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15146A - 工件加工系统及其工件传递方法、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工件加工系统及其工件传递方法、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15146A
CN115815146A CN202211525967.2A CN202211525967A CN115815146A CN 115815146 A CN115815146 A CN 115815146A CN 202211525967 A CN202211525967 A CN 202211525967A CN 115815146 A CN115815146 A CN 1158151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station
temporary storage
bar code
transfer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2596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荣康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2596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151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15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51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工件加工系统及其工件传递方法、存储介质,工件加工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工位,每个工位分别设置有第一数据库以及暂存区,各暂存区用于暂存其所在工位所处理的工件的条码;工件传递方法包括:获取输入到工件加工系统的各工件的条码,并发送至各工位的第一数据库;控制抓放组件从前一工位抓取待传递工件;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中获取待传递工件所对应的暂存条码,并与从后一工位的第一数据库获取的后一工位的待接收工件的待匹配条码进行比较;响应于条码一致,控制抓放组件将待传递工件放置于后一工位,并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存储至后一工位的暂存区内。上述方案,能够减少工件的条码丢失后仍对其进行无效加工的情况出现。

Description

工件加工系统及其工件传递方法、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件加工系统及其工件传递方法、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件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工件的信息进行传递,因此会给工件赋予一个条码。目前,在工件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下料工位处的扫码枪对工件扫描得到的真实条码与传递至该下料工位的条码不一致的情况,导致还是无法基于工件的条码实现追溯工件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至少提供一种工件加工系统及其工件传递方法、存储介质。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工件加工系统的工件传递方法,工件加工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工位,每个工位分别设置有第一数据库以及暂存区,各暂存区用于暂存其所在工位所处理的工件的条码;方法包括:获取输入到工件加工系统的各工件的条码,并发送至各工位的第一数据库;控制抓放组件从前一工位抓取待传递工件;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中获取待传递工件所对应的暂存条码,并与从后一工位的第一数据库获取的后一工位的待接收工件的待匹配条码进行比较;响应于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后一工位的待匹配条码一致,控制抓放组件将待传递工件放置于后一工位,并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存储至后一工位的暂存区内。在上述方案中,通过给每个工位设置第一数据库和暂存区,并在抓放组件从前一工位获取到待传递工件和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后一工位待接收工件的待匹配条码进行比较,在两个条码一致的情况下,则确定抓取组件抓取得到的工件就是后一工位待接收工件,即待传递工件的条码不存在丢失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再将抓放组件抓取得到的工件放置于后一工位,并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存储至后一工位的暂存区内,这种方式能够减少待传递工件的条码丢失后仍对其进行无效加工的情况出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各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各条码按照所对应的工件进入工位的预期顺序依次排列,以形成条码序列,待匹配条码为位于条码序列首位的条码。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各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将各条码按照对应的工件进入工位的预期顺序依次排列,形成条码序列,并将位于条码序列首位的条码作为待匹配的条码,通过这种方式在待传递工件出现乱序的问题之后,能够及时发现,防止将错误的待传递工件作为后一工位的待接收工件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一工位的暂存区还暂存与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相关联的工件信息,工件信息由前一工位和/或前一工位的上游工位生成;响应于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后一工位的待匹配条码一致,控制抓放组件将待传递工件放置于后一工位,并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存储至后一工位的暂存区内的步骤包括: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连同所关联的工件信息一并存储至后一工位的暂存区内。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前一工位或前一工位的上游工位生成的相关工件信息连同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传递至后一工位,使得最后一个工位能够知晓其上游所有工位生成的相关工件信息,无需从各个工位的暂存区内获取对应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中获取待传递工件所对应的暂存条码,并与后一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条码进行比较的步骤包括: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转存到抓放组件;将抓放组件所存储的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后一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条码进行比较。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中的暂存条码转存到抓放组件,继而传递至后一工位,能够防止本应该前一工位传递至后一工位的工件与抓放组件抓取的工件不一致的情况出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后一工位的待匹配条码一致,控制抓放组件将待传递工件放置于后一工位,并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存储至后一工位的暂存区内的步骤包括:将抓放组件所存储的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存储至后一工位的暂存区内。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抓放组件所存储的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存储至后一工位的暂存区,使得抓放组件抓取的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后一工位接收到的工件的暂存条码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后一工位的待匹配条码不一致,执行排障流程。在上述方案中,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后一工位的待匹配条码不一致,即可认为待传递工件并非是后一工位待接收工件,通过执行排障流程能够及时清除有误的待传递工件,防止将错误的待传递工件作为后一工位待接收工件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中获取待传递工件所对应的暂存条码,并与后一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条码进行比较之前,方法还包括: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前一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条码进行比较;响应于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前一工位的待匹配条码一致,则执行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中获取待传递工件所对应的暂存条码,并与后一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条码进行比较的步骤。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前一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条件进行比较,并在比较结果为二者一致的情况下,再执行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中获取待传递工件所对应的暂存条码,并与后一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条码进行比较的步骤,能够保障传递到后一工位的暂存条码未传递错误。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前一工位的待匹配条码不一致,执行排障流程。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前一工位的待匹配条码不一致的情况下执行排障流程,能够减少将能够在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写入前一工位的暂存区时出现错误,导致后续传递的条码有误的情况出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一工位上设置有扫码组件,在与从后一工位的第一数据库获取的后一工位的待接收工件的待匹配条码进行比较之前,方法还包括:控制扫码组件对待传递工件进行扫描,得到待传递工件的真实条码;判断真实条码与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中获取的待传递工件所对应的暂存条码是否一致;响应于真实条码与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中获取待传递工件所对应的暂存条码一致,执行与从后一工位的第一数据库获取的后一工位的待接收工件的待匹配条码进行比较的步骤。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控制扫码组件对待传递工件进行扫描,确定待传递工件的真实条码,并将该真实条码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中获取的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一致的情况下,再执行后续步骤,能够保证传递到后一工位的条码与待传递工件的真实条码保持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真实条码与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中获取待传递工件所对应的暂存条码不一致,执行排障流程。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真实条码与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中获取待传递工件所对应的暂存条码不一致的情况下,执行排障流程,能够防止将乱序的工件传递至下一工位,导致后续无法追溯的情况出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排障流程还包括以下至少一步:控制抓放组件将待传递工件放置于待确认位置;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存储至第二数据库;在后一工位或者后一工位以及下游的其他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重新指定待匹配条码;将待匹配条码存储至第二数据库,并在后一工位或者后一工位以及下游的其他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删除待匹配条码。在上述方案中,排障流程中通过将待传递工件放置在待确认位置,方便后续人工进行检验。另外,通过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存储至第二数据库能够方便后续人工校验相关信息,防止信息丢失。另外,通过将后一工位或者后一工位及其下游的其他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重新指定待匹配条码,方便后续对新待传递工件进行条码一致性的校验。另外,通过将待匹配条码存储至第二数据库,并在后一工位或后一工位及其下游的其他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删除待匹配条码,方便后续对新的待传递条码进行一致性的校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排障流程被连续执行预定次数,对工件加工系统进行停机报警。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连续被执行多次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工件存在乱序严重的问题或者存在工件丢失的问题,无论何种原因造成排障流程执行多次,可以进行停机报警,减少更多需要进行校验的待传递工件出现,也是一种降低人工校验成本的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控制抓放组件将待传递工件放置于后一工位之前,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后一工位的待匹配条码一致,判断抓放组件抓取的待传递工件是否掉落;响应于抓放组件抓取的待传递工件未掉落,执行控制抓放组件将待传递工件放置于后一工位的步骤。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将抓取组件抓取的待传递工件传递至后一工位之前,先判断抓取组件中的待传递工件是否掉落,防止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传递至后一工位之后,待传递工件实体未传递至后一工位,反而是该待传递工件的下一工件传递至后一工位导致乱序的情况出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工件加工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工件传递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工件传递方法。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给每个工位设置第一数据库和暂存区,并在抓放组件从前一工位获取到待传递工件和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后一工位待接收工件的待匹配条码进行比较,在两个条码一致的情况下,则确定抓取组件抓取得到的工件就是后一工位待接收工件,即待传递工件的条码不存在丢失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再将抓放组件抓取得到的工件放置于后一工位,并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存储至后一工位的暂存区内,这种方式能够减少待传递工件的条码丢失后仍对其进行无效加工的情况出现。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工件加工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工件传递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工件传递方法一实施例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工件加工系统、20-工位、40-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1-程序指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此外,本文中的“多”表示两个或者多于两个。另外,本文中术语“至少一种”表示多种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例如,包括A、B、C中的至少一种,可以表示包括从A、B和C构成的集合中选择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元素。
本方案发明人发现需要对工件的信息进行传递,一般会给工件赋予一个条码。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工件的条码在工件传递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异常丢失的情况,例如,工件为电芯,在电芯加工或组装过程中,因为工位断电或程序有误等情况可能会造成电芯传递过程中电芯的条码可能会传错,导致后续工序中造成错误的电芯条码传递,最终导致后续无法追溯的情况出现。故,发明人提出了一种在各个工位都进行条码校验的方式,保证传递至后一工位的待传递工件的条码与后一工位待接收工件的条码一致,及时发现工件条码丢失的情况。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的能够执行下述工件传递方法的工件加工系统10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工位20。每个工位20分别设置有第一数据库以及暂存区。各暂存区用于暂存其所在工位20所处理的工件的条码。
可选地,工件加工系统10可以是电芯加工系统、电池加工系统等其他任意需要进行条码传递的加工系统,此处不做具体限定。示例性地,电芯加工系统可以是冷压整形阶段的系统。示例性地,工位20可以包括上料工位、至少一个中间工位以及下料工位。中间工位20可以是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等。其中,图1中的各工位20依序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存在并列设置的工位20,并列设置的工位20能够对工件执行相同的处理,通过此种方式能够提高对工件的加工效率,能够同时对多个工件进行加工处理。示例性地,上料工位对各工件的条码进行扫描,并将各工位20待接收工件的条码分别发送至其对应的第一数据库,然后上料工位的后一工位可以是并列设置的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第三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仅存储了第三工位待接收工件的条码,不包括第四工位待接收工件的条码,同理,第四工位仅存储了第四工位待接收工件的条码,不包括第三工位待接收工件的条码。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的后一工位可以是同一工位,也可以是并列设置的第五工位和第六工位。关于各工位20的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各工位20对接收到的工件可以分别进行检测、加工或组装等操作,具体各工位20对工件的处理由具体的工件加工流程确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选地,处于同一传递流程线上的各工位对待传递工件的处理不同。一些实施例中,还可设置下料工位,下料工位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扫码枪用于判断下料工位的前一工位传递至下料工位的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是否与待传递工件的真实条码一致。若一致,则将下料工位处的待传递工件传递至后续流程,若不一致则执行排障流程。其中,排障流程如下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各工位20之间工件的传递可以是由抓放组件(图未示)从前一工位抓取该工件之后,放置在后一工位处。抓放组件可以是机械手或其他能够实现工件传递的组件,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每个工位20分别设置有第一数据库以及暂存区。可以是上料工位对应一个第一数据库以及暂存区、第一工位对应一个第一数据库以及暂存区,第二工位对应一个第一数据库以及暂存区,下料工位对应一个第一数据库和暂存区等。一些实施例中,不同工位20对应的第一数据库可以相同也可以是不同。本实施例以不同工位20对应的第一数据库不同为例。其中,上料工位处可设置一个或多个扫码枪,用于对工件的条码进行扫描,并将扫描得到的条码存储至各工位20的第一数据库。其中,各工位20的第一数据库中,各条码按照所对应的工件进入该工位20的预期顺序依次排列,以形成条码序列。
各暂存区用于暂存其所在工位20所处理的工件的条码具体可以是:若第一工位正在处理工件a,则第一工位的暂存区中能够存储工件a的暂存条码。各第一数据库中用于存储各工位20待接收工件的条码。
一些实施例中,工件加工系统10还包括控制器(图未示)。控制器分别与各工位20以及各工位20之间的抓放组件连接,用于控制抓放组件从前一工位抓取工件或将抓取的工件放置在后一工位或者放置在待确认位置。待确认位置方式的工件可以认为是条码传递错误或传递乱序的工件,用于后续人工校验。控制器连接各工位20能够控制各工位20对各工位20接收到的工件进行处理,以及实现各工位20之间的信息传输。
请参阅图2,本申请提供的工件加工系统的工件传递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获取输入到工件加工系统的各工件的条码,并发送至各工位的第一数据库。
步骤S12:控制抓放组件从前一工位抓取待传递工件。
步骤S13: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中获取待传递工件所对应的暂存条码,并与从后一工位的第一数据库获取的后一工位的待接收工件的待匹配条码进行比较。
步骤S14:响应于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后一工位的待匹配条码一致,控制抓放组件将待传递工件放置于后一工位,并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存储至后一工位的暂存区内。
上述步骤S11中,获取输入到工件加工系统的各工件的条码的方式可以是将工件加工系统中的扫码组件(例如,扫码枪)对各工件上的条码进行扫描,得到各工件的条码或者通过其他设备或系统传输至工件系统。示例性地,工件加工系统中的上料工位处设置有多个扫码枪,各扫码枪对工件的条码进行扫描。然后,将扫描得到的条码存储至各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上述步骤S12中,待传递工件可以是从前一工位流出触发抓放组件抓取操作的工件,例如前一工位对工件进行处理之后,需要传递至后一工位的工件为待传递工件。上述步骤S13中,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是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获取得到。后一工位指的是工件加工系统中与前一工位相邻,且处于前一工位下游的工位。后一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条码为后一工位待接收工件的条码。示例性地,若后一工位待接收的工件为工件b,则后一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条件则为预存在该第一数据库中的工件b的条码。其中,若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工件b的条码不同,则确定待传递工件并非后一工位待接收的工件b,若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工件b的条码相同,则确定待传递工件为后一工位待接收的工件b。上述步骤S14中,将待传递工件放置于后一工位使得后一工位能够对待传递工件进行处理。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存储至后一工位的暂存区内能够方便后一工位将生成的工件信息与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进行关联,还能够方便后一工位的下游工位从该暂存区内获取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给每个工位设置第一数据库和暂存区,并在抓放组件从前一工位获取到待传递工件和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后一工位待接收工件的待匹配条码进行比较,在两个条码一致的情况下,则确定抓取组件抓取得到的工件就是后一工位待接收工件,即待传递工件的条码不存在丢失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再将抓放组件抓取得到的工件放置于后一工位,并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存储至后一工位的暂存区内,这种方式能够减少待传递工件的条码丢失后仍对其进行无效加工的情况出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各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各条码按照所对应的工件进入工位的预期顺序依次排列,以形成条码序列,待匹配条码为位于条码序列首位的条码。
示例性地,对于工位a而言,其需要进行处理的工件依次是工件1、工件2、工件3,则工位a的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条码依次是工件1的条码、工件2的条码、以及工件3的条码。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各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将各条码按照对应的工件进入工位的预期顺序依次排列,形成条码序列,并将位于条码序列首位的条码作为待匹配的条码,通过这种方式在待传递工件出现乱序的问题之后,能够及时发现,防止将错误的待传递工件作为后一工位的待接收工件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一工位的暂存区还暂存与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相关联的工件信息。工件信息由前一工位和/或前一工位的上游工位生成。上述步骤S14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连同所关联的工件信息一并存储至后一工位的暂存区内。
示例性地,前一工位是对工件进行检测,则工件信息可以是检测结果。如上述,工位可以对工件进行多种处理,工件信息可以是对工件性处理得到的处理结果。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前一工位或前一工位的上游工位生成的相关工件信息连同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传递至后一工位,使得最后一个工位能够知晓其上游所有工位生成的相关工件信息,无需从各个工位的暂存区内获取对应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3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先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转存到抓放组件。然后,将抓放组件所存储的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后一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条码进行比较。
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转存到抓放组件可以是将待传递工件的条码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转存到抓放组件对应的暂存区。抓放组件对应的暂存区用于存放当前被抓放组件抓取的工件的暂存条码。其中,抓放组件所存储的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后一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条码一致,则认为步骤S13的比较结果为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后一工位的待匹配条码一致。若抓放组件所存储的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后一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条码不一致,则认为步骤S13的比较结果为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后一工位的待匹配条码不一致。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中的暂存条码转存到抓放组件,继而传递至后一工位,能够防止本应该前一工位传递至后一工位的工件与抓放组件抓取的工件不一致的情况出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执行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转存到抓放组件之前,还可执行以下步骤: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前一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条码进行比较。响应于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前一工位的待匹配条码一致,则执行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转存到抓放组件的步骤。也即是,将前一工位的暂存区中存储的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前一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条件进行比较,在二者一致的情况下,执行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转存到抓放组件的步骤。
上述方案,通过在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前一工位的待匹配条码一致的情况下,执行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转存到抓放组件,能够防止将错误的条码信息传递至抓放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4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将抓放组件所存储的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存储至后一工位的暂存区内。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抓放组件所存储的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存储至后一工位的暂存区,使得抓放组件抓取的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后一工位接收到的工件的暂存条码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执行上述步骤S13之前,还可执行以下步骤: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前一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条码进行比较。然后,响应于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前一工位的待匹配条码一致,则执行上述步骤S13。
一般情况下,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前一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条件一致,但是不排除在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写入前一工位的第一数据库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导致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转写错误,若此时不对其进行检测,则可能会导致错误的暂存条码传递至后一工位。故,在执行上述步骤S13之前,先判断需要获取的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是否正确。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前一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条件进行比较,并在比较结果为二者一致的情况下,再执行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中获取待传递工件所对应的暂存条码,并与后一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条码进行比较的步骤,能够保障传递到后一工位的暂存条码未传递错误。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前一工位的待匹配条码一致,更新前一工位对应的第一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条码。可选地,将前一工位对应的第一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条码删除,并将被删除的待匹配条码的后一位条码作为新的待匹配条码。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前一工位的待匹配条码一致的情况下,更新前一工位对应的第一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条码。方便后续对新的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进行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后一工位的待匹配条码不一致,执行排障流程。
也即是步骤S14的比较结果为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后一工位的待匹配条码不一致,则执行排障流程。排障流程主要用于排除与待匹配条码不一致的暂存条码对应的待传递工件流向后一工位。
在上述方案中,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后一工位的待匹配条码不一致,即可认为待传递工件并非是后一工位待接收工件,通过执行排障流程能够及时清除有误的待传递工件,防止将错误的待传递工件作为后一工位待接收工件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前一工位的待匹配条码不一致,执行排障流程。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前一工位的待匹配条码不一致的情况下执行排障流程,能够减少将能够在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写入前一工位的暂存区时出现错误,导致后续传递的条码有误的情况出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工位之前设置有扫码组件。执行上述步骤S13之前还可执行以下步骤:控制扫码组件对待传递工件进行扫描,得到待传递工件的真实条码。判断真实条码与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中获取待传递工件所对应的暂存条码是否一致。响应于真实条码与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中获取待传递工件所对应的暂存条码一致,执行上述与从后一工位的第一数据库获取的所述后一工位的待接收工件的待匹配条码进行比较的步骤。
扫码组件可以包括扫码枪。真实条码指的是扫码枪对待传递工件上进行扫描得到的条码。
上述方案,通过控制扫码组件对待传递工件进行扫描,确定待传递工件的真实条码,并将该真实条码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中获取的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一致的情况下,再执行后续步骤,能够保证传递到后一工位的条码与待传递工件的真实条码保持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真实条码与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中获取待传递工件所对应的暂存条码不一致,则执行排障流程。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真实条码与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中获取待传递工件所对应的暂存条码不一致的情况下,执行排障流程,能够防止将乱序的工件传递至下一工位,导致后续无法追溯的情况出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排障流程还包括以下至少一步:一、控制抓放组件将待传递工件放置于待确认位置;二、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存储至第二数据库;三、在后一工位或者后一工位以及下游的其他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重新指定待匹配条码;四、将待匹配条码存储至第二数据库,并在后一工位或者后一工位以及下游的其他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删除待匹配条码。
待确认位置可以是提前设置的NG下料工位。其中,不同工位对应的NG下料工位可以相同,也可以是不同。可选地,可以每两个相邻的工位所对应的NG下料工位相同。换言之,一个抓放组件对应一个NG下料工位。可选地,第二数据库可以是NG工件的条码缓存数据库。可选地,不同工位所对应的第二数据库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示例性地,每两个相邻的工位所对应的NG下料工位相同。换言之,一个抓放组件对应一个第二数据库。具体地,各待确认位置分别对应一个第二数据库。其中,不同待确认位置对应的第二数据库不同。在后一工位或者后一工位及其下游的其他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重新指定待匹配条码可以是将各第一数据库中条码序列中与待匹配条码相邻且排列在待匹配条码之后的条码作为新的待匹配条码。新的待匹配条码用于对下一个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进行比较。将待匹配条码存储至第二数据库,能够方便后续人工检测哪些待匹配条码对应的工件还未进行完整工件加工等处理。将后一工位或者后一工位以及下游的其他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条码删除,以防将该待匹配条码又作为下一工件的待匹配条件进行条码匹配的情况出现。可选地,排障流程还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步骤: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关联的相关工件信息存储至对应的第二数据库方便后续人工查看、以及将待匹配条码关联的相关工件信息存储至对应的第二数据库方便后续人工查看。
在上述方案中,排障流程中通过将待传递工件放置在待确认位置,方便后续人工进行检验。另外,通过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存储至第二数据库能够方便后续人工校验相关信息,防止信息丢失。另外,通过将后一工位或者后一工位及其下游的其他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重新指定待匹配条码,方便后续对新待传递工件进行条码一致性的校验。另外,通过将待匹配条码存储至第二数据库,并在后一工位或后一工位及其下游的其他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删除待匹配条码,方便后续对新的待传递条码进行一致性的校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排障流程被连续执行预定次数,对工件加工系统进行停机报警。
预定次数的具体数值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场景需求进行自定义或选择默认设置。示例性地,预定次数可以是2次、3次及以上。对工件加工系统进行停机具体可以是将该后一工位及该工位的上游工位进行停机,但是后一工位的下游工位因为传递的是正确的工件及其工件的条码,故可以保持工作。其下游工位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抓放组件传递过来的待传递工件,并且当前没有对工件进行加工,则停机,以节省电力等资源。告警的方式可以是通过指示灯闪烁或者给预设接受方发送告警信息等方式进行告警,关于具体告警的方式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连续被执行多次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工件存在乱序严重的问题或者存在工件丢失的问题,无论何种原因造成排障流程执行多次,可以进行停机报警,减少更多需要进行校验的待传递工件出现,也是一种降低人工校验成本的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控制抓放组件将待传递工件放置于后一工位之前,还可执行以下步骤:响应于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后一工位的待匹配条码一致,判断抓放组件抓取的待传递工件是否掉落。响应于抓放组件抓取的待传递工件未掉落,执行控制抓放组件将待传递工件放置于后一工位的步骤。
判断抓放组件抓取的待传递工件是否掉落的方式可以是通过在抓放组件用于抓取待传递工件的两端设置传感器,一端向另一端发送信号,若另一端接收到该信号,则认为待传递工件已掉落,若另一端未接收到该信号,则认为待传递工件未掉落。另外,还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检测,例如通过在抓放组件上设置摄像组件,通过摄像组件拍摄得到的照片确定待传递工件是否掉落。另外,还可以是对抓放组件进行重力检测,若检测到抓放组件所受到的重力小于预设重力,则确定待传递工件已掉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是通过其他任意检测方式检测抓放组件抓取的待传递工件是否已掉落,该检测方式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将抓取组件抓取的待传递工件传递至后一工位之前,先判断抓取组件中的待传递工件是否掉落,防止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传递至后一工位之后,待传递工件实体未传递至后一工位,反而是该待传递工件的下一工件传递至后一工位导致乱序的情况出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一工位为下料工位,执行步骤S14之后,还可执行以下步骤: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存储至下料工位的暂存区。控制下料工位中的扫码组件对待传递工件进行扫描,得到待传递工件的真实条码。判断待传递工件的真实条码与下料工位的暂存区中的条码是否一致。响应于待传递工件的真实条码与下料工位的暂存区中的条码不一致,执行排障流程。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下料工位上利用扫码组件对待传递工件进行扫码,能够保障经加工的待传递工件的条码与其相关联的工件信息之间准确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库的数量为第二数据库数量的两倍及以上。示例性地,若工位包括4个,则设置4个第一数据库,即每个工位对应一个第一数据库,还设置两个第二数据库,即每两个相邻的工位共享一个第二数据库。
为更好地理解本实施例提供的工件传递方法,请参考图3,如图3所示,工件传递方法还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获取输入到工件加工系统的各工件的条码,并发送至各工位的第一数据库。
其中,步骤S21的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上述步骤S11,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22:控制抓放组件从前一工位抓取待传递工件。
其中,步骤S22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上述步骤S12,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23:将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中获取待传递工件所对应的暂存条码与前一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条码进行比较。
其中,步骤S23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上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比较结果为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前一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条码不匹配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24,否则执行步骤S25。
步骤S24:执行排障流程。
其中,排障流程的具体流程步骤可参考上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25: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转存到抓放组件。
其中,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转存到抓放组件的方式可参考上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26:将抓放组件所存储的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后一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条码进行比较。
在比较结果为抓放组件所存储的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后一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条码一致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27,否则执行步骤S24。
步骤S27:控制抓放组件将待传递工件放置于后一工位,并将抓放组件所存储的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存储至后一工位的暂存区内。
上述方案,通过给每个工位设置第一数据库和暂存区,并在抓放组件从前一工位获取到待传递工件和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后一工位待接收工件的待匹配条码进行比较,在两个条码一致的情况下,则确定抓取组件抓取得到的工件就是后一工位待接收工件,即待传递工件的条码不存在丢失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再将抓放组件抓取得到的工件放置于后一工位,并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存储至后一工位的暂存区内,这种方式能够减少待传递工件的条码丢失后仍对其进行无效加工的情况出现。
通过在各工位设置对应的第一数据库,可在电芯生产运输过程中对比核验电芯条码,进行有效拦截,避免电芯条码丢失而流向下一个工序。一旦丢失,可以通过第二数据库查看NG电芯的条码信息及数据。
上文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倾向于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互相参考,为了简洁,本文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0存储有程序指令41,程序指令被处理器运行的程序指令41,程序指令41用于实现上述任一工件传递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上述方案,通过给每个工位设置第一数据库和暂存区,并在抓放组件从前一工位获取到待传递工件和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后一工位待接收工件的待匹配条码进行比较,在两个条码一致的情况下,则确定抓取组件抓取得到的工件就是后一工位待接收工件,即待传递工件的条码不存在丢失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再将抓放组件抓取得到的工件放置于后一工位,并将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存储至后一工位的暂存区内,这种方式能够减少待传递工件的条码丢失后仍对其进行无效加工的情况出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具有的功能或包含的模块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描述的方法,其具体实现可以参照上文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上文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倾向于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互相参考,为了简洁,本文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5)

1.一种工件加工系统的工件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加工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工位,每个工位分别设置有第一数据库以及暂存区,各所述暂存区用于暂存其所在所述工位所处理的工件的条码;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输入到所述工件加工系统的各工件的条码,并发送至各所述工位的所述第一数据库;
控制抓放组件从前一工位抓取待传递工件;
从所述前一工位的暂存区中获取所述待传递工件所对应的暂存条码,并与从后一工位的所述第一数据库获取的所述后一工位的待接收工件的待匹配条码进行比较;
响应于所述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所述后一工位的待匹配条码一致,控制所述抓放组件将所述待传递工件放置于所述后一工位,并将所述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存储至所述后一工位的暂存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各所述工位的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各所述条码按照所对应的所述工件进入所述工位的预期顺序依次排列,以形成条码序列,所述待匹配条码为位于所述条码序列首位的条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一工位的所述暂存区还暂存与所述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相关联的工件信息,所述工件信息由所述前一工位和/或所述前一工位的上游工位生成;
所述响应于所述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所述后一工位的待匹配条码一致,控制所述抓放组件将所述待传递工件放置于所述后一工位,并将所述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存储至所述后一工位的暂存区内,包括:
将所述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连同所关联的所述工件信息一并存储至所述后一工位的暂存区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前一工位的暂存区中获取所述待传递工件所对应的暂存条码,并与从后一工位的所述第一数据库获取的所述后一工位的待接收工件的待匹配条码进行比较,包括:
将所述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从所述前一工位的暂存区转存到所述抓放组件;
将所述抓放组件所存储的所述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后一工位的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条码进行比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所述后一工位的待匹配条码一致,控制所述抓放组件将所述待传递工件放置于所述后一工位,并将所述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存储至所述后一工位的暂存区内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抓放组件所存储的所述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存储至所述后一工位的暂存区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所述后一工位的待匹配条码不一致,执行排障流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前一工位的暂存区中获取所述待传递工件所对应的暂存条码,并与从后一工位的所述第一数据库获取的所述后一工位的待接收工件的待匹配条码进行比较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所述前一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条码进行比较;
响应于所述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所述前一工位的待匹配条码一致,则执行所述从所述前一工位的暂存区中获取所述待传递工件所对应的暂存条码,并与后一工位的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条码进行比较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所述前一工位的待匹配条码不一致,执行排障流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一工位上设置有扫码组件,在所述与从后一工位的所述第一数据库获取的所述后一工位的待接收工件的待匹配条码进行比较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扫码组件对所述待传递工件进行扫描,得到待传递工件的真实条码;
判断所述真实条码与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中获取的所述待传递工件所对应的暂存条码是否一致;
响应于真实条码与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中获取待传递工件所对应的暂存条码一致,执行所述与从后一工位的所述第一数据库获取的所述后一工位的待接收工件的待匹配条码进行比较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真实条码与从前一工位的暂存区中获取待传递工件所对应的暂存条码不一致,执行所述排障流程。
11.根据权利要求6、8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障流程还包括以下至少一步:
控制所述抓放组件将所述待传递工件放置于待确认位置;
将所述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存储至第二数据库;
在所述后一工位或者所述后一工位以及下游的其他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重新指定所述待匹配条码;
将所述待匹配条码存储至第二数据库,并在所述后一工位或者所述后一工位以及下游的其他工位的第一数据库中删除所述待匹配条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排障流程被连续执行预定次数,对所述工件加工系统进行停机报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抓放组件将所述待传递工件放置于所述后一工位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待传递工件的暂存条码与所述后一工位的待匹配条码一致,判断所述抓放组件抓取的所述待传递工件是否掉落;
响应于所述抓放组件抓取的所述待传递工件未掉落,执行所述控制所述抓放组件将所述待传递工件放置于所述后一工位的步骤。
14.一种工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加工系统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工件传递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工件传递方法。
CN202211525967.2A 2022-11-30 2022-11-30 工件加工系统及其工件传递方法、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8151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25967.2A CN115815146A (zh) 2022-11-30 2022-11-30 工件加工系统及其工件传递方法、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25967.2A CN115815146A (zh) 2022-11-30 2022-11-30 工件加工系统及其工件传递方法、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5146A true CN115815146A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33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25967.2A Pending CN115815146A (zh) 2022-11-30 2022-11-30 工件加工系统及其工件传递方法、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1514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7096A (zh) * 2016-03-14 2016-06-15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扫描物料条码打印在产品上的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934520A (zh) * 2017-11-15 2018-04-20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送料系统、方法及存储设备
CN110244674A (zh) * 2019-06-11 2019-09-17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工序的检测方法和检测系统、存储介质
CN111325497A (zh) * 2020-01-17 2020-06-23 旺塔琦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料仓物料自动盘点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CN215477886U (zh) * 2021-05-08 2022-01-11 斯达克听力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防错系统
WO2022041067A1 (zh) * 2020-08-27 2022-03-03 国高材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7096A (zh) * 2016-03-14 2016-06-15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扫描物料条码打印在产品上的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934520A (zh) * 2017-11-15 2018-04-20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送料系统、方法及存储设备
CN110244674A (zh) * 2019-06-11 2019-09-17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工序的检测方法和检测系统、存储介质
CN111325497A (zh) * 2020-01-17 2020-06-23 旺塔琦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料仓物料自动盘点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WO2022041067A1 (zh) * 2020-08-27 2022-03-03 国高材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及应用
CN215477886U (zh) * 2021-05-08 2022-01-11 斯达克听力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防错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256775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cessing stock in a storage facility
US6580971B2 (en) Multipoint inspection system
CN111931959B (zh) 工件的返修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12149B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识别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
CN110874691A (zh) 一种总装下线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090658B (zh) 异常事务处理方法、系统及其设备
CN115815146A (zh) 工件加工系统及其工件传递方法、存储介质
CN111880947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882723A (zh) 通信网络中告警时序错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541195A (zh) 一种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程序rpa的异常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US11748982B2 (en) Modular system for automatic hard disk processing and verification
US7757014B2 (en) Method for disconnecting a transceiver from a bus in multipoint/multidrop architecture
US10459816B2 (en) Communication setting notification apparatus
CN113053786B (zh) 半导体制程中失控行为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CN110189313B (zh)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电气故障图像识别的预判方法
CN114125373A (zh) 用于生产过程的监控方法及装置、电器设备生产线
CN113672511B (zh) 一种用于自动化测试的远程协助方法
CN107920207B (zh) 基于ppc软体改进aoi系统的图像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12035407A (zh) 一种文件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
KR100630051B1 (ko) 데이타 통신 시스템의 데이타 패킷 손상 및 유실 검출방법
CN114330762A (zh) 故障机流程管理方法以及系统
CN115712269B (zh) 一种机器人安全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7340598B (zh) 一种高速齿轮箱生产用装配系统及方法
CN116871200A (zh) 一种pcba产品自动化检测和返修方法
RU2558522C2 (ru) Способ ремонта сменных конструктивных элементов сложных изделий и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ая система ремонта, реализующая данный спосо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