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08788A - 框架、佩戴支架及头戴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框架、佩戴支架及头戴式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808788A CN115808788A CN202111080391.9A CN202111080391A CN115808788A CN 115808788 A CN115808788 A CN 115808788A CN 202111080391 A CN202111080391 A CN 202111080391A CN 115808788 A CN115808788 A CN 1158087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optical lens
- head
- mounting
- electronic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框架、佩戴支架及头戴式设备,框架包括:横梁和框体;横梁被配置为用于安装头戴式设备的电连接件;框体与横梁连接,并与横梁共同围设形成有承载面,且承载面被配置为用于安装头戴式设备的光学镜片;其中,光学镜片在承载面上的正投影与电连接件在承载面上的正投影相重叠。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减少框架用于承载光学镜片和电连接件的区域的宽度,增加光学镜片的可视范围,实现框架的窄边框设计,提升头戴式设备的外观表现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框架、佩戴支架及头戴式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眼镜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现有智能眼镜装载的电子器件越来越多,实现的功能也愈发全面,使得人们会经常佩戴智能眼镜外出工作或社交。因此,如何提升智能眼镜的外观表现力,已经成为了业内人员的主要关注对象。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框架,用于头戴式设备,所述框架包括:横梁和框体;所述横梁被配置为用于安装所述头戴式设备的电连接件;所述框体与所述横梁连接,并与所述横梁共同围设形成有承载面,且所述承载面被配置为用于安装所述头戴式设备的光学镜片;其中,所述光学镜片在所述承载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电连接件在所述承载面上的正投影相重叠。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佩戴支架,用于头戴式设备,所述佩戴支架包括:框架和支腿;所述框架设置有横梁和框体;所述横梁被配置为用于安装所述头戴式设备的电连接件;所述框体与所述横梁连接,并与所述横梁共同围设形成有承载面,且所述承载面被配置为用于安装所述头戴式设备的光学镜片;所述支腿设置于所述横梁的相对两端;其中,所述光学镜片在所述承载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电连接件在所述承载面上的正投影相重叠。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头戴式设备,所述头戴式设备包括:佩戴支架、光学镜片、第一电子组件、第二电子组件以及电连接件;所述佩戴支架设置有横梁、框体以及支腿;所述横梁被配置为用于安装所述电连接件;所述框体与所述横梁连接,并与所述横梁共同围设形成有承载面,且所述承载面被配置为用于安装所述光学镜片;所述横梁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支腿;所述光学镜片设置于所述承载面上;第一电子组件设置于所述横梁上,所述第二电子组件设置于所述支腿上;所述电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横梁上,且所述电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子组件和所述第二电子组件电性连接;其中,所述光学镜片在所述承载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电连接件在所述承载面上的正投影相重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框架,通过设置用于安装电连接件的横梁,且横梁还能够与框体共同形成用于安装光学镜片的承载面,以及光学镜片在承载面上的正投影可以与电连接件在承载面上的正投影相重叠,使得光学镜片和电连接件在垂直于承载面的方向上可以共用横梁上的同一安装区域,从而减少横梁用于安装光学镜片和电连接件的区域在平行于承载面的方向上占用的宽度。如此设置,不仅可以增大光学镜片的可视范围,还可以给用户带来窄边框的视觉效果,提升头戴式设备的外观表现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设备10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头戴式设备1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佩戴支架1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框架110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横梁111和框体112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横梁111和框体112沿Ⅴ-Ⅴ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横梁111和框体112在另一视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横梁111和框体112沿Ⅵ-Ⅵ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4中框架110沿Ⅳ-Ⅳ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遮挡件113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4中鼻托组件114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鼻托组件114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支撑架114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2中鼻托垫1142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0中鼻托组件114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支撑架1141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5中鼻托垫1142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5中弹性件1144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2中佩戴支架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中支腿12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19中佩戴支架100沿Ⅶ-Ⅶ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19中转轴组件130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中框架110、光学镜片200以及电连接件500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23中框架110、光学镜片200以及电连接件500沿Ⅺ-Ⅺ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3中光学镜片2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图1中头戴式设备10沿Ⅸ-Ⅸ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2中横梁111、框体112、第一电子组件300以及电连接件500的装配示意图;
图28是图27中充电转接板320、压感线路板330以及支撑件150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图2中第一支腿123和第二电子组件400的装配示意图;
图30是图29中第一支腿123和第二电子组件400的另一装配示意图;
图31是图2中第二支腿124和第二电子组件400的装配示意图;
图32是图31中第二支腿124和第二电子组件400的另一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阐述了一种头戴式设备。该头戴式设备可以为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设备,例如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眼镜。当然,该头戴式设备也可以为其他需要佩戴在头部的设备,例如眼镜,例如具有照明等其他功能且可佩戴在头部的设备,不在赘述。下面以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眼镜为例进行详细阐述。
在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眼镜的示例中,头戴式设备可被配置成通过信号连接将数据传递到外部处理设备并从外部处理设备接收数据,信号连接可以是有线连接、无线连接或其组合。然而,在其他情形中,头戴式设备可用作独立设备,即在头戴式设备自身进行数据处理。信号连接可以被配置成承载任何种类的数据,诸如图像数据(例如,静止图像和/或完全运动视频,包括2D和3D图像)、音频、多媒体、语音和/或任何其他类型的数据。外部处理设备可以是例如游戏控制台、个人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智能电话或其他类型的处理设备。信号连接可以是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Wi-Fi连接、蓝牙或蓝牙低能量(BLE)连接、以太网连接、电缆连接、DSL连接、蜂窝连接(例如,3G、LTE/4G或5G)等或其组合。附加地,外部处理设备可以经由网络与一个或多个其他外部处理设备通信,网络可以是或包括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内联网、城域网(MAN)、全球因特网或其组合。
头戴式设备中可安装显示组件、光学器件、传感器和处理器等。在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眼镜的示例中,显示组件被设计成,例如,通过将光投影到用户眼睛中实现虚拟现实眼镜的功能,例如,通过将光投影到用户眼睛中,在用户对其现实世界环境的视图上覆盖图像实现增强现实眼镜的功能。头戴式设备还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并且还可包括电子电路系统以控制上述部件中的至少一些并且执行相关联的数据处理功能。电子电路系统可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设备1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头戴式设备1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佩戴支架1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设备10可以包括:佩戴支架100、光学镜片200、第一电子组件300、第二电子组件400以及电连接件500。其中,佩戴支架100可以佩戴在用户的头部。光学镜片200、第一电子组件300以及第二电子组件400均可以设置于佩戴支架100上,且光学镜片200可以用于配合第一电子组件300和第二电子组件400,以在用户眼部前方实现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的功能。当然,第一电子组件300和第二电子组件400也可以用于实现头戴式设备10的其他功能。电连接件500也可以设置于佩戴支架100上,且电连接件500可以分别与第一电子组件300和第二电子组件400电性连接,以实现第一电子组件300和第二电子组件400之间的电信号传输。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佩戴支架100可以用于承载光学镜片200、第一电子组件300、第二电子组件400以及电连接件500。如图3所示,佩戴支架100可以包括:框架110、支腿120以及转轴组件130。其中,框架110的相对两端均可以设置有支腿120,且框架110可以用于安装光学镜片200和第一电子组件300,支腿120可以用于安装第二电子组件400。转轴组件130可以分别与框架110和支腿120连接,用于实现框架110和支腿120的转动连接。电连接件500可以设置于框架110上,且电连接件500还可以通过框架110延伸至支腿120上,以便于电连接件500分别与第一电子组件300和第二电子组件400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镜片200在框架110上的正投影可以与电连接件500在框架110上的正投影相重叠,使得光学镜片200和电连接件500可以共用框架110上的同一安装区域,以减小框架110用于安装光学镜片200和电连接件500的区域的宽度,不仅可以增大光学镜片200的可视范围,还可以给用户带来窄边框的视觉效果,提升头戴式设备10的外观表现力。
请参阅图4至图6,图4是图3中框架110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横梁111和框体112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横梁111和框体112沿Ⅴ-Ⅴ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框架110可以佩戴于用户的眼部前方,以便于设置于框架110上的光学镜片200与第一电子组件300和第二电子组件400配合,实现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的功能。如图4所示,框架110可以包括:横梁111、框体112、遮挡件113以及鼻托组件114。其中,横梁111的相对两端可以设置有支腿120,且横梁111可以用于安装第一电子组件300和电连接件500。框体112与横梁111连接,且两者相配合还可以用于安装光学镜片200。遮挡件113可以设置于横梁111上,其可以用于遮挡横梁111上的电连接件500。鼻托组件114可以设置于框体112上,其可以用于与用户的鼻梁相接触,以支撑横梁111、框体112以及设置于横梁111和框体112上的各个部件。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镜片200在横梁111上的正投影可以与电连接件500在横梁111上的正投影相重叠,使得光学镜片200和电连接件500可以共用横梁111上的同一安装区域,以减小横梁111用于安装光学镜片200和电连接件500的区域的宽度,不仅可以增大光学镜片200的可视范围,还可以给用户带来窄边框的视觉效果,提升头戴式设备10的外观表现力。
具体地,横梁111和框体112可以共同形成有承载面1101,且该承载面1101可以用于安装光学镜片200,以实现框架110与光学镜片200的安装。如图4至图5所示,横梁111在外形上可以呈条状设置,而框体112在外形上可以呈“C”字形设置,且框体112的一端可以与横梁111的周侧连接,另一端可以与横梁111的端部连接,使得两者可以共同形成一个环形的承载面1101,以安装光学镜片200。例如,承载面1101上可以进行点胶,使得光学镜片200可以通过胶水与横梁111和框体112粘接固定。同时,为了提高安装便利性,横梁111和框体112上还可以共同形成有环形凸沿1102,且该环形凸沿1102还可以围绕承载面1101设置。如此,在安装光学镜片200时,可以利用环形凸沿1102确定光学镜片200的安装位置,与承载面1101进行定位装配,提升光学镜片200的安装便利性。在本实施例中,粘接横梁111、框体112以及光学镜片200的胶水可以是热熔胶,且横梁111和框体112可以为一体结构,两者可以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在一些实施例中,胶水的材质也可以不限于热熔胶,且横梁111和框体112也可以采用其他一体成型工艺形成。例如,当横梁111和框体112的材质为金属时,两者可以通过冲压工艺一体成型。
横梁111的相对两端均可以设置有支腿120,且横梁111还可以用于安装第一电子组件300和电连接件500。如图4至图5所示,横梁111可以设置有主体部1111和安装部1112。其中,主体部1111在外形上可以呈条状设置,且主体部1111可以用于安装电连接件500。安装部1112在外形上可以呈柱状设置,且安装部1112可以用于安装第一电子组件300。主体部1111的相对两端均可以设置有安装部1112,且框体112的一端可以与主体部1111的周侧连接,另一端可以与安装部1112连接,使得三者可以共同形成有上述的承载面1101和环形凸沿1102,以安装光学镜片200。如此设置,除了可以利用安装部1112在主体部1111的相对两端安装两个第一电子组件300外,还可以利用主体部1111相对两端的安装部1112与支腿120进行连接,使得电连接件500与安装部1112上的第一电子组件300电性连接后,还可通过安装部1112延伸至支腿120上,与支腿120上的第二电子组件400电性连接,提高电连接件500的布设便利性。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镜片200在主体部1111上的正投影可以与电连接件500在主体部1111上的正投影相重叠,使得光学镜片200和电连接件500可以共用主体部1111上的同一安装区域,以减小主体部1111用于安装光学镜片200和电连接件500的区域的宽度,不仅可以增大光学镜片200的可视范围,还可以给用户带来窄边框的视觉效果,提升头戴式设备10的外观表现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1112也可以与主体部1111除端部以外的其他位置连接,使得安装部1112可以仅用于安装第一电子组件300。例如,安装部1112可以与主体部1111相对两端之间的中间位置连接,而主体部1111的相对两端则可以用于与支腿120连接。相应地,框体112则可以分别与主体部1111的周侧和主体部1111的端部连接,从而与主体部1111共同形成上述的承载面1101和环形凸沿1102,以安装光学镜片200。电连接件500则可以通过主体部1111的相对两端延伸至支腿120上,与支腿120上的第二电子组件400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组件300和第二电子组件400也可以分别设置于横梁111相对两端的支腿120上,即第一电子组件300可以设置于一个支腿120内,第二电子组件400可以设置于另一个支腿120内。因此,横梁111还可以仅设置有主体部1111用于安装电连接件500,以利用电连接件500连通主体部1111相对两端的支腿120,实现第一电子组件300和第二电子组件400的电性连接。相应地,框体112的一端依然可以与主体部1111的周侧连接,另一端依然可以与主体部1111的端部连接,从而与主体部1111共同形成上述的承载面1101和环形凸沿1102,以安装光学镜片200。
主体部1111可以用于安装电连接件500,以实现第一电子组件300和第二电子组件400的电性连接。如图5至图6所示,主体部1111位于承载面1101的一侧可以设置有用于安装电连接件500的走线槽11101,且该走线槽11101还可以连通主体部1111相对两端的安装部1112,使得电连接件500可以通过走线槽11101分别与两个安装部1112上的第一电子组件300电性连接。同时,当电连接件500通过走线槽11101与第一电子组件300电性连接后,其还可以通过安装部1112延伸至与支腿120上,与第二电子组件400电性连接。相应地,由于走线槽11101设置于主体部1111位于承载面1101的一侧,因此光学镜片200则可以盖设于走线槽11101,并与走线槽11101内的电连接件500相对设置,使得光学镜片200在承载面1101上的正投影可以与电连接件500在承载面1101上的正投影相重叠。
相较于光学镜片200和电连接件500需要分别在主体部1111上占据一安装区域的方案,本实施例通过在主体部1111位于承载面1101的一侧设置走线槽11101用于安装电连接件500,且光学镜片200盖设于走线槽11101与电连接件500相对设置,使得光学镜片200在承载面1101上的正投影可以与电连接件500在承载面1101上的正投影相重叠。如此,在安装光学镜片200、电连接件500以及框架110时,光学镜片200和电连接件500可以在垂直于承载面1101的方向上,共用主体部1111上的同一安装区域与主体部1111进行安装,以减小主体部1111用于安装光学镜片200和电连接件500的区域在平行于承载面1101的方向上占用的宽度,不仅可以增大光学镜片200的可视范围,还可以给用户带来窄边框的视觉效果,提升头戴式设备10的外观表现力。此外,通过设置走线槽11101的方式来安装电连接件500,不仅可以利用走线槽11101吸收电连接件500的厚度,还可以利用走线槽11101对电连接件500进行保护,避免光学镜片200在装配过程中与电连接件500发生干涉,导致电连接件500出现破损。
在一些实施例中,走线槽11101也可以设置于主体部1111背离承载面1101的一侧,使得光学镜片200和电连接件500可以分别设置于主体部1111相背设置的两侧,以便于主体部1111对光学镜片200进行支撑,仅需电连接件500在承载面1101上的正投影与光学镜片200的正投影相重叠即可。在一些实施例中,除了通过设置走线槽11101的方式,主体部1111也可以通过设置贯穿主体部1111相对两端的通道,以安装电连接件500。当然,电连接件500也可以直接设置于主体部1111的外表面上,仅需电连接件500在承载面1101上的正投影与光学镜片200在承载面1101上的的正投影相重叠即可。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请结合图5参阅图7至图8,图7是图5中横梁111和框体112在另一视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横梁111和框体112沿Ⅵ-Ⅵ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安装部1112可以设置于主体部1111的相对两端,其不仅可以用于安装第一电子组件300,还可以用于与支腿120连接。如图5和图7所示,安装部1112位于承载面1101的一侧可以设置有容纳槽11102,且该容纳槽11102可以用于安装第一电子组件300。其中,走线槽11101可以与容纳槽11102连通,以便于电连接件500与容纳槽11102内的第一电子组件300电性连接。光学镜片200可以盖设于容纳槽11102,以便于光学镜片200与第一电子组件300配合实现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的功能。同时,安装部1112背离承载面1101的一侧还可以设置有连接槽11103,且该连接槽11103可以用于与支腿120连接。如图7至图8所示,安装部1112位于容纳槽11102与连接槽11103之间的侧壁可以开设有通槽,以连通容纳槽11102与连接槽11103,使得电连接件500与第一电子组件300电性连接后,还可以通过容纳槽11102延伸至连接槽11103内,与支腿120上的第二电子组件400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11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且两个安装部1112分别为第一安装部11121和第二安装部11122。第一安装部11121可以位于主体部1111的一端,第二安装部11122可以位于主体部1111的另一相对端,且第一安装部11121和第二安装部11122还可以对称设置。走线槽11101可以分别与第一安装部11121的容纳槽11102以及第二安装部11122的容纳槽11102连通,使得电连接件500可以通过走线槽11101与两个第一电子组件300电性连接。
框体112可以分别与主体部1111和安装部1112连接,且三者可以共同形成承载面1101和环形凸沿1102。如图5和图7所示,框架11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且两个框体112分别为第一框体1121和第二框体1122。第一框体1121和第二框体1122可以设置于主体部1111的同一侧,且第一框体1121和第二框体1122还可以相对设置。其中,第一框体1121的一端可以与主体部1111的周侧连接,另一端可以与第一安装部11121连接,且三者可以共同形成一承载面1101和一环形凸沿1102。第二框体1122的一端也可以与主体部1111的周侧连接,另一端则可以与第二安装部11122连接,且三者可以共同形成另一承载面1101和另一环形凸沿1102。如此,两个框体112可以与横梁111相配合以安装两个光学镜片200。同时,第一框体1121靠近第二框体1122的一侧可以开设有凹槽11201,第二框体1122靠近第一框体1121的一侧也可以开设有凹槽11201。该凹槽11201可以用于安装鼻托组件114,以实现框体112和鼻托组件114的连接。在本实施中,第一框体1121和第二框体1122还可以对称设置,以与用户的眼部相适配。在一些实施例中,框体112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使得框架110仅可安装一个光学镜片200。同时,框体112的形状也可以不限于“C”字形,仅需框体112能够与横梁111共同形成有承载面1101,以安装光学镜片200即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请结合图5参阅图9至图11,图9是图4中框架110沿Ⅳ-Ⅳ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遮挡件113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4中鼻托组件114的结构示意图。
由于走线槽11101设置于主体部1111位于承载面1101的一侧,且容纳槽11102也设置于安装部1112位于承载面1101的一侧,因此为了便于装配光学镜片200,以及避免用户透过光学镜片200看到走线槽11101和容纳槽11102,横梁111上还可以设置有遮挡件113,以遮挡走线槽11101和容纳槽11102。如图5和图9至图10所示,遮挡件113可以设置于主体部1111和安装部1112位于承载面1101的一侧,以遮挡走线槽11101和容纳槽11102。同时,为了减少横梁111和遮挡件113的堆叠厚度,遮挡件113还可以设置于走线槽11101和容纳槽11102内,以利用走线槽11101和容纳槽11102吸收遮挡件113的厚度。此外,由于主体部1111对应用户鼻梁的区域不需要安装光学镜片200,因此主体部1111位于两个框体112之间的区域厚度较薄,开设的走线槽11101深度也较浅。为了提高装配便利性和牢固性,遮挡件113则可以盖设于主体部1111未安装光学镜片200的区域的走线槽11101,与主体部1111进行装配。
遮挡件113可以包括:第一遮挡部1131和第二遮挡部1132。其中,第一遮挡部1131也可以呈条状设置,第二遮挡部1132可以设置于第一遮挡部1131的相对两端,且第一遮挡部1131可以用于遮挡走线槽11101,第二遮挡部1132可以用于遮挡容纳槽11102。进一步地,第一遮挡部1131可以设置于走线槽11101内,且第一遮挡部1131的形状可以与走线槽11101相适配,以填补走线槽11101在主体部1111上形成的开口。即,第一遮挡部1131可以与承载面1101齐平设置,使得光学镜片200与主体部1111安装后,第一遮挡部1131可以对光学镜片200进行支撑,提高光学镜片200的结构强度。同时,由于主体部1111开设有走线槽11101,环形凸沿1102位于走线槽11101的区域会具有间隔,因此第一遮挡部1131的部分区域还可以凸出于走线槽11101设置,以填补环形凸沿1102位于走线槽11101的间隔。也即是,第一遮挡部1131的部分区域可以凸出走线槽11101的设置,以与横梁111和框体112共同形成环形凸沿1102,以实现光学镜片200的定位安装。此外,走线槽11101的底壁上还可以设置有台阶11104,该台阶11104可以用于支撑第一遮挡部1131,使得电连接件500可以与第一遮挡部1131间隔设置,避免第一遮挡部1131在装配过程中与电连接件500发生干涉,导致电连接件500破损。
第二遮挡部1132可以设置于第一遮挡部1131的相对两端,即第二遮挡部1132的数量为两个,以与安装部1112的数量相匹配。其中,第二遮挡部1132可以设置于容纳槽11102内,且第二遮挡部1132的形状可以与容纳槽11102相适配,以填补容纳槽11102在安装部1112上形成的开口。即,第二遮挡部1132可以与承载面1101齐平设置,使得光学镜片200与安装部1112安装后,第二遮挡部1132可以对光学镜片200进行支撑,提高光学镜片200的结构强度。同时,为了便于第一电子组件300与光学镜片200配合实现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的功能,第二遮挡部1132还设置有缺口11105,以连通光学镜片200和容纳槽11102内的第一电子组件300,使得第一电子组件300能够通过缺口11105与光学镜片200相配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遮挡部1131和第二遮挡部1132可以是一体结构,且遮挡件113的材质和横梁111以及框体112的材质可以相同,以提高框架110的一致性。在一些实施例中,除了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的功能外,第一电子组件300也可以通过缺口11105实现其他对应的功能。当然,随着第一电子组件300功能的不同,第二遮挡部1132也可以完全遮挡容纳槽11102,而不开设缺口11105,以提高框架110的密闭性。
鼻托组件114可以与框体112连接,其可以用于与用户的鼻梁相接触,以配合支腿120实现头戴式设备10的佩戴。如图5和图11所示,鼻托组件114可以包括:支撑架1141和鼻托垫1142。其中,支撑架1141可以与框体112连接,鼻托垫1142可以与支撑架1141连接,且支撑架1141可以用于支撑鼻托垫1142,并为鼻托垫1142提供一定的韧性和弹性,使得鼻托垫1142利用支撑架1141的弹性相对于框体112活动。如此设置,当用户佩戴头戴式设备10时,支撑架1141就可以根据用户的鼻梁形状发生相应的弹性形变,使得鼻托垫1142可以相对于支撑架1141活动,以实现鼻托垫1142的可调,从而提高鼻托垫1142与用户的鼻梁的适配度。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141的材质可以是金属,使得支撑架1141可以具有一定的刚性和弹性形变能力,以实现鼻托垫1142的可调。鼻托垫1142的材质可以是如塑胶、橡胶以及硅胶等柔性亲肤材料,以提高用户佩戴头戴式设备10的舒适度。
支撑架1141可以设置有凸块11401,且该凸块11401可以设置于凹槽11201内,并与框体112过盈配合,以实现支撑架1141和框体112连接。鼻托垫1142在外形上可以类似于“工”字形结构,支撑架1141可以套设于鼻托垫1142,且两者可以通过模内注塑工艺一体成型,以实现支撑架1141和鼻托垫1142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141和鼻托垫1142的数量均为两个,以与两个框体112相适配。例如,一个支撑架1141可以设置于第一框体1121上,另一个支撑架1141可以设置于第二框体1122上,且两个支撑架1141还可以对称设置。相应地,两个鼻托垫1142则可以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撑架1141上,且两个鼻托垫1142也可以对称设置,以与用户的鼻梁相适配。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1141也可以通过模内注塑与框体112一体成型,以提高支撑架1141和框体112的连接牢固性。
请参阅图12至图14,图12是图10中鼻托组件114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中支撑架114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2中鼻托垫1142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进一步增强鼻托垫1142的可调性,以提升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10的适配度,还可以对支撑架1141进行相应的设置,为鼻托垫1142提供更大的活动范围和调整角度。如图12至图13所示,支撑架1141可以包括一体结构的刚性部11411和弹性部11412。其中,刚性部11411可以与框体112连接,以实现支撑架1141和框体112的装配。弹性部11412可以设置于刚性部11411上,并与鼻托垫1142连接,且弹性部11412可以具有较强的形变能力,以扩大鼻托垫1142相对于刚性部11411活动的范围和角度,从而提升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10的适配度。在本实施例中,刚性部11411的材质可以是金属,弹性部11412的材质可以是软胶,且刚性部11411和弹性部11412可以是一体结构,两者可以通过模内注塑一体成型。
刚性部11411可以与框体112连接,并为支撑架1141提供一定的韧性和弹性。如图12至图13所示,刚性部11411可以呈环状设置,并围绕形成有容纳空间11402。弹性部11412可以包裹刚性部11411设置,且弹性部11412还可以填充容纳空间11402,并形成一个片状结构,以便于弹性部11412相对于刚性部11411发生形变,从而为鼻托垫1142提供更大活动空间和角度。在本实施例中,刚性部11411也可以设置有凸块11401,且该凸块11401可以凸出于弹性部11412设置,使得刚性部11411可以通过凸块11401与框体112上的凹槽11201相配合,实现支撑架1141和框体112的装配。在一些实施例中,刚性部11411也可以通过模内注塑与框体112一体成型,以提高支撑架1141和框体112的装配牢固性。
进一步地,弹性部11412设置于容纳空间11402的区域还可以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403,且第一连接部11403可以用于与鼻托垫1142可拆卸地连接。如图12至图13所示,第一连接部11403可以是弹性部11412设置于容纳空间11402内的区域的一部分,且第一连接部11403可以设置有通槽11404。鼻托垫1142则可以穿设于该通槽11404,并与第一连接部11403过盈配合,以实现鼻托垫1142和弹性部11412的连接。其中,由于第一连接部11403的材质也为软胶,因此第一连接部11403还可以发生形变,以提供鼻托垫1142退出通槽11404的避让空间,从而实现弹性部11412和鼻托垫1142的可拆卸连接。
相应地,为了与框体112的数量相适配,支撑架1141的数量也为两个,且一个支撑架1141上的弹性部11412可以与另一个支撑架1141上的弹性部11412连接,使得两个支撑架1141上的弹性部11412可以形成一体。例如,鼻托组件114还设置有连接件1143,且该连接件1143的一端可以与一个支撑架1141上的弹性部11412,另一端可以与另一个支撑架1141上的弹性部11412连接。如此设置,可以利用连接件1143将两个支撑架1141连接在一起与框体112进行装配,从而提高装配便利性。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143与两个支撑架1141上的弹性部11412可以为一体结构,三者可以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使得连接件1143也可以具有形变能力,以避免刚性的连接件1143在支撑架1141的形变过程中拉扯支撑架1141,保证支撑架1141的正常形变活动。同时,连接件1143还可以向靠近主体部1111的方向拱起设置,以适配用户的鼻梁形状。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鼻托组件114也可以不设置连接件1143以连接两个支撑架1141,使得两个支撑架1141可以独立与框体112进行装配。
鼻托垫1142可以与用户的鼻梁相接触,且鼻托垫1142可以通过弹性部11412相对于支撑架1141活动,以实现鼻托垫1142的多角度可调。如图12和图14所示,鼻托垫1142可以设置有一体结构的柔性部11421和第一配合部11405。其中,柔性部11421可以用于与用户的鼻梁相接触,以减轻头戴式设备10作用在用户鼻梁上的压力,提升用户佩戴舒适度。第一配合部11405可以设置于柔性部11421的一侧,并可与第一连接部11403可拆卸地连接。例如,第一配合部11405在外形上可以类似于“T”字形结构,且第一配合部11405可以穿设于通槽11404,并与第一连接部11403过盈配合,从而实现鼻托垫1142和弹性部11412的连接。同时,第一配合部11405穿设于第一连接部11403的端部,还可以与第一连接部11403背离柔性部11421的一侧相卡接,以进一步加强鼻托垫1142和弹性部11412的连接牢固性。
相应地,当需要拆卸鼻托垫1142和支撑架1141时,可利用外力使得第一连接部11403发生形变,从而为第一配合部11405的“T”形端部提供避让空间,使得第一配合部11405可以从通槽1103退出,实现鼻托垫1142和弹性部11412的拆卸。如此设置,不仅可以利用弹性部11412进一步扩大鼻托垫1142的活动范围和角度,增强鼻托垫1142的可调性,还可以利用弹性部11412和鼻托垫1142的可拆卸连接,对鼻托垫1142进行更换,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的鼻托垫1142进行佩戴,提升用户佩戴头戴式设备10的适配度。在本实施例中,柔性部11421和第一配合部11405的材质可以为硬胶,使得鼻托垫1142可以在具有一定柔性的同时,还能够保持一定的刚性与弹性部11412进行装配。此外,鼻托垫1142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且两个鼻托垫1142可以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撑架114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403和第一配合部11405也可以通过其他如磁吸或卡扣的方式实现可拆卸地连接。例如,第一连接部11403可以是嵌设于弹性部11412内的磁体,而第一配合部11405则可以是嵌设于柔性部11421的金属,使得两者可以通过磁吸的方式实现可拆卸地连接。当然,第一连接部11403也可以是金属,而第一配合部11405则可以是磁体。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配合部11405为硬胶,而弹性部11412为软胶,为了提高连接牢固性,两者也可以通过软硬胶注塑形成一体,使得第一配合部11405和弹性部11412可以为一体结构,从而保证支撑架1141和鼻托垫1142的装配牢固性。
请参阅图15至图18,图15是图10中鼻托组件114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5中支撑架1141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5中鼻托垫1142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5中弹性件1144的结构示意图。
除了通过在支撑架1141上设置由软胶构成的弹性部11412来增强鼻托垫1142的可调性外,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扩大鼻托垫1142相对于支撑架1141的活动范围和角度。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鼻托组件114还可以设置有弹性件1144。其中,弹性件1144的一端可以与支撑架1141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也可以与鼻托垫1142可拆卸地连接,且弹性件1144也可以具有形变能力,使得鼻托垫1142不仅可利用弹性件1144的形变扩大鼻托垫1142的活动范围和角度,还可以利用弹性件1144的可拆卸性进行更换,以便于用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对应的鼻托垫1142进行佩戴。
具体地,由于鼻托垫1142通过独立的弹性件1144与支撑架1141连接,因此支撑架1141可以仅设置有刚性部11411,用于为鼻托垫1142提供一定的支撑力。如图15至图16所示,刚性部11411也可以呈环状设置,以提高刚性部11411的结构强度,且刚性部11411的材质也可以为金属。同时,刚性部11411也可以设置有凸块11401,且该凸块11401同样可以设置于框体112的凹槽11201内,并与框体112过盈配合,从而实现支撑架1141和框体112的装配。当然,由于采用独立的弹性件1144实现鼻托垫1142相对于支撑架1141的活动,因此刚性部11411的形状也可以不仅限于环状,其具体的形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此外,为了提高连接牢固性,刚性部11411也可以如上述实施例一样通过模内注塑与框体112一体成型。
由于支撑架1141还与弹性件1144可拆卸地连接,因此支撑架1141还可以设置有与弹性件1144相配合的第二配合部11406。该第二配合部11406可以与刚性部11411连接,且第二配合部11406可以设置于刚性部11411围绕形成的空间内。其中,第二配合部11406可以是能够被磁力所吸引的金属,而弹性件1144的一端则可以具有磁力,使得第二配合部11406和弹性件1144可以通过磁吸的方式实现可拆卸地连接。同时,为了避免第二配合部11406和弹性件1144磁吸贴合后受外力影响发生错位,第二配合部11406还可以设置有定位槽11407,且该定位槽11407的形状可以与弹性件1144的形状相适配。弹性件1144的一端可以设置于定位槽11407内与第二配合部11406磁吸连接,使得定位槽11407的内侧壁能够与弹性件1144的位置进行限位,避免弹性件1144与第二配合部11406受外力影响发生错位。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配合部11406与刚性部11411可以是一体结构,即刚性部11411也可以是能够被磁力所吸引的金属。当然,第二配合部11406的材质也可以不仅限于金属,仅需第二配合部11406能够被磁力所吸引,以实现第二配合部11406和弹性件1144的磁吸连接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141的数量依然可以为两个,且两个支撑架1141可以分别设置于第一框体1121和第二框体112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配合部11406也可以是具有磁力的磁体,而弹性件1144的一端则可以是能够被磁力吸引的金属,使得两者依然利用磁吸的方式实现两者的可拆卸连接。或者是,第二配合部11406可以是具有磁力的磁体,而弹性件1144的一端也可以是具有磁力的磁体,且两者的磁性相异,如此两者依然可以通过磁吸的方式实现可拆卸地连接。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槽11407也可以设置于弹性件1144上,而第二配合部11406则可以设置有与定位槽11407相匹配的凸起,仅需两者磁吸连接后,定位槽11407能够对两者的位置进行限位,以避免两者受外力影响发生错位即可。
鼻托垫1142依然可以设置有柔性部11421和第一配合部11405,且柔性部11421可以用于与用户的鼻梁相接触,以减轻头戴式设备10作用在用户鼻梁上的压力,提升用户佩戴舒适度,而第一配合部11405则可以用于与弹性件1144可拆卸地连接。如图15和图17所示,柔性部11421可以包裹第一配合部11405设置,且第一配合部11405可以是具有磁力的磁吸片,而弹性件1144的另一端则可以是能够被磁力吸引的金属,使得第一配合部11405和弹性件1144可以通过磁吸的方式实现可拆卸地连接。相应地,为了避免第一配合部11405和弹性件1144磁吸贴合后受外力影响发生错位,柔性部11421还可以设置有连通第一配合部11405的开口11408,且该开口11408的形状可以与弹性件1144的形状相适配。弹性件1144可以设置于开口11408内与第一配合部11405磁吸连接,使得柔性部11421能够对弹性件1144的位置进行限位,避免弹性件1144受外力影响发生偏移。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11405与柔性部11421可以是一体结构,两者可以通过模内注塑一体成型。当然,弹性件1144的另一端的材质也可以不仅限于金属,仅需弹性件1144的另一端能够被磁力所吸引,以实现第一配合部11405和弹性件1144的磁吸连接即可。
相应地,为了与支撑架1141的数量相适配,本实施例中的鼻托垫1142的数量也为两个,且一个鼻托垫1142上的柔性部11421可以与另一个鼻托垫1142上的另一个柔性部11421连接,使得两个鼻托垫1142可以形成一体。例如,本实施例中的鼻托组件114也可以设置有连接件1143,且该连接件1143的一端可以与一个鼻托垫1142的柔性部11421连接,另一端可以与另一个鼻托垫1142的柔性部11421连接。如此设置,可以利用连接件1143将两个鼻托垫1142连接在一起与框体112进行装配,从而提高装配便利性。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143与两个鼻托垫1142上的柔性部11421可以为一体结构,使得连接件1143也可以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以避免刚性的连接件1143在柔性部11421相对于支撑架1141的活动过程中拉扯柔性部11421,保证柔性部11421的正常形变活动。同时,连接件1143也可以向靠近主体部1111的方向拱起设置,以适配用户的鼻梁形状。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鼻托组件114也可以不设置连接件1143以连接两个鼻托垫1142,使得两个鼻托垫1142可以独立与支撑架1141上的弹性件1144进行装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11405也可以是能够被磁力吸引的金属,而弹性件1144的另一端则可以是具有磁力的磁体,使得两者依然利用磁吸的方式实现两者的可拆卸连接。或者是,第一配合部11405可以是具有磁力的磁体,而弹性件1144的另一端也可以是具有磁力的磁体,且两者的磁性相异,如此两者依然可以通过磁吸的方式实现可拆卸地连接。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11405也可以凸出柔性部11421设置,而弹性件1144的另一端则可以设置有相应的凹槽,使得第一配合部11405能够设置于该凹槽内与弹性件1144磁吸连接,以避免两者受外力影响发生错位。
弹性件1144可以分别与支撑架1141和鼻托垫1142可拆卸地连接,且弹性件1144还可以用于实现鼻托垫1142相对支撑架1141的活动。如图15至图18所示,弹性件1144除了可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弹性部11412一样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403以外,其还可以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1409和形变部11441。第一连接部11403可以设置于形变部11441的一端,且第一连接部11403可以用于与第一配合部11405可拆卸地连接。第二连接部11409可以设置于形变部11441的另一相对端,且第二连接部11409可以用于与第二配合部11406可拆卸地连接。其中,第一连接部11403可以是能够被磁力吸引的金属,且第一连接部11403可以设置于开口11408内,与第一配合部11405磁吸连接,以实现弹性件1144和鼻托垫1142的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部11409可以是具有磁力的磁体,且第二连接部11409可以设置于定位槽11407内,与第二配合部11406磁吸连接,以实现弹性件1144和支撑架1141的可拆卸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403也可以是具有磁力的磁体,而第一配合部11405为能够被磁力吸引的金属。第二连接部11409也可以是能够被磁力吸引的金属,而第二配合部11406为具有磁力的磁体。
形变部11441可以是异形弹簧,也即是非规则弹簧,以为弹性件1144提供形变能力,使得鼻托垫1142可以利用弹性件1144的形变相对于支撑架1141活动,从而扩大鼻托垫的活动范围和角度,提高用户佩戴头戴式设备10的适配度。在本实施例中,形变部11441的截面形状可以为方形,且形变部11441相对两端的缠绕半径可以小于中间区域的缠绕半径,使得形变部11441除了在其长度方向上能够进行压缩形变以外,还可以利用相对两端与中间区域缠绕半径的不同进行弯曲形变,从而扩大鼻托垫1142相对于支撑架1141的活动范围和角度,增强鼻托垫1142的可调性,提高用户佩戴头戴式设备10的适配度。
相应地,为了与支撑架1141和鼻托垫1142的数量相适配,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1144的数量也为两个,且两个弹性件1144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撑架1141上,以分别连接两个鼻托垫1142。如此,通过设置分别连接支撑架1141和鼻托垫1142的弹性件1144,使得鼻托垫1142可以利用弹性件1144的形变相对于支撑架1141活动,不仅可以实现鼻托垫1142的可调,还可以扩大鼻托垫1142的活动范围和角度。同时,通过在弹性件1144的一端设置第一连接部11403,另一相对端设置第二连接部11409,以及在鼻托垫1142上设置与第一连接部11403磁吸连接的第一配合部11405,支撑架1141上设置与第二连接部11409磁吸连接的第二配合部11406,还可以实现弹性件1144分别与支撑架1141和鼻托垫1142的可拆卸连接,以便于用户对鼻托垫1142进行更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1141和鼻托垫1142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多个弹性件1144,且形变部11441的弹簧形状可以为方形,以提高弹性件1144的弹力均匀性。例如,支撑架1141和鼻托垫1142之间可以设置有三个弹性件1144,而支撑架1141上可以设置有三个第二配合部11406,鼻托垫1142上可以设置有三个第一配合部11405,以实现三个弹性件1144与支撑架1141和鼻托垫1142的装配。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1141和鼻托垫1142之间的弹性件1144的数量也可以不限于三个,其数量也可以为两个、四个或者更多。同时,形变部11441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不限于方形,其具体的结构和形状也可以根据实际所需受力方向及受力方式进行设置。
为了进一步提高头戴式设备10的外观精致度,框架110还可以设置有第一装饰件115和第二装饰件116。如图4和图9所示,第一装饰件115可以设置于主体部1111和框体112共同形成的环形凸沿1102上,且第一装饰件115可以围绕光学镜片200设置,以对光学镜片200进行装饰,提高头戴式设备10的外观表现力。第二装饰件116可以设置于第一装饰件115背离光学镜片200的一侧,且第二装饰件116可以设置于安装部1112上,并盖设于容纳槽11102,以遮挡光学镜片200位于容纳槽11102内的部分区域,对光学镜片200进行装饰。如此,可以通过第一装饰件115和第二装饰件116提升头戴式设备10的外观精致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装饰件115和第二装饰件116的设置方式和形状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和设置,仅需第一装饰件115和第二装饰件116能够对框架110进行装饰,以提高头戴式设备10的外观表现力即可。
请参阅图19至图22,图19是图2中佩戴支架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0是图19中支腿12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1是图19中佩戴支架100沿Ⅶ-Ⅶ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2是图19中转轴组件130的结构示意图。
支腿120可以设置于横梁111的相对两端,其可以用于与鼻托组件114相配合实现头戴式设备10的佩戴。如图19至图20所示,支腿120可以包括:支腿主体121和支腿侧盖122。其中,支腿主体121可以与转轴组件130连接,并可相对于转轴组件130转动,以实现支腿120与框架110的转动连接。支腿侧盖122可以与支腿主体121共同围设形成收容空间1201和走线通道1202,且该收容空间1201可以用于安装第二电子组件400,该走线通道1202可以连通收容空间1201和连接槽11103,使得电连接件500可以通过走线通道1202延伸至收容空间1201内,与第二电子组件400电性连接。
具体地,支腿主体121可以包括:底壁1211和侧壁1212,且侧壁1212可以围绕底壁1211的边沿设置,并与底壁1211共同围设形成一个敞口结构。支腿侧盖122可以盖设于上述的敞口结构,与支腿主体121共同围设形成收容空间1201,用于安装第二电子组件400。在本实施例中,底壁1211背离收容空间1201的一侧可以设置有感应区12111,且该感应区12111可以用于与第二电子组件400配合实现头戴式设备10的触控功能,使得用户可通过在感应区12111进行点击、长按或滑动等操作对头戴式设备10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侧壁1212背离收容空间1201的一侧则可以设置有如音频接口、充电接口以及USB接口等外接接口,使得用户可通过上述的外接接口与头戴式设备10进行电连,并实现相应的功能。当然,除了侧壁1212可以设置有外接接口外,底壁1211也可以设置有外接接口,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支腿主体121可以呈长条状设置,且支腿主体121的一端还可以设置有转动部1213。如图20至图21所示,该转动部1213可以设置于侧壁1212背离收容空间1201的一侧,其可以用于套设于转轴组件130,使得支腿主体121能够相对于转轴组件130转动。同时,转动部1213还可以与支腿侧盖122共同围设形成走线通道1202。例如,支腿侧盖122可以设置有延伸部1221,且延伸部1221可以设置于转动部1213的一侧,并与转动部1213共同围设形成走线通道1202。相应地,为了实现走线通道1202与收容空间1201的连通,设置有转动部1213的侧壁1212可以形成有缺口,使得走线通道1202可以通过该缺口与收容空间120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支腿12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且两个支腿120分别为第一支腿123和第二支腿124。第一支腿123可以通过一转轴组件130与第一安装部11121转动连接,第二支腿124可以通过另一转轴组件130与第二安装部11122转动连接。
此外,为了提高支腿120的精致度,佩戴支架100还可以设置有用于装饰支腿120的第三装饰件140。如图19至图20所示,支腿主体121远离转轴组件130的一端,也即是支腿主体121远离转动部1213的一端可以设置有弧形部1214。第三装饰件140的一端可以与弧形部1214的一端连接,另一相对端可以与弧形部1214的另一端连接,且两者可以共同围设形成有装饰槽1203。例如,侧壁1212位于弧形部1214一端的区域可以设置有缺口,位于弧形部1214另一端的区域也可以设置缺口,使得第三装饰件140的相对两端可以通过前述两个缺口插设于支腿主体121内。而支腿侧盖122则可以盖设于前述两个缺口,使得第三装饰件140能够被支腿主体121和支腿侧盖122夹持在中间,实现第三装饰件140与支腿120的装配。如此设置,不仅可以利用第三装饰件140提高头戴式设备10的外观表现力,还可以利用第三装饰件140增强支腿主体121在弧形部1214的结构强度。
转轴组件130可以分别与框架110和支腿120连接,其可以用于实现支腿120和框架110的转动连接。如图21至图22所示,转轴组件130可以包括:固定架131和转轴132。其中,固定架131可以设置于连接槽11103内,与安装部1112固定连接。转轴132可以设置于固定架131上。转动部1213可以设置于连接槽11103内,并套设于转轴132,使得支腿120能够通过转轴132相对于安装部1112转动。同时,由于转动部1213设置于连接槽11103内,因此转动部1213与延伸部1221共同围设形成的走线通道1202也可以与连接槽11103相连通,使得电连接件500能够通过容纳槽11102、连接槽11103以及走线通道1202延伸至收容空间1201内,与第二电子组件400电性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轴组件130也可以仅设置有转轴132,通过将转动部1213设置于连接槽11103内,使得转轴132穿设于安装部1112和转动部1213也可以实现框架110和支腿120的转动连接。
固定架131可以设置有顶面1311、底面1312以及侧面1313。顶面1311和底面1312可以相背设置,侧面1313可以分别与顶面1311和底面1312相接,并与顶面1311和底面1312垂直设置。其中,顶面1311、底面1312以及侧面1313可以用于点胶,使得固定架131可以与连接槽11103的内壁进行粘接固定。如此设置,在装配过程中,可以先将转动部1213装配至固定架131上,然后在将转轴132穿设于固定架131和转动部1213,使得支腿120能够相对于固定架131转动,最后在将带有转轴132和转动部1213的固定架131设置于连接槽11103内,与安装部1112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框架110、支腿120以及转轴组件130的装配。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支腿120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具有阻尼手感,转轴132还可以为多棱柱,使得转轴132的外表面可以具有多个棱角,进而在转动部1213相对于转轴132转动过程中,利用转轴132的多个棱角与转动部1213相刮蹭,从而为支腿120的转动带来阻尼手感。同时,转轴132的外表面还可以设置有胶套,以进一步增加转轴132和转动部1213在转动过程中的摩擦力,提升支腿120的转动阻尼感。在本实施例中,转轴组件13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且一个转轴组件130可以设置于第一安装部11121的连接槽11103内,另一个转轴组件130可以设置于第二安装部11122的连接槽11103内,以实现两个支腿120和两个安装部1112的转动连接。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23至图25,图23是图2中框架110、光学镜片200以及电连接件500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4是图23中框架110、光学镜片200以及电连接件500沿Ⅺ-Ⅺ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5是图23中光学镜片200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镜片200可以设置于框架110上,且光学镜片200还可以与第一电子组件300配合实现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的功能。如图23至图24所示,光学镜片200可以设置于横梁111和框体112共同形成承载面1101上,且光学镜片200还可以盖设于走线槽11101,使得走线槽11101内的电连接件500可以与光学镜片200相对设置。如此,光学镜片200在承载面1101上的正投影可以与电连接件500在光学镜片200上的正投影相重叠,使得光学镜片200和电连接件500可以共用主体部1111上的同一安装区域,以减少主体部1111用于安装光学镜片200和电连接件500的区域的宽度,不仅可以提升光学镜片200的可视范围,还可以为用户带来窄边框的视觉效果,提升头戴式设备10的外观表现力。同时,光学镜片200还可以盖设于容纳槽11102,使得容纳槽11102内的第一电子组件300也可以与光学镜片200相对设置。如此,第一电子组件300可以通过第二遮挡部1132上开设的缺口11105与光学镜片200相配合,从而实现头戴式设备10的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的功能。
光学镜片200可为光波导,具体可为平面光栅波导例如衍射光栅波导,使得头戴式设备10可通过光学镜片200呈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环境。如图23和图25所示,光学镜片200可以设置有光耦合进口部201和光耦合出口部202。其中,光耦合进口部201可以盖设于容纳槽11102,且第一电子组件300可以通过缺口11105与光耦合进口部201相对设置。光耦合出口部202可以与光耦合进口部201连接,并对应用户的眼部设置。同时,光耦合进口部201和光耦合出口部202连接在一起可以形成光路,光线可从光耦合进口部201被耦合进入光学镜片200中,在光路内传输,最后光线会在光耦合出口部202处被耦合出光学镜片200,射入佩戴者眼中并在视网膜上成像,从而实现头戴式设备10的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随着第一电子组件300功能的变化,头戴式设备10也可以实现除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以外的其他功能。当头戴式设备10需要实现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以外的功能时,光学镜片200则可为凸透镜和凹透镜等透镜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的视力矫正镜片,且在视力矫正镜片中还可以设置其它类型的透镜或功能透镜(例如平镜、防眩镜、有色镜等)或功能膜片(例如增透膜、偏振模、滤光膜等)。当然,光学镜片200也可以是如平镜、防眩镜、有色镜以及近视镜等其他功能镜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光学镜片200也可为光致变色器件。例如,光致变色器件可采用光致变色材料制成,以使得光致变色器件受到一定波长的光激发后能够发生颜色变化。对于光致变色材料可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地范围内采用现有技术中已存在的技术方案制作,不做赘述。或者是,光学镜片200也可为电致变色器件。例如,电致变色器件可采用电致变色材料制成。电致变色材料可为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中的一种。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可为三氧化钨。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可为聚噻吩类及其衍生物、紫罗精类、四硫富瓦烯、金属酞菁类化合物等中的一种。当然,对于电致变色材料可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地范围内采用现有技术中已存在的技术方案制作,不做赘述。
进一步地,光学镜片20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且两个光学镜片200分别为第一光学镜片210和第二光学镜片220。第一光学镜片210可以设置于由于主体部1111、第一安装部11121以及第一框体1121共同形成的一承载面1101上,而第二光学镜片220可以设置于由主体部1111、第二安装部11122以及第二框体1122共同形成的另一承载面1101上,且第一光学镜片210和第二光学镜片220还可以对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学镜片210可为前述的光波导,且第一光学镜片210可以与设置于第一安装部11121上的第一电子组件300相配合,以实现头戴式设备10的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功能。第二光学镜片220则可为前述的普通功能镜片,如平镜、防眩镜、有色镜以及近视镜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镜片210和第二光学镜片220也可以均为光波导,仅需与两者相对设置的第一电子组件300能够具有实现头戴式设备10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的功能即可。此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光学镜片200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且单个的光学镜片200可以为光波导,也可以为普通的功能镜片,具体采用何种光学镜片200可以由头戴式设备10的所需功能进行确定,本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请参阅图26至图28,图26是图1中头戴式设备10沿Ⅸ-Ⅸ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7是图2中框架110、第一电子组件300以及电连接件500的装配示意图,图28是图27中充电转接板320、压感线路板330以及支撑件150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第一电子组件300可以设置于框架110上,且第一电子组件300可以用于与光学镜片200配合实现头戴式设备10的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的功能。如图26至图27所示,第一电子组件300可以包括:光机310、充电转接板320以及压感线路板330。其中,光机310可以设置于第一安装部11121的容纳槽11102内,并与第一光学镜片210相对设置,使得第一光学镜片210可以与光机310相配合实现头戴式设备10的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的功能。充电转接板320和压感线路板330可以设置于第二安装部11122的容纳槽11102内,且两者可以用于实现头戴式设备10的供电转接以及压力感测等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头戴式设备10不需要实现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的功能时,第一电子组件300也可以设置有如摄像头、照明灯以及传感器等电子器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所指的第一电子组件300可以包括头戴式设备10需要设置在框架110上的所有电子器件,而不仅限于上述的光机310、充电转接板320以及压感线路板330。
光机310可以设置于第一安装部11121的容纳槽11102内,且光机310还可以与电连接件500电性连接。例如,电连接件500可以通过走线槽11101延伸至第一安装部11121的容纳槽11102内,且电连接件500还可以通过双面胶与光机310的外表面进行贴合,以与光机310进行固定连接。同时,光机310上还可以缠绕有胶带,以将光机310和电连接件500缠绕在一起,进一步提升两者的连接牢固性。相应地,光机310的柔性电路板可以通过BTB与电连接件500相扣合,从而实现光机310和电连接件500的电性连接。光机310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可参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在此不与赘述。
充电转接板320可以设置于第二安装部11122的容纳槽11102内,且充电转接板320也可以与电连接件500电性连接。例如,电连接件500可以通过走线槽11101延伸至第二安装部11122的容纳槽11102内,且电连接件500上的BTB可以扣合在充电转接板320上,以实现充电转接板320与电连接件500的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充电转接板320可以是柔性电路板,为了便于对充电转接板320进行固定,佩戴支架100还可以设置有用于支撑充电转接板320的支撑件150。如图28所示,充电转接板320可以贴合于支撑件150上,且带有充电转接板320的支撑件150可以设置于容纳槽11102内,以固定充电转接板320在容纳槽11102的位置。此外,为了提高充电转接板320和电连接件500的电连可靠性,支撑件150的外表面还可以缠绕有胶带,以将充电转接板320和电连接件500缠绕在一起,提高两者电连的可靠性。
压感线路板330可以与充电转接板320设置于同一容纳槽11102内,且压感线路板330可以设置于容纳槽11102的侧壁上。其中,压感线路板330也可以是柔性电路板,且压感线路板330可以通过双面胶贴附与容纳槽11102的侧壁上。同时,压感线路板330也可以与电连接件500电性连接。此外,为了保证压感线路板330与容纳槽11102的侧壁的贴合平整性,在装配过程中,还可以使用工装对压感线路板330进行压平处理,使得压感线路板330可以与容纳槽11102的侧壁紧密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11121和第二安装部11122均可以安装有光机310,而第一光学镜片210和第二光学镜片220均可为光波导,如此可以利用两个光机310和两个光学镜片200相配合实现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的功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头戴式设备10不需要实现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的功能时,第一安装部11121和第二安装部11122也可以用于安装如摄像头或照明灯等其他电子器件,而光学镜片220则可以为普通的功能镜片。
请结合图26参阅图29至图32,图29是图2中第一支腿123和第二电子组件400的装配示意图,图30是图29中第一支腿123和第二电子组件400的另一装配示意图,图31是图2中第二支腿124和第二电子组件400的装配示意图,图32是图31中第二支腿124和第二电子组件400的另一装配示意图。
第二电子组件400可以设置于支腿120上,其可以用于实现头戴式设备10所需的功能。如图26和图29至图30所示,第二电子组件400可以包括:主控板410、电池420、扬声器430、佩戴感应线路板440、触控线路板450和天线460。其中,主控板410、触控线路板450以及天线460可以设置于第一支腿123的收容空间1201内,且触控线路板450以及天线460均与主控板410电性连接。电池420可以设置于第二支腿124的收容空间1201内。第一支腿123和第二支腿124的收容空间1201内均设置有扬声器430和佩戴感应线路板440,且扬声器430可以与佩戴感应线路板440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电连接件500的一端可以通过第一安装部11121的连接槽11103以及第一支腿123的走线通道1202,延伸至第一支腿123的收容空间1201内,与主控板410电性连接。电连接件500的另一端可以通过第二安装部11122的连接槽11103以及第二支腿124的走线通道1202延伸至第二支腿124的收容空间1201内,与电池420以及佩戴感应线路板440电性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所指的第二电子组件400可以包括头戴式设备10需要设置在支腿120上的所有电子器件,而不仅限于上述的主控板410、电池420、扬声器430、佩戴感应线路板440、触控线路板450和天线460。
主控板410可以用于控制头戴式设备10的工作状态,且主控板410可以设置于第一支腿123靠近第一安装部11121的端部,以便于主控板410通过延伸至收容空间1201内的电连接件500与第一安装部11121内的光机310电性连接,减少主控板410和光机310之间电信号的传输路径,提高光机310的响应速度。在本实施例中,主控板410可以设置于底壁1211上,且主控板410上可以设置有扣位,而侧壁1212上可以设置有卡扣,且该卡扣可以扣合在主控板410的扣位上,以实现主控板410和支腿主体121的装配。同时,为了提高装配牢固性,主控板410和支腿主体121之间还可以设置有粘胶,以粘接主控板410和支腿主体121。
触控线路板450可以设置于主控板410和底壁1211之间,并与主控板410电性连接。同时,触控线路板450可以通过粘胶贴合于底壁1211上,并与底壁1211上的感应区12111相对设置。如此,当用户在底壁1211的感应区12111进行点击、长按以及滑动等操作时,触控线路板450能够触发相应的电信号,并将该电信号传输至主控板410以控制头戴式设备10的工作状态。天线460可以设置于主控板410和侧壁1212之间,并与主控板410电性连接。同时,侧壁1212上还可以设置有用于安装天线460的限位槽,以固定天线460在收容空间1201的位置,保证天线460的工作可靠性。
第一支腿123内设置的扬声器430和佩戴感应线路板440均与主控板410电性连接。其中,佩戴感应线路板440可以通过粘胶贴合与底壁1211上,且佩戴感应线路板440可以设置于第一支腿123远离第一安装部11121的尾端。同时,佩戴感应线路板440还可以与主控板410电性连接。例如,佩戴感应线路板440可以设置有感应部441和传输部442,感应部441可以设置于支腿主体121的尾端。当用户佩戴头戴式设备10时,感应部441可以触发相应的电信号。传输部442的一端可以与感应部441连接,另一端可以与主控板410连接,使得感应部441触发的电信号能够传输至主控板410以控制头戴式设备10的工作状态。扬声器430可以通过粘胶贴合于底壁1211上,且扬声器430可以位于主控板410和感应部441之间。其中,传输部442可以贴合与扬声器430背离底壁1211的一侧,并与扬声器430电性连接,使得扬声器430也可通过传输部442与主控板410电性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扬声器430也可以设置有独立的线路板与主控板410电性连接。
如图26和图31至图32所示,电池420可以用于为头戴式设备10供电,以实现头戴式设备10的功能。其中,电池420也可以通过粘胶固定在底壁1211上,且电池420可以设置于第二支腿124靠近第二安装部11122的端部,以便于电池420通过延伸至收容空间1201内的电连接件500与第二安装部11122内的充电转接板320电性连接。
第二支腿124内设置的扬声器430和佩戴感应线路板440均与延伸至第二支腿124内的电连接件500电性连接。其中,佩戴感应线路板440可以通过粘胶贴合与底壁1211上,且佩戴感应线路板440可以设置于第二支腿124远离第二安装部11122的尾端。同时,佩戴感应线路板440还可以与电连接件500电性连接。与第一支腿123内的佩戴感应线路板440相同,第二支腿124内的佩戴感应线路板440也可以设置有感应部441和传输部442,且感应部441也可以设置于支腿主体121的尾端,当用户佩戴头戴式设备10时,感应部441可以触发相应的电信号。传输部442的一端可以与感应部441连接,另一端可以与电连接件500连接,使得感应部441触发的电信号能够传输至主控板410以控制头戴式设备10的工作状态。同时,传输部442还可以与电池420背离底壁1211的一侧贴合,并与电池420电性连接,使得电池420可以通过传输部442与电连接件500电性连接。相应地,扬声器430可以通过粘胶贴合于底壁1211上,且扬声器430可以位于电池420和感应部441之间。其中,传输部442可以贴合与扬声器430背离底壁1211的一侧,并与扬声器430电性连接,使得扬声器430也可通过传输部442与电连接件500电性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420也可以设置有独立的线路板与电连接件500电性连接。
如图26所示,电连接件500可以设置于走线槽11101内,且电连接件500的一端可以通过第一安装部11121的容纳槽11102和连接槽11103,以及第一支腿123的走线通道1202,延伸至第一支腿123的收容空间1201内,以实现电连接件500分别与光机310和主控板410的电性连接。同时,电连接件500的另一端可以通过第二安装部11122的容纳槽11102和连接槽11103,以及第二支腿124的走线通道1202,延伸至第二支腿124的收容空间1201内,以实现电连接件500分别与充电转接板320和佩戴感应线路板440电性连接。如此,电连接件500可以连通框架110上的第一电子组件300和支腿120上的第二电子组件400,以实现第一电子组件300和第二电子组件400的电信号传输。在本实施例中,电连接件500可以是柔性电路板,以便于电连接件500进行弯折在走线槽11101、容纳槽11102、连接槽11103以及走线通道1202内进行布设。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连接件500也可以是其他如同轴线缆等能够实现电连接的器件。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将主控板410、电池420、扬声器430、佩戴感应线路板440、触控线路板450以及天线460合理的分布在两个支腿120上,以保持头戴式设备10的重量平衡,避免两个支腿120出现重量不均,导致用户佩戴舒适度降低的问题。同时,通过将主控板410和光机310相邻设置,还可以减少主控板410和光机310之间的电信号传输路径,提高光机310的响应速度。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控板410、电池420、扬声器430、佩戴感应线路板440、触控线路板450和天线460也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布局方式,仅需各个器件之间能够进行电性连接,以实现头戴式设备10相应的功能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框架110,通过设置用于安装电连接件500的横梁111,且横梁111还能够与框体112共同形成用于安装光学镜片200的承载面1101,以及光学镜片200在承载面1101上的正投影可以与电连接件500在承载面1101上的正投影相重叠,使得光学镜片200和电连接件500在垂直于承载面1101的方向上可以共用横梁111上的同一安装区域,从而减少横梁111用于安装光学镜片200和电连接件500的区域在平行于承载面1101的方向上占用的宽度。如此设置,不仅可以增大光学镜片200的可视范围,还可以给用户带来窄边框的视觉效果,提升头戴式设备10的外观表现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7)
1.一种框架,用于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横梁和框体;
所述横梁被配置为用于安装所述头戴式设备的电连接件;所述框体与所述横梁连接,并与所述横梁共同形成有承载面,且所述承载面被配置为用于安装所述头戴式设备的光学镜片;其中,所述光学镜片在所述承载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电连接件在所述承载面上的正投影相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设置有主体部,且所述主体部被配置为用于安装所述电连接件;所述框体与所述主体部连接,且两者共同形成所述承载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设置有走线槽,且所述走线槽被配置为用于安装所述电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槽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承载面的一侧,且所述光学镜片盖设于所述走线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还被配置为用于安装所述头戴式设备的第一电子组件,且所述走线槽与所述第一电子组件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还设置有安装部;
所述安装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且所述安装部被配置为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电子组件;所述框体分别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安装部连接,且三者共同形成所述承载面;所述走线槽与所述安装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设置有容纳槽,且所述容纳槽被配置为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电子组件;其中,所述容纳槽与所述走线槽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承载面的一侧,且所述光学镜片盖设于所述容纳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安装部,且所述走线槽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部的所述容纳槽连通;其中,所述安装部还被配置为用于安装所述头戴式设备的支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背离所述承载面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槽,且所述连接槽被配置为用于安装所述头戴式设备的支腿;所述容纳槽与所述连接槽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包括:遮挡件;
所述遮挡件设置于所述走线槽内,并被配置为用于遮挡所述走线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还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并被配置为用于遮挡所述容纳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位于所述容纳槽内的区域设置有缺口,以使所述第一电子组件可通过所述缺口实现其对应的功能。
14.一种佩戴支架,用于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支架包括:框架和支腿;
所述框架设置有横梁和框体;所述横梁被配置为用于安装所述头戴式设备的电连接件;所述框体与所述横梁连接,并与所述横梁共同形成有承载面,且所述承载面被配置为用于安装所述头戴式设备的光学镜片;所述支腿设置于所述横梁的相对两端;其中,所述光学镜片在所述承载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电连接件在所述承载面上的正投影相重叠。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佩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与所述横梁转动连接,且所述支腿还被配置为用于安装所述头戴式设备的第二电子组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佩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支架还包括:转轴组件;
所述转轴组件设置于所述横梁的相对两端,所述支腿的一端套设于所述转轴组件,并被配置为可相对于所述转轴组件转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佩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相对两端设置有安装部,且所述安装部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转轴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槽内;所述支腿的一端也设置于所述连接槽内,并套设于所述转轴组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佩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和固定架;
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所述连接槽内,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支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连接槽内,并套设于所述转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佩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设置有支腿主体和支腿侧盖;
所述支腿主体与所述支腿侧盖连接,并与所述支腿侧盖共同围设形成有收容空间,且所述收容空间被配置为用于安装所述第二电子组件;所述支腿主体的一端套设于所述转轴;其中,所述支腿主体和所述支腿侧盖还共同围设形成有走线通道,且所述走线通道分别连通所述收容空间和所述连接槽。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佩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主体的一端设置有转动部,所述支腿侧盖的一端设置有延伸部;
所述转动部设置于所述连接槽内,并套设于所述转轴;所述延伸部设置于所述转动部的一侧,并与所述转动部共同围设形成有所述走线通道。
21.一种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式设备包括:佩戴支架、光学镜片、第一电子组件、第二电子组件以及电连接件;
所述佩戴支架设置有横梁、框体以及支腿;所述横梁被配置为用于安装所述电连接件;所述框体与所述横梁连接,并与所述横梁共同形成有承载面,且所述承载面被配置为用于安装所述光学镜片;所述横梁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支腿;
所述光学镜片设置于所述承载面上;第一电子组件设置于所述横梁上,所述第二电子组件设置于所述支腿上;所述电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横梁上,且所述电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子组件和所述第二电子组件电性连接;其中,所述光学镜片在所述承载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电连接件在所述承载面上的正投影相重叠。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设置有走线槽,且所述横梁的相对两端还设置有与所述走线槽连通的容纳槽,以及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连接槽;两个所述支腿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连接槽内,且两个所述支腿均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槽相连通的走线通道,以及与所述走线通道相连通的收容空间;
所述光学镜片盖设于所述走线槽和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电子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并与所述光学镜片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电子组件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电连接件设置于所述走线槽内,并通过所述容纳槽、所述连接槽以及所述走线通道延伸至所述收容空间内,以电连所述第一电子组件和所述第二电子组件。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组件包括:光机和充电转接板;
所述光机设置于一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充电转接板设置于另一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电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光机和所述充电转接板电性连接;其中,与所述光机相对设置的所述光学镜片被配置为在所述光机的控制下呈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环境。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组件还包括:压感线路板;
所述压感线路板与所述充电转接板设置于同一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压感线路板还设置于所述容纳槽的侧壁上;所述电连接件还与所述压感线路板电性连接。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组件包括:主控板以及电池;
所述主控板设置于一所述支腿的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电池设置于另一所述支腿的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电连接件分别与所述主控板和所述电池电性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组件还包括:扬声器和佩戴感应线路板;
两个所述支腿的所述收容空间内均设置有所述扬声器和所述佩戴感应线路板;所述扬声器和所述佩戴感应线路板电性连接,且所述佩戴感应线路板位于所述支腿的尾端;其中,与所述主控板设置于同一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所述佩戴感应线路板与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与所述电池设置于同一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所述佩戴感应线路板与所述电连接件电性连接。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组件还包括:触控线路板和天线;
所述触控线路板和所述主控板设置于同一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与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所述天线和所述主控板设置于同一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与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80391.9A CN115808788A (zh) | 2021-09-15 | 2021-09-15 | 框架、佩戴支架及头戴式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80391.9A CN115808788A (zh) | 2021-09-15 | 2021-09-15 | 框架、佩戴支架及头戴式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808788A true CN115808788A (zh) | 2023-03-17 |
Family
ID=85481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080391.9A Pending CN115808788A (zh) | 2021-09-15 | 2021-09-15 | 框架、佩戴支架及头戴式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808788A (zh) |
-
2021
- 2021-09-15 CN CN202111080391.9A patent/CN115808788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8219242A1 (zh) | 具有防尘功能的光学镜片调焦组件 | |
EP2831661B1 (en) | Head-wearable device with a display element | |
JP2015509209A (ja) | 入出力機構を有する着用可能な装置 | |
TW201344241A (zh) | 具有輸入及輸出功能之眼鏡鏡架 | |
CN113866980B (zh) | 近眼显示设备 | |
KR102603712B1 (ko) | 헤드 마운팅 장치 | |
CN115808788A (zh) | 框架、佩戴支架及头戴式设备 | |
CN115808795A (zh) | 鼻托组件、框架及头戴式设备 | |
CN115933181A (zh) | 鼻托组件、框架及头戴式设备 | |
CN112558306A (zh) | 颈戴式设备和可穿戴设备 | |
CN114236848B (zh) | 挂载模组、外挂装置以及头戴式设备 | |
CN114063304A (zh) | 显示镜片、近眼显示设备及头戴式设备 | |
CN107076988B (zh) | 眼罩及具有该眼罩的头戴式电子装置 | |
CN216622842U (zh) | 头戴式设备 | |
CN115586646B (zh) | 头戴式设备 | |
CN114280789A (zh) | 近眼显示光学系统及近眼显示光学设备 | |
CN216351545U (zh) | 支腿、耳挂、佩戴支架及头戴式设备 | |
CN216310421U (zh) | 头戴式设备 | |
JP3658951B2 (ja) | 頭部装着型表示装置 | |
CN216351547U (zh) | 头戴式设备及头戴式设备的外挂组件 | |
CN216210239U (zh) | 松紧调节件及头戴式设备 | |
CN115808787A (zh) | 头戴式设备 | |
CN219202077U (zh) | 弹性阻尼件、镜腿组件、佩戴机构、眼镜及头戴式设备 | |
CN217954848U (zh) | 眼镜结构和头显设备 | |
CN115586645A (zh) | 功能镜片及头戴式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