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18840A - 一种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的lbbr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的lbbr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18840A
CN115818840A CN202211647942.XA CN202211647942A CN115818840A CN 115818840 A CN115818840 A CN 115818840A CN 202211647942 A CN202211647942 A CN 202211647942A CN 115818840 A CN115818840 A CN 1158188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inlet
flow
lbbr
sewage treatment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4794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麻建功
程海
郑晶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Senx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Senx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Senx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su Senx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4794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188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18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88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相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的LBBR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包括池体;沉淀椎体;进水分流机构;推流机构;曝气机构;回流机构;新型组合填料;填料支架等,其中:所述池体上部设有进水口、进水导流管、出水口、排泥口、进气口,所述进水口从所述池体上部进入后由所述进水导流管导流至所述池体底部;本发明实现了罐状污水处理设备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沉淀区的合理分区,极大的提高了装置的处理效果,使运行的更加稳定;本发明采用了沉淀椎体的可拆卸连接,可根据运行要求随意组装,降低了建设成本;本发明采用好氧区倒锥形的设计提高了溶氧效率和好氧反应的空间,降低了运行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的LBBR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相关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的LBBR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污水由原来的单一性,开始向多元化、复杂化发展,由于南北方生活差异的不同,污水水质、水量的变化较大,致使原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无法达不到南北通用的要求或原有的设备无法适应高浓度和水量变化较大的污水处理,从而迫切的需要研发新的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及来满足现有的污水处理。
原有的罐状污水处理设备一般是由IC反应器演变而来的污水处理设备,并且为A/O工艺,进水为下进上出,进水提升泵负荷较大故障率较高,好氧区由于上升流速导致停留时间短,满足不了反应要求。沉淀区进水与污泥沉降在一起扰动沉淀效果,出水浑浊。气体回流无法控制具体回流量致使整个池体为好氧区,无法去除部分污染物,出水不达标。原有设备未预留检修位置,设备损坏后无法维修。曝气机构采用原有的曝气头,容易堵塞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的LBBR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的LBBR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包括池体;沉淀椎体;进水分流机构;推流机构;曝气机构;回流机构;新型组合填料;填料支架等,其中:
所述池体上部设有进水口、进水导流管、出水口、排泥口、进气口,所述进水口从所述池体上部进入后由所述进水导流管导流至所述池体底部,所述出水口低于所述进水口,200-300mm使装置内部存在一定的液位差便于液体上升,所述排泥口包括一套电磁阀,所述排泥口布设在出水口以下300-1000mm位置。
所述回流机构包括一组回流离心泵及回流进水管、回流出水管,所述回流离心泵布设在所述池体顶部,所述回流进水管布设于所述池体上部,所述回流出水管末端高度布设在所述进水导流管以上及所述旋流式曝气器以下位置。
通过所述进水导流管、所述回流管出水管、所述曝气机构及所述沉淀椎体将所述池体内部分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所述池体顶部布设有推流器检修孔、进出水观察孔、沉淀区观察孔、好氧区观察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沉淀椎体与所述池体顶部可拆卸连,所述沉淀椎体采用椎形结构有利于处理后混合液的沉淀分离,特殊的设计也增加了所述好氧区的空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沉淀椎体包括一套圆柱状锯齿堰及沉淀区的进水分流机构,所述进水分流机构布设在所述沉淀椎体下部;所述进水分流机构分双层不同角度设计,所述进水分流机构第一层角度较大在60°-55°之间用于污泥沉降,所述进水分流机构第二层角度较小在40°-55°之间用于液体流通,通过上部进水,下部污泥沉降的方式,减少了上升水流对污泥沉降的影响;所述沉淀椎体中心上部布设所述圆柱状锯齿堰与所述出水口相连自流出水,形成进出水液位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推流机构包括起吊装置、导轨、连接牵引绳和推流器组成,所述起吊装置固定与所述池体顶部,所述导轨安装在推流器检修孔内固定于所述池体内部并在所述池体底部固定,所述连接牵引绳由所述起吊装置连接到所述推流器,所述推流器安装于所述导轨内在所述池体内部可上下移动或取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曝气机构包括曝气管路及旋流式曝气器,所述旋流式曝气器布设在所述池体内下部3/2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推流器将沉淀到所述池体底部的污泥与进水均匀的混合在一起;所述离心泵将上部液体通过所述回流进水管回流到所述缺氧区达到缺氧条件进行缺氧反应;所述好氧区液体通过所述旋流式曝气器溶解氧气,并通过椎体形状的设计提高了溶氧效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排泥管道由下从所述好氧区与所述缺氧区的分界处向上布设至所述排泥口,所述电磁阀控制排泥时间。
所述池体内部污水由于所述进水口高于所述出水口,并且从上部沿所述进水导流管到底部的布置,污水通过进水流量在所述池体内缓慢的上升,提高了停留时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沉淀区进水由所述好氧区中部进水,避开了所述好氧区上升流速的影响增大了所述好氧区的停留时间,使污水得到了充分的反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新型组合填料布置于罐体内部所述好氧区,位于所述旋流式曝气器以上液面以下位置,布置间距在100-400mm之间,所述新型组合填料可以切割气泡提高液体与气体的充分接触并为微生物工作提供好氧的着床条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移动生物床填料布置在所述缺氧区,漂浮在网状填料载体内,利用回流液体及进水进行高效的反硝化反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的LBBR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污水由进水口进入后由进水导流管导流至装置底部的厌氧区,使用推流器使沉淀污泥与进水混合均匀,通过进水压力均匀上升到缺氧区与反硝化回流液体混合,达到缺氧条件并提供生化反应所需的碳源,反硝化菌在移动生物床填料着床以此扩大菌群数量并漂浮在网状的填料载体内利用缺氧条件进行高效的反硝化反应,液面继续通过进水压力上升到达的好氧区,在好氧区曝气机构的作用下充分溶解氧气,新型组合填料用于切割气泡提高液体与气体的充分接触并为微生物工作提供着床条件增加了微生物数量,工艺上扩大了反应容积进行更加充分的生化反应,污水与污泥向上上升到达沉淀区。
步骤2:反应后的污水由沉淀区进水分流机构进入沉淀区进行泥水分离,污泥重力下降重新附着于新型组合填料;处理后的污水沿圆柱状锯齿堰进入后通过出水管道流出达标排放;污泥负荷底时污泥从填料脱落重力下降到达装置底部由排泥管道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实现了罐状污水处理设备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沉淀区的合理分区,极大的提高了装置的处理效果,使运行的更加稳定;
2、本发明采用了沉淀椎体的可拆卸连接,可根据运行要求随意组装,降低了建设成本。
3、本发明采用好氧区倒锥形的设计提高了溶氧效率和好氧反应的空间,降低了运行能耗。
4、本发明采用离心泵安装在装置顶部进行内部回流,方便检修,并通过流量计合理的控制回流量,确保了处理效果。
5、本发明采用沉淀区进水分流机构,通过上部进水,下部污泥沉降的方式,减少了上升水流对污泥沉淀的影响,提高了处理效率。
6、本发明推流器安装采用可提升的方式方便后续设备维护维修。
7、好氧区新型组合填料,可以切割气泡提高液体与气体的充分接触并为微生物工作提供好氧的着床条件缺氧区f移动生物床填料,漂浮在网状载体内,利用回流液体及进水进行高效的反硝化反应;本装置结合了固定生物填料和移动生物填料的优势,提高了装置运行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内部液体流向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填料安装示意图;
图中:1、池体;2、进水口;3、进水导流管;4、回流出水管;5、回流离心泵;6、回流进水管;8、圆柱状锯齿堰;9、沉淀椎体;10、进水分流机构;11、旋流式曝气器;12、排泥管道;13、出水管;14、进气口;15、出水口;16、排泥口;17、电磁阀;18、起吊装置;19、绞盘;20、牵引绳;21、导轨;22、推流器;23、新型组合填料;24、填料支架;25、移动生物床填料;26、填料载体;31、曝气机构;41、推流机构;51、回流机构;a、进出水观察孔;b沉淀区观察孔;c、推流器检修孔;d、好氧区观察孔;e、厌氧区;f、缺氧区;g、好氧区;h、沉淀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5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结合附图1-5所述的一种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的LBBR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包括池体1;沉淀椎体9;沉淀区进水分流机构10;推流机构41;曝气机构31;回流机构51;新型组合填料23;填料支架24等,其中:
所述池体1上部设有进水口2、进水导流管3、出水口15、排泥口16、进气口14,所述进水口2从所述池体1上部进入后由所述进水导流管3导流至所述池体1底部,所述出水口15低于所述进水口2,200-300mm使装置内部存在一定的液位差便于液体上升,所述排泥口16包括一套电磁阀17,所述排泥口16布设在出水口15以下300-1000mm位置。
所述回流机构51包括一组回流离心泵5及回流进水管6、回流出水管4,所述回流离心泵5布设在所述池体1顶部,所述回流进水管6布设于所述池体1上部,所述回流出水管4末端高度布设在所述进水导流管3以上及所述旋流式曝气器11以下位置。
通过所述进水导流管3、所述回流管出水管4、所述曝气机构31及所述沉淀椎体9将所述池体1内部分为厌氧区e、缺氧区f、好氧区g和沉淀区h;所述池体1顶部布设有推流器检修孔c、进出水观察孔a、沉淀区观察孔b、好氧区观察孔d。
所述沉淀椎体9与所述池体1顶部可拆卸连,所述沉淀椎体9采用椎形结构有利于处理后混合液的沉淀分离,特殊的设计也增加了所述好氧区g的空间。
所述沉淀椎体9包括一套圆柱状锯齿堰8及沉淀区h的进水分流机构10,所述进水分流机构10布设在所述沉淀椎体9下部;所述进水分流机构10分双层不同角度设计,所述进水分流机构第一层角度较大在60°-55°之间用于污泥沉降,所述进水分流机构10第二层角度较小在40°-55°之间用于液体流通,通过上部进水,下部污泥沉降的方式,减少了上升水流对污泥沉降的影响;所述沉淀椎体9中心上部布设所述圆柱状锯齿堰8与所述出水口15相连自流出水,形成进出水液位差。
所述推流机构41包括起吊装置18、导轨21、连接牵引绳20和推流器22组成,所述起吊装置18固定与所述池体1顶部,所述导轨21安装在推流器检修孔c内固定于所述池体1内部并在所述池体1底部固定,所述连接牵引绳20由所述起吊装置18连接到所述推流器22,所述推流器22安装于所述导轨21内在所述池体1内部可上下移动或取出。
所述曝气机构31包括曝气管路14及旋流式曝气器11,所述旋流式曝气器11布设在所述池体1内下部3/2处。
所述推流器22将沉淀到所述池体1底部的污泥与进水均匀的混合在一起;所述离心泵5将上部液体通过所述回流进水管6回流到所述缺氧区f达到缺氧条件进行缺氧反应;所述好氧区g液体通过所述旋流式曝气器11溶解氧气,并通过椎体形状的设计提高了溶氧效率。
排泥管道12由下从所述好氧区g与所述缺氧区f的分界处向上布设至所述排泥口16,所述电磁阀17控制排泥时间。
所述池体1内部污水由于所述进水口2高于所述出水口15,并且从上部沿所述进水导流管3到底部的布置,污水通过进水流量在所述池体1内缓慢的上升,提高了停留时间。
所述沉淀区h进水由所述好氧区g中部进水,避开了所述好氧区g上升流速的影响增大了所述好氧区g的停留时间,使污水得到了充分的反应。
所述新型组合填料23布置于罐体内部所述好氧区g,位于所述旋流式曝气器11以上液面以下位置,布置间距在100-400mm之间,所述新型组合填料23可以切割气泡提高液体与气体的充分接触并为微生物工作提供好氧的着床条件。
移动生物床填料25布置在所述缺氧区f,漂浮在网状填料载体26内,利用回流液体及进水进行高效的反硝化反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的LBBR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污水由进水口2进入后由进水导流管3导流至装置底部的厌氧区e,使用推流器22使沉淀污泥与进水混合均匀,通过进水压力均匀上升到缺氧区f与反硝化回流液体混合,达到缺氧条件并提供生化反应所需的碳源,反硝化菌在移动生物床填料25着床以此扩大菌群数量并漂浮在网状的填料载体26内利用缺氧条件进行高效的反硝化反应,液面继续通过进水压力上升到达的好氧区g,在好氧区g曝气机构的作用下充分溶解氧气,新型组合填料23用于切割气泡提高液体与气体的充分接触并为微生物工作提供着床条件增加了微生物数量,工艺上扩大了反应容积进行更加充分的生化反应,污水与污泥向上上升到达沉淀区h。
步骤2:反应后的污水由沉淀区进水分流机构10进入沉淀区h进行泥水分离,污泥重力下降重新附着于新型组合填料23;处理后的污水沿圆柱状锯齿堰8进入后通过出水管道15流出达标排放;污泥负荷底时污泥从填料脱落重力下降到达装置底部由排泥管道排出。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的LBBR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沉淀椎体;进水分流机构;推流机构;曝气机构;回流机构;新型组合填料;填料支架等,其中:
所述池体上部设有进水口、进水导流管、出水口、排泥口、进气口,所述进水口从所述池体上部进入后由所述进水导流管导流至所述池体底部,所述出水口低于所述进水口,200-300mm使装置内部存在一定的液位差便于液体上升,所述排泥口包括一套电磁阀,所述排泥口布设在出水口以下300-1000mm位置。
所述回流机构包括一组回流离心泵及回流进水管、回流出水管,所述回流离心泵布设在所述池体顶部,所述回流进水管布设于所述池体上部,所述回流出水管末端高度布设在所述进水导流管以上及所述旋流式曝气器以下位置。
通过所述进水导流管、所述回流管出水管、所述曝气机构及所述沉淀椎体将所述池体内部分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所述池体顶部布设有推流器检修孔、进出水观察孔、沉淀区观察孔、好氧区观察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的LBBR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椎体与所述池体顶部可拆卸连,所述沉淀椎体采用椎形结构有利于处理后混合液的沉淀分离,特殊的设计也增加了所述好氧区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的LBBR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椎体包括一套圆柱状锯齿堰及沉淀区的所述进水分流机构,所述进水分流机构布设在所述沉淀椎体下部;所述进水分流机构分双层不同角度设计,所述进水分流机构第一层角度较大在60°-55°之间用于污泥沉降,所述进水分流机构第二层角度较小在40°-55°之间用于液体流通,通过上部进水,下部污泥沉降的方式,减少了上升水流对污泥沉降的影响;所述沉淀椎体中心上部布设所述圆柱状锯齿堰与所述出水口相连自流出水,形成进出水液位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的LBBR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流机构包括起吊装置、导轨、连接牵引绳和推流器组成,所述起吊装置固定与所述池体顶部,所述导轨安装在推流器检修孔内固定于所述池体内部并在所述池体底部固定,所述连接牵引绳由所述起吊装置连接到所述推流器,所述推流器安装于所述导轨内在所述池体内部可上下移动或取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的LBBR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机构包括曝气管路及旋流式曝气器,所述旋流式曝气器布设在所述池体内下部3/2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的LBBR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流器将沉淀到所述池体底部的污泥与进水均匀的混合在一起;所述离心泵将上部液体通过所述回流进水管回流到所述缺氧区达到缺氧条件进行缺氧反应;所述好氧区液体通过所述旋流式曝气器溶解氧气,并通过椎体形状的设计提高了溶氧效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的LBBR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其特征在于:排泥管道由下从所述好氧区与所述缺氧区的分界处向上布设至所述排泥口,所述电磁阀控制排泥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的LBBR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进水由所述好氧区中部进水,避开了所述好氧区上升流速的影响增大了所述好氧区的停留时间,使污水得到了充分的反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的LBBR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组合填料布置于罐体内部所述好氧区,位于所述旋流式曝气器以上液面以下位置,布置间距在100-400mm之间,所述新型组合填料可以切割气泡提高液体与气体的充分接触并为微生物工作提供好氧的着床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的LBBR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其特征在于:移动生物床填料布置在所述缺氧区,所述移动生物床填料漂浮在网状的填料载体内,利用回流液体及进水进行高效的反硝化反应。
CN202211647942.XA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的lbbr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 Pending CN1158188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47942.XA CN115818840A (zh)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的lbbr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47942.XA CN115818840A (zh)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的lbbr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8840A true CN115818840A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17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47942.XA Pending CN115818840A (zh)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的lbbr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1884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13860Y (zh) 一种曝气-沉淀一体式好氧反应器
JP7387656B2 (ja) 嫌気性処理装置および嫌気性処理方法
CN103387312B (zh)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污水处理设备
CN214654342U (zh) 一种超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6447641U (zh) 一种适用于村镇生活污水的生物处理系统
CN101475236B (zh) 气涌水泵管组件及其在水处理技术中的应用
CN215855645U (zh) 一种一体化小型污水处理装置
CN100500593C (zh) 复合式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9872706U (zh) 一种环流生物反应器
CN210481127U (zh) 一种集合移动床与固定床生物膜的污水生化处理装置
CN201914974U (zh) 双环沟mbr废水处理系统
CN203419818U (zh)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污水处理设备
CN2832804Y (zh) 复合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14654338U (zh) 一种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15818840A (zh) 一种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的lbbr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
CN204803186U (zh) Ibr反应器的废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CN211255632U (zh) 一种适用于农村的污水处理一体化系统
CN86106359A (zh) 低能耗的深井曝气废水处理装置
CN209468196U (zh) 一种基于a2/o工艺的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0528571U (zh) 一种使用纳米曝气技术的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设备
CN209759234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3212428U (zh) 用于难降解工业废水深度处理的一体化装置
CN202576074U (zh) 推流式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
CN201284281Y (zh) 废水生化处理系统
CN111675340A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vfl垂直流迷宫水流结构、装置、系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