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33598A - 一种输入间接串联输出并联的变频调制直流变换器拓扑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入间接串联输出并联的变频调制直流变换器拓扑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33598A
CN115833598A CN202211371493.0A CN202211371493A CN115833598A CN 115833598 A CN115833598 A CN 115833598A CN 202211371493 A CN202211371493 A CN 202211371493A CN 115833598 A CN115833598 A CN 1158335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bridge arm
sub
series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714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宁光富
邓羽
刘永露
王辉
熊文静
许国
但汉兵
孙尧
粟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37149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335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335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335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入间接串联输出并联的变频调制直流变换器拓扑及其控制方法。该变换器包含一个输入滤波电感和N个全桥LC串联谐振变换器子模块,其中LC串联谐振腔置于高频变压器副边。输入直流电源正极串联一个电感后连到第一个子模块原边第一桥臂的中点,输入直流电源负极连到最后一个模块输入滤波电容负极;上个子模块输入滤波电容负极连接下个子模块原边第一桥臂的中点,每个子模块输出滤波电容并联。所有子模块原边上下管互补导通,两下管恒定导通半个谐振周期且间隔半个开关周期;所有子模块开关频率相同,子模块间驱动信号是交错的;所有子模块工作在直流变压器模式,因为子模块输出是并联的,所以能实现所有子模块的输入自然均压。

Description

一种输入间接串联输出并联的变频调制直流变换器拓扑及其 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ISOP(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直流变换器拓扑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直流输配变送技术的发展,应用于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电源的直流变压器近年来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N个模块的ISOP结构因具有可模块化设计、开关器件电压应力低等优点广泛运用于电力电子变换场合。但由于结构的复杂性也增加了控制的复杂度,且所有子模块输入电容直接串联接至输入直流电源两端,在发生输入直流电源短路故障时会出现电容短路问题。基于ISOP结构的拓扑有学者进行了研究,并对该类型装置提出了多种改善方法。专利(陈武,薛晨炀.面向中高压智能配电网的电力电子变压器[P].江苏省:CN107370392B,2019-03-29.)提出了一种面向中高压智能配电网的电力电子变压器,其中间级为输入间接串联输出并联的隔离型直流变换器,可以避免在上一级输出电压短路的情况下,ISOP输入电容短路的问题,但该变换器不存在输入升压电感,无法形成Boost电路单元。因此,该变换器只工作于开环模式,采用占空比为50%的双极性调制,电压增益为固定常数,不具备调压功能。专利(陈武,薛晨炀,赵剑锋,梅军.非对称PWM控制的ISOP全桥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P].江苏省:CN107017781B,2019-04-30.)提出了一种基于ISOP结构设计的可调压的间接接入输入电容的直流变换器,子模块为移相全桥电路,有效降低了输入电容电压应力,减小了容值和尺寸,在发生输入直流电源短路故障时并不会出现电容短路问题,可有效保护子模块输入滤波电容;在子模块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开通该子模块原边第一桥臂的第二开关管将该子模块旁路,但仍存在两个方面的缺点,1)需要额外的输入均压或者输出均流控制环,控制方式较为复杂;2)子模块原边开关管轻载下软开关容易丢失,副边二极管则完全没有实现软开关,有较大的开关损耗。
发明内容
针对当前直流变换器应用的需要,并充分考虑应用成本、系统可靠性和各种损耗等因素后,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输入间接串联输出并联的变频调制直流变换器拓扑,该拓扑在结合输入间接串联输出并联的直流变换器拓扑的基础上,实现了输入自然均压,省去了额外的均压控制;同时将LC串联谐振腔置于副边,所有子模块原边两下管恒定导通半个谐振周期,使变压器设计只与谐振频率相关,与开关频率无关,故采用变频控制不影响变压器的设计;由于LC串联谐振腔的存在,使第二桥臂开关管Qi3和Qi4的零电流开关和副边二极管的零电流开关得以实现,设置合适的Lb参数还可以实现第一桥臂中开关管Qi1和Qi2的零电压开通。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输入间接串联输出并联的变频调制直流变换器拓扑,所述模块化直流变换器由一个含一个集成串联Boost电感和ISOP结构组成,包括升压电感Lb、三个输入电容、三个输出电容、三个全桥模块、三个LC串联谐振腔、三个高频变压器Tr和三个全桥整流电路;所述全桥模块由4个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成,3个全桥模块和Boost电感串联接在输入直流电源两端,副边3个LC谐振腔和全桥整流电路并联接在输出电压两端;采用变频调制策略,即同一桥臂的上下两个开关管Q11和Q12(Q13和Q14)互补导通,第二开关管Q2超前第四开关管Q14半个开关周期0.5Ts,两者的占空比相同且导通时间为半个串联谐振周期0.5Tr。全桥LC串联谐振变换器子模块的LC串联谐振腔置于高频变压器副边,由于所有子模块原边两下管恒定导通半个谐振周期,因此高频变压器的最大磁密只与谐振频率相关,而开关频率无关,采用变频控制不影响变压器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的输入间接串联输出并联的变频调制直流变换器拓扑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变换器采用变频调制,第i个子模块的第一桥臂的上下两个开关管驱动信号互补,第二桥臂的上下两个开关管驱动信号互补,两个桥臂的下管导通时间相同且恒为半个LC串联谐振周期,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的驱动信号相差半个开关周期;所有子模块采用相同的开关频率,相邻子模块间驱动信号相差1/N个开关周期;由于全桥LC串联谐振变换器子模块工作于直流变压器模式,且每个子模块输出是并联的,因此,所有子模块原边采用相同的开关频率即可实现输入自均压,无需额外的输入均压控制。所有子模块输入电容并未直接串联接至所述输入直流电源两端,在发生输入直流电源短路故障时并不会出现电容短路问题,可有效保护子模块输入滤波电容;在子模块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开通该子模块原边第一桥臂的第二开关管将该子模块旁路。
进一步地,选取三个模块进行分析:Q11和Q12互补导通,Q13和Q14互补导通,Q12和Q14的导通时间为0.5Tr,且Q12超前Q14时间为0.5Ts;Q21和Q22互补导通,Q23和Q24互补导通,Q22和Q24的导通时间为0.5Tr,且Q22超前Q24时间为0.5Ts,Q22滞后Q22时间为1/3Ts;Q31和Q32互补导通,Q33和Q34互补导通,Q32和Q34的导通时间为0.5Tr,且Q32超前Q34时间为0.5Ts,Q32滞后Q22时间为1/3Ts,每个模块间驱动信号相差1/3Ts。由于Q14,Q24和Q34的导通时间都是0.5Tr,即导通时间等于谐振周期的一半,所以,Q14及与其互补导通的Q13都可以实现零电流开通和关断;同理Q23和Q24,Q33和Q34也能实现零电流开通和关断。对于Q11,Q21和Q31,由于其上电流等于谐振电流折算到原边的值减去电感电流,故在开关管Q11/Q21/Q31开启时候都是小于0,可以实现零电压开通;对于Q12,Q22和Q32,由于其上电流等于谐振电流折算到原边的值加上电感电流,故在开关管Q12/Q22/Q32开通时,其上电流需要小于0,可以算出Lb小于32uH。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拓扑所有子模块输入电容并未直接串联接至所述输入直流电源两端,在发生输入直流电源短路故障时并不会出现电容短路问题,可有效保护子模块输入滤波电容;在子模块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开通该子模块原边第一桥臂的第二开关管将该子模块旁路;2)本拓扑利用电路集成的优势,将串联Boost电感和全桥开关进行集成,实现了器件复用,提高了器件利用率和能量密度,同时拓展了输入电压范围;3)在本拓扑中,由于全桥LC串联谐振变换器子模块工作于直流变压器模式,且每个子模块输出是并联的,因此,所有子模块原边采用相同的开关频率即可实现输入自然均压,无需额外的输入均压控制;4)全桥LC串联谐振变换器子模块的LC串联谐振腔置于高频变压器副边,由于所有子模块原边两下管恒定导通半个谐振周期,因此高频变压器的最大磁密只与谐振频率相关,而与开关频率无关,采用变频控制不影响变压器的设计;5)由于LC谐振的存在和Boost电感的合理设计,有效实现了原边第一桥臂的零电压开通、第二桥臂的零电流开通和关断、副边二极管的零电流关断,有效减少开关损耗和二极管反向恢复损耗;同时将谐振腔置于副边,有效降低了谐振电容的电压应力,同时增加的谐振电感的电流应力也在可控范围内,削减了应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电路;
图2是三个模块时的输入间接串联输出并联的变频调制直流变换器电路图;
图3是三个模块时的主要波形模态图;
图4是第i个模块的主要波形图;
图5是第i个模块第一个开关管和第三个开关管导通时候的电路图;
图6是第i个模块第一个开关管和第四个开关管导通时候的电路图;
图7是第i个模块第一个开关管和第三个开关管导通时候的电路图;
图8是第i个模块第二个开关管和第三个开关管导通时候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由三个模块组成输入间接串联输出并联的变频调制直流变换器时的电路图如附图2所示。该变换器包含一个输入直流电源、一个输入滤波电感和3个全桥LC串联谐振变换器子模块,其中LC串联谐振腔置于高频变压器副边;每个子模块由一个输入滤波电容、原边逆变全桥、一个高频变压器、一个LC串联谐振腔、副边全桥不控整流电路和一个输出滤波电容组成;采用变频调制策略,即同一桥臂的上下两个开关管Q11和Q12(Q13和Q14)互补导通,第二开关管Q2超前第四开关管Q14半个开关周期0.5Ts,两者的占空比相同且导通时间为半个串联谐振周期0.5Tr。所有子模块采用相同的开关频率,相邻子模块间驱动信号相差1/3个开关周期;对于不同的输入电压,可通过PI闭环控制调节开关频率,从而得到固定的输出电压。如图4所示,各个模块的输入电容电压均为vo/n,故实现了输入均压。
由于模块的对称性,只选取一个模块进行分析如下:
阶段1[t0,t1]:本模态的电流通路如图5所示,在t0时刻,Qi2关闭,由于此时经过Qi1的电流为负,即电流流经Qi1反并联二极管,故而将Qi1导通电压箝为在零,从而实现了Qi1的零电压开通。在此阶段,变压器两端电压Vpi=0,变压器的励磁电流通过Qi3和Qi1的反并联二极管。电流从模块输入端流入电容,输入电容Cin充电。
阶段2[t1,t2]:本模态的电流通路如图6所示,在t1时刻,Qi3关闭,由于谐振电流从零开始,Qi4上的电流也是从零开始,Qi4在零电流条件下开通,同时Qi3在零电流条件下关闭。在此阶段,变压器两端电压Vpi=vo/n。电流从模块输入端流出,输入电容Cin放电。
阶段3[t2,t3]:本模态的电流通路如图7所示,在t2时刻,Qi4关闭,由于谐振电流谐振到零,故Qi3的导通电流为零,故而Qi3由于在零电流条件下打开,同时Qi1在零电流条件下关闭。在此阶段,变压器两端电压Vpi=0,变压器的励磁电流通过Qi3和Qi1的反并联二极管。电流从模块输入端流入电容,输入电容Cin充电。
阶段4[t3,t4]:本模态的电流通路如图8所示,在t3时刻,Qi1关闭,由于此时经过Qi2的电流为负,即电流流经Qi2反并联二极管,故而将Qi2导通电压箝为在零,从而实现了Qi2的零电压开通。在此阶段,变压器两端电压Vpi=vo/n。电流从模块输入端流出,输入电容Cin放电。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现了输入自然均压,同时将采集的输出电压经过PI环节得到期望的开关频率,实现了变频控制和输出电压的恒定;另外,通过LC串联谐振腔实现了原边开关管和副边二极管的软开关,减少了开关损耗;同时将LC串联谐振腔置于副边,变压器设计只与谐振频率相关,而与开关频率无关,故采用变频控制不影响;根据电路理论可知,在发生输入直流电源短路故障时,可以关断开关管,从而保护输入滤波电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输入间接串联输出并联的变频调制直流变换器拓扑,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换器包含一个输入直流电源、一个输入滤波电感和N个全桥LC串联谐振变换器子模块,其中LC串联谐振腔置于高频变压器副边;所述子模块由输入滤波电容、原边逆变全桥、高频变压器、LC串联谐振腔、副边全桥不控整流电路和输出滤波电容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i个子模块原边逆变全桥包括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所述子模块输入滤波电容和第一桥臂以及第二桥臂同时正向并联;其中第一桥臂由第一开关管Qi1和第二开关管Qi2正向串联组成,第二桥臂由第三开关管Qi3和第四开关管Qi4正向串联组成;变压器原边绕组两端分别接在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的中点,其中同名端接在第一桥臂中点,异名端接在第二桥臂中点;所述子模块中高频变压器副边、LC串联谐振腔、全桥不控整流电路正向串联;所述子模块副边全桥不控整流电路包括整流第一桥臂和整流第二桥臂,所述子模块整流第一桥臂以及整流第二桥臂和输出滤波电容同时正向并联;其中整流第一桥臂由第一个二极管DRi1和第二个二极管DRi2反向串联组成,整流第二桥臂由第三个二极管DRi3和第四个二极管DRi4反向串联组成;变压器副边同名端连接LC谐振腔之后接在整流第一桥臂的中点,变压器副边异名端接在整流第二桥臂的中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直流电源正极串联所述的输入滤波电感后连到第一个模块原边第一桥臂的中点,输入直流电源负极连到最后一个模块输入滤波电容的负极;第i(=1,2,…,N-1)个子模块输入滤波电容的负极连接至第i+1个子模块原边第一桥臂的中点,所有模块输出滤波电容并联。
4.如权利1所述的输入间接串联输出并联的变频调制直流变换器拓扑,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桥LC串联谐振变换器子模块的LC串联谐振腔置于高频变压器副边,由于所有子模块原边两下管恒定导通半个谐振周期,因此高频变压器的最大磁密只与谐振频率相关,而与开关频率无关,故采用变频控制不影响变压器设计。
5.如权利1所述的输入间接串联输出并联的变频调制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i个子模块的第一桥臂的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驱动信号互补,第二桥臂的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驱动信号互补,第二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导通时间相同且恒为半个LC串联谐振周期,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的驱动信号相差半个开关周期;所有子模块采用相同的开关频率,相邻子模块间驱动信号相差1/N个开关周期;对于不同的输入电压,可通过PI闭环控制调节开关频率,从而得到固定的输出电压。
6.如权利5所述的输入间接串联输出并联的变频调制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于全桥LC串联谐振变换器子模块工作于直流变压器模式,且每个子模块输出是并联的,因此,所有子模块原边采用相同的开关频率即可实现输入自均压,无需额外的输入均压控制。
7.如权利5所述的输入间接串联输出并联的变频调制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式,其特征在于,可以实现原边第一桥臂的零电压开通、第二桥臂的零电流开通和关断、副边二极管的零电流关断,减小了开关损耗和二极管反向恢复损耗。
CN202211371493.0A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输入间接串联输出并联的变频调制直流变换器拓扑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58335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71493.0A CN115833598A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输入间接串联输出并联的变频调制直流变换器拓扑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71493.0A CN115833598A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输入间接串联输出并联的变频调制直流变换器拓扑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33598A true CN115833598A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26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71493.0A Pending CN115833598A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输入间接串联输出并联的变频调制直流变换器拓扑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3359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49812B (zh) 一种宽增益范围llc谐振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US10050552B2 (en) High-frequency isolation alternating/direct current conversion circuit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Xiao et al. A ZVS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with phase-shift plus PWM control scheme
US8559193B2 (en) Zero-voltage-switching scheme for high-frequency converter
CN111446861B (zh) 直流/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EP2571154B1 (en) PV inverter with input parallel output series connected flyback converters feeding a fullbridge grid converter
CN111697837B (zh) 基于三电平clllc谐振变换器的直流变压器拓扑及控制方法
CN109687717B (zh) 一种功率可调lc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直流变压器及控制方法
US11496044B2 (en) DC/DC converter and neutral-point voltage balanc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9039121B (zh) 一种高频隔离型交直流变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0504852B (zh) 一种带电压解耦的单相软开关充电器拓扑及其调制方法
CN110768549B (zh) 一种单相零电压软开关充电器拓扑及其调制方法
CN110190752B (zh) 一种双向clllc-dcx谐振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928919B (zh) 宽输出电压范围的隔离型高频谐振式直流-直流变换器及方法
CN110719035B (zh) 单级dab-llc混合型双向d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
CN108631604B (zh) 一种环保用双变压器型零电流谐振三电平直流变换器
CN110957922A (zh) 单级式高频隔离型双向直流变换器和并网储能系统
CN114448274A (zh) 三相单级式谐振型电能变换装置及控制方法
Coccia et al. Wide input voltage range compensation in DC/DC resonant architectures for on-board traction power supplies
CN114257097B (zh) 一种多模式切换的宽输出直流变换器及其切换控制
CN114285286B (zh) 一种单级式零电流开关全桥升压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9698627B (zh) 一种基于开关电容器的全桥dc/dc变换器及其调制策略
Bandeira et al. A t-type isolated zero voltage switching DC–DC converter with capacitive output
CN110445387B (zh) 一种化成分容用电源的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
CN111464057A (zh) 一种多电平单级dc/ac变换器及实现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