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21592A - 一种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及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及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21592A
CN115821592A CN202210144219.3A CN202210144219A CN115821592A CN 115821592 A CN115821592 A CN 115821592A CN 202210144219 A CN202210144219 A CN 202210144219A CN 115821592 A CN115821592 A CN 1158215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temperature
layer
duration
prolon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442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波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ren China Fiber Commodit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ren China Fiber Commodit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ren China Fiber Commodit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iren China Fiber Commodit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4421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215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21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215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em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及评价方法,持续冷感加工材料包括以下成分:相变微胶囊和水性树脂,所述相变微胶囊为固体粉末,纯度99.9%,所述相变微胶囊内部材料为石蜡类,石蜡外层包裹的为三聚氰胺类或聚丙烯类薄膜,水性树脂为水性聚氨酯或水性聚丙烯酸或水性硅树脂,所述持续冷感加工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相变微胶囊直接添加到水性树脂中,搅拌分散后进行脱泡,采用点胶机以点胶的方法,在面料上点状涂附。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延长织物冷感的持续时间,让穿戴者能感受到较长时间的冷感。

Description

一种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及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各实施例属于服装面料性能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及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各种穿着用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对于穿着用品的要求是既有柔软的触感,又有人体肌肤接触时的凉感。而且这种凉感最好是根据人体的温度变化而相应变化,并且具有持续性。
市场上的宣传的冷感面料,实际冷感的持续时间只有数秒,在炎热的夏天,起不到很好的降温作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及评价方法,可以延长织物冷感的持续时间,让穿戴者能感受到较长时间的冷感,从而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织物持续冷感加工材料及评价方法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该面料可用于运动服、户外服、雨衣、男士服装、女士服装、工作服、防护服、人工皮革、鞋、包、窗帘、帐篷、睡袋、防水布等一系列的纤维产品,将含有相变微胶囊树脂,按照相变微胶囊的相变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逐层涂附在面料表面,每层的厚度为0.5~5mm,制作成具有持续冷感效果的多层构造面料。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相变微胶囊的相变温度为20~25℃,25~30℃,30~35℃。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相变微胶囊内部材料为石蜡,石蜡外层包裹的为三聚氰胺薄膜,水性树脂为水性聚氨酯树脂。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微胶囊的含量为5~30%。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含有相变微胶囊的树脂,在面料上呈点状分布,每个点的直径为0.5~2cm,每个点的厚度为0.5~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通过采用相变微胶囊,相变微胶囊里面包裹的物质会在特定的温度融化,融化的过程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达成凉感,若采用多层结构,每到一层微胶囊的融化温度,都会吸收一次热量,所以就有持续凉感的效果。
一种所述的用于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的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人工太阳灯照射面料表面,并测试面料里面以及下方黑板的温度,在测试面料里面以及下方黑板的温度时,对比未经过加工的面料,多层加工的面料里面温度下降了2℃,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延长了10分钟,下方黑板的温度下降了3℃,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延长了5分钟。
一种所述的用于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的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皮肤模拟设备,在设定为恒定皮肤温度33℃的热板上放置样品,实时测试热板保持该温度所需要的热量,多层加工的面料对比单层加工的面料,消耗的热量提高了50W/m2以上,并在途中有突然转变的趋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及评价方法,延长织物冷感的持续时间,让穿戴者能感受到较长时间的冷感。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组件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组件件或组件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用于织物持续冷感加工材料的评价方法中将三种不同熔化温度的相变微胶囊,熔化温度分别是25℃、28℃、32℃,温度由高到低,逐层涂附在面料表面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用于织物持续冷感加工材料的评价方法的中采用人工太阳灯照射试做品,并测试样品以及下方黑板的温度的评价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用于织物持续冷感加工材料及评价方法中三层加工品温度上升更缓慢,并呈现阶梯状上升的趋势一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用于织物持续冷感加工材料的评价方法的三层加工品温度上升更缓慢,并呈现阶梯状上升的趋势二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用于织物持续冷感加工材料的评价方法的三层加工的消耗热量更多,持续消耗热量的时间更长,并且中途有一个热量吸收速率突然变化的时间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组件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组件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以用于织物持续冷感加工材料及评价方法具有前轮和后轮为例进行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方案,但是此实施例并不能限制本申请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包括以下成分:相变微胶囊和水性树脂,所述相变微胶囊为固体粉末,纯度99.9%,所述相变微胶囊内部材料为石蜡,石蜡外层包裹的为三聚氰胺薄膜,水性树脂为水性聚氨酯树脂,所述持续冷感加工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5~30%的相变微胶囊粉末加入水性树脂中,用搅拌机1000r/min速度搅拌10分钟以上,使其均匀分散;
步骤S2:将样品放入真空脱泡机,常温真空脱泡4小时以上;
步骤S3:将样品加入点胶机,用0.1~1mm口径的针头,以1.0~4.0mPa的压力喷出,使其在布面上以点状分布;
步骤S4:常温下使其自然干燥12小时以上,若在多层加工的情况下,则等待第一层样品干燥完成后,在相同位置进行第二层点胶,等待第二层干燥后,在相同位置进行第三层点胶,依次类推等等,每个点的直径为0.5~2cm,每个点的厚度为0.5~5mm。
一种所述的用于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的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测试固含量5~30%的相变微胶囊的使用量;
将三种不同熔化温度的相变微胶囊,温度由高到低,逐层涂附在面料表面;
采用人工太阳灯照射面料表面,并测试面料里面以及下方黑板的温度;
采用皮肤模拟设备,在设定为恒定皮肤温度33℃的热板上放置样品,实时测试热板保持该温度所需要的热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的评价方法中,在测试面料里面以及下方黑板的温度时,对未加工,对比单层加工以及三层加工品进行温度变化的测试,模拟人体在不同天气的环境种戴帽子的情况,比较帽子以及头皮温度的上升趋势。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的评价方法中,在测试面料里面以及下方黑板的温度时,对比下方黑板的温度,在400W/m2的光强度下,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的评价方法中,在测试面料里面以及下方黑板的温度时,对比在850W/m2的光强度下,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以及在1000W/m2的光强度下,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的评价方法中,三种不同熔化温度的相变微胶囊,熔化温度分别是25℃、28℃、32℃。
实施例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包括以下成分:相变微胶囊和水性树脂,所述相变微胶囊为固体粉末,纯度99.9%,所述相变微胶囊内部材料为石蜡,石蜡外层包裹的为三聚氰胺薄膜,水性树脂为水性聚氨酯树脂,所述持续冷感加工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5%的相变微胶囊粉末加入水性树脂中,用搅拌机1000r/min速度搅拌10分钟以上,使其均匀分散;
步骤S2:将样品放入真空脱泡机,常温真空脱泡4小时以上;
步骤S3:将样品加入点胶机,用0.1mm口径的针头,以1.0mPa的压力喷出,使其在布面上以点状分布;
步骤S4:常温下使其自然干燥12小时以上,若在多层加工的情况下,则等待第一层样品干燥完成后,在相同位置进行第二层点胶,等待第二层干燥后,在相同位置进行第三层点胶,依次类推等等,每个点的直径为0.5cm,每个点的厚度为0.5mm。
一种所述的用于织物持续冷感加工材料的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测试固含量5%的相变微胶囊的使用量;
将三种不同熔化温度的相变微胶囊,温度由高到低,逐层涂附在面料表面;
采用人工太阳灯照射面料表面,并测试面料里面以及下方黑板的温度;
采用皮肤模拟设备,在设定为恒定皮肤温度33℃的热板上放置样品,实时测试热板保持该温度所需要的热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的评价方法中,在测试面料里面以及下方黑板的温度时,对未加工,对比单层加工以及三层加工品进行温度变化的测试,模拟人体在不同天气的环境种戴帽子的情况,比较帽子以及头皮温度的上升趋势。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的评价方法中,在测试面料里面以及下方黑板的温度时,对比下方黑板的温度,在400W/m2的光强度下,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的评价方法中,在测试面料里面以及下方黑板的温度时,对比在850W/m2的光强度下,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以及在1000W/m2的光强度下,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的评价方法中,三种不同熔化温度的相变微胶囊,熔化温度分别是25℃、28℃、32℃。
实施例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包括以下成分:相变微胶囊和水性树脂,所述相变微胶囊为固体粉末,纯度99.9%,所述相变微胶囊内部材料为石蜡,石蜡外层包裹的为三聚氰胺薄膜,水性树脂为水性聚氨酯树脂,所述持续冷感加工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10%的相变微胶囊粉末加入水性树脂中,用搅拌机1000r/min速度搅拌10分钟以上,使其均匀分散;
步骤S2:将样品放入真空脱泡机,常温真空脱泡4小时以上;
步骤S3:将样品加入点胶机,用0.2mm口径的针头,以2.0mPa的压力喷出,使其在布面上以点状分布;
步骤S4:常温下使其自然干燥12小时以上,若在多层加工的情况下,则等待第一层样品干燥完成后,在相同位置进行第二层点胶,等待第二层干燥后,在相同位置进行第三层点胶,依次类推等等,每个点的直径为0.8cm,每个点的厚度为1mm。
一种所述的用于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的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测试固含量10%的相变微胶囊的使用量;
将三种不同熔化温度的相变微胶囊,温度由高到低,逐层涂附在面料表面;
采用人工太阳灯照射面料表面,并测试面料里面以及下方黑板的温度;
采用皮肤模拟设备,在设定为恒定皮肤温度33℃的热板上放置样品,实时测试热板保持该温度所需要的热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的评价方法中,在测试面料里面以及下方黑板的温度时,对未加工,对比单层加工以及三层加工品进行温度变化的测试,模拟人体在不同天气的环境种戴帽子的情况,比较帽子以及头皮温度的上升趋势。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的评价方法中,在测试面料里面以及下方黑板的温度时,对比下方黑板的温度,在400W/m2的光强度下,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的评价方法中,在测试面料里面以及下方黑板的温度时,对比在850W/m2的光强度下,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以及在1000W/m2的光强度下,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的评价方法中,三种不同熔化温度的相变微胶囊,熔化温度分别是25℃、28℃、32℃。
实施例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包括以下成分:相变微胶囊和水性树脂,所述相变微胶囊为固体粉末,纯度99.9%,所述相变微胶囊内部材料为石蜡,石蜡外层包裹的为三聚氰胺薄膜,水性树脂为水性聚氨酯树脂,所述持续冷感加工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12%的相变微胶囊粉末加入水性树脂中,用搅拌机1000r/min速度搅拌10分钟以上,使其均匀分散;
步骤S2:将样品放入真空脱泡机,常温真空脱泡4小时以上;
步骤S3:将样品加入点胶机,用0.3mm口径的针头,以3.0mPa的压力喷出,使其在布面上以点状分布;
步骤S4:常温下使其自然干燥12小时以上,若在多层加工的情况下,则等待第一层样品干燥完成后,在相同位置进行第二层点胶,等待第二层干燥后,在相同位置进行第三层点胶,依次类推等等,每个点的直径为1cm,每个点的厚度为2mm。
一种所述的用于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的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测试固含量12%的相变微胶囊的使用量;
将三种不同熔化温度的相变微胶囊,温度由高到低,逐层涂附在面料表面;
采用人工太阳灯照射面料表面,并测试面料里面以及下方黑板的温度;
采用皮肤模拟设备,在设定为恒定皮肤温度33℃的热板上放置样品,实时测试热板保持该温度所需要的热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的评价方法中,在测试面料里面以及下方黑板的温度时,对未加工,对比单层加工以及三层加工品进行温度变化的测试,模拟人体在不同天气的环境种戴帽子的情况,比较帽子以及头皮温度的上升趋势。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的评价方法中,在测试面料里面以及下方黑板的温度时,对比下方黑板的温度,在400W/m2的光强度下,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的评价方法中,在测试面料里面以及下方黑板的温度时,对比在850W/m2的光强度下,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以及在1000W/m2的光强度下,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的评价方法中,三种不同熔化温度的相变微胶囊,熔化温度分别是25℃、28℃、32℃。
本发明将微胶囊分散在水性树脂种,以点胶的方法,在面料上点状涂附,每个点的直径为0.5~2cm,厚度0.5~5mm,微胶囊的含量为5~30%。
模拟夏季,在空调房间内,穿着经过加工的衣服或者帽子,离开房间到达室外,衣服或帽子内的温度的上升,能延迟5~12分钟,人体不会马上感觉到炎热。这段时间内回到有空调的环境,基本不会产生热的感觉。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的评价方法中,将相变微胶囊直接添加到水性树脂中,搅拌分散后进行脱泡,采用点胶机直接印刷在面料上。印刷便利、制作方便。
相变微胶囊的使用量的检讨,制作并测试了固含量5~30%的样品,采用JIS L1927(纤维制品的接触冷感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固含量在10%以上,冷感效果有明显的提升。固含量越多,冷感的效果越强烈。
将三种不同熔化温度的相变微胶囊,熔化温度分别是25℃、28℃、32℃,温度由高到低,逐层涂附在面料表面(见下图1)。这样的加工方式,接触冷感的数据与只有1层28℃的微胶囊基本没有相差,并可以延长冷感的持续时间。
采用人工太阳灯照射试做品,并测试样品以及下方黑板的温度的评价方法(见下图2),对未加工,单层加工以及上述的三层加工品进行温度变化的测试。模拟人体在不同天气的环境种戴帽子的情况,比较帽子以及头皮温度的上升趋势,发现三层加工品温度上升更缓慢,并呈现阶梯状上升的趋势(见下图3、4)。下方黑板的温度,在400W/m2(夏季阴天上午10点左右)的光强度下,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3层加工比未加工延长12分钟,比1层加工延长11分钟。在850W/m2(夏季晴天上午10点左右)的光强度下,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3层加工比未加工延长9分钟,比1层加工延长4分钟。在1000W/m2(夏季晴天中午12点左右)的光强度下,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3层加工比未加工延长5分钟,比1层加工延长4分钟。而且1层和3层的温度在上升途中,3层加工的温度更低,最高相差1.8℃。
采用皮肤模拟设备,在设定为恒定皮肤温度(33℃)的热板上放置样品,实时测试热板保持该温度所需要的热量的评价方式,比较1层加工和3层加工的消耗热量。3层加工的消耗热量更多,持续消耗热量的时间更长,并且中途有一个热量吸收速率突然变化的时间点(见下图5),是多层加工的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组件分或者全组件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其特征在于,将含有相变微胶囊树脂,按照相变微胶囊的相变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逐层涂附在面料表面,每层的厚度为0.5~5mm,制作成多层构造面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其特征在于,相变微胶囊的相变温度为20~25℃,25~30℃,30~3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微胶囊内部材料为石蜡类,石蜡外层包裹的为三聚氰胺类或聚丙烯类薄膜,水性树脂为水性聚氨酯或水性聚丙烯酸或水性硅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的含量为5~30%。
5.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人工太阳灯照射面料表面,并测试面料里面以及下方黑板的温度,在测试面料里面以及下方黑板的温度时,对比未经过加工的面料,多层加工的面料里面温度下降了2℃以上,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延长了10分钟以上,下方黑板的温度下降了3℃以上,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延长了5分钟以上。
6.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皮肤模拟设备,在设定为恒定皮肤温度33℃的热板上放置样品,实时测试热板保持该温度所需要的热量,多层加工的面料对比单层加工的面料,消耗的热量提高了50W/m2以上,并在途中有突然转变的趋势。
CN202210144219.3A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及评价方法 Pending CN1158215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4219.3A CN115821592A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及评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4219.3A CN115821592A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及评价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21592A true CN115821592A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22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44219.3A Pending CN115821592A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及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21592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23675A (ja) * 2012-07-26 2014-02-06 Suminoe Textile Co Ltd 涼感カ−ペット
CN104316557A (zh) * 2014-10-10 2015-01-28 东华大学 一种纺织品的冷暖感测试及指标计算方法
CN104730103A (zh) * 2015-03-04 2015-06-24 嘉兴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一种纺织品蓄热保暖性能测试方法
TWM510336U (zh) * 2015-05-08 2015-10-11 Po Hsu 舒適涼感恆溫之布料結構
CN106770448A (zh) * 2017-02-21 2017-05-31 烟台南山学院 一种模拟人体生理感觉的纺织品冷暖感的测试方法
CN112438539A (zh) * 2020-10-19 2021-03-05 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凉感持久被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23675A (ja) * 2012-07-26 2014-02-06 Suminoe Textile Co Ltd 涼感カ−ペット
CN104316557A (zh) * 2014-10-10 2015-01-28 东华大学 一种纺织品的冷暖感测试及指标计算方法
CN104730103A (zh) * 2015-03-04 2015-06-24 嘉兴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一种纺织品蓄热保暖性能测试方法
TWM510336U (zh) * 2015-05-08 2015-10-11 Po Hsu 舒適涼感恆溫之布料結構
CN106770448A (zh) * 2017-02-21 2017-05-31 烟台南山学院 一种模拟人体生理感觉的纺织品冷暖感的测试方法
CN112438539A (zh) * 2020-10-19 2021-03-05 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凉感持久被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存;白韶军;杨爱弟;胡传;: "新型热红外复合隐身涂层的研究", 红外, no. 01, pages 16 - 19 *
李明珠;张庆;余逸男;林逸丞;: "隔热降温抗紫外遮阳纺织品", 印染, no. 21, pages 28 - 30 *
王艳;林金斌;詹俊英;: "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隔热保温涂料中的应用", 中国涂料, no. 02, pages 20 - 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82430B2 (en) Thermocromatic patch for monitoring/detecting body temperature
CA2839762C (en) Electronic personal thermal control apparatus and system
CN201967719U (zh) 热处理层
Çelikel Smart e-textile materials
Liu et al. Evaporativ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safety helmets
Moretti et al. Electrochromic textile displays for personal communication
EP3822307B1 (en) Breathable waterproof membrane capable of being heat-bonde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Decaens et al. Specific testing for smart textiles
Celcar et al. Heat and moisture transmission properties of clothing systems evaluated by using a sweating thermal manikin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WM510336U (zh) 舒適涼感恆溫之布料結構
CN115821592A (zh) 一种延长冷感持续时间的多层构造面料及评价方法
CN112690515A (zh) 一种可穿戴交互变色旗袍
CN110181873A (zh) 隔热调温构件、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79590A (zh) 一种柔性温控衣服和帽子
KR101588726B1 (ko) 온열 및 냉감 기능의 다층구조 원단
CN104802478A (zh) 一种智能蓄热调温复合面料
US20130131540A1 (en) Thermocromatic patch for monitoring/detecting body temperature
WO2013177112A1 (en) Thermocromatic patch for monitoring/detecting body temperature
CN206201582U (zh) 一种改进的运动面料
JPH05247854A (ja) 複合シート
CN216400777U (zh) 一种防水防风的纺织面料
KR20140134983A (ko) 생체활성 에너지를 방사하는 의류용 섬유시트
KR101803862B1 (ko) 금속판 도트를 이용한 냉감 원단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냉감 원단
Blazejczyk et al. Solar radiation and thermal physiology in man
KR100609077B1 (ko) 전자 열전모듈에 의한 지능형 항온의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