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77464A - 一种南方地区鲜食玉米大豆轮作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南方地区鲜食玉米大豆轮作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77464A
CN115777464A CN202211572272.XA CN202211572272A CN115777464A CN 115777464 A CN115777464 A CN 115777464A CN 202211572272 A CN202211572272 A CN 202211572272A CN 115777464 A CN115777464 A CN 1157774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corn
soybean
sowing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722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竹溦
雷俊
邵晓伟
陈润兴
石子建
姜欢
余文慧
汪寿根
李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Qu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Qu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21157227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774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77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74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南方地区鲜食玉米大豆轮作种植方法,包括步骤一:第一年春季播种前撒施基肥,旋耕整地,播种前测定0‑15cm土层田间持水量为30%左右进行播种,播种前铺设地膜,播种后铺设滴灌带;步骤二:玉米苗期防治玉米螟,梅雨季防治病虫害;步骤三:收获玉米并将玉米秸秆打碎还田;步骤四:7月下旬至8月20日播种秋延后鲜食大豆,播种前灌水、排干,第二天早晨进行播种;步骤五:大豆苗期中耕除草,之后追肥,三叶期防治虫害;步骤六:秋延后鲜食大豆收获后留茬灌水让地下根部充分腐烂,来年春季再用旋耕机整地,后播种春季鲜食玉米。

Description

一种南方地区鲜食玉米大豆轮作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南方地区鲜食玉米大豆轮作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北方地区,玉米与大豆轮作一年两熟模式较为普遍,但玉米品种多为饲用或工业原料用,大豆品种亦多为粒用大豆。南方地区则多种植鲜食玉米与大豆,鲜食玉米兼具果蔬粮用途,可优化膳食结构;鲜食大豆因其风味独特且营养价值高深受百姓喜爱,是餐桌上常见的豆类蔬菜。鲜食玉米产值较高,为达到高产目的,种植中常常施入大量化肥、连年耕作,使土壤耕层逐年变浅,长期连作下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养分失衡,微生物群落失衡,病虫害加剧等。大豆是适宜轮作的主要农作物,且近年来,我国鲜食大豆产业发展迅速,南方秋季延后栽培效益较好,主产区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福建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及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一带。当前南方地区农业生产上应用的春玉米-秋大豆轮作栽培模式,缺乏相应种植方法、精准控肥高产的施肥技术以及适宜秋延后栽培鲜食大豆的配套栽培技术,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南方地区鲜食玉米大豆轮作种植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南方地区鲜食玉米大豆轮作种植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南方地区鲜食玉米大豆轮作种植方法,包括:步骤一,第一年春季播种前5日撒施基肥,后用旋耕机整地翻入,再起高垄,春季播种前测定0-15cm土层田间持水量为30%左右进行播种,在3月10日至4月10日播种春季鲜食玉米,播种前铺设地膜,播种后铺设滴灌带;步骤二,春季鲜食玉米苗期使用康宽50mL/hm2或福先安300mL/hm2或垄歌150g/hm2防治玉米螟;梅雨季前喷施20%噻唑锌悬浮剂1200-1500mL/hm2防治细菌性病害,叶面喷施30%甲霜·恶霉灵稀释1200-1500倍液防治茎腐病,30%恶霉灵稀释800-1000倍液灌根防治根腐病;步骤三,春季鲜食玉米采收后将玉米秸秆打碎还田,将田块进行灌水2天后翻耕整地,施入复合肥,再起垄;步骤四,7月下旬至8月20日前播种秋延后鲜食大豆,播种前一天田块进行灌水,晚上将排水沟内水排干,第二天清晨进行播种,播种后2天内田块不进行浇灌、沟灌;步骤五,秋延后鲜食大豆苗期进行一次中耕除草,除草后追施一次肥料;鲜食大豆开始生长出第二片三出复叶后喷施800-1000倍液吡虫啉防治蚜虫,苗期和花荚期交替使用甲维茚虫威及阿维菌素,其中使用15%甲维茚虫威悬浮剂兑水2000-3000倍或3%阿维菌素兑水1500-2000倍,夏季清晨喷施;步骤六,秋延后鲜食大豆收获后留茬灌水让地下根部充分腐烂,来年春季再用旋耕机整地,后播种春季鲜食玉米。
优选地,春季鲜食玉米品种为甜糯玉米品种,播种密度为4.5万株-5.5万株/公顷。
优选地,秋延后鲜食大豆为适宜南方地区秋季延后栽培鲜食大豆品种,播种密度为15万株/公顷。
优选地,播种春季鲜食玉米前,整地同时将玉米基肥施入,玉米基肥包括复合肥与有机肥,其中复合肥为氮磷钾17-17-17复合肥,施入量为360kg/hm2,有机肥为菌渣,施入量为3.75吨/hm2
优选地,播种秋延后鲜食大豆前,整地同时施入大豆基肥,大豆基肥为氮磷钾17-17-17复合肥,施入量为375kg/hm2
优选地,春季鲜食玉米苗期和大喇叭口期分别追施复合肥,复合肥的追肥量分别为360kg/hm2和720kg/hm2
优选地,秋延后鲜食大豆苗期和花荚期分别追施复合肥,复合肥的追肥量分别为187.5kg/hm2和187.5kg/hm2
优选地,春季鲜食玉米采用高垄栽培,苗期及时打侧枝。
优选地,秋延后鲜食大豆畦面为1.3米或2米,一穴双株。
本发明提供的南方地区鲜食玉米大豆轮作种植方法适合南方地区鲜食玉米、鲜食大豆种植。
本发明结合南方地区鲜食玉米种植特点,施入有机肥和复合肥作为基肥,在苗期和大喇叭口期再次追肥,精准控施,提高肥料利用率。
鲜食大豆在南方地区从夏季可播种到立秋,本发明着重于秋延后鲜食大豆栽培轮作技术,在保证产量的情况下,秋延后栽培市场销售价格高。
本发明轮作栽培后较现有技术土壤理化性状更优,土壤微生物群落更加丰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南方地区鲜食玉米大豆轮作生育进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南方地区鲜食玉米大豆轮作种植方法,包括步骤一至步骤六。步骤一,第一年春季播种前5日撒施基肥,后用旋耕机整地翻入,再起高垄,春季播种前测定0-15cm土层田间持水量为30%左右进行播种,在3月10日至4月10日播种春季鲜食玉米,播种前铺设地膜,播种后铺设滴灌带。步骤二,春季鲜食玉米苗期使用康宽50mL/hm2或福先安300mL/hm2或垄歌150g/hm2防治玉米螟;梅雨季前喷施20%噻唑锌悬浮剂1200-1500mL/hm2防治细菌性病害,叶面喷施30%甲霜·恶霉灵稀释1200-1500倍液防治茎腐病,30%恶霉灵稀释800-1000倍液灌根防治根腐病。步骤三,春季鲜食玉米采收后将玉米秸秆打碎还田,将田块进行灌水2天后翻耕整地,施入复合肥,再起垄。步骤四,7月下旬至8月20日前播种秋延后鲜食大豆,播种前一天田块进行灌水,晚上将排水沟内水排干,第二天清晨进行播种,播种后2天内田块不进行浇灌、沟灌。步骤五,秋延后鲜食大豆苗期进行一次中耕除草,除草后追施一次肥料;鲜食大豆开始生长出第二片三出复叶后喷施800-1000倍液吡虫啉防治蚜虫(大豆花叶病毒病),苗期和花荚期交替使用甲维茚虫威及阿维菌素,其中使用15%甲维茚虫威悬浮剂兑水2000-3000倍或3%阿维菌素兑水1500-2000倍,夏季清晨喷施,高温高湿天气防治频率适时增加。步骤六,秋延后鲜食大豆收获后留茬灌水让地下根部充分腐烂,来年春季再用旋耕机整地,后播种春季鲜食玉米。
步骤一,第一年春季播种前5日撒施基肥,后用旋耕机整地翻入,再起高垄,春季播种前测定0-15cm土层田间持水量为30%左右进行播种,在3月10日至4月10日播种春季鲜食玉米,播种前铺设地膜,播种后铺设滴灌带。本步骤中,春季鲜食玉米播种前翻耕同时配合撒施基肥,可满足鲜食玉米需肥量高的问题。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基肥为有机肥(例如菌渣等)和复合肥,其中有机肥满足鲜食玉米需肥量高的问题,复合肥施入有利于玉米前期快速吸收土壤营养成分。其中,复合肥为氮磷钾17-17-17复合肥,施入量为360kg/hm2,所述有机肥为菌渣,施入量为3.75吨/hm2。本步骤中,播种或者移栽鲜食玉米后铺设滴灌带,后期追肥可通过肥水一体方式实现,较为节省操作工时。
步骤二,春季鲜食玉米苗期使用康宽50mL/hm2或福先安300mL/hm2或垄歌150g/hm2防治玉米螟;梅雨季前喷施20%噻唑锌悬浮剂1200-1500mL/hm2防治细菌性病害,叶面喷施30%甲霜·恶霉灵稀释1200-1500倍液防治茎腐病,30%恶霉灵稀释800-1000倍液灌根防治根腐病。需要说明的是,康宽指商品名为“康宽”的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福先安指商品名为“福先安”的10%氟虫双酰胺,垄歌指商品名为“垄歌”的20%氟虫双酰胺。玉米苗期、梅雨季节来临前防治病虫害,尤其是地势较为低洼容易积水的地区,及时防治茎腐病和立枯病,可以避免减产。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春季鲜食玉米苗期和大喇叭口期分别追施复合肥,其中苗期复合肥的追肥量为360kg/hm2,大喇叭口期复合肥的追肥量为720kg/hm2。鲜食玉米苗期鲜食玉米根系未发育完全,在苗期及时补充复合肥有利于在春季较低气温下壮苗,利于根系生长。鲜食玉米大喇叭口期在抽穗期之前,及时再次追施复合肥,有利于后期玉米授粉,提高结实率。
步骤三,春季鲜食玉米采收后将玉米秸秆打碎还田,将田块进行灌水2天后翻耕整地,施入复合肥,再起垄。本步骤中,鲜食玉米收获后(通常为每年6月下旬),粉碎秸秆,鲜玉米秸秆较容易腐烂,直接还田以为秋延后鲜食大豆生长提供养分。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整地同时施入大豆基肥,该大豆基肥为氮磷钾17-17-17复合肥,施入量为375kg/hm2
步骤四,7月下旬至8月20日前播种秋延后鲜食大豆,播种前一天田块进行灌水,晚上将排水沟内水排干,第二天清晨进行播种,播种后2天内田块不进行浇灌、沟灌。本步骤中,8月上旬立秋前播种鲜食大豆,采用秋延后栽培技术。
步骤五,秋延后鲜食大豆苗期进行一次中耕除草,除草后追施一次肥料;鲜食大豆开始生长出第二片三出复叶后喷施800-1000倍液吡虫啉防治蚜虫(大豆花叶病毒病),苗期和花荚期交替使用甲维茚虫威及阿维菌素,其中使用15%甲维茚虫威悬浮剂兑水2000-3000倍或3%阿维菌素兑水1500-2000倍,夏季清晨喷施,高温高湿天气防治频率适时增加。本步骤中,中耕除草有利于大豆根系生长,三叶期(即生长出第二片三出复叶后)防治蚜虫避免后期花叶病毒病,苗期和花荚期交替使用甲维茚虫威及阿维菌素,防治甜菜夜蛾、斜纹夜娥等害虫。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在高温高湿天气,防治频率适时增加。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在秋延后鲜食大豆苗期和花荚期分别追施复合肥,其中苗期复合肥的追肥量为187.5kg/hm2,花荚期复合肥的追肥量为187.5kg/hm2
步骤六,秋延后鲜食大豆收获后留茬灌水让地下根部充分腐烂,来年春季再用旋耕机整地,后播种春季鲜食玉米。本步骤中,鲜食大豆收获后留茬,灌水便于腐烂。翌年春季旋耕机整地,大豆秸秆回田进行来年春季鲜食玉米播种。
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春季鲜食玉米品种为甜糯玉米品种,播种密度为4.5万株-5.5万株/公顷。
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秋延后鲜食大豆为适宜南方地区秋季延后栽培鲜食大豆品种,播种密度为15万株/公顷。作为示例,例如“衢鲜5号”、“衢鲜8号”、“浙鲜86”等。
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春季鲜食玉米采用高垄栽培,苗期及时打侧枝。
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秋延后鲜食大豆畦面为1.3米或2米,一穴双株。1.3米或2米的畦面能确保排水沟深度足够。
本发明的南方地区鲜食玉米大豆轮作种植方法适合南方地区鲜食玉米、鲜食大豆种植。
本发明结合南方地区鲜食玉米种植特点,施入有机肥和复合肥作为基肥,在苗期和大喇叭口期再次追肥,精准控施,提高肥料利用率。
鲜食大豆在南方地区从夏季可播种到立秋,本发明着重于秋延后鲜食大豆栽培轮作技术,在保证产量的情况下,秋延后栽培采收时市场销售价格高。
本发明轮作栽培后较现有技术土壤理化性状更优,土壤微生物群落更加丰富。
以下通过数据详细说明本发明能达到的控肥增效效果。
(一)春季鲜食玉米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施入不同肥量作对比,具体施肥量详见表1。
表1不同处理施肥量
Figure BDA0003988119220000061
(1)轮作和连作下不同施肥量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表2中,abcd标记为邓肯显著性分析。由表2可知,随肥料(复合肥和菌渣)施入量的增加,轮作处理(T2和T3)和连作处理(T1)下玉米的株高、茎粗、地面茎节数和穗位高等指标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相同复合肥施入下,轮作处理(T2)较连作处理(T1),株高和穗位高均有显著提高,轮作处理(T2)较连作处理(T1)株高显著增加了11.68%,穗位高显著增加了15.26%。
轮作增加菌渣基肥处理(T3)株高、茎粗、地面茎节处和穗位高均高于其他处理,施肥处理(T1-T3)株高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T0),其中T3株高为最高值182.30cm,两者差异显著,较对照处理(T0)显著增加了34.41%。轮作增加菌渣基肥处理(T3),茎粗和地面茎节数均为最大值,分别为1.93cm和14.1个,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和对照,显著高于对照处理(T0),但相同肥料下连作处理(T1)与轮作处理(T2)两者间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处理间较对照处理(T0)穗位高均差异显著,且相同施肥量轮作处理(T2)和连作处理(T1)间显著差异,轮作增加菌渣基肥处理(T3)较轮作处理(T2)、连作处理(T1)和对照处理(T0)分别显著增加了17.13%、35.00%和45.80%。
表2轮作和连作下不同施肥量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Figure BDA0003988119220000071
(2)不同施肥量对玉米穗相关性状的影响
由表3可知,轮作方式及施肥处理对玉米穗相关性状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玉米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单果重等5个指标均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轮作方式下不同施肥处理间较对照除秃尖值外均差异显著。轮作增加菌渣基肥处理(T3),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单果重均为最大值,分别为17.77cm、4.77cm、27.57个和204.27g,且同一施肥量下轮作处理(T2)和连作处理(T1)除秃尖值外6个指标均差异显著,轮作处理(T2)玉米穗相关指标优于连作处理(T1)。不同施肥处理下各处理间的穗长差异显著,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穗粗值变幅在4.03cm-4.77cm之间。轮作和连作下不同施肥量对玉米的秃尖长无显著影响,但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和轮作措施,秃尖值逐渐减少,对照处理(T0)为试验的最大值1.57cm。连作处理(T1)下百粒重为16.53g,低于相同施肥量处理下连作处理(T2)18.70g,但轮作增加菌渣基肥处理(T3)下百粒重为18.67g略低于连作处理(T2)。结合玉米表型性状和穗相关性状表明轮作处理整体优于连作处理,轮作下底肥施菌渣处理为最佳处理,玉米产量性状均为最优。
表3不同施肥量对玉米穗相关性状的影响
Figure BDA0003988119220000072
Figure BDA0003988119220000081
(二)秋延后鲜食大豆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鲜食大豆采用秋延后栽培方法,施入不同肥量作对比,具体施肥量详见表4。
表4不同施肥处理量
Figure BDA0003988119220000082
(1)不同施肥量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5可知,鲜食大豆农艺性状随着肥料(复合肥)施入总量的增加而变优,F3处理下大豆的株高、结荚高度和有效分枝数均为最大值,且较F0处理(仅花荚期施肥)处理差异显著。F3处理下株高为最大值83.67cm,较F2处理差异不显著,较F1和F0显著增加了9.27%和20.00%;F3处理下结荚高度为10.53cm,较最小值F0显著增加了21.03%;施入相同基肥处理F2和F3主茎节数间无显著影响;而F3处理显著高于未施基肥处理F1和F2,显著增加了16.46%和17.67%。
表5不同施肥量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Figure BDA0003988119220000083
Figure BDA0003988119220000091
(2)不同施肥量对大豆荚相关性状的影响
由表6可知,随着鲜食大豆生育期施肥总量的增加,多粒荚数、每荚粒数、百荚鲜重、百粒鲜重、标准荚长、标准荚宽和亩产量等多个荚相关性状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在施足同样基肥和花荚期追施相同复合肥下F2和F3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而随着总施肥量的增加,大豆单株秕荚数和单粒荚数呈下降趋势,F3处理秕荚数最少为0.9个,单粒荚数最少为5.83个,秕荚数较F0和F1处理差异显著,而单粒荚数较F0-F2处理均差异显著;F3处理多粒荚数、每荚粒数、百荚鲜重、百粒鲜重和亩产量均为最大值,其中荚关键性状百荚鲜重、百粒鲜重和标准荚长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综合农艺性状表明,F3施肥处理为最优处理。
表6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荚相关性状的影响
Figure BDA0003988119220000092
上述试验表明,本发明在播种春季鲜食玉米前,整地同时将基肥施入,基肥中复合肥施入量为360kg/hm2,有机肥菌渣施入量720kg/hm2,玉米苗期和大喇叭口期分别追施复合肥360kg/hm2和720kg/hm2。该方法下轮作玉米产量及穗相关性状优于传统施肥方法。播种秋延后鲜食大豆品种前,整地同时施入复合肥375kg/hm2,鲜食大豆苗期和花荚期分别追施复合肥,均为187.5kg/hm2,整体优于其他试验处理。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皆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南方地区鲜食玉米大豆轮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第一年春季播种前5日撒施基肥,后用旋耕机整地翻入,再起高垄,春季播种前测定0-15cm土层田间持水量为30%左右进行播种,在3月10日至4月10日播种春季鲜食玉米,播种前铺设地膜,播种后铺设滴灌带;
步骤二,春季鲜食玉米苗期使用康宽50mL/hm2或福先安300mL/hm2或垄歌150g/hm2防治玉米螟;梅雨季前喷施20%噻唑锌悬浮剂1200-1500mL/hm2防治细菌性病害,叶面喷施30%甲霜·恶霉灵稀释1200-1500倍液防治茎腐病,30%恶霉灵稀释800-1000倍液灌根防治根腐病;
步骤三,春季鲜食玉米采收后将玉米秸秆打碎还田,将田块进行灌水2天后翻耕整地,施入复合肥,再起垄;
步骤四,7月下旬至8月20日前播种秋延后鲜食大豆,播种前一天田块进行灌水,晚上将排水沟内水排干,第二天清晨进行播种,播种后2天内田块不进行浇灌、沟灌;
步骤五,秋延后鲜食大豆苗期进行一次中耕除草,除草后追施一次肥料;鲜食大豆开始生长出第二片三出复叶后喷施800-1000倍液吡虫啉防治蚜虫,苗期和花荚期交替使用甲维茚虫威及阿维菌素,其中使用15%甲维茚虫威悬浮剂兑水2000-3000倍或3%阿维菌素兑水1500-2000倍,夏季清晨喷施;
步骤六,秋延后鲜食大豆收获后留茬灌水让地下根部充分腐烂,来年春季再用旋耕机整地,后播种春季鲜食玉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南方地区鲜食玉米大豆轮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春季鲜食玉米品种为甜糯玉米品种,播种密度为4.5万株-5.5万株/公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南方地区鲜食玉米大豆轮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秋延后鲜食大豆为适宜南方地区秋季延后栽培鲜食大豆品种,播种密度为15万株/公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南方地区鲜食玉米大豆轮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所述春季鲜食玉米前,整地同时将玉米基肥施入,所述玉米基肥包括复合肥与有机肥,其中所述复合肥为氮磷钾17-17-17复合肥,施入量为360kg/hm2,所述有机肥为菌渣,施入量为3.75吨/hm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南方地区鲜食玉米大豆轮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所述秋延后鲜食大豆前,整地同时施入大豆基肥,所述大豆基肥为氮磷钾17-17-17复合肥,施入量为375kg/hm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南方地区鲜食玉米大豆轮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春季鲜食玉米苗期和大喇叭口期分别追施复合肥,所述复合肥的追肥量分别为360kg/hm2和720kg/hm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或6所述的一种南方地区鲜食玉米大豆轮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秋延后鲜食大豆苗期和花荚期分别追施复合肥,所述复合肥的追肥量分别为187.5kg/hm2和187.5kg/hm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南方地区鲜食玉米大豆轮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春季鲜食玉米采用高垄栽培,苗期及时打侧枝。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南方地区鲜食玉米大豆轮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秋延后鲜食大豆畦面为1.3米或2米,一穴双株。
CN202211572272.XA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南方地区鲜食玉米大豆轮作种植方法 Pending CN1157774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2272.XA CN115777464A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南方地区鲜食玉米大豆轮作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2272.XA CN115777464A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南方地区鲜食玉米大豆轮作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7464A true CN115777464A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17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72272.XA Pending CN115777464A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南方地区鲜食玉米大豆轮作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7746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0101716A4 (en) A Sustainable Planting Mode Based on Intercropping of Wheat and Maize with Green Manure
CN103609319B (zh) 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休闲种植方法
CN104737755B (zh) 一种适宜粘性板结土壤的玉米种植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方法
CN103098679B (zh) 水稻无水旱栽套种甜玉米栽培方法
CN110463537A (zh) 一种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方法
CN105493812A (zh) 一种中温带春小麦、冬油菜、荞麦的两年三熟栽培方法
CN100423628C (zh) 一种旱地农作物的种植方法
CN106613227A (zh) 一种饲草作物与粮食作物的轮作种植方法
CN101999286B (zh) 稻草、麦草覆盖栽培山芋的方法
US11516956B2 (en) Method for maize cultivation in black soil area of Northeast China
CN113243260A (zh) 一种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
CN108124711A (zh) 五比二一季四收农作物组合种植方法
CN104641882A (zh) 一种甘蔗套种羽衣甘蓝的栽培方法
CN109362507A (zh) 一种提高玉米产量的种植方法
CN112470830B (zh) 一种菊科植物苍术的种子繁殖技术
CN115211344A (zh) 一种芍药间作技术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
Karforma Hybrid Napier (napier bajra hybrid)
CN110896809B (zh) 一种玉米间作菊花脑的高效栽培方法
CN114568240A (zh) 一种通过深犁深种高培土延长甘蔗宿根年限的方法
CN113243270A (zh) 一种马铃薯超高产栽培方法
CN112772315A (zh) 黄淮海潮土区夏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增效种植方法
CN110249933A (zh) 一种露地冬油菜茬复种高粱的栽培方法
CN115777464A (zh) 一种南方地区鲜食玉米大豆轮作种植方法
CN110612865A (zh) 一种西瓜、木薯、苕子间、套、轮作种植方法
CN113519353B (zh) 一种阳新湖蒿-绿肥轮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