负调节;若某音箱对应的收音响度差为正值,则判定该音箱对应的调节方式为正调节;若某音箱对应的收音响度差为零,则判定该音箱对应的调节方式为选定调节,并从云存储库中提取选定调节方式对应的响度调控值。
F502:若某音箱对应的调节方式为正调节或负调节,则将室内舞台中该音箱对应的响度调控指数与设定的各响度调控等级对应的响度调控指数阈值进行匹配,得到该音箱对应的响度调控等级,并将其与设定的各响度调控等级对应的调控值进行匹配,得到该音箱对应的调控值,作为响度调控值,由此统计各音箱对应的调节方式和调控值,构成各音箱对应高级调控的响度调控参数。
F503:将目标人员对应的匹配音高与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高进行作差,记为音高差,若目标人员对应的音高差为正值,则判定各音箱对应的音高调节方式为正调节,若目标人员对应的音高差为负值,则判定各音箱对应的音高调节方式为负调节,并执行F504。
F504:将室内舞台对应的音准调控指数与设定的各音准调控等级对应的音准调控指数阈值进行匹配,得到室内舞台对应的音准调控等级,并将其设定的各音准调控等级对应的音准调控值进行匹配,得到室内舞台对应的音准调控值,作为各音箱对应的音准调控值,由各音箱对应的音高调节方式和音准调控值构成各音箱对应高级调控的音准调控参数。
F505:由各音箱对应高级调控的响度调控参数和音准调控参数构成各音箱对应高级调控的调控参数,并进行相应的高级调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对目标人员对应音频类型中歌曲类型的音频进行音频质量状态分析,并以此对音频质量状态为异常状态的音频进行高级调控参数分析,在最大限度上避免了目标人员在演出过程中存在音准状态异常的情况,实现了对室内舞台现场演出效果的智能调控和智能分析,大幅度提升了室内舞台现场演出效果智能调控的稳定性和效果性,进一步为现场观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观演环境。
F6、音响系统整体效果分析与显示:对室内舞台对应整场演出中各音箱对应调控后的音频进行存档,并获取室内舞台对应各级调控的指定次数和各音箱对应各次调控的指定调控参数,同时对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调控后的整体效果评估系数进行分析与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室内舞台对应各级调控的指定次数具体为:对整场演出进行实时分析,各当前监测时间点对应的调控等级构成整场演出中各当前监测时间点的调控等级,并由此统计室内舞台对应整场演出中各级调控的次数,作为室内舞台对应各级调控的指定次数。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各次调控的指定调控参数具体为:各级调控中分析得到的调控参数。
于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对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调控后的整体效果评估系数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方式为:从室内舞台对应整场演出中各音箱对应调控后的音频内获取室内舞台对应整场演出中各音箱的各级调控次数
Figure SMS_106
Figure SMS_107
Figure SMS_108
分别表示为初级调控、中级调控、高级调控,同时获取各音箱对应各次调控的实际调控参数
Figure SMS_109
,s表示为各次调控的编号,
Figure SMS_110
需要说明的是,室内舞台对应整场演出中各音箱的各级调控次数具体为目标室内舞台对应整场演出中各音箱的初级调控次数、中级调控次数、高级调控次数。
将室内舞台对应各级调控的指定次数记为
Figure SMS_111
,将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各次调控的指定调控参数,记为
Figure SMS_112
依据公式
Figure SMS_113
计算出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调控后的整体效果评估系数,
Figure SMS_114
表示为室内舞台中第i个音箱对应调控后的整体效果评估系数,
Figure SMS_115
表示为云存储库中存储的第J级调控对应的影响因子,
Figure SMS_116
表示为设定的调控参数对应的权值因子。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音响系统运行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F1、舞台音响影响分析:对室内舞台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观演人员数量进行获取,同时对室内舞台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响效果影响指数进行分析;
F2、收音设备音频类型解析:通过收音设备对室内舞台上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进行获取,并对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类型进行解析;
F3、音响系统初级调控分析:若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类型为其他类型,则对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初级调控指数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初级调控,同时执行F6,反之,则执行F4;
F4、音响系统中级调控分析:对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质量状态进行分析,若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质量状态为正常状态,则对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中级调控指数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中级调控,反之,则执行F5;
F5、音响系统高级调控分析:对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高级调控参数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高级调控;
F6、音响系统整体效果分析与显示:对室内舞台对应整场演出中各音箱对应调控后的音频进行存档,并获取室内舞台对应各级调控的指定次数和各音箱对应各次调控的指定调控参数,同时对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调控后的整体效果评估系数进行分析与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响系统运行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室内舞台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响效果影响指数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将室内舞台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观演人员数量记为
Figure QLYQS_1
,从云存储库中提取室内舞台对应音响系统中音箱的数量,记为
Figure QLYQS_2
,并提取室内舞台对应的参考观演人员数量和参考音响设备数量,分别记为
Figure QLYQS_3
Figure QLYQS_4
,通过计算得到室内舞台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基本状态影响指数
Figure QLYQS_5
从云存储库中提取室内舞台对应音箱的立体布设图,并从图中提取同一平面内各相邻音箱的间距,记为各目标间距,同时从中筛选出各平面对应的最大目标间距、最小目标间距、众数目标间距,进而通过计算得到各平面对应的平均目标间距,通过计算得到室内舞台对应音箱的分布均匀指数
Figure QLYQS_6
,并通过综合计算得到室内舞台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响效果影响指数
Figure QLYQS_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响系统运行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类型进行解析,其具体解析方式为:将室内舞台上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与云存储库中存储的各歌曲对应的音频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表示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为歌曲音频,同时将室内舞台上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类型判定为歌曲类型,反之,则判定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类型为其他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响系统运行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初级调控指数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基于室内舞台上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获取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响度,作为收音响度,记为
Figure QLYQS_8
将室内舞台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响效果影响指数与设定的各音响效果影响指数对应的音箱参考播放响度进行匹配,得到室内舞台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箱参考播放响度,记为
Figure QLYQS_9
从云存储库中提取各音箱对应的参考收音响度和最大播放响度,分别记为
Figure QLYQS_10
Figure QLYQS_11
,i表示为各音箱的编号,
Figure QLYQS_12
依据公式
Figure QLYQS_13
计算出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初级调控指数,
Figure QLYQS_14
表示为室内舞台中第i个音箱对应的初级调控指数,
Figure QLYQS_15
分别表示为设定的参考收音响度差、参考播放响度差,
Figure QLYQS_16
分别表示为收音响度、播放响度对应的调控因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响系统运行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质量状态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将室内舞台上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与云存储库中存储的各目标歌曲对应的音频进行匹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目标歌曲,并将其进行音频片段拆分,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目标歌曲的各子音频片段,同时将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与目标歌曲对应的各子音频片段进行匹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目标歌曲的子音频片段,记为匹配音频;
从室内舞台上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中获取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频率和波形,从目标人员对应匹配音频中提取参考频率和参考波形,并基于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频率和其对应匹配音频的参考频率,分别构建其对应的频率波动图和参考频率波动图,同时在目标人员对应的频率波动图中进行检测点均匀布设,获取目标人员对应频率波动图中各检测点的频率值
Figure QLYQS_17
,j表示为各检测点的编号,
Figure QLYQS_18
,进而在目标人员对应的参考频率波动图中进行相同位置检测点布设,获取目标人员对应参考频率波动图中各检测点的参考频率值
Figure QLYQS_19
,以此计算出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频率幅度匹配指数
Figure QLYQS_20
将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波形与目标人员对应匹配音频的参考波形进行重合对比,得到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波形重合长度,记为
Figure QLYQS_21
,以此计算出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波形重合度评估指数
Figure QLYQS_22
依据公式
Figure QLYQS_23
计算出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质量状态评估系数
Figure QLYQS_24
,e表示为自然常数,
Figure QLYQS_25
分别表示为设定的频率幅度匹配指数、波形重合度评估指数对应的状态评估因子;
通过设定的对比分析方式得到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质量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响系统运行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中级调控指数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方式为:
将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频率与设定的各音型对应的频率区间进行匹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型,并将其与设定的各音型对应的权值因子进行匹配,得到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权值因子,并通过分析得到室内舞台对应中级调控中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箱参考播放响度
Figure QLYQS_26
按照与初级调控指数相同的分析方式分析得到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中级调控指数
Figure QLYQS_2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响系统运行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高级调控参数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方式为:
从目标人员对应的匹配音频中提取其对应的匹配音高,记为
Figure QLYQS_28
,同时从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中提取其对应的音高,记为
Figure QLYQS_29
通过滤波器对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音频进行解析,同时对目标人员对应的匹配音频进行解析,得到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频谱和目标人员对应的匹配频谱,在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频谱上进行读取点均匀布设,并在目标人员对应的匹配频谱进行相同读取点均匀布设,进而对目标人员对应当前监测时间点的频谱上各读取点的旋律值
Figure QLYQS_30
进行获取,f表示为各读取点的编号,
Figure QLYQS_31
,获取目标人员对应匹配频谱中各读取点的旋律值
Figure QLYQS_32
依据公式
Figure QLYQS_33
计算出室内舞台对应的音准调控指数
Figure QLYQS_34
Figure QLYQS_35
分别表示为设定的音高、旋律值对应的调控因子;
按照与中级调控指数相同的分析方式对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响度调控指数进行分析,对应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音准调控指数和响度调控指数进一步分析得到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的高级调控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响系统运行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调控后的整体效果评估系数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方式为:
从室内舞台对应整场演出中各音箱对应调控后的音频内获取室内舞台对应整场演出中各音箱的各级调控次数
Figure QLYQS_36
Figure QLYQS_37
Figure QLYQS_38
分别表示为初级调控、中级调控、高级调控,同时获取各音箱对应各次调控的实际调控参数
Figure QLYQS_39
,s表示为各次调控的编号,
Figure QLYQS_40
将室内舞台对应各级调控的指定次数记为
Figure QLYQS_41
,将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各次调控的指定调控参数,记为
Figure QLYQS_42
依据公式
Figure QLYQS_43
计算出室内舞台中各音箱对应调控后的整体效果评估系数,
Figure QLYQS_44
表示为室内舞台中第i个音箱对应调控后的整体效果评估系数,
Figure QLYQS_45
表示为云存储库中存储的第J级调控对应的影响因子,
Figure QLYQS_46
表示为设定的调控参数对应的权值因子。
CN202310121807.XA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音响系统运行智能控制方法 Active CN1158350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21807.XA CN115835087B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音响系统运行智能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21807.XA CN115835087B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音响系统运行智能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35087A true CN115835087A (zh) 2023-03-21
CN115835087B CN115835087B (zh) 2023-05-19

Family

ID=85521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21807.XA Active CN115835087B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音响系统运行智能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35087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89177A1 (en) * 2003-10-23 2005-04-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program for intelligent volume control
CN101599747A (zh) * 2008-05-05 2009-12-09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音量控制装置与方法
CN104090550A (zh) * 2014-06-26 2014-10-08 中国传媒大学 舞台演出监督与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5159154A (zh) * 2015-07-28 2015-12-16 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舞台控制系统
CN105681963A (zh) * 2016-02-26 2016-06-15 太仓埃特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礼堂音响设备智能控制系统
CN105723326A (zh) * 2016-01-23 2016-06-29 张阳 剧院中音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16673274U (zh) * 2021-11-25 2022-06-03 北京东恒会展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活动现场的音响控制系统
CN114630238A (zh) * 2022-03-15 2022-06-14 广州康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舞台音箱音量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89177A1 (en) * 2003-10-23 2005-04-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program for intelligent volume control
CN101599747A (zh) * 2008-05-05 2009-12-09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音量控制装置与方法
CN104090550A (zh) * 2014-06-26 2014-10-08 中国传媒大学 舞台演出监督与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5159154A (zh) * 2015-07-28 2015-12-16 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舞台控制系统
CN105723326A (zh) * 2016-01-23 2016-06-29 张阳 剧院中音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681963A (zh) * 2016-02-26 2016-06-15 太仓埃特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礼堂音响设备智能控制系统
CN216673274U (zh) * 2021-11-25 2022-06-03 北京东恒会展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活动现场的音响控制系统
CN114630238A (zh) * 2022-03-15 2022-06-14 广州康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舞台音箱音量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35087B (zh) 2023-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amada et al. A rhythm practice support system with annotation-free real-time onset detection
JP4665836B2 (ja) 楽曲分類装置、楽曲分類方法、及び楽曲分類プログラム
US8106281B2 (en) Music difficulty level calculating apparatus and music difficulty level calculating method
US2005024401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measure sound quality
JP2008516289A (ja) 音声信号の基礎となるメロディを抽出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JP5941065B2 (ja) 音の強弱変更
Molina et al. Fundamental frequency alignment vs. note-based melodic similarity for singing voice assessment
Riionheimo et al. Parameter estimation of a plucked string synthesis model using a genetic algorithm with perceptual fitness calculation
KR101361056B1 (ko) 가라오케 호스트 장치 및 프로그램
US20220383842A1 (en) Estimation model construction method, performance analysis method, estimation model construction device,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device
JP2008516288A (ja) 音声信号の基礎となるメロディの抽出
CN109933933B (zh) 一种噪声治理方法和设备
CN115835087A (zh) 一种音响系统运行智能控制方法
CN116156214A (zh) 一种视频调音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60251A1 (ja) 音響処理方法および音響処理システム
JP6788560B2 (ja) 歌唱評価装置、歌唱評価プログラム、歌唱評価方法及びカラオケ装置
CN115171632A (zh) 音频处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9308910B (zh) 确定音频的bpm的方法和装置
Hamadicharef et al. Intelligent and perceptual-based approach to musical instruments sound design
JP2014048469A (ja) 楽器演奏評価装置、カラオケ装置、楽器演奏評価システム
Bauer et al. Tone onset detection using an auditory model
US2022011673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method, and program
JP3584287B2 (ja) 音響評価方法およびそのシステム
JP5807754B2 (ja) 弦楽器演奏評価装置及び弦楽器演奏評価プログラム
JP2015001586A (ja) 弦楽器演奏評価装置及び弦楽器演奏評価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