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02726A - Ct球管管芯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Ct球管管芯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02726A
CN115802726A CN202211710519.XA CN202211710519A CN115802726A CN 115802726 A CN115802726 A CN 115802726A CN 202211710519 A CN202211710519 A CN 202211710519A CN 115802726 A CN115802726 A CN 1158027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ube
cover
outside
cov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105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02726B (zh
Inventor
王昊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star Medical Technology Wu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star Medical Technology Wu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star Medical Technology Wu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star Medical Technology Wu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1051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027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027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027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027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027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CT球管管芯散热装置,属于球管设备领域,该CT球管管芯散热装置包括:管体和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双向直线滑轨、外部罩、通风件和水冷件,所述双向直线滑轨上部与CT机固定连接,所述外部罩与所述双向直线滑轨滑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外部罩罩在所述管体外部,所述通风件输出端和所述通风件吸风端均套在所述管体外部,所述水冷件一侧设置在所述管体内部。在整个使用的过程中,实现了对管体外部的隔绝,有效的降低了管体释放的高温对管体附近的电子元件的损坏,并且采用了通风件实施对管体的散热,采用了水冷件实施对外部罩的散热降温,进而提升了散热的效果,最终提升了CT球管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CT球管管芯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球管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CT球管管芯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CT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
目前,很多的CT机中会安装球管,很多的球管采用的是玻璃材质,当球管在工作时会产生较高的温度,因此较高的温度首先会对球管本身形成损坏,其次较高的温度还会对球管附近的电子元件产生损坏,而经常使用的CT机对于球管的管芯散热效果不佳,导致了球管自身的损坏以及球管附近的电子元件的损坏,从而降低了球管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CT球管管芯散热装置,可以实现对利用外部罩实施对管体的外部进行隔热,减少了管体高温对管体附近的电子元件的损坏,同时利用通风件和水冷件实施对管体的散热处理,提升了管体的散热效果,增强了CT球管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CT球管管芯散热装置,包括:管体和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双向直线滑轨、外部罩、通风件和水冷件,所述双向直线滑轨上部与CT机固定连接,所述外部罩与所述双向直线滑轨滑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外部罩罩在所述管体外部,所述通风件输出端与所述外部罩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通风件吸风端与所述外部罩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通风件输出端和所述通风件吸风端均套在所述管体外部,所述水冷件一侧设置在所述管体内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CT球管管芯散热装置,有益效果是,双向直线滑轨的滑动端可以带动外部的移动,因此在安装管体时,可以将外部罩移动分离开,便于管体的安装,同时外部罩实施对管体释放的较高温度的隔绝,减少了管体的高温对管体附近的电子元件的损坏,并在通风件的输出端将空气输送到外部罩的内部,实施对管体的散热,通风件的吸风端将散热后的空气抽取并排放到外界,实施对管体的通风散热,在水冷件的使用下,将冷却液输送到外部罩内部,冷却液将外部罩内部的热量进行吸附,并在水冷件的使用下,将含有热量的冷却液抽取实施冷却,冷却后的冷却液再次的被输送到外部罩的内部,实施对外部罩的降温,实现了冷却液的循环再利用,在整个使用的过程中,实现了对管体外部的隔绝,有效的降低了管体释放的高温对管体附近的电子元件的损坏,并且采用了通风件实施对管体的散热,采用了水冷件实施对外部罩的散热降温,进而提升了散热的效果,最终提升了CT球管的使用寿命。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CT球管管芯散热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双向直线滑轨包括支撑板、双向螺纹杆和移动块,所述支撑板与CT机固定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块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移动块与所述双向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块与所述外部罩上部固定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板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滑动贯穿所述移动块内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双向螺纹杆一侧设置有手柄,所述支撑板一侧设置有锁止螺栓,所述锁止螺栓螺纹贯穿所述支撑板一侧内部抵在所述双向螺纹杆表面。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部罩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与一个所述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罩体与另一个所述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通风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通风件吸风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水冷件一侧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内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一侧均开设有槽孔,所述槽孔内部设置有透光板。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通风件包括吹风机、吹风头、吸风机和吸风头,所述吹风机和所述吸风机均与CT机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吹风头分别与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吹风头罩在所述管体一侧外部,所述吸风头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另一侧,所述吸风头罩在所述管体另一侧外部,所述吹风机输出端与所述吹风头连通,所述吸风机输入端与所述吸风头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吹风头和所述吸风头均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吹风头和所述吸风头均设置有软垫,所述软垫套在所述管体外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冷件包括输水泵、循环管、抽水泵和冷却箱,所述冷却箱、所述输水泵和所述抽水泵均固定连接在CT机内部,所述循环管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内部,所述输水泵输出端与所述循环管一侧连通,所述循环管另一侧与所述抽水泵输入端连通,所述输水泵输入端与所述冷却箱底部连通,所述抽水泵输出端与所述冷却箱上部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输水泵输出端和所述抽水泵输入端均设置有水管,一个所述水管一端与所述输水泵输出端连通,所述水管另一端与所述循环管一侧连通,一个所述水管一端与所述抽水泵输入端连通,所述水管另一端与所述循环管另一侧连通。
CT机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开启球管,因此会有一些较为驱光的蚊虫趴在球管的外部表面,并且会有一些灰尘附着在球管的表面,而经常使用的CT机不便与实施对球管的表面进行清扫,进行影响着球管的使用,干扰着CT机的运行;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清扫组件,所述清扫组件包括第一转动架、第二转动架、第一马达、第二马达和清扫条,所述第一转动架和所述第二转动架均转动连接在所述外部罩内侧,所述第一马达与所述外部罩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马达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架和所述第二转动架一侧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马达与所述外部罩外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马达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架和所述第二转动架传动连接,一个所述清扫条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动架一侧,另一个所述清扫条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动架一侧,所述清扫条一侧贴合在管体中部外侧;
第一马达与外部罩固定连接,第一马达的输出端带动了第一转动架的转动,并且第一马达的输出端也可以带动第二转动架的转动,第二马达与外部罩固定连接,第二马达的输出端带动了第二转动架的转动,并且第二马达的输出端也可以带动第一转动架的转动,并且第一马达实施对第一转动架的定位,第二马达实施对第二转动架的定位,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的转动分别带动了清扫条的转动,清扫条实施对球管的外部的清扫,并且第一转动架设置在外部罩的一侧内部,第二转动架设置在外部罩的另一侧内部,进而便于外部罩的分离,进而不会影响到管体的安装,在整个使用的过程中,实现了利用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输出端带动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转动,实现了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带动了清扫条的转动,清扫条实施对球管的外部的清扫,便于对球管的外部进行清扫,减少了灰尘和蚊虫附着在球管的外部,减少了对CT机的干扰。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转动架和所述第二转动架均包括架体和转动条,所述转动条对称设置,所述架体与所述转动条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条转动连接在所述外部罩内侧,一个所述转动条与所述第一马达输出端传动连接,一个所述转动条与所述第二马达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清扫条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动条设置有齿圈,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第二马达输出端均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圈啮合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内部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转动条设置有限位条,所述转动条和所述限位条均转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槽内部。
CT机的球管在使用时,需要与电源之间进行电性连接,因此球管的端部会设置有连接头,很多时候连接头是抵在电源接头的一侧,进而是球管的开启的过程中,电流会使得球管的连接头和电源接头之间产生高温,而经常使用的CT机不便于对球管连接头和电源连接头之间进行散热,久而久之会使得球管的连接头的损坏,进而降低了球管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连接头组件,所述连接头组件包括第一头体和第二头体,所述第一头体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头体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头体和所述第二头体均设置在CT机内部,所述管体一侧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头体内部,所述第一头体与所述管体一侧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头体与所述管体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头体与所述管体另一侧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通孔一侧和所述第二通孔一侧均与所述通风件输出端一侧连通;
第一头体和第二头体均设置在CT机的内部,为管体提供电力输送,因此可以将管体安装在第一头体和第二头体的内部,当实施对管体通风散热时,通风件的输出端将空气输送到外部罩内部的同时,会将空气输送到第一头体开设的第一通孔的内部,第一通孔将空气输送到管体与第一头体的连接处,并利用其它的第一通孔将空气排出,同时会将空气输送到第二头体开设的第二通孔的内部,第二通孔将空气输送到管体与第二头体的连接处,并利用其它的第二通孔将空气排出,进而实现了空气在第一头体和第二头体内部的流动,分别实施对管体与第一头体连接处、管体与第二头体连接处的通风散热,可以有效的降低管体与第一头体连接处、管体与第二头体连接处的温度,减少了高温对管体的损坏,提升了CT管体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头体和所述第二头体一侧均设置有风管,一个所述风管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另一个所述风管一端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风管另一端与所述吹风机输出端连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CT球管管芯散热装置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通风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双向直线滑轨和外部罩的部分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水冷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清扫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第一罩体和转动条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图6中A区域的放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连接头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第一头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第二头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管体;200-散热组件;210-双向直线滑轨;211-支撑板;212-双向螺纹杆;213-移动块;214-限位杆;215-手柄;216-锁止螺栓;220-外部罩;221-第一罩体;222-第二罩体;223-槽孔;224-透光板;225-限位槽;230-通风件;231-吹风机;232-吹风头;233-吸风机;234-吸风头;235-软垫;240-水冷件;241-输水泵;242-循环管;243-抽水泵;244-冷却箱;245-水管;300-清扫组件;310-第一转动架;311-架体;312-转动条;315-齿圈;316-限位条;320-第二转动架;330-第一马达;331-齿轮;340-第二马达;350-清扫条;400-连接头组件;410-第一头体;420-第二头体;411-第一通孔;412-风管;421-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CT球管管芯散热装置。
如图1-图10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CT球管管芯散热装置,包括管体100和散热组件200。
其中,散热组件200包括双向直线滑轨210、外部罩220、通风件230和水冷件240,双向直线滑轨210上部与CT机固定连接,外部罩220与双向直线滑轨210滑动端固定连接,外部罩220罩在管体100外部,通风件230输出端与外部罩220一侧固定连接,通风件230吸风端与外部罩220一侧固定连接,通风件230输出端和通风件230吸风端均套在管体100外部,水冷件240一侧设置在管体100内部。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CT球管管芯散热装置的工作过程;
首先,转动手柄215,手柄215带动了双向螺纹杆212的转动,双向螺纹杆212分别带动了第一罩体221和第二罩体222的相对移动,因此在安装管体100时,可以将第一罩体221和第二罩体222进行分离;
然后,吹风机231的输出端将空气输送到吹风头232的内部,吹风头232将空气输送到第一罩体221和第二罩体222的内侧,实施对管体100的通风散热,散热后的空气被吸风机233的吸入端通过吸风头234抽取到外部;
再后,输水泵241将了冷却箱244内部的冷却液输送到循环管242内部,循环管242分别实施对第一罩体221和第二罩体222的散热,散热后的冷却液经过抽水泵243的输入端将循环管242内部的冷却液抽取到冷却箱244的上部;
由此,在整个使用的过程中,实现了对管体100外部的隔绝,有效的降低了管体100释放的高温对管体100附近的电子元件的损坏,并且采用了通风件230实施对管体100的散热,采用了水冷件240实施对外部罩220的散热降温,进而提升了散热的效果,最终提升了CT球管的使用寿命。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CT球管管芯散热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所示,双向直线滑轨210包括支撑板211、双向螺纹杆212和移动块213,支撑板211与CT机固定连接,双向螺纹杆212与支撑板211转动连接,移动块213对称设置有两个,移动块213与双向螺纹杆212螺纹连接,移动块213与外部罩220上部固定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3所示,支撑板211设置有限位杆214,限位杆214滑动贯穿移动块213内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所示,双向螺纹杆212一侧设置有手柄215,支撑板211一侧设置有锁止螺栓216,锁止螺栓216螺纹贯穿支撑板211一侧内部抵在双向螺纹杆212表面。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所示,外部罩220包括第一罩体221和第二罩体222,第一罩体221与一个移动块213固定连接,第二罩体222与另一个移动块213固定连接,通风件230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罩体221和第二罩体222一侧固定连接,通风件230吸风端分别与第一罩体221和第二罩体222另一侧固定连接,水冷件240一侧分别设置在第一罩体221和第二罩体222内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4所示,第一罩体221和第二罩体222一侧均开设有槽孔223,槽孔223内部设置有透光板224。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所示,通风件230包括吹风机231、吹风头232、吸风机233和吸风头234,吹风机231和吸风机233均与CT机内部固定连接,吹风头232分别与第一罩体221和第二罩体222一侧固定连接,吹风头232罩在管体100一侧外部,吸风头234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罩体221和第二罩体222另一侧,吸风头234罩在管体100另一侧外部,吹风机231输出端与吹风头232连通,吸风机233输入端与吸风头234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所示,吹风头232和吸风头234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吹风头232和吸风头234均设置有软垫235,软垫235套在管体100外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所示,水冷件240包括输水泵241、循环管242、抽水泵243和冷却箱244,冷却箱244、输水泵241和抽水泵243均固定连接在CT机内部,循环管242分别设置在第一罩体221和第二罩体222内部,输水泵241输出端与循环管242一侧连通,循环管242另一侧与抽水泵243输入端连通,输水泵241输入端与冷却箱244底部连通,抽水泵243输出端与冷却箱244上部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所示,输水泵241输出端和抽水泵243输入端均设置有水管245,一个水管245一端与输水泵241输出端连通,水管245另一端与循环管242一侧连通,一个水管245一端与抽水泵243输入端连通,水管245另一端与循环管242另一侧连通。
CT机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开启球管,因此会有一些较为驱光的蚊虫趴在球管的外部表面,并且会有一些灰尘附着在球管的表面,而经常使用的CT机不便与实施对球管的表面进行清扫,进行影响着球管的使用,干扰着CT机的运行;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和图7所示,还包括清扫组件300,清扫组件300包括第一转动架310、第二转动架320、第一马达330、第二马达340和清扫条350,第一转动架310和第二转动架320均转动连接在外部罩220内侧,第一马达330与外部罩220外部一侧固定连接,第一马达330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转动架310和第二转动架320一侧传动连接,第二马达340与外部罩220外部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二马达340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转动架310和第二转动架320传动连接,一个清扫条350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架310一侧,另一个清扫条350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动架320一侧,清扫条350一侧贴合在管体100中部外侧;
第一马达330与外部罩220固定连接,第一马达330的输出端带动了第一转动架310的转动,并且第一马达330的输出端也可以带动第二转动架320的转动,第二马达340与外部罩220固定连接,第二马达340的输出端带动了第二转动架320的转动,并且第二马达340的输出端也可以带动第一转动架310的转动,并且第一马达330实施对第一转动架310的定位,第二马达340实施对第二转动架320的定位,第一转动架310和第二转动架320的转动分别带动了清扫条350的转动,清扫条350实施对管体100的外部的清扫,并且第一转动架310设置在外部罩220的一侧内部,第二转动架320设置在外部罩220的另一侧内部,进而便于外部罩220的分离,进而不会影响到管体100的安装,在整个使用的过程中,实现了利用第一马达330和第二马达340输出端带动第一转动架310和第二转动架320转动,实现了第一转动架310和第二转动架320带动了清扫条350的转动,清扫条350实施对球管的外部的清扫,便于对球管的外部进行清扫,减少了灰尘和蚊虫附着在球管的外部,减少了对CT机的干扰。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所示,第一转动架310和第二转动架320均包括架体311和转动条312,转动条312对称设置,架体311与转动条312固定连接,转动条312转动连接在外部罩220内侧,一个转动条312与第一马达330输出端传动连接,一个转动条312与第二马达340输出端传动连接,清扫条350与架体311固定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所示,转动条312设置有齿圈315,第一马达330和第二马达340输出端均设置有齿轮331,齿轮331与齿圈315啮合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7所示,第一罩体221和第二罩体222内部均开设有限位槽225,转动条312设置有限位条316,转动条312和限位条316均转动连接在限位槽225内部。
CT机的球管在使用时,需要与电源之间进行电性连接,因此球管的端部会设置有连接头,很多时候连接头是抵在电源接头的一侧,进而是球管的开启的过程中,电流会使得球管的连接头和电源接头之间产生高温,而经常使用的CT机不便于对球管连接头和电源连接头之间进行散热,久而久之会使得球管的连接头的损坏,进而降低了球管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8和图10所示,还包括连接头组件400,连接头组件400包括第一头体410和第二头体420,第一头体410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411,第二头体420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421,第一头体410和第二头体420均设置在CT机内部,管体100一侧固定连接在第一头体410内部,第一头体410与管体100一侧电性连接,第二头体420与管体100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头体420与管体100另一侧电性连接,第一通孔411一侧和第二通孔421一侧均与通风件230输出端一侧连通;
第一头体410和第二头体420均设置在CT机的内部,为管体100提供电力输送,因此可以将管体100安装在第一头体410和第二头体420的内部,当实施对管体100通风散热时,通风件230的输出端将空气输送到外部罩220内部的同时,会将空气输送到第一头体410开设的第一通孔411的内部,第一通孔411将空气输送到管体100与第一头体410的连接处,并利用其它的第一通孔411将空气排出,同时会将空气输送到第二头体420开设的第二通孔421的内部,第二通孔421将空气输送到管体100与第二头体420的连接处,并利用其它的第二通孔421将空气排出,进而实现了空气在第一头体410和第二头体420内部的流动,分别实施对管体100与第一头体410连接处、管体100与第二头体420连接处的通风散热,可以有效的降低管体100与第一头体410连接处、管体100与第二头体420连接处的温度,减少了高温对管体100的损坏,提升了CT球管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8所示,第一头体410和第二头体420一侧均设置有风管412,一个风管412一端与第一通孔411连通,另一个风管412一端与第二通孔421连通,风管412另一端与吹风机231输出端连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CT球管管芯散热装置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CT球管管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体(100);
散热组件(200),所述散热组件(200)包括双向直线滑轨(210)、外部罩(220)、通风件(230)和水冷件(240),所述双向直线滑轨(210)上部与CT机固定连接,所述外部罩(220)与所述双向直线滑轨(210)滑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外部罩(220)罩在所述管体(100)外部,所述通风件(230)输出端与所述外部罩(220)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通风件(230)吸风端与所述外部罩(220)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通风件(230)输出端和所述通风件(230)吸风端均套在所述管体(100)外部,所述水冷件(240)一侧设置在所述管体(100)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球管管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直线滑轨(210)包括支撑板(211)、双向螺纹杆(212)和移动块(213),所述支撑板(211)与CT机固定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212)与所述支撑板(211)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块(213)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移动块(213)与所述双向螺纹杆(212)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块(213)与所述外部罩(220)上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T球管管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11)设置有限位杆(214),所述限位杆(214)滑动贯穿所述移动块(213)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T球管管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纹杆(212)一侧设置有手柄(215),所述支撑板(211)一侧设置有锁止螺栓(216),所述锁止螺栓(216)螺纹贯穿所述支撑板(211)一侧内部抵在所述双向螺纹杆(212)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T球管管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罩(220)包括第一罩体(221)和第二罩体(222),所述第一罩体(221)与一个所述移动块(2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罩体(222)与另一个所述移动块(213)固定连接,所述通风件(230)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罩体(221)和所述第二罩体(222)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通风件(230)吸风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罩体(221)和所述第二罩体(222)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水冷件(240)一侧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罩体(221)和所述第二罩体(222)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CT球管管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221)和所述第二罩体(222)一侧均开设有槽孔(223),所述槽孔(223)内部设置有透光板(22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CT球管管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件(230)包括吹风机(231)、吹风头(232)、吸风机(233)和吸风头(234),所述吹风机(231)和所述吸风机(233)均与CT机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吹风头(232)分别与所述第一罩体(221)和所述第二罩体(222)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吹风头(232)罩在所述管体(100)一侧外部,所述吸风头(234)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罩体(221)和所述第二罩体(222)另一侧,所述吸风头(234)罩在所述管体(100)另一侧外部,所述吹风机(231)输出端与所述吹风头(232)连通,所述吸风机(233)输入端与所述吸风头(234)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CT球管管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头(232)和所述吸风头(234)均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吹风头(232)和所述吸风头(234)均设置有软垫(235),所述软垫(235)套在所述管体(100)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CT球管管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件(240)包括输水泵(241)、循环管(242)、抽水泵(243)和冷却箱(244),所述冷却箱(244)、所述输水泵(241)和所述抽水泵(243)均固定连接在CT机内部,所述循环管(24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罩体(221)和所述第二罩体(222)内部,所述输水泵(241)输出端与所述循环管(242)一侧连通,所述循环管(242)另一侧与所述抽水泵(243)输入端连通,所述输水泵(241)输入端与所述冷却箱(244)底部连通,所述抽水泵(243)输出端与所述冷却箱(244)上部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CT球管管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泵(241)输出端和所述抽水泵(243)输入端均设置有水管(245),一个所述水管(245)一端与所述输水泵(241)输出端连通,所述水管(245)另一端与所述循环管(242)一侧连通,一个所述水管(245)一端与所述抽水泵(243)输入端连通,所述水管(245)另一端与所述循环管(242)另一侧连通。
CN202211710519.XA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ct球管管芯散热装置 Active CN1158027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10519.XA CN115802726B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ct球管管芯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10519.XA CN115802726B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ct球管管芯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02726A true CN115802726A (zh) 2023-03-14
CN115802726B CN115802726B (zh) 2023-10-03

Family

ID=85428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10519.XA Active CN115802726B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ct球管管芯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0272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2444A (zh) * 2016-01-06 2016-06-15 韩丹 一种多功能ct机的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
CN208062991U (zh) * 2018-03-16 2018-11-06 揭阳市恒翔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散热装置
CN111462988A (zh) * 2020-06-04 2020-07-28 西华大学 一种变压器散热装置
CN211321878U (zh) * 2020-01-03 2020-08-21 苑乐 一种用于ct设备的散热装置
CN216647287U (zh) * 2022-01-21 2022-05-31 陈佳 一种一体式水冷风冷混合动力散热装置
CN216724587U (zh) * 2021-12-10 2022-06-14 科纳森(广东)医学影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ct球管用散热装置
CN217768232U (zh) * 2022-06-20 2022-11-08 冯刚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继电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2444A (zh) * 2016-01-06 2016-06-15 韩丹 一种多功能ct机的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
CN208062991U (zh) * 2018-03-16 2018-11-06 揭阳市恒翔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散热装置
CN211321878U (zh) * 2020-01-03 2020-08-21 苑乐 一种用于ct设备的散热装置
CN111462988A (zh) * 2020-06-04 2020-07-28 西华大学 一种变压器散热装置
CN216724587U (zh) * 2021-12-10 2022-06-14 科纳森(广东)医学影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ct球管用散热装置
CN216647287U (zh) * 2022-01-21 2022-05-31 陈佳 一种一体式水冷风冷混合动力散热装置
CN217768232U (zh) * 2022-06-20 2022-11-08 冯刚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02726B (zh) 2023-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893203B2 (ja) 放射線装置
CN100457044C (zh) Ct设备的风冷散热方法及装置
CN1541619A (zh) 用于冷却桶架的冷却系统和冷却方法
JP2009268830A (ja) X線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
CN113560952B (zh) 一种数控机床冷却系统
CN115802726A (zh) Ct球管管芯散热装置
CN100504442C (zh) 用于固态探测器的连续吸湿器
CN212315268U (zh) 一种负压电梯曳引机的散热机构
CN113765284B (zh) 一种外接隔爆型电机散热器
CN216647287U (zh) 一种一体式水冷风冷混合动力散热装置
CN115509328A (zh) 一种微型计算机的散热结构
CN213366153U (zh) 一种医学影像成像装置
CN214170075U (zh) 一种能够快速散热型的风机房
CN111884084B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气控制机箱及其使用方法
CN213634704U (zh) 一种具有快速散热结构的医用自助取片机
CN215379557U (zh) 一种网络信息监测装置
CN210634130U (zh) 一种中大尺寸lcd光固化3d打印机冷却装置
CN114126290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控制装置
CN209526933U (zh) 一体化复合散热式x射线发射源
CN218918052U (zh) 一种服务器用防尘降噪设备
CN220981645U (zh) 一种循环水回水冷却回收装置
CN219810146U (zh) 一种青饲料收获机水箱散热装置
CN219654984U (zh) 一种风扇减震降噪结构
CN215408646U (zh) 一种散热性隧道用钻孔机械
CN219982912U (zh) 一种ct旋转机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