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17073A - 一种带多角度可视图元的轮胎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多角度可视图元的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17073A
CN115817073A CN202211256006.6A CN202211256006A CN115817073A CN 115817073 A CN115817073 A CN 115817073A CN 202211256006 A CN202211256006 A CN 202211256006A CN 115817073 A CN115817073 A CN 1158170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mitive
tire
strip
sub
reference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560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17073B (zh
Inventor
许美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 Shin Rubber Xiamen Ind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 Shin Rubber Xiamen Ind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 Shin Rubber Xiamen Ind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 Shin Rubber Xiamen Ind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5600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170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17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70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170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70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多角度可视图元的轮胎,其包括轮胎本体,轮胎本体的胎面或和胎侧设有图元部,图元部由若干并排设置的条形肋构造而成,各条形肋设有第一基准面和第二基准面,第一基准面和第二基准面共同构造出锯齿状的条形肋;图元部上具有非图元区和图元区,将图元区投影到第一基准面或/和第二基准面上以形成若干子图元面,子图元面高于其所在的基准面;非图元区设有若干第一斜纹路和若干第二斜纹路;从而可以实现在不增加成本并确保使用寿命的基础上,实现多角度、醒目地视出多种图元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带多角度可视图元的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多角度可视图元的轮胎。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轮胎作为汽车的主要零件,其主要功能为承载、缓冲、驱/制动等。然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仅关注这些基本的功能,更关注轮胎的外观。故而,轮胎胎面或者胎侧的文字、图形等图元的立体外观效果成为轮胎生产厂商及消费者关注的一个重点。
现有胎面或胎边的文字/图形的表面常设计凸出或内凹于轮胎表面,且文字/图形的表面较为光滑。此技术形成的轮胎在使用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消费者仅能从文字或者图形表面垂直的方向或与该方向倾斜较小角度的位置上可以识得文字或图元,当消费者与文字或者图形表面垂直方向的倾斜角度较大时,则无法识得该文字或图形,即可视角度范围较小;二是仅能识别出一种文字或图形,类型较为单一。
另外,为提升文字或图形的醒目效果,常设计由激光雕刻及激光抛光两种工艺的模具所生产的轮胎,在文字或图形的部分采用激光雕刻,而非文字或图形的部分则采用激光抛光的工艺,总体形成模具表面呈不同反射角度,用此种方法生产的轮胎由于模具的加工费用较高,导致轮胎的生产成本较高,同时在采用激光雕刻之模具所生产的轮胎表面形成许多细小的孔洞,在轮胎行驶过程中容易产生微小裂纹,导致轮胎行驶时容易发生破坏而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多角度可视图元的轮胎,可以实现在不增加成本并确保使用寿命的基础上,实现多角度、醒目地视出多种图元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带多角度可视图元的轮胎,其包括轮胎本体,所述轮胎本体的胎面或和胎侧设有图元部,所述图元部由若干并排设置的条形肋构造而成,各所述条形肋设有第一基准面和第二基准面,所述第一基准面和所述第二基准面共同构造出锯齿状的条形肋;所述图元部上具有非图元区和图元区,将所述图元区投影到所述第一基准面或/和所述第二基准面上以形成若干子图元面,所述子图元面高于其所在的基准面;所述非图元区设有若干第一斜纹路和若干第二斜纹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带多角度可视图元的轮胎,通过图元区和非图元区的区分对比,图元区上的子图元面和非图元区上的斜纹路,使得在不增加成本并确保使用寿命的基础上,实现多角度、醒目地视出多种图元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带多角度可视图元的轮胎,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第一斜纹路和所述第二斜纹路的倾斜方向相反。
可选地,所述第一斜纹路和所述第二斜纹路均与所述条形肋之间具有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纹路与所述条形肋之间的夹角为30°~60°,所述第二斜纹路与所述条形肋之间的夹角为30°~60°。
可选地,所述第一斜纹路与所述第二斜纹路在靠近条形肋的顶部具有锥形实体交联区。
可选地,所述第一斜纹路在所述条形肋上的切入深度大于所述子图元面与所述第一基准面的高度差,所述第二斜纹路在所述条形肋上的切入深度大于所述子图元面与所述第二基准面的高度差。
可选地,所述子图元面与所述第一基准面的高度差为0.2mm~0.8mm;所述子图元面与所述第二基准面的高度差为0.2mm~0.8mm。
可选地,若干所述子图元面中,处于中间的子图元面的宽度与所在的第一基准面的宽度或所在的第二基准面的宽度相同。
可选地,位于胎面的条形肋沿轮胎周向或轮胎轴向延伸;位于胎侧的条形肋沿轮胎径向延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轮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轮胎条形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轮胎条形肋第一基准面的拼接后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轮胎条形肋第二基准面的拼接后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轮胎条形肋左视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轮胎条形肋右视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轮胎条形肋之左、右子图元面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轮胎条形肋之斜纹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定义竖直方向为轮胎径向,垂直纸面方向设定为轮胎周向,横向方向设定为轮胎轴向,靠近轮胎回转轴方向为径向内侧,远离轮胎回转轴方向为径向外侧。以上术语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发明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下面参考图1至图8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带多角度可视图元的轮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轮胎包括轮胎本体,轮胎本体包括胎面10、从胎面10向轴向外侧延伸的一对胎肩20、从胎肩20的两侧向轮胎径向内侧延伸的一对胎侧30、以及与胎侧30的内侧连接的胎圈40。
具体而言,如图1至图8所示,在轮胎本体的胎面10或/和胎侧30设有图元部50,图元部50由若干并排设置的条形肋51构造而成,各条形肋51设有第一基准面52和第二基准面53,第一基准面52和第二基准面53共同构造出锯齿状的条形肋51;图元部50上具有非图元区(56;57)和图元区,将图元区投影到第一基准面52或/和第二基准面53上以形成若干子图元面(54;55),子图元面(54;55)高于第一基准面52或第二基准面53;非图元区(56;57)设有若干第一斜纹路58和若干第二斜纹路59。
也就是说,在条形肋51的不同基准面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元,使得轮胎上的图元类型多样化,并且从不同基准面均可醒目地看到图元,可视角度范围大。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带多角度可视图元的轮胎,通过图元区和非图元区(56;57)的区分对比,图元区上的子图元面(54;55)和非图元区(56;57)上的斜纹路(58;59),使得在不增加成本并确保使用寿命的基础上,实现多角度、醒目地视出多种图元的效果。
其中,位于胎面10的条形肋51沿轮胎周向或轴向延伸,位于胎侧30的条形肋51沿轮胎径向延伸。
其中,第一斜纹路58和第二斜纹路59的倾斜方向相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将第一基准面52定义为左基准面,第二基准面53定位为右基准面,图元区投影到第一基准面52的子图元面为左子图元面,图元区投影到第二基准面53的子图元面为右子图元面,第一斜纹路58为左斜纹路,第二斜纹路59为右斜纹路。
如图2和图3所示,条形肋51设有左基准面52和右基准面53,左基准面52和右基准面53整体形成锯齿的外轮廓形状。结合图3,将左图元投影到左基准面52上得到若干个左子图元面54,每一个左基准面52上的左子图元面54构造出整个左图元L。左基准面52上没有被左图元L投影到的部分则构成非图元区56。如此设置,可以在条形肋51的左侧角度方向上视得图元L,具体的可见图5所示的外观效果。
如图2和图4所示,将右图元B投影到右基准面53上得到若干个右子图元面55,每一个右基准面53上的右子图元面55构造出整个右图元B。右基准面53上没有被右图元B投影到的部分则构成非图元区57。如此设置,可以在条形肋51的右侧角度方向上视得图元B,具体的可见图6所示的外观效果。
如图3所示,为确保图元的可视整体效果,在左图元L投影到的所有左基准面52中,除第一个左基准面521和最后一个左基准面522外,其余中间左基准面523的左子图元面54的宽度D1与所在的中间左基准面523的宽度D2相同,即每个左子图元面54在拼接方向上覆盖在整个中间左基准面523上,如此设置使得相邻两个左子图元面54之间在拼接时不会出现无图元的区域,可以提高左侧角度方向上视得图元L的完整性,有利于增加图元的醒目感。
同样,在右图元B的投影中,除第一个右基准面531和最后一个右基准面532外,其余中间右基准面533的右子图元面55的宽度D3与所在的中间右基准面533的宽度D4相同,即每个右子图元面55覆盖在整个中间右基准面533上。如此设置使得相邻两个右子图元面55之间拼接时不会出现无图元的区域,可以提高右侧角度方向上视得图元B的完整性,有利于增加图元的醒目感。
如图7所示,为使得图元的可视效果达到最佳,左子图元面54高于左基准面52。更进一步,左子图元面54与左基准面52的高度差H1为0.2mm~0.8mm,如此将增加左侧角度方向上视得左图元L的立体感,使得图元更加醒目。当左子图元面54与左基准面52的高度差H1过小时,将使得图元的立体效果提升有限,无法使左图元L更加醒目;当左子图元面54与左基准面52的高度差H1过大时,将会导致轮胎的重量上升,使得轮胎成本增加。
同样,右子图元面55高于右基准面53,更进一步,右子图元面55与右基准面53的高度差H2为0.2mm~0.8mm。如此将增加右侧角度方向上视得的右图元B的立体感,使得图元更加醒目。当右子图元面55与右基准面53的高度差H2过小时,将使得图元的立体效果提升有限,无法使右图元B更加醒目;当右子图元面55与右基准面53的高度差H2过大时,将会导致轮胎的重量上升,使得轮胎成本增加。
如图3-图6所示,在左基准面52上非图元区56的位置设置若干个左斜纹路58,右基准面53上非图元区57的位置设置若干个右斜纹路59,且左基准面52上的左斜纹路58的倾斜方向与右基准面53的右斜纹路59的倾斜方向相反,如此可以分别在左右侧两个角度方向上视得图元都能得到良好的区分对比,使得图元更加醒目,同时也能适当降低轮胎的重量,避免轮胎成本的增加。
进一步地,左斜纹路58与条形肋51之间形成夹角α1,夹角α1为30°~60°。同样,右斜纹路59与条形肋51之间形成夹角α2,夹角α2为30°~60°。通过左斜纹路58或右斜纹路59与条形肋51的夹角设置,使图元区与非图元区之间形成图案区分,更加突出图元的醒目感。当夹角α1、α2过小时,将会导致其与图元区的对比效果下降,无法增加图元的醒目感,当夹角α1、α2过大时,将会导致条形肋51的顶部强度不足,容易发生破坏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另外,为确保条形肋51足够的强度,左基准面52上的左斜纹路58与右基准面53上的右斜纹路59不相通,在靠近条形肋51顶部处形成一个锥形实体交联区511,可以确保条形肋51顶部的足够强度,防止其被撕裂破坏而降低使用寿命,同时也能与图元面产生反差,可以强化投影的各个图元拼接的组合效果。
如图7和图8所示,条形肋51的左斜纹路58的切入深度H3大于左子图元面54与左基准面52的高度差H1,右斜纹路59的切入深度H4大于右子图元面55与右基准面53的高度差H2。当切入深度H3、切入深度H4过大时,将会降低条形肋51的强度,从而降低使用寿命;当切入深度H3、切入深度H4过小时,反而导致其与图元区的对比效果下降,无法增加图元的醒目感。此外,左斜纹路58、右斜纹路59可以采用锯齿或三角型的截面形式进行延伸,可与图元区的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从而增加图元的醒目感。
采用本实施例的设计试制了多种轮胎规格的轮胎,并对它们进行外观确认,图元拼接效果明显,同时实际测量轮胎的重量并装胎行驶后通过肉眼观察条形肋51的破损情况进行评估,实施例的重量增加不明显,同时轮胎损坏情况与现有产品的外观损坏情况相当。
通过测试结果可以确认采用此带多角度可视图元的轮胎可以实现在不增加成本并确保使用寿命的基础上,实现多角度、醒目地视出图元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

Claims (9)

1.一种带多角度可视图元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胎本体,所述轮胎本体的胎面或和胎侧设有图元部,所述图元部由若干并排设置的条形肋构造而成,各所述条形肋设有第一基准面和第二基准面,所述第一基准面和所述第二基准面共同构造出锯齿状的条形肋;所述图元部上具有非图元区和图元区,将所述图元区投影到所述第一基准面或/和所述第二基准面上以形成若干子图元面,所述子图元面高于其所在的基准面;所述非图元区设有若干第一斜纹路和若干第二斜纹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多角度可视图元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纹路和所述第二斜纹路的倾斜方向相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多角度可视图元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纹路和所述第二斜纹路均与所述条形肋之间具有夹角。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带多角度可视图元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纹路与所述条形肋之间的夹角为30°~60°,所述第二斜纹路与所述条形肋之间的夹角为30°~6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多角度可视图元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纹路与所述第二斜纹路在靠近条形肋的顶部具有锥形实体交联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多角度可视图元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纹路在所述条形肋上的切入深度大于所述子图元面与所述第一基准面的高度差,所述第二斜纹路在所述条形肋上的切入深度大于所述子图元面与所述第二基准面的高度差。
7.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带多角度可视图元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图元面与所述第一基准面的高度差为0.2mm~0.8mm;所述子图元面与所述第二基准面的高度差为0.2mm~0.8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多角度可视图元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子图元面中,处于中间的子图元面的宽度与所在的第一基准面的宽度或所在的第二基准面的宽度相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多角度可视图元的轮胎,其特征在于:位于胎面的条形肋沿轮胎周向或轮胎轴向延伸;位于胎侧的条形肋沿轮胎径向延伸。
CN202211256006.6A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带多角度可视图元的轮胎 Active CN1158170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56006.6A CN115817073B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带多角度可视图元的轮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56006.6A CN115817073B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带多角度可视图元的轮胎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7073A true CN115817073A (zh) 2023-03-21
CN115817073B CN115817073B (zh) 2024-09-06

Family

ID=85524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56006.6A Active CN115817073B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带多角度可视图元的轮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17073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52319A1 (de) * 2004-10-28 2006-05-11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reifen
CN103167962A (zh) * 2010-08-31 2013-06-19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CN103534107A (zh) * 2011-03-31 2014-01-22 米其林企业总公司 高对比度轮胎花纹
CN103596777A (zh) * 2011-06-15 2014-02-19 米其林企业总公司 包括高对比度图案和用于保护所述图案的肋条的轮胎
JP2015168431A (ja) * 2015-03-18 2015-09-2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CN106061760A (zh) * 2014-03-05 2016-10-26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TW201832951A (zh) * 2017-03-06 2018-09-16 特耐橡膠工業有限公司 輪胎胎邊強化結構
US20190126691A1 (en) * 2017-10-31 2019-05-02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US20200247192A1 (en) * 2019-02-05 2020-08-06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Tyre
CN217495744U (zh) * 2021-08-27 2022-09-27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52319A1 (de) * 2004-10-28 2006-05-11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reifen
CN103167962A (zh) * 2010-08-31 2013-06-19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CN103534107A (zh) * 2011-03-31 2014-01-22 米其林企业总公司 高对比度轮胎花纹
CN103596777A (zh) * 2011-06-15 2014-02-19 米其林企业总公司 包括高对比度图案和用于保护所述图案的肋条的轮胎
CN106061760A (zh) * 2014-03-05 2016-10-26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JP2015168431A (ja) * 2015-03-18 2015-09-2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TW201832951A (zh) * 2017-03-06 2018-09-16 特耐橡膠工業有限公司 輪胎胎邊強化結構
US20190126691A1 (en) * 2017-10-31 2019-05-02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US20200247192A1 (en) * 2019-02-05 2020-08-06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Tyre
CN217495744U (zh) * 2021-08-27 2022-09-27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蔡莹莹;余本;邢程;: "具有越野综合性能轮胎的设计", 轮胎工业, no. 06, 10 June 2018 (2018-06-10), pages 20 - 2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7073B (zh) 2024-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73472B2 (en) Pneumatic tire
JP531659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9421829B2 (en) Pneumatic tire
US8925598B2 (en) Pneumatic tire
CN102602251B (zh) 充气轮胎
US9855801B2 (en) Pneumatic tire
US10639937B2 (en) Pneumatic tire
EP1020306A2 (en) Pneumatic tire having excellent steering stability
US20180272808A1 (en) Pneumatic Tire
CN104271365B (zh) 充气轮胎
JPH11286204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210260929A1 (en) Pneumatic tire
JP4212906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5817073A (zh) 一种带多角度可视图元的轮胎
JP678068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210162815A1 (en) Pneumatic Tire
JP3864085B2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7510056B2 (ja) タイヤ
US12090794B2 (en) Pneumatic tire
WO2021024725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3960501B1 (en) Pneumatic tire
US11945263B2 (en) Pneumatic tire
JP6256658B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7051895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2090792B2 (en) Tire and tire-vehicle combin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