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23237B - 一种具有自动润滑功能的立式减速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自动润滑功能的立式减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23237B
CN115823237B CN202310153342.6A CN202310153342A CN115823237B CN 115823237 B CN115823237 B CN 115823237B CN 202310153342 A CN202310153342 A CN 202310153342A CN 115823237 B CN115823237 B CN 1158232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oil
speed reducer
fixedly connected
vertical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5334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23237A (zh
Inventor
聂雯
张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aibo Transmission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Kaibo Transmission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Kaibo Transmission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Kaibo Transmission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5334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232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23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232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232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232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润滑功能的立式减速机。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顶部的轴承难于润滑,并在进行润滑的同时,润滑油油量不易控制,容易出现浪费,甚至出现漏油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自动润滑功能的立式减速机,包括有立式减速机和连接壳体等;立式减速机右侧安装有连接壳体。本发明实现了当输入轴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导热板和滑板之间的水银,随着输入轴温度持续升高,水银热胀冷缩,当开关被推块持续挤压时,电池包使得两个线圈持续通电,当线圈通电,在输入轴转动的过程中,同步产生电磁力,储油箱内部的润滑油通过进油管压入到连接口处,进而对输入轴进行润滑降温。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自动润滑功能的立式减速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式减速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润滑功能的立式减速机。
背景技术
立式减速机是指采用立式安装方式,一般为法兰盘固定的减速机,部分分为QJ-L系列,主要用于起重机运行机构,也可用于运输、冶金、矿山、化工、轻工等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行机构中,齿轮、齿轮轴采用中碳合金刚中硬齿面,具有结构紧凑、承载能力较高等优点,在工作过程中,立式减速机的输入轴为高速轴,输入轴对应的轴承高速转动并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润滑,轴承容易因高温而失效,降低减速机的寿命,现有技术中通过甩油盘以及油槽的方式对减速机轴承润滑,但是对于立式减速机而言,顶部的轴承难于润滑,并在进行润滑的同时,润滑油油量不易控制,容易出现浪费,甚至出现漏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润滑功能的立式减速机,确保顶部的轴承易于润滑,并在进行润滑的同时,润滑油油量可控,减少浪费,防止出现漏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自动润滑功能的立式减速机,包括有立式减速机、输入轴、连接壳体、内安装壳和安装轴;立式减速机右侧安装有连接壳体;连接壳体内侧设置有内安装壳;内安装壳内侧连接有安装轴;安装轴内安装有输入轴;输入轴与立式减速机之间通过齿轮组连接;还包括有温控通电组件、润滑组件和回收组件;内安装壳内侧安装有用于实时监测输入轴温度,根据温度控制通断电的温控通电组件;温控通电组件与连接壳体连接;温控通电组件连接安装轴;内安装壳内侧后部安装有用于对输入轴进行润滑和降温的润滑组件;润滑组件与连接壳体连接;润滑组件连接安装轴;内安装壳上安装有用于对多余润滑油进行回收的回收组件;回收组件连接安装轴;回收组件与连接壳体连接。
进一步地,温控通电组件包括有电池包、线圈、隔板、密封架、导热板、滑板、推块和开关;连接壳体上侧安装有电池包;电池包连接内安装壳;内安装壳内侧上表面和下表面对称各安装有一个线圈;两个线圈上各安装有一个隔板,并且位于下方的隔板面积大于上方的隔板;安装轴顶部固接有密封架;安装轴顶部开有一个与密封架下侧相互连通的连接口;密封架连接润滑组件;密封架内侧下部固接有导热板;密封架内侧中部安装有滑板;滑板与导热板之间形成空腔,且空腔内设置有水银;密封架内侧右部设置有开关;滑板上表面右侧设置有推块,并且推块位于开关的正下方。
进一步地,润滑组件包括有储油箱、进油管、补油管、第一弹性件、第一电枢板、滑杆、限位环和第一变压板;内安装壳内侧后部安装有储油箱;储油箱前侧连通有若干个进油管;储油箱后侧连通有补油管,并且补油管贯穿连接壳体和内安装壳;储油箱上表面固接有两个第一弹性件;两个第一弹性件伸缩端固接有第一电枢板;第一电枢板上表面连接有两个滑杆;两个滑杆后侧固接有第一变压板,并且第一变压板位于储油箱内侧;连接壳体上安装有两个限位环;两个滑杆位于相邻限位环的内侧,并且滑杆与限位环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储油箱设置为L形。
进一步地,进油管设置为倒U形。
进一步地,滑杆设置为软杆。
进一步地,回收组件包括有空心排油板、排油管、回收油箱、出油管、第二弹性件、第一L形板、通断板、第二电枢板、第三弹性件、第二变压板、第二L形板、第三电枢板和稳压组件;安装轴前侧连通有空心排油板;安装轴顶部与空心排油板之间开设有排油口;空心排油板前侧连通有若干个排油管;连接壳体后部安装有回收油箱;若干个排油管后侧均与回收油箱连通;回收油箱下侧连通有出油管;内安装壳内侧上部固接有两个第二弹性件;两个第二弹性件伸缩端固接有第一L形板;第一L形板上侧固接有通断板;第一L形板下侧固接有第二电枢板;空心排油板上开设有出口,通过通断板控制出口的连通状况;连接壳体后侧面固接有两个第三弹性件;两个第三弹性件下端固接有第二变压板;第二变压板位于回收油箱内侧,并且将回收油箱分为上下互不相通的两部分;第二变压板上连接有稳压组件;第二变压板上表面固接有第二L形板;第二L形板下侧固接有第三电枢板。
进一步地,空心排油板与安装轴呈斜向上设置。
进一步地,稳压组件包括有连接管、第四弹性件、连接杆和球阀;第二变压板右侧连通有连接管;连接管上侧固接有第四弹性件;连接管上侧固接有连接杆,第四弹性件套在连接杆上;第四弹性件下端固接有球阀;球阀与连接杆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管上侧设置为与球阀相互配合的锥台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实现了当输入轴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导热板和滑板之间的水银,随着输入轴温度持续升高,水银热胀冷缩,进而通过推块挤压开关,使得开关打开,且开关设置为定时通断,当开关被推块持续挤压时,电池包使得两个线圈持续通电,而当开关不被推块挤压时,则电池包使得两个线圈延时通电三十秒,当线圈通电,在输入轴转动的过程中,同步产生电磁力,第一电枢板被向上吸附,滑杆同步带动第一变压板在储油箱内部向下滑动,使得储油箱内部气压升高,将储油箱内部的润滑油通过进油管压入到连接口处,进而对输入轴进行润滑降温;
进油管设置为倒U形,并且高度高于储油箱内部存储润滑油的高度,有效防止润滑油在储油箱内部气压无变化的情况下,不会通过进油管,进入到连接口处,减少润滑油的浪费;
当输入轴在转动时,连接口处的润滑油自动对输入轴进行润滑降温,随着输入轴润滑降温,导热板和滑板之间的水银冷缩,进而使得滑板恢复原位,此时线圈延时通电三十秒,确保输入轴有足够的时间被润滑和降温;
当回收油箱内部气压升高时,使得球阀在连接杆上向上滑动,并且压缩第四弹性件,使得回收油箱内部保持稳压状态,在线圈断电之后,电磁力同步消失,通断板和第二变压板复位,此时出口同步处于连通状态,在第二变压板复位时,回收油箱内部气压降低,进而对残留润滑油进行吸收,使得润滑油从出口进入到排油管,然后从排油管进入到回收油箱内部,实现自动回收,防止漏油,减少浪费。
附图说明
从结合描绘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的附图对本公开的各个方面详细描述,将更容易理解本公开的这些和其他特征,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温控通电组件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润滑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回收组件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回收组件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回收组件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回收组件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立式减速机,2-输入轴,3-连接壳体,4-内安装壳,5-安装轴,501-连接口,502-排油口,601-电池包,602-线圈,603-隔板,604-密封架,605-导热板,606-滑板,607-推块,608-开关,701-储油箱,702-进油管,703-补油管,704-第一弹性件,705-第一电枢板,706-滑杆,707-限位环,708-第一变压板,801-空心排油板,80101-出口,802-排油管,803-回收油箱,804-出油管,805-第二弹性件,806-第一L形板,807-通断板,808-第二电枢板,809-第三弹性件,8010-第二变压板,8011-第二L形板,8012-第三电枢板,901-连接管,902-第四弹性件,903-连接杆,904-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如图1-图10所示,一种具有自动润滑功能的立式减速机1,包括有立式减速机1、输入轴2、连接壳体3、内安装壳4和安装轴5;立式减速机1右侧安装有连接壳体3;连接壳体3内侧设置有内安装壳4;内安装壳4内侧连接有安装轴5;安装轴5内安装有输入轴2;输入轴2与立式减速机1之间通过齿轮组连接。
还包括有温控通电组件、润滑组件和回收组件;内安装壳4内侧安装有温控通电组件;温控通电组件与连接壳体3连接;温控通电组件连接安装轴5;内安装壳4内侧后部安装有润滑组件;润滑组件与连接壳体3连接;润滑组件连接安装轴5;内安装壳4上安装有回收组件;回收组件连接安装轴5;回收组件与连接壳体3连接。
温控通电组件包括有电池包601、线圈602、隔板603、密封架604、导热板605、滑板606、推块607和开关608;连接壳体3上侧安装有独立供电的电池包601;电池包601连接内安装壳4;内安装壳4内侧上表面和下表面对称各安装有一个线圈602;两个线圈602上各安装有一个隔板603,并且位于下方的隔板603面积大于上方的隔板603;安装轴5顶部固接有密封架604;安装轴5顶部开有一个与密封架604下侧相互连通的连接口501;密封架604连接润滑组件;密封架604内侧下部固接有用于导热的导热板605;密封架604内侧中部安装有滑板606;滑板606与导热板605之间形成空腔,且空腔内设置有水银;密封架604内侧右部设置有开关608;滑板606上表面右侧设置有推块607,并且推块607位于开关608的正下方;当输入轴2持续转动,由于转动的摩擦的原因,输入轴2逐渐升高,通过导热板605传递输入轴2升温产生的热量,使得开关608打开,线圈602通电,通过与润滑组件配合,对润滑组件进行润滑和降温。
润滑组件包括有储油箱701、进油管702、补油管703、第一弹性件704、第一电枢板705、滑杆706、限位环707和第一变压板708;内安装壳4内侧后部安装有存储润滑油的储油箱701;储油箱701前侧连通有若干个进油管702;储油箱701后侧连通有补油管703,并且补油管703贯穿连接壳体3和内安装壳4;储油箱701上表面固接有两个第一弹性件704;两个第一弹性件704伸缩端固接有第一电枢板705;第一电枢板705上表面连接有两个滑杆706;两个滑杆706后侧固接有第一变压板708,并且第一变压板708位于储油箱701内侧;连接壳体3上安装有两个限位环707;两个滑杆706位于相邻限位环707的内侧,并且滑杆706与限位环707滑动连接;通过线圈602通电,吸附第一电枢板705,使得储油箱701内部气压变化,实现润滑油从进油管702排入到连接口501处,实现对输入轴2的润滑降温。
储油箱701设置为L形。
进油管702设置为倒U形。
第一弹性件704是弹簧伸缩杆。
滑杆706设置为软杆。
回收组件包括有空心排油板801、排油管802、回收油箱803、出油管804、第二弹性件805、第一L形板806、通断板807、第二电枢板808、第三弹性件809、第二变压板8010、第二L形板8011、第三电枢板8012和稳压组件;安装轴5前侧连通有空心排油板801;安装轴5顶部与空心排油板801之间开设有排油口502;空心排油板801前侧连通有若干个排油管802;连接壳体3后部安装有回收油箱803;若干个排油管802后侧均与回收油箱803连通;回收油箱803下侧连通有出油管804;内安装壳4内侧上部固接有两个第二弹性件805;两个第二弹性件805伸缩端固接有第一L形板806;第一L形板806上侧固接有通断板807;第一L形板806下侧固接有第二电枢板808;空心排油板801上开设有出口80101,通过通断板807控制出口80101的连通状况;连接壳体3后侧面固接有两个第三弹性件809;两个第三弹性件809下端固接有第二变压板8010;第二变压板8010位于回收油箱803内侧,并且将回收油箱803分为上下互不相通的两部分;第二变压板8010上连接有用于控制气压的稳压组件;第二变压板8010上表面固接有第二L形板8011;第二L形板8011下侧固接有第三电枢板8012;通过改变回收油箱803内部的气压,使得排油口502内部残留的润滑油被重新回收到回收油箱803内部,减少浪费,防止漏油。
空心排油板801与安装轴5呈斜向上设置。
第二弹性件805是弹簧伸缩杆。
第三弹性件809是弹簧。
稳压组件包括有连接管901、第四弹性件902、连接杆903和球阀904;第二变压板8010右侧连通有连接管901;连接管901上侧固接有第四弹性件902;连接管901上侧固接有连接杆903,第四弹性件902套在连接杆903上;第四弹性件902下端固接有球阀904;球阀904与连接杆903滑动连接;通过球阀904与连接管901配合,对回收油箱803内部进行减压,使得残留在排油口502内部的润滑油自动被吸入到排油管802,然后再进入到回收油箱803。
第四弹性件902是弹簧。
连接管901上侧设置为与球阀904相互配合的锥台状。
立式减速机1是指采用立式安装方式,一般为法兰盘固定的减速机,部分分为QJL系列,主要用于起重机运行机构,也可用于运输、冶金、矿山、化工、轻工等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行机构中,在工作过程中,立式减速机1的输入轴2为高速轴,输入轴2对应的轴承高速转动并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润滑,轴承容易因高温而失效,降低减速机的寿命,现有技术中通过甩油盘以及油槽的方式对减速机轴承润滑,但是对于立式减速机1而言,顶部的轴承难于润滑。
在输入轴2工作过程中,随着输入轴2持续的工作,输入轴2高速转动并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及时降温并且进行润滑,通过在安装轴5与密封架604之间设置连接口501,当输入轴2产生大量热量时,热量通过导热板605将热量传递至导热板605和滑板606之间的水银,随着输入轴2温度持续升高,水银热胀冷缩,使得滑板606在密封架604内向上滑动,滑板606同步带动推块607向上运动,当输入轴2温度达到一定值时,需要及时进行润滑降温,因为随着温度升高,润滑油同步发生挥发等,导致摩擦力进一步增大,产生的热量进一步增加,当推块607挤压开关608,使得开关608打开,且开关608设置为定时通断,当开关608被推块607持续挤压时,电池包601使得两个线圈602持续通电,而当开关608不被推块607挤压时,则电池包601使得两个线圈602延时通电三十秒,当线圈602通电,在输入轴2转动的过程中,同步产生电磁力,产生电磁力之后,使得第一电枢板705被向上吸附,进而通过第一电枢板705拉伸两个第一弹性件704,并且进一步带动滑杆706在限位环707的限位作用下,使得滑杆706同步带动第一变压板708在储油箱701内部向下滑动,由于储油箱701设置为L形,并且第一变压板708在储油箱701竖直部位下滑,使得储油箱701内部气压升高,进而将储油箱701内部的润滑油通过进油管702压入到连接口501处,进而对输入轴2进行润滑降温,而在自动添加润滑油时,由于进油管702设置为倒U形,并且高度高于储油箱701内部存储润滑油的高度,有效防止润滑油在储油箱701内部气压无变化的情况下,不会通过进油管702,进入到连接口501处,减少润滑油的浪费,只有在需要润滑油的情况下才添加润滑油,当输入轴2在转动时,连接口501处的润滑油自动对输入轴2进行润滑降温,随着输入轴2润滑降温,导热板605和滑板606之间的水银冷缩,进而使得滑板606恢复原位,此时线圈602延时通电三十秒,确保输入轴2有足够的时间被润滑和降温。
当输入轴2被润滑和降温完成后,连接口501和排油口502处会残留润滑油,如果不及时回收,容易发生漏油的问题,并且存在一定的浪费,需要对残留的润滑油进行回收:在初始添加润滑油时,为了防止润滑油从空心排油板801的出口80101流出,此时输入轴2还需要持续润滑降温,当线圈602通电时,第二电枢板808受到电磁力的作用,使得第二电枢板808被向下吸附,进而使得通断板807将出口80101闭合,防止从储油箱701被挤压出来的润滑油进入到连接口501后,又大量从出口80101排出,导致在润滑过程中,对输入轴2润滑的润滑油油量较少,不足以进行润滑,与此同时,第三电枢板8012同步被向下吸附,第三电枢板8012带动第二L形板8011和第二变压板8010向下运动,使得回收油箱803内部气压升高,为了确保对残留润滑油的回收,当回收油箱803内部气压升高时,使得球阀904在连接杆903上向上滑动,并且压缩第四弹性件902,使得回收油箱803内部保持稳压状态,在线圈602断电之后,电磁力同步消失,通断板807和第二变压板8010复位,此时出口80101同步处于连通状态,在第二变压板8010复位时,回收油箱803内部气压降低,进而对残留润滑油进行吸收,使得润滑油从出口80101进入到排油管802,然后从排油管802进入到回收油箱803内部,实现自动回收,防止漏油,减少浪费。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具有自动润滑功能的立式减速机,包括有立式减速机(1)、输入轴(2)、连接壳体(3)、内安装壳(4)和安装轴(5);立式减速机(1)右侧安装有连接壳体(3);连接壳体(3)内侧设置有内安装壳(4);内安装壳(4)内侧连接有安装轴(5);安装轴(5)内安装有输入轴(2);输入轴(2)与立式减速机(1)之间通过齿轮组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温控通电组件、润滑组件和回收组件;内安装壳(4)内侧安装有用于实时监测输入轴(2)温度,根据温度控制通断电的温控通电组件;温控通电组件与连接壳体(3)连接;温控通电组件连接安装轴(5);内安装壳(4)内侧后部安装有用于对输入轴(2)进行润滑和降温的润滑组件;润滑组件与连接壳体(3)连接;润滑组件连接安装轴(5);内安装壳(4)上安装有用于对多余润滑油进行回收的回收组件;回收组件连接安装轴(5);回收组件与连接壳体(3)连接;
温控通电组件包括有电池包(601)、线圈(602)、隔板(603)、密封架(604)、导热板(605)、滑板(606)、推块(607)和开关(608);连接壳体(3)上侧安装有电池包(601);电池包(601)连接内安装壳(4);内安装壳(4)内侧上表面和下表面对称各安装有一个线圈(602);两个线圈(602)上各安装有一个隔板(603),并且位于下方的隔板(603)面积大于上方的隔板(603);安装轴(5)顶部固接有密封架(604);安装轴(5)顶部开有一个与密封架(604)下侧相互连通的连接口(501);密封架(604)连接润滑组件;密封架(604)内侧下部固接有导热板(605);密封架(604)内侧中部安装有滑板(606);滑板(606)与导热板(605)之间形成空腔,且空腔内设置有水银;密封架(604)内侧右部设置有开关(608);滑板(606)上表面右侧设置有推块(607),并且推块(607)位于开关(608)的正下方;
润滑组件包括有储油箱(701)、进油管(702)、补油管(703)、第一弹性件(704)、第一电枢板(705)、滑杆(706)、限位环(707)和第一变压板(708);内安装壳(4)内侧后部安装有储油箱(701);储油箱(701)前侧连通有若干个进油管(702);储油箱(701)后侧连通有补油管(703),并且补油管(703)贯穿连接壳体(3)和内安装壳(4);储油箱(701)上表面固接有两个第一弹性件(704);两个第一弹性件(704)伸缩端固接有第一电枢板(705);第一电枢板(705)上表面连接有两个滑杆(706);两个滑杆(706)后侧固接有第一变压板(708),并且第一变压板(708)位于储油箱(701)内侧;连接壳体(3)上安装有两个限位环(707);两个滑杆(706)位于相邻限位环(707)的内侧,并且滑杆(706)与限位环(707)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润滑功能的立式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储油箱(701)设置为L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润滑功能的立式减速机,其特征在于:进油管(702)设置为倒U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润滑功能的立式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滑杆(706)设置为软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润滑功能的立式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回收组件包括有空心排油板(801)、排油管(802)、回收油箱(803)、出油管(804)、第二弹性件(805)、第一L形板(806)、通断板(807)、第二电枢板(808)、第三弹性件(809)、第二变压板(8010)、第二L形板(8011)、第三电枢板(8012)和稳压组件;安装轴(5)前侧连通有空心排油板(801);安装轴(5)顶部与空心排油板(801)之间开设有排油口(502);空心排油板(801)前侧连通有若干个排油管(802);连接壳体(3)后部安装有回收油箱(803);若干个排油管(802)后侧均与回收油箱(803)连通;回收油箱(803)下侧连通有出油管(804);内安装壳(4)内侧上部固接有两个第二弹性件(805);两个第二弹性件(805)伸缩端固接有第一L形板(806);第一L形板(806)上侧固接有通断板(807);第一L形板(806)下侧固接有第二电枢板(808);空心排油板(801)上开设有出口(80101),通过通断板(807)控制出口(80101)的连通状况;连接壳体(3)后侧面固接有两个第三弹性件(809);两个第三弹性件(809)下端固接有第二变压板(8010);第二变压板(8010)位于回收油箱(803)内侧,并且将回收油箱(803)分为上下互不相通的两部分;第二变压板(8010)上连接有稳压组件;第二变压板(8010)上表面固接有第二L形板(8011);第二L形板(8011)下侧固接有第三电枢板(80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润滑功能的立式减速机,其特征在于:空心排油板(801)与安装轴(5)呈斜向上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润滑功能的立式减速机,其特征在于:稳压组件包括有连接管(901)、第四弹性件(902)、连接杆(903)和球阀(904);第二变压板(8010)右侧连通有连接管(901);连接管(901)上侧固接有第四弹性件(902);连接管(901)上侧固接有连接杆(903),第四弹性件(902)套在连接杆(903)上;第四弹性件(902)下端固接有球阀(904);球阀(904)与连接杆(903)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润滑功能的立式减速机,其特征在于:连接管(901)上侧设置为与球阀(904)相互配合的锥台状。
CN202310153342.6A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具有自动润滑功能的立式减速机 Active CN1158232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53342.6A CN115823237B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具有自动润滑功能的立式减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53342.6A CN115823237B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具有自动润滑功能的立式减速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23237A CN115823237A (zh) 2023-03-21
CN115823237B true CN115823237B (zh) 2023-07-21

Family

ID=85522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53342.6A Active CN115823237B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具有自动润滑功能的立式减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2323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46156A (ja) * 1998-07-28 2000-02-18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作動油冷却装置
CN206626168U (zh) * 2017-02-22 2017-11-10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一种齿轮箱润滑油管理装置
CN212804171U (zh) * 2020-06-30 2021-03-26 江苏雷科德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更换润滑油的齿轮箱
CN113389885A (zh) * 2021-07-21 2021-09-14 临沂会宝岭铁矿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减速机外置润滑油冷却装置
CN113898726A (zh) * 2021-10-08 2022-01-07 凯临钒机械(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农业机械专用齿轮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22176B2 (en) * 2011-10-14 2015-05-0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Temperature management system for transmiss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46156A (ja) * 1998-07-28 2000-02-18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作動油冷却装置
CN206626168U (zh) * 2017-02-22 2017-11-10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一种齿轮箱润滑油管理装置
CN212804171U (zh) * 2020-06-30 2021-03-26 江苏雷科德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更换润滑油的齿轮箱
CN113389885A (zh) * 2021-07-21 2021-09-14 临沂会宝岭铁矿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减速机外置润滑油冷却装置
CN113898726A (zh) * 2021-10-08 2022-01-07 凯临钒机械(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农业机械专用齿轮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23237A (zh)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18390B (zh) 制冷循环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1403383A (zh) 冷冻装置用的螺旋压缩机
CN115823237B (zh) 一种具有自动润滑功能的立式减速机
CN116321959B (zh) 一种电器电机控制器
CN113464551B (zh) 一种降低轴承振动且有效增加润滑度的衬套设备
CN216554974U (zh) 用于气悬浮轴承的供气系统及冷媒循环系统
CN201382011Y (zh)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外置油路系统
CN202868265U (zh) 一种动力机械的润滑系统
CN102996406A (zh) 一种新型水冷式低温制冷压缩机组用外置油冷却装置
CN113685445B (zh) 一种新型的空冷轴承箱
CN205678963U (zh) 一种高低压比可控的制冷系统
CN211600185U (zh) 一种自带冷却的润滑油箱
CN207333146U (zh) 一种汽车空调压缩机总成
CN204113659U (zh) 压缩机
CN101571124A (zh) 控制给送润滑油量装置的涡旋压缩机
US2322874A (en) Compressor oil cooling system
CN205807890U (zh) 螺杆满液式冷冻机
CN112969857A (zh) 无油注水式螺杆空气压缩机
CN115615048B (zh) 热泵机组热能回收供热系统
CN102996409A (zh) 一种改进的水冷式低温制冷压缩机组用外置油冷却装置
CN114458574B (zh) 一种耐高温与锈蚀的压缩机
CN116475816A (zh) 一种自动换刀机构
CN202419107U (zh) 一种包装机油路冷却系统
CN214330863U (zh) 一种自动恒温的空调水泵
CN102877890A (zh) 单螺杆膨胀机的润滑系统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