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24945A -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缺陷识别检测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缺陷识别检测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24945A
CN115824945A CN202211500951.6A CN202211500951A CN115824945A CN 115824945 A CN115824945 A CN 115824945A CN 202211500951 A CN202211500951 A CN 202211500951A CN 115824945 A CN115824945 A CN 1158249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frame
detection
supporting ring
supporting
new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009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钢
刘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te Technology Qingda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te Technology Qingda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te Technology Qingdao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te Technology Qingda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0095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249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24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249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缺陷识别检测的设备,包括检测箱内部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置物装置和穿刺装置,置物装置包括固定于检测箱底面中心的支撑座、与支撑座套接的撑环架、与撑环架卡接并可旋转的置物台以及若干减震组,穿刺装置包括置于置物台正上方的旋转压台、用于支托旋转压台的托环架和用于驱动托环架升降的液压缸。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液压缸则驱动旋转压台和穿刺针下压电池,并利用旋转压台和置物台共同夹持着电池自转而抵消电池喷烟的反向力,同时穿刺电池破损后产生的冲击力经减震组产热转化掉机械能而散掉,起到减震作用,使得电池的破坏力降低和破坏范围缩小,保证了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缺陷识别检测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缺陷识别检测的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发展,使得新能源锂电池得到大量应用,然而锂电池在被异物扎入后会发生短路,进而自燃膨胀产生破坏力,这不利于汽车发生事故后的安全,因此对锂电池进行穿刺检测试验是有必要的,只有锂电池被穿刺后不自燃不膨胀才算合格产品。
申请号为CN202210683454.8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电池穿刺检测装置,包括有支撑座、托盘、导套、穿刺机构和防护机构,支撑座下部连接有托盘,支撑座中部连接有导套,支撑座与导套之间设有用于对锂电池进行穿刺检测的穿刺机构,支撑座下部设有用于检测时隔离锂电池的防护机构。提供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对新能源锂电池进行穿刺测试,避免工作人员被烧伤的用于锂电池穿刺检测装置。
然而根据上述专利的说明书附图清楚的表示和实施例1中提到的“接着手动转动操作架41,扭簧46形变,操作架41带动滑套43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压缩弹簧44和穿刺针45向下移动”,可以明确得知,在穿刺电池时,是需要工作人员站在托盘和电池前的,而上述发明仅靠铁丝网进行防护,且不说电池自燃产生的膨胀冲击力,会吓到工作人员而产生一种后怕,其自燃的温度和烟气也不能让工作人员久待下去,也就说此项检测装置整体操作上不省力也不安全,还对整体结构产生的破坏力,增加维护和清理的费用,其没有考虑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而难以让工作人员从容的进行检测工作,不符合检测作业人性化的工作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缺陷识别检测的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缺陷识别检测的设备,包括呈立式长方体空腔结构的检测箱及其前侧面呈上下滑动连接的防护门,所述检测箱的前侧面下半部开设有置物口,所述检测箱的内部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置物装置和穿刺装置,所述置物装置置于检测箱的底面上且呈竖向活动,所述置物装置包括固定于检测箱底面中心的支撑座、与支撑座套接的撑环架、与撑环架卡接并可旋转的置物台以及支撑座内部设置有用于减缓撑环架竖向运动的若干减震组;
所述穿刺装置包括置于置物台正上方的旋转压台、用于支托旋转压台的托环架和用于驱动托环架升降的液压缸,所述旋转压台的底面竖向连接有穿刺针,所述托环架的上方间隔活动连接有与液压缸活塞杆底端焊接的压板,所述托环架与压板边缘之间设置有若干压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座呈方筒结构且顶端口外侧焊接有凸边,所述撑环架的底面正下方焊接有与支撑座外侧套接的套框,所述置物台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结构,所述置物台的小径段与撑环架中心孔套接并可旋转,所述置物台的底面中心焊接有与支撑座内腔套接并可旋转的转筒。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震组包括呈弧形的弹片和单通道阻尼器,所述弹片的上下端分别与套框底面和支撑座侧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弹片向支撑座一侧拱起,所述单通道阻尼器的活塞杆与弹片的朝内侧铰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压台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结构且其小径段外侧等间距开设有若干卡槽,所述旋转压台的小径段与托环架中心孔套接并可旋转,所述托环架的中心孔内侧开设有若干方槽,所述方槽内设置有用于减缓旋转压台旋转的制动组,所述旋转压台的底端凸出于托环架的底面且外侧紧密套接有限位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动组包括与方槽插接的插销,且插销的外端呈圆弧端并与卡槽卡接,所述插销的内端焊接有圆柱且圆柱外套设有弹簧,所述圆柱的外端套接有固定环,所述托环架的外侧面开设有与方槽同轴且相连通的圆孔,所述固定环与此圆孔紧密套接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箱上设置有排气过滤装置,所述排气过滤装置包括悬置于置物台正上方且呈环形的集气罩、与集气罩相连通的管道风机和与管道风机通过管道连接的过滤箱,所述集气罩与托环架套设配合,所述过滤箱内储存有用于吸收电池燃烧气体的过滤液。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气罩的底面开设有进气口,所述集气罩的顶面呈倾斜面且其高点处位于检测箱后方,其高点处连通设有导气管,所述管道风机与导气管顶端口套接配合,所述管道风机通过螺栓固定于检测箱的顶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箱的顶面一侧插接有排气管,所述过滤箱的侧面上下拐角处均连通设有通液管,所述撑环架的外侧罩设有护罩,所述护罩呈上大下小的环状结构,所述护罩的顶端口与集气罩的外径相等,所述护罩朝向置物口的前侧开设有通口且其内侧卡接有护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箱的前方两侧边焊接有横截面呈L型的轨道条,所述防护门由方框及其内部焊接的不锈钢网组成,所述防护门的竖向两侧设置有与轨道条卡接并可滚动的若干滚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门的底端两侧铰接有限位块,所述检测箱的两侧且位于置物口上方焊接有与限位块搭接的托块,所述检测箱的两侧均开设有观察口,且观察口内部焊接有不锈钢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该用于新能源电池缺陷识别检测的设备中,通过设置的液压缸则驱动旋转压台和穿刺针下压电池,达到省力且代替人工的效果,并利用旋转压台和置物台共同夹持着电池自转而抵消电池喷烟的反向力,再利用制动组对旋转压台制动降速,同时穿刺电池破损后产生的冲击力经置物台和撑环架作用到若干弹片上,弹片则被压而向其拱起方向弯曲,使得单通道阻尼器的活塞杆往复运动,其缸内阻尼油产热转化掉活塞杆的机械能而散掉,起到减震作用,从而减弱对检测箱和穿刺装置的损坏度,使得电池的破坏力降低和破坏范围缩小,保证了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
2、该用于新能源电池缺陷识别检测的设备中,通过设置的排气过滤装置,利用管道风机并经集气罩抽吸烟气,再经活性炭包和过滤箱内的过滤液过滤而排出室外,避免污染空气,进一步保护人身健康。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发明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发明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内部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置物装置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撑环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置物台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若干减震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护罩拆分图;
图9为本发明的穿刺装置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托环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旋转压台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制动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排气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集气罩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检测箱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防护门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00、检测箱;101、置物口;102、轨道条;103、托块;104、观察口;110、防护门;111、滚轮;112、限位块;
200、置物装置;210、撑环架;211、套框;212、凸柱;220、置物台;221、转筒;222、环槽;230、减震组;231、弹片;232、单通道阻尼器;240、护罩;241、护板;250、支撑座;
300、穿刺装置;310、旋转压台;311、卡槽;312、限位环;313、穿刺针;320、托环架;321、压簧;322、方槽;330、液压缸;331、压板;340、制动组;341、插销;342、弹簧;343、固定环;
400、排气过滤装置;410、集气罩;411、导气管;412、进气口;420、管道风机;430、过滤箱;431、排气管;432、通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发明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中心轴”、“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竖向”、“水平”、“前”、“后”、“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缺陷识别检测的设备,包括呈立式长方体空腔结构的检测箱100及其前侧面呈上下滑动连接的防护门110,检测箱100的前侧面下半部开设有置物口101,用于放取电池。
检测箱100的内部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置物装置200和穿刺装置300,置物装置200置于检测箱100的底面上且呈竖向活动,置物装置200用于承载电池随之竖向活动而减缓电池进行穿刺检测时产生的冲击力,以此减弱对检测箱100和穿刺装置300的损坏度;
置物装置200包括固定于检测箱100底面中心的支撑座250、与支撑座250套接的撑环架210、与撑环架210卡接并可旋转的置物台220以及支撑座250内部设置有用于减缓撑环架210竖向运动的若干减震组230,支撑座250与检测箱100底面焊接,支撑座250呈方筒结构且顶端口外侧焊接有凸边,撑环架210的底面正下方焊接有与支撑座250外侧套接的套框211,以此利用减震组230牵制撑环架210在支撑座250外做竖向减速活动,从而消耗和减弱来自电池破损时的冲击力,同时电池破损时会不定向的产生气体,则利用置物台220在撑环架210上的自转运动,而减弱电池喷烟时产生反向滑移的现象;
穿刺装置300包括置于置物台220正上方的旋转压台310、用于支托旋转压台310的托环架320和用于驱动托环架320升降的液压缸330,检测箱100外侧配备有液压站,用于为液压缸330提供液压动力;
旋转压台310的底面竖向连接有穿刺针313,本实施例中采用螺纹连接,以便穿刺针313更换不同的规格和材质进行穿刺试验;托环架320的上方间隔活动连接有与液压缸330活塞杆底端焊接的压板331,托环架320与压板331边缘之间设置有若干压簧321,托环架320的顶面边缘处呈环形等间距焊接有若干圆柱,压簧321套设于此圆柱外,且圆柱穿出压板331上方焊接有圆环,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托环架320掉落。
具体的,置物台220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结构,置物台220的小径段与撑环架210中心孔套接并可旋转,则置物台220大径段卡在撑环架210顶面上,避免置物台220滑落;
置物台220的底面中心焊接有与支撑座250内腔套接并可旋转的转筒221,转筒221的外径与支撑座250的内切圆直径相等,使得置物台220自转稳定,其中置物台220顶面中心开设有与转筒221相连通的通孔,以便穿刺针313穿刺时置入;
置物台220的大径段底面开设有环槽222,撑环架210靠近中心孔的顶面处呈环形且等间距嵌设有若干凸柱212,若干凸柱212与环槽222卡接,用于限制置物台220与撑环架210保证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减震组230包括呈弧形的弹片231和单通道阻尼器232,弹片231的上下端分别与套框211底面和支撑座250侧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弹片231向支撑座250一侧拱起,使得穿刺电池破损后产生的冲击力经置物台220和撑环架210作用到若干弹片231上,弹片231则被压而向其拱起方向弯曲;
单通道阻尼器232的活塞杆与弹片231的朝内侧铰接,单通道阻尼器232即是单筒缸、活塞杆以及活塞杆内端套接的带孔活塞块,且单筒缸内注入有阻尼油,活塞杆外端受到轴向力后,带动此活塞块在单筒缸内滑动,进而使得阻尼油通过活塞块侧面的孔洞在单筒缸内交替流动,以此产热转化活塞杆的机械能而散掉,起到减震作用。
进一步的,旋转压台310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结构且其小径段外侧等间距开设有若干卡槽311,旋转压台310的底端凸出于托环架320的底面且外侧紧密套接有限位环312,旋转压台310的小径段与托环架320中心孔套接并可旋转,再通过旋转压台310大径段位于托环架320顶面上,使得旋转压台310稳定旋转在托环架320中心孔内,以此配合置物台220夹着电池共同旋转而抵消电池喷烟反向力,好让电池穿刺破损后既能减速又能降低产生冲击力。
具体的,托环架320的中心孔内侧开设有若干方槽322,方槽322内设置有用于减缓旋转压台310旋转的制动组340;
制动组340包括与方槽322插接的插销341,且插销341的外端呈圆弧端并与卡槽311卡接,插销341的内端焊接有圆柱且圆柱外套设有弹簧342,圆柱的外端套接有固定环343,托环架320的外侧面开设有与方槽322同轴且相连通的圆孔,固定环343与此圆孔紧密套接配合,通过弹簧342弹压着插销341与若干方槽322卡接,当旋转压台310旋转时,利用弹簧342的弹压力,使得插销341在若干方槽322之间滑动而产生径向压力,使得旋转压台310尽快停稳,即可短时间内抵消电池穿刺破坏后产生的喷烟反向力,使得电池事先无需固定压紧操作,直接穿刺即可,同时利用置物台220和旋转压台310的共同夹持旋转作用下,减弱其喷烟反向力对检测箱100整体的冲击力。
除此之外,检测箱100上设置有排气过滤装置400,用于吸排电池穿刺破坏后产生的浓烟,排气过滤装置400包括悬置于置物台220正上方且呈环形的集气罩410、与集气罩410相连通的管道风机420和与管道风机420通过管道连接的过滤箱430,集气罩410与托环架320套设配合,使得托环架320竖向活动自如不受阻;
过滤箱430内储存有用于吸收电池燃烧气体的过滤液,锂离子电解液里面含有机物和氟化物,并产生强酸。根据DNV GL的测试,锂电池燃烧会产生以下气体:CH4、CO、H2S、HF和SO2,本发明的过滤液为碱性溶液,用于吸收氟化物气体,同时集气罩410内填充有活性炭包,用于吸收甲烷和硫化物气体,从而降低最终排出室外的气体污染度。
进一步的,集气罩410的底面开设有进气口412,集气罩410的顶面呈倾斜面且其高点处位于检测箱100后方,其高点处连通设有导气管411,使得集气罩410前方进入的气体能沿着倾斜面被引入导气管411内集中抽排;管道风机420与导气管411顶端口套接配合,管道风机420通过螺栓固定于检测箱100的顶面。
进一步的,过滤箱430的顶面一侧插接有排气管431,其中管道风机420顶端与过滤箱430之间插接有管道且管道通入过滤箱430底面上,则气体被排入过滤液中过滤后从排气管431排出;过滤箱430的侧面上下拐角处均连通设有通液管432,上方的通液管432用于注入补充过滤液,下方的通液管432上还安装有电磁阀,用于控制其通断,以便排出使用后的过滤液;
撑环架210的外侧罩设有护罩240,护罩240呈上大下小的环状结构,护罩240的顶端口与集气罩410的外径相等,用于引导电池穿刺破坏后喷出的气体,进而引入到集气罩410中再被管道风机420抽气;护罩240朝向置物口101的前侧开设有通口且其内侧卡接有护板241,护板241一侧端焊接有把手,拉动护板241在护罩240内侧滑动即可打开和封闭通口。
值得说明的是,检测箱100的前方两侧边焊接有横截面呈L型的轨道条102,防护门110由方框及其内部焊接的不锈钢网组成,防护门110的竖向两侧设置有与轨道条102卡接并可滚动的若干滚轮111,使得防护门110在检测箱100前侧面上下活动;
防护门110的底端两侧铰接有限位块112,限位块112呈水平转动,检测箱100的两侧且位于置物口101上方焊接有与限位块112搭接的托块103,当上提防护门110使限位块112置于托块103上方,再转动限位块112而搭在托块103上,即可使得防护门110悬空稳定,以便在置物口101处拿放电池;检测箱100的两侧均开设有观察口104,且观察口104内部焊接有不锈钢网。
本发明的用于新能源电池缺陷识别检测的设备在检测时,打开防护门110和护板241,然后将待检测电池放入置物台220中心上,再先后关闭护板241和防护门110,接着同时启动液压缸330和管道风机420,液压缸330则驱动旋转压台310和穿刺针313下压电池,直至穿刺针313贯穿电池,此时电池内部发生短路,质量不达标的电池则会在自燃前喷出浓烟气体,然后自燃膨胀产生冲击力;
其中浓烟气体则被集气罩410吸入,经活性炭包和过滤箱430内的过滤液过滤而排出室外,避免污染空气,由于旋转压台310和置物台220共同夹持着电池,则利用自转而抵消电池喷烟的反向力,再利用制动组340对旋转压台310制动降速,同时穿刺电池破损后产生的冲击力经置物台220和撑环架210作用到若干弹片231上,弹片231则被压而向其拱起方向弯曲,使得单通道阻尼器的活塞杆往复运动,其缸内阻尼油产热转化掉活塞杆的机械能而散掉,起到减震作用,因此电池穿刺破损后既能减速又能降低产生冲击力,从而减弱对检测箱100和穿刺装置300的损坏度,使得电池的破坏力降低和破坏范围缩小,保证了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本发明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发明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缺陷识别检测的设备,包括呈立式长方体空腔结构的检测箱(100)及其前侧面呈上下滑动连接的防护门(110),所述检测箱(100)的前侧面下半部开设有置物口(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100)的内部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置物装置(200)和穿刺装置(300),所述置物装置(200)置于检测箱(100)的底面上且呈竖向活动,所述置物装置(200)包括固定于检测箱(100)底面中心的支撑座(250)、与支撑座(250)套接的撑环架(210)、与撑环架(210)卡接并可旋转的置物台(220)以及支撑座(250)内部设置有用于减缓撑环架(210)竖向运动的若干减震组(230);
所述穿刺装置(300)包括置于置物台(220)正上方的旋转压台(310)、用于支托旋转压台(310)的托环架(320)和用于驱动托环架(320)升降的液压缸(330),所述旋转压台(310)的底面竖向连接有穿刺针(313),所述托环架(320)的上方间隔活动连接有与液压缸(330)活塞杆底端焊接的压板(331),所述托环架(320)与压板(331)边缘之间设置有若干压簧(3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电池缺陷识别检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50)呈方筒结构且顶端口外侧焊接有凸边,所述撑环架(210)的底面正下方焊接有与支撑座(250)外侧套接的套框(211),所述置物台(220)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结构,所述置物台(220)的小径段与撑环架(210)中心孔套接并可旋转,所述置物台(220)的底面中心焊接有与支撑座(250)内腔套接并可旋转的转筒(2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电池缺陷识别检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230)包括呈弧形的弹片(231)和单通道阻尼器(232),所述弹片(231)的上下端分别与套框(211)底面和支撑座(250)侧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弹片(231)向支撑座(250)一侧拱起,所述单通道阻尼器(232)的活塞杆与弹片(231)的朝内侧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电池缺陷识别检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压台(310)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结构且其小径段外侧等间距开设有若干卡槽(311),所述旋转压台(310)的小径段与托环架(320)中心孔套接并可旋转,所述托环架(320)的中心孔内侧开设有若干方槽(322),所述方槽(322)内设置有用于减缓旋转压台(310)旋转的制动组(340),所述旋转压台(310)的底端凸出于托环架(320)的底面且外侧紧密套接有限位环(3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新能源电池缺陷识别检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组(340)包括与方槽(322)插接的插销(341),且插销(341)的外端呈圆弧端并与卡槽(311)卡接,所述插销(341)的内端焊接有圆柱且圆柱外套设有弹簧(342),所述圆柱的外端套接有固定环(343),所述托环架(320)的外侧面开设有与方槽(322)同轴且相连通的圆孔,所述固定环(343)与此圆孔紧密套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电池缺陷识别检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100)上设置有排气过滤装置(400),所述排气过滤装置(400)包括悬置于置物台(220)正上方且呈环形的集气罩(410)、与集气罩(410)相连通的管道风机(420)和与管道风机(420)通过管道连接的过滤箱(430),所述集气罩(410)与托环架(320)套设配合,所述过滤箱(430)内储存有用于吸收电池燃烧气体的过滤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新能源电池缺陷识别检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罩(410)的底面开设有进气口(412),所述集气罩(410)的顶面呈倾斜面且其高点处位于检测箱(100)后方,其高点处连通设有导气管(411),所述管道风机(420)与导气管(411)顶端口套接配合,所述管道风机(420)通过螺栓固定于检测箱(100)的顶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新能源电池缺陷识别检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430)的顶面一侧插接有排气管(431),所述过滤箱(430)的侧面上下拐角处均连通设有通液管(432),所述撑环架(210)的外侧罩设有护罩(240),所述护罩(240)呈上大下小的环状结构,所述护罩(240)的顶端口与集气罩(410)的外径相等,所述护罩(240)朝向置物口(101)的前侧开设有通口且其内侧卡接有护板(24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电池缺陷识别检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100)的前方两侧边焊接有横截面呈L型的轨道条(102),所述防护门(110)由方框及其内部焊接的不锈钢网组成,所述防护门(110)的竖向两侧设置有与轨道条(102)卡接并可滚动的若干滚轮(1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新能源电池缺陷识别检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110)的底端两侧铰接有限位块(112),所述检测箱(100)的两侧且位于置物口(101)上方焊接有与限位块(112)搭接的托块(103),所述检测箱(100)的两侧均开设有观察口(104),且观察口(104)内部焊接有不锈钢网。
CN202211500951.6A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缺陷识别检测的设备 Pending CN1158249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00951.6A CN115824945A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缺陷识别检测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00951.6A CN115824945A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缺陷识别检测的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24945A true CN115824945A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32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00951.6A Pending CN115824945A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缺陷识别检测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2494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77458A (zh) * 2023-07-13 2023-08-11 南通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建筑工程用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检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77458A (zh) * 2023-07-13 2023-08-11 南通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建筑工程用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检测装置
CN116577458B (zh) * 2023-07-13 2023-09-01 南通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建筑工程用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824945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缺陷识别检测的设备
CN111811952B (zh) 一种建筑检测用的承载力检测装置
CN113714241B (zh) 一种高安全性的软包锂电芯生产研发用泄压防爆式穿刺检测装置
CN115112337A (zh) 一种用于电池抗冲击测试的试验装置
CN203076802U (zh) 灭火器筒体焊机
CN113917340A (zh) 一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的针刺实验记录装置
CN115541806A (zh) 一种建筑工程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检测装置
CN116202697B (zh) 一种铝合金轮毂加工用气密性检测设备
CN117001629A (zh) 一种用于实验室危废物品搬运的智能机器人
CN214748721U (zh) 一种用于气瓶的试压装置
CN114136553A (zh) 一种pro气钢瓶制造用检漏装置和检漏方法
CN114608904A (zh) 一种复杂环境用气体取样检测装置
CN216525637U (zh) 一种便携式农业机械柴油机实时尾气排放测试设备
CN115219899A (zh) 一种高安全性电动车电池研发用实验装置
CN208841392U (zh) 一种探测现场可燃和有毒气体浓度的侦查机器人
CN114441500B (zh) 用于拉曼光谱检测的安全防护装置及系统
CN113102927A (zh) 一种用于灭火器瓶体焊接工序的焊接辅助装置
CN215767579U (zh) 一种消防钢瓶安全检测装置
CN108375362B (zh) 一种汽车半轴外径检测机
CN211206120U (zh) 一种电线电缆耐火试验装置
CN213423106U (zh) 一种便携式空气检测装置
CN220271514U (zh) 一种软包电芯针刺装置
CN214952471U (zh) 一种环保检测用气体取样装置
CN210360991U (zh) 一种钢管挡板夹紧装置
CN214142898U (zh) 一种高效定型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