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52324A - 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52324A
CN105152324A CN201510606058.5A CN201510606058A CN105152324A CN 105152324 A CN105152324 A CN 105152324A CN 201510606058 A CN201510606058 A CN 201510606058A CN 105152324 A CN105152324 A CN 1051523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ludge
ammonia oxidation
anaerobic ammonia
reactio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060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52324B (zh
Inventor
郑平
康达
胡倩怡
张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151060605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523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52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523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523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523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反应器本体从下到上依次设混合区、厌氧氨氧化反应区、沉淀区和旋流分级区。混合区设底部排泥口、旋流布水器、进水管和回流口;厌氧氨氧化反应区设厌氧氨氧化反应室和污泥下降管,厌氧氨氧化反应区与沉淀区通过密闭横隔板相连,横隔板上对称分布上升水流管与污泥内回流管;沉淀区设排泥管、沉淀室、回流口、溢流堰和出水管;旋流分级区设浮渣收集筒和排渣管,浮渣收集筒内部设污泥分级器、进料管、溢流管和污泥下降管。本发明利用污泥分级器的旋流作用有效分级分离浮渣、上浮污泥与可沉降污泥,结构简单,空间占地小,利用自身产气升力,无需外部动力,分级效率高,可维持反应器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尤其涉及一种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背景技术
氮素污染加剧是我国湖泊、河流以及近海等水体大规模爆发水华和赤潮扥重要诱因。废水生物脱氮是废水氮素污染控制的重要手段。
厌氧氨氧化脱氮是上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它以氨为电子供体,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产生N2。厌氧氨氧化工艺无需有机物、可节约能耗和运行成本。厌氧氨氧化工艺已成功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味精废水、猪场废水、污泥消化液等高氨氮废水,效果显著。
厌氧氨氧化为厌氧反应,常用厌氧反应器。但研究与应用发现,厌氧氨氧化工艺也有其固有的缺陷。在高负荷下,一方面大量颗粒污泥上浮(内部产气,密度降低),导致污泥严重流失;另一方面反应器内部浮渣不能及时清理,易阻塞气体通道,导致运行故障。为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以分离上浮污泥,返回沉降污泥,维持反应器运行所需的生物量,同时将反应器内浮渣排出,保证反应器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包括排泥口、旋流布水器、进水管、回流口、反应室、污泥下降管、上升水流管、污泥内回流管、密闭横隔板、排泥管、沉淀室、进料管、污泥分级器、溢流管、溢流堰、出水管、浮渣收集筒、排渣管和阀门。
反应器主体从上到下设置密闭相连的沉淀室和反应室,沉淀室和反应室之间通过密闭横隔板分隔,横隔板上对称设置有上升水流管与污泥内回流管,且污泥内回流管的底部低于上升水流管的底部;
反应室底部中心设有排泥口,下部侧壁设有进水管和回流口;反应室内底部安装与进水管相连的旋流布水器;
沉淀室下部外壳直径由上至下渐缩,其倾斜侧壁上设有排泥管;沉淀室中部外壁上设有回流口,上部外壁设有溢流堰和出水管;
污泥分级器设置于沉淀室的中心轴上,其下部呈空心锥体,锥体顶部高于溢流堰;污泥分级器顶部设有溢流管,侧壁连有进料管,进料管下端与反应室顶部相通;污泥分级器底部连有污泥下降管,污泥下降管穿过密闭横隔板到达回流口上方;污泥分级器外设有浮渣收集筒,筒底倾斜,最低处连有排渣管,排渣管上设置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的沉淀室下部侧壁的倾角α为45°;浮渣收集筒底面与侧壁的夹角γ为100°;污泥分级器下部椎体的锥角β为20°,以保证良好的颗粒分级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反应室高径比为8~10:1,以保证产生足够的气体抬升力。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升水流管直径与反应室直径之比为1:6~12,上升水流管在反应室和沉淀室中的长度之比为2~8:1。
作为优选:所述的污泥内回流管直径与反应室直径之比为1:6~12,污泥内回流管在反应室和沉淀室中的长度之比为1:2~8。
作为优选:所述的污泥分级器上部直径与反应室直径之比为1:4~6。
作为优选:所述的污泥分级器上部直径与浮渣收集筒直径之比为1:4~6。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料管的进料口高于溢流堰顶部0.2~1.2m。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料管与污泥下降管直径均为100mm,以保证流体一定的流动速率。溢流管直径为5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沉淀区上部设污泥分级器,下部设内循环导管,相比于三相分离器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2)利用反应自身产气作为物料的提升动力,切向进入污泥分级器,无需外部动力;3)利用旋流对颗粒污泥的分离效果,使可沉降污泥沿污泥下降管返回混合区,气体、上升液体和上浮污泥由上部溢流管导出;4)污泥分级器分级效率高,以气体和液体为介质,根据污泥密度及颗粒大小的差异进行分级处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结构剖面图;
图2是一种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结构俯视图;
图中:混合区I、厌氧氨氧化反应区II、沉淀区III,旋流分级区IV;底部排泥口1、旋流布水器2、进水管3、回流口4、反应室5、污泥下降管6、上升水流管7、污泥内回流管8、密封横隔板9、排泥管10、沉淀室11、进料管12、污泥分级器13、溢流管14、溢流堰15、出水管16、浮渣收集筒17、排渣管18、排渣阀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各优选实施方式间若没有特殊说明或冲突,可以进行任意组合。
如图1、2所示,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反应器整体分为混合区I、厌氧氨氧化反应区II、沉淀区III和旋流分级区IV;具体包括排泥口1、旋流布水器2、进水管3、回流口4、反应室5、污泥下降管6、上升水流管7、污泥内回流管8、密闭横隔板9、排泥管10、沉淀室11、进料管12、污泥分级器13、溢流管14、溢流堰15、出水管16、浮渣收集筒17、排渣管18和阀门19。
反应器主体从上到下设置密闭相连的沉淀室11和反应室5,沉淀室11和反应室5之间通过密闭横隔板9分隔,横隔板9上左右两边对称设置有上升水流管7与污泥内回流管8,且两条管上下均伸出密闭横隔板9一定距离,且污泥内回流管8的底部所处高度低于上升水流管7的底部所处高度。
反应室5底部中心设有排泥口1,用于将排放沉淀的污泥。反应室5下部侧壁设有进水管3和回流口4;反应室5内底部安装与进水管3相连的旋流布水器2。
沉淀室11下部外壳直径由上至下渐缩,呈倒圆塔型,其倾斜侧壁上设有排泥管10;沉淀室11中部外壁上设有回流口4,该回流口与反应室下部的回流口相通,作为回流管路。反应室5上部外壁设有溢流堰15和出水管16,溢流堰15出水通过出水管16排出。
污泥分级器13设置于沉淀室11的中心轴上,其下部呈空心锥体,上部为直筒状,锥体顶部高于溢流堰15。污泥分级器13顶部设有溢流管14,用于排出气体与浮渣。污泥分级器13侧壁连有进料管12,进料管12下端与反应室5顶部相通但不伸入反应室5内。污泥分级器13底部连有污泥下降管6,污泥下降管6垂直设置,且穿过密闭横隔板9到达回流口4上方;污泥分级器13外设有浮渣收集筒17,筒底倾斜,最低处附近连有排渣管18,排渣管18上设置阀门19,用于控制开闭。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沉淀室11下部侧壁的倾角α为45°;浮渣收集筒17底面与侧壁的夹角γ为100°;污泥分级器13下部椎体的锥角β为20°。在这些角度下的装置,具有良好的颗粒分级率。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反应室5高径比为8~10:1,以保证产生足够的气体抬升力。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上升水流管7直径与反应室5直径之比为1:6~12,上升水流管7在厌氧氨氧化反应区II和沉淀区III(即反应室5和沉淀室11)中的长度之比为2~8:1。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污泥内回流管8直径与反应室5直径之比为1:6~12,污泥内回流管8在厌氧氨氧化反应区II和沉淀区III(即反应室5和沉淀室11)中的长度之比为1:2~8。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污泥分级器13上部直径与反应室5直径之比为1:4~6。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污泥分级器13上部直径与浮渣收集筒17直径之比为1:4~6。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进料管12的进料口高于溢流堰15顶部0.2~1.2m。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进料管12与污泥下降管6直径均为100mm,以保证流体一定的流动速率。溢流管14直径为50mm。
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可用有机玻璃或钢板制作,其工作过程如下:含氨氮与亚硝氮废水由进水管3流入,经旋流布水器2向上进入反应器,与通过回流口4的回流液和污泥下降管6的回流污泥混合后进入厌氧氨氧化反应区Ⅱ的反应室5,含氮废水与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混合后,上升水流通过上升水流管7进入沉淀区,沉淀区部分污泥经污泥内回流管8返回反应室5混合。反应室5所产生的气体汇集于上部,在上升力作用下,气体携带颗粒污泥与浮渣经进料管12提升,切向进入污泥分级器13,经旋流作用后,部分颗粒污泥由污泥下降管6重力自流返回混合区Ⅰ,气体与浮渣经溢流管14向上排出,浮渣沉积到浮渣收集筒17中,聚集一定数量后,打开排渣阀19由排渣管18排空。沉淀室11内部水流则经溢流堰15由出水管16排出。

Claims (9)

1.一种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反应器包括排泥口(1)、旋流布水器(2)、进水管(3)、回流口(4)、反应室(5)、污泥下降管(6)、上升水流管(7)、污泥内回流管(8)、密闭横隔板(9)、排泥管(10)、沉淀室(11)、进料管(12)、污泥分级器(13)、溢流管(14)、溢流堰(15)、出水管(16)、浮渣收集筒(17)、排渣管(18)和阀门(19);
反应器主体从上到下设置密闭相连的沉淀室(11)和反应室(5),沉淀室(11)和反应室(5)之间通过密闭横隔板(9)分隔,横隔板(9)上对称设置有上升水流管(7)与污泥内回流管(8),且污泥内回流管(8)的底部低于上升水流管(7)的底部;
反应室(5)底部中心设有排泥口(1),下部侧壁设有进水管(3)和回流口(4);反应室(5)内底部安装与进水管(3)相连的旋流布水器(2);
沉淀室(11)下部外壳直径由上至下渐缩,其倾斜侧壁上设有排泥管(10);沉淀室(11)中部外壁上设有回流口(4),上部外壁设有溢流堰(15)和出水管(16);
污泥分级器(13)设置于沉淀室(11)的中心轴上,其下部呈空心锥体,锥体顶部高于溢流堰(15);污泥分级器(13)顶部设有溢流管(14),侧壁连有进料管(12),进料管(12)下端与反应室(5)顶部相通;污泥分级器(13)底部连有污泥下降管(6),污泥下降管(6)穿过密闭横隔板(9)到达回流口(4)上方;污泥分级器(13)外设有浮渣收集筒(17),筒底倾斜,最低处连有排渣管(18),排渣管(18)上设置阀门(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室(11)下部侧壁的倾角α为45°;浮渣收集筒(17)底面与侧壁的夹角γ为100°;污泥分级器(13)下部椎体的锥角β为20°,以保证良好的颗粒分级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室(5)高径比为8~10:1,以保证产生足够的气体抬升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升水流管(7)直径与反应室(5)直径之比为1:6~12,上升水流管(7)在反应室(5)和沉淀室(11)中部分的长度之比为2~8: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内回流管(8)直径与反应室(5)直径之比为1:6~12,污泥内回流管(8)在反应室(5)和沉淀室(11)中部分的长度之比为1:2~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分级器(13)上部直径与反应室(5)直径之比为1:4~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分级器(13)上部直径与浮渣收集筒(17)直径之比为1:4~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管(12)的进料口高于溢流堰(15)顶部0.2~1.2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管(12)与污泥下降管(6)直径均为100mm,以保证流体一定的流动速率,溢流管(14)直径为50mm。
CN201510606058.5A 2015-09-22 2015-09-22 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Active CN1051523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06058.5A CN105152324B (zh) 2015-09-22 2015-09-22 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06058.5A CN105152324B (zh) 2015-09-22 2015-09-22 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52324A true CN105152324A (zh) 2015-12-16
CN105152324B CN105152324B (zh) 2017-04-26

Family

ID=54793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06058.5A Active CN105152324B (zh) 2015-09-22 2015-09-22 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5232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5316A (zh) * 2017-10-20 2018-04-17 浙江大学 颗粒污泥和生物填料协同强化的厌氧氨氧化深度脱氮反应器及方法
CN114436396A (zh) * 2022-01-05 2022-05-06 安阳工学院 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稳定运行装置及厌氧氨氧化稳定运行的方法
CN115180720A (zh) * 2022-08-18 2022-10-14 北京工业大学 一体式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自释气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38166A (ja) * 2004-02-27 2005-09-08 Kurita Water Ind Ltd 嫌気的アンモニア酸化処理方法
CN101066805A (zh) * 2007-06-05 2007-11-07 浙江大学 一种高效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CN202124543U (zh) * 2011-06-30 2012-01-25 北京水润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同步生物反硝化反硫化及自养生物脱氮处理制药废水的装置
CN204939083U (zh) * 2015-09-22 2016-01-06 浙江大学 一种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38166A (ja) * 2004-02-27 2005-09-08 Kurita Water Ind Ltd 嫌気的アンモニア酸化処理方法
CN101066805A (zh) * 2007-06-05 2007-11-07 浙江大学 一种高效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CN202124543U (zh) * 2011-06-30 2012-01-25 北京水润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同步生物反硝化反硫化及自养生物脱氮处理制药废水的装置
CN204939083U (zh) * 2015-09-22 2016-01-06 浙江大学 一种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5316A (zh) * 2017-10-20 2018-04-17 浙江大学 颗粒污泥和生物填料协同强化的厌氧氨氧化深度脱氮反应器及方法
CN114436396A (zh) * 2022-01-05 2022-05-06 安阳工学院 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稳定运行装置及厌氧氨氧化稳定运行的方法
CN115180720A (zh) * 2022-08-18 2022-10-14 北京工业大学 一体式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自释气装置及方法
CN115180720B (zh) * 2022-08-18 2024-04-05 北京工业大学 一体式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自释气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52324B (zh) 2017-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3273B (zh) 适用于养殖场固、液混合污水厌氧处理的装置及方法
CN100480197C (zh) 厌氧型内循环回流式固定化微生物流化床反应器
CN101564609B (zh) 涡旋网格澄清池及其用于水处理中提高混凝反应及沉淀效果的澄清方法
CN103011402B (zh) 双循环厌氧反应器
CN103011404B (zh) 内混合厌氧反应罐
CN107915316A (zh) 颗粒污泥和生物填料协同强化的厌氧氨氧化深度脱氮反应器及方法
CN105152324A (zh) 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CN203007035U (zh) 双循环厌氧反应器
CN204939083U (zh) 一种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CN101596374B (zh) 旋涡流反应斜管沉淀池
CN103241832B (zh) 一种具有颗粒污泥制造及污泥自动收集的ic厌氧反应器
CN201024124Y (zh) 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
CN108946988B (zh) 一种适用于农村地表径流悬浮物脱除的双螺旋沉淀池
CN101007680A (zh) 一种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
CN107973399B (zh) 一种高效三相分离系统
CN102951780A (zh) 一种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分类收集装置
CN107162178B (zh) 一种全混合mbbr反应器
CN215559287U (zh) 一种应用于高效厌氧反应器的三相分离装置
CN105731679A (zh) 高浊度一体净化器及其净化方法
CN213885096U (zh) 一种高效涡流沉淀塔
CN204897526U (zh) 一种用于处理高悬浮固体物料的高负荷复合型厌氧反应器
CN211688471U (zh) 一种嵌笼型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CN209065528U (zh) Uasb厌氧生物反应器
CN208345852U (zh) 一种高效内循环厌氧生物反应器
CN210176568U (zh) 一种厌氧氨氧化循环反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