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08793A - 头戴式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头戴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08793A
CN115808793A CN202111081769.7A CN202111081769A CN115808793A CN 115808793 A CN115808793 A CN 115808793A CN 202111081769 A CN202111081769 A CN 202111081769A CN 115808793 A CN115808793 A CN 1158087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mounting
magnet
assembly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817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月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8176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087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08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087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头戴式设备,属于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头戴式设备包括:外挂主体,设置有第一挂载组件;镜框,与所述外挂主体绕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镜框远离所述转动轴的一端配置为在所述镜框相对于所述外挂主体转动时可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外挂主体的一侧运动,以折叠或展开所述镜框;以及第一功能镜片,安装在所述镜框上。采用本申请所述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将外挂设备进行更改,并设计为分体式的,将分体式的结构采用转动连接的形式,使得镜框及第一功能镜片在不使用时进行折叠,在使用时进行展开,整体设计使得收纳时缩小外挂设备的收纳体积,同时降低波导片损伤风险。

Description

头戴式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智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头戴式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头戴式设备例如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眼镜采用外挂设备的形式,由于外挂设备的形状多是L拐角形,收纳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头戴式设备,包括:
外挂主体,设置有第一挂载组件;
镜框,与所述外挂主体绕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镜框远离所述转动轴的一端配置为在所述镜框相对于所述外挂主体转动时可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外挂主体的一侧运动,以折叠或展开所述镜框;以及
第一功能镜片,安装在所述镜框上。
采用本申请所述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将外挂设备进行更改,并设计为分体式的,将分体式的结构采用转动连接的形式,使得镜框及第一功能镜片在不使用时进行折叠,在使用时进行展开,整体设计使得收纳时缩小外挂设备的收纳体积,同时降低波导片损伤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头戴式设备的装配图;
图2为本申请图1所示实施例中佩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图1所示实施例中佩戴设备的爆炸图;
图4为本申请图3所示实施例中佩戴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图4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壳体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图4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图4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图4所示实施例中遮蔽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图4所示实施例中鼻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图3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支腿一个视角的爆炸图;
图11为本申请图10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支腿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图11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挂载组件的爆炸图;
图13为本申请图10所示实施例中支腿主体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图10所示实施例中支腿主体另一视角中的爆炸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转轴与连接臂主体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16为本申请图15所示实施例中转轴与连接臂主体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17为本申请图3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功能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图3所示实施例中第一电路系统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图18所示实施例中第一电路系统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图20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柔性电路板、支腿主体及第一连接臂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图1所示实施例中外挂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图22所示实施例中外挂设备的剖视图;
图24为本申请图23所示实施例中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图24所示实施例中第三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图23所示实施例中壳体主体与第三连接臂连接时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挂载组件与第二挂载组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挂载组件与第二挂载组件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挂载组件与第二挂载组件配合的示意简图;
图30为本申请图24所示实施例中壳体侧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申请图24所示实施例中触摸键组件的爆炸图;
图32为本申请图31所示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申请图23所示实施例中第二电路系统的爆炸图;
图3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框架示意图;
图38为本申请中一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阐述了一种头戴式设备。该头戴式设备可以为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设备,例如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眼镜。当然,该头戴式设备也可以为其他需要佩戴在用户头部的设备,例如眼镜,例如具有照明等其他功能且可佩戴在用户头部的设备,不再赘述。下面以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眼镜为例进行详细阐述。
在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眼镜的示例中,头戴式设备可被配置成通过信号连接将数据传递到外部处理设备并从外部处理设备接收数据,信号连接可以是有线连接、无线连接或其组合。然而,在其他情形中,头戴式设备可用作独立设备,即在头戴式设备自身进行数据处理。信号连接可以被配置成承载任何种类的数据,诸如图像数据(例如,静止图像和/或完全运动视频,包括2D和3D图像)、音频、多媒体、语音和/或任何其他类型的数据。外部处理设备可以是例如游戏控制台、个人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智能电话或其他类型的处理设备。信号连接可以是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Wi-Fi连接、蓝牙或蓝牙低能量(BLE)连接、以太网连接、电缆连接、DSL连接、蜂窝连接(例如,3G、LTE/4G或5G)等或其组合。附加地,外部处理设备可以经由网络与一个或多个其他外部处理设备通信,网络可以是或包括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内联网、城域网(MAN)、全球因特网或其组合。
头戴式设备中可安装显示组件、光学器件、传感器和处理器等。在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眼镜的示例中,显示组件被设计成,例如,通过将光投影到用户眼睛中实现虚拟现实眼镜的功能,例如,通过将光投影到用户眼睛中,在用户对其现实世界环境的视图上覆盖图像实现增强现实眼镜的功能。头戴式设备还可包括传感器例如环境光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等,并且还可包括电子电路系统以控制上述部件中的至少一些并且执行相关联的数据处理功能。电子电路系统可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头戴式设备的装配图。该头戴式设备100可包括佩戴设备200以及安装在佩戴设备200上的外挂设备400。其中,佩戴设备200可佩戴在用户头部。佩戴设备200与外挂设备400配合,可在用户眼睛前方,实现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功能,当然也可以实现其他功能,不再赘述。在一实施例中,可省略佩戴设备200和外挂设备400中的一个,而佩戴设备200和外挂设备400中的另一个可单独使用。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文中的具体含义。
请一同参阅图1、图2和图3,图2为本申请图1所示实施例中佩戴设备200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图1所示实施例中佩戴设备200的爆炸图。佩戴设备200可包括用于佩戴在用户头部的框架结构10、安装在框架结构10上的第一功能镜片模组20以及安装在框架结构10上的第一电路系统30。其中,第一功能镜片模组20对应于用户眼睛设置,以实现某种光学功能例如光线透过、视力矫正、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第一电路系统30可与第一功能镜片模组20配合实现第一功能镜片模组20的某种光学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路系统30是用于与外挂设备400配合,实现外挂设备400和/或第一功能镜片模组20的功能。
需要指出的是,此处以及下文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
框架结构10可包括佩戴主体40以及与佩戴主体40相对两端连接的支撑部50。其中,佩戴主体40可佩戴在用户的鼻梁上。支撑部50可架设在用户的耳朵与头部之间。佩戴主体40和支撑部50配合佩戴在用户头部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结构10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佩戴,例如佩戴主体40也可以与支撑部50连接形成一环状结构或半环状结构,以佩戴在用户头部。可以理解地,框架结构10可不仅限于佩戴主体40和支撑部50,其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不做赘述。
请参阅图3和图4,图4为本申请图3所示实施例中佩戴主体40的结构示意图。佩戴主体40可包括一侧与支撑部50连接的第一壳体41、罩设在第一壳体41远离支撑部50一侧的遮蔽件42、安装在第一壳体41上的第一连接件43、罩设在第一壳体41远离支撑部50一侧的装配框44以及安装在装配框44上的鼻托45。其中,第一壳体41可与装配框44配合安装固定第一功能镜片模组20。第一壳体41可与装配框44通过第一连接件43连接固定。第一壳体41可用于与第一电路系统30配合。遮蔽件42可用于遮挡设置在第一壳体41上的第一电路系统30,以提升佩戴主体40的外观表现力。鼻托45可用于在佩戴主体40佩戴在用户鼻梁上时支撑佩戴主体40。
请参阅图4、图5、图6和图7,图5为本申请图4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壳体41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图4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壳体4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图4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壳体41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一壳体41的材质可为硬性材料。第一壳体41可包括用于与第一电路系统30配合的通道壳411、在通道壳411一侧设置且与装配框44扣合连接的安装框412以及与通道壳411连接且分别设置在通道壳411两侧及安装框412两侧的连接臂413。其中,通道壳411与安装框412可均位于装配框44的同一侧。安装框412与装配框44配合以夹持固定第一功能镜片模组20。连接臂413用于与支撑部50连接,以实现第一壳体41与支撑部50的连接。
通道壳411大体可呈条形板状结构。通道壳411远离支撑部50的一侧可依次罩设遮蔽件42以及装配框44。通道壳411可包括呈条形状的本体4111以及自本体4111延伸方向上的两个长边边缘向遮蔽件42一侧弯折设置的第一凸沿4112和第二凸沿4113。其中,本体4111、第一凸沿4112以及第二凸沿4113围设形成走线通道41a,以布置第一电路系统30。遮蔽件42用于对布置在走线通道41a中第一电路系统30进行遮挡。第一凸沿4112位于本体4111远离安装框412的一侧,第二凸沿4113位于本体4111靠近安装框412的一侧。第一凸沿4112以及第二凸沿4113在自本体4111的长边边缘延伸方向延伸并延伸至第一凸沿4112与第二凸沿4113相连接的位置。可以理解地,第一凸沿4112与第二凸沿4113也可通过在本体4111短边边缘的凸沿连接在一起。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凸沿4112与第二凸沿4113也可以作为本体4111边缘向一侧延伸设置的凸沿的一部分或全部。
可以理解地,对于“第一凸沿”、“第二凸沿”以及“凸沿”等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一凸沿”称为“第二凸沿”,相应地,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二凸沿”称为“第一凸沿”。
本体4111的中部可向遮蔽件42一侧凹陷设置以形成让位部例如第一让位部41b,以对用户鼻梁让位。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让位部41b可以省略。
本体4111在延伸方向上的两端端部可开设连通孔41c,以与第一电路系统30配合。在一实施例中,本体4111也可仅在本体4111在延伸方向上的一端端部开设连通孔41c。
第一凸沿4112可自本体4111的边缘向装配框44一侧延伸设置。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凸沿4112在第一让位部41b的两侧设置第一安装部4114,以用于安装第一连接件43。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4114可为凹槽。凹槽可自第一凸沿4112靠近第二凸沿4113一侧的表面向内凹陷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4114可仅设置在第一让位部41b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沿4112与第一让位部41b对应的位置可与本体4111的表面平齐。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沿4112在第一让位部41b的一侧且在未设置第一安装部4114的部位可与本体4111的表面平齐。
第二凸沿4113自本体4111的边缘向装配框44一侧延伸设置。
第二凸沿4113可包括与第一让位部41b相对的第一子凸沿4113a以及位于第一子凸沿4113a两侧的第二子凸沿4113b。其中,第一子凸沿4113a与第二子凸沿4113b相连接。
可以理解地,对于“第一子凸沿”、“第二子凸沿”以及“子凸沿”等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一子凸沿”称为“第二子凸沿”,相应地,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二子凸沿”称为“第一子凸沿”。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子凸沿4113a自本体4111的边缘向装配框44一侧延伸的延伸长度与第一凸沿4112自本体4111的边缘向装配框44一侧延伸的延伸长度相同,以提高外观表现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凸沿4112与第一让位部41b对应的位置可与本体4111的表面平齐时,第一子凸沿4113a与本体4111的表面平齐。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子凸沿4113b自本体4111的边缘向装配框44一侧延伸的延伸长度较第一凸沿4112自本体4111的边缘向装配框44一侧延伸的延伸长度短,以对装配框44让位。可以理解地,第二子凸沿4113b自本体4111的边缘向装配框44一侧延伸的延伸长度也可以与第一凸沿4112自本体4111的边缘向装配框44一侧延伸的延伸长度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沿4112在第一让位部41b的一侧且在未设置第一安装部4114的部位与本体4111的表面平齐时,与第一凸沿4112在第一让位部41b的一侧且在未设置第一安装部4114的部位相对的第二子凸沿4113b可与本体4111的表面平齐。
第二子凸沿4113b设置有第二安装部4115,以与第一功能镜片模组20配合。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4115可为凹槽。凹槽可自第二子凸沿4113b靠近第一凸沿4112一侧的表面向内凹陷设置。
请参阅图5、图6和图7,安装框412的数量可包括两个,分别为第一安装框412a和第二安装框412b。第一安装框412a和第二安装框412b分别对称且间隔设置。第一安装框412a和第二安装框412b之间的间隙可对人体例如鼻梁进行让位,便于在第一安装框412a和第二安装框412b之间安装鼻托45。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框412a和第二安装框412b可省略其中一个。
安装框412例如第一安装框412a和第二安装框412b可包括自第二子凸沿4113b向远离第一凸沿4112一侧延伸设置的安装框主体4121。可以理解地,第二子凸沿4113b可以省略,安装框主体4121可自本体4111与第二子凸沿4113b相对的位置向远离第一凸沿4112一侧延伸设置。
安装框主体4121中部开设透光孔4122,以使安装框主体4121呈环状结构,透光孔4122用于与第一功能镜片模组20配合。在一实施例中,透光孔4122可向安装框主体4121的边缘延伸设置,以使得安装框主体4121呈半环状结构。
安装框主体4121的边缘设置第三凸沿4123,以与第一连接件43和/或第一功能镜片模组20配合。第三凸沿4123自安装框主体4121的边缘向装配框44的一侧弯折设置。
第三凸沿4123在安装框主体4121与第二子凸沿4113b相连接的边缘断开形成的两端中的一端可与第一凸沿4112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可与第一子凸沿4113a的一端相连接。在一实施例中,第三凸沿4123远离安装框主体4121一侧的表面可与第三凸沿4123远离本体4111一侧的表面平齐。在一实施例中,第三凸沿4123远离安装框主体4121一侧的表面可与第一子凸沿4113a远离本体4111一侧的表面平齐。在一实施例中,第三凸沿4123的一端可同时与第一子凸沿4113a的一端、第二子凸沿4113b与第一子凸沿4113a相连接的一端连接。
第三凸沿4123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4124,第一安装部4124与第一凸沿4112上的第一安装部4114配合一同安装第一连接件43。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4124可为凹槽。凹槽可自第三凸沿4123靠近透光孔4122一侧的表面向内凹陷设置。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框412a和第二安装框412b中的一个可不设置第一安装部4124。
请参阅图7,第一安装框412a在靠近第二安装框412b的一侧及第二安装框412b在靠近第一安装框412a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接部412c,以用于安装鼻托45。在一实施例中,连接部412c可为凹槽。凹槽可自第三凸沿4123远离透光孔4122一侧的表面向内凹陷设置。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框412a及第二安装框412b中的一个可不设置连接部412c。
连接臂413的数量可包括两个,分别为第一连接臂413a和第二连接臂413b。第一连接臂413a和第二连接臂413b可分别位于通道壳411例如本体4111在延伸方向上的两端端部。第一连接臂413a和第二连接臂413b可位于通道壳411例如本体4111靠近支撑部50的同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臂413a和第二连接臂413b的安装位置还可以是安装在安装框主体4121上。当然,第一连接臂413a和第二连接臂413b的安装位置还可以是其他,只要第一连接臂413a和第二连接臂413b对称设置并可用于与支撑部50连接即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臂413a和第二连接臂413b可以省略。通道壳411或安装框412直接与支撑部50连接。
连接臂413例如第一连接臂413a和第二连接臂413b可包括与通道壳411例如本体4111靠近支撑部50一侧连接且内部设置有卡固空间41d(图6所示)的连接臂主体4131以及设置在连接臂主体4131远离通道壳411例如本体4111一端的第一及第二安装板4132、4133。其中,第一及第二安装板4132、4133用于与支撑部50连接。
连接臂主体4131的卡固空间41d可用于卡固第一电路系统30的部分结构。卡固空间41d可与连通孔41c连通,以便于第一电路系统30的布置。
第一及第二安装板4132、4133对称设置且间隔设置,以用于在第一及第二安装板4132、4133之间容纳支撑部50的端部并与支撑部50连接。第一及第二安装板4132、4133可在安装框412自第二子凸沿4113b向一侧延伸的延伸方向上依次布置。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及第二安装板4132、4133也可设置枢接部例如枢接孔或枢接轴以与支撑部50转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臂主体4131设置有抵接板4134,以与支撑部50配合。抵接板4134可设置在第一连接臂413a和第二连接臂413b相互远离的两侧。在一实施例中,抵接板4134与第一及第二安装板4132、4133连接固定。在一实施例中,抵接板4134远离连接臂主体4131一侧的边缘可与第一及第二安装板4132、4133的边缘平齐。
请参阅图4,遮蔽件42可采用硬性材料制成,当然也可以采用与第一壳体41相同的材料。遮蔽件42可扣设在通道壳411上,以用于遮挡第一电路系统30。遮蔽件42可包括扣设在通道壳411上的遮蔽件主体421以及位于遮蔽件主体421两端的第一固定盖422及第二固定盖423。其中,遮蔽件主体421可与通道壳411的本体4111相对设置。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盖422及第二固定盖423可至少省略其中一个。
遮蔽件主体421分别与第一凸沿4112及第二凸沿4113连接固定例如卡扣连接、粘接、插接。当然,也可以在第一固定盖422及第二固定盖423与第一壳体41连接固定时,遮蔽件主体421仅与第一凸沿4112及第二凸沿4113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遮蔽件主体421与第一凸沿4112靠近第二凸沿4113一侧的表面抵接。遮蔽件主体421与第二凸沿4113靠近第一凸沿4112一侧的表面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凸沿4113自本体4111边缘延伸的长度与第一凸沿4112自本体4111边缘延伸的长度一样时,遮蔽件主体421与第二凸沿4113靠近第一凸沿4112一侧的表面抵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遮蔽件主体421远离本体4111一侧的表面可与第一凸沿4112及第二凸沿4113的表面平齐。在一实施例中,遮蔽件主体421可直接与第一凸沿4112远离本体4111一侧的表面平齐,可与第二凸沿4113远离本体4111一侧的表面平齐。
在一实施例中,遮蔽件42可包括与第一让位部41b相对的第一遮蔽部4211以及位于第一遮蔽部4211两侧且与第一遮蔽部4211连接固定的第二遮蔽部4212。其中,靠近第一固定盖422一侧的第二遮蔽部4212的一端与第一固定盖422连接固定。靠近第二固定盖423一侧的第二遮蔽部4212的一端与第二固定盖423连接固定。在一实施例中,位于第一遮蔽部4211一侧的第二遮蔽部4212可以省略。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遮蔽部4211可以省略。
可以理解地,对于“第一遮蔽部”、“第二遮蔽部”以及“遮蔽部”等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一遮蔽部”称为“第二遮蔽部”,相应地,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二遮蔽部”称为“第一遮蔽部”。
第一遮蔽部4211与本体4111相对设置。第一遮蔽部4211可与第一子凸沿4113a及第一凸沿4112中与第一子凸沿4113a相对的部位连接固定。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遮蔽部4211可与第一子凸沿4113a远离本体4111一侧的表面连接固定例如插接固定、卡扣固定、粘接固定、焊接固定等。第一遮蔽部4211可与第一凸沿4112远离本体4111一侧的表面连接固定例如插接固定、卡扣固定、粘接固定、焊接固定等。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遮蔽部4211可与第一子凸沿4113a靠近第一凸沿4112一侧的表面连接固定。第一遮蔽部4211远离本体4111一侧的表面与第一子凸沿4113a平齐。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遮蔽部4211可与第一凸沿4112靠近第一子凸沿4113a一侧的表面连接固定。第一遮蔽部4211远离本体4111一侧的表面与第一凸沿4112平齐。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遮蔽部4211可与通道壳411为一体结构,即作为通道壳411的一部分,而与第二遮蔽部4212为两个独立的个体。
第二遮蔽部4212与本体4111相对设置。第二遮蔽部4212可与第二子凸沿4113b及第一凸沿4112中与第二子凸沿4113b相对的部位连接固定。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遮蔽部4212可与第二子凸沿4113b远离本体4111一侧的表面连接固定例如插接固定、卡扣固定、粘接固定、焊接固定等。第二遮蔽部4212可与第一凸沿4112靠近第二子凸沿4113b一侧的表面连接固定例如插接固定、卡扣固定、粘接固定、焊接固定等。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遮蔽部4212可与第二子凸沿4113b靠近第一凸沿4112一侧的表面连接固定。在一实施例中,位于第一遮蔽部4211两侧的两个第二遮蔽部4212中的一个可与通道壳411为一整体,即作为通道壳411的一部分,而与第一遮蔽部4211为两个独立的个体。
固定盖例如第一固定盖422及第二固定盖423用于盖设本体4111两端端部设置的连通孔41c。固定盖例如第一固定盖422可包括与本体4111相对设置的固定盖主体4221。固定盖主体4221可与第一凸沿4112及第二凸沿4113靠近连通孔41c一侧的表面抵接,当然也可以是粘接固定、卡口固定、插接固定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盖主体4221可与本体4111抵接,当然也可以是粘接固定、插接固定、卡扣固定等。当然,固定盖主体4221也可与本体4111间隔设置。
固定盖主体4221中部开设通光孔4222,以与本体4111上的连通孔41c相对设置,使得通光孔4222与连通孔41c均与第一电路系统30配合。在一实施例中,通光孔4222与连通孔41c均为圆形孔且同轴设置。
固定盖主体4221还开设有第一安装孔4223,以与本体4111上的连通孔41c相对设置,使得第一安装孔4223与连通孔41c均与第一电路系统30配合
固定盖主体4221还设置有可伸入本体4111的连通孔41c内与本体4111卡固连接的卡固板4224。在一实施例中,卡固板4224可伸入卡固空间41d与连接臂主体4131卡固连接,而不与本体4111卡固连接,当然,也可以与本体4111卡固连接。在一实施例中,卡固板4224还可与第一电路系统30配合。
请参阅图4,固定盖例如第二固定盖423可不设置通光孔4222以及卡固板4224。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图4所示实施例中遮蔽件42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固定盖423也可与第一固定盖422一样可包括固定盖主体4221,并在固定盖主体4221上设置通光孔4222、第一安装孔4223及卡固板4224。对于第二固定盖423的设置方式及与第一壳体41的配合关系可参阅第一固定盖422的设置方式及与第一壳体41的配合关系。
在一实施例中,遮蔽件42可与通道壳411为一体结构。即,遮蔽件42可作为第一壳体41的一部分。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盖422及第二固定盖423可至少省略其中一个。
请参阅图4,第一连接件43可用于实现装配框44在第一壳体41上的安装。第一连接件43可包括安装在第一安装部4114及第一安装部4124上的第一子连接件431以及设置在第二安装部4115上的第二子连接件432。其中,第一子连接件431可与装配框44配合连接。第二子连接件432可与第一功能镜片模组20配合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连接件431与第二子连接件432可至少省略一个。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子连接件431可为可产生磁作用力的磁铁。当然,第一子连接件431也可为插接结构、卡扣结构、螺接结构。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连接件431也可以省略。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子连接件432可为可产生磁作用力的磁铁。当然,第二子连接件432也可为插接结构、卡扣结构、螺接结构。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子连接件432也可以省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子连接件432也可以安装在通道壳的其他部位。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43可为第一壳体41的一部分。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子连接件431及第二子连接件432中的至少一个可为第一壳体41的一部分。
请参阅图4,装配框44可采用硬性材料制成。装配框44可在第一连接件43设置的情况下与第一连接件43连接,以实现与第一壳体41的连接固定。装配框44可在不设置第一连接件43的情况下直接与第一壳体41连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配框44的材质可为与第一连接件43例如磁铁磁作用力连接固定的硬性金属或包含与磁铁磁作用力配合的金属的硬性材料,以便与第一连接件43磁作用力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43可设置在装配框主体4411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43可不设置在第一壳体41上而设置在装配框44上,以使得第一连接件43与第一壳体41磁作用力连接,以实现装配框44与第一壳体41的连接固定。
装配框4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分别为第一装配框441及第二装配框442。第一装配框441扣设在第一安装框412a上。第二装配框442扣设在第二安装框412b。
装配框44例如第一装配框441及第二装配框442大体可呈板状结构。装配框44例如第一装配框441及第二装配框442可包括与安装框主体4121相对设置的装配框主体4411。装配框主体4411的周围围设第三凸沿4123及与第三凸沿4123连接的第一凸沿4112,并与第三凸沿4123及与第三凸沿4123连接的第一凸沿4112抵接。
装配框主体4411中部与透光孔4122相对的位置开设透光孔4412,以使装配框主体4411呈环状结构,透光孔4412用于与第一功能镜片模组20配合。光线可依次透过透光孔4412、第一功能镜片模组20以及透光孔4122。在一实施例中,透光孔4412可向装配框主体4411的边缘延伸设置,以使得装配框主体4411呈半环状结构,以与呈半环状结构的安装框主体4121相对应。
在一实施例中,装配框主体4411远离通道壳411例如本体4111一侧的表面与围设在装配框主体4411周围的第三凸沿4123的表面平齐,以提高外观表现力。
在一实施例中,装配框主体4411远离通道壳411例如本体4111一侧的表面与围设在装配框主体4411周围的第一凸沿4112的表面平齐,以提高外观表现力。
在一实施例中,装配框主体4411远离本体远离安装框主体4121的一侧与第一遮蔽部4211的表面平齐,以提高外观表现力。
在一实施例中,在装配框44不盖设在遮蔽件42上时,装配框主体4411远离通道壳411例如本体4111一侧的表面与围设在装配框主体4411周围的第三凸沿4123的表面平齐,装配框主体4411远离通道壳411例如本体4111一侧的表面与第一子凸沿4113a的表面平齐,以提高外观表现力。
可以理解地,装配框主体4411也可与第三凸沿4123远离安装框主体4121一侧的边缘抵接。装配框主体4411也可与第一凸沿4112远离安装框主体4121一侧的边缘抵接。另外,在装配框主体4411以任何方式与第三凸沿4123及与第三凸沿4123连接的第一凸沿4112抵接时,装配框主体4411可对本体4111延伸方向的两端设置的连通孔41c及固定盖例如第一固定盖422和第二固定盖423上的通光孔4222进行遮挡。
另外,装配框44例如第一装配框441及第二装配框442可与遮蔽件42可组成第二壳体46。在一实施例中,装配框44例如第一装配框441及第二装配框442可与遮蔽件42可为一体结构。
再者,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装配框441、与第一装配框441相对的第一安装框412a、通道壳411中与第一装配框441相对的部位及遮蔽件42中与第一装配框441相对的第二遮蔽部4212可组成第一壳体,第二装配框442、与第二装配框442相对的第二安装框412b、通道壳411中与第二装配框442相对的部位及遮蔽件42中与第二装配框442相对的第二遮蔽部4212可组成第二壳体,通道壳411中位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部位及第一遮蔽部4211可组成连接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用于固定第一功能镜片模组20。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连接部实现第一功能镜片模组20内部的连接固定。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壳体可以省略。
请参阅图4和图9,图9为本申请图4所示实施例中鼻托45的结构示意图。鼻托45可包括安装在第一安装框412a例如连接部412c上的第一鼻托件451以及与第一鼻托件451对称设置且安装在第二安装框412b例如连接部412c上的第二鼻托件452。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鼻托件451与第二鼻托件452可为一体结构。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鼻托件451与第二鼻托件452可仅安装在第一安装框412a或第二安装框412b上。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鼻托件451与第二鼻托件452也可安装在通道壳411上。
鼻托件例如第一鼻托件451和第二鼻托件452可包括安装在连接部412c上的连接座453以及与连接座453活动连接的鼻托垫454。其中,鼻托垫454可与用户的鼻梁接触,实现对佩戴主体40的支撑。
可以理解地,鼻托45也可为其他形状。例如鼻托45可为第一安装框412a靠近第二安装框412b一侧设置的凸块。例如鼻托45可为第二安装框412b靠近第一安装框412a一侧设置的凸块。即鼻托45可以为第一壳体41的一部分。
请参阅图3,支撑部50用于佩戴在用户的头部与耳朵之间,可与佩戴主体40例如连接臂413连接以形成框架结构10。支撑部50可包括与第一壳体41例如第一连接臂413a连接的第一支腿51以及与第一壳体41例如第二连接臂413b连接且与第一支腿51对称设置的第二支腿52。其中,第一支腿51可架设在右耳朵与头部之间,第二支腿52可架设在左耳朵与头部之间,以实现支撑部50的佩戴。当然,支撑部50也可以采用其他例如环状结构、半环状结构等形式设置,不做赘述。
可以理解地,对于“第一支腿”、“第二支腿”以及“支腿”等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一支腿”称为“第二支腿”,相应地,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二支腿”称为“第一支腿”。
请参阅图3和图10,图10为本申请图3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支腿51一个视角的爆炸图。第一支腿51可包括与第一壳体41例如第一连接臂413a连接的支腿主体53以及在支腿主体53朝向第二支腿52一侧与支腿主体53扣合以形成容纳空间530的支腿侧盖54。其中,容纳空间530可用于容纳第一电路系统30。
支腿主体53可采用硬性材料例如金属、橡胶、塑料等制成,当然也可以采用和佩戴主体40相同的材质制成。支腿主体53整体可呈长条形壳状结构。支腿主体53设置有贯穿支腿主体53的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53a,以与第一电路系统30配合。支腿主体53在远离第一壳体41例如第一连接臂413a的一端设置弯折部531,以提高支撑部50在用户头部佩戴的稳定性,避免支撑部50的滑落。弯折部531可向第一侧弯折设置,以便支腿主体53可架设在耳朵与用户头部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弯折部531在第一侧设置凹陷部53b,并在第一侧的凹陷部53b处设置装饰件532,以使弯折部531与装饰件532在凹陷部53b处围设形成孔。
在一实施例中,弯折部531在凹陷部53b的两侧设置第一卡接部5311及第二卡接部5312。其中,第一卡接部5311位于弯折部531靠近支腿主体53的一侧。第二卡接部5312位于弯折部531远离支腿主体53的一侧。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5311可设置在支腿主体53上。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5311与第二卡接部5312均为凹槽,以用于安装装饰件532。
在一实施例中,装饰件532可为条状结构,可采用弹性材料或硬性材料制成。在装饰件532采用弹性材料时,可提高支撑部50的佩戴舒适性以及弹性带来的可调节性。
装饰件532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卡接部5321及第二卡接部5322。第一卡接部5321可与第一卡接部5311卡接。第二卡接部5322可与第二卡接部5312卡接。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5321可为卡接块,以置于第一卡接部5311例如凹槽内,实现第一卡接部5321与第一卡接部5311卡接。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卡接部5322可为卡接块,以置于第二卡接部5312例如凹槽内,实现第二卡接部5322与第二卡接部5312卡接。可以理解地,第一卡接部5321与第一卡接部5311的配合关系及第二卡接部5322与第二卡接部5312的配合关系并不仅限于凹槽与卡接块的配合关系,其还可以是卡扣连接、插接连接、粘接连接、焊接连接、螺接连接等配合关系。
在一实施例中,装饰件532可与弯折部531为一体结构。
请参阅图10和图11,图11为本申请图10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支腿5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支腿主体53与第一壳体41例如第一连接臂413a连接的一端设置装配部533,以在装配部533置于第一安装板4132与第二安装板4133之间时,分别与第一安装板4132与第二安装板4133转动连接。
装配部533可包括置于第一安装板4132与第二安装板4133之间的装配部主体534以及设置在装配部主体534上且分别与第一安装板4132、第二安装板4133转动连接的转轴组件535。
在一实施例中,装配部主体534自支腿主体53向第一壳体41例如第一连接臂413a一侧延伸设置。装配部主体534在远离支腿侧盖54一侧的表面与支腿主体53朝向装配部533一侧的端部形成让位部例如第二让位部5341,以对第一连接臂413a例如抵接板4134让位,使得抵接板4134位于第二让位部5341,对第一支腿51限位。
转轴组件535可至少包括转轴。转轴可贯穿装配部主体534,并分别与第一安装板4132与第二安装板4133转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装配部主体534与转轴组件535例如转轴为一体结构,在一实施例中,转轴组件535例如转轴可为第一壳体41的一部分。在一实施例中,转轴组件535例如转轴可与第一壳体41中第一连接臂413a的第一安装板4132、第二安装板4133固定连接例如插接固定、焊接固定、粘接固定等。在一实施例中,转轴组件535例如转轴可与第一壳体41中第一连接臂413a的第一安装板4132、第二安装板4133为一体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支腿主体53远离支腿侧盖54的一侧设置第一挂载组件55,以用于挂载外挂设备400。
请参阅图12,其为本申请图11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挂载组件55的爆炸图。第一挂载组件55可包括安装在支腿主体53上的安装座551、安装在安装座551远离支腿主体53一侧的第一磁铁件552以及覆盖在安装座551远离支腿主体53一侧的第一装饰片553。其中,第一磁铁件552设置在安装座551与第一装饰片553之间。
安装座551朝向第一装饰片553的一侧设置容纳槽5511,以用于容纳第一磁铁件552。在一实施例中,安装座551设置有与第二安装孔53a连通的第三安装孔5512,以与第一电路系统30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安装座551可为一体结构。安装座551可自支腿主体53向远离支腿侧盖54的一侧的方向延伸设置。
第一磁铁件552可具有磁作用力,以与外挂设备400通过磁作用力连接,实现外挂设备400在佩戴设备200上的安装。第一磁铁件552可安装在安装座551例如容纳槽5511内。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磁铁件552靠近第一装饰片553一侧的表面与安装座551的表面平齐。
第一磁铁件552可包括具有磁作用力的磁铁5521以及包裹在磁铁5521上的隔离罩5522。隔离罩5522可在远离支腿主体53一侧即在靠近第一装饰片553的一侧开设开口,以使磁铁5521朝向第一装饰片553一侧裸露并与外挂设备400磁作用力连接。隔离罩5522用于隔绝或减弱第一磁铁件552在支腿主体53一侧的磁作用力,以使第一电路系统30被第一磁铁件552的磁干扰减弱或消失,起到了保护第一电路系统30的作用。在一实施例中,隔离罩5522可以省略。
第一装饰片553可采用硬性材料或柔性材料制成。第一装饰片553可用于对第一磁铁件552进行遮挡,提高外观表现力。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装饰片553对应于第三安装孔5512的位置设置第四安装孔5531,以与第一电路系统30配合。
可以理解地,第一挂载组件55可不通过第一磁铁件552与外挂设备400连接,可通过插接结构、卡扣结构、螺接结构等实现连接固定,不做赘述。
另外,对于“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第四安装孔”以及“安装孔”等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一安装孔”称为“第二安装孔”,相应地,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二安装孔”称为“第一安装孔”。
请参阅图10,支腿侧盖54可采用硬性材料或柔性材料。当然,也可以采用与支腿主体53相同的材料。支腿侧盖54可扣设在支腿主体53朝向第二支腿52一侧。支腿侧盖54可包括盖设在支腿主体53上的侧盖本体541以及自侧盖本体541向装配部533一侧延伸设置且与装配部主体534抵接或扣合的抵接侧壁542。其中,抵接侧壁542与装配部主体534之间可布置第一电路系统30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侧盖本体541对于与弯折部531的凹陷部53b设置有让位缺口5411。在一实施例中,侧盖本体541与弯折部531配合以对装饰件532的第一卡接部5321、第二卡接部5322卡固。
第二支腿52与第一支腿51对称设置,以便第二支腿52与第一支腿51配合实现佩戴设备200佩戴在用户头部上。第二支腿52可采用上述第一支腿51的设置方式设置。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腿52可采用第一支腿51与第一连接臂413a的连接方式与第二连接臂413b连接。在第一支腿51与第一连接臂413a相对转动时,第一支腿51远离第一连接臂413a的一端向第二支腿52一侧移动,进而可以实现佩戴设备200的折叠、收纳,进而减少佩戴设备200的占用空间。在第二支腿52与第二连接臂413b相对转动时,第二支腿52远离第二连接臂413b的一端向远离第一支腿51一侧移动,进而展开佩戴设备200。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腿52可采用第一支腿51中支腿主体53和支腿侧盖54的构造及连接关系设置。对于第二支腿52的设置方式及功能具体可参阅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支腿51的设置方式及功能,不做赘述。当然,第二支腿52也可不采用第一支腿51的设置方式设置,而采用其他方式设置,不做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腿51及第二支腿52均可与第一壳体41为一体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支腿51通过装配部533例如转轴组件535与第一壳体41的第一连接臂413a例如第一安装板4132、第二安装板4133转动连接,第二支腿52通过装配部533例如转轴组件535与第一壳体41的第二连接臂413b例如第一安装板4132、第二安装板4133转动连接。使得支撑部50与用户头部之间的作用力无法调节,为了使得用户佩戴舒适性得以改进,对装配部533进行调整,以使得支撑部50与用户头部之间的作用力可调节。
请参阅图13和图14,图13为本申请图10所示实施例中支腿主体53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申请图10所示实施例中支腿主体53另一视角中的爆炸图。在装配部533中,装配部主体534在分别朝向第一安装板4132和第二安装板4133两侧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安装槽5342,以与转轴组件535配合。装配部主体534设置贯穿装配部主体534的贯穿孔5343,以连通设置在装配部主体534两侧的两个安装槽5342,进而与转轴组件535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装配部主体534在安装槽5342的内壁开设行程部5344,以与转轴组件535配合。在一实施例中,行程部5344可为行程槽。行程部5344例如行程槽内设置有两个抵接面例如第一抵接面5344a、第二抵接面5344b,以与转轴组件535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与转轴组件535配合,行程部5344例如行程槽内设置了第三抵接面5344c,以与转轴组件535配合。第三抵接面5344c位于第一抵接面5344a、第二抵接面5344b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行程部5344可为设置在安装槽5342内的三个凸块。例如三个凸块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一抵接面5344a,另一个设置有第二抵接面5344b,最后一个设置有第三抵接面5344c,以与转轴组件535配合。当然三个凸块可为一体结构。在一实施例中,安装槽5342可以省略。行程部5344可设置在装配部主体534分别朝向第一安装板4132和第二安装板4133两侧的表面。例如,行程部5344可为三个凸块。
可以理解地,行程部5344可不仅限于所列举地行程槽及三个凸块的配合关系,其还可以为其他配合关系例如,行程部5344设置在装配部主体534的内部。另外,第三抵接面5344c可以省略。
在一实施例中,转轴组件535可包括置于贯穿孔5343内并与第一安装板4132和第二安装板4133连接固定的转轴536以及与转轴536连接且与装配部主体534卡接的弹性件537。其中,转轴536可设置固定部5361,以与弹性件537的一端例如第一端5371固定连接或卡接。
在一实施例中,固定部5361可为贯穿转轴536的通孔或凹槽,以便弹性件537的一端例如第一端5371伸入通孔或凹槽内与转轴536卡接。在一实施例中,固定部5361例如通孔可为条形通孔。条形通孔的延伸方向可与转轴536的轴向方向一致,以使得弹性件537的一端例如第一端5371伸入通孔内与转轴536在转轴536的径向方向卡接。在某些实施例中,条形通孔的延伸方向也可与转轴536的轴向方向不一致,以在装配部主体534的配合下,使得弹性件537的一端例如第一端5371伸入通孔内与转轴536在转轴536的径向方向卡接。
请参阅图15和图16,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转轴536与连接臂主体4131一视角的爆炸图,图16为本申请图15所示实施例中转轴536与连接臂主体4131另一视角的爆炸图。转轴536可包括在轴向方向布置固定部5361例如通孔的转轴螺杆5362和与转轴螺杆5362端部螺接的转轴螺钉5363。
转轴螺杆5362可包括一端与转轴螺钉5363螺接并在轴向方向布置固定部5361例如通孔的螺杆杆部5364以及设置在螺杆杆部5364另一端的螺杆头部5365。其中,固定部5361例如通孔向螺杆杆部5364与螺杆螺钉5363螺接的一端延伸设置,以延伸至螺杆杆部5364的边缘,以便弹性件537从转轴螺杆5362的边缘滑入固定部5361例如通孔内。螺杆头部5365与转轴螺钉5363相对设置,以安装在连接臂主体4131例如第一安装板4132、第二安装板4133,避免弹性件537从固定部5361例如通孔内滑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转轴536与连接臂主体4131例如第一安装板4132、第二安装板4133的连接固定。第一安装板4132上设置有贯穿孔4132a,并在贯穿孔4132a周围设置第一卡固部4132b,以与转轴536卡固,避免转轴536与连接臂主体4131相对转动。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卡固部4132b可为凹槽。第二安装板4132上设置有贯穿孔4133a,以与第一安装板4132上的贯穿孔4132a相对设置,使得转轴536例如转轴螺杆5362依次穿过贯穿孔4132a和贯穿孔4133a。螺杆头部5365朝向转轴螺钉536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固部5365a,以与第一卡固部4132b卡固。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卡固部5365a可为凸块,以置于第一卡固部4132b例如凹槽内,实现第一卡固部4132b与第二卡固部5365a卡固。当然,第一卡固部4132b与第二卡固部5365a并不仅限于凸块和凹槽的配置关系。
请参阅图13、图14、图15和图16,弹性件537可为扭簧。在一实施例中,弹性件537还可为其他类型的弹性件537例如弹性绳、弹簧、簧片等。在一实施例中,弹性件537可为平面涡卷弹簧,平面涡卷弹簧环绕在转轴536的外围。在一实施例中,弹性件537可为两个,与两个安装槽5342一一对应,一个弹性件537安装在一个安装槽5342内。当然,在某些实施例中,弹性件537的个数可为一个,当然也可以为3个、4个等,可不对弹性件537的个数做限定。
弹性件537的一端例如第一端5371与转轴536的固定部5361连接固定或卡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537的一端例如第一端5371可从螺杆杆部5364的边缘滑进固定部5361例如通孔内。
弹性件537的另一端例如第二端5372在行程部5344例如行程槽内滑动,并可滑动至弹性件537的另一端例如第二端5372与行程部5344例如行程槽的抵接面例如第一抵接面5344a、第二抵接面5344b抵接的状态,以使得弹性件537的另一端例如第二端5372被限位。当然,在某些实施例中,弹性件537的另一端例如第二端5372在行程部5344例如行程槽内从第一抵接面5344a滑动至第二抵接面5344b时,可滑动经过第三抵接面5344c,在弹性件537的另一端例如第二端5372与第三抵接面5344c抵接时,可使得弹性件537发生弹性形变,进而使得弹性件537可以相对于第三抵接面5344c滑动。
可以理解地,在某些实施例中,弹性件537的第二端5372可在行程部5344两个抵接面例如第一抵接面5344a、第二抵接面5344b距离较近时,分别与行程部5344的两个抵接面例如第一抵接面5344a、第二抵接面5344b抵接,而无法在行程部5334上滑动。
在实现转轴组件535与装配部主体534、第一安装板4132、第二安装板安装4133时,可将弹性件537置于安装槽5342内,使得弹性件537的第二端5372置于行程部5344例如行程槽内,将装配部534置于第一安装板4132与第二安装板安装4133之间,使得贯穿孔5343、贯穿孔4132a及贯穿孔4133相通,将转轴螺杆5362依次穿过贯穿孔4132a、穿孔5343及贯穿孔4133,使得弹性件537滑进固定部5361例如通孔内,第一卡固部4132b与第二卡固部5365a卡固,将转轴螺钉5363与转轴螺杆5362螺接,进而将转轴536安装在了第一安装板4132及第二安装板4133内。
在支腿主体53绕转轴536转动,例如在第一方向转动时,使得弹性件537一起跟随转轴636相对于支腿主体53转动,使得弹性件537的第二端5372在行程部5344例如行程槽内滑动,并可滑动至与抵接面例如第二抵接面5344a抵接的状态,支腿主体53继续绕转轴536转动,例如在第一方向转动,可使得弹性件537发生弹性形变,弹性形变产生使弹性件537恢复原状的作用力,进而对支腿主体53施加使支腿主体53在第二方向上的转动的力,进而调节了支腿主体53对用户头部的作用力,使得用户佩戴更加舒适。可以理解地,在支腿主体53绕转轴536转动过程中,可滑动经过第三抵接面5344c,使得弹性件537与第三抵接面5344c抵接发生弹性形变,提高支腿主体53的转动难度,使得用户体验到支腿主体53折叠、展开的体验。
在一实施例中,弹性件537的另一端例如第二端5372与行程部5344例如行程槽内的第一抵接面5344a抵接的状态滑动至与行程部5344例如行程槽内的第二抵接面5344b抵接时,可使得支腿主体53绕转轴536转动0-90°。当然,在行程部5344设计的样式不同,而支腿主体53绕转轴536转动的角度可以调节。
在一实施例中,弹性件537的另一端例如第二端5372与行程部5344例如行程槽内的第一抵接面5344a抵接的状态滑动至与行程部5344例如行程槽内的第三抵接面5344c抵接时,可使得支腿主体53绕转轴536转动0-70°。当然,在行程部5344设计的样式不同,而支腿主体53绕转轴536转动的角度可以调节,例如45°。
可以理解地,弹性件537可以仅设置在装配部主体534朝向第一安装板4132或第二安装板4133的一侧。在某些实施例中,弹性件537也可以设置在装配部主体534的内部,行程部5344也设置在装配部主体534的内部。
另外,转轴536也可固定在装配部主体534上,而安装槽5342、行程部5344等结构可设置在第一安装板4132和第二安装板4133两者中的至少一者上。
可以理解地,在某些实施例中,图13及图14所示支腿主体53的第二让位部5341和连接臂主体4131例如抵接板4134的配合关系与图10及图11所示支腿主体53的第二让位部5341和连接臂主体4131例如抵接板4134的配合关系有所区别。例如,图13及图14所示支腿主体53的第二让位部5341和连接臂主体4131例如抵接板4134的配合使得支腿主体53相对于连接臂主体4131转动的角度较大,即展开时的展开角度较大,而图10及图11所示支腿主体53的第二让位部5341和连接臂主体4131例如抵接板4134的配合使得支腿主体53相对于连接臂主体4131转动的角度较小,即展开时的展开角度较小。两者展开角度差可为0-12°。即,图13及图14中支腿主体53相对于连接臂主体4131转动的反折角度较大。
其中,图13及图14所示支腿主体53与连接臂主体4131之间设置了转轴组件535,使得展开时的展开角度较大时,可以利用转轴组件535调节支腿主体53对用户头部的作用力。
例如,在支腿主体53绕转轴536转动,例如在第一方向转动时,使得弹性件537一起跟随转轴636相对于支腿主体53转动,使得弹性件537的第二端5372在行程部5344例如行程槽内滑动,并可滑动至与抵接面例如第二抵接面5344a抵接的状态,支腿主体53继续绕转轴536转动,例如在第一方向转动,可使得弹性件537发生弹性形变,弹性形变产生使弹性件537恢复原状的作用力,进而对支腿主体53施加使支腿主体53在第二方向上的转动的力,即回弹力,进而调节了支腿主体53对用户头部的作用力,使得用户佩戴更加舒适,在支腿主体53继续绕转轴536转动,例如在第一方向转动,可转动至连接臂主体4131的抵接板4134位于支腿主体53的第二让位部5341,以对支腿主体53进行限位。
请参阅图3,第一功能镜片模组20可包括安装在第一壳体41上的第一功能镜片21及第二功能镜片22。其中,第一功能镜片21及第二功能镜片22对称设置。第一功能镜片21可对应用户的右眼设置,第二功能镜片22可对应于用户的左眼设置。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功能镜片21及第二功能镜片2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省略。
功能镜片例如第一功能镜片21及第二功能镜片22可包括多片层叠设置的镜片。在某些实施例中,功能镜片例如第一功能镜片21及第二功能镜片22可仅包括一片镜片。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功能镜片21的功能与第二功能镜片22的功能可以不同,当然,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功能镜片21的功能与第二功能镜片22的功能可以相同。
镜片可采用玻璃、塑料等一种或多种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镜片也可以在为了某种透光特效而采用透明材料、半透明材料、不透明材料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
在一实施例中,镜片可为凸透镜和凹透镜等透镜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的视力矫正镜片,当然在视力矫正镜片中还可以设置其他类型的透镜或功能透镜(例如平镜、防眩镜、有色镜等)或功能膜片(例如增透膜、偏振模、滤光膜、电致变色膜、光致变色膜等)。在一实施例中,镜片可为近视镜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镜片也可以为其他功能镜片例如平镜、防眩镜、有色镜等。
在一实施例中,镜片也可为光致变色器件(例如光致变色膜)。例如,光致变色器件可采用光致变色材料制成,以使得光致变色器件受到一定波长的光激发后能够发生颜色变化。对于光致变色材料可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范围内采用现有技术中已存在的技术方案制作,不做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镜片也可为电致变色器件(例如电致变色膜)。例如,电致变色器件可采用电致变色材料制成。电致变色材料可为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中的一种。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可为三氧化钨。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可为聚噻吩类及其衍生物、紫罗精类、四硫富瓦烯、金属酞菁类化合物等中的一种。当然,对于电致变色材料可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范围内采用现有技术中已存在的技术方案制作,不做赘述。
电致变色器件可与头戴式设备100内部的电子电路系统电连接,以实现对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镜片可为光波导,具体可为平面光栅波导例如衍射光栅波导。头戴式设备100可通过镜片呈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环境。
可以理解地,镜片也可以是将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实施例中的镜片进行组合形成的结构,不做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镜片的数量可为两个,例如第一镜片23与第二镜片24。第一镜片23与第二镜片24层叠设置。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镜片23可与第二镜片24的类型不同。例如第一镜片23为光波导,第二镜片24为平镜。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镜片23与第二镜片24可以省略其中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功能镜片模组20可以省略。
第一镜片23可设置在安装框主体4121与装配框主体4411之间。通过安装框主体4121与装配框主体4411对第一镜片23的夹持,实现了第一镜片23的固定。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镜片23可覆盖在遮蔽件42远离本体4111的一侧。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镜片23可抵接在遮蔽件42远离第一凸沿4112的一侧,并与第二子凸沿4113b远离本体4111一侧的表面抵接。
以第一镜片23为光波导为例,第一镜片23可在与通光孔4222相对的位置设置光耦合进光部,可在与透光孔4122相对的位置设置光耦合出光部。光耦合进光部和光耦合出光部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光路,光线从光耦合进光部被耦合进入镜片中,在光路内传输,最后光线会在光耦合出光部处被耦合出镜片,射入佩戴者眼中并在视网膜上成像。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镜片23可包括设置有光耦合进光部及光耦合出光部的镜片主体231以及设置在镜片主体231朝向安装框主体4121或装配框主体4411一侧的电致变色膜232。电致变色膜232的设置解决了第一镜片23颜色单一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镜片主体231可在朝向安装框主体4121的一侧及朝向装配框主体4411的一侧均设置电致变色膜232。
在一实施例中,电致变色膜232可以省略。在一实施例中,镜片主体231可为平镜或近视镜等,而不具有光耦合进光部及光耦合出光部。
请参阅图3图17,图17为本申请图3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功能镜片21的结构示意图。镜片主体231设置延伸部2311,延伸部2311可延伸至与固定盖重叠的位置。光耦合进光部可设置在延伸部2311上。电致变色膜232在延伸部2311与第一安装孔4223相对的部位设置电连接端例如第一第一电连接端2321,以便与第一电路系统30电连接。
可以理解地,第一镜片23中的镜片主体231可与第二镜片24中的镜片主体231功能不同。例如,第一镜片23中的镜片主体231可以为光波导,第二镜片24中的镜片主体231可以为平镜或近视镜。
以第二镜片24为近视镜为例。第二镜片24可位于第一镜片23朝向安装框主体4121的一侧。第二镜片24朝向通道壳411的一侧设置第二连接件241,以便与第一连接件43例如第二子连接件432连接固定。第二连接件241可为可产生磁作用力的金属或包含具有磁作用力的金属的复合材料,以与第二子连接件432磁作用力连接。当然,第二连接件241与第二子连接件432的配合关系并不仅限于磁作用力连接,其还可以为插接连接、卡扣连接、粘接连接、螺接连接等配合关系。
可以理解地,第一功能镜片21中的镜片数量可与第二功能镜片22的镜片数量不同。例如第一功能镜片21设置第一镜片23和第二镜片24,第二功能镜片22设置第一镜片23。
请参阅图18和图19,图18为本申请图3所示实施例中第一电路系统30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申请图18所示实施例中第一电路系统30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第一电路系统30可用于与第一功能镜片模组20实现第一功能镜片模组20的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变色等功能中的至少一种。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路系统30也可用于实现外挂设备400的功能。
第一电路系统30可包括通过柔性电路板35电连接在一起的主板模组31、光机组件32、电池模组33及扬声器模组34。其中,电池模组33可为主板模组31、光机组件32及扬声器模组34的正常工作提供电能。主板模组31可用于控制光机组件32及扬声器模组34的正常运行。
主板模组31上可设置有处理器、传感器(例如霍尔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等电子元件,在此不作赘述。主板模组31可包括设置在第一支腿51的容纳空间530内的第一主板311和与第一主板311电路连接且设置在第二连接臂413b的卡固空间41d内的第二主板312。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主板311也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臂413a的卡固空间41d内。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主板311也可以设置在第二连接臂413b的卡固空间41d内。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主板311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支腿52的容纳空间530内。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主板312也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臂413a的卡固空间41d内。在一实施例中,第二主板312也可以设置在第一支腿51的容纳空间530内。在一实施例中,第二主板312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支腿52的容纳空间530内。
在一实施例中,可将第一主板311上集成的功能器件与第一主板311上集成的功能器件集成在一个主板上,即,第一主板311与第二主板312可以省略其中一个。
光机组件32可作为显示组件使用,光机组件32可设置在第一连接臂413a的卡固空间41d内。光机组件32与主板模组31例如第一主板311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351电连接。第一柔性电路板351可从第一支腿51的容纳空间530内向第一连接臂413a一侧延伸设置,并延伸至抵接侧壁542与装配部主体534之间,并从抵接侧壁542与装配部主体534之间伸入第一连接臂413a的卡固空间41d内与光机组件32电连接。光机组件32可至少包括光机。光机可发出具有图像信息的光线(也可被称为“光信号”)。光线可穿过连通孔41c、通光孔4222从第一镜片23的光耦合进光部耦进第一镜片23,使得光线从第一镜片23的光耦合出光部耦出。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机组件32可设置在第二连接臂413b的卡固空间41d内。可以理解地,光机组件32可以为两个,其中一个设置在第一连接臂413a的卡固空间41d内,另一个可设置在第二连接臂413b的卡固空间41d内。
光机组件32可与主板模组31例如第二主板312通过第二柔性电路板352电连接。第二柔性电路板352可布置在走线通道41a内,即第二柔性电路板352设置在通道壳411内。被夹设在本体4111与遮蔽件42之间,以被遮蔽件42遮挡,避免第二柔性电路板352裸露。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柔性电路板352的一端对应于第一固定盖422的第一安装孔4223的位置设置电连接端例如第二电连接端3521,以与第一功能镜片21的第一镜片23的第一电连接端2321电连接。第二柔性电路板352的另一端对应于第二固定盖423的第一安装孔4223的位置设置电连接端例如第二电连接端3522,以与第二功能镜片22的第一镜片23的第一电连接端2321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二主板312省略时,可以在安装第二主板312的位置即第二连接臂413b的卡固空间41d中安装另一个光机组件32。另一个光机组件32可依据第一连接臂413a中的光机组件32的安装方式进行安装布置,以使得另一个光机组件32可与第二功能镜片22中的第一镜片23配合。
电池模组33可设置在第二支腿52的容纳空间530内。其可以通过第三柔性电路板353与第二柔性电路板352和/或第二主板312电连接。第三柔性电路板353可从第二支腿52的容纳空间530内向第一连接臂413a一侧延伸设置,并延伸至抵接侧壁542与装配部主体534之间,并从抵接侧壁542与装配部主体534之间伸入第二连接臂413b的卡固空间41d内与第二柔性电路板352和/或第二主板312电连接。
可以理解地,电池模组33也可设置在第一支腿51的容纳空间530中。在某些实施例中,电池模组33也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臂413a的卡固空间41d内,也可以设置在第二连接臂413b的卡固空间41d内。
扬声器模组34可包括设置在第一支腿51的容纳空间530内的第一扬声器341以及设置在第二支腿52的容纳空间530内的第二扬声器342,第一扬声器341在第一支腿51的容纳空间530内对应于支腿主体53的第二安装孔53a设置,以便声音从第二安装孔53a传播至外界。第二扬声器342在第二支腿52的容纳空间530内对应于支腿主体53的第二安装孔53a设置,以便声音第二安装孔53a传播至外界。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扬声器341与第二扬声器342可至少省略其中一个。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电路系统30中还可以包括与主板模组31和/或电池模组33电连接的第一外接接头。第一外接接头可对应于第一挂载组件55例如安装座551设置,例如从支腿主体53的第二安装孔53a伸入第三安装孔5512、第四安装孔5531,以便在第一挂载组件55与外接设备例如外接电源、外挂设备400连接时,实现与外接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或为外接设备提供电能,或外接设备为第一电路系统30提供电能。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外接接头可为pogo pin针或与pogo pin针配对的触点。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外接接头可作为第一挂载组件55的一部分。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外接接头可设置在安装座551的内部,例如,第一外接接头直接固定在第三安装孔5512内。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电路系统30可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中列举的主板模组31、光机组件32、电池模组33、扬声器模组34,其还可以包括电子元件,例如麦克风,例如霍尔传感器。其中霍尔传感器可用于感测第一挂载组件55周围的磁场变化,以便主板模组31根据霍尔传感器感测的结果控制第一电路系统30的正常运行。例如,可通过磁场变化感测外挂设备400的安装与拆卸,也可以进一步实现对头戴式设备100的任务管理,实现头戴式设备100系统的休眠、工作等模式的切换,优化功耗。在一实施例中,霍尔传感器可安装在第一挂载组件55上,当然也可以安装在其他位置,在此不做赘述。
可以理解地,在第一电路系统30中,可以将第一电路系统30位于第一支腿51中的部分称为“第一部分”,可以将第一电路系统30位于第二支腿52中的部分称为“第二部分”,可以将第一电路系统30位于第一连接臂413a中的部分称为“第三部分”,可以将第一电路系统30位于第二连接臂413b中的部分称为“第三部分”,进而有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351电连接,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通过第二柔性电路板352电连接,第二部分与第四部分通过第三柔性电路板353电连接。
对于“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以及“部分”等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一部分”称为“第二部分”,相应地,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二部分”称为“第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佩戴设备200组装过程较为复杂,且柔性电路板35例如第一柔性电路板351和第三柔性电路板353的布置需要经过支腿主体53上设置的装配部533,进而使得装配部主体534的设计过于复杂,另外也会在使用过程中来回弯折第一柔性电路板351和第三柔性电路板353,使得第一柔性电路板351和第三柔性电路板353具有折弯损伤,降低柔性电路板35例如第一柔性电路板351和第三柔性电路板353的寿命,所以需要对柔性电路板35例如第一柔性电路板351和第三柔性电路板353进行重新设计。
对于“第一柔性电路板”、“第二柔性电路板”、“第三柔性电路板”以及“柔性电路板”等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一柔性电路板”称为“第二柔性电路板”,相应地,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二柔性电路板”称为“第一柔性电路板”。
请参阅图18、图19、图20和图21,图20为本申请第一柔性电路板351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申请图20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柔性电路板351、支腿主体53及第一连接臂413a的安装结构示意图。第一柔性电路板351可包括与第一主板311电连接的第一子柔性电路板3511、与光机组件32电连接的第二子柔性电路板3512、设置在第一子柔性电路板3511上的第一电接口3513以及设置在第二子柔性电路板3512另一端的第二电接口3514。其中,第一电接口3513与第二电接口3514电连接,实现第一子柔性电路板3511与第二子柔性电路板3512的电连接。第一电接口3513与第二电接口3514组成电连接组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接口3513设置在支腿主体53位于第二让位部5341的端面上,第二电接口3514设置在抵接板4134远离连接臂主体4131一端的端面上。在连接臂主体4131绕转轴组件535转动时,可使得抵接板4134位于第二让位部5341,即第一支腿51处于展开状态时,使得第一电接口3513与第二电接口3514抵接,实现电连接。在连接臂主体4131绕转轴组件535转动时,可使得抵接板4134远离第二让位部5341,即第一支腿51处于折叠状态时,使得第一电接口3513与第二电接口3514不抵接,进而无法实现电路导通。可以理解地,第一电接口3513还可设置在第二让位部5341的其他部位,只要能使第一电接口3513在抵接板4134位于第二让位部5341时与第二电接口3514电连接即可。另外,第一电接口3513与第二电接口3514可不仅限于设置在抵接板4134和连接臂主体4131在第二让位部5341处的端面,第一电接口3513还可以设置装配部533上的其他位置,第二电接口3514还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臂413a的其他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接口3513与第二电接口3514中的一个为pogo pin针,另一个为与pogo pin针配合的触点。
通过电连接组件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一电接口3513与第二电接口3514在连接臂主体4131绕转轴组件535转动时实现电连接或电断开。进而可以控制头戴式设备100的正常运行。使得电连接组件起到开关的功能。进而使得第一柔性电路板351得到了保护。可以理解地,第三柔性电路板353可与第一柔性电路板351的结构类似,例如第三柔性电路板353也可包括第一子柔性电路板3511、第二子柔性电路板3512、第一电接口3513、第二电接口3514。对于第三柔性电路板53在第一电路系统30中的使用方式可参阅第一柔性电路板,不做赘述。对于第三柔性电路板353与第二连接臂413b、第二支腿52的配合关系可参阅第一柔性电路板351与第一连接臂413a、第一支腿51的配合关系,不做赘述。
请参阅图1和图22,图22为本申请图1所示实施例中外挂设备400的结构示意图。外挂设备400可包括对应于用户眼睛设置且与第一功能镜片模组20例如第一功能镜片21层叠设置的第二功能镜片模组60以及用于安装第二功能镜片模组60且安装在支撑部50例如第一挂载组件55上的外挂主体70。
请参阅图22和图23,图23为本申请图22所示实施例中外挂设备400的剖视图。第二功能镜片模组60可包括镜框61以及第三功能镜片62。其中,第三功能镜片62可与第一功能镜片模组20例如第一功能镜片21层叠设置,且可位于第一镜片23远离第二镜片24的一侧。镜框61可用于固定第三功能镜片62。镜框61可用于与外挂主体70连接固定。
可以理解地,对于“第一功能镜片”、“第二功能镜片”、“第三功能镜片”以及“功能镜片”等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一功能镜片”称为“第二功能镜片”,相应地,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二功能镜片”称为“第一功能镜片”。
镜框61可采用硬性材料制成。镜框61可包括围设在第三功能镜片62边缘的镜框主体611以及设置在镜框主体611上且用于与外挂主体70连接的第三连接臂612。其中,第三连接臂612设置有容置空间610以与外挂主体70配合。在一实施例中,容置空间610朝向第三功能镜片62一侧设置透光孔,以与第三功能镜片62配合。在一实施例中,容置空间610可以省略。在一实施例中,镜框主体611可围设第三功能镜片62的边缘部分,另外,可通过热熔胶实现镜框主体611与第三功能镜片62的固定连接。
对于“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第三连接臂”以及“连接臂”等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臂”称为“第二连接臂”,相应地,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臂”称为“第一连接臂”。
第三功能镜片62的构造及设置方式可按照第一功能镜片21的构造及设置方式设计。当然第三功能镜片62的功能可与第一功能镜片21的功能不同,也可以相同。对于第三功能镜片62构造及设置方式、功能可具体参阅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功能镜片21,不做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功能镜片62可为光波导,具体可为平面光栅波导例如衍射光栅波导。头戴式设备100可通过第三功能镜片62呈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环境。
下边以第三功能镜片62为光波导为例,对第三功能镜片62进行介绍。
第三功能镜片62可设置与容置空间610相对的光耦合进光部和光耦合出光部。光耦合进光部和光耦合出光部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光路,光线从光耦合进光部被耦合进入第三功能镜片62中,在光路内传输,最后光线会在光耦合出光部处被耦合出第三功能镜片62,射入佩戴者眼中并在视网膜上成像。
请参阅图23,外挂主体70可包括可挂载在佩戴设备200例如第一挂载组件55上的壳体组件80以及安装在壳体组件80内的第二电路系统90。其中,壳体组件80可与第三连接臂612连接固定。第二电路系统90可用于实现第三功能镜片62的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路系统90可与第一电路系统30电连接组成电子电路系统,实现第一功能镜片模组20及第二功能镜片模组60中至少一个的工作。
可以理解地,对于“第一电路系统”、“第二电路系统”、“电路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等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一电路系统”称为“第二电路系统”,相应地,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二电路系统”称为“第一电路系统”。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一电路系统”及“第二电路系统”均可被称为“控制系统”。
请参阅图24,图24为本申请图23所示实施例中壳体组件80的结构示意图。壳体组件80可包括可挂载在佩戴设备200例如第一挂载组件55上的主壳体81、在主壳体81远离第一支腿51一侧的壳体侧盖82以及安装在主壳体81内的触摸键组件83。其中,主壳体81内设置置物空间840,以用于容纳触摸键组件83以及第二电路系统90。触摸键组件83与壳体侧盖82配合,以在壳体侧盖82一侧实现触摸键组件83的触发,进而实现对与触摸组件83电连接的第二电路系统90的控制。即,触摸键组件83也可以作为第二电路系统90的一部分。
主壳体81可包括具有置物空间840的第三壳体84、设置在第三壳体84远离第二功能镜片模组60一端的防护盖85以及设置在第三壳体84靠近第一支腿51一侧且与第一挂载组件55连接固定的第二挂载组件86。
可以理解地,对于“第一功能镜片模组”、“第二功能镜片模组”、“第三功能镜片模组”以及“功能镜片模组”等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一功能镜片模组”称为“第二功能镜片模组”,相应地,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二功能镜片模组”称为“第一功能镜片模组”。
对于“第一挂载组件”、“第二挂载组件”以及“挂载组件”等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一挂载组件”称为“第二挂载组件”,相应地,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二挂载组件”称为“第一挂载组件”。
对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以及“壳体”等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一壳体”称为“第二壳体”,相应地,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二壳体”称为“第一壳体”。
请参阅图24和图25,图25为本申请图24所示实施例中第三壳体84的结构示意图。第三壳体84可采用硬性材料制成。第三壳体84可呈圆柱状,在高度方向延伸设置。当然,也可以呈其他形状。第三壳体84可包括壳体主体841。壳体主体841围设形成置物空间。在一实施例中,壳体主体841内部可设置分隔板842以将置物空间840分割为多个空间,以用于分别安装第二电路系统90的部分结构。在一实施例中,壳体主体841在置物空间840内设置第三安装部843,以用于安装触摸键组件83。在一实施例中壳体主体841的边缘设置连接壁8411,连接壁8411上可设置第三连接件8412,以便与壳体侧盖82连接固定。在一实施例中,第三连接件8412可为卡扣结构、插接结构等中的一种。
可以理解地,对于“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第三安装部”以及“安装部”等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一安装部”称为“第二安装部”,相应地,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二安装部”称为“第一安装部”。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壁8411的外侧可设置卡固位8413,以便与第二电路系统90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主体841在远离第二功能镜片模组60一端开设第一通孔8414,以与置物空间840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主体841在靠近第二功能镜片模组60一端开设第二通孔8415,以与置物空间840连通,第二通孔8415可用于容纳第三连接臂612,实现壳体主体841与第三连接臂612的连接固定。
请参阅图26,图26为本申请图23所示实施例中壳体主体841与第三连接臂612连接时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中,壳体主体841与第三连接臂612可通过转轴63实现转动连接,请一同参阅图23和图26,镜框61与第三连接臂612之间夹角大体可为45-150°。在一实施例中,镜框61与第三连接臂612之间夹角大体可为90°。镜框61远离转动轴63的一端在镜框61相对于外壳体主体841转动时可向靠近壳体主体841的一侧运动,以使得镜框61与壳体主体841相对设置,以实现第二功能镜片模组20的折叠收纳例如折叠0-90°角。镜框61远离转动轴63的一端在镜框61相对于外壳体主体841转动时可向远离壳体主体841的一侧运动,以展开第二功能镜片模组20,便于使用。
进而使得外挂设备400可折叠收纳,以减少外挂设备400的体积。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5,壳体主体841靠近第一支腿51一侧设置装配槽844,以用于安装第二挂载组件86。在一实施例中,装配槽844内例如底面设置固定槽8441,以用于安装第二挂载组件86。在一实施例中,固定槽8441自装配槽844的底面凹陷设置。在一实施例中,装配槽844内设置让位孔8442,以用于安装第二挂载组件86。让位孔8442可与置物空间840连通。
请参阅图24。防护盖85可采用硬性材料制成,防护盖85可设置在第三壳体84远离第二功能镜片模组60的一端并扣设在第一通孔8414处,实现对第一通孔8414的遮蔽。在一实施例中,防护盖85可设置有网状通孔结构。
请参阅图24。第二挂载组件86可包括安装在固定槽8441内的第二磁铁件861、覆盖在装配槽844底面的第二装饰片862以及设置在第二装饰片862让位孔处的第二外接接头863。其中,第二挂载组件86的大体结构与第一挂载组件86的大体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挂载组件86没有承载第二磁铁件861、第二装饰片862和第二外接接头863的安装座。对于第二磁铁件861与固定槽8441、第二装饰片862的设置方式以及配合关系可参阅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磁铁件552、安装座551、容纳槽5511、第一装饰片553的设置方式以及配合关系,不做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壳体84作为承载第二磁铁件861、第二装饰片862和第二外接接头863的安装座,其中,固定槽8441可以省略,第二磁铁件861可直接固定在装配槽844的底面,第二装饰片862设置在所述第二磁铁件861朝向第一挂载组件55的一侧,第二装饰片8411与装配槽844的侧壁抵接,以将装配槽844分别为两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配槽844用于安装第二磁铁件861的那部分也可被称为“固定槽”。
另外,第二外接接头863可用于与外接设备例如外接电源、佩戴设备200例如第一外接接头电连接,实现与外接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或为外接设备提供电能,或外接设备为第二电路系统90提供电能,或第一电路系统30为第二电路系统90提供电能。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外接接头863可为pogo pin针或与pogo pin针配对的触点。可以理解地,第一外接接头与第二外接接头863的电连接关系可不仅限于pogo pin针或与pogo pin针配对的触点的配合关系,其他还可以为其他接口例如USB接口等配合关系,不做赘述。可以理解地,在第一挂载组件55上设置与第一外接接头电连接的霍尔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电磁件861的磁场强度,在第二挂载组件863上设置与第二电路系统90电连接的霍尔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电磁件552的磁场强度,在第一外接接头与第二外接接头863电连接时,可实现两个霍尔传感器均与第二电路系统90电连接,进而根据系统预设控制方法对外挂设备400进行控制。
可以理解地,对于“第一磁铁件”、“第二磁铁件”以及“磁铁件”等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一磁铁件”称为“第二磁铁件”,相应地,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二磁铁件”称为“第一磁铁件”。
对于“第一装饰片”、“第二装饰片”以及“装饰片”等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一装饰片”称为“第二装饰片”,相应地,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二装饰片”称为“第一装饰片”。
请参阅图11、图12、图25和图27,图2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挂载组件55与第二挂载组件86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在佩戴设备200挂载外挂设备400时,第一挂载组件55可伸入装配槽844内,可使得第一装饰片553与第二装饰片862相对设置,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装饰片553与第二装饰片862可间隔设置,也可抵接。第一磁铁件552与第二磁铁件861通过相互之间的磁作用力相吸引,使得第一挂载组件55与第二挂载组件86完成连接。
可以理解地,由于第一挂载组件55需要伸入装配槽844内,完成佩戴设备200挂载外挂设备400,所以装配槽844的结构及形状与第一挂载组件55例如安装座551的结构及形状可实现定位的作用。例如,装配槽844在与向壳体主体841一侧凹陷方向垂直的截面可为椭圆形、矩形、多边形等中的一种,当然也可以为异形,相应地,安装座551可在与自支腿主体53向远离支腿侧盖54的一侧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可为与装配槽844在与向壳体主体841一侧凹陷方向垂直的截面像适配,以便安装座551可伸入装配槽844内,强化第一挂载组件55与第二挂载组件86的连接强度。
另外,第一挂载组件55可与第二挂载组件86组成外挂组件,当然,外挂组件可不仅限于第一挂载组件55与第二挂载组件86,外挂组件还可以包括其他,例如第三壳体84可用装配座替代,并将装配座作为外挂组件的一部分,其中,第三壳体84上与第二挂载组件86配合的装配槽844、固定槽8441及让位孔8442等结构可设置在装配座上。在使用外挂组件时,可将装配座固定在一个物体上,将安装座551固定在另一个物体上,实现两个物体的可拆卸连接。例如,可将装配座固定在第三壳体84上,将安装座551固定在第一支腿51上,实现第三壳体84与第一支腿51的可拆卸链接。
在一实施例中,装配座可作为第一挂载组件55的一部分。
请参阅图27,第一挂载组件55中可设置两个第一磁铁件552,其中,两个第一磁铁件552磁极相异(也可称为“磁极相反”),例如,在图27的第一挂载组件55中靠左侧的第一磁铁件552朝向第二挂载组件86一侧的磁极为南极(即,S极),而靠右侧的第一磁铁件552朝向第二挂载组件86一侧的磁极为北极(即,N极)。第二挂载组件86对应于第一挂载组件55中两个第一磁铁件552可设置两个第二磁铁件861,其中,两个第二磁铁件861磁极相异,例如,在图27的第二挂载组件86中靠左侧的第二磁铁件861朝向第一挂载组件55一侧的磁极为N极,而靠右侧的第二磁铁件861朝向第一挂载组件55一侧的磁极为S极。
在第一挂载组件55与第二挂载组件86磁作用力连接时,图27中,第一挂载组件55中靠左侧的第一磁铁件552与第二挂载组件86中靠左侧的第二磁铁件861磁极相异,而产生磁作用力。第一挂载组件55中靠右侧的第一磁铁件552与第二挂载组件86中靠右侧的第二磁铁件861磁极相异,而产生磁作用力相吸。
请参阅图28,图2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挂载组件55与第二挂载组件86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在图28中,第一挂载组件55做竖直镜像翻转(即左右颠倒)后,可使得第一挂载组件55中靠左侧的第一磁铁件552与第二挂载组件86中靠左侧的第二磁铁件861磁极相同,而产生磁作用力相斥。第一挂载组件55中靠右侧的第一磁铁件552与第二挂载组件86中靠右侧的第二磁铁件861磁极相同,而产生磁作用力相斥。进而无法使得第一挂载组件55与第二挂载组件86磁作用力连接。
可见,在图27中,第一挂载组件55中的多个第一磁铁件552中心对称分布,两个第一磁铁件552关于对称点中心对称时,磁极相异,第二挂载组件86中的多个第二磁铁件861中心对称分布,两个第二磁铁件861关于对称点中心对称时,磁极相异。在第一挂载组件55与第二挂载组件86按照图27所示进行安装,即可正确安装在一起。而在图27中的第一挂载组件55左右颠倒后如图28所示,将使得第一挂载组件55和第二挂载组件86因为磁极排布方式改变而相互排斥,进而避免佩戴设备200与外挂设备400在第一挂载组件55左右颠倒时还能安装在一起的情况出现,可使得用户根据异极相吸或同极相斥的磁作用力变化感知位置错位,就能相应调整第一挂载组件55与第二挂载组件86的相对位置,直到利用磁作用力的变化引导用户将外挂设备400放到佩戴设备200设定的合理位置,可在佩戴设备200与外挂设备400盲拆盲装时,通过感知第一磁铁件552和第二磁铁件861之间的磁作用力实现第一挂载组件55与第二挂载组件86的拆卸与便捷组装,另外也可以根据第一磁铁件552和第二磁铁件861之间的磁作用力导向,调整第一挂载组件55与第二挂载组件86之间的相对位置。
请参阅图29,图2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挂载组件55与第二挂载组件86配合的示意简图。在图29中,第一挂载组件55在第一方向(在某些实施例中可称为“水平方向”)上中心对称设置有第一组磁性件554及第二组磁性件555,在第二方向(在某些实施例中可称为“竖直方向”)上中心对称设置有第三组磁性件556及第四组磁性件557。其中,第一组磁性件554中的第一磁铁件552与第二组磁性件555中的第一磁铁件552中心对称设置,第三组磁性件556中的第一磁铁件552与第四组磁性件557中的第一磁铁件552中心对称设置。关于对称点中心对称的两个第一磁铁件552磁极相异。
第二挂载组件86在第一方向上中心对称设置有第一组磁性件866及第二组磁性件867,在第二方向上中心对称设置有第三组磁性件868及第四组磁性件869。其中,第一组磁性件866中的第一磁铁件552与第二组磁性件867中的第一磁铁件552中心对称设置,第三组磁性件868中的第一磁铁件552与第四组磁性件869中的第一磁铁件552中心对称设置。关于对称点中心对称的两个第一磁铁件552磁极相异。
第一组磁性件554与第一组磁性件866之间具有磁作用力,以使第一组磁性件554与第一组磁性件866连接。第二组磁性件555与第二组磁性件867之间具有磁作用力,以使第二组磁性件555与第二组磁性件867连接。第三组磁性件556与第三组磁性件868之间具有磁作用力,以使第三组磁性件556与第三组磁性件868连接。第四组磁性件557与第四组磁性件869之间具有磁作用力,以使第四组磁性件557与第四组磁性件869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组磁性件554与第二组磁性件555轴对称设置且中心对称设置。在一实施例中,第三组磁性件556和第四组磁性件557轴对称设置且中心对称设置。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组磁性件866与第二组磁性件867轴对称设置且中心对称设置。在一实施例中,第三组磁性件868和第四组磁性件869轴对称设置且中心对称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组磁性件554中的第一磁铁件552可为至少一个,第三组磁性件556中的第一磁铁件552可为至少一个,且第一组磁性件554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不等于第三组磁性件556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第一组磁性件554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等于第二组磁性件555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第三组磁性件556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等于第四组磁性件557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在一实施例中,在一组磁性件例如第一组磁性件554中,相邻两个第一磁铁件552磁极相异。
第一组磁性件866中的第一磁铁件552可为至少一个,第三组磁性件868中的第一磁铁件552可为至少一个,且第一组磁性件866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不等于第三组磁性件868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第一组磁性件866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等于第二组磁性件867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第三组磁性件868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等于第四组磁性件869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在一实施例中,在一组磁性件例如第一组磁性件866中,相邻两个第一磁铁件552磁极相异。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组磁性件554中的第一磁铁件552可为至少一个,第三组磁性件556中的第一磁铁件552可为至少一个,且第一组磁性件554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等于第三组磁性件556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第一组磁性件554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等于第二组磁性件555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第三组磁性件556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等于第四组磁性件557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在一实施例中,在一组磁性件例如第一组磁性件554中,相邻两个第一磁铁件552磁极相异。
第一组磁性件866中的第一磁铁件552可为至少一个,第三组磁性件868中的第一磁铁件552可为至少一个,且第一组磁性件866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等于第三组磁性件868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第一组磁性件866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等于第二组磁性件867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第三组磁性件868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等于第四组磁性件869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在一实施例中,在一组磁性件例如第一组磁性件866中,相邻两个第一磁铁件552磁极相异。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组磁性件554中的第一磁铁件552可为2个,第三组磁性件556中的第一磁铁件552可为2个,第一组磁性件554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等于第二组磁性件555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第三组磁性件556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等于第四组磁性件557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在一实施例中,在一组磁性件例如第一组磁性件554中,相邻两个第一磁铁件552磁极相异。
第一组磁性件866中的第一磁铁件552可为2个,第三组磁性件868中的第一磁铁件552可为2个,且第一组磁性件866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等于第三组磁性件868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第一组磁性件866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等于第二组磁性件867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第三组磁性件868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等于第四组磁性件869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在一实施例中,在一组磁性件例如第一组磁性件866中,相邻两个第一磁铁件552磁极相异。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组磁性件554中的第一磁铁件552可为3个,第三组磁性件556中的第一磁铁件552可为2个,第一组磁性件554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等于第二组磁性件555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第三组磁性件556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等于第四组磁性件557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在一实施例中,在一组磁性件例如第一组磁性件554中,相邻两个第一磁铁件552磁极相异。
第一组磁性件866中的第一磁铁件552可为3个,第三组磁性件868中的第一磁铁件552可为2个,且第一组磁性件866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等于第三组磁性件868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第一组磁性件866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等于第二组磁性件867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第三组磁性件868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等于第四组磁性件869中第一磁铁件552的个数。在一实施例中,在一组磁性件例如第一组磁性件866中,相邻两个第一磁铁件552磁极相异。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设置。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可不垂直设置。
请参阅图24和图30,图30为本申请图24所示实施例中壳体侧盖82的结构示意图。壳体侧盖82可采用硬性材料制成,当然也可以采用与第三壳体84一样的材料制成。壳体侧盖82可扣设在第三壳体84远离第一支腿51的一侧。壳体侧盖82可包括侧盖主体821。侧盖主体821呈弯曲状的壳体结构。侧盖主体821可设置有贯穿侧盖主体821的连通孔8211。连通孔8211可连通置物空间840,以与触摸键组件83配合。在一实施例中,侧盖主体821靠近第三壳体84的一侧设置让位槽8212,以与触摸键组件83配合。让位槽8212与连通孔8211相通。连通孔8211位于让位槽8212内。在一实施例中,侧盖主体821在边缘设置第四连接件8213,以与第三壳体84上的第三连接件8412连接。第四连接件8213可为卡扣结构、插接结构等中的一种,以便与第三连接件8412卡扣连接、插接连接。可以理解地,第四连接件8213与第三连接件8412的配合关系并不仅限于上述列举的方式。在一实施例中,第四连接件8213与第三连接件8412也可以是螺接连接、焊接连接、粘接连接等配合方式中一种,不做赘述。
对于“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第一子连接件”、“第二子连接件”以及“连接件”等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件”称为“第二连接件”,相应地,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件”称为“第一连接件”。
请参阅图24和图31,图31为本申请图24所示实施例中触摸键组件83的爆炸图。触摸键组件83用于控制第二电路系统90,使得第二电路系统90正常运行。触摸键组件83可包括与第三壳体84相对设置的支撑座831、安装在支撑座831之间的驱动装置832、安装在支撑座831上的电容柔性电路板833以及固定在电容柔性电路板833上的触摸键834。其中,电容柔性电路板833及触摸键834设置在支撑座831朝向壳体侧盖82的一侧。触摸键834可自连通孔8211伸出至置物空间840,以被用户触摸实现对第二电路系统90的控制。
支撑座831采用硬性材料制成。支撑座831整体呈板状结构,略有弯曲,以与壳体侧盖82紧密配合。支撑座831朝向壳体侧盖82一侧设置承载槽8311,以用于安装电容柔性电路板833及触摸键834。承载槽8311向支撑座831的边缘延伸设置以形成开口8312,便于电容柔性电路板833走线布置。支撑座831靠近第三壳体84的一侧设置配合部8313,以与驱动装置832连接。
请参阅图31和图32,图32为本申请图31所示实施例中驱动装置832的结构示意图。驱动装置832设置在支撑座831与第三壳体84之间,可用于调整支撑座831与第三壳体84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支撑座831与壳体侧盖82之间距离,进而可以使得触摸键834从连通孔8211伸出至置物空间840外,或自置物空间840外缩回至置物空间840内。驱动装置832可包括安装在第三壳体84例如第三安装部843上底座8321、安装在底座8321上的驱动件8322以及安装在底座8321上的伸缩丝杠8323。其中,伸缩丝杠8323一端与支撑座831连接,以在伸缩丝杠8323的推动下调节支撑座831与第三壳体84之间的距离。伸缩丝杠8323与驱动件8322转动连接,以在驱动件8322的驱动下,调节伸缩丝杠8323在支撑座831和底座8321之间的距离。在一实施例中,底座8321可以省略,驱动装置832可直接设置在第三壳体84上。在一实施例中,底座8321可与第三壳体84为一体结构。在一实施例中,驱动装置832可直接设置在侧盖主体821上。通过伸缩丝杠8323的一端连接第三壳体84。在一实施例中,底座8321可与侧盖主体821为一体结构。在一实施例中,驱动件8322可为电机、液压油缸等。在一实施例中,驱动装置832可以省略。支撑座831可直接固定在侧盖主体821或第三壳体84上。在一实施例中,电容柔性电路板833可与第二电路系统90电连接。在一实施例中,电容柔性电路板833可粘接(例如通过泡棉胶粘接)在支撑座831例如承载槽8311内。在一实施例中,触摸键834可包括可置于让位槽8212内的触摸主体8341以及设置在触摸主体8341远离电容柔性电路板833一侧的触摸部8342。其中,触摸部8342可在支撑座831的承载下,自从连通孔8211伸出至置物空间840外,或自置物空间840外缩回至置物空间840内。
可以理解地,在驱动装置832的控制下,可使得触摸键834缩回至置物空间840,使得触摸键834例如触摸部8342远离触摸主体8341一侧的表面与侧盖主体821的表面平齐,在此情况下,对触摸部8342进行控制,无法使得用户更好的确认触摸部8342的位置。而在驱动装置832的控制下,可使得触摸键834伸出至置物空间840外,使得触摸键834例如触摸部8342凸出于侧盖主体821的表面,在此情况下,对触摸部8342进行控制,可使得用户更好的确认触摸部8342的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可在外挂设备400不工作时,利用驱动装置832控制,使得触摸部8342远离触摸主体8341一侧的表面与侧盖主体821的表面平齐,以提升外挂设备400的外观表现力。可在外挂设备400工作时,利用驱动装置832控制,使得触摸部8342自侧盖主体821的连通孔8211凸出于侧盖主体821的表面,使得用户在盲操作的状态下,也可以很轻松地感知到触摸部8342的工作位置,从而很轻松地进行滑动、点击等操作来控制外挂设备400或佩戴设备200的功能使用。触摸键组件83可以兼顾到非工作状态下的外观体验和工作状态下的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23和图33,图33为本申请图23所示实施例中第二电路系统90的爆炸图。第二电路系统90可包括固定在置物空间840且电连接在一起的主板模组91、光机组件92、电池模组93、扬声器94、天线组件95及电容柔性电路板833以及对主板模组91、光机组件92、电池模组93、扬声器94进行散热的散热组件96。
主板模组91上可设置有处理器、传感器(例如温度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等)等,以便对第二电路系统90进行控制。其中,霍尔传感器可用于感测第二挂载组件86周围的磁场变化,以便主板模组91根据霍尔传感器感测的结果控制第二电路系统30的正常运行。例如,可通过磁场变化感测外挂设备400的安装与拆卸,也可以进一步实现对头戴式设备100的任务管理,实现头戴式设备100系统的休眠、工作等模式的切换等,优化功耗。在一实施例中,霍尔传感器可安装在第二挂载组件86上,当然也可以安装在其他位置例如装配槽844内,在此不做赘述。
光机组件92可作为显示组件使用,光机组件92可安装在第三连接臂612的容置空间610内。光机组件92可通过柔性电路板与主板模组91电连接,以便主板模组91对光机组件92进行控制。光机组件92可至少包括光机,光机可对应于第二功能镜片模组60的第三功能镜片62例如光耦合进光部设置,以便光机发出的具有图像信号的光线在光耦合进光部处耦进第三功能镜片62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光机组件92,可在光机上贴转接板胶,可将光机转接板粘贴到光机上的转接板胶上,在转接板上固定支撑座,将光机电接头固定在支撑座上,实现与转接板电连接,最后,可在光机上贴附光机胶以在后续组装中使用。
电池模组93可为第二电路系统90正常工作提供电能。电池模组93可通过柔性电路板与主板模组91电连接,以便主板模组91对电池模组93进行控制、监控。
扬声器94可设置在第三壳体84例如壳体主体841远离第二功能镜片模组60的一端,且对应于第一通孔8414的部位设置,即对应于防护盖85的部位设置,以便扬声器94发出的声音透过防护盖85传输至容置空间610外。
天线组件95可设置在第三壳体84例如壳体主体841的卡固位8413上,可通过柔性电路板与主板模组91电连接。天线组件95可包括BT(Bluetooth,蓝牙)/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柔性电路板天线
散热组件96可包括设置在主板模组91、电池模组93、扬声器94同一侧的第一散热片961以及包裹在电池模组93表面的第二散热片962。其中,第一散热片961设置在电池模组93远离第三壳体84的一侧,以对电池模组93及主板模组91等散热。第二散热片962用于对电池模组93散热。第一散热片961与第二散热片962抵接。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散热片961及第二散热片962可为铜箔片、铜片、纳米碳散热片、铝箔散热片等中的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路系统90可不仅限于主板模组91、光机组件92、电池模组93、扬声器94、天线组件95及电容柔性电路板833,还可以包括麦克风、各种类型传感器等,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地,第一电路系统30可与第二电路系统90电连接组成电子电路系统。而电子电路系统可包括主板模组、电池模组、光机组件及扬声器模组等,而主板模组、电池模组、光机组件及扬声器模组等可按照预设设计分布在佩戴设备200和外挂设备400内,通过第一外接接头和第二外接接头863电连接实现电子电路系统组成,以通过光机组件实现第一功能镜片模组20和/或第二功能镜片模组60的功能。例如,电子电路系统的电池模组可设置在外挂设备400中,以通过光机组件实现第一功能镜片模组20的功能。例如,电子电路系统的电池模组可设置在佩戴设备200中,以通过光机组件实现第二功能镜片模组60的功能。例如,电子电路系统的主板模组可设置在外挂设备400中,以通过光机组件实现第一功能镜片模组20的功能。例如,电子电路系统的主板模组可设置在佩戴设备200中,以通过光机组件实现第二功能镜片模组60的功能。至于电子电路系统在佩戴设备200和外挂设备400中的布置方式,可参阅上述实施例中的记载,不再赘述。
另外,触摸键组件83例如电容柔性电路板833可作为壳体组件80和第二电路系统90共用的部分,所以在某些实施例中,触摸键组件83可为第二电路系统90的一部分,而不作为壳体组件80的一部分。在第一电路系统30可与第二电路系统90电连接组成电子电路系统时,电子电路系统可均设置在佩戴设备200中,相应地,触摸键组件83也可设置在佩戴设备200中的支腿(例如第一支腿51和第二支腿52中的一个)的容纳空间530内。可按照触摸键组件83与主壳体81的配合关系设置触摸键组件83与支腿侧盖54的配合关系。可按照触摸键组件83与壳体侧盖82的配合关系设置触摸键组件83与支腿主体53的配合关系。例如,触摸键组件83可包括与支腿侧盖54相对设置的支撑座831、安装在支撑座831之间的驱动装置832、安装在支撑座831上的电容柔性电路板833以及固定在电容柔性电路板833上的触摸键834。其中,电容柔性电路板833及触摸键834设置在支撑座831远离支腿侧盖54的一侧。触摸键834可自第二安装孔53a伸出至置物空间840,以被用户触摸实现对第二电路系统90的控制。至于触摸键组件83的具体细节,可参阅上述触摸键组件83分别与主壳体81、壳体侧盖82的配合关系,不做赘述。
接下来阐述一种控制方法,该方法可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头戴式设备100,可对头戴式设备100进行控制,请参阅图34,图3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S3201:检测第二挂载组件位置处的第一磁场强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外挂设备400上设置第二挂载组件86,第二挂载组件86可与第一挂载组件55通过第一磁铁件552与第二磁铁件861之间的磁作用力连接,那么在第一磁铁件552与第二磁铁件861相互靠近时,可以使得第二磁铁件861周围的第一磁场强度受到第一磁铁件552的干扰而发生变化,进而使得第一磁场强度的变化可以侧面表示第一磁铁件552与第二磁铁件861之间的距离。因此,可以将第一磁场强度作为外挂设备400是否挂载于佩戴设备200的衡量标准。在一实施例中,可通过第二挂载组件86中设置的霍尔传感器来进行测量。可以理解地,在第二挂载组件86设置第二磁铁件861的情景下,也可以将第一磁铁件552周围的第二磁场强度作为作为外挂设备400是否挂载于佩戴设备200的衡量标准。
步骤S3202:若检测到第一磁场强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赋予触摸键组件控制第一电路系统的权限。
在这里,第一预设阈值是根据第一磁铁件552的磁场强度、第二磁铁件861的磁场强度以及第一磁铁552与第二磁铁861之间的距离来决定,将第一磁铁件552与第二磁铁件861实现将外挂设备400挂载于佩戴设备200时的磁场强度作为最大磁场强度,而第一预设阈值可略小于最大磁场强度。当然,也可以对第一预设阈值进行调整。可以理解地,在第一磁场强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可使得第一磁铁件552与第二磁铁件861因磁场作用力而相互靠近,以至于第一磁场强度由第一预设阈值增大至最大磁场强度,将外挂设备400挂载于佩戴设备200。可以理解地,当使用第二磁场强度来作为外挂设备400是否挂载于佩戴设备200的衡量标准时,会涉及第二预设阈值,而由第一磁铁件552的磁场强度与第二磁铁件861的磁场强度的差别,可决定第一预设阈值与第二预设阈值是否相同。当第一磁铁件552的磁场强度与第二磁铁件861的磁场强度相同时,第一预设阈值与第二预设阈值相同。
在外挂设备400挂载于佩戴设备200时,可以通过触摸键组件83进行外挂设备400的控制,可以理解地,当外挂设备400未挂载在佩戴设备200上时,为了保护外挂设备400,另外也为了更好地体验外挂设备400,可取消触摸键组件83控制外挂设备400的功能。
步骤S3203:提示外挂设备在框架结构挂载成功的信息。
在第一磁场强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可使得第一磁铁件552与第二磁铁件861因磁场作用力而相互靠近,以至于第一磁场强度由第一预设阈值增大至最大磁场强度,将外挂设备400挂载于佩戴设备200。所以在外挂设备400挂载于佩戴设备200时,可以通过第一电路系统30例如扬声器来提示外挂设备400在框架结构挂载成功的信息,也可以通过第三功能镜片62与光机的配合显示外挂设备400在框架结构挂载成功的信息,也可以通过指示灯进行提示外挂设备400在框架结构挂载成功的信息,当然,还可以使用其他方式来提示,不做赘述。
请参阅图35,图3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在步骤S3203之后,还包括:
步骤S3304:若检测到对触摸键组件的触摸操作,则通过第一电路系统控制外挂设备。
在外挂设备400挂载在佩戴设备200上时,第一电路系统30会赋予触摸键组件83控制外挂设备400的控制能力,进而可以通过触摸键组件的触摸操作例如双击、单击、长按、短按等,可以实现对外挂设备400的开机、关机、选择、取消、删除、播放、前进、后退、翻页等功能,进而完成了对外挂设备400的控制。
步骤S3305:若检测到第一磁场强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取消触摸键组件控制第一电路系统的权限,并控制外挂设备进入低功耗待机状态。
在第一磁场强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意味着外挂设备400未挂载在佩戴设备200,所以,此时,并未使用外挂设备400,因此可以使得外挂设备400进入低功耗待机状态,即休眠状态,可以保证外挂设备400的待机时长,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步骤S3306:若检测到第一磁场强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控制外挂设备400关机。
可参阅步骤S3305,控制外挂设备400关机,可保证外挂设备400的待机时长,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步骤S3307:若检测到第一磁场强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提示外挂设备400未与框架结构挂载成功的信息。
可参阅步骤S3304和S3305,在外挂设备400未挂载在佩戴设备200上,可以及时提醒用户,提高用户体验,另外,也避免误操作等问题。
可以理解地,步骤S3304、S3305、S3306、S3307可不分先后顺序进行。
请参图36,图3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包括:
步骤S3401:检测第二挂载组件位置处的第一磁场强度。
请参阅步骤S3201,不做赘述。
步骤S3201:检测第二挂载组件位置处的第二磁场强度。
请参阅步骤S3201,不做赘述。
步骤S3201:若检测到第一磁场强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检测到第二磁场强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赋予触摸键组件控制第一电路系统的权限,第一挂载组件设置有产生磁场的第二磁铁件,以在第一挂载组件靠近第二挂载组件时改变第二磁场强度。
请参阅步骤S3201、S3202,不做赘述。可以理解地,第一磁场强度与第二磁场强度的联合使用,可以提高外挂设备400是否挂载在佩戴设备200的状态判断几率,避免误操作。
步骤S3203:提示外挂设备在框架结构挂载成功的信息。
请参阅步骤S3203,不做赘述。
下面进行一种电子设备的阐述,可应用于上述运输方法中。请参阅图37,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600的框架示意图。该电子设备600可包括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其中,存储器602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601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运输方法。
具体地,处理器601控制该电子设备600的操作,处理器601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6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601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602用于存储处理器601执行的程序数据以及处理器601在处理过程中的数据,其中,该存储器602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部分,用于存储上述程序数据。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存储器602可仅作为处理器601的内存而缓存该处理器601处理过程中的数据,该程序数据实际存储于处理器601之外的设备中,处理器601通过与外部设备连接,通过调用外部存储的程序数据,以执行相应处理。
接下来阐述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请参阅图38,其为本申请中一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的框架示意图。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存储有计算机程序801,此计算机程序801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控制方法。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具体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可以存储程序指令的介质,或者也可以为存储有该程序指令的服务器,该服务器可将存储的程序指令发送给其他设备运行,或者也可以自运行该存储的程序指令。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以及设备,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挂主体,设置有第一挂载组件;
镜框,与所述外挂主体绕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镜框远离所述转动轴的一端配置为在所述镜框相对于所述外挂主体转动时可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外挂主体的一侧运动,以折叠或展开所述镜框;以及
第一功能镜片,安装在所述镜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包括:
镜框主体,所述第一功能镜片安装在所述镜框主体上;以及
第一连接臂,安装在所述镜框主体的一端,与所述外挂主体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式设备还包括:
框架结构,设置有第二挂载组件,所述外挂主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挂载组件和所述第二挂载组件挂载于所述框架结构,所述第一挂载组件与所述第二挂载组件之间具有磁作用力,以使所述第一挂载组件与所述第二挂载组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式设备还包括:
第一电路系统,所述第一电路系统具有光机,所述第一电路系统部分安装在所述外挂主体上,所述光机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臂内,所述第一功能镜片具有光耦合进光部以及光耦合出光部,以使所述光机发出的光线在所述光耦合进光部耦入所述第一功能镜片并在所述光耦合出光部自所述第一功能镜片内耦出。
5.根据权利要求3-4任一项所述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式设备还包括:
第一镜片,安装在所述框架结构上,与所述第一功能镜片层叠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镜片的表面设置有电致变色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包括:
镜片主体,用于与所述第一功能镜片层叠设置;以及
电致变色膜,设置在所述镜片主体朝向所述第一功能镜片的一侧和/或设置在所述镜片主体远离所述第一功能镜片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式设备还包括:
第二电路系统,所述第二电路系统设置有第一外接接头,所述第一电路系统设置有第二外接接头,所述第一外接接头与所述第二外接接头配置为在第一挂载组件与所述第二挂载组件连接时抵接,以使所述外挂主体挂载于所述框架结构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载组件设置有多个第一磁铁件,所述多个第一磁铁件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挂载组件设置有多个第二磁铁件,所述多个第二磁铁件用于与所述多个第一磁铁件一一对应,且一一对应的第一磁铁件与第二磁铁件之间具有磁作用力,以使所述第一挂载组件与所述第二挂载组件相连接,所述多个第二磁铁件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挂载组件与所述第二挂载组件相连接时,所述多个第一磁铁件中关于对称点中心对称的两个第一磁铁件朝向所述第二挂载组件一侧的磁极相异,所述多个第二磁铁件中关于对称点中心对称的两个第二磁铁件朝向所述第一挂载组件一侧的磁极相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挂主体包括:
壳体组件,在一侧设置有装配槽,所述第一挂载组件设置在所述装配槽内,所述装配槽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挂载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在所述装配槽底面设置固定槽,所述第一磁铁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槽内,所述第一挂载组件还包括:
第一装饰片,设置在所述装配槽的底面,用于遮盖所述固定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挂载组件包括:
安装座,用于伸入所述装配槽内,所述安装座与朝向所述第一挂载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槽,所述第二磁铁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以及
第二装饰片,设置在所述安装座设置所述容纳槽的一侧,用于遮盖所述容纳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件包括磁铁和隔离罩,所述第一磁铁件的磁铁用于产生磁作用力,所述第一磁铁件的隔离罩用于隔绝所述第一磁铁件中磁铁的磁作用力,所述第一磁铁件的隔离罩在所述第一磁铁件朝向所述第一装饰片一侧的位置设置开口,以使所述第一磁铁件的磁铁与所述多个第二磁铁件之间具有磁作用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铁件包括磁铁和隔离罩,所述第二磁铁件的磁铁用于产生磁作用力,所述第二磁铁件的隔离罩用于隔绝所述第二磁铁件中磁铁的磁作用力,所述第二磁铁件的隔离罩在所述第二磁铁件朝向所述第一装饰片一侧的位置设置开口,以使所述第二磁铁件的磁铁与所述多个第一磁铁件之间具有磁作用力。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磁铁件包括:
第一组磁性件,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铁件;
第二组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组磁性件在第一方向上中心对称设置,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铁件,所述第一组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组磁性件中关于对称点中心对称的两个所述第一磁铁件在同一侧的磁极相异;以及
第三组磁性件,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铁件;
第四组磁性件,与所述第三组磁性件在第二方向上中心对称设置,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铁件,所述第三组磁性件与所述第四组磁性件中关于对称点中心对称的两个所述第一磁铁件在同一侧的磁极相异。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磁铁件包括:
第五组磁性件,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磁铁件,与所述第一组磁性件之间具有磁作用力,以使所述第五组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组磁性件连接;
第六组磁性件,与所述第五组磁性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中心对称设置,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磁铁件,所述第五组磁性件与所述第六组磁性件中关于对称点中心对称的两个所述第二磁铁件在同一侧的磁极相异,所述第六组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组磁性件之间具有磁作用力,以使所述第六组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组磁性件连接;以及
第七组磁性件,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磁铁件;与所述第三组磁性件之间具有磁作用力,以使所述第七组磁性件与所述第三组磁性件连接;
第八组磁性件,与所述第七组磁性件在第二方向上中心对称设置,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磁铁件,所述第七组磁性件与所述第八组磁性件中关于对称点中心对称的两个所述第二磁铁件在同一侧的磁极相异,所述第八组磁性件与所述第四组磁性件之间具有磁作用力,以使所述第四组磁性件与所述第八组磁性件连接。
CN202111081769.7A 2021-09-15 2021-09-15 头戴式设备 Pending CN1158087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1769.7A CN115808793A (zh) 2021-09-15 2021-09-15 头戴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1769.7A CN115808793A (zh) 2021-09-15 2021-09-15 头戴式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08793A true CN115808793A (zh) 2023-03-17

Family

ID=85481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81769.7A Pending CN115808793A (zh) 2021-09-15 2021-09-15 头戴式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0879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5509209A (ja) 入出力機構を有する着用可能な装置
JP2015526750A5 (zh)
US20160004084A1 (en) Wearable Computer
EP3894981B1 (en) Modular accessory systems for wearable devices
CN216351547U (zh) 头戴式设备及头戴式设备的外挂组件
CN216310421U (zh) 头戴式设备
CN105842849B (zh) 可佩带式显示设备
KR20190066197A (ko) 스포츠 고글
CN115808793A (zh) 头戴式设备
CN217112896U (zh) 镜框、头戴组件及头戴式设备
CN115808792A (zh) 头戴式设备
CN115808794A (zh) 外挂设备及头戴式设备
CN115808968A (zh) 头戴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CN115808791A (zh) 头戴式设备
CN115808790A (zh) 头戴式设备
CN114236848B (zh) 挂载模组、外挂装置以及头戴式设备
JP6707975B2 (ja) 頭部装着型画像表示装置
CN112684603B (zh) 智能眼镜
CN108333759B (zh) 电子设备
US11307417B2 (en) Panel to attenuate light for electronic eyewear device
CN108535887A (zh) 一种带有双天线结构的智能眼镜
CN219202077U (zh) 弹性阻尼件、镜腿组件、佩戴机构、眼镜及头戴式设备
CN115586646A (zh) 头戴式设备
CN115586645A (zh) 功能镜片及头戴式设备
CN113168026A (zh) 电子眼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