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06144B - 一种红树植物银叶树种苗繁育栽培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树植物银叶树种苗繁育栽培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06144B
CN104206144B CN201410410901.8A CN201410410901A CN104206144B CN 104206144 B CN104206144 B CN 104206144B CN 201410410901 A CN201410410901 A CN 201410410901A CN 104206144 B CN104206144 B CN 1042061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oking glass
glass tree
seedling
fruit
t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109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06144A (zh
Inventor
胡长云
徐贵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REENJIUZHOU LANDSCAP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REENJIUZHOU LANDSCAP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REENJIUZHOU LANDSCAP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REENJIUZHOU LANDSCAP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109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061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06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61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061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61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40Afforestation or reforestation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树植物银叶树种苗繁育栽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选取5-20年树龄无病虫害的植株为母树,在每年的8-10月,采收形态饱满,果皮呈暗褐色的果实,消毒,晒干,装袋;步骤B:将果实储藏在沙土中;步骤C:选取苗圃地,并对苗床基质消毒,10-15天后,再将银叶树果实进行直接播种;步骤D:对银叶树苗进行适应盐生环境和淡水环境的驯化;步骤E:待银叶树苗长到0.8-1.5m后,出土移植然后采用海边自然海泥放在待移栽的种植穴底部用于壮苗。本发明扩大了银叶树幼苗的适生范围,所育幼苗既能种植在海水能直接到达的潮间带环境,又能栽培在远离海水的陆地,利于银叶树的造林扩繁,适宜对银叶树资源进行保护和生产、景观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红树植物银叶树种苗繁育栽培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树林造林扩繁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银叶树种苗繁育与栽培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银叶树是红树林群落重要组成树种之一,通常分布于高潮线附近的海滩内缘,以及大潮或特大潮水才能淹及的滩底或海岸陆地上,具有典型的海陆生境适应性和独特的生态功能,在恢复滨海湿地植被、丰富物种多样性和探讨海陆植物群落演替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
银叶树具有两栖性,可生长于红树林环境内缘或不规则高潮可及的陆缘,且叶片Cl-含量和肉质化程度相当低,体内Na+、Cl-含量,叶片K/Na在不同径级根系Cl-的变化趋势都与半红树植物相似,符合半红树特征,将其划为半红树已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银叶树雌雄同株;果木质,近椭圆形,光滑,长约6cm,宽约3.5cm,背部有龙骨状突起,果皮具有木栓纤维层;种子卵形,长2cm。通常1年内开花两次,第一次花期为3-4月,第二次花期7-8月,果期在花期后2个月左右。异常情况下,第2次花期为12月-次年2月,果期为次年2-5月。从海南东寨港、珠海淇澳岛、深圳盐灶、粤东海丰县等地的实际观测来看,银叶树的花期及果期随着地理纬度的增加逐渐延迟。
我国银叶树分布面积小,个体数目少。野生种群中,往往是幼苗、幼树及中等个体数少,呈一定的瓶颈现象。此外,银叶树的雄花由于缺少蜜腺,只能被少数传粉昆虫造访。自然情况下,尤其是在陆生环境,种子萌发率低,幼苗向成苗转化率低。这些不利因素限制了银叶树的自然繁衍,加之因沿海地区城市建设造成其生长立地条件破坏和生境退化,我国银叶树实际上已严重受威胁,已符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对濒危物种的定义标准,亟需保护和种群恢复。
目前对于银叶树种苗繁育及栽培技术发明极少,且这些研究和技术发明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未考虑银叶树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盐度的特殊要求及银叶树种子的后熟期生化变化;采收用于育种的银叶树果实时忽视了母树特征及果实采收时间,选用了不适合繁育的银叶树果实;忽视了繁育过程的虫害防治。这些因素单一或综合后导致了目前银叶树种苗繁育时出现种子萌发率低、成苗率低或造林时幼苗、幼树成活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在银叶树造林扩繁时,应从其独特生理特征出发,综合考虑其生长发育的规律、机理、调节与控制以及内外环境条件对其生命活动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叶树种苗繁育与栽培的方法,目的在于提高银叶树种苗繁育时的种子萌发率、成苗率、幼苗齐整性、幼苗和幼树的成活率,解决育苗生产时的技术问题,也为热带亚热带海岸滨海地区提供新的树种选择。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果实采收与处理:选取5-20年树龄无病虫害的银叶树植株为母树,在每年的第二次果期(8-10月),采收形态饱满,果皮呈暗褐色的果实。采收后立即用自来水冲洗干净,随后在0.4-1.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30分钟后取出,晒干,装袋。
步骤B果实储藏:在室外选取排水性较好的一块空地开挖沙土储藏坑,挖坑至0.8-1m,填入经暴晒消毒的干净海沙0.2-0.3m,将银叶树果实放入,再填入海沙0.2-0.3m,最后表面覆盖沙土(质量为:海沙:泥土=7:3)0.2-0.3m,轻轻地压实。以利于银叶树种子安全度过冬季低温期和完成后熟期的生理生化变化。
步骤C播种:提前在远离滩涂高潮带的陆地上选取苗圃地,平整土地并开出排水垄沟,用质量浓度为1-4%的硫酸铜溶液或质量浓度为1-5%的福尔马林溶液对苗床基质消毒,在苗床基质消毒后再过10-15天,即可从储藏点取出银叶树果实进行直接播种,间距为10-30cm,行距为15-40cm。
步骤D驯化:对银叶树苗进行适应盐生环境和淡水环境的驯化,播种后初期每天早上、傍晚各一次喷洒淡水以保持苗床湿润;待种子萌发破土后,用淡水和盐度1-8‰的海水每隔三天交替浇灌(即连续三天浇灌淡水,再连续三天浇灌海水,依次交替);待银叶树苗高10-20cm后,直接用盐度1-8‰海水浇灌;待银叶树苗高30-50cm后,用盐度8-20‰海水浇灌。通过系列的海水与淡水的驯化,可大幅提高银叶树苗的适应盐生环境和陆地淡水环境。
步骤E出苗:待银叶树苗长到0.8-1.5m后,即可出土移植,出土后的苗木应在当天或次天完成种植。壮苗是在苗木移栽时,用海边自然海泥(含N、Ca应不低于0.4g/kg,P、K不低于0.3g/kg,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g/kg,海泥浸出液盐度为8-20‰)不少于1公斤的量放在待移栽的种植穴底部,可以有效加强幼苗的壮实。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选用优质银叶树母树的第二次果期的果实,并让其在室外沙土储藏完成种子后熟期,避开低温胁迫,通过适度盐度海水驯化,全程注意病虫害防控,提高了银叶树种子的萌发率、出苗率、齐整性和幼苗的成活率。本发明扩大了银叶树幼苗的适生范围,所育幼苗既能种植在海水能直接到达的潮间带环境,又能栽培在远离海水的陆地,利于银叶树的造林扩繁,适宜对银叶树资源进行保护和生产、景观应用。
优选的,步骤D中,喷洒或浇灌淡水或咸水是在上午6-8点和下午17-19点进行;喷洒或浇灌淡水或海水以苗床保持湿润为宜,前期为每天喷洒或浇灌一次,后期为2-5天喷洒或浇灌一次;所使用海水为附近天然洁净海水加适量自来水勾兑而成。
本发明进一步采用以上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采用渐进式的改变喷洒或浇灌的水体盐度,使得银叶树幼苗不断拓展适盐范围;喷洒或浇灌的水体时间的确定和频次的改变主要是考虑苗木根系的不断增多增密增长,满足幼苗旺盛的生命活动对水分的需求。
优选的,在驯化过程中,可定期在苗床间隔悬挂粘虫黄板防止虫害发生。若发现有病虫害发生,应立即喷洒敌百虫等广谱性农药,以防止卷叶蛾和广翅蜡蝉等红树林常见害虫。
本发明进一步采用以上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在虫害未发生或刚发生时,采用物理方法防控虫害;在虫害发生后,及时喷洒百虫等广谱性农药,以防止卷叶蛾和广翅蜡蝉等红树林常见害虫的蔓延。
优选的,步骤A中,采集的银叶树果实为第二次果期(8-10月),及时冲洗并用0.4-1.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
本发明进一步采用以上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银叶树每年的第一次果期生长的果实繁殖力较差,萌发率很低。采集后立即消毒以避免病毒感染或害虫啃咬。
优选的,步骤B中,沙土埋藏银叶树果实的时间为3-5个月,出土时的室外温度宜为18-25℃。
本发明进一步采用以上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这种沙土埋藏方法,在储藏过程中不需要任何管理,应用该种方法巧妙地避过了低温胁迫的同时完成种子的后熟期变化,萌发时间缩短,萌发率达85%以上,且幼苗具有良好齐整性。
其中,“低温胁迫”指银叶树的种子在低于10℃的温度条件下时,种子萌发受到胁迫,随着温度降低种子萌发率也逐渐降低,在5℃以下条件时极难萌发。“后熟期”指新收获的植物种子生理上还没有完全成熟,胚的发育也未结束,经过一段时间的储藏,达到生理上的完全成熟,这个时期叫做植物种子的“后熟期”。在后熟期内进行的所有生理生化过程称为后熟作用。完成后熟作用的植物种子呼吸作用减弱,稳定性加强,播种后发芽率升高,种苗齐整性和茁壮程度增加。
优选的,步骤C中,在苗床消毒后再过10-15天,取出银叶树果实进行直接播种,间距为10-30cm,行距为15-40cm。
本发明进一步采用以上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没有对银叶树果实进行脱壳或破壳处理,极大降低了银叶树种子感染病虫害的风险,由于经过步骤A,种子的萌发时间明显加快,萌发率也大为提高;采用播种的间距设置为间距为10-30cm,行距为15-40cm,保证生长空间,有利于种苗根、茎、叶的茁壮成长。
优选的,步骤E中,在苗木出土前10-20天,喷洒一次敌百虫,以防止病虫害发生及出苗时苗木根部创伤部位的微生物感染。壮苗是在苗木移栽时,用海边自然海泥(含N、Ca应不低于0.4g/kg,P、K不低于0.3g/kg,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g/kg,海泥浸出液盐度为8-20‰,不少于1公斤的量放在待移栽的种植穴底部,可以有效加强幼苗的壮实。并且,出土后的苗木应在当天或次天完成移植。
一种银叶树果实的育苗方法(申请号:200810219781.8)选取了用于育苗的银叶树果实时,但该方案只注重银叶树果实的外观及饱满程度等外在特征,忽视了植物自然繁育的时令/季节特异性。实际情况是,银叶树通常1年内开花结果两次,第一次花期为3-4月,第二次花期7-8月,果期在花期后2个月左右。第一次果期的果实萌发率极低,即使萌发其幼苗很难成活,故不宜用于银叶树的育苗。
并且该专利注重了幼苗的齐整性,采取了人工机械切除银叶树果实的策略,这种方法经实践发现在去果壳过程中,很易伤害种子而感染后不能萌发,浪费种子;二是较费力,因为果壳坚硬较难破壳,并且人工破坏银叶树种子的保护壳,明显增加了银叶树种子感染病菌及被白蚁等虫害啃噬破坏的风险,降低了银叶树的成苗率(幼苗成活率)。
再者,因为没有接受淡水和海水交替驯化,适应盐生环境的限制,育成的苗仅能种植在大潮才能达到的高潮线附近,因此,可用于造林的范围较小。
而本发明选取5-20年树龄无病虫害的银叶树植株为母树,在每年的第二次果期(8-10月)采收种子,对采收时期予以明确,对造林实践有指导作用。并且本发明采用完整的银叶树果实进行育苗,不对其进行机械处理,在关注银叶树种子萌发率、出苗率、齐整性的同时,也注意了幼苗的成活率和对病虫害的防控。这是因为在种苗繁育环节,只有幼苗具高成活率才有实际意义。本发明增加了炼苗步骤,淡咸水交替驯化,扩大了所育银叶树苗的适盐范围,扩大了造林范围,既能在中潮位、大潮位能淹浸的区域种植,又能在离开大潮位的陆地种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采取沙土埋藏储藏银叶树果实,避开低温胁迫的同时完成种子后熟作用。若在秋季采收后直接播种,萌发的幼苗往往经受不住冬季的低温而死亡;采取沙土埋藏储藏银叶树果实,操作简便,在室外保持无需维护,待种子完成后熟期的生理生化作用后,其萌发率有较大提高。
2、本发明是在幼苗的移植洞穴用符合特定营养要求的海泥进行壮苗,有利于移植后幼树的成长,这样即使是造林地土壤营养条件较差,也能确保造林的成功。
3、防控结合对付虫害:先用物理方法防虫,后用化学方法杀虫。定期在苗床间隔悬挂粘虫黄板防止虫害发生。若发现有病虫害发生,应立即喷洒敌百虫等广谱性农药,以防止卷叶蛾和广翅蜡蝉等红树林常见害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沙土储藏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沙土储藏坑设在室外,分层依次填埋海沙——果实——海沙——沙土。这样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种子储藏环境,避过了低温胁迫的同时完成种子的后熟作用,在储藏过程中不需要任何管理,经该种方法储藏的银叶树种子萌发时间缩短,发芽率高达99.8%,且成苗整齐。
实施例2
2010年9月,在深圳盐灶5-20龄成熟银叶树上采集果实500颗。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后取出,晒干,装袋。
2010年10月,在深圳西部海上田园选择一块远离海水的岸上陆地开挖沙土埋藏坑,分层依次填埋海沙——银叶树果实——海沙——沙土。
2010年3月,在深圳西部海上田园苗圃场平整一块苗床,消毒后经过20天,取出银叶树果实进行直接播种,株距为25cm,行距为40cm。
2010年4月起,按步骤D对苗床喷洒或浇灌淡水或咸水,30天后陆续有种苗破土出苗,40天后出苗率达到100%。10月,幼苗成活率为95%,平均高度达到58cm。2011年4月,幼苗成活率为94%,平均高度达到0.85m。
2011年4月,将其中400株银叶树种苗移植到深圳华侨城湿地,华侨城湿地水体盐度为2-10‰,移植点部分位于湿地水面边缘滩涂,部分位于离水面较远的北岸观光道两旁。苗木移时,就地利用深圳华侨城湿地清淤产生的自然海泥(经测,N、P、K、Ca、的含量分别为0.8、0.5、0.3、0.5g/kg,有机质含量为25g/kg),每株不少于1公斤的量放在待移栽的种植穴底部,12月清点计数,移植的银叶树成活398株,移植成活率达到99.5%。
实施例3
2007年10月,在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6-9龄成熟银叶树上采集果实1000颗。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后取出,晒干,装袋。
2007年11月,在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选择一块高地,开挖沙土埋藏坑,分层依次填埋海沙——银叶树果实——海沙——沙土。
2008年4月,在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平整一块苗床,消毒后经过15天,取出银叶树果实进行直接播种,间距为20cm,行距为35cm。
2008年4月起,按步骤D对苗床喷洒或浇灌淡水或海水,30天后陆续有种苗破土出苗,40天后出苗率达到99%。10月,幼苗成活率为90%,平均高度达到65cm。2009年4月,幼苗成活率为89.4%,平均高度达到0.90m。
2009年4月,将成活的894株银叶树种苗移植到保护区巡逻栈道及基围四周,苗木移时,就地利用深圳华侨城湿地清淤产生的自然海泥(经测,N、P、KCa、的含量分别为1、0.6、0.3、0.6g/kg,有机质含量为24g/kg),每株不少于1公斤的量放在待移栽的种植穴底部。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是深圳湾的组成部分,保护区内海水随着潮汐自然变化。12月清点计数,移植的银叶树成活859株,移植成活率达到96.1%。若按采集的银叶树果实数目为基数计算,此次育苗成功率达到了85.9%。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红树植物银叶树种苗繁育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选取5-20年树龄无病虫害的银叶树植株为母树,在每年8-10月,采收形态饱满,果皮呈暗褐色的果实,消毒,晒干,装袋;
步骤B:将果实储藏在沙土中;
步骤C:选取苗圃地,并对苗床基质消毒,10-15天后,再将银叶树果实进行直接播种;
步骤D:对银叶树苗进行适应盐生环境和淡水环境的驯化;
步骤E:待银叶树苗长到0.8-1.5m后,出土移植然后采用海边自然海泥放在待移栽的种植穴底部用于壮苗;
所述步骤B包括:
步骤B1:在室外选取排水性好的空地开挖沙土储藏坑,挖坑至0.8-1m,填入经暴晒消毒的干净海沙0.2-0.3m;
步骤B2:将银叶树果实放入,再填入海沙0.2-0.3m;
步骤B3:最后表面覆盖沙土采用质量比为:海沙:泥土=7:3,覆盖厚度为0.2-0.3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消毒时采用0.4-1.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时间为15-30分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沙土埋藏银叶树果实的时间为3-5个月,出土时的室外温度宜为18-2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采用质量浓度为1-4%的硫酸铜溶液或质量浓度为1-5%的福尔马林溶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播种的间距为10-30cm,行距为15-40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包括:
步骤D1:播种后初期每天早上、傍晚各一次喷洒淡水以保持苗床湿润;
步骤D2:待种子破土后,用淡水和盐度1-8‰的海水每隔三天交替浇灌;
步骤D3:待银叶树苗高度为10-20cm后,直接用盐度1-8‰海水浇灌;
步骤D4待银叶树苗高度为30-50cm后,用盐度8-20‰的海水浇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定期在苗床间隔悬挂粘虫黄板防止虫害发生。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采用海边自然海泥壮苗,所述海边自然海泥中,含N、Ca不低于0.4g/kg,P、K不低于0.3g/kg,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g/kg,海边自然海泥浸出液盐度为8-2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穴底部采用不少于1公斤的海边自然海泥。
CN201410410901.8A 2014-08-20 2014-08-20 一种红树植物银叶树种苗繁育栽培的方法 Active CN1042061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10901.8A CN104206144B (zh) 2014-08-20 2014-08-20 一种红树植物银叶树种苗繁育栽培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10901.8A CN104206144B (zh) 2014-08-20 2014-08-20 一种红树植物银叶树种苗繁育栽培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06144A CN104206144A (zh) 2014-12-17
CN104206144B true CN104206144B (zh) 2016-05-11

Family

ID=52088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10901.8A Active CN104206144B (zh) 2014-08-20 2014-08-20 一种红树植物银叶树种苗繁育栽培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061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4475A (zh) * 2015-09-23 2015-12-23 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管理处 植物海水淡化方法和系统
CN106718602B (zh) * 2016-12-30 2020-02-18 青岛冠中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新建热带吹填岛礁的珊瑚砂上的苗木栽植方法
CN108901574A (zh) * 2018-08-17 2018-11-30 广东中绿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滨海海岸植物苦槛蓝种苗繁育栽培的方法
CN111011079B (zh) * 2018-10-10 2022-06-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叶白蜡的幼苗培育方法及小叶白蜡的种植方法
CN111296230B (zh) * 2020-03-13 2021-03-19 河海大学 一种红树林定植工程的生态基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406570A (zh) * 2020-05-09 2020-07-14 佛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红树植物的淡水化繁育方法
CN112997787B (zh) * 2021-02-07 2022-12-02 广东红树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半红树植物银叶树快速育苗方法
CN114128550B (zh) * 2021-10-27 2023-01-31 珠海市鑫亚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培育耐盐桐花树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3475A (zh) * 2013-06-28 2013-09-11 陆英杰 一种红树林的育苗方法
CN103329726A (zh) * 2013-07-17 2013-10-02 陆英杰 一种红树林的淡水种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88887A (ja) * 2001-09-17 2003-03-25 Shigeo Sakurai 保水性,透水性,素材利用による水質浄化のためのバイオシステム,マングローブの森のバイオシステム,
JP2005224105A (ja) * 2004-02-10 2005-08-25 Shigeru Ito 耐塩接ぎ木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3475A (zh) * 2013-06-28 2013-09-11 陆英杰 一种红树林的育苗方法
CN103329726A (zh) * 2013-07-17 2013-10-02 陆英杰 一种红树林的淡水种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红树植物种质资源现状与苗木繁育关键技术;胡宏友等;《应用生态学报》;20120430;第23卷(第4期);第939-946页 *
红树林苗圃的育苗技术;钟才荣等;《林业实用技术》;20110831(第8期);第30-32页 *
银叶树育苗栽培技术;吕武杭等;《林业实用技术》;20120930(第9期);第31-3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06144A (zh) 2014-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06144B (zh) 一种红树植物银叶树种苗繁育栽培的方法
CN102017856B (zh) 用芦苇根茎移栽重建和恢复湿地植被的方法
CN1316868C (zh) 一种太子参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CN103461049B (zh) 水稻保护地设施栽培技术
CN102948355A (zh) 红树林大苗培育的盆栽技术
CN104285747B (zh) 一种红树植物海漆种苗繁育栽培的方法
US20210161109A1 (en) Method for protecting ecology of coastal mudflat and system used in the method
CN102835243A (zh) 无瓣海桑育苗及造林方法
CN106258755B (zh) 一种红橡树林下套种白芨的种植方法
CN102523861B (zh) 一种玫瑰茄与麻风树间种的方法
CN102067773A (zh) 一种山药的栽培方法
CN102812805A (zh) 一种芡实的种植方法
CN106358825A (zh) 一种多穗柯育苗可以重复利用的扦插基质及其应用
CN102986437A (zh) 一种两面针的人工栽培方法
CN106613616A (zh) 绿茶的种植方法
CN103329802A (zh) 一种无公害草莓高产栽培方法
CN105123253B (zh) 一种七叶一枝花的育苗方法
CN103329726A (zh) 一种红树林的淡水种植方法
CN108990675B (zh) 一种桐花树扦插繁育的方法
CN103430743B (zh) 一种植人参的土壤优化栽培方法
CN100563431C (zh) 诱导山苍子丛生芽的方法
CN105265064B (zh) 蕨类原丝体液体培养育苗方法
CN108575586A (zh) 有利于定植的湿地睡莲根茎高效栽培方法
CN113039989A (zh) 丘陵山区富硒果园改土控草的智能生态化种植方法
CN104756706A (zh) 一种艾纳香苗的移栽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3-38, haixiu Road, block a, building 6, Xilongwan Garden Phase II, N10, Haiwang community, Xin'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Xiaozhou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Xiu Lu Shen Hua Mei Futian District Science Park 1 West Room 302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GREENJIUZHOU LANDSCAP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