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08426A - 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08426A
CN115808426A CN202211362947.8A CN202211362947A CN115808426A CN 115808426 A CN115808426 A CN 115808426A CN 202211362947 A CN202211362947 A CN 202211362947A CN 115808426 A CN115808426 A CN 1158084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point
target
detection assembly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629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亮
王晓波
熊延奎
郭佳琪
谢汉林
卢磊
刘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xiang Precision Industrial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xiang Precision Industrial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xiang Precision Industrial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xiang Precision Industrial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6294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084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084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084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检测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提供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其中,检测设备包括多个检测组件、第一输送机构和调节机构。检测组件用于获取外周面的图像信息,图像信息用于识别外周面的缺陷,多个检测组件中部分为第一检测组件、部分为第二检测组件,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调节机构连接于第一输送机构,并用于承载目标件,并能够在第一输送机构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目标件的侧面上各点依次经过第一检测组件的检测点;并且调节机构能够带动目标件相对第二检测组件运动,以使弧面的各点依次经过第二检测组件的检测点。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提高表面缺陷的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的产品外观检测通常为人工检测,然而产品外观的不良问题种类繁多,人工检测不仅耗时耗力,且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性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以解决产品检测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设备,用于检测目标件的外周面,所述外周面包括相连的侧面和弧面,所述检测设备包括:多个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用于获取所述外周面的图像信息,所述图像信息用于识别所述外周面的缺陷,多个所述检测组件中部分为第一检测组件、部分为第二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检测组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第一输送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并用于承载目标件,并能够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目标件的侧面上各点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检测点;并且所述调节机构能够带动所述目标件相对所述第二检测组件运动,以使所述弧面的各点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检测组件的检测点。
第一输送机构驱动调节机构带动目标件经过第一检测组件后,第一检测组件能够获取目标件沿第二方向朝向其的侧面的图像信息,在目标件到达第二检测组件处时,第二检测组件能够获取靠近第一端的弧面的与朝向第一检测组件的侧面连接处的图像信息,该处即为弧面的起点。调节机构驱动目标件相对第二检测组件活动,弧面的其他区域依次转动并经过检测线,以使第二检测组件能够采集到经过检测线的弧面的点的图像信息。目标件旋转度,且目标件的另一个侧面朝向第二检测组件后,此时第二检测组件完全采集到该处弧面的图像信息,且由于调节机构驱动目标件相对第二检测组件运动,使得弧面各处在运动过程中均能够经过检测点,使得弧面各处与第二检测组件的物距保持相同,避免因物距变化引起第二检测组件获取的部分图像信息不准确的问题,从而确保第二检测组件获取弧面的图像信息的准确性,进而提高对弧面的表面缺陷的检测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件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弧面过渡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为双向传输结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调节机构沿第一方向的正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侧面上各点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检测点,然后在所述调节机构带动所述目标件相对所述第二检测组件运动使得所述弧面的各点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检测组件的检测点后,再驱动所述调节机构沿第一方向的反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侧面上各点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检测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件包括第一侧面组和第二侧面组,所述第一侧面组和所述第二侧面组分别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组的两个所述侧面的间距和所述第二侧面组的两个所述侧面的间距不同;所述第一检测组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沿第二方向设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两侧;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能够带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到所述侧面的距离;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能够沿第一方向的正向带动所述第一侧面组的两个所述侧面分别经过两个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检测点,然后在调节机构带动所述目标件相对所述第二检测组件运动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带动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沿第一方向的反向带动所述目标件经过两个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时,所述第二侧面组的两个所述侧面分别能够经过两个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所述检测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件还包括板面,所述外周面自所述板面弯折延伸形成,所述侧面包括竖直面和过渡面,所述过渡面过渡连接于所述竖直面与所述板面之间;两个所述第一检测组件中的一个为过渡面检测组件、另一个为竖直面检测组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驱动件,所述调节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输出端,并能够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转动驱动件,所述转动驱动件设于所述调节驱动件的输出端,并能够在所述调节驱动件的带动下第二方向移动;执行部,用于抓取于所述目标件的板面;所述执行部设于所述转动驱动件的输出端,并能够在所述转动驱动件的带动下绕转动轴线转动,所述转动轴线平行于第三方向。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轴线与所述弧面的圆心在垂直于第三方向的平面上错开,所述弧面具有连接一个所述侧面的起点和连接另一个所述侧面的终点,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具有平行第二方向且经过检测点的检测线;在所述弧面的起点到达所述第二检测组件的检测点后,所述调节驱动件驱动所述目标件沿第二方向移动,同时所述转动驱动件驱动所述目标件绕转动轴线转动,以使所述弧面各点经过所述检测线时,所述弧面的各点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检测组件的检测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沿第三方向延伸;支架,所述支架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安装架,所述支架设有弧形安装部;多个光源,多个所述光源分别设于所述弧形安装部,并且多个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束相交于同一检测点;图像采集件,所述图像采集件设于所述安装架,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件经所述光源打光后的图像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基于前述所述的检测设备,所述检测方法包括:承载于所述调节机构的所述目标件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所述目标件的侧面各点沿第一方向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检测点,以使所述第一检测组件采集所述侧面的图像信息,通过所述侧面的图像信息判断所述侧面的表面质量;所述弧面与所述侧面的连接处为起点,所述起点到达所述第二检测组件的检测点后,所述目标件在所述调节机构的带动下相对第二检测组件运动,并使所述弧面的各点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检测组件的检测点,以使所述第二检测组件采集所述弧面的图像信息,通过所述弧面的图像信息判断所述的弧面的表面质量。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检测方法,所述目标件包括多个侧面和弧面,相邻的两个所述侧面之间通过一个所述弧面连接;所述检测方法基于前述的检测设备,所述检测方法包括:所述目标件沿第一方向的正向移动,一个所述侧面的各点沿第一方向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检测点;所述侧面各点完全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检测点后,所述目标件相对所述第二检测组件运动,使与所述侧面连接的所述弧面的各点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检测组件的检测点,直至与所述弧面连接的另一个所述侧面朝向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所述目标件沿第一方向的反向移动,直至下一个所述侧面的各点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检测点;重复上述动作,直至所述第一检测组件采集所有所述侧面的图像信息,所述第二检测组件采集所有所述弧面的图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件包括第一侧面组和第二侧面组,所述第一侧面组和所述第二侧面组分别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组的两个所述侧面的间距和所述第二侧面组的两个所述侧面的间距不同;所述第一侧面组的所述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组的所述侧面通过所述弧面连接;所述第一检测组件设有两个,在第二方向,两个所述第一检测组件位于所述目标件的运动路径的两侧;所述目标件沿第一方向的正向运动时,所述第一侧面组的两个所述侧面分别朝向两个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所述第一侧面组的所述侧面经过两个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检测点后,所述目标件绕第三方向转动并同时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弧面的各点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检测组件的检测点;所述目标件再沿第一方向的反向运动,所述第二侧面组的两个所述侧面分别朝向两个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所述目标件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在第二方向靠近或远离,以使所述第二侧面组的所述侧面能够分别经过两个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检测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检测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检测设备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目标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检测设备的俯视图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过渡面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过渡面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二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二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竖直面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检测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一输送机构和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抓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抓取装置的侧视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检测设备下料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检测设备下料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对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推动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检测设备采集到的目标件的图像。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检测设备 100
检测组件 10
第一检测组件 11
竖直面检测组件 111
过渡面检测组件 112
第二检测组件 12
安装架 21
支架 22
第一支架 221
第二支架 222
弧形安装部 23
弧形安装槽 231
光源 24
线光源 241
图像采集件 25
工业相机 251
调节板 252
滑动块 253
活动块 26
直杆 27
调节块 28
指向凸起 281
刻度部 29
调节机构 30
调节驱动件 31
转动驱动件 32
执行部 33
吸附面 331
安装板 34
固定板 35
第一输送机构 40
第一直线驱动件 41
第一滑块 42
第二输送机构 50
第二直线驱动件 51
连接板 52
第一导向件 53
第二滑块 531
导轨 532
对位装置 60
对位机构 61
止挡组件 611
止挡凸起 6111
止挡板 6112
推动组件 612
推动驱动件 6121
推动件 6122
推动架 61221
推动凸起 61222
推动杆 61223
弹性件 6123
连接部 6124
限位杆 6125
第二导向件 613
第三导向件 614
滑轨 6141
导向块 6142
第一升降驱动件 62
上料装置 71
下料装置 72
电木治具板 73
支撑板 74
第一端 741
第二端 742
抓取装置 80
龙门架 81
第三直线驱动件 82
第二升降驱动件 83
连杆 84
抓取件 85
抓取架 851
滑动槽 8511
抓取吸嘴 852
目标件 200
侧面 201
竖直面 2011
过渡面 2012
弧面 202
板面 203
检测点 300
检测线 400
光轴 500
第一方向 X
第二方向 Y
第三方向 Z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或者储物箱等均具有外壳,部分电子设备或储物箱的外壳由金属制成,并采用喷砂等工艺打磨外壳,使外壳的表面平滑美观,以提高外壳的表面观感。在外壳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在加工和搬运等工序的影响下,部分外壳会受到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损伤。
已知技术中为人工检查外壳的表面缺陷,然而部分表面缺陷人眼难以察觉,使得外壳的表面缺陷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性均较低。
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设备100,用于检测目标件200的外周面,外周面包括四个侧面201、四个弧面202、一个板面203,相邻的两个侧面201呈夹角连接并通过一个弧面202过渡连接。侧面201包括竖直面2011和过渡面2012,过渡面2012过渡连接于竖直面2011与板面203之间。其中目标件200可以为前述的外壳,也可以是其他工件。四个侧面201分为两组侧面组,两组侧面组的两个侧面201相对设置,两组侧面组的两个侧面201的间距不同。本实施例的目标件200的侧面201、弧面202的数量和分布也可以形成为其他形式,并使目标件200的截面呈圆角正方形、腰孔形、圆角三角形、圆角多边形或其他形状。
图1和图2示出了一种检测设备100,包括多个检测组件10、第一输送机构40和调节机构30。检测组件10用于获取外周面的图像信息,图像信息用于识别外周面的缺陷,多个检测组件10中部分为第一检测组件11、部分为第二检测组件12,第一检测组件11和第二检测组件12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调节机构30连接于第一输送机构40,并用于承载目标件200,并能够在第一输送机构40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X移动,以使目标件200的侧面201上各点依次经过第一检测组件11的检测点300;并且调节机构30能够带动目标件200相对第二检测组件12运动,以使弧面202的各点依次经过第二检测组件12的检测点300。
本实施例中,检测设备100还包括支撑板74,多个检测组件10、调节机构30和第一输送机构40均设于支撑板74上,支撑板74具有沿第一方向X相对的第一端741和第二端742,多个检测组件10沿第一方向X分布于第一端741与第二端742之间。
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组件11和第二检测组件12位于调节机构30在第二方向Y上的同一侧。第二检测组件12设有两个,两个第二检测组件12设于第一检测组件11在第二方向Y的两侧。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斜交或垂直。
该检测设备100使用时,将目标件200放置于调节机构30上,第一输送机构40驱动调节机构30沿第一方向X从第一端741朝向第二端742移动,并带动目标件200经过第一检测组件11、第二检测组件12,以使目标件200沿第二方向Y朝向第一检测组件11的侧面201经过第一检测组件11的检测点300,并使弧面202的各点依次经过第二检测组件12的检测点300,从而第一检测组件11能够获取目标件200在第二方向Y上朝向其的侧面201的图像信息,第二检测组件12能够获取目标件200在第二方向Y上朝向其的弧面202的图像信息。
配合参见图4,第二检测组件12的入光口与检测点300之间的连线即为检测线400。第一输送机构40驱动调节机构30带动目标件200经过第一检测组件11后,第一检测组件11能够获取目标件200沿第二方向Y朝向其的侧面201的图像信息,在目标件200到达第二检测组件12处时,第二检测组件12能够获取靠近第一端741的弧面202的与朝向第一检测组件11的侧面201连接处的图像信息,该处即为弧面202的起点。调节机构30驱动目标件200相对第二检测组件12活动,弧面202的其他区域依次转动并经过检测线400,以使第二检测组件12能够采集到经过检测线400的弧面202的点的图像信息。目标件200旋转90度,且目标件200的另一个侧面201朝向第二检测组件12后,此时第二检测组件12完全采集到该处弧面202的图像信息,且由于调节机构30驱动目标件200相对第二检测组件12运动,使得弧面202各处在运动过程中均能够经过检测点300,使得弧面202各处与第二检测组件12的物距保持相同,避免因物距变化引起第二检测组件12获取的部分图像信息不准确的问题,从而确保第二检测组件12获取弧面202的图像信息的准确性,进而提高对弧面202的表面缺陷的检测准确性。
配合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目标件200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弧面202过渡连接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第一输送机构40为双向传输结构,第一输送机构40能够驱动调节机构30沿第二方向Y的正向移动,以使第一侧面201上各点依次经过第一检测组件11的检测点300,然后在调节机构30带动目标件200相对第二检测组件12运动使得弧面202的各点依次经过第二检测组件12的检测点300后,再驱动调节机构30沿第一方向X的反向移动,以使第二侧面201上各点依次经过第一检测组件11的检测点300。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X上,靠近第二检测组件12的一侧的方向为正向,靠近第一检测组件11的一侧的方向为反向。
在第二检测组件12完成弧面202的检测后,调节机构30能够驱动目标件200旋转90度,第一输送机构40再驱动调节机构30沿第一方向X从第二端742朝向第一端741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一检测组件11获取到目标件200的另一个侧面201的图像信息。从而达到了缩小检测设备100在第一方向X的占用面积,通过往复运动达到第一侧面201和第二侧面201的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输送机构40可设为往返直线模组、同步带结构、链条驱动结构等,上述结构的电机正转时,双向传输结构带动调节机构30沿第一方向X的正向运动,上述结构的电机反转时,双向传输结构带动调节机构30沿第一方向X的反向运动。
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驱动结构实现双向传输,在此不做限定。
在实施例中,调节机构30在第二方向Y的两侧分别均可设置多个第一检测组件11、多个第二检测组件12和多个第二检测组件12,以达到一次往返运动实现目标件200的表面缺陷的检测目的。
具体地,第一检测组件11包括竖直面检测组件111和过渡面检测组件112,竖直面检测组件111和过渡面检测组件112沿第二方向Y设于第一输送机构40的两侧。两个第二检测组件12设于过渡面检测组件112在第一方向X的两侧。
通过上述排布方式,第一输送机构40带动目标件200沿第一方向X正向移动时,竖直面检测组件111和过渡面检测组件112分别能够检测目标件200的两个侧面201的竖直面2011和过渡面2012,在调节机构30带动目标件200相对一个第二检测组件12运动后,例如旋转90度后,第一输送机构40再带动目标件200沿第一方向X的反向运动,以使竖直面检测组件111和过渡面检测组件112分别能够检测目标件200的另外两个侧面201的竖直面2011和过渡面2012,并在目标件200到达另一个第二检测组件12后,完成另一个弧面202的检测,并且使未检测的过渡面2012和侧面201分别朝向竖直面检测组件111和过渡面检测组件112。由此,目标件200在支撑板74上沿第一方向X的正向和反向往返两次后,即可完成四个侧面201和四个弧面202的检测,从而提高了目标件200的表面缺陷的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性。
本实施例的竖直面检测组件111、过渡面检测组件112和两个第二检测组件12在支撑板74上的排布,可以保证目标件200的表面缺陷的检测效率,并在最大限度上节省检测组件10的使用数量,以达到降低检测设备100的成本目的。同时,第一输送机构40输送调节机构30沿第二方向Y往返运动,也还可以保证目标件200的侧面201的各点经过第一检测组件11的检测点300,以及保证弧面202的各点经过第二检测组件12的检测点300,进而保证检测组件10所获取的图像信息的准确性,达到保证检测精度的效果。
配合参见图5至图9,检测组件10包括安装架21、支架22、多个光源24和图像采集件25。安装架21沿第三方向Z延伸。支架22可活动地设于安装架21,支架22设有弧形安装部23。多个光源24可活动地设于弧形安装部23。图像采集件25可活动地设于安装件,图像采集件25的入射光路与多个光源24发出的光线相交于检测点300。
配合参见图2和图4,光源24发出的光线的光轴500,经目标件200反射至图像采集件25的光线的光轴500交于同一检测点300。
本实施方式中,弧形安装部23可以对光源24在支架22上的安装位置起到限定作用,以使多个光源24发出的光线能够相交于弧形安装部23的圆心处,使多个光源24能够形成立体光源24的照射效果,再通过图像采集件25在安装架21上的位置调节,则可使得图像采集件25的入射光路的光轴500能够与多个光源24的发出的光线的光轴500相交于检测点300,再通过支架22在安装架21上沿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的位置调节,使弧形安装部23的圆心落于第二方向Y上目标件200的侧面201能够经过的位置,从而图像采集件25可以获取到多种入射光的反射光,以实现光度立体融图处理,从而更加有效地获取图像中的不良特征,提高对目标件200的表面缺陷的检测准确性。
可选地,弧形安装部23为弧形安装槽231,检测组件10还包括调节块28,光源24和/或图像采集件25设于调节块28,调节块28设有锁紧螺栓,锁紧螺栓可活动地设于弧形安装槽231内并能将调节块28锁紧于支架22。锁紧螺栓在弧形安装槽231内的滑动顺利准确,可以实现光源24在支架22上的高精度的角度调节,从而提高多个光源24的同心精度,进而提高检测准确性。
在对不同形状尺寸的目标件200的表面缺陷进行检测时,需要对检测组件10上的多个光源24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节,并且不同安装位置的检测效果有所差异,通常需要进行多次调节检测。可选地,支架22上设有刻度部29,调节块28的端部设有指向凸起281,指向凸起281能够指向于刻度部29,以便于操作人员快速获取光源24/或图像采集件25在支架22上的安装角度,从而便于在多次调节过程中快速记录相关位置参数,同时也便于实现检测组件10的快速对位拆装。可选地,支架22上的刻度部29为角度刻度,支架22上的刻度部29的精度值不大于1°。
可选地,竖直面检测组件111和过渡面检测组件112的图像采集件25均可设为2K线扫CCD,其适用于具有较长延伸长度的竖直面2011或过渡面2012,通过对竖直面2011或过渡面2012的各处的线性图像分析处理获得最终的图像信息,以进行检测。
第二检测组件12的图像采集件25可设为500W面阵CCD,其可适用于延伸长度较小的弧面202,以提高对弧面202的表面缺陷的检测精度。
配合参见图5至图9,本实施例中,检测组件10还包括活动块26和直杆27。活动块26沿第三方向Z可活动地设于安装架21。直杆27沿直线方向延伸,直杆27沿其延伸方向可活动地穿设于活动块26,直杆27还能够绕转动轴线转动,转动轴线平行于直杆27的延伸方向,支架22设于直杆27。本实施方式中,直杆27绕转动轴线转动时,即可使固定于直杆27上的支架22的弧形安装部23的中心轴线同时绕直杆27的转动轴线转动,以进一步达到光源24在空间位置上的位置调整,相对于通过沿直杆27的延伸方向移动具有更好的调节便利性。
可选地,活动块26设有刻度部29,直杆27设有刻度部29,活动块26的刻度部29用于指示活动块26相对安装架21的转动角度,直杆27的中部能够穿设并连接于活动块26,直杆27端部能够安装另一个活动块26、光源24、图像采集件25或者支架22等结构,直杆27的刻度部29用于指示中部与端部在其延伸方向上的尺寸。活动块26上的刻度部29的精度值不大于1度,直杆27上的刻度部29的精度值不大于1毫米。
本实施例中,图像采集件25也可以通过活动块26和直杆27等结构活动设于安装架21,并且还可以设于通过活动块26和直杆27安装于安装架21的支架22上,其具体结构及连接关系可参考前文有关支架22的安装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配合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安装架21上套设活动块26,直杆27穿设于该活动块26,直杆27还能够额外套设另一个活动块26,并在另一个活动块26上穿设另一个直杆27,再在另一个直杆27上安装其他的安装块和直杆27的结构,多个直杆27的延伸方向互不相同,以使固定于最后一个直杆27上的支架22或图像采集件25可以具有更为灵活的空间位置调节能力。
此外,本实施例中,支架22除了通过活动块26、直杆27等结构与安装架21连接外,支架22的一部分还可以通过固定结构固定于支撑板74,以提高支架22的安装稳定性,进而避免支架22在检测设备100运行时晃动,从而提高支架22上的图像采集件25的图像采集准确性,并提高支架22上的光源24的光线照射路线的稳定性,以使多个光源24的光线可以保持交于一点。
配合参见图5和图9,第一检测组件11的多个支架22分为第一支架221和第二支架222,第一支架221的弧形安装部23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支架222的弧形安装部23的中心轴线垂直。通过上述结构,使得第一支架221上安装的光源24与第二支架222上安装的光源24在空间位置上差距较大,使多个光源24的排布可以形成更易满足需求的立体光源24。
本实施例中,图5及图6所示出的过渡面检测组件112的结构示意图中,第二支架222的尺寸小于第一支架221的尺寸,因而第二支架222仅设有单个光源24,并且该光源24与第二支架222固定连接,第二支架222与直杆27转动连接,以达到调节光源24的光线照射角度的目的。并且第二支架222通过多个活动块26和直杆27的依次配合连接于安装架21,使第二支架222上的光源24还可以通过多个活动块26和直杆27的配合达到在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上的空间位置的快速调节。并且,第二支架222的尺寸小于第一支架221,还可以减少第二支架222的光源24对第一支架221上的光源24的光线照射造成的干涉,以及图像采集件25采集反射光造成的干涉,进一步提高检测组件10的图像采集准确性,进一步提高目标件200的表面缺陷的识别准确性。
配合参见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中,过渡面检测组件112的第一支架221的弧形安装部23的中心轴线平行于第一方向X。第一检测组件11的第一支架221还设有第二支架222,第二支架222用于安装图形采集件,第二支架222可活动地设于第一支架221的弧形安装部23,第二支架222的中心轴线垂直于第一支架221的中心轴线。
配合参见图7和图8,本实施例中,图像采集件25包括工业相机251、调节板252和滑动块253。调节板252通过活动块26及直杆27可活动地设于安装架21,工业相机251设于滑动块253上并能够锁紧于调节板252。调节板252沿第二方向Y延伸,以便于在第二方向Y调节工业相机251和第一输送机构40的距离。本实施方式中,调节板252还设有刻度部29,刻度部29的精度值不大于1毫米。
配合参见图7和图8,第二检测组件12的支架22的弧形安装部23的中心轴线平行于第三方向Z。弧形安装部23在第一方向X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光源24,图像采集件25在第二方向Y设于两个光源24之间。
配合参见图9,竖直面检测组件111的多个光源24均为线光源241,设于竖直面检测组件111的第一支架221的光源24发出的线性光线的线性方向与设于竖直面检测组件111的第二支架222的光源24发出的线性光线的线性方向垂直,以使多个光源24的线性光线交于一点。第二检测组件12的第一支架221的弧形安装部23的中心轴线平行于第三方向Z。竖直面检测组件111的第一支架221在第三方向Z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支架222,第二支架222通过活动块26及直杆27可活动地设于安装架21。
其中,在光源24均为线光源241时,检测点300为多个线光源241发出的光线所相交的一条直线。
当然,在本申请的所有实施例中,每个检测组件10中的安装架21、活动块26、直杆27、光源24、图形采集件等多个结构的数量以及排布方式均可按照需求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中,目标件200的每两组侧面组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201的间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其不同时,第一输送机构40带动调节机构30沿第一方向X往复运动时,则存在部分侧面201与第一检测组件11在第二方向Y的间距与其他侧面201与第一检测组件11在第二方向Y的间距不同,并使得部分侧面201无法经过第一检测组件11的检测点300,使得物距不同并引起第一检测组件11获取的图像精度不高的问题。
参见图2、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组件11设有两个,两个第一检测组件11沿第二方向Y设于第一输送机构40的两侧;检测设备100还包括第二输送机构50,第二输送机构50连接至少一个第一检测组件11,第二输送机构50能够带动至少一个第一检测组件11沿第二方向Y移动,以调节第一检测组件11到侧面201的距离;第一输送机构40能够沿第一方向X的正向带动第一侧面组的两个侧面201分别经过两个第一检测组件11的检测点300,然后在调节机构30带动目标件200相对第二检测组件12运动后,第二输送机构50带动第一检测组件11沿第二方向Y移动,以使第一输送机构40沿第一方向X的反向带动目标件200经过两个第一检测组件11时,第二侧面组的两个侧面201分别能够经过两个第一检测组件11的检测点300。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输送机构40驱动调节机构30沿第一方向X移动时,调节机构30可驱动目标件200相对第二检测组件12活动,并使目标件200的任意侧面201在第二方向Y与第二检测组件12的距离保持固定,同时第二输送机构50可根据目标件200的实际位置,调节第一检测组件11与目标件200的侧面201在第二方向Y上的距离,以实现第一检测组件11与目标件200的所有侧面201在第二方向Y的间距保持固定。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检测设备100的运行,第二输送机构50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于第一检测组件11的竖直面检测组件111或过渡面检测组件112。第二输送机构50的设置,使得检测设备100检测任意形状的目标件200时,检测组件10与目标件200的外周面的间距均可保持固定,从而巧妙地通过简单的驱动结构实现了提高目标件200表面缺陷的检测可靠性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直线驱动件41包括直线模组,也可以包括电动推杆或气缸等其他直驱结构。
配合参见图5,第二输送机构50包括第二直线驱动件51、连接板52和第一导向件53。第二直线驱动件51和导向件分别设于支撑板74,连接板52设于第二直线驱动件51的输出端,第一检测组件11设于连接板52,第一导向件53连接于支撑板74和连接板52,第二直线驱动件51用于驱动连接板52沿第二方向Y移动,第一导向件53用于引导连接板52沿第二方向Y移动。
第一导向件53包括第二滑块531和导轨532,导轨532设于支撑板74,第二滑块531沿第二方向Y滑动设于导轨532,第二滑块531与连接板52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直线驱动件51包括直线模组,也可以包括电动推杆或气缸等其他直驱结构。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检测组件11的第一支架221还固定设于连接板52,第一检测组件11的安装架21设于连接板52,以提高第一支架221在安装架21上的安装稳定性。
配合参见图10,检测设备100还包括上料装置71、下料装置72、抓取装置80和对位装置60。上料装置71、下料装置72和抓取装置80均位于支撑板74的第一端741。上料装置71和下料装置72间隔设于第一端741在第二方向Y的两侧,第一输送机构40设于上料装置71和下料装置72之间。上料装置71、下料装置72上分别设有一个对位装置60,上料装置71和下料装置72之间设有一个对位装置60。对位装置60用于对位目标件200。抓取装置80用于将目标件200从上料装置71抓取至调节机构30,并用于从调节机构30将目标件200抓取至下料装置72。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结构能够实现目标件200的表面检测的全自动化作业。
配合参见图11,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机构40包括第一直线驱动件41和第一滑块42,第一直线驱动件41用于驱动第一滑块42沿第一方向X移动,调节机构30设于第一滑块42。
配合参见图12,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30包括调节驱动件31、转动驱动件32和执行部33。调节驱动件31设于第一输送机构40的输出端,并能够在第一输送机构40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X移动。转动驱动件32设于调节驱动件31的输出端,并能够在调节驱动件31的带动下第二方向Y移动。用于抓取于目标件200的板面203。执行部设于转动驱动件32的输出端,并能够在转动驱动件32的带动下绕转动轴线转动,转动轴线平行于第三方向Z。
通过转动驱动件32可以实现驱动目标件200旋转90°、180°、270°、360°等,从而在第一输送机构40驱动调节机构30移动至第一端741或第二端742时,转动驱动件32可以驱动目标件200转动,以使第二检测组件12能够依次采集到弧面202的各处图像信息。另外,调节驱动件31驱动转动驱动件32沿第二方向Y移动时,即可使弧面202靠近或远离第二检测组件12,从而使得弧面202的各处与第二检测组件12在第二方向Y的间距保持一致。
此外,通过调节驱动件31驱动转动驱动件32沿第二方向Y移动,还可以使得目标件200的朝向第二检测组件12的侧面201与第二检测组件12在第二方向Y的距离保持一致。
本实施方式中,转动轴线与弧面202的圆心在垂直于第三方向Z的平面上错开,弧面202具有连接一个侧面201的起点和连接另一个侧面201的终点,第二检测组件12具有平行第二方向Y且经过检测点300的检测线400;在弧面202的起点到达第二检测组件12的检测点300后,调节驱动件31驱动目标件200沿第二方向Y移动,同时转动驱动件32驱动目标件200绕转动轴线转动,以使弧面202各点经过检测线400时,弧面202的各点依次经过第二检测组件12的检测点300。
当弧面202的起点到达第二检测组件12的检测点300时,由于转动轴线与弧面202的圆心在垂直于第三方向Z的平面上错开,使得弧面202在绕转动轴线转动时,起点的下一点将在第二方向Y产生位移,并无法经过检测线400上的检测点300。通过调节驱动件31带动目标件200沿第二方向Y移动,使得起点的下一点因转动在第二方向Y上的产生的位移与因调节驱动件31的带动在第二方向Y上产生的位移相抵消,从而使起点的下一次能够经过检测线400上的检测点300。以此类推,即可实现弧面202的起点到终点的任意点均可以经过检测点300,使得弧面202的各点与第二检测组件12的物距保持相同,提高第二检测组件12对弧面202的检测精度。
本实施方式中,弧面202的圆心是指弧面202的弧线所在的圆的圆心。
本实施方式中,调节驱动件31为直线模组,转动驱动件32为驱动电机。
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30还包括安装板34,调节驱动件31设于安装板34,安装板34设于第一输送机构40的输出端。调节机构30还包括固定板35,固定板35设于转动驱动件32的输出端,执行部33设于固定板35。
本实施方式中,执行部33包括吸附结构,吸附结构的背离支撑板74的大面为吸附面331,吸附结构的吸附面331设有多个吸附孔,通过在单一大面的吸附面331上吸附目标件200,可以使目标件200的外周面各处暴露于外界环境中,以便接收检测组件10的光源24的光线并反射,使检测组件10的图像采集件25可以完整准确地采集到目标件200的表面图像信息,提高表面缺陷的检测准确性。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材质的目标件200,执行部33也可以设为磁吸吸附结构,同样可以实现上述优点。
配合参见图13和图14,本实施例中,抓取装置80包括龙门架81、第三直线驱动件82、第二升降驱动件83、连杆84和抓取件85。龙门架81沿第二方向Y架设于第一端741。第三直线驱动件82设于龙门架81。第二升降驱动件83设于第三直线驱动件82的输出端,第三直线驱动件82用于驱动第二升降驱动件83沿第二方向Y移动。连杆84设于第二升降驱动件83的输出端,第二升降驱动件83用于驱动连杆84沿第三方向Z移动。连杆84沿第二方向Y延伸,连杆84的两端分别设有抓取件85。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升降驱动件83可以驱动连杆84带动抓取件85以靠近或远离上料装置71、下料装置72和调节机构30,以达到在上料装置71、下料装置72和调节机构30之间依次转移目标件200的目的。第三直线驱动件82可以通过驱动第二升降驱动件83和连杆84沿第二方向Y移动,以较好地保证抓取件85可以与上料装置71和下料装置72准确对应。
参见图13,本实施例中,抓取件85包括抓取架851和多个抓取吸嘴852,抓取之间开设多个滑动槽8511,每个抓取吸嘴852可活动地设于一个滑动槽8511内。抓取吸嘴852能够实现对目标件200的无痕抓取,以避免抓取装置80取放目标件200时造成表面缺陷。滑动槽8511可以调节多个抓取吸嘴852在抓取架851上的位置,从而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目标件200的抓取。
本实施方式中,第三直线驱动件82包括直线模组,第二升降驱动件83包括驱动气缸,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第三直线驱动件82和第二升降驱动件83也可分别设为如电动推杆、气缸、电机等其他类型的驱动结构。
配合参见图15和图16,上料装置71处、下料装置72处、第一输出机构对应第一端741的部分处,分别设有对位装置60,以实现检测设备100在上料、下料过程中均对目标件200的位置进行对位调整,从而保证目标件200上料、检测和下料的自动化进行。
配合参见图19,上料装置71、下料装置72处均设有电木治具板73,目标件200放置于电木治具板73,以对目标件200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配合参见图15至图17,本实施例中,对位装置60包括两个对位机构61,每个对位机构61包括间隔分布的止挡组件611和推动组件612,两个对位机构61的止挡组件611和推动组件612沿不同方向间隔分布,第一输送机构40能够驱动调节机构30移动至对位装置60处,并使调节机构30承载的目标件200同时位于两个对位机构61的止挡组件611和推动组件612之间,推动组件612用于推动目标件200以使目标件200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面201分别抵靠一个对位机构61的推动组件612和止挡组件611。
在目标件200位于对位机构61的止挡组件611和推动组件612之间后,推动组件612能够推动目标件200使其抵靠止挡组件611,进而实现对位作用。通过两个对位机构61在不同方向上的对位,即可较好地实现目标件200的整体定位。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根据目标件200的不同形状,对位机构61的数量可以设为两个以上或者仅设为单个,止挡组件611和推动组件612的分布方向可以是垂直于第三方向Z的平面上的任意方向。
本实施方式中,止挡组件611包括止挡板6112和多个止挡凸起6111,在对位机构61对位不同尺寸大小的目标件200时,目标件200能够抵靠于不同的止挡凸起6111,从而提高对位机构61的对位适用范围。
配合参见图18,本实施例中,对位机构61还包括多个第一升降驱动件62,第一升降驱动件62设于支撑板74,多个第一升降驱动件62的输出端分别设有止挡组件611和推动组件612,第一升降驱动件62能够驱动止挡组件611和推动组件612沿第三方向Z移动,以确保止挡组件611、推动组件612和目标件200在第三方向Z对应设置,以适用于在第三方向Z具有不同尺寸的调节机构30、上料装置71及下料装置72。另外,在对位结束后,第一升降驱动件62还能够驱动止挡组件611和推动组件612在第三方向Z远离目标件200,以便于抓取装置80顺利抓取并移动目标件200,防止对位机构61与抓取装置80之间产生干涉。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升降驱动件62可设为电动推杆、直线模组或气缸等结构。
配合参见图18,本实施例中,推动组件612包括推动驱动件6121、推动件6122和弹性件6123。推动件6122沿推动驱动件6121的输出方向可滑动地设于推动驱动件6121。弹性件6123弹性支撑于推动驱动件6121的输出端和推动件6122之间,推动驱动件6121能够通过弹性件6123驱动推动件6122靠近或远离止挡组件611。
推动驱动件6121的输出端输出动力时,先将动力输出至弹性件6123,再通过弹性件6123将动力传导致推动件6122,从而推动件6122接收到的动力是经过弹性件6123缓冲后的动力,使得弹性件6123能够吸收推动驱动件6121的部分动能,从而达到降低推动件6122对目标件200施加的作用力,从而使推动组件612既将目标件200推动至止挡组件611,又对目标件200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
本实施方式中,推动件6122还包括连接部6124和限位杆6125,连接部6124设于推动驱动件6121的输出端,限位杆6125设于连接部6124,限位杆6125还穿设于推动件6122中,弹性件6123套设于限位杆6125,弹性件6123的两端抵靠于连接部6124和推动件6122。限位杆6125既能够对弹性件6123起到导向作用,还能够防止推动件6122脱离连接部6124。
本实施方式中,对位机构61还包括第二导向件613和第三导向件614,第二导向件613设于推动驱动件6121的固定部分和连接部6124之间,第三导向件614设于连接部6124和推动件6122之间。第二导向件613能够对连接部6124的移动方向进行导向,第三导向件614能够对推动件6122的移动方向进行导向,从而确保推动件6122最终沿推动驱动件6121的输出方向移动,降低推动件6122移动方向脱离预设方向并损坏目标件200的可能性,提高对目标件200的保护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三导向件614包括滑轨6141和导向块6142,导向块6142滑动设于滑轨6141,导向块6142与推动件6122连接,滑轨6141设于连接部6124。
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6124包括两个固定块和连接块,两个固定块在推动驱动件6121的动力方向上间隔设置,一个固定块与推动驱动件6121的输出端连接,另一个固定块设于推动驱动件6121的一侧并与限位杆6125连接,连接块连接两个固定块,连接块的相对设置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导向件613和第三导向件614,如此,可以精简推动组件612的整体结构。
本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8,推动件6122包括推动架61221、推动杆61223和两个推动凸起61222,推动架61221通过弹性件6123与推动驱动件6121的输出端连接,推动杆61223转动连接于推动架61221,两个推动凸起61222设于推动杆61223的两端。在推动驱动件6121的动力方向与推动组件612和止挡组件611的分布方向具有夹角时,两个推动凸起61222中的一个先抵靠于目标件200,此后在目标件200的限制下,推动杆61223相对推动架61221转动并使另一个推动凸起61222也抵靠于目标件200,如此,实现了推动件6122的自适应调节,以使两个推动凸起61222均能保持抵靠目标件200实现对位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方向Y、第一方向X和第三方向Z两两呈夹角设置。有利地,第二方向Y、第一方向X和第三方向Z两两垂直。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设备100实际检测所得的图像。参照图20,图20(a)中,目标件200的局部图像中的深色区域处为异色缺陷,图20(b)中,目标件200的局部图像中的浅色发白区域处为塌边缺陷,图20(c)中,目标件200的局部图像中深色黑点为腐蚀点缺陷,图21(d)中,目标件200的局部图像中的深色划痕处为刷痕缺陷,图21(e)中,目标件200的局部图像中的深色划痕处为DDS缺陷,图21(f)中,目标件200的局部图像中的细微浅色痕迹处为砂痕缺陷,图21(g)中,目标件200的局部图像中的竖直排布的多个浅色痕迹处为振刀纹缺陷,图21(h)中,目标件200的局部图像中的白色点状区域处为亮点缺陷,图21(i)中,目标件200的局部图像中的横向浅色划痕处为刀纹缺陷。
综合以上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设备100能够显著提高目标件200的外周面的表面缺陷的检测效果,通过全自动化检测可以取代人工作业,提高检测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投入并提高整体效益。本申请实施例的检测组件10通过安装架21、活动块26、直杆27等实现了多个光源24的立体式调节,并通过支架22上的弧形安装部23,使多个光源24在满足其调节物距和角度的同时,还保证了多个光源24的光线同心。另外,多个光源24可以提高检测准确率并降低漏失率。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调节机构30、第一输送机构40和第二检测组件12的配合,实现了目标件200相对第二检测组件12的不规则曲线运动,使第二检测组件12与目标件200的弧面202的间距保持一致,使目标件200的弧面202检测准确性较高。通过具有缓冲性能和自适应调节的对位装置60,可以对目标件200的外周面的外观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检测方法,检测方法基于前述的检测设备100,检测方法包括:承载于调节机构30的目标件200在第一输送机构40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X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目标件200的侧面201各点沿第一方向X依次经过第一检测组件11的检测点300,以使第一检测组件11采集侧面201的图像信息,通过侧面201的图像信息判断侧面201的表面质量;弧面202与侧面201的连接处为起点,起点到达第二检测组件12的检测点300后,目标件200在调节机构30的带动下相对第二检测组件12运动,并使弧面202的各点依次经过第二检测组件12的检测点300,以使第二检测组件12采集弧面202的图像信息,通过弧面202的图像信息判断的弧面202的表面质量。
通过控制调节机构30带动目标件200沿第一方向X移动,使目标件200侧面201的各点均能经过第一检测组件11的检测点300,以便于保证第一检测组件11与目标件200各点的物距一致,从而提高第一检测组件11所获取的侧面201的图像信息准确度,进而提高其检测精度。通过控制调节机构30带动第二检测组件12运动,能够实现在旋转目标件200的同时,保证弧面202的各点与第二检测组件12的物距一致,从而提高第二检测组件12所获取的弧面202的图像信息准确度,进而提高检测精度。通过提高弧面202和侧面201的检测精度,即可较好地提高对目标件200的外周面的检测精度。通过上述自动化的检测方式完成检测,还可以提高目标件200的外周面的检测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检测方法,目标件200包括多个侧面201和弧面202,相邻的两个侧面201之间通过一个弧面202连接;检测方法基于前述的检测设备100,检测方法包括:目标件200沿第一方向X的正向移动,一个侧面201的各点沿第一方向X依次经过第一检测组件11的检测点300;侧面201各点完全经过第一检测组件11的检测点300后,目标件200相对第二检测组件12运动,使与侧面201连接的弧面202的各点依次经过第二检测组件12的检测点300,直至与弧面202连接的另一个侧面201朝向第一检测组件11,目标件200沿第一方向X的反向移动,直至下一个侧面201的各点依次经过第一检测组件11的检测点300;重复上述动作,直至第一检测组件11采集所有侧面201的图像信息,第二检测组件12采集所有弧面202的图像信息。
在前述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检测方法通过控制目标件200沿第一方向X的正向和反向往复运动,并使目标件200在一个侧面201和弧面202的沿一个方向运动的检测结束后,调节机构30带动目标件200转动,并使目标件200再沿另一个方向运动,并完成另一个侧面201和弧面202的检测,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目标件200的外周面的检测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目标件200包括第一侧面组和第二侧面组,第一侧面组和第二侧面组分别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面201,第一侧面组的两个侧面201的间距和第二侧面组的两个侧面201的间距不同;第一侧面组的侧面201与第二侧面组的侧面201通过弧面202连接;第一检测组件11设有两个,在第二方向Y,两个第一检测组件11位于目标件200的运动路径的两侧;目标件200沿第一方向X的正向运动时,第一侧面组的两个侧面201分别朝向两个第一检测组件11,第一侧面组的侧面201经过两个第一检测组件11的检测点300后,目标件200绕第三方向Z转动并同时沿第二方向Y移动,以使弧面202的各点依次经过第二检测组件12的检测点300;目标件200再沿第一方向X的反向运动,第二侧面组的两个侧面201分别朝向两个第一检测组件11,目标件200与第一检测组件11在第二方向Y靠近或远离,以使第二侧面组的侧面201能够分别经过两个第一检测组件11的检测点300。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检测设备,用于检测目标件的外周面,所述外周面包括相连的侧面和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包括:
多个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用于获取所述外周面的图像信息,所述图像信息用于识别所述外周面的缺陷,多个所述检测组件中部分为第一检测组件、部分为第二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检测组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第一输送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并用于承载目标件,并能够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目标件的侧面上各点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检测点;并且所述调节机构能够带动所述目标件相对所述第二检测组件运动,以使所述弧面的各点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检测组件的检测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件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弧面过渡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
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为双向传输结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调节机构沿第一方向的正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侧面上各点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检测点,然后在所述调节机构带动所述目标件相对所述第二检测组件运动使得所述弧面的各点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检测组件的检测点后,再驱动所述调节机构沿第一方向的反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侧面上各点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检测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件包括第一侧面组和第二侧面组,所述第一侧面组和所述第二侧面组分别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组的两个所述侧面的间距和所述第二侧面组的两个所述侧面的间距不同;
所述第一检测组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沿第二方向设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两侧;
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能够带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到所述侧面的距离;
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能够沿第一方向的正向带动所述第一侧面组的两个所述侧面分别经过两个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检测点,然后在调节机构带动所述目标件相对所述第二检测组件运动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带动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沿第一方向的反向带动所述目标件经过两个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时,所述第二侧面组的两个所述侧面分别能够经过两个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所述检测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件还包括板面,所述外周面自所述板面弯折延伸形成,所述侧面包括竖直面和过渡面,所述过渡面过渡连接于所述竖直面与所述板面之间;
两个所述第一检测组件中的一个为过渡面检测组件、另一个为竖直面检测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调节驱动件,所述调节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输出端,并能够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
转动驱动件,所述转动驱动件设于所述调节驱动件的输出端,并能够在所述调节驱动件的带动下第二方向移动;
执行部,用于抓取于所述目标件的板面;所述执行部设于所述转动驱动件的输出端,并能够在所述转动驱动件的带动下绕转动轴线转动,所述转动轴线平行于第三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线与所述弧面的圆心在垂直于第三方向的平面上错开,所述弧面具有连接一个所述侧面的起点和连接另一个所述侧面的终点,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具有平行第二方向且经过检测点的检测线;
在所述弧面的起点到达所述第二检测组件的检测点后,所述调节驱动件驱动所述目标件沿第二方向移动,同时所述转动驱动件驱动所述目标件绕转动轴线转动,以使所述弧面各点经过所述检测线时,所述弧面的各点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检测组件的检测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
安装架,所述安装架沿第三方向延伸;
支架,所述支架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安装架,所述支架设有弧形安装部;
多个光源,多个所述光源分别设于所述弧形安装部,并且多个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束相交于同一检测点;
图像采集件,所述图像采集件设于所述安装架,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件经所述光源打光后的图像信息。
8.一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设备,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承载于所述调节机构的所述目标件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所述目标件的侧面各点沿第一方向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检测点,以使所述第一检测组件采集所述侧面的图像信息,通过所述侧面的图像信息判断所述侧面的表面质量;
所述弧面与所述侧面的连接处为起点,所述起点到达所述第二检测组件的检测点后,所述目标件在所述调节机构的带动下相对第二检测组件运动,并使所述弧面的各点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检测组件的检测点,以使所述第二检测组件采集所述弧面的图像信息,通过所述弧面的图像信息判断所述的弧面的表面质量。
9.一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件包括多个侧面和弧面,相邻的两个所述侧面之间通过一个所述弧面连接;所述检测方法基于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设备,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所述目标件沿第一方向的正向移动,一个所述侧面的各点沿第一方向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检测点;
所述侧面各点完全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检测点后,所述目标件相对所述第二检测组件运动,使与所述侧面连接的所述弧面的各点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检测组件的检测点,直至与所述弧面连接的另一个所述侧面朝向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所述目标件沿第一方向的反向移动,直至下一个所述侧面的各点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检测点;
重复上述动作,直至所述第一检测组件采集所有所述侧面的图像信息,所述第二检测组件采集所有所述弧面的图像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件包括第一侧面组和第二侧面组,所述第一侧面组和所述第二侧面组分别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组的两个所述侧面的间距和所述第二侧面组的两个所述侧面的间距不同;
所述第一侧面组的所述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组的所述侧面通过所述弧面连接;
所述第一检测组件设有两个,在第二方向,两个所述第一检测组件位于所述目标件的运动路径的两侧;
所述目标件沿第一方向的正向运动时,所述第一侧面组的两个所述侧面分别朝向两个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所述第一侧面组的所述侧面经过两个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检测点后,所述目标件绕第三方向转动并同时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弧面的各点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检测组件的检测点;
所述目标件再沿第一方向的反向运动,所述第二侧面组的两个所述侧面分别朝向两个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所述目标件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在第二方向靠近或远离,以使所述第二侧面组的所述侧面能够分别经过两个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检测点。
CN202211362947.8A 2022-11-02 2022-11-02 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Pending CN1158084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62947.8A CN115808426A (zh) 2022-11-02 2022-11-02 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62947.8A CN115808426A (zh) 2022-11-02 2022-11-02 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08426A true CN115808426A (zh) 2023-03-17

Family

ID=85482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62947.8A Pending CN115808426A (zh) 2022-11-02 2022-11-02 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0842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29775A (zh) * 2023-03-31 2023-07-14 广州九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品级检测系统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29775A (zh) * 2023-03-31 2023-07-14 广州九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品级检测系统及装置
CN116429775B (zh) * 2023-03-31 2023-11-21 广州九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品级检测系统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97055B (zh) 多工位并行的产品外观检测系统
CN211825730U (zh) 拍照检测装置
CN113390889A (zh) 一种双边多工位多视点外观检测装置
CN108357896A (zh) 一种翻转机构及型材表面的检测设备
CN115808426A (zh) 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N113109345B (zh) 一种多面体产品多工位同时外观自动检测设备
CN108225188A (zh) 一种rv减速器针齿轮综合误差快速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9013387A (zh) 动力电池电芯外观检测设备
CN116735602A (zh) 一种电池检测装置
TWI414384B (zh) 雷射加工方法、雷射加工裝置及太陽電池板製造方法
CN114131184A (zh) 激光加工设备
CN108357917B (zh) 一种手机摄像头模组自动化上下料设备
CN113316714B (zh) 针对片状的对象的全表面目检系统
CN116908201A (zh) 一种多面外观检测设备及运行方法
CN115326816B (zh) 一种工件表面的检测装置
CN114577271B (zh) 一种连接器检测设备
CN213842036U (zh) 视觉检测装置及分拣设备
WO2009093349A1 (ja) 外観検査装置
CN215727765U (zh) 侧面视觉检测机构及细微裂纹检测装置
CN114131409B (zh) 一种厚板试样自动精确定位加工系统
CN105091779A (zh) 工件形状测定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907465B (zh) 大平面工件外观检测系统
CN115901776B (zh) 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9911252U (zh) 外观检测设备
KR20150017231A (ko) 정밀 스캔구조를 갖는 패널의 외관 검사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