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74311A - 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74311A
CN115774311A CN202111046833.8A CN202111046833A CN115774311A CN 115774311 A CN115774311 A CN 115774311A CN 202111046833 A CN202111046833 A CN 202111046833A CN 115774311 A CN115774311 A CN 1157743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group
housing
optical
spac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468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桢
郭美杉
刘佳
周凯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4683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74311A/zh
Priority to CN202280054602.8A priority patent/CN11789764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7238 priority patent/WO202303612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774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43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其中所述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允许多个镜头群大致同光轴地设置;(b)校准这些所述镜头群的Z方向的间隙;(c)按照这些所述镜头群在所述光学镜头整体中的敏感度从低到高的方式依次校准这些所述镜头群的XY方向的位置;以及(d)组装校准后的这些所述镜头群,以得到所述光学镜头。

Description

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装置,特别涉及一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光学镜头是摄像模组的必要部件之一,其能够汇聚入射光线而使摄像模组成像。近年来,随着用户对于摄像模组的成像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摄像模组的像素也在不断的提升,与此同时,对光学镜头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摄像模组被配置一体式光学镜头,其包括一个镜筒和被设置于该镜筒的多个镜片,由于一体式光学镜头的设计和组装方法的技术限制,导致配置一体式光学镜头的摄像模组难以满足对于大光圈的要求。为了解决一体式光学镜头存在的上述问题,业界提出了一种分体式光学镜头,其将光学镜头的一系列镜片分为至少两个镜片群,每个镜片群分别包括一个镜筒和被安装于该镜筒的至少一个镜片,每个镜片群在分别被组装和校准后再组装为一个完整的光学镜头。这种分体式光学镜头虽然具有一体式光学镜头所不具备的优势,但是这种分体式光学镜头仍然需要被安装于一个驱动器(例如,音圈马达),以通过驱动器驱动分体式光学镜头沿着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运动而实现对焦,这导致摄像模组在对应于光学镜头的位置的长宽尺寸无法被缩小,以至于导致摄像模组难以被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前侧。换言之,即便是将业界新出现的分体式光学镜头配置于摄像模组,摄像模组不适于作为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模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其中所述光学镜头的多个镜头群被沿着所述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布置,如此实现所述摄像模组在拍摄过程中的大光圈的功能。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其中所述光学镜头的多个所述镜头群利用主动对准的方式,对这些所述镜头群按照敏感度进行排序,首先调整这些所述镜头群的Z方向的间隙,其次调整这些所述镜头群的XY方向的位置,如此可以在高阈值的表现下对所述光学镜头进行组装,以有利于提升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性能。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其中所述光学镜头被按照各所述镜头群在所述光学镜头整体中的敏感度从低到高的方式依次调整这些所述镜头群的XY方向的位置,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在高阈值的表现下对所述光学镜头进行组装,以有利于提升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性能。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内置对焦功能,如此所述摄像模组在对焦时不需要改变整个所述光学镜头的位置和尺寸,只需驱动部分所述镜头群沿着所述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运动即可实现所述摄像模组的对焦。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其中所述光学镜头提供一外壳和一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于所述外壳的内部驱动一对焦镜头群沿着所述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运动而实现所述摄像模组的对焦,如此:一方面,允许所述光学镜头内置对焦功能,另一方面,有利于简化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步骤和提升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精度。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其中所述光学镜头的一上镜头群凸出于所述外壳,并且所述上镜头群的尺寸较小,以允许所述光学镜头采用“小头”的设计方案,如此在所述摄像模组被作为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模组时,所述光学镜头的所述上镜头群能够更靠近电子设备的屏幕的开孔位置,从而有利于使所述摄像模组获得更大的视场角和通光量,以提升所述摄像模组的成像品质。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其中所述驱动机构的线圈下沉,以有利于降低所述摄像模组的高度尺寸,从而使得所述摄像模组适用于追求轻薄化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其中所述驱动机构提供一承载部,所述承载部的用于承载所述对焦镜头群的一承载环被保持在所述光学镜头一下镜头群的上侧,所述承载部的用于固定所述线圈的一受驱件环绕于所述下镜头群的外侧,如此能够下沉所述线圈而有利于降低所述摄像模组的高度尺寸。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其中所述外壳具有至少一避让空间,以避让所述承载部的用于连接所述承载环和所述受驱件的至少一延伸臂,如此所述对焦镜头群被允许具有更大的行程范围。
依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光学镜头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允许多个镜头群大致同光轴地设置;
(b)校准这些所述镜头群的Z方向的间隙;
(c)按照各所述镜头群在所述光学镜头整体中的敏感度从低到高的方式依次校准这些所述镜头群的XY方向的位置;以及
(d)组装校准后的这些所述镜头群,以得到所述光学镜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这些所述镜头群分别为一上镜头群、一对焦镜头群以及一下镜头群,其中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步骤:
(b.1)以所述下镜头群为基准,校准所述对焦镜头群的Z方向的间隙;
(b.2)以所述下镜头群和所述对焦镜头群为基准,校正所述上镜头群的Z方向的间隙;
其中所述步骤(c)进一步包括步骤:
(c.1)以所述下镜头群为基准,校正所述对焦镜头群的XY方向的位置;以及
(c.2)以所述下镜头群和所述对焦镜头群为基准,校正所述上镜头群的XY方向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a)进一步包括步骤:
(a.1)以所述对焦镜头群对应于一外壳的一顶部开口的方式,设置组装有所述对焦镜头群的一驱动机构于所述外壳的一壳体空间;
(a.2)以所述下镜头群对应于所述对焦镜头群的方式,固定地设置所述下镜头群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壳体空间;以及
(a.3)以所述上镜头群对应于所述外壳的所述顶部开口的方式,预固定所述上镜头群于所述外壳,以允许所述上镜头群、所述对焦镜头群和所述下镜头群大致同光轴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a.1)中,允许所述驱动机构的至少一延伸臂对应于所述外壳的连通于所述顶部开口和所述壳体空间的至少一避让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校准所述下镜头群、所述对焦镜头群和所述上镜头群后,允许被贴装于所述外壳的一封盖封闭所述避让空间。
依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光学镜头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一外壳,其中所述外壳具有一壳体空间以及分别连通于所述壳体空间的一顶部开口和一底部开口;
(B)经所述外壳的所述底部开口设置组装有一对焦镜头群的一驱动机构于所述外壳,以允许所述对焦镜头群以对应于所述外壳的所述顶部开口的方式被可活动地保持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壳体空间;以及
(C)经所述外壳的所述底部开口固定地设置一下镜头群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壳体空间,和贴装一上镜头群于所述外壳,以得到所述光学镜头,其中所述上镜头群、所述对焦镜头群和所述下镜头群沿着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方向依次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C)中,首先,预固定所述上镜头群于所述外壳;其次,校准所述上镜头群、所述对焦镜头群和所述下镜头群;再次,固定所述上镜头群于所述外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首先,以所述下镜头群为基准,校准所述对焦镜头群的Z方向的间隙;其次,以所述下镜头群和所述对焦镜头群为基准,校正所述上镜头群的Z方向的间隙;再次,以所述下镜头群为基准,校正所述对焦镜头群的XY方向的位置;最后,以所述下镜头群和所述对焦镜头群为基准,校正所述上镜头群的XY方向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壳在所述壳体空间设置有至少一安装臂以及连通于所述安装臂的相对两侧的至少一活动通道,其中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驱动机构的至少一延伸臂被可活动地保持于所述外壳的所述活动通道,其中在所述步骤(C)中,所述下镜头群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安装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C)中,允许一基底的外侧和内侧分别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外壳和所述下镜头群,以由所述基底固定地设置所述下镜头群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壳体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C)中,所述驱动机构的一承载部的一受驱件环绕于所述下镜头群的外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驱动机构的一承载部的至少一延伸臂对应于所述外壳的连通于所述顶部开口和所述壳体空间的至少一避让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C)中,允许被贴装于所述外壳的一封盖封闭所述避让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摄像模组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一光学镜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3A是沿着图2中的A-A线剖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沿着图2中的B-B线剖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A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所述光学镜头的一个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4B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所述光学镜头的另一个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5A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一个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5B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另一个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一个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另一个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任何实施方式之前,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在其应用中并不限于以下描述阐述或以下附图图示的部件的构造和布置细节。本发明能够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并且能够以各种方式实践或进行。另外,应理解的是,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术语出于描述的目的并且不应该被认为是限制性的。本文中使用“包括”、“包括”或“具有”及其变型意在涵盖下文中陈列的条目及其等同物以及附加条目。除非另有指定或限制,否则术语“安装”、“连接”、“支撑”和“联接”及其变型被广泛地使用并且涵盖直接安装和间接的安装、连接、支撑和联接。此外,“连接”和“联接”不限于物理或机械的连接或联接。
并且,第一方面,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第二方面,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本发明的说明书附图之附图1至图5B,依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摄像模组在接下来的描述中将被揭露和被阐述,其中所述摄像模组包括一感光组件100和被设置于所述感光组件100的一光学镜头200,其中所述光学镜头200包括多个镜头群201,这些所述镜头群201被沿着所述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布置,如此实现所述摄像模组在拍摄过程中的大光圈的功能。
具体地,参考附图1、图5A和图5B,所述感光组件100包括一电路板101、一感光芯片102、一镜座103以及一滤光片104,其中所述感光芯片102被贴装于所述电路板101,其中所述镜座103以所述镜座103至少环绕在所述感光芯片102的感光区域的四周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01,其中所述滤光片104以所述滤光片104被保持在所述感光芯片102的感光路径的方式被贴装于所述镜座103的顶侧,其中所述光学镜头200被直接地设置于所述镜座103。入射光线在依次穿过所述光学镜头20的每个所述镜头群201和穿过所述滤光片104后能够被所述感光芯片102接收,以在后续,所述感光芯片102能够进行光电转化而成像。
优选地,所述镜座103一体地成型于所述电路板101,如此:一方面,在所述镜座103和所述电路板101之间不需要设置胶水层而能够降低所述摄像模组的高度尺寸,另一方面,所述镜座103能够补强所述电路板101的强度,以保证所述电路板101的平整度。优选地,所述镜座103可以进一步包埋所述感光芯片102的非感光区域的一部分,如此所述镜座103一体地结合于所述电路板101和所述感光芯片102。
另外,所述感光组件10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电子元器件105,其中所述电子元器件105被贴装于所述电路板101,所述镜座103可以包埋所述电子元器件105。
继续参考附图1至图5B,所述光学镜头200的这些所述镜头群201分别被定义为一上镜头群10、一对焦镜头群20以及一下镜头群30。换言之,所述光学镜头200包括所述上镜头群10、所述对焦镜头群20和所述下镜头群30,其中所述上镜头群10、所述对焦镜头群20和所述下镜头群30被沿着所述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依次布置,以允许入射光线在依次穿过所述光学镜头200的所述上镜头群10、所述对焦镜头群20和所述下镜头群30以及穿过所述滤光片104后被所述感光芯片102接收。所述对焦镜头群20被允许沿着所述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运动,以实现所述摄像模组拍摄过程中的对焦。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镜头200包括一外壳40,所述外壳40具有一壳体空间41以及分别连通于所述壳体空间41的一顶部开口42和一底部开口43。所述对焦镜头群20被可活动地布置于所述外壳40的所述壳体空间41,并且所述对焦镜头群20对应于所述外壳40的所述顶部开口42。所述下镜头群30被固定地布置于所述外壳40的所述壳体空间41,如此在所述对焦镜头群20被驱动沿着所述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运动时,所述对焦镜头群20和所述下镜头群30的相对位置被调整。所述上镜头群10以所述上镜头群10对应于所述外壳40的所述顶部开口42的方式被贴装于所述外壳40,以允许所述上镜头群10凸出于所述外壳40,参考附图1至图5B,所述上镜头群10的尺寸较小,以允许所述光学镜头200采用“小头”的设计方案,如此在所述摄像模组被作为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模组时,所述光学镜头200的所述上镜头群10能够更靠近电子设备的屏幕的开孔位置,从而有利于所述摄像模组获得更大的视场角和通光量,以提升所述摄像模组的成像品质。
具体地,所述上镜头群10包括一第一镜筒11和被安装于所述第一镜筒11的至少一第一镜片12,其中所述第一镜筒11被贴装于所述外壳40,以贴装所述上镜头群10于所述外壳40。所述对焦镜头群20包括一第二镜筒21和被安装于所述第二镜筒21的至少一第二镜片22。所述下镜头群30包括一第三镜筒31和被安装于所述第三镜筒31的至少一第三镜片33,其中所述第三镜筒31被安装于所述外壳40,以固定地布置所述下镜头群30于所述外壳40的所述壳体空间41。
具体地,参考附图1、附图3B至图4B,所述外壳40包括一壳面体44、一环绕体45以及至少一安装臂46。所述环绕体45自所述壳面体44的周缘一体地向下延伸,以在所述环绕体45和所述壳面体44之间形成所述外壳40的所述壳体空间41,和由所述环绕体45界定所述外壳40的所述底部开口43,其中所述外壳40的所述顶部开口42形成于所述壳面体44,其中所述上镜头群10的所述第一镜筒11被贴装于所述外壳40的所述壳面体44。所述安装臂46自所述壳面体44的内壁一体地向下延伸,以使所述安装臂46位于所述外壳40的所述壳体空间41,其中所述下镜头群30的所述第三镜筒31被安装于所述外壳40的所述安装臂46,以固定地布置所述下镜头群30于所述外壳40的所述壳体空间41。
优选地,所述外壳40包括两个所述安装臂46,两个所述安装臂46以相互间隔和对称的方式自所述壳面体44的内壁一体地向下延伸,以在两个所述安装臂46之间形成所述外壳40的两个活动通道47。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活动通道47连通所述安装臂46的相对两侧的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下镜头群30的所述第三镜筒31和所述外壳40的所述安装臂46的安装方式在本发明的所述光学镜头200中不受限制,例如,所述下镜头群30的所述第三镜筒31和所述外壳40的所述安装臂46可以通过但不限于胶水粘接的方式被安装。
优选地,参考附图4A和图4B,所述外壳40的所述安装臂46具有至少一卡槽461,相应地,所述下镜头群30的所述第三镜筒31具有至少一卡突311,其中所述第三镜筒31的所述卡突311被卡装于所述安装臂46的所述卡槽461,通过所述第三镜筒31的所述卡突311和所述安装臂46的所述卡槽461相互配合的方式能够可靠地安装所述下镜头群30于所述外壳40,以避免所述下镜头群30于所述外壳40的所述壳体空间41做相对于所述外壳40的转动。
具体地,所述外壳40的每个所述安装臂46分别具有两个所述卡槽461,两个所述卡槽461分别形成于一个所述安装臂46的相对两侧,相应地,所述下镜头群30的所述第三镜筒31具有四个所述卡突311,其中所述第三镜筒31的每个所述卡突311分别被卡装于所述安装臂46的每个所述卡槽461。
可选地,所述卡槽461形成于所述第三镜筒31,所述卡突311形成于所述安装臂46,其中所述安装臂46的所述卡突311被卡装于所述第三镜筒31的所述卡槽461,通过所述安装臂46的所述卡突311和所述第三镜筒31的所述卡槽461相互配合的方式能够可靠地安装所述下镜头群30于所述外壳40,以避免所述下镜头群30于所述外壳40的所述壳体空间41做相对于所述外壳40的转动。
继续参考附图1至图5B,其中所述光学镜头200进一步包括一驱动机构50,所述驱动机构50包括一固定部51、一承载部52以及一驱动部53,所述驱动部53被设置用于驱动所述承载部52做相对于所述固定部51的运动。所述固定部51被固定地设置于所述外壳40的所述环绕体45。所述承载部52具有一承载外侧5201和对应于所述承载外侧5201的一承载内侧5202,其中所述承载部52的所述承载外侧5201延伸至邻近所述固定部51的位置,所述承载部52的所述承载内侧5202延伸至所述下镜头群30的上侧,并且所述对焦镜头群20被固定地设置于所述承载部52的所述承载内侧5202,如此所述承载部52用于保持所述对焦镜头群20于所述下镜头群30的上侧。当所述驱动部53于所述承载部52的所述承载外侧5201驱动所述承载部52做相对于所述固定部51的运动时,所述对焦镜头群20被允许沿着所述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运动,以实现所述摄像模组的对焦。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承载部52保持所述对焦镜头群20于所述下镜头群30的上侧的方式在本发明的所述光学镜头200中不受限制。例如,参考附图1、图5A和图5B,本发明的所述光学镜头200可以包括至少一弹片202,其中所述弹片202的外侧延伸至和被固定于所述固定部51,所述弹片202的内侧延伸至和被固定于所述承载部52的所述承载外侧5201,如此所述弹片202和所述承载部52相互配合以允许所述对焦镜头群20悬浮地保持在所述下镜头群30的上侧,从而在所述摄像模组未工作时,所述弹片202和所述承载部52使所述对焦镜头群20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当所述驱动部53驱动所述承载部52带动所述对焦镜头群20沿着所述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向上运动时,所述弹片202同步地向上产生变形。相应地,当所述驱动部53驱动所述承载部52带动所述对焦镜头群20沿着所述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向下运动时,所述弹片202同步地向下产生变形。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的所述光学镜头200的所述弹片202的数量不受限制,例如,在本发明的所述光学镜头200的这个较佳示例中,所述光学镜头200包括一个所述弹片202,所述弹片202的外侧延伸至和被固定地连接于所述固定部51的上侧,所述弹片202的内侧延伸至和被固定地连接于所述受驱件521的上侧;或者,所述弹片202的外侧延伸至和被固定地连接于所述固定部51的下侧,所述弹片202的内侧延伸至和被固定地连接于所述受驱件521的下侧。可选地,在本发明的所述光学镜头200的其他示例中,所述光学镜头200包括两个所述弹片202,一个所述弹片202的外侧延伸至和被固定地连接于所述固定部51的上侧,和内侧延伸至和被固定地连接于所述受驱件521的上侧,另一个所述弹片202的外侧延伸至和被固定地连接于所述固定部51的下侧,和内侧延伸至和被固定地连接于所述受驱件521的下侧。
具体地,继续参考附图1至图5B,所述驱动部53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磁铁531和至少一线圈532,所述磁铁531被固定地设置于所述固定部51,所述线圈532被固定地设置于所述承载部52的所述承载外侧5201,并且所述磁铁531和所述线圈532的位置相对应,其中当所述线圈532被供电时,所述线圈532产生的磁场和所述磁铁531相互作用,以能够驱动所述承载部52做相对于所述固定部51的运动,如此所述承载部52带动所述对焦镜头群20沿着所述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运动而实现所述摄像模组的对焦。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驱动部53的所述线圈532可以被电连接于所述感光组件100的所述电路板101,以允许通过所述电路板101向所述驱动部53的所述线圈532供电。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所述光学镜头200的其他示例中,所述驱动部53的所述磁铁531被固定地设置于所述承载部52的外侧,相应地,所述线圈532被固定地设置于所述固定部51,并且所述磁铁531和所述线圈532的位置相对应,其中当所述驱动部53的所述线圈532被供电时,所述线圈532产生的磁场和所述磁铁531相互作用,以能够驱动所述承载部52做相对于所述固定部51的运动。
继续参考附图1至图5B,所述固定部51呈环形,其位于所述对焦镜头群20的外侧,其中所述驱动部53包括两个所述磁铁531,两个所述磁铁531以相互对称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固定部51的相对两侧,如此两个所述磁铁531以相互对称的方式位于所述对焦镜头群20的外侧。所述承载部52的所述承载外侧5201呈环形,其位于所述对焦镜头群20的外侧,其中所述驱动部53包括一个所述线圈532,所述线圈532绕设在所述承载部52的所述承载外侧5201,如此所述线圈532呈环形且位于所述对焦镜头群20的外侧。通过上述这样的结构,当所述线圈532被供电时,环形的所述线圈532产生的磁场和两个对称设置的所述磁铁531相互作用而能够通过所述承载部52均衡地驱动所述对焦镜头群20沿着所述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运动,以避免所述对焦镜头群20在被驱动时出现倾斜,从而保证所述摄像模组的光学性能。
优选地,所述承载部52在所述承载外侧5201形成一环形的绕线槽5203,其中所述线圈532绕设在所述承载部52的所述绕线槽5203,以保证所述线圈532被固定地设置于所述承载部52的所述承载外侧5201。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驱动部53的所述磁铁531和所述固定部51的装配方式在本发明的所述光学镜头200中不受限制,例如所述磁铁531可以被粘贴于所述固定部51的内壁,以使所述磁铁531被固定地设置于所述固定部51。在附图1至图5B示出的所述光学镜头200的这个较佳示例中,所述固定部51具有至少一嵌装槽511,其中所述磁铁531被嵌装于所述固定部51的所述嵌装槽511,如此固定地设置所述磁铁531于所述固定部51的所述嵌装槽511。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51环绕于所述下镜头群30,如此两个所述磁铁531被对称地设置于所述下镜头群30的相对两侧,相应地,所述承载部52的所述承载外侧5201的高度位置低于所述承载内侧5202的高度位置,如此所述承载部52在保证所述对焦镜头群20被保持在所述下镜头群30的上侧的同时,能够使绕设于所述承载部52的所述承载外侧5201的所述线圈532环绕于所述下镜头群30而对应于所述磁铁531,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驱动机构50的所述线圈532能够下沉而有利于降低所述摄像模组的高度尺寸,从而使得所述摄像模组适用于追求轻薄化的电子设备。
具体地,继续参考附图1至图5B,所述承载部52进一步包括一受驱件521、一承载环522以及延伸于所述受驱件521和所述承载环522之间的至少一延伸臂523,其中所述受驱件521形成于所述承载部52的所述承载外侧5201,以允许所述驱动部53的所述线圈532绕设于所述受驱件521,其中所述承载环522形成所述承载部52的所述承载内侧5202,以允许所述对焦镜头群20被固定地设置于所述承载环522。所述承载部52的所述延伸臂523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40的所述活动通道47,如此所述承载部52的所述受驱件521和所述承载环522可以分别被保持在所述外壳40的所述安装臂46的相对两侧。
优选地,所述承载部52包括两个所述延伸臂523,两个所述延伸臂523相互对称地延伸于所述受驱件521和所述承载环522之间。
优选地,所述承载部52的所述受驱件521、所述承载环522和两个所述延伸臂523可以是一体式结构,如此两个所述延伸臂523的一个端部分别延伸至和一体地连接于所述受驱件521,另一个端部分别延伸至和一体地连接于所述承载环522。
优选地,所述承载部52的所述延伸臂523的至少一部分是倾斜的,如此所述承载部52的所述承载外侧5201的高度位置能够低于所述承载内侧5202的高度位置而使所述驱动部53的所述线圈532下沉。换言之,所述承载部52的所述受驱件521的高度位置低于所述承载环522的高度位置,如此所述承载部52被设置能够使所述受驱件521环绕于所述下镜头群30和使所述承载环522保持在所述下镜头群30的上侧。
具体地,参考附图1、图3A、图3B、图5A和图5B,所述承载部52的所述延伸臂523具有一下侧水平延伸部分5231、一上侧水平延伸部分5232以及一倾斜延伸部分5233,其中所述下侧水平延伸部分5231自所述受驱件521一体地向内延伸,所述上侧水平延伸部分5232自所述承载环522一体地向外延伸,所述倾斜延伸部分5233的相对两端分别延伸至和被连接于所述下侧水平延伸部分5231和所述上侧水平延伸部分5232,如此所述承载部52的所述受驱件521的高度位置低于所述承载环522的高度位置而使所述驱动部53的所述线圈532下沉,以有利于降低所述摄像模组的高度尺寸。
在本发明的所述光学镜头200的一个可选示例中,所述承载部52的所述延伸臂523由所述下侧水平延伸部分5231和所述倾斜延伸部分5233组成,其中所述下侧水平延伸部分5231自所述受驱件521一体地向内延伸,所述倾斜延伸部分5233的相对两端分别延伸至和被连接于所述下侧水平延伸部分5231和所述承载环522。
在本发明的所述光学镜头200的另一个可选示例中,所述承载部52的所述延伸臂523由所述上侧水平延伸部分5232和所述倾斜延伸部分5233组成,其中所述上侧倾斜延伸部分5232自所述承载环522一体地向外延伸,所述倾斜延伸部分5233的相对两端分别延伸至和被连接于所述上侧水平延伸部分5232和所述受驱件521。
在本发明的所述光学镜头200的另一个可选示例中,所述承载部52的所述延伸臂523整体是倾斜的,即,所述延伸臂523的相对两端以所述延伸臂523整体倾斜的方式分别延伸至和被连接于所述受驱件521和所述承载环522。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50进一步包括一载体54,其中所述载体54环绕于所述对焦镜头群20的所述第二镜筒21,并且所述载体54被安装于所述承载部52的所述承载环522,由所述载体54固定地安装所述对焦镜头群20于所述承载部52。
继续参考附图1至图5B,所述外壳40具有至少一避让空间48,所述避让空间48连通所述壳体空间41和所述顶部开口42,其中所述承载部52的所述延伸臂523对应于所述外壳40的所述避让空间48,以允许所述外壳40避让所述承载部52的所述延伸臂523,如此所述对焦镜头群20被允许具有更大的行程范围。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外壳40的所述避让空间48的宽度尺寸稍大于所述承载部52的所述延伸臂523的宽度尺寸,如此在所述对焦镜头群20被驱动而沿着所述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运动时,能够避免所述承载部52的所述延伸臂523碰触所述外壳40,以保证所述摄像模组的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外壳40具有两个所述避让空间48,两个所述避让空间48对称地形成于所述顶部开口42的相对两侧,其中所述承载部52的每个所述延伸臂523分别对应于所述外壳40的每个所述避让空间48。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镜头200包括一封盖60,其中所述封盖60具有一中心穿孔61,其中所述封盖60以所述上镜头群10被保持在所述封盖60的所述中心穿孔61的方式被贴装于所述外壳40的所述壳面体44,并且所述封盖60封闭所述外壳40的所述避让空间48,通过这样的方式,灰尘等污染物能够被阻止经所述光学镜头200的所述外壳40的所述避让空间48进入所述光学镜头200的内部,如此保证所述光学镜头200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镜头200包括一基座70,所述基座70具有一光线通道71,其中所述基座70以所述下镜头群30对应于所述基座70的所述光线通道71的方式被贴装于所述外壳40的所述环绕体45,如此所述上镜头群10、所述外壳40和所述镜座70形成所述光学镜头200的大致外观。所述光学镜头200的所述基座70被贴装于所述感光组件100的所述镜座103,如此设置所述光学镜头200于所述感光组件100的感光路径而形成所述摄像模组。
附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所述摄像模组的一个变形示例,与附图1至图5B示出的所述摄像模组不同的是,在附图6示出的所述摄像模组的这个具体示例中,所述外壳40和所述驱动机构50的所述固定部51是一体式结构。换言之,所述驱动机构50的所述驱动部52的所述磁铁531可以被直接固定地设置于所述外壳40,如此能够进一步减小所述摄像模组的长宽尺寸而能够减小所述摄像模组的整体体积。所述弹片202的外侧被直接地固定于所述外壳40。
附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所述摄像模组的另一个变形示例,与附图1至图5B示出的所述摄像模组不同的是,在附图7示出的所述摄像模组的这个具体示例中,所述下镜头群30被直接固定地设置于所述基座70,如此由所述基座70和所述外壳40相互配合保证所述下镜头群30和所述上镜头群10的相对位置关系。
依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所述光学镜头200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允许多个所述镜头群201大致同光轴地设置;
(b)校准这些所述镜头群201的Z方向的间隙;
(c)按照各所述镜头群201在所述光学镜头整体中的敏感度从低到高的方式依次校准这些所述镜头群201的XY方向的位置;以及
(d)组装校准后的这些所述镜头群201,以组装所述光学镜头200。
优选地,这些所述镜头群201分别为所述上镜头群10、所述对焦镜头群20以及所述下镜头群30,所述上镜头群10和所述下镜头群30的相对位置由所述外壳40相对固定,所述对焦镜头群20由所述驱动机构50与延伸于所述驱动机构50和所述外壳40之间的所述弹片202悬浮地保持于所述上镜头群10和所述下镜头群30之间。
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首先,以所述下镜头群30为基准,校准所述对焦镜头群20的Z方向的间隙,其次,以所述下镜头群30和所述对焦镜头群20为基准,校正所述上镜头群10的Z方向的间隙,再次,以所述下镜头群30为基准,校正所述对焦镜头群20的XY方向的位置,最后,以所述下镜头群30和所述对焦镜头群20为基准,校正所述上镜头群10的XY方向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光学镜头200的这些所述镜头群201的关系是:(1)Z方向的间隙主要影响所述光学镜头200的场曲;(2)XY方向的位置主要影响所述光学镜头200的峰值;(3)这些所述镜头群201之间的倾斜主要影响所述光学镜头200的倾斜和像散等。
因此,在对所述光学镜头200进行光学设计时,需要均衡考虑所述光学镜头200的整体光学性能的敏感度,即不会导致某一具体镜片或某一具体所述镜头群201受到这些所述镜头群201的关系的影响而过于敏感,以至于导致所述光学镜头200的整体光学性能因为该镜片或者该镜头群201敏感度较高而造成整体光学性能下降的问题。但是由于镜片的作用不同和光焦度不同,势必会存在敏感度从低到高的所述镜头群201,通常情况下,按照从像侧到物侧的顺序,所述镜头群201的敏感度依次升高,即,所述对焦镜头群20的敏感度高于所述下镜头群30的敏感度,所述上镜头群10的敏感度高于所述对焦镜头群20的敏感度。因此,在本发明的所述组装方法中,在校准这些所述镜头群201的Z方向的间隙后,需要按照按照敏感度从低到高的方式依次校准这些所述镜头群201的XY方向的位置,如此保证所述光学镜头200的整体光学性能。
依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所述光学镜头200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所述外壳40,其中所述外壳40具有所述壳体空间41以及分别连通于所述壳体空间41的所述顶部开口42和所述底部开口43;
(B)经所述外壳40的所述底部开口43设置组装有所述对焦镜头群20的所述驱动机构50于所述外壳40,以允许所述对焦镜头群20以对应于所述外壳40的所述顶部开口42的方式被可活动地保持于所述外壳40的所述壳体空间41;以及
(C)经所述外壳40的所述底部开口43固定地设置所述下镜头群30于所述外壳40的所述壳体空间43,和贴装所述上镜头群10于所述外壳40,以得到所述光学镜头200,其中所述上镜头群10、所述对焦镜头群20和所述下镜头群30沿着所述光学镜头200的光轴方向依次布置。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C)中,首先,预固定所述上镜头群10于所述外壳40;其次,校准所述上镜头群10、所述对焦镜头群20和所述下镜头群30;再次,固定所述上镜头群10于所述外壳40。校准所述上镜头群10、所述对焦镜头群20和所述下镜头群30的具体步骤是:首先,以所述下镜头群30为基准,校准所述对焦镜头群20的Z方向的间隙;其次,以所述下镜头群30和所述对焦镜头群20为基准,校正所述上镜头群10的Z方向的间隙;再次,以所述下镜头群30为基准,校正所述对焦镜头群20的XY方向的位置;最后,以所述下镜头群30和所述对焦镜头群20为基准,校正所述上镜头群10的XY方向的位置。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C)中,所述驱动机构50的所述承载部52的所述受驱件521环绕于所述下镜头群30的外侧,如此能够下沉所述驱动部53的所述线圈532,以有利于降低所述光学镜头200的高度尺寸,从而降低所述摄像模组的高度尺寸。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3)

1.一光学镜头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允许多个镜头群大致同光轴地设置;
(b)校准这些所述镜头群的Z方向的间隙;
(c)按照各所述镜头群在所述光学镜头整体中的敏感度从低到高的方式依次校准这些所述镜头群的XY方向的位置;以及
(d)组装校准后的这些所述镜头群,以得到所述光学镜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这些所述镜头群分别为一上镜头群、一对焦镜头群以及一下镜头群,其中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步骤:
(b.1)以所述下镜头群为基准,校准所述对焦镜头群的Z方向的间隙;和
(b.2)以所述下镜头群和所述对焦镜头群为基准,校正所述上镜头群的Z方向的间隙;
其中所述步骤(c)进一步包括步骤:
(c.1)以所述下镜头群为基准,校正所述对焦镜头群的XY方向的位置;以及
(c.2)以所述下镜头群和所述对焦镜头群为基准,校正所述上镜头群的XY方向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进一步包括步骤:
(a.1)以所述对焦镜头群对应于一外壳的一顶部开口的方式,设置组装有所述对焦镜头群的一驱动机构于所述外壳的一壳体空间;
(a.2)以所述下镜头群对应于所述对焦镜头群的方式,固定地设置所述下镜头群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壳体空间;以及
(a.3)以所述上镜头群对应于所述外壳的所述顶部开口的方式,预固定所述上镜头群于所述外壳,以允许所述上镜头群、所述对焦镜头群和所述下镜头群大致同光轴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a.1)中,允许所述驱动机构的至少一延伸臂对应于所述外壳的连通于所述顶部开口和所述壳体空间的至少一避让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在校准所述下镜头群、所述对焦镜头群和所述上镜头群后,允许被贴装于所述外壳的一封盖封闭所述避让空间。
6.一光学镜头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一外壳,其中所述外壳具有一壳体空间以及分别连通于所述壳体空间的一顶部开口和一底部开口;
(B)经所述外壳的所述底部开口设置组装有一对焦镜头群的一驱动机构于所述外壳,以允许所述对焦镜头群以对应于所述外壳的所述顶部开口的方式被可活动地保持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壳体空间;以及
(C)经所述外壳的所述底部开口固定地设置一下镜头群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壳体空间,和贴装一上镜头群于所述外壳,以得到所述光学镜头,其中所述上镜头群、所述对焦镜头群和所述下镜头群沿着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方向依次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C)中,首先,预固定所述上镜头群于所述外壳;其次,校准所述上镜头群、所述对焦镜头群和所述下镜头群;再次,固定所述上镜头群于所述外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在上述方法中,首先,以所述下镜头群为基准,校准所述对焦镜头群的Z方向的间隙;其次,以所述下镜头群和所述对焦镜头群为基准,校正所述上镜头群的Z方向的间隙;再次,以所述下镜头群为基准,校正所述对焦镜头群的XY方向的位置;最后,以所述下镜头群和所述对焦镜头群为基准,校正所述上镜头群的XY方向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外壳在所述壳体空间设置有至少一安装臂以及连通于所述安装臂的相对两侧的至少一活动通道,其中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驱动机构的至少一延伸臂被可活动地保持于所述外壳的所述活动通道,其中在所述步骤(C)中,所述下镜头群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安装臂。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C)中,允许一基底的外侧和内侧分别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外壳和所述下镜头群,以由所述基底固定地设置所述下镜头群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壳体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C)中,所述驱动机构的一承载部的一受驱件环绕于所述下镜头群的外侧。
12.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驱动机构的一承载部的至少一延伸臂对应于所述外壳的连通于所述顶部开口和所述壳体空间的至少一避让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C)中,允许被贴装于所述外壳的一封盖封闭所述避让空间。
CN202111046833.8A 2021-09-07 2021-09-07 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 Pending CN1157743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46833.8A CN115774311A (zh) 2021-09-07 2021-09-07 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
CN202280054602.8A CN117897642A (zh) 2021-09-07 2022-09-06 光学驱动组件、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以及摄像模组、电子设备
PCT/CN2022/117238 WO2023036122A1 (zh) 2021-09-07 2022-09-06 光学驱动组件、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以及摄像模组、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46833.8A CN115774311A (zh) 2021-09-07 2021-09-07 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4311A true CN115774311A (zh) 2023-03-10

Family

ID=85388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46833.8A Pending CN115774311A (zh) 2021-09-07 2021-09-07 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7431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45044B2 (en) Camera module comprising three members
US11789338B2 (en) Camera lens barrel,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US8682156B2 (en) Autofocus camera systems and methods
KR20170102246A (ko) 렌즈 구동장치, 카메라 모듈, 및 카메라 탑재 장치
US20160255276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camera module
KR20080075785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CN111212199A (zh) 驱动机构、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489881A (zh) 摄像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774316A (zh) 光学镜头以及摄像模组
CN115774312A (zh) 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以及摄像模组
CN115774314A (zh) 摄像模组及其内对焦光学镜头
WO2023036122A1 (zh) 光学驱动组件、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以及摄像模组、电子设备
CN217181355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115774311A (zh) 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
CN116953873A (zh) 一种光学镜头组件及摄像模组
CN114449159A (zh) 用于光学防抖摄像模组的驱动结构及相应的摄像模组
CN114531523A (zh) 光学防抖摄像模组
CN115774313A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以及光学镜头的组装方法
CN116794794A (zh) 镜头组件及其组装方法和摄像模组
WO2023016276A1 (zh) 摄像模组
US20240056658A1 (en) Camera modul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5379077A (zh) 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16360061A (zh) 镜头组件和摄像模组以及摄像模组的对焦方法
CN116360060A (zh) 镜头组件和摄像模组
CN116360059A (zh) 镜头组件和摄像模组以及镜头组件的组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