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18833B - 一种厌氧三相分离器及废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厌氧三相分离器及废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18833B
CN115818833B CN202211546279.4A CN202211546279A CN115818833B CN 115818833 B CN115818833 B CN 115818833B CN 202211546279 A CN202211546279 A CN 202211546279A CN 115818833 B CN115818833 B CN 1158188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aerobic
phase separator
baffle
hole
guid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462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18833A (zh
Inventor
张传兵
王慧芳
徐亚慧
杨传忠
王存彦
廖庆花
郭倩倩
姜凤成
吴少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xia Bis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xia Bis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xia Bis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xia Bis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4627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188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18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88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188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88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30Fuel from waste, e.g. synthetic alcohol or diesel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厌氧三相分离器及废水处理系统,其包括导流筒,所述导流筒包括第三挡板和导流板,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导流板的一端相连所形成的侧壁构成了所述导流筒的内部限定空间,所述导流筒的内部限定空间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所述导流筒的外部空间连通,第一通孔位于第二通孔的第一方向上,在位于所述导流筒的外部空间且靠近所述第二通孔处布设的反射锥能够以锥形顶点朝向所述第二通孔的方向设置,以使得所述反射锥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构成至少能够允许物质从所述导流筒的内部限定空间流向外部空间的导流间隙,其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通孔。

Description

一种厌氧三相分离器及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厌氧三相分离器及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工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生产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也越来越高,因此越来越多的行业在处理生产废水时用到了厌氧技术。到目前为止,厌氧技术共发展了三代。第一代厌氧反应器主要通过将废水和厌氧污泥完全混合的方法来处理污水,代表的工艺有厌氧消化池和厌氧接触法。第二代厌氧反应器分开了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停留时间,且通过延长污泥停留时间,提高了厌氧系统的效率,代表工艺有厌氧滤池(AF)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工艺。在二代厌氧反应器的基础上,第三代厌氧反应器进行了改进,占地面积更少,动力损耗更小,代表工艺有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内循环反应器(IC)、升流式厌氧污泥床过滤器(UBF)等。
目前最为常见的厌氧反应器有UASB、EGSB和IC,近年来的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三相分离器作为厌氧反应器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设计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反应器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传统厌氧三相分离器的进水口和污泥回流口设在一处,易引起相互干扰,影响污泥正常回流,进一步地还会影响污泥的分离效果。当进水的水质和水量出现较大波动时,水流上升流速的变化会导致沼气进入沉淀区,使污泥沉降效果变差,进而造成微生物的流失。即使现有技术对厌氧三相分离器进行了改进以分开进水口和污泥回流口,但是结构更为复杂、设计难度更大,且仍有可能使进水从回流口进入沉淀区,影响污泥正常沉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型厌氧三相分离器及废水处理系统,以至少解决三相分离器进水口和污泥回流口完全重合的问题,保证沉淀区污泥的稳定沉降;减少进入沉淀区的沼气量,改善沉淀区泥水分离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厌氧三相分离器,其包括导流筒,导流筒包括第三挡板和导流板,第三挡板与导流板的一端相连所形成的侧壁构成了导流筒的内部限定空间,导流筒的内部限定空间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导流筒的外部空间连通,第一通孔位于第二通孔的第一方向上,在位于导流筒的外部空间且靠近第二通孔处布设的反射锥能够以锥形顶点朝向第二通孔的方向设置,以使得反射锥与第二通孔之间构成至少能够允许物质从导流筒的内部限定空间流向外部空间的回流口,其中,第一通孔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通孔。
优选地,混合物随着水位的上升会撞击反射锥在第一方向的端部并基于撞击作用的消耗减少了从第二通孔冲入导流筒内部限定空间的动力,进而沿导流筒的外部空间继续上升直至从径向尺寸大于第二通孔的第一通孔进入,其中,固相污泥可基于自身重力作用在导流筒内部限定空间中下沉至第二通孔,由于第二通孔上部的沉淀污泥浓度大于第二通孔下部的进水浓度,沉淀的污泥可以通过重力回到反应区,且导流筒外部的上升流和内部的污泥回流可以形成循环,以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进而通过厌氧三相分离器完成了厌氧反应器内泥、水、气三相的高效分离。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导流筒的至少部分区域设置为中空的锥形结构或类锥形结构,以从第一通孔过渡至第二通孔,其中,第三挡板相对于第一方向的倾角至少小于或等于导流板相对于第一方向的倾角。
优选地,锥形结构可以仅是其结构的一部分,例如,不包含锥形顶点的圆台结构,类锥形结构可以为上述任一锥形结构的变型,其变型可以是使锥形结构的径向尺寸沿其高的变化趋势为非线性的。进一步地,非等径设置的导流筒可至少将导流板设置为锥形结构或类锥形结构,第三挡板可以设置为圆柱状结构或锥形结构或类锥形结构,其中,第三挡板以圆柱状结构设置时其相对于第一方向的倾角为0°,导流板相对于第一方向的倾角可设置为30°~45°。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导流筒的外侧壁和/或厌氧三相分离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挡板,以基于第二挡板与相连的导流筒的外侧壁或厌氧三相分离器的内侧壁形成至少能够聚集待分离的混合物中的气相沼气的第二集气室。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设置于导流筒的外侧壁的第二挡板能够与设置于厌氧三相分离器的内侧壁上的第二挡板以首尾交替的方式排布,其中,第二挡板与第一方向所在垂直面的夹角设置为15°~45°。
优选地,第二集气室的结构受限于第二挡板及相应内侧壁和/或外侧壁的结构参数,第二集气室的位置受限于第二挡板的安装位置。优选地,在导流筒的外侧壁和/或厌氧三相分离器的内侧壁上设置的第二挡板数量可为偶数,且还能够适量增加或减少第二挡板的数量,其中,第二挡板能够以对称和/或不对称的方式设置。优选地,在导流筒的外侧壁设置的第二挡板可与在厌氧三相分离器的内侧壁上设置的第二挡板交替分布,且能够以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相邻的第二挡板首尾交替的方式分布,以在第二空腔室的上升区形成混合物呈旋向上升的流向,从而基于流向的回转使得气相的沼气能够更顺利地通过第二集气室进入排气管,而固相的污泥也可部分地从沿主体流向运动的混合物中被甩出,进而基于重力作用下沉至第一空腔室的反应区,以提升厌氧三相分离器的分离效果。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厌氧三相分离器沿第一方向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集气室,以聚集沿第一方向或沿具有第一方向分向量的方向运动至厌氧三相分离器端部的气相沼气,其中,第一集气室和/或第二集气室能够通过排气管将聚集的气相沼气导出。
优选地,经排气管导出的气相沼气可输送至控压装置和/或回收装置。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导流筒的内部限定空间设置的呈环形柱状结构的第一挡板能够以其在第一方向上的端部高于第三挡板在第一方向上的端部的方式设置。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混合物在沿第一方向或沿具有第一方向分向量的方向运动至第三挡板沿第一方向的端部所在水平面时,能够以溢流的方式通过第一通孔流经第一挡板与第三挡板之间形成的导流间隙进而进入导流筒的内部限定空间。
优选地,基于第一挡板和第三挡板的设置,可以将沿单一方向设置的流道改为折返流道,以防止进出水短路,并可降低厌氧三相分离器(或厌氧反应器)的整体高度。进一步地,在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三挡板的基础上,结合若干第二挡板的设置,能够基于分离效果的提高使得厌氧三相分离器(或厌氧反应器)的整体高度可进一步降低,在提升分离效果的同时扩大了新型厌氧三相分离器和/或新型厌氧反应器的应用场景和适用范围。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第一挡板构成的环形柱状结构内设置有用于导出液相水的出水槽,其中,出水槽的出水高度以至少低于第一挡板在第一方向上的端部的方式设置。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导流板至少是以有利于沉淀在导流筒中的物质从导流筒的内部限定空间穿过第二通孔与反射锥之间的回流口进入导流筒外部空间的方式设置的,流出的沉淀物质基于重力作用下沉至与厌氧三相分离器相连通的反应区。
优选地,第二挡板和/或导流筒的外侧壁和/或厌氧三相分离器的内侧壁可至少是以有利于混合物形成旋向上升流向的方式设置的,例如,第二挡板和/或导流筒的外侧壁和/或厌氧三相分离器的内侧壁能够以非线性变化的方式设置,以有利于混合物形成旋向上升流向。进一步地,导流筒的导流板在设置为类锥形结构时可以是使锥形结构的径向尺寸沿其高的变化趋势为非线性的,且至少是以有利于物质从导流筒内部限定空间穿过第二通孔进入导流筒外部空间的方式设置的,以使得第二挡板在设置于该导流板上时可以基于导流板的设置结构而调整第二挡板的结构参数,从而使得混合物在流经上升区时可以更好地形成旋向上升流向。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厌氧三相分离器能够设置在厌氧反应器内,且厌氧反应器至少包括含有反应区的第一空腔室和用于容纳厌氧三相分离器的第二空腔室,其中,在第一空腔室内设置的布水器能够为厌氧反应器引入原始的或经预处理的废水。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至少在于:
1.本发明通过在厌氧三相分离器外部增加额外的泥水气混合物上升区,缓解了第二通孔附近的回流口作为唯一进水口的压力,此外,回流污泥的密度大于上升流泥水混合物的密度,可以形成循环,进一步减少由回流口进入沉淀区的水量,保证沉淀区污泥的稳定沉降;
2.相比传统厌氧三相分离器,区分进水口和回流口可以降低污泥回流口处流型、阻力计算及反射锥和导流板角度选择的难度,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减少设计施工成本;
3.相比传统三相分离器,本发明中污泥回流更快,污泥在沉淀区停留时间更短,减少了沉淀区污泥的二次产气导致的污泥流失;
4.本发明在厌氧反应器顶部设置第一集气室的基础上,另外增加多个第二集气室,避免沼气进入沉淀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厌氧三相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厌氧三相分离器的俯视图。
附图中,1:第一集气室;2:第二集气室;3:反应区;4:布水器;5:出水槽;6:沉淀区;7:第一挡板;8:第二挡板;9:第三挡板;10:导流板;11:回流口;12:反射锥;13:厌氧反应器;14:支架;15:第一通孔;16:第二通孔;17:导流筒的外侧壁;18:厌氧三相分离器的内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对本发明进行描述过程中使用的“内部”、“外部”、“上部”、“下部”等方位用语仅是为了方便描述,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厌氧三相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厌氧三相分离器的俯视图,其中,为保证示意图清晰明了,图1中未展示出用于固定各部位的不锈钢连接的支架14;图2中支架14与第二挡板8重合,因此第二挡板8未在图2中显示。
实施例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厌氧三相分离器,也可公开一种新型厌氧反应器,其内部设置有新型厌氧三相分离器,其中,该内部是指厌氧反应器13限定出的能够用于进行反应过程和/或分离过程的空腔。优选地,该空腔至少可包含相互连通的第一空腔室和第二空腔室,其中,第二空腔室能够以位于第一空腔室第一方向的方式设置,该第一方向是指从三相分离器的底部指向顶部的方向或远离于地面的方向,即对于处在常规工作状态的厌氧反应器13,第二空腔室设置在第一空腔室的上方,且第二空腔室可以是完全位于第一空腔室的上方,也可以是具有沿上方方向的分向量,换言之,厌氧反应器13基于相对空间关系对空腔进行划分,但不限定各空腔室的结构特征。进一步地,第二空腔室能够以径向尺寸大于、等于或小于第一空腔室的方式设置,其中,第一空腔室主要用于进行反应过程,第二空腔室主要用于进行分离过程。
优选地,厌氧三相分离器能够被设置在具有足够容纳空间的第二空腔室内,其中,厌氧三相分离器至少包括大致位于第一空腔室和第二空腔室交界处的反射锥12和设置在该反射锥12的第一方向上的导流筒,该反射锥12可通过多根固定条与导流筒连接。优选地,导流筒可由第三挡板9和导流板10组成其侧壁,并在其第一方向的两侧端部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6,其中,第一通孔15远离于反射锥12,第二通孔16靠近于反射锥12,且第一通孔15与第二通孔16通过导流筒的内部限定空间连通。优选地,反射锥12可通过固定条连接于导流筒的导流板10沿第一方向的反向的端部,其中,固定条可以为不锈钢材质,反射锥12也可以为不锈钢材质。可选地,导流筒可与厌氧反应器13内侧壁通过不锈钢的支架14连接。
优选地,导流筒的至少部分区域可呈中空的锥形结构或类锥形结构,以使得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6的径向尺寸不等,且优选为第一通孔15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通孔16的径向尺寸,其中,由于设置有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6,锥形结构可以仅是其结构的一部分,例如,不包含锥形顶点的圆台结构,类锥形结构可以为上述任一锥形结构的变型,其变型可以是使锥形结构的径向尺寸沿其高的变化趋势为非线性的。进一步地,非等径设置的导流筒可至少将导流板10设置为锥形结构或类锥形结构,第三挡板9可以设置为圆柱状结构或锥形结构或类锥形结构。优选地,第三挡板9相对于第一方向的倾角(即以主视图观察第三挡板9与第一方向所在轴线之间的夹角)至少小于或等于导流板10相对于第一方向的倾角(即以主视图观察导流板10与第一方向所在轴线之间的夹角),其中,第三挡板9以圆柱状结构设置时其相对于第一方向的倾角为0°,导流板10相对于第一方向的倾角可设置为30°~45°。优选地,第三挡板9设置在导流板10的第一方向上。
优选地,呈实心锥形结构的反射锥12大致设置在第二通孔16的附近区域,且锥形顶点可朝向第二通孔16设置,锥形底可朝向第一空腔室设置,即反射锥12的锥形高所在轴线与第一方向并行,且锥形顶点位于锥形底的上方。优选地,反射锥12能够以不完全遮挡第二通孔16的方式设置在导流筒的第一方向的反方向上,以使得反射锥12与第二通孔16的边缘之间形成回流口11,以连通导流筒的内部限定空间和外部空间,其中,第二空腔室可至少划分为上升区和沉淀区6,且优选可通过导流筒的侧壁来实现分区。进一步地,导流筒的内部限定空间可以为沉淀区6,导流筒的外部空间可以为上升区,即从第一空腔室进入第二空腔室的混合物可以经作为上升区的导流筒的外部空间进入作为沉淀区6的导流筒的内部限定空间,其进入方式可以为穿过第一通孔15,进入作为沉淀区6的导流筒的内部限定空间的混合物在完成分离后,混合物中的各相可分别从各自对应的区域完成从导流筒内部限定空间的输出,其中,第一空腔室为泥、水、气的三相混合区,即反应区3,反应区3的三相混合物可至少在第二空腔室的上升区和/或沉淀区6完成分离。
优选地,三相混合物在上升区的分离可利用设置于第二空腔室的第一集气室1和/或第二集气室2,其中,所有的集气室均设置有排气管,以导出集气室中聚集的沼气。优选地,第一集气室1设置在导流筒的第一方向上,其体积可至少占厌氧反应器13总容积的1/8。优选地,第二集气室2设置在导流筒的外侧壁17和/或厌氧三相分离器的内侧壁18上,其中,在导流筒的外侧壁17上可通过设置第二挡板8的方式与该外侧壁的部分区域构成第二集气室2,和/或在厌氧三相分离器的内侧壁18上可通过设置第二挡板8的方式与该内侧壁的部分区域构成第二集气室2,即厌氧三相分离器中可包含多个第二集气室2。优选地,第二集气室2的结构受限于第二挡板8及相应内侧壁和/或外侧壁的结构参数,第二集气室2的位置受限于第二挡板8的安装位置。优选地,第二挡板8与第一方向所在垂直面的夹角可为15°~45°。优选地,在导流筒的外侧壁17和/或厌氧三相分离器的内侧壁18上设置的第二挡板8数量可为偶数,图中的设置数量仅为示例,还能够增加或减少第二挡板8的数量,其中,第二挡板8能够以对称和/或不对称的方式设置。优选地,在导流筒的外侧壁17设置的第二挡板8可与在厌氧三相分离器的内侧壁18上设置的第二挡板8交替分布,且能够以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相邻的第二挡板8首尾交替的方式分布,以在第二空腔室的上升区形成混合物呈旋向上升的流向,从而基于流向的回转使得气相的沼气能够更顺利地通过第二集气室2进入排气管,而固相的污泥也可部分地从沿主体流向运动的混合物中被甩出,进而基于重力作用下沉至第一空腔室的反应区3,以提升厌氧三相分离器的分离效果。
优选地,第二挡板8和/或导流筒的外侧壁17和/或厌氧三相分离器的内侧壁18可至少是以有利于混合物形成旋向上升流向的方式设置的,例如,第二挡板8和/或导流筒的外侧壁17和/或厌氧三相分离器的内侧壁18能够以非线性变化的方式设置,以有利于混合物形成旋向上升流向。进一步地,导流筒的导流板10在设置为类锥形结构时可以是使锥形结构的径向尺寸沿其高的变化趋势为非线性的,且至少是以有利于物质从导流筒内部限定空间穿过回流口11进入导流筒外部空间的方式设置的,以使得第二挡板8在设置于该导流板10上时可以基于导流板10的设置结构而调整第二挡板8的结构参数,从而使得混合物在流经上升区时可以更好地形成旋向上升流向。示例性地,上述方式可以例如是导流板10以径向尺寸的单位变化斜率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设置,以使得固相的污泥在沉淀至第二通孔16时可以更快地从第二通孔16与反射锥12之间的回流口11流出,并能够尽可能地阻止位于导流筒外部空间的混合物从回流口11进入导流筒内部限定空间。
优选地,在导流筒的内部限定空间中设置有呈环形柱状结构的第一挡板7,第一挡板7的径向尺寸至少小于第三挡板9的径向尺寸,以使得第一挡板7构成的环形柱状结构能够置于导流筒的内部限定空间中并将导流筒的内部限定空间进行分隔。优选地,导流筒的第三挡板9沿第一方向的端部低于第一挡板7沿第一方向的端部,以使得处于上升区的混合物在大致沿第一方向运动至第三挡板9沿第一方向的端部所在水平面时,能够以溢流的方式通过第一通孔15流经第一挡板7与第三挡板9之间形成的导流间隙进而进入沉淀区6,其中,混合物在运动至第三挡板9沿第一方向的端部所在水平面时,气相的沼气可沿第一方向逸散至第一集气室1,以减少进入导流筒的沼气量,混合物在通过第一通孔15进入沉淀区6时至少是大致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流经第一挡板7与第三挡板9之间形成的导流间隙。优选地,基于第一挡板7和第三挡板9的设置,可以将沿单一方向设置的流道改为折返流道,以防止进出水短路,并可降低厌氧三相分离器(或厌氧反应器13)的整体高度。进一步地,在设置第一挡板7和第三挡板9的基础上,结合若干第二挡板8的设置,能够基于分离效果的提高使得厌氧三相分离器(或厌氧反应器13)的整体高度可进一步降低,在提升分离效果的同时扩大了新型厌氧三相分离器和/或新型厌氧反应器13的应用场景和适用范围。
优选地,第一挡板7可通过不锈钢支撑柱与厌氧反应器13顶壁连接。优选地,在第一挡板7构成的环形柱状结构内设置有用于导出液相水的出水槽5,其中,第一挡板7在第一方向上的端部至少不低于出水槽5的出水高度。
优选地,在厌氧反应器13的第一空腔室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的端部可设置有用于供水的布水器4,以使得废水可经布水器4进入厌氧反应器13的第一空腔室的底部,其中,进入厌氧反应器13的废水可以与污泥在反应区3完成反应以至少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并可在反应中生成气相物质,例如沼气。
优选地,随着布水器4不断地补充废水,在水位上升的过程中三相混合物会在上升区撞击反射锥12在第一方向的端部和第二挡板8,以使得部分沼气与泥水混合物分离后进入设置在导流筒外部的第二集气室2。优选地,剩余的三相混合物继续沿第一方向上升,并从第一通孔15流经第一挡板7与第三挡板9之间形成的导流间隙进而进入沉淀区6,其中,剩余的气相沼气可在此过程中进入设置在厌氧三相分离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集气室1。优选地,进入沉淀区6的泥水混合物可由设置在第一挡板7内的出水槽5导出上清液,而固相污泥可基于重力作用下沉至回流口11,其中,由于回流口11上部的沉淀污泥浓度大于回流口11下部的进水浓度,沉淀的污泥可以通过重力回到反应区3,且导流筒外部的上升流和内部的污泥回流可以形成循环,以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进而通过厌氧三相分离器完成了厌氧反应器13内泥、水、气三相的高效分离。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重复的内容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可公开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其至少包含实施例1中记载的新型厌氧三相分离器和新型厌氧反应器13。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与第一集气室1和/或第二集气室2连通的用于导出沼气的排气管在设置于集气室的相对另一端可连接至控压装置,以通过控压装置保持厌氧三相分离器内的气相态压力,其中,控压装置可将厌氧三相分离器中的气相态压力调节至大于大气压,以利于气相沼气导出。可选地,控压装置可在排气管上的局部区域设置阀门。可选地,控压装置可包括水封部件。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与第一集气室1和/或第二集气室2连通的用于导出沼气的排气管在设置于集气室的相对另一端可连接至回收装置,以使得至少部分从集气室导出的沼气被转移至回收装置中,其中,沼气是各种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还原条件),并在适宜的温度、pH值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烧气体,其化学组成为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水分等。
优选地,废水在通过布水器4进入厌氧反应器13之前,可以被引入回收装置并与回收装置内的沼气接触,在经过部分反应后再传输至布水器4,其中,回收装置中的沼气可使其部分能溶于水的组分在接触到废水时溶解到废水中并与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初步反应,以降低废水的氧化还原电位。
优选地,回收装置可设置为多仓结构,以使得废水在回收装置的不同仓体可进行不同的反应,其中,回收装置的各仓体间可改变连通关系,以调节废水在回收装置中的流向和/或反应顺序。优选地,回收装置各仓体间的连通关系可至少包含液相连通关系及气相连通关系,以使得经排气管导出的沼气可在整个回收装置中流通,从而使得沼气可在回收装置的多个反应步骤中抑制废水的氧化还原电位上升,并提升厌氧反应效率,其中,尤其是对于处于低温状态且有机浓度较底的废水,其具有相对更高的溶解氧浓度,可造成氧化还原电位的升高,进而影响厌氧反应效率,因此采用本发明可以很好地实现对废水的预处理,并在厌氧反应器13内高效完成厌氧反应及分离操作,分离出的气相沼气可再次投入回收装置的废水预处理过程中,从而实现物料的循环使用,降低原料的投入量和废料的排出量,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绿色环保生产。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发明说明书包含多项发明构思,诸如“优选地”、“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或“可选地”均表示相应段落公开了一个独立的构思,申请人保留根据每项发明构思提出分案申请的权利。在全文中,“优选地”所引导的特征仅为一种可选方式,不应理解为必须设置,故此申请人保留随时放弃或删除相关优选特征之权利。

Claims (9)

1.一种厌氧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导流筒,所述导流筒包括第三挡板(9)和导流板(10),所述第三挡板(9)与所述导流板(10)的一端相连所形成的侧壁构成了所述导流筒的内部限定空间,所述导流筒的内部限定空间通过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6)与所述导流筒的外部空间连通,第一通孔(15)位于第二通孔(16)的第一方向上,第一方向是指从三相分离器的底部指向顶部的方向或远离于地面的方向,
在位于所述导流筒的外部空间且靠近所述第二通孔(16)处布设的反射锥(12)能够以锥形顶点朝向所述第二通孔(16)的方向设置,以使得所述反射锥(12)与所述第二通孔(16)之间构成至少能够允许物质从所述导流筒的内部限定空间流向外部空间的回流口(11),其中,
所述第一通孔(15)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通孔(16);
在导流筒的外侧壁(17)和厌氧三相分离器的内侧壁(18)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挡板(8),以基于所述第二挡板(8)与相连的所述导流筒的外侧壁(17)或所述厌氧三相分离器的内侧壁(18)形成至少能够聚集待分离的混合物中的气相沼气的第二集气室(2);
设置于所述导流筒的外侧壁(17)的所述第二挡板(8)能够与设置于所述厌氧三相分离器的内侧壁(18)上的所述第二挡板(8)以首尾交替的方式排布,且能够以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相邻的第二挡板(8)首尾交替的方式分布,以在第二空腔室的上升区形成混合物呈旋向上升的流向,从而基于流向的回转使得气相的沼气能够更顺利地通过第二集气室(2)进入排气管,而固相的污泥也可部分地从沿主体流向运动的混合物中被甩出,进而基于重力作用下沉至第一空腔室的反应区(3),以提升厌氧三相分离器的分离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的至少部分区域设置为中空的锥形结构或类锥形结构,以从所述第一通孔(15)过渡至所述第二通孔(16),其中,所述第三挡板(9)相对于第一方向的倾角至少小于或等于所述导流板(10)相对于第一方向的倾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厌氧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8)与第一方向所在垂直面的夹角设置为15°~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厌氧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厌氧三相分离器沿第一方向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集气室(1),以聚集沿第一方向或沿具有第一方向分向量的方向运动至所述厌氧三相分离器端部的气相沼气,其中,所述第一集气室(1)和/或所述第二集气室(2)能够通过排气管将聚集的气相沼气导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厌氧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流筒的内部限定空间设置的呈环形柱状结构的第一挡板(7)能够以其在第一方向上的端部高于所述第三挡板(9)在第一方向上的端部的方式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厌氧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混合物在沿第一方向或沿具有第一方向分向量的方向运动至所述第三挡板(9)沿第一方向的端部所在水平面时,能够以溢流的方式通过第一通孔(15)流经所述第一挡板(7)与所述第三挡板(9)之间形成的导流间隙进而进入所述导流筒的内部限定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厌氧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挡板(7)构成的环形柱状结构内设置有用于导出液相水的出水槽(5),其中,所述出水槽(5)的出水高度以至少低于所述第一挡板(7)在第一方向上的端部的方式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厌氧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三相分离器能够设置在厌氧反应器(13)内,且所述厌氧反应器(13)至少包括含有所述反应区(3)的第一空腔室和用于容纳所述厌氧三相分离器的第二空腔室,其中,在所述第一空腔室内设置的布水器(4)能够为所述厌氧反应器引入原始的或经预处理的废水。
9.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8所述的厌氧三相分离器和所述厌氧反应器(13)。
CN202211546279.4A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厌氧三相分离器及废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1158188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46279.4A CN115818833B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厌氧三相分离器及废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46279.4A CN115818833B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厌氧三相分离器及废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8833A CN115818833A (zh) 2023-03-21
CN115818833B true CN115818833B (zh) 2024-02-20

Family

ID=85545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46279.4A Active CN115818833B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厌氧三相分离器及废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1883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1256A (zh) * 2009-09-08 2010-04-07 南开大学 一种厌氧反应器的三相分离器
CN101891302A (zh) * 2010-07-26 2010-11-24 郑州大学 内循环式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CN104828891A (zh) * 2015-03-09 2015-08-1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改进型三相分离器
KR101835278B1 (ko) * 2017-08-21 2018-03-06 서승민 혐기성 그래뉼 슬러지 반응조
CN209522646U (zh) * 2019-01-03 2019-10-22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接触氧化高效沉淀一体化设施
CN111115807A (zh) * 2020-01-13 2020-05-08 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 一种厌氧反应器的非对称结构三相分离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06324A1 (en) * 2006-01-05 2007-07-11 Biothane Systems International B.V. Process and reactor for anaerobic waste water purif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1256A (zh) * 2009-09-08 2010-04-07 南开大学 一种厌氧反应器的三相分离器
CN101891302A (zh) * 2010-07-26 2010-11-24 郑州大学 内循环式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CN104828891A (zh) * 2015-03-09 2015-08-1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改进型三相分离器
KR101835278B1 (ko) * 2017-08-21 2018-03-06 서승민 혐기성 그래뉼 슬러지 반응조
CN209522646U (zh) * 2019-01-03 2019-10-22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接触氧化高效沉淀一体化设施
CN111115807A (zh) * 2020-01-13 2020-05-08 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 一种厌氧反应器的非对称结构三相分离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8833A (zh)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97249U (zh) 内循环流化床生物反应器
JP5058177B2 (ja) 嫌気的廃水浄化の為の方法及び反応器
CN100473616C (zh) 叠加式污水生化反应器
CN201245503Y (zh) 多循环高效厌氧废水处理装置
CN101370739B (zh) 厌氧废水净化的工艺及反应器
CN101643273B (zh) 适用于养殖场固、液混合污水厌氧处理的装置及方法
CN103922471B (zh) 一种用于燃料乙醇废水二级厌氧处理的高效厌氧反应器
CN201400622Y (zh) 多点回流式ic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
CN202508922U (zh) 一种可调节型厌氧内循环反应器
CN202099166U (zh) Ic厌氧反应器
CN115818833B (zh) 一种厌氧三相分离器及废水处理系统
CN103241832B (zh) 一种具有颗粒污泥制造及污泥自动收集的ic厌氧反应器
CN202358961U (zh) 一种厌氧反应器
CN100475716C (zh) 一种厌氧生物反应器
CN114772719B (zh) 一种多级扇叶错位分区的高效厌氧反应器及其处理方法
CN105152324A (zh) 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CN211311026U (zh) 一种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厌氧反应器
CN211688471U (zh) 一种嵌笼型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CN204939083U (zh) 一种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CN203613080U (zh) 一种具有颗粒污泥制造及污泥自动收集的ic厌氧反应器
CN105036448A (zh) 生物废水处理系统
CN218988982U (zh) 一种用于厌氧塔的布水装置及厌氧塔
CN106315845B (zh) 推流式厌氧消化反应器
CN205035213U (zh) 生物废水处理系统
CN204779027U (zh) 新型厌氧反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