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84825A - 内置空腔式飞片雷管 - Google Patents

内置空腔式飞片雷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84825A
CN115784825A CN202211670141.5A CN202211670141A CN115784825A CN 115784825 A CN115784825 A CN 115784825A CN 202211670141 A CN202211670141 A CN 202211670141A CN 115784825 A CN115784825 A CN 115784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losive
detonator
built
pipe
pip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701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84825B (zh
Inventor
乔秀泉
张顺双
杨昌德
陈祥森
刘国华
刘刚
陶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Taishan Explosive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Taishan Explosive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Taishan Explosive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Taishan Explosive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7014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848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84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48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848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48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Toys (AREA)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内置空腔式飞片雷管,属于爆破器材技术领域,其包括:管壳、管体和加强帽,所述管体安装于所述管壳的内部,所述管体与所述太安炸药的相邻一侧设有薄纱网,本发明在活塞与太安炸药之间内置了一个管体,借由管体内部一体成型的空腔,可以保证飞片具有一定的加速度空间,以此来形成最大动能,而利用内置管体上设置的薄纱网可以有效防止倒立起爆时各炸药间所产生空隙的情况,且薄纱网的设置对飞片的速度有忽略不计的消弱作用,因而飞片的动能也没有减少,最大化的利用了其动能,设置的薄纱网不会对高温高压的气体进行阻隔,从而充分利用了飞片的能量和高温高压气体产生的能量,以此有效保证了雷管的爆炸效果。

Description

内置空腔式飞片雷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爆破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内置空腔式飞片雷管。
背景技术
飞片雷管主要是活塞内的炸药受到外部激发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高压气体剪切活塞形成飞片,飞片冲击靠近活塞的炸药爆炸,爆炸冲击波再传递到最底部炸药爆炸,从而完成了雷管爆炸;
从飞片产生到冲击炸药需要有一定的位移距离才能产生最大的动能,为此必须保持活塞底部到炸药有一定的距离,即图1中通过空腔来保持活塞和太安炸药之间的距离;
目前所采取的方法主要是:
1、提高活塞高度以形成活塞底部与炸药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这种方法导致雷管直立起爆尚可,倒立起爆时会使炸药与炸药之间形成间隙,从而导致雷管半爆或穿孔小;
2、在活塞和炸药之间,即图1中的空腔内填充泡沫、珍珠岩之类的物料,使其形成间隙,但是这种添加泡沫等物料的方式,由于它们的比重小不容易往雷管壳里进行装填,且泡沫等填充物料会阻挡飞片的速度,从而消弱了飞片的动能,再者泡沫等填充物料会对高温高压的气体进行阻隔,从而影响能力输出,导致雷管半爆的情况,为此,提出内置空腔式飞片雷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内置空腔式飞片雷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活塞倒立半爆问题和人为填充泡沫等物料所影响雷管能量输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内置空腔式飞片雷管,包括:管壳、管体和加强帽;
所述管体安装于所述管壳的内部,所述管壳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管体的后方分别填充有第一猛炸药、第二猛炸药和太安炸药,所述管体与所述太安炸药的相邻一侧设有薄纱网,且所述薄纱网与所述管体通过塑料挤出机挤压成型,所述管壳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管体的前方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内部填充有炸药,所述加强帽安装于所述管壳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活塞的前方。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猛炸药填充于所述第一猛炸药的前方,所述太安炸药填充于所述第二猛炸药的前方,通过上述设置可保障炸药从左至右的密度由低到高,以此逐步增大爆速,实现雷管的爆炸效果。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太安炸药、第二猛炸药和第一猛炸药从左至右的炸药密度逐步增大,通过上述设置炸药密度先由低到高,而随着密度的增加,其爆速也随之增大,传爆稳定性也随之提高,当炸药密度到达最佳时,其爆速与能量的输出达到最大值。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制作材料采用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聚甲醛和聚碳酸酯等。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薄纱网的制作材料为棉、涤纶、高分子材料,棉制薄纱网具有强度高、透气性好等优点,而涤纶制的薄纱网具有强度高、弹性恢复能力强等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活塞与太安炸药之间内置了一个管体,借由管体内部一体成型的空腔,可以保证飞片具有一定的加速度空间,以此来形成最大的动能,而利用内置管体上设置的薄纱网可以有效防止倒立起爆时各炸药间所产生空隙的情况,且薄纱网的设置对飞片的速度有忽略不计的消弱作用,因而飞片的动能也没有减少,最大化的利用了其动能,设置的薄纱网不会对高温高压的气体进行阻隔,从而充分利用了飞片的能量和高温高压气体产生的能量,以此有效保证了雷管的爆炸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飞片雷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置空腔式飞片雷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内置空腔式飞片雷管中管体和薄纱网侧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内置空腔式飞片雷管中管体和薄纱网剖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壳;2、第一猛炸药;3、第二猛炸药;4、太安炸药;5、管体;6、薄纱网;7、活塞;8、炸药;9、加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2-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内置空腔式飞片雷管,包括:管壳1、管体5和加强帽9;
管体5安装于管壳1的内部,管壳1的内部且位于管体5的后方分别填充有第一猛炸药2、第二猛炸药3和太安炸药4,管体5与太安炸药4的相邻一侧设有薄纱网6,且薄纱网6与管体5通过塑料挤出机挤压成型,管壳1的内部且位于管体5的前方安装有活塞7,活塞7的内部填充有炸药8,加强帽9安装于管壳1的内部且位于活塞7的前方。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借由管体5内部一体成型的空腔,可以保证飞片具有一定的加速度空间,以此来形成最大的动能,而薄纱网6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倒立起爆时各炸药间所产生空隙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薄纱网6对飞片的速度有微小的消弱作用,因而飞片的动能也没有减少,从而最大化的利用了其动能,且设置的薄纱网6不会对高温高压的气体进行阻隔,以此充分利用了飞片的能量和高温高压气体产生的能量。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通过设置的加强帽9用于在管壳1中形成一个封闭的药室,从而加强各炸药在爆轰时的约束条件,有效的提高雷管整体的起爆能力。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二猛炸药3填充于第一猛炸药2的前方,太安炸药4填充于第二猛炸药3的前方,通过上述设置可保障炸药从左至右的密度由低到高,以此逐步增大爆速,实现雷管的爆炸效果。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太安炸药4、第二猛炸药3和第一猛炸药2从左至右的炸药密度逐步增大,通过上述设置炸药密度先由低到高,而随着密度的增加,其爆速也随之增大,传爆稳定性也随之提高,当炸药密度到达最佳时,其爆速与能量的输出达到最大值。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管体5的制作材料采用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聚甲醛和聚碳酸酯等。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薄纱网6的制作材料为棉、涤纶、高分子材料,通过棉制作的薄纱网5具有强度高、透气性好等优点,而通过涤纶制作的薄纱网6具有强度高、弹性恢复能力强等优点。
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通过在活塞7与太安炸药4之间内置了一个管体5,利用管体5内部一体成型的空腔,可以保证飞片具有一定的加速度空间,以此来形成最大的动能,此时设置在内置管体5上的薄纱网6可以有效防止倒立起爆时各炸药间所产生空隙的情况,且薄纱网6的设置对飞片的速度有忽略不计的消弱作用,因而飞片的动能也没有减少,以此最大化的利用了其动能,设置的薄纱网6不会对高温高压的气体进行阻隔,从而充分利用了飞片的能量和高温高压气体产生的能量,以此有效保证了雷管的爆炸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内置空腔式飞片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壳(1)、管体(5)和加强帽(9);
所述管体(5)安装于所述管壳(1)的内部,所述管壳(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管体(5)的后方分别填充有第一猛炸药(2)、第二猛炸药(3)和太安炸药(4),所述管体(5)与所述太安炸药(4)的相邻一侧设有薄纱网(6),且所述薄纱网(6)与所述管体(5)通过塑料挤出机挤压成型,所述管壳(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管体(5)的前方安装有活塞(7),所述活塞(7)的内部填充有炸药(8),所述加强帽(9)安装于所述管壳(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活塞(7)的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空腔式飞片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猛炸药(3)填充于所述第一猛炸药(2)的前方,所述太安炸药(4)填充于所述第二猛炸药(3)的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空腔式飞片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太安炸药(4)、第二猛炸药(3)和第一猛炸药(2)从左至右的炸药密度逐步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空腔式飞片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5)的制作材料采用高分子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空腔式飞片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纱网(6)的制作材料为棉、涤纶、高分子材料。
CN202211670141.5A 2022-12-26 2022-12-26 内置空腔式飞片雷管 Active CN1157848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0141.5A CN115784825B (zh) 2022-12-26 2022-12-26 内置空腔式飞片雷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0141.5A CN115784825B (zh) 2022-12-26 2022-12-26 内置空腔式飞片雷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4825A true CN115784825A (zh) 2023-03-14
CN115784825B CN115784825B (zh) 2023-08-11

Family

ID=85426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70141.5A Active CN115784825B (zh) 2022-12-26 2022-12-26 内置空腔式飞片雷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84825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89184A1 (en) * 1987-04-30 1988-11-02 Nippon Oil And Fats Company, Limited Laser beam-detonable blasting cap
CN1032234A (zh) * 1987-09-22 1989-04-05 淮南矿业学院 简易飞片式无起爆药雷管
CN1043562A (zh) * 1988-12-20 1990-07-04 阜新矿务局十二厂 无起爆药工业雷管
CN2059979U (zh) * 1989-11-08 1990-08-01 淮南矿业学院 冲击飞片式无起爆药雷管
US5052301A (en) * 1990-07-30 1991-10-01 Walker Richard E Electric initiator for blasting caps
FR2669724A1 (fr) * 1990-11-22 1992-05-29 France Etat Armement Detonateur laser a effet de projection de plaque.
CN201697573U (zh) * 2010-01-14 2011-01-05 西安庆华民用爆破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钝感雷管
CN105066800A (zh) * 2015-08-05 2015-11-18 宏大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组装型无起爆药电雷管
CN105157483A (zh) * 2015-10-23 2015-12-16 中北大学 分离式起爆装置
CN106152886A (zh) * 2016-08-16 2016-11-23 南京理工大学 工业飞片雷管及其飞片激发装置
CN109631678A (zh) * 2018-12-26 2019-04-16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一种降低激光起爆能量的方法
CN216049474U (zh) * 2021-08-27 2022-03-15 西安北方庆华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点火机构
CN115143848A (zh) * 2022-06-02 2022-10-04 上海鲲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激发式安全雷管的装配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89184A1 (en) * 1987-04-30 1988-11-02 Nippon Oil And Fats Company, Limited Laser beam-detonable blasting cap
CN1032234A (zh) * 1987-09-22 1989-04-05 淮南矿业学院 简易飞片式无起爆药雷管
CN1043562A (zh) * 1988-12-20 1990-07-04 阜新矿务局十二厂 无起爆药工业雷管
CN2059979U (zh) * 1989-11-08 1990-08-01 淮南矿业学院 冲击飞片式无起爆药雷管
US5052301A (en) * 1990-07-30 1991-10-01 Walker Richard E Electric initiator for blasting caps
FR2669724A1 (fr) * 1990-11-22 1992-05-29 France Etat Armement Detonateur laser a effet de projection de plaque.
CN201697573U (zh) * 2010-01-14 2011-01-05 西安庆华民用爆破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钝感雷管
CN105066800A (zh) * 2015-08-05 2015-11-18 宏大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组装型无起爆药电雷管
CN105157483A (zh) * 2015-10-23 2015-12-16 中北大学 分离式起爆装置
CN106152886A (zh) * 2016-08-16 2016-11-23 南京理工大学 工业飞片雷管及其飞片激发装置
CN109631678A (zh) * 2018-12-26 2019-04-16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一种降低激光起爆能量的方法
CN216049474U (zh) * 2021-08-27 2022-03-15 西安北方庆华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点火机构
CN115143848A (zh) * 2022-06-02 2022-10-04 上海鲲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激发式安全雷管的装配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4825B (zh) 2023-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70081B (zh) 一种增设导向减震孔的小断面隧道掏槽方法
KR100358780B1 (ko) 에어튜브를 이용한 진동 및 폭음제어 터널발파방법
CN106197178B (zh) 一种新型深孔水压爆破装置和爆破方法
CN104819670B (zh) 预钻中孔竖井开挖爆破方法
CN102980452A (zh) 一种用于城乡土石方钻孔爆破的消噪降尘炮孔堵塞方法
CN104654946A (zh) 利用埋藏于水孔或干孔装药层内充填管体的爆破方法
CN115784825A (zh) 内置空腔式飞片雷管
CN205909747U (zh) 一种新型深孔水压爆破装置
CN213021263U (zh) 水压爆破专用水包型炸药
CN104132590A (zh) 安全起爆具
CN105043176A (zh) 一种多级小楔形掏槽爆破减震方法
CN209147843U (zh) 一种基岩保护层开挖爆破柔性垫结构
CN111197950A (zh) 一种基于阻波-消能的减小危害效应爆破方法
CN201764912U (zh) 一种隔振装药炮眼
CN110243244A (zh) 一种基于爆轰波波形调制的环向狭缝无药型罩气隙聚能爆破装药方法
CN206627033U (zh) 用于沉管隧道水下炸礁的微差爆破装置
CN214950943U (zh) 一种用于光面控制爆破的周边眼装药结构
CN103615940A (zh) 一种用于反恐、救援的柔性防护爆破切割装置
CN206888962U (zh) 一种油气井用超能射孔弹
CN101984204A (zh) 一种容器状构筑物纯水压爆破的拆除方法
CN112161537A (zh) 轮廓爆破的装药施工方法
CN218408280U (zh) 一种硬岩掘进机减振主梁结构及硬岩掘进机
CN218723579U (zh) 一种居中装药的多向聚能爆破管装置
CN112611276A (zh) 一种深孔分段爆破的方法
CN217654385U (zh) 一种小直径装药防止数码雷管因爆破振动发生盲炮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