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12508A - 一种红树林和牡蛎礁间作的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树林和牡蛎礁间作的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12508A
CN115812508A CN202211678303.XA CN202211678303A CN115812508A CN 115812508 A CN115812508 A CN 115812508A CN 202211678303 A CN202211678303 A CN 202211678303A CN 115812508 A CN115812508 A CN 1158125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yster
reef
mangrove
reefs
mangrove for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7830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睿丽
陶爱峰
王岗
郑金海
徐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hai University HHU
Original Assignee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hai University HHU filed Critical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to CN20221167830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125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12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25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红树林苗木培育及牡蛎礁的形成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树林和牡蛎礁间作的种植方法。本发明通过红树林和牡蛎礁的共生,使得牡蛎礁可以为红树林提供屏障,起到避风、抗浪的效果,从而达到消弱波浪的目的。随着红树林自然生长,其周围的牡蛎礁会逐渐坚硬,起到牡蛎礁与红树林生态功能相互协调的作用。有效解决了红树林退化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红树林和牡蛎礁间作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树林苗木培育及牡蛎礁的形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树林和牡蛎礁间作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树林不仅拥有良好的岸线防护功能,而且是海洋生物重要的栖息和繁育场所,对提高碳汇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红树林的种植对其周围水动力环境要求较高,如果红树林种植区的水动力太强,周边未采用有效防浪消浪措施对其进行保护,则会导致红树林退化,影响种植效果。红树林减少导致海岸带生态环境严重退化,同时缺乏了沿海滩涂保育的功能,使得滩涂湿地资源逐年衰退。牡蛎礁作为全球海岸典型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水体净化、维持生态多样性、提供鱼类栖息地、固碳以及防止海岸侵蚀、防波消浪等一系列强大的功能。因此,红树林的培育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而现有技术针对将红树林的培育与牡蛎礁的形成相结合的种植方式的研究存在空白。本发明创造性地提出采用牡蛎礁围直径100cm的防护圈护苗,避免红树林受到水流侵蚀。基于该措施,在提升红树生活率的同时,还实现了红树林和牡蛎礁共生的健康生态功能,为我国海岸防波消浪的措施提供新思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树林和牡蛎礁间作的种植方法,解决了红树林退化的问题,还实现了红树林和牡蛎礁共生的健康生态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树林和牡蛎礁间作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红树林的移栽:将种植红树林的水域底层上开设若干个苗木基床;将树苗移栽于苗木基床上;
B、红树林种植初期的护苗:红树林种植初期,采用牡蛎礁围直径90~110cm的防护圈护苗,其中牡蛎礁为将牡蛎壳装在环保网兜置于水域底层形成的牡蛎礁;
C、红树林郁闭成林:护苗完成后,进行后期管护,形成红树林。
作为优选,所述两个相邻的苗木基床间间隔90~100cm。
作为优选,所述苗床高度为红树林种植后海潮高潮时刚淹过根系,退潮时露出部分或全部根系。
作为优选,所述移栽时,树穴的宽度比树苗土球大30~40cm,树穴的深度比树苗土球大20~30cm。
作为优选,所述防护圈的高为40~50cm。
作为优选,所述牡蛎礁的形成的具体步骤为:
(1)礁体的形成:将牡蛎壳装在尺寸为25~30cm的正方形环保网兜内,组成一个牡蛎礁的礁体;
(2)采苗:在5~8月牡蛎浮游幼虫集中附着变态期,将牡蛎礁的礁体放置到有浮筏的采苗海区,将牡蛎礁的礁体固定在顶端距离水面30~40cm的位置;当平均每个牡蛎壳附着的牡蛎苗量达到10~20粒时完成牡蛎苗种的采集;
(3)牡蛎礁的生长:将完成苗种采集的牡蛎礁转移到饵料丰富的海区,将牡蛎礁固定在浮筏上,礁体距离海表面30~50cm,牡蛎礁间间距1~2m;当牡蛎礁的牡蛎个体达到壳高6~10cm,每个礁体重量约2000~3000g,得到牡蛎礁。
作为优选,所述每个环保网兜内牡蛎壳的数量为10~12。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1)牡蛎礁护林,使得红树林避免受强烈水动力的影响,从而显著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2)在提升红树生活率的同时,还营造了牡蛎礁,实现了红树林和牡蛎礁共生的健康生态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述红树林和牡蛎礁间作的种植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树林和牡蛎礁间作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红树林的移栽:将种植红树林的水域底层上开设若干个苗木基床;将树苗移栽于苗木基床上;
B、红树林种植初期的护苗:红树林种植初期,采用牡蛎礁围直径90~110cm的防护圈护苗,其中牡蛎礁为将牡蛎壳装在环保网兜置于水域底层形成的牡蛎礁;
C、红树林郁闭成林:护苗完成后,进行后期管护,形成红树林。
在本发明中,在护苗阶段,随着红树林自然生长,其周围的牡蛎礁会逐渐坚硬,从而达到消弱波浪的目的,并且牡蛎礁与红树林生态功能相互协调。
在本发明中,牡蛎礁起到避风、抗浪的效果。风浪越小越有利于红树林定根,防止倒伏死亡,更能疏通海面垃圾,尽量减少海面垃圾对苗木的冲击。施肥吸收效果好,不容易被海水冲走。不容易受人为不小心毁坏,树苗如倒伏或死亡,扶植或补种方便。
在本发明中,所述两个相邻的苗木基床间间隔优选为90~100cm,进一步优选为95cm。
在本发明中,所述苗床高度优选为红树林种植后海潮高潮时刚淹过根系,退潮时露出部分或全部根系。
在本发明中,所述移栽时,树穴的宽度优选为比树苗土球大30~40cm,进一步优选为比树苗土球大35cm;树穴的深度优选为比树苗土球大20~30cm,进一步优选为比树苗土球大25cm。
在本发明中,所述防护圈的高优选为40~50cm,进一步优选为45cm。
在本发明中,树苗移植前须进行修剪,修剪是移植前对红树林露出地上部分进行处理的主要措施,目的是尽量保持红树林露出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平衡关系。
在本发明中,所述牡蛎礁的形成的具体步骤为:
(1)礁体的形成:将牡蛎壳装在尺寸为25~30cm的正方形环保网兜内,组成一个牡蛎礁的礁体;
(2)采苗:在5~8月牡蛎浮游幼虫集中附着变态期,将牡蛎礁的礁体放置到有浮筏的采苗海区,将牡蛎礁的礁体固定在顶端距离水面30~40cm的位置;当平均每个牡蛎壳附着的牡蛎苗量达到10~20粒时完成牡蛎苗种的采集;
(3)牡蛎礁的生长:将完成苗种采集的牡蛎礁转移到饵料丰富的海区,将牡蛎礁固定在浮筏上,礁体距离海表面30~50cm,牡蛎礁间间距1~2m;当牡蛎礁的牡蛎个体达到壳高6~10cm,每个礁体重量约2000~3000g,得到牡蛎礁。
在本发明中,所述每个环保网兜内牡蛎壳的数量优选为10~12,进一步优选为10或12。
在本发明中,所述后期管护可用菊酯类杀虫剂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所述聚酯类杀虫剂包括甲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氰戊菊酯或氯氰菊酯。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1)牡蛎礁的形成:将牡蛎壳装在尺寸为30cm的正方形环保网兜内,组成一个牡蛎礁的礁体;在6月将牡蛎礁的礁体放置到有浮筏的采苗海区,将牡蛎礁的礁体固定在顶端距离水面30cm的位置;当平均每个牡蛎壳附着的牡蛎苗量达到10~20粒时完成牡蛎苗种的采集;将完成苗种采集的牡蛎礁转移到饵料丰富的海区,将牡蛎礁固定在浮筏上,礁体距离海表面30cm,牡蛎礁间间距1m;当牡蛎礁的牡蛎个体达到壳高6~10cm,每个礁体重量约2000~3000g,得到牡蛎礁;
(2)苗木基床的开设:在红树林种植后海潮高潮时刚淹过根系,退潮时露出部分或全部根系的水域底层上开设若干个苗木基床,两个相邻的苗木基床间间隔优选为95cm,在苗木基床上挖若干树穴,保持树穴的宽度比树苗土球大30~40cm,树穴的深度比树苗土球大20~30cm;
(3)树苗的移栽:对树苗进行修剪,修剪主要包括对重复枝,病枯枝,过密交叉枝,徒长枝的剪除,还包括将整株树苗的叶片剪去2/3,保留枝条顶端的新叶芽。修剪完成后,将树苗挖出,保持土球直径与树冠最大直径的比值为1:4;将移出的树苗栽种与树穴内,完成树苗的移栽;
(4)牡蛎礁的固定:采用上述得到的牡蛎礁围直径100cm的防护圈护苗,保持防护圈的高为40~50cm;
(5)管护:防护圈完成后,加强后期管护,至红树林郁闭成林;期间采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杀虫剂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红树林和牡蛎礁间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红树林的移栽:将种植红树林的水域底层上开设若干个苗木基床;将树苗移栽于苗木基床上;
B、红树林种植初期的护苗:红树林种植初期,采用牡蛎礁围直径90~110cm的防护圈护苗,其中牡蛎礁为将牡蛎壳装在环保网兜置于水域底层形成的牡蛎礁;
C、红树林郁闭成林:护苗完成后,进行后期管护,形成红树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红树林和牡蛎礁间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相邻的苗木基床间间隔90~100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红树林和牡蛎礁间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苗床高度为红树林种植后海潮高潮时刚淹过根系,退潮时露出部分或全部根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红树林和牡蛎礁间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时,树穴的宽度比树苗土球大30~40cm,树穴的深度比树苗土球大20~30cm。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红树林和牡蛎礁间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圈的高为40~5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红树林和牡蛎礁间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牡蛎礁的形成的具体步骤为:
(1)礁体的形成:将牡蛎壳装在尺寸为25~30cm的正方形环保网兜内,组成一个牡蛎礁的礁体;
(2)采苗:在5~8月牡蛎浮游幼虫集中附着变态期,将牡蛎礁的礁体放置到有浮筏的采苗海区,将牡蛎礁的礁体固定在顶端距离水面30~40cm的位置;当平均每个牡蛎壳附着的牡蛎苗量达到10~20粒时完成牡蛎苗种的采集;
(3)牡蛎礁的生长:将完成苗种采集的牡蛎礁转移到饵料丰富的海区,将牡蛎礁固定在浮筏上,礁体距离海表面30~50cm,牡蛎礁间间距1~2m;当牡蛎礁的牡蛎个体达到壳高6~10cm,每个礁体重量约2000~3000g,得到牡蛎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红树林和牡蛎礁间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环保网兜内牡蛎壳的数量为10~12。
CN202211678303.XA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红树林和牡蛎礁间作的种植方法 Pending CN1158125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8303.XA CN115812508A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红树林和牡蛎礁间作的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8303.XA CN115812508A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红树林和牡蛎礁间作的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2508A true CN115812508A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18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78303.XA Pending CN115812508A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红树林和牡蛎礁间作的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12508A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3046A (zh) * 2012-04-06 2012-08-01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天然红树植物大苗移植造林方法
CN103026935A (zh) * 2012-12-26 2013-04-10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红树植物大苗栽植保护罩及其用途
US20170055502A1 (en) * 2014-05-15 2017-03-02 Coastal Environments, Incorporated Apparatus facilitating formation of a vertical oyster reef and shoreline rehabilitation with induced oyster reef barrier and lagoon implementing the same
CN107059769A (zh) * 2016-11-16 2017-08-18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红树林和珊瑚分层消浪的海岸防护结构
CN207348030U (zh) * 2017-09-14 2018-05-11 舟山赛莱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红树幼苗种植区外围防护装置
CN108221848A (zh) * 2018-01-02 2018-06-29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护岸构筑物及防波堤
CN110100689A (zh) * 2019-04-28 2019-08-09 广东美景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海岸岩滩的红树造林方法与结构
CN110292014A (zh) * 2019-08-08 2019-10-0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生态型牡蛎礁快速构建的方法
CN111052974A (zh) * 2019-12-20 2020-04-24 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礁石浅滩近自然红树林营造方法
CN113026661A (zh) * 2020-06-19 2021-06-25 河海大学 一种新型组合式生态海堤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13179847A (zh) * 2021-05-26 2021-07-30 华盛丰生态(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牡蛎礁体的红树林宜林地构建方法
CN215906680U (zh) * 2021-04-08 2022-02-25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海岸潮间带生态修复工程结构
CN218027769U (zh) * 2022-09-09 2022-12-13 中交广州水运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红树林种植的围堰与围网的组合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3046A (zh) * 2012-04-06 2012-08-01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天然红树植物大苗移植造林方法
CN103026935A (zh) * 2012-12-26 2013-04-10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红树植物大苗栽植保护罩及其用途
US20170055502A1 (en) * 2014-05-15 2017-03-02 Coastal Environments, Incorporated Apparatus facilitating formation of a vertical oyster reef and shoreline rehabilitation with induced oyster reef barrier and lagoon implementing the same
CN107059769A (zh) * 2016-11-16 2017-08-18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红树林和珊瑚分层消浪的海岸防护结构
CN207348030U (zh) * 2017-09-14 2018-05-11 舟山赛莱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红树幼苗种植区外围防护装置
CN108221848A (zh) * 2018-01-02 2018-06-29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护岸构筑物及防波堤
CN110100689A (zh) * 2019-04-28 2019-08-09 广东美景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海岸岩滩的红树造林方法与结构
CN110292014A (zh) * 2019-08-08 2019-10-0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生态型牡蛎礁快速构建的方法
CN111052974A (zh) * 2019-12-20 2020-04-24 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礁石浅滩近自然红树林营造方法
CN113026661A (zh) * 2020-06-19 2021-06-25 河海大学 一种新型组合式生态海堤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215906680U (zh) * 2021-04-08 2022-02-25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海岸潮间带生态修复工程结构
CN113179847A (zh) * 2021-05-26 2021-07-30 华盛丰生态(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牡蛎礁体的红树林宜林地构建方法
CN218027769U (zh) * 2022-09-09 2022-12-13 中交广州水运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红树林种植的围堰与围网的组合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橙;陈池威;林鹏;陈昊哲: "红树林防护溃坝态海啸波冲击集装箱消能试验研究", 海洋工程, vol. 37, no. 005, pages 79 - 8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orton et al. A review of some aspects of form and function in seaweeds
CN103988755A (zh) 一种在滨海潮间带迎风浪面种植红树林的方法及固定装置
CN104206144B (zh) 一种红树植物银叶树种苗繁育栽培的方法
CN103907558A (zh) 海洋滩涂原生态牧养方法
CN108271600A (zh) 一种在海堤混凝土消浪块种植红树植物的方法
Bhatt et al. Valuation,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and restoration of mangrove ecosystems in India
KR101543202B1 (ko) 내파성 잘피 이식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잘피 이식방법
CN112772476A (zh) 一种红树林种植耦合中华乌塘鳢养殖的海洋生态系统
CN108575586A (zh) 有利于定植的湿地睡莲根茎高效栽培方法
Van Breedveld Transplanting of seagrasses with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substrate
KR102011244B1 (ko) 부자를 사용하지 않는 해조장 복원을 위한 수중 저연승 장치
KR100480526B1 (ko) 잘피의 인공재배방법
CN101297633A (zh) 海草移植装置
CN101185411B (zh) 一种红树植物成株移植方法
CN115812508A (zh) 一种红树林和牡蛎礁间作的种植方法
CN108293353A (zh) 一种使互米草自然死亡的生态有效技术
Chennubhotla et al. Seaweed culture
CN107268521A (zh) 一种寒区砂质陡坡生物栖息地构建方法
Irwanto et al.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ngrove forest at the raised coral island of Marsegu, West Seram, Maluku
KR102599261B1 (ko) 말잘피 이식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말잘피 이식방법
CN201207845Y (zh) 海草移植装置
CN109440726A (zh) 已建硬质海堤生态架构体系及建造方法
KR102541886B1 (ko) 바다숲 조성을 위한 잘피 이식방법
KR102541887B1 (ko) 바다숲 조성을 위한 잘피 이식장치
CN214593662U (zh) 一种红树林耦合中华乌塘鳢的养殖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