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10965B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10965B
CN115810965B CN202310040261.5A CN202310040261A CN115810965B CN 115810965 B CN115810965 B CN 115810965B CN 202310040261 A CN202310040261 A CN 202310040261A CN 115810965 B CN115810965 B CN 1158109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ower
power supply
electrical connector
termi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402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10965A (zh
Inventor
殷定彬
张志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402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109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10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0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10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09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与第一电源端子相连的第一电源端子料带、与第二电源端子相连的第二电源端子料带;将第一、第二电源端子装入绝缘本体的相应端子通道;将第一、第二电源端子的接触部沿所述绝缘本体的横向方向排布;将第一、第二电源端子料带部分地切除。本发明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能够简化制程、有效增加电流通道、改善电源端子的发热情况。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于绝缘本体的若干电源端子,为了传输较大电流而将电源端子设置为至少两层设置的片状结构,如此以使电连接器的制造工艺较为复杂。尤其当电源端子为多排式结构,例如四排式结构时,当对应设置的四片电源端子通过两两贴合的方式进行一次注塑成型而固定,且四排端子焊脚为折弯式结构时,相邻排的焊脚之间有间隙,此结构的工艺制造复杂、不良率和成本均较高。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方便、成本较低且稳定性较高的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与第一电源端子相连的第一电源端子料带、与第二电源端子相连的第二电源端子料带;
S2:将第一、第二电源端子装入绝缘本体的相应端子通道;
S3:将第一、第二电源端子的接触部沿所述绝缘本体的横向方向排布;
S4:将第一、第二电源端子料带部分地切除;
其中,当上述步骤的顺序为S1、S3、S2、S4时,所述电连接器还具有绝缘件,且在步骤S3之后、步骤S2之前,将所述第一、第二电源端子镶埋成型于所述绝缘件,以使所述绝缘件和相应的第一、第二电源端子共同构成第一端子模组,并且在所述步骤S2中,在横向方向上相邻的第一端子模组先后组装入所述绝缘本体,且间隔一个第一端子模组的两个第一端子模组与相同的第一、第二电源端子料带相连,在横向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端子模组与不同的电源端子料带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步骤的顺序为S1、S2、S3、S4或S1、S3、S2、S4,且所述步骤S1还包括:折弯所述第一、第二电源端子以形成向下延伸的焊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第二电源端子料带先自相应的第二电源端子分离,所述第一电源端子料带再部分地与第一电源端子分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第一、第二电源端子镶埋成型于绝缘件时,所述第一、第二电源端子料带均具有位于所述绝缘件前侧的防护臂,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第二电源端子料带移除后,所述第一电源端子料带的防护臂先与第一电源端子分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5:提供与第三电源端子相连的第三电源端子料带、与第四电源端子相连的第四电源端子料带;
S6:将第三、第四电源端子装入绝缘本体的相应端子通道;
S7:将第三、第四电源端子的接触部沿所述绝缘本体的横向方向排布;
S8:将第三、第四电源端子料带部分地切除。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步骤的顺序为S5、S6、S7、S8或S5、S7、S6、S8,所述步骤S5还包括,折弯所述第三、第四电源端子以形成向下延伸的焊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当上述第三、第四电源端子的制作步骤顺序为S5、S7、S6、S8时,所述电连接器还具有另一绝缘件,且在步骤S7之后、步骤S6之前,将所述第三、第四电源端子镶埋成型于所述另一绝缘件,以使所述另一绝缘件和相应的第三、第四电源端子共同构成第二端子模组;所述步骤S6中,在横向方向上相邻的第二端子模组先后组装入所述绝缘本体,且间隔一个第二端子模组的两个第二端子模组与相同的第三、第四电源端子料带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9:提供信号端子,并将信号端子装入所述绝缘本体的相应端子槽内;
S10:提供盖体,并将盖体组装至所述绝缘本体的后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所制作的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端子模组,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向前开放设置的若干端子通道,每一所述端子模组包括端子组及固定所述端子组的绝缘件,每一所述端子组包括第一电源端子和第二电源端子,所述第一电源端子和第二电源端子均具有固定于所述绝缘件内的固定部、自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延伸且位于所述绝缘件前侧的接触部及自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向下延伸的焊脚,每一端子组内的第一、第二电源端子的接触部沿所述绝缘本体的横向方向排布、焊脚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电源端子和第二电源端子的固定部均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固定段、自所述第一固定段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二固定段,所述第一、第二固定段及两者相连的部位均镶埋成型于所述绝缘件内,且所述焊脚为鱼眼式结构。
本发明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通过第一、第二电源端子料带实现第一、第二电源端子的整体移动和组装,有利于其向绝缘本体内的组装,同时,在组装入绝缘本体时,将第一、第二电源端子的接触部沿横向方向排布,从而降低电连接器的制造难度、增加电流通路,并且有效抑制电源端子发热,提高电连接器的传输可靠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组装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电连接器的部分组装图。
图5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剖视图,其中端子模组未完全装入绝缘本体。
图6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另一剖视图,其中端子模组完全装入绝缘本体。
图7是本发明电连接器中下侧电源端子及其料带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下侧电源端子及其料带将第二电源端子料带移除后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下侧电源端子及其料带继续将第一电源端子料带部分移除后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电连接器中上侧电源端子及其料带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中下侧电源端子及其料带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下侧电源端子及料带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电连接器中上侧电源端子及其料带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电连接器中电源端子及其料带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电连接器中电源端子及其料带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发明电连接器100的较佳实施方式,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及若干端子模组2。
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向前开放设置的若干端子通道12及若干端子槽13,每一所述端子槽13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端子通道12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
每一所述端子模组2包括端子组2s及固定所述端子组的绝缘件3,每一所述端子组2s包括第一电源端子21和第二电源端子22,所述第一电源端子21和第二电源端子22均具有固定于所述绝缘件3内的固定部201、自所述固定部201的一端延伸且位于所述绝缘件3前侧的接触部202及自所述固定部201的另一端向下延伸的焊脚203,每一端子组2s内的第一、第二电源端子21、22的接触部202沿所述绝缘本体1的横向方向排布、焊脚203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电源端子21和第二电源端子22的固定部201均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固定段2011、自所述第一固定段2011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二固定段2012,所述第一、第二固定段2011、2012及两者相连的部位均镶埋成型于所述绝缘件3内,且所述焊脚203为鱼眼式结构。
参照图5至图7所示,每一所述固定部201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段2011前侧以与所述绝缘本体1相固定的干涉段2013,所述干涉段2013具有位于其横向方向上两侧且暴露于所述绝缘件3前侧的料带连接部2014。
每一端子组内的第一、第二电源端子21、22的料带连接部2014在前后方向上错开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子模组2包括上端子模组2b和下端子模组2a,所述上、下端子模组2b、2a的接触部202在高度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上、下端子模组2b、2a均具有若干所述端子组,每一所述端子组均至少包括一根第一电源端子21和一根第二电源端子22。
所述绝缘件3包括形成所述上端子模组2b的上绝缘件3b和形成所述下端子模组2a的下绝缘件3a,所述上绝缘件3b整体呈L形以在其下侧形成缺部301,所述下绝缘件3a收容于所述缺部301。
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将相对设置的上、下端子模组2b、2a隔开的间隔壁15,所述绝缘件3具有凹设于其前端的凹陷部31,所述间隔壁15向后突伸入所述上、下绝缘件3b、3a的凹陷部31连通形成的空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绝缘件3b和下绝缘件3a均具有所述凹陷部31,且相对设置的上、下绝缘件3b、3a的所述凹陷部31相连通。
另外,所述电连接器100还具有位于所述端子模组在横向方向上一侧的若干信号端子4及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后侧的盖体5,所述信号端子4自后向前装入所述绝缘本体1的相应端子槽13内。
所述绝缘本体1还具有将所述绝缘件3的前部遮盖的遮挡壁14,所述遮挡壁14遮盖于所述绝缘件3前侧的前突部32。在横向方向上,所述盖体5具有分置于其横向方向上两侧的凸出部51和卡扣部52,所述凸出部51位于所述盖体5靠近端子模组2的一侧,且朝向靠近所述端子模组2的方向突伸,所述卡扣部52与所述绝缘本体1卡扣固定。
请参图1至图6,并结合图7至图10所示,在本发明中,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与第一电源端子21相连的第一电源端子料带61、与第二电源端子相连的第二电源端子料带62;
S2:将第一、第二电源端子21、22装入绝缘本体1的相应端子通道12;
S3:将第一、第二电源端子21、22的接触部202沿所述绝缘本体1的横向方向排布;
S4:将第一、第二电源端子21、22料带部分地切除。
在上述步骤中,符号S1~S4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并不限定制造顺序,例如S2和S3所代表的步骤顺序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结构来调整,步骤S2可以在步骤S3之后,也可以在步骤S3之前,所述第一、第二电源端子料带61、62及下文中所提到的第三、第四电源端子料带63、64统称为电源端子料带,也可简称为料带。同时,在介绍电连接器100的制造方法时,为了便于说明,将下端子模组2a中的电源端子称之为第一、第二电源端子21、22,将上端子模组2b中的电源端子称之为第三、第四电源端子23、24。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的顺序为S1、S2、S3、S4或S1、S3、S2、S4,且所述步骤S1还包括:折弯所述第一、第二电源端子21、22以形成向下延伸的焊脚203。
其中,当上述步骤的顺序为S1、S3、S2、S4时,所述电连接器100还具有绝缘件3,且在步骤S3之后、步骤S2之前,将所述第一、第二电源端子21、22镶埋成型于所述绝缘件3,以使所述绝缘件3和相应的第一、第二电源端子21、22共同构成第一端子模组,所述第一端子模组也即前文中所讲的下端子模组2a。
在所述步骤S2中,在横向方向上相邻的第一端子模组先后组装入所述绝缘本体1,且如图7所示,间隔一个第一端子模组的两个第一端子模组与相同的第一、第二电源端子料带61、62相连,也即,在横向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端子模组与不同的电源端子料带相连。
图7至图9展示了步骤S4中第一、第二电源端子料带61、62的移除过程,在所述步骤S4中,如图7至图8所示,所述第二电源端子料带62先自相应的第二电源端子22分离,如图8至图9所示,所述第一电源端子料带61再部分地与第一电源端子21分离。
当所述第一、第二电源端子21、22镶埋成型于绝缘件3时,所述第一、第二电源端子料带61、62均具有位于所述绝缘件3前侧的防护臂601,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第二电源端子料带62移除后,所述第一电源端子料带61的防护臂601先与第一电源端子21分离,每一所述防护臂601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防护段6011及自所述第一防护段6011的底端向前或向后延伸的第二防护段6012,所述防护臂601位于所述焊脚203的前侧,以在端子模组运输、转移的过程中保护焊脚203,以免焊脚203突露在绝缘件3的下侧而被撞伤。
所述第一电源端子料带61还具有沿纵长方向(也即前述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段602、与所述第一连接段602相连的第二连接段603及第三连接段604,所述第一连接段602位于所述电源端子料带的后侧,所述第二连接段603及第三连接段604均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602的前侧,所述第二连接段603将电源端子的第一固定段2011后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602相连,所述防护臂601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段604与所述第一连接段602相连。
所述第二电源端子料带62与第一电源端子料带61的基本结构相同,区别仅在于所述第二电源端子料带62不具有与第一固定段2011后端相连的第二连接段603。也即,于所述第一电源端子21在横向方向上的侧边缘上,具有在前后方向上错开的两个部位与第一电源端子料带61相连,而第二电源端子22仅有一个部位与第二电源端子料带62相连。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器100还具有所述第三、第四电源端子23、24,且所述第三、第四电源端子23、24位于所述第一、第二电源端子21、22的上侧,此时,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制造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5:提供与第三电源端子23相连的第三电源端子料带63、与第四电源端子24相连的第四电源端子料带64;
S6:将第三、第四电源端子23、24装入绝缘本体1的相应端子通道12;
S7:将第三、第四电源端子23、24的接触部202沿所述绝缘本体1的横向方向排布;
S8:将第三、第四电源端子料带63、64部分地切除。
同步骤S1~S4,在上述步骤中,符号S5~S8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并不限定制造顺序,例如S6和S7所代表的步骤顺序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结构来调整,步骤S6可以在步骤S7之后,也可以在步骤S7之前。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器100具有位于下侧的第一、第二电源端子21、22及位于上侧的第三、第四电源端子23、24;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器100也可仅具有第一、第二电源端子21、22,而不具有第三、第四电源端子23、24,此时无需完成步骤S5~S8。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的顺序为S5、S6、S7、S8或S5、S7、S6、S8,所述步骤S5还包括,折弯所述第三、第四电源端子23、24以形成向下延伸的焊脚203。
当上述第三、第四电源端子23、24的制作步骤顺序为S5、S7、S6、S8时,所述电连接器100还具有另一绝缘件(也即上绝缘件3b),且在步骤S7之后、步骤S6之前,将所述第三、第四电源端子23、24镶埋成型于所述另一绝缘件3b,以使所述另一绝缘件3b和相应的第三、第四电源端子23、24共同构成第二端子模组;所述步骤S6中,在横向方向上相邻的第二端子模组先后组装入所述绝缘本体1,且间隔一个第二端子模组的两个第二端子模组与相同的第三、第四电源端子料带63、64相连。
如图10所示,所述第三、第四电源端子料带63、64也均具有位于所述绝缘件3前侧的防护臂601,在所述步骤S8中,在所述第四电源端子料带64自第四电源端子24移除后,所述第三电源端子料带63的防护臂601先与第三电源端子23分离。
如图11至图13所示,为本发明电连接器100的电源端子及其料带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图11、12为下侧电源端子及其料带的示意图,图13为上侧电源端子及其料带的示意图。以下侧电源端子及其料带为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第一、第二电源端子料带61、62的第一连接段602分置于所述电源端子在前后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第二电源端子料带61、62的第三连接段604分别自相应的第一连接段602相向延伸。图13中的上侧电源端子及其料带与图11中下侧电源端子及其料带的基本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图14至图15为本发明电源端子的第三、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电源端子仅通过其后端与料带相连,并且此时料带仅具有第一连接段602,此时,电源端子的外侧并未成型绝缘件3,其直接组装入绝缘本体1中,并且该第三、第四实施例所对应的电连接器100在仅具有时第一、第二电源端子21、22时的制造方法包括上述步骤S1~S4,在具有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电源端子21~24时的制造方法包括上述步骤S1~S4及步骤S5~S8。
进一步地,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制造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9:提供信号端子4,并将信号端子4装入所述绝缘本体1的相应端子槽13内;
S10:提供盖体5,并将盖体5组装至所述绝缘本体1的后侧。
上述步骤的顺序为先步骤S9再步骤S10,也即,先将信号端子4装入绝缘本体1中,再进行盖体5的组装。
本发明电连接器通过第一、第二电源端子料带61、62实现第一、第二电源端子21、22的整体移动和组装,有利于其向绝缘本体1内的组装,同时,在组装入绝缘本体1时,将第一、第二电源端子21、22的接触部202沿横向方向排布,从而降低电连接器100的制造难度、增加电流通路,并且有效抑制电源端子发热,提高电连接器的传输可靠度。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与第一电源端子相连的第一电源端子料带、与第二电源端子相连的第二电源端子料带;
S2:将第一、第二电源端子装入绝缘本体的相应端子通道;
S3:将第一、第二电源端子的接触部沿所述绝缘本体的横向方向排布;
S4:将第一、第二电源端子料带部分地切除;
其中,当上述步骤的顺序为S1、S3、S2、S4时,所述电连接器还具有绝缘件,且在步骤S3之后、步骤S2之前,将所述第一、第二电源端子镶埋成型于所述绝缘件,以使所述绝缘件和相应的第一、第二电源端子共同构成第一端子模组,并且在所述步骤S2中,在横向方向上相邻的第一端子模组先后组装入所述绝缘本体,且间隔一个第一端子模组的两个第一端子模组与相同的第一、第二电源端子料带相连,在横向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端子模组与不同的电源端子料带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为S1、S2、S3、S4或S1、S3、S2、S4,且所述步骤S1还包括:折弯所述第一、第二电源端子以形成向下延伸的焊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第二电源端子料带先自相应的第二电源端子分离,所述第一电源端子料带再部分地与第一电源端子分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第二电源端子镶埋成型于绝缘件时,所述第一、第二电源端子料带均具有位于所述绝缘件前侧的防护臂,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第二电源端子料带移除后,所述第一电源端子料带的防护臂先与第一电源端子分离。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S5:提供与第三电源端子相连的第三电源端子料带、与第四电源端子相连的第四电源端子料带;
S6:将第三、第四电源端子装入绝缘本体的相应端子通道;
S7:将第三、第四电源端子的接触部沿所述绝缘本体的横向方向排布;
S8:将第三、第四电源端子料带部分地切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为S5、S6、S7、S8或S5、S7、S6、S8,所述步骤S5还包括,折弯所述第三、第四电源端子以形成向下延伸的焊脚。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上述第三、第四电源端子的制作步骤顺序为S5、S7、S6、S8时,所述电连接器还具有另一绝缘件,且在步骤S7之后、步骤S6之前,将所述第三、第四电源端子镶埋成型于所述另一绝缘件,以使所述另一绝缘件和相应的第三、第四电源端子共同构成第二端子模组;所述步骤S6中,在横向方向上相邻的第二端子模组先后组装入所述绝缘本体,且间隔一个第二端子模组的两个第二端子模组与相同的第三、第四电源端子料带相连。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S9:提供信号端子,并将信号端子装入所述绝缘本体的相应端子槽内;
S10:提供盖体,并将盖体组装至所述绝缘本体的后侧。
9.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所制作的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端子模组,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向前开放设置的若干端子通道,每一所述端子模组包括端子组及固定所述端子组的绝缘件,每一所述端子组包括第一电源端子和第二电源端子,所述第一电源端子和第二电源端子均具有固定于所述绝缘件内的固定部、自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延伸且位于所述绝缘件前侧的接触部及自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向下延伸的焊脚,每一端子组内的第一、第二电源端子的接触部沿所述绝缘本体的横向方向排布、焊脚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端子和第二电源端子的固定部均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固定段、自所述第一固定段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二固定段,所述第一、第二固定段及两者相连的部位均镶埋成型于所述绝缘件内,且所述焊脚为鱼眼式结构。
CN202310040261.5A 2023-01-13 2023-01-13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158109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0261.5A CN115810965B (zh) 2023-01-13 2023-01-13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0261.5A CN115810965B (zh) 2023-01-13 2023-01-13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0965A CN115810965A (zh) 2023-03-17
CN115810965B true CN115810965B (zh) 2023-06-02

Family

ID=85487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40261.5A Active CN115810965B (zh) 2023-01-13 2023-01-13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1096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112093A (ja) * 2015-12-16 2017-06-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圧着装置
CN107591664A (zh) * 2017-07-24 2018-01-16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导电端子的制造方法
CN111969353A (zh) * 2020-08-28 2020-11-20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TWI723759B (zh) * 2020-01-22 2021-04-01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112093A (ja) * 2015-12-16 2017-06-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圧着装置
CN107591664A (zh) * 2017-07-24 2018-01-16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导电端子的制造方法
TWI723759B (zh) * 2020-01-22 2021-04-01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CN111969353A (zh) * 2020-08-28 2020-11-20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0965A (zh) 2023-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55416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nsertion loss control window in a contact module
US965384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good anti-EMI perfprmance
KR100808728B1 (ko) 고속 커넥터
JP341440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及びコンタクト
US4781620A (en) Flat ribbo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system
US20220173550A1 (en) Integrally shielded cable connector
US9172149B2 (en) Cable assembly with improved wire management
US4938719A (en) Junction block
US8979587B2 (en) Cable assembly having a wire management with an electroplated layer
US11239617B2 (en) Cable receptacle connector
US20110250783A1 (en) Cable assembly with improved terminating mean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11048927B (zh) 电连接器
CN108963512B (zh) 连接件模组及其制程方法
US6544050B1 (en) Electrical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CN113555708A (zh) 插头连接器
CN105098540A (zh) 具有引线框架的电连接器
US1143112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0932002B (zh) 电连接器及其对接连接器
CN115810965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3708155A (zh) 电连接器组件
US1101845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nsertion loss control window in a contact module
US10714237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differential pair cable assembly
CN112072409A (zh) 电连接件模组
CN105098514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9411921B (zh) 高频大电流usb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