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74472A - 笔记本电脑 - Google Patents

笔记本电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74472A
CN115774472A CN202111039452.7A CN202111039452A CN115774472A CN 115774472 A CN115774472 A CN 115774472A CN 202111039452 A CN202111039452 A CN 202111039452A CN 115774472 A CN115774472 A CN 1157744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cover
driving surface
notebook computer
base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394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雅兰
林春吉
陈逸芳
黄思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Inve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103945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744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74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44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包含一底座、一显示器、一转轴结构以及一抬升机构。底座包含一上盖以及一座体,其中上盖枢接于座体。转轴结构将显示器枢接于座体。抬升机构设置于转轴结构上。当显示器相对座体转动而展开或收合时,转轴结构带动抬升机构转动,使得抬升机构带动上盖相对座体转动而抬升或闭合。本发明提供的笔记本电脑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笔记本电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通过显示器的转动带动底座的上盖抬升或闭合的笔记本电脑。
背景技术
目前,笔记本电脑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现有的高效能笔记本电脑越做越轻薄的趋势下,同时兼顾好的散热是很困难的。因此,有些笔记本电脑的底座会设置可抬升的键盘,当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相对底座展开时,即可利用抬升机构抬升键盘,以改善散热问题。然而,现有的抬升机构较为复杂,相对研发成本也较高。此外,抬升机构过于庞大,占用太多笔记本电脑的内部空间,进而压缩其它硬件的设置空间。再者,为了抬升键盘,输入/输出端口需设置于底座的前方及下方,以避让抬升机构,使得笔记本电脑的整体外观看起来厚实且不够简洁。更甚者,现有高效能笔记本电脑为满足散热需求,外观需要加开许多散热孔,使造型不够干净简洁。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显示器的转动带动底座的上盖抬升或闭合的笔记本电脑,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所述笔记本电脑包含:一底座,包含一上盖以及一座体,所述上盖枢接于所述座体;一显示器;一转轴结构,用于将所述显示器枢接于所述座体;以及一抬升机构,设置于所述转轴结构上;其中,当所述显示器相对所述座体转动而展开或收合时,所述转轴结构带动所述抬升机构转动,使得所述抬升机构带动所述上盖相对所述座体转动而抬升或闭合。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结构包含一第一固定件、一第二固定件以及一转轴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于所述转轴件且固定于所述显示器,所述转轴件枢接于所述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座体,所述抬升机构包含一连动件以及一支撑件,所述连动件设置于所述转轴件上,所述支撑件相对所述连动件设置于所述转轴件上,当所述显示器相对所述座体转动而展开或收合时,所述转轴件带动所述连动件转动,且所述连动件带动所述支撑件转动,使得所述支撑件带动所述上盖相对所述座体转动而抬升或闭合。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轴件具有一异型轴部,所述连动件具有一异型孔,所述异型轴部设置于所述异型孔中,使得所述连动件可随着所述转轴件一起转动。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动件具有一第一驱动部,所述支撑件具有一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二驱动部相对设置,当所述连动件转动时,所述第一驱动部推动所述第二驱动部,以带动所述支撑件转动。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部具有一第一驱动面以及一第二驱动面,所述第二驱动部具有一第三驱动面以及一第四驱动面,所述第一驱动面与所述第三驱动面相对,所述第二驱动面与所述第四驱动面相对,当所述第一驱动面与所述第三驱动面抵接时,所述第二驱动面与所述第四驱动面分离,当所述第二驱动面与所述第四驱动面抵接时,所述第一驱动面与所述第三驱动面分离。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笔记本电脑还包含一电子组件,所述电子组件设置于所述座体中且位于所述上盖下方,当所述上盖相对所述座体抬升时,所述上盖与所述座体之间形成一间隙,使得所述电子组件产生的热量可自所述间隙消散至所述座体外。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座体具有一容置槽,当所述上盖相对所述座体闭合时,所述上盖容置于所述容置槽中。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笔记本电脑还包含一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中,当所述上盖相对所述座体抬升时,所述上盖与所述座体之间形成一间隙,使得所述散热模块自所述间隙外露。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盖为一键盘或另一显示器。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在转轴结构上设置抬升机构,以在显示器转动时,利用抬升机构带动底座的上盖相对座体转动。当显示器相对座体转动而展开时,抬升机构便会带动上盖相对座体转动而抬升。此时,设置于座体中的电子组件产生的热量即可自上盖与座体之间的间隙消散至座体外,以增进散热效果。本发明可将散热孔配置在上盖下方,当显示器相对座体展开时,上盖抬升才会露出散热孔,当显示器相对座体收合时,散热孔便会被隐藏于上盖下方,让笔记本电脑的整体外观更简约美观。此外,本发明可在上盖下方设置散热模块(例如,散热鳍片、均热板等),上盖抬升时,散热模块便会自上盖与座体之间的间隙外露,以增进散热效果。当上盖为键盘时,热量可在键盘抬升时有效散去,以避免键盘温度过高。此外,键盘抬升可让用户打字更舒适顺畅。由于抬升机构设置于转轴结构上,且本发明的转轴结构的组装方式与现有笔记本电脑的转轴结构相同,因此,不会造成额外的组装困难。此外,本发明的转轴结构与抬升机构设计简易,开发时间快速,可有效降低研发成本。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笔记本电脑的侧视图。
图2显示为图1所示显示器相对座体展开的侧视图。
图3显示为图2所示显示器朝远离座体的方向继续展开的侧视图。
图4显示为图3所示显示器朝座体的方向转动后的侧视图。
图5显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转轴结构与抬升机构的立体图。
图6显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笔记本电脑的侧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笔记本电脑
10 底座
12 显示器
14 转轴结构
16 抬升机构
18 电子组件
20 散热模块
100 上盖
102 座体
140 第一固定件
142 第二固定件
144 转轴件
160 连动件
162 支撑件
1020 容置槽
1440 异型轴部
1600 异型孔
1602 第一驱动部
1620 第二驱动部
G 间隙
H 高度
S1 第一驱动面
S2 第二驱动面
S3 第三驱动面
S4 第四驱动面
θ1,θ2,θ3 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笔记本电脑1的侧视图,图2为图1中的显示器12相对座体102展开的侧视图,图3为图2中的显示器12朝远离座体102的方向继续展开的侧视图,图4为图3中的显示器12朝座体102的方向转动后的侧视图,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转轴结构14与抬升机构16的立体图。需说明的是,为了方便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特点,图1至图4中省略了图5所示的转轴结构14的第二固定件142。
如图1至图5所示,笔记本电脑1包含一底座10、一显示器12、一转轴结构14以及一抬升机构16。一般而言,笔记本电脑1中还会设有运作时必要的软硬件组件,如电路板、处理器、内存、电源供应器、应用程序、通讯模块等,视实际应用而定。
底座10包含一上盖100以及一座体102,其中上盖100枢接于座体102。因此,上盖100可相对座体102转动而抬升(如图3与图4所示)或闭合(如图1与图2所示)。转轴结构14将显示器12枢接于座体102,使得显示器12可相对座体102转动而展开(如图2至图4所示)或收合(如图1所示)。于实际应用中,转轴结构14可为枢纽转轴(hinge),但不以此为限。抬升机构16设置于转轴结构14上。于实际应用中,可以二转轴结构14将显示器12枢接于座体102。本发明可将一抬升机构16设置于二转轴结构14的其中之一上,或将二抬升机构16分别设置于二转轴结构14,视实际应用而定。
如图5所示,转轴结构14可包含一第一固定件140、一第二固定件142以及一转轴件144。第一固定件140连接于转轴件144,且转轴件144枢接于第二固定件142。此外,抬升机构16包含一连动件160以及一支撑件162。连动件160设置于转轴结构14的转轴件144上,且支撑件162相对连动件160设置于转轴结构14的转轴件144上。在本实施例中,转轴件144可具有一异型轴部1440,且连动件160可具有一异型孔1600。转轴件144的异型轴部1440设置于连动件160的异型孔1600中,使得连动件160可随着转轴件144一起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可将二连动件160设置于支撑件162的两侧,但不以此为限。
在组装笔记本电脑1时,抬升机构16先设置于转轴结构14上。接着,将转轴结构14的第一固定件140固定于显示器12,且将转轴结构14的第二固定件142固定于底座10的座体102,使得转轴结构14将显示器12枢接于座体102。本发明的转轴结构14的组装方式与现有笔记本电脑的转轴结构相同,因此,不会造成额外的组装困难。
如图5所示,连动件160可具有一第一驱动部1602,且支撑件162可具有一第二驱动部1620,其中第一驱动部1602与第二驱动部1620相对设置。此外,第一驱动部1602具有一第一驱动面S1以及一第二驱动面S2,且第二驱动部1620具有一第三驱动面S3以及一第四驱动面S4,其中第一驱动面S1与第三驱动面S3相对,且第二驱动面S2与第四驱动面S4相对。
如图1至图4所示,显示器12可相对底座10的座体102转动而展开或收合。当显示器12相对底座10的座体102转动而展开或收合时,转轴结构14会带动抬升机构16转动,使得抬升机构16带动底座10的上盖100相对座体102转动而抬升或闭合。进一步来说,当显示器12相对底座10的座体102转动而展开或收合时,转轴结构14的转轴件144会带动抬升机构16的连动件160转动。当连动件160转动时,连动件160的第一驱动部1602会推动支撑件162的第二驱动部1620,以带动支撑件162转动,使得支撑件162带动底座10的上盖100相对座体102转动而抬升或闭合。
如图1所示,当显示器12相对底座10的座体102收合时,连动件160的第一驱动面S1与支撑件162的第三驱动面S3抵接,且连动件160的第二驱动面S2与支撑件162的第四驱动面S4分离。如图2所示,当显示器12相对底座10的座体102转动至角度θ1而展开时,转轴结构14的转轴件144会带动抬升机构16的连动件160转动,使得连动件160的第二驱动面S2与支撑件162的第四驱动面S4抵接,且连动件160的第一驱动面S1与支撑件162的第三驱动面S3分离。此时,底座10的上盖100尚未抬升,以避免上盖100与显示器12发生碰撞。上述的角度θ1可为50度,但不以此为限。角度θ1可根据实际应用而决定,且本发明可通过调整连动件160的第二驱动面S2与支撑件162的第四驱动面S4间的距离来调整角度θ1。
如图3所示,当显示器12朝远离座体102的方向继续转动至角度θ2而展开时,连动件160的第一驱动部1602即会推动支撑件162的第二驱动部1620,以带动支撑件162转动,使得支撑件162带动底座10的上盖100相对座体102转动而抬升至高度H。上述的角度θ2可为130度,但不以此为限。角度θ2可根据实际应用而决定。
在本实施例中,笔记本电脑1另包含一电子组件18,设置于底座10的座体102中且位于上盖100下方。如图3所示,当上盖100相对座体102抬升时,上盖100与座体102之间会形成一间隙G,使得电子组件18产生的热量可自间隙G消散至座体102外,以增进散热效果。本发明可将散热孔(未绘示于图中)配置在上盖100下方,当显示器12相对座体102展开时,上盖100抬升才会露出散热孔,当显示器12相对座体102收合时,散热孔便会被隐藏于上盖100下方,让笔记本电脑1的整体外观更简约美观。
当笔记本电脑1不使用时,使用者可将显示器12相对底座10的座体102转动而收合。当显示器12由图3所示的角度θ2转动至图4所示的角度θ3时,连动件160的第一驱动面S1与支撑件162的第三驱动面S3抵接,且连动件160的第二驱动面S2与支撑件162的第四驱动面S4分离。此时,连动件160尚未带动支撑件162转动,因此,底座10的上盖100仍会维持在高度H处。在本实施例中,可在支撑件162内部设置包覆式转轴或其它结构产生扭力,以使支撑件162的扭力大于上盖100的下压力量,且小于转轴件144的扭力。因此,当连动件160处于图4所示的位置时,支撑件16仍可稳定支撑上盖100于高度H处。通过此种方式,当使用者在角度θ2与角度θ3之间微调显示器12的展开角度时,便不会造成上盖100的高度的改变。上述的角度θ3可为80度,但不以此为限。角度θ3可根据实际应用而决定,且本发明可通过调整连动件160的第一驱动面S1与支撑件162的第三驱动面S3间的距离来调整角度θ3。
当显示器12朝座体102的方向继续转动而收合时,连动件160的第一驱动部1602即会推动支撑件162的第二驱动部1620,以带动支撑件162转动,使得支撑件162带动底座10的上盖100相对座体102转动而闭合,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0的座体102可具有一容置槽1020。如图1所示,当上盖100相对座体102闭合时,上盖100可容置于容置槽1020中,以避免上盖100与显示器12发生碰撞。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0的上盖100可为一键盘。在键盘抬升后,键盘下方即有足够空间产生空气对流,使热量有效散去,以避免键盘温度过高。此外,键盘抬升可让用户打字更舒适顺畅。在另一实施例中,底座10的上盖100也可为另一显示器或其它功能组件,视实际应用而定。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笔记本电脑1的侧视图。
如图6所示,笔记本电脑1可另包含一散热模块20,设置于座体102的容置槽1020中,且位于上盖100下方。当上盖100相对座体102抬升时,上盖100与座体102之间即会形成间隙G,使得散热模块20自间隙G外露。此时,电子组件18产生的热量即可经由散热模块20自间隙G消散至座体102外,以增进散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散热模块20可为散热鳍片、均热板或其它散热组件,视实际应用而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转轴结构上设置抬升机构,以在显示器转动时,利用抬升机构带动底座的上盖相对座体转动。当显示器相对座体转动而展开时,抬升机构便会带动上盖相对座体转动而抬升。此时,设置于座体中的电子组件产生的热量即可自上盖与座体之间的间隙消散至座体外,以增进散热效果。本发明可将散热孔配置在上盖下方,当显示器相对座体展开时,上盖抬升才会露出散热孔,当显示器相对座体收合时,散热孔便会被隐藏于上盖下方,让笔记本电脑的整体外观更简约美观。此外,本发明可在上盖下方设置散热模块(例如,散热鳍片、均热板等),上盖抬升时,散热模块便会自上盖与座体之间的间隙外露,以增进散热效果。当上盖为键盘时,热量可在键盘抬升时有效散去,以避免键盘温度过高。此外,键盘抬升可让用户打字更舒适顺畅。由于抬升机构设置于转轴结构上,且本发明的转轴结构的组装方式与现有笔记本电脑的转轴结构相同,因此,不会造成额外的组装困难。此外,本发明的转轴结构与抬升机构设计简易,开发时间快速,可有效降低研发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9)

1.一种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记本电脑包含:
一底座,包含一上盖以及一座体,所述上盖枢接于所述座体;
一显示器;
一转轴结构,用于将所述显示器枢接于所述座体;以及
一抬升机构,设置于所述转轴结构上;
其中,当所述显示器相对所述座体转动而展开或收合时,所述转轴结构带动所述抬升机构转动,使得所述抬升机构带动所述上盖相对所述座体转动而抬升或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结构包含一第一固定件、一第二固定件以及一转轴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于所述转轴件且固定于所述显示器,所述转轴件枢接于所述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座体,所述抬升机构包含一连动件以及一支撑件,所述连动件设置于所述转轴件上,所述支撑件相对所述连动件设置于所述转轴件上,当所述显示器相对所述座体转动而展开或收合时,所述转轴件带动所述连动件转动,且所述连动件带动所述支撑件转动,使得所述支撑件带动所述上盖相对所述座体转动而抬升或闭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件具有一异型轴部,所述连动件具有一异型孔,所述异型轴部设置于所述异型孔中,使得所述连动件可随着所述转轴件一起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件具有一第一驱动部,所述支撑件具有一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二驱动部相对设置,当所述连动件转动时,所述第一驱动部推动所述第二驱动部,以带动所述支撑件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具有一第一驱动面以及一第二驱动面,所述第二驱动部具有一第三驱动面以及一第四驱动面,所述第一驱动面与所述第三驱动面相对,所述第二驱动面与所述第四驱动面相对,当所述第一驱动面与所述第三驱动面抵接时,所述第二驱动面与所述第四驱动面分离,当所述第二驱动面与所述第四驱动面抵接时,所述第一驱动面与所述第三驱动面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记本电脑还包含一电子组件,所述电子组件设置于所述座体中且位于所述上盖下方,当所述上盖相对所述座体抬升时,所述上盖与所述座体之间形成一间隙,使得所述电子组件产生的热量可自所述间隙消散至所述座体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具有一容置槽,当所述上盖相对所述座体闭合时,所述上盖容置于所述容置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记本电脑还包含一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中,当所述上盖相对所述座体抬升时,所述上盖与所述座体之间形成一间隙,使得所述散热模块自所述间隙外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为一键盘或另一显示器。
CN202111039452.7A 2021-09-06 2021-09-06 笔记本电脑 Pending CN1157744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39452.7A CN115774472A (zh) 2021-09-06 2021-09-06 笔记本电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39452.7A CN115774472A (zh) 2021-09-06 2021-09-06 笔记本电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4472A true CN115774472A (zh) 2023-03-10

Family

ID=85387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39452.7A Pending CN115774472A (zh) 2021-09-06 2021-09-06 笔记本电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7447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53529B1 (en) Z-configuration structure for computers, scanners, and communications and video devices
TWI721758B (zh) 升降樞軸模組及具有其的電子裝置
TWI669593B (zh) 可調式顯示器殼體總成
US1157359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0858090A (zh) 具有功能机体的笔记本电脑
US8300394B2 (en) Track guided hinge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040259593A1 (en) Structure of notebook computer
TWI663499B (zh) 鉸鏈模組與應用其的電子裝置
CN115774472A (zh) 笔记本电脑
TWI767838B (zh) 筆記型電腦
WO2000028510A2 (en) Z-configuration structure for computers, scanners, and communications and video devices
TWM616931U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
CN115793777A (zh) 笔记本电脑
WO2021221600A1 (en) Display devices of computing devices
TWI785800B (zh) 筆記型電腦
TWI843429B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
TWI826095B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
TWM568991U (zh) 電子裝置
CN219016879U (zh) 笔记本电脑
TWI822120B (zh) 電子裝置
TWI804317B (zh) 電子裝置
CN219570607U (zh) 铰链结构及可折叠设备
WO2024046209A1 (zh) 电子设备
US11068031B2 (en) Stand assemblies
CN118068920A (zh) 折叠式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