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33009B - 一种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及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及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33009B
CN115833009B CN202211643227.9A CN202211643227A CN115833009B CN 115833009 B CN115833009 B CN 115833009B CN 202211643227 A CN202211643227 A CN 202211643227A CN 115833009 B CN115833009 B CN 1158330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clamp
carbon fiber
clamp main
wire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432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33009A (zh
Inventor
周政敏
刘艳明
张勇
侯艳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nyuan Hengye Power Lin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nyuan Hengye Power Lin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nyuan Hengye Power Lin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nyuan Hengye Power Lin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4322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330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33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330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330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330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及制备工艺,包括:线夹主体,两个对称的线夹主体通过锁紧组件连接;锁紧腔,两个线夹主体之间形成锥形的锁紧腔;内嵌块,设于锁紧腔内,用于在锁紧腔的抵接作用下对碳纤维导线进行夹紧。由于线夹主体之间形成的锁紧腔为锥形,内嵌块与锁紧腔的锥形面相对应,因此在对线夹主体形成牵拉后,线夹主体有向锁紧腔直径较大的一侧移动的趋势,锁紧腔与内嵌块之间形成的抵接作用力增加,提升对碳纤维导线的锁紧力,防止碳纤维导线脱出;内嵌块对碳纤维导线形成的夹紧作用力,在碳纤维导线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保证对碳纤维导线形成夹紧作用力的同时,不会对其径向造成较大的挤压,提升碳纤维导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及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夹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线夹是能固定在导线上的铁制或铝制金属附件,大部分在运行中需要承受较大的拉力,有的还要同时保证电气方面接触良好。耐张线夹是线夹的一种,其用来将导线或避雷线固定在非直线杆塔耐张绝缘子串,起锚作用,亦用来固定拉线杆塔的拉线。
碳纤维导线是一种新型架空输电线路用导线,重量轻、耐拉伸、热稳定性好、弛度小、单位面积通流能力强和抗腐蚀是其突出特点。但是碳纤维导线抗弯及抗扭能力、侧向耐压性较差,使导线受径向压力时铝单线更容易变形损伤,因此不能采用钢管压接的方式来设计线夹,这是由于固定在碳纤维导线上的线夹不仅需要承受较大拉力,而且还需要考虑线夹对碳纤维导线施加的径向压力是否会对其造成损伤。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及制备工艺,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包括:线夹主体,两个对称的线夹主体通过锁紧组件连接;锁紧腔,两个线夹主体之间形成锥形的锁紧腔;内嵌块,设于锁紧腔内,用于在锁紧腔的抵接作用下对碳纤维导线进行夹紧。
优选的是,所述线夹主体的一面设有用于形成锁紧腔的半锥形槽,所述内嵌块的外表面与半锥形槽相对应。
优选的是,所述内嵌块设于碳纤维导线和线夹主体之间,所述内嵌块外表面的粗糙度小于内表面的粗糙度。
优选的是,所述线夹主体上对称设有多个安装孔,锁紧组件穿过安装孔将两个线夹主体进行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内嵌块包括:两个与半锥形槽对应的半锥形块,所述半锥形块的长度大于半锥形槽的长度;
对碳纤维导线进行夹紧后,两个半锥形块相对的一面留有空隙。
优选的是,所述内嵌块包括:多个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的单元块,多个单元块的外表面形成与锁紧腔对应的锥形面,多个单元块的内表面形成与碳纤维导线对应的圆柱面。
优选的是,所述单元块的一端外表面设有止挡块,所述单元块的另一端与安装组件连接,所述安装组件位于锁紧腔直径大的一端外侧,所述安装组件与线夹主体的端面之间留有活动距离;
所述止挡块靠近安装组件的一面为斜面。
优选的是,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外环面上沿其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多个固定块,相邻的两个固定块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单元块的安装区域;
在所述安装区域内的安装环上设有限位环;
所述单元块与安装组件连接的一端外表面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面设有与安装区域内的安装环对应的插槽,所述插槽的底面设有螺纹孔,所述限位环内设有用于与螺纹孔连接的螺钉。
优选的是,所述线夹主体的一侧设有挂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的制备工艺,所述线夹主体和内嵌块均采用锻造成型制备工艺,包括:
步骤1、将待成型原料在预锻模具中进行粗锻,然后进行切边处理;
步骤2、将切边处理后的待成型原料在终锻模具中进行精锻,然后进行打磨,得到线夹主体半成品和内嵌块半成品;
步骤3、分别对打磨后的线夹主体半成品的半锥形槽的锥度、内嵌块半成品的外表面的锥度进行精加工,对精加工后的表面再次进行打磨;
步骤4、对精加工后的线夹主体半成品和内嵌块半成品进行清洗和氧化处理。
优选的是,在步骤3中,对精加工后的表面再次进行打磨包括:
步骤3.1、对精加工后的待打磨面进行粗糙度检测,获得初始粗糙度值;
步骤3.2、依据待打磨面的初始粗糙度值和预设粗糙度值选择对应目数的砂纸(砂纸的打磨粗糙度极值应小于初始粗糙度值);
步骤3.3、将待打磨面的初始粗糙度值和预设粗糙度值,以及砂纸的打磨粗糙度极值带入打磨机构的工作模型中,确定打磨机构的工作参数;
其中,打磨机构的工作模型为:
Figure BDA0004008533320000021
其中,Rc、Ry、Rs分别为待打磨面的初始粗糙度值和预设粗糙度值、以及砂纸的打磨粗糙度极值,exp( )为以e为底的指数函数,A为与砂纸和待成型原料的材料有关的常数系数,F为打磨机构在打磨时对待成型原料施加的打磨力度,v1为打磨机构的打磨头的旋转速度,v2为打磨机构的打磨头的进给速度,r为等效曲率半径,F、v1、v2、r均为无量纲,ω1、ω2、ω3、ω4为四个计算系数;
步骤3.4、打磨机构依据确定好的工作参数对待打磨面进行打磨。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及制备工艺,由于线夹主体之间形成的锁紧腔为锥形,内嵌块的外表面设置为与锁紧腔的锥形面相对应,因此,在对线夹主体形成牵拉后,使得线夹主体有向锁紧腔直径较大的一侧移动的趋势,则锥形的锁紧腔与内嵌块之间形成的抵接作用力会增加,从而提升对碳纤维导线的锁紧力,防止碳纤维导线脱出;内嵌块对碳纤维导线形成的夹紧作用力,在碳纤维导线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内嵌块的长度可依据使用需求进行设计,以保证对碳纤维导线形成夹紧作用力的同时,不会对其径向造成较大的挤压,提升碳纤维导线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所述的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及制备工艺,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中线夹主体的半锥形槽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的内嵌块为两个半锥形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的内嵌块为多个单元块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中单元块与安装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中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中单元块与安装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的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的图8中去除安装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及制备工艺,包括:线夹主体1,两个对称的线夹主体1通过锁紧组件2连接;锁紧腔3,两个线夹主体1之间形成锥形的锁紧腔3;内嵌块4,设于锁紧腔3内,用于在锁紧腔3的抵接作用下对碳纤维导线5进行夹紧。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锁紧组件2为锁紧螺栓,两个线夹主体1通过锁紧螺栓进行锁紧固定,内嵌块4轴线上形成有可使碳纤维导线5穿过的区域,通过两个线夹主体1的锁紧作用,使得内嵌块4对碳纤维导线5进行夹紧;
由于线夹主体1之间形成的锁紧腔3为锥形,内嵌块4的外表面设置为与锁紧腔3的锥形面相对应,因此,在对线夹主体1形成牵拉后,使得线夹主体1有向锁紧腔3直径较大的一侧移动的趋势,则锥形的锁紧腔3与内嵌块4之间形成的抵接作用力会增加,从而提升对碳纤维导线5的锁紧力,防止碳纤维导线5脱出;
内嵌块4对碳纤维导线5形成的夹紧作用力,在碳纤维导线5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内嵌块4的长度可依据使用需求进行设计,以保证对碳纤维导线5形成夹紧作用力的同时,不会对其径向造成较大的挤压,提升碳纤维导线5的使用寿命;
并且,本发明所述的线夹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个线夹组合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夹主体1的一面设有用于形成锁紧腔3的半锥形槽110,所述内嵌块4的外表面与半锥形槽110相对应。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两个线夹主体1锁紧后,两个半锥形槽110形成与内嵌块4外表面相对应的锁紧腔3,两个线夹主体1为对称设置,为了便于两个线夹主体1的安装,可分别在两个线夹主体1相对的一面设置限位块和限位槽,方便在两者连接时,通过一个线夹主体1上的限位块与另一个线夹主体1上的限位槽相对扣合,使得两个半锥形槽110能够对应准确,然后再通过锁紧组件2将两个线夹主体1进行锁紧固定;
如此设置,可以对两个线夹主体1进行连接时,进行定位扣合,防止两个半锥形槽110发生错位偏移,保证对碳纤维导线5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嵌块4设于碳纤维导线5和线夹主体1之间,所述内嵌块4外表面的粗糙度小于内表面的粗糙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由于线夹主体1受牵拉力,从而使得锥形的锁紧腔3能够作用于内嵌块4,使内嵌块4对碳纤维导线5形成的夹紧力增加,但是,在线夹主体1受牵拉力时,内嵌块4也会受到轴向的牵拉力,所以,若是内嵌块4与碳纤维导线5之间产生滑动,则碳纤维导线5会有脱出的风险;
因此,将内嵌块4的内外表面粗糙度设置为不同,同时将线夹主体1的锁紧腔3内表面粗糙度设置为与内嵌块4的外表面粗糙度相同,线夹主体1受牵拉力之前,内嵌块4已对碳纤维导线5形成夹紧力,在线夹主体1受牵拉力后,由于内嵌块4的外表面粗糙度较小,则其与锁紧腔3内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会相对较小,内嵌块4的内表面粗糙度较大,则其与碳纤维导线5之间的摩擦力会相对较大,因此,线夹主体1受牵拉力时,线夹主体1与内嵌块4会首先产生相对滑动的趋势,促使锥形的锁紧腔3对内嵌块4形成更大的夹紧力,防止内嵌块4与碳纤维导线5之间产生相对滑动,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夹主体1上对称设有多个安装孔,锁紧组件2穿过安装孔将两个线夹主体1进行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安装孔以半锥形槽110的轴线为对称中心设置为两列,每一列的数量为多个,使得两个线夹主体1的锁紧形成均匀受力,保证内嵌块4在其长度方向上受力均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嵌块4包括:两个与半锥形槽110对应的半锥形块6,所述半锥形块6的长度大于半锥形槽110的长度;
对碳纤维导线5进行夹紧后,两个半锥形块6相对的一面留有空隙。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内嵌块4为两个半锥形块6,在安装时,在线夹主体1的锁紧力下,使得两个半锥形块6将碳纤维导线5夹紧在两者之间,两个半锥形块6相对的一面留有空隙,保证半锥形块6的锁紧力度;
另外为了保证安装时在线夹主体1的锁紧不会使得半锥形块6与锁紧腔3之间产生相对滑动,也就是半锥形块6向锁紧腔3直径较大的一侧移动,可在半锥形块6直径较小的一端设置止挡部,方便安装的同时,保证锁紧的牢固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嵌块4包括:多个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的单元块7,多个单元块7的外表面形成与锁紧腔3对应的锥形面,多个单元块7的内表面形成与碳纤维导线5对应的圆柱面。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内嵌块4为多个单元块7,每个单元块7都单独与锁紧腔3和碳纤维导线5形成夹紧作用力,使得碳纤维导线5与单元块7之间的接触更加紧密,多个单元块7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使得对碳纤维导线5的径向夹紧作用力保持均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元块7的一端外表面设有止挡块710,所述单元块7的另一端与安装组件8连接,所述安装组件8位于锁紧腔3直径大的一端外侧,所述安装组件8与线夹主体1的端面之间留有活动距离;
所述止挡块710靠近安装组件8的一面为斜面711。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了便于单元块7的安装,在其直径较小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止挡块710,而另一端与安装组件8进行连接,安装组件8用于将多个单元块7连接,使得多个单元块7的外表面形成与锁紧腔3对应的锥形面,内表面形成与碳纤维导线5对应的圆柱面;
在单元块7与安装组件8连接完成后,使其套接在碳纤维导线5的外侧,然后放置在两个线夹主体1之间并锁紧,使得止挡块710位于锁紧腔3直径较小一端的外侧,安装组件8位于锁紧腔3直径较大一端的外侧;通过设置的止挡块710,在两个线夹主体1进行锁紧时能够防止单元块7向锁紧腔3直径较大的一端滑移,提升安装的便捷性;安装组件8与线夹主体1的端面之间留有活动距离,使得在两个线夹主体1锁紧后,能够对安装组件8施加轴向力,轴向力的方向与线夹主体1受到的牵拉力方向相反,以进一步增加单元块7对碳纤维导线5的夹紧作用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组件8包括:安装环810,所述安装环810的外环面上沿其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多个固定块820,相邻的两个固定块820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单元块7的安装区域830;
在所述安装区域830内的安装环810上设有限位环840;
所述单元块7与安装组件8连接的一端外表面设有安装块720,所述安装块720的顶面设有与安装区域830内的安装环810对应的插槽721,所述插槽721的底面设有螺纹孔722,所述限位环840内设有用于与螺纹孔722连接的螺钉850。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安装区域830用于限制单元块7的周向位置,安装区域830内的安装环810与安装块720的插槽721对应插接,用于限制单元块7的径向位置以及其倾斜位置,以保证多个单元块7的外表面形成与锁紧腔3对应的锥形面;
在安装块720的插槽721与安装环810对应插接后,将螺钉850插入至限位环840并与螺纹孔722进行连接,则单元块7与安装组件8完成锁紧固定;
单元块7与安装组件8的连接可预先完成,然后直接将其套接在碳纤维导线5的外侧即可,再进行线夹主体1的锁紧,线夹主体1锁紧后,锁紧力作用于每个单元块7上,使得多个单元块7从多个方向对碳纤维导线5形成夹紧作用,相当于使得内嵌块4的夹紧面拆分成多个单元面,每个单元面都相互独立,能够更好的与碳纤维导线5进行接触夹紧;并且在线夹主体1受牵拉力后,多个单元块7能够平衡碳纤维导线5的径向受力,防止其某一处或某一方向受力过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夹主体1的一侧设有挂环9。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挂环9用于通过线与杆塔进行连接,以使得线夹主体1受牵拉力。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的制备工艺,所述线夹主体1和内嵌块4均采用锻造成型制备工艺,包括:
步骤1、将待成型原料在预锻模具中进行粗锻,然后进行切边处理;
步骤2、将切边处理后的待成型原料在终锻模具中进行精锻,然后进行打磨,得到线夹主体1半成品和内嵌块4半成品;
步骤3、分别对打磨后的线夹主体1半成品的半锥形槽110的锥度、内嵌块4半成品的外表面的锥度进行精加工,对精加工后的表面再次进行打磨;
步骤4、对精加工后的线夹主体1半成品和内嵌块4半成品进行清洗和氧化处理。
其中,在步骤3中,对精加工后的表面再次进行打磨包括:
步骤3.1、对精加工后的待打磨面进行粗糙度检测,获得初始粗糙度值;
步骤3.2、依据待打磨面的初始粗糙度值和预设粗糙度值选择对应目数的砂纸(砂纸的打磨粗糙度极值应小于初始粗糙度值);
步骤3.3、将待打磨面的初始粗糙度值和预设粗糙度值,以及砂纸的打磨粗糙度极值带入打磨机构的工作模型中,确定打磨机构的工作参数;
其中,打磨机构的工作模型为:
Figure BDA0004008533320000071
其中,Rc、Ry、Rs分别为待打磨面的初始粗糙度值和预设粗糙度值、以及砂纸的打磨粗糙度极值,exp ( )为以e为底的指数函数,A为与砂纸和待成型原料的材料有关的常数系数,F为打磨机构在打磨时对待成型原料施加的打磨力度,v1为打磨机构的打磨头的旋转速度,v2为打磨机构的打磨头的进给速度,r为等效曲率半径,F、v1、v2、r均为无量纲(无量纲化是指通过一个合适的变量替代,将一个涉及物理量的方程的部分或全部的单位移除,以求简化实验或者计算的目的,这里指将F、v1、v2、r的单位移除),ω1、ω2、ω3、ω4为四个计算系数;
步骤3.4、打磨机构依据确定好的工作参数对待打磨面进行打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线夹主体1和内嵌块4均采用铝合金材料进行锻造成型,锻造主要分为粗锻和精锻,分别采用预锻模具和终锻模具,使得通过预锻模具进行粗锻后的待成型原料与精锻后的待成型原料更接近,使得粗锻后的待成型原料更适配于终锻模具的型腔,有利于提高精锻后的半成品的质量;为了提升锻造后的半成品的尺寸精准度,保证内嵌块4和锁紧腔3的配合,还需对线夹主体1半成品的半锥形槽110的锥度、内嵌块4半成品的外表面的锥度进行精加工;
并且由于内嵌块4的内外表面粗糙度不同,其外表面需要与半锥形槽110内表面粗糙度设置为匹配,以保证连接的稳固性,故对于精加工后的表面需要再次进行打磨,以使得内嵌块4的外表面粗糙度小于内表面粗糙度,使半锥形槽110内表面粗糙度与内嵌块4外表面粗糙度相适配;
最后需要对精加工后的线夹主体1半成品和内嵌块4半成品进行清洗和氧化处理,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处理手段,以保证成品的表面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步骤3中对精加工后的表面再次进行打磨的精度,提供了以上打磨步骤,在上述打磨步骤中,建立了粗糙度与打磨机构的工作参数的关系,可以依据粗糙度的需求对打磨机构的工作参数进行选择和优化,可以进一步提升打磨后的表面质量,使得实际打磨后的粗糙度值更贴近于预设粗糙度值,进一步保证线夹使用的稳定性;
在工作模型中,ω1、ω2、ω3、ω4为四个计算系数可以通过正交实验获得,在此不再赘述,其取值可以为ω1=-0.009,ω2=0.110,ω3=-0.150,ω4=0.545;
砂纸的打磨粗糙度极值解释为砂纸在进行打磨时,随着时间的增加,待打磨面的粗糙度会逐渐减小,当到达一定程度后,待打磨面的粗糙度将不再减小,而是趋近于一个固定的数值,此数值为砂纸的打磨粗糙度极值;
通过获知待打磨面的初始粗糙度值,并且依据该待打磨面需要达到的预设粗糙度值,可以设定打磨所需的时间和次数,例如初始粗糙度值与预设粗糙度值的差值越大,则所需打磨的时间越长、次数越多,从而也可以通过工作模型,适应性的调整工作参数,保证打磨质量的同时提升工作效率。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6)

1.一种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夹主体(1),两个对称的线夹主体(1)通过锁紧组件(2)连接;锁紧腔(3),两个线夹主体(1)之间形成锥形的锁紧腔(3);内嵌块(4),设于锁紧腔(3)内,用于在锁紧腔(3)的抵接作用下对碳纤维导线(5)进行夹紧;
所述内嵌块(4)包括:多个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的单元块(7),多个单元块(7)的外表面形成与锁紧腔(3)对应的锥形面,多个单元块(7)的内表面形成与碳纤维导线(5)对应的圆柱面;
所述单元块(7)的一端外表面设有止挡块(710),所述单元块(7)的另一端与安装组件(8)连接,所述安装组件(8)位于锁紧腔(3)直径大的一端外侧,所述安装组件(8)与线夹主体(1)的端面之间留有活动距离;
所述止挡块(710)靠近安装组件(8)的一面为斜面(711);
所述安装组件(8)包括:安装环(810),所述安装环(810)的外环面上沿其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多个固定块(820),相邻的两个固定块(820)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单元块(7)的安装区域(830);
在所述安装区域(830)内的安装环(810)上设有限位环(840);
所述单元块(7)与安装组件(8)连接的一端外表面设有安装块(720),所述安装块(720)的顶面设有与安装区域(830)内的安装环(810)对应的插槽(721),所述插槽(721)的底面设有螺纹孔(722),所述限位环(840)内设有用于与螺纹孔(722)连接的螺钉(8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主体(1)的一面设有用于形成锁紧腔(3)的半锥形槽(110),所述内嵌块(4)的外表面与半锥形槽(110)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块(4)设于碳纤维导线(5)和线夹主体(1)之间,所述内嵌块(4)外表面的粗糙度小于内表面的粗糙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主体(1)上对称设有多个安装孔,锁紧组件(2)穿过安装孔将两个线夹主体(1)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主体(1)的一侧设有挂环(9)。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主体(1)和内嵌块(4)均采用锻造成型制备工艺,包括:
步骤1、将待成型原料在预锻模具中进行粗锻,然后进行切边处理;
步骤2、将切边处理后的待成型原料在终锻模具中进行精锻,然后进行打磨,得到线夹主体(1)半成品和内嵌块(4)半成品;
步骤3、分别对打磨后的线夹主体(1)半成品的半锥形槽(110)的锥度、内嵌块(4)半成品的外表面的锥度进行精加工,对精加工后的表面再次进行打磨;
步骤4、对精加工后的线夹主体(1)半成品和内嵌块(4)半成品进行清洗和氧化处理。
CN202211643227.9A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及制备工艺 Active CN1158330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43227.9A CN115833009B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及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43227.9A CN115833009B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及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33009A CN115833009A (zh) 2023-03-21
CN115833009B true CN115833009B (zh) 2023-06-27

Family

ID=85517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43227.9A Active CN115833009B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及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3300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0897B (zh) * 2008-03-31 2010-06-02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耐张端夹具构件
CN101841144B (zh) * 2009-03-19 2013-09-25 上海兆邦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防雷绝缘子耐张线夹串
CN101814711A (zh) * 2009-11-17 2010-08-25 徐州宇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节能型自动耐张线夹
DE102012000547A1 (de) * 2012-01-13 2013-07-18 Gesipa Blindniettechnik Gmbh Blindniet
CN109449849B (zh) * 2018-12-28 2023-12-22 星辰电力(河南)有限公司 导线固定张紧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3712764U (zh) * 2020-08-25 2021-07-16 杭州上冲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烟雾净化灯的吊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33009A (zh)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833009B (zh) 一种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及制备工艺
CN104924136A (zh) 一种bt刀柄高速切削机构及使用方法
CN211489697U (zh) 异形金属长材收料盘的快速拆装机构
CN110076533B (zh) 一种应用于石油防喷管的tc4台阶轴的制备方法
CN204725193U (zh) 一种bt刀柄高速切削机构
KR101693065B1 (ko) 금속 선재의 제조 방법
CN106378581A (zh) 弹簧轴承内、外圈精密加工工艺及装置
CN219152252U (zh) 一种高速电主轴的hsk拉刀装置
CN208945775U (zh) 一种金属端面打磨机
CN111644475A (zh) 一种能够提高金属丝质量的拉丝模具
CA1304965C (en) Mill roll
KR20170102092A (ko) 선재를 신선하는 하이브리드 장치 및 방법
CN215616686U (zh) 一种多棱体工件多级定位装置
CN215484099U (zh) 一种钢筋异型直螺纹连接套筒
CN208945928U (zh) 一种镗床上抛光工件内孔的工装
CN211218014U (zh) 一种弧面钢丝螺套原丝轧丝机
CN210936483U (zh) 一种高速高精度精线生产设备
CN113770398A (zh) 一种车床用柔性顶胎的设置方法
CN217394324U (zh) 一种汽车发电机端盖车加工夹具
CN214557035U (zh) 一种键盘弹簧加工用定位装置
US2232206A (en) Capstan block
CN219379770U (zh) 一种加工薄壁浮动卡爪
CN109070166B (zh) 拉拔芯棒
CN220740848U (zh) 连铸辊加工工装
CN115912186B (zh) 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专用卡线器及其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special wire clamp for carbon fiber wires and its preparation proces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627

Pledgee: Guangdong Foga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Guangdong Xinyuan Hengye power line equip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1223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