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73622A - 制冷设备及其化霜故障检测方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冷设备及其化霜故障检测方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73622A
CN115773622A CN202111056504.1A CN202111056504A CN115773622A CN 115773622 A CN115773622 A CN 115773622A CN 202111056504 A CN202111056504 A CN 202111056504A CN 115773622 A CN115773622 A CN 1157736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rise
defrosting
actual
preset
dif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565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73622B (zh
Inventor
王臣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5650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736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736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36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736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36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fros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及其化霜故障检测方法、装置。该制冷设备的化霜故障检测方法包括确定进入化霜阶段;基于目标对象的实际化霜参数值,确定本次预设升温温差;响应于目标对象的实际升温温差小于本次预设升温温差,确定化霜故障。该制冷设备的化霜故障检测方法可以基于目标对象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本次预设升温温差,避免了由于预设升温温差调整不及时导致的误报。通过将目标对象的实际升温温差与本次预设升温温差进行比对,如果目标对象的实际升温温差小于本次预设升温温差,则目标对象的升温温度未到达预设的升温温度,能够判断加热装置存在故障。该化霜故障检测方法无需将化霜周期全部运行完毕,可以实时、周期性地进行检测。

Description

制冷设备及其化霜故障检测方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设备及其化霜故障检测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冷设备中,以冰箱为例,蒸发器结霜时,大多是依靠电加热丝加热的方式进行除霜。当电加热丝故障时,用户不易发现,这就容易造成冰箱内食材的变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制冷设备的化霜故障检测方法,能够准确地检测处于化霜阶段时,加热设备是否故障,还能够有效地减小能耗。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制冷设备的化霜故障检测装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制冷设备。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设备的化霜故障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对象的实际化霜参数值;
基于所述实际化霜参数值,确定本次预设升温温差;
响应于所述目标对象的实际升温温差小于所述本次预设升温温差,确定化霜故障。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的化霜故障检测方法,通过获取目标对象的实际化霜参数值,可以确定本次预设升温温差,这样能够基于目标对象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本次预设升温温差,避免了由于预设升温温差调整不及时导致的误报。通过将目标对象的实际升温温差与本次预设升温温差进行比对,如果目标对象的实际升温温差小于本次预设升温温差,则说明目标对象的升温温度未到达预设的升温温度,由此即可确定加热装置存在故障。当确定存在化霜故障时,可以提醒用户进行报修,用户可以断开加热装置,这一化霜故障检测方法并不需要将化霜周期全部运行完毕,可以实时、周期性地进行检测,因而可以有效地减少由于加热装置故障导致的制冷效果差及能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目标对象包括蒸发器和制冷间室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获取目标对象的实际化霜参数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蒸发器的实际霜层厚度以及获取所述制冷间室的实际湿度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确定本次预设升温温差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实际霜层厚度大于第一预设霜层厚度,基于上次预设升温温差减小所述本次预设升温温差;
确定所述实际霜层厚度大于第二预设霜层厚度且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霜层厚度,基于上次预设升温温差保持所述本次预设升温温差不变;
确定所述实际霜层厚度小于第二预设霜层厚度,基于上次预设升温温差增大所述本次预设升温温差;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霜层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霜层厚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确定本次预设升温温差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实际湿度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基于上次预设升温温差减小所述本次预设升温温差;
确定所述实际湿度大于第二预设湿度且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湿度,基于上次预设升温温差保持所述本次预设升温温差不变;
确定所述实际湿度小于第二预设湿度,基于上次预设升温温差增大所述本次预设升温温差;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湿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目标对象的实际升温温差大于或等于上次预设升温温差,保持化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保持化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确定蒸发器的实际温度大于化霜退出温度,退出化霜。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设备的化霜故障检测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实际化霜参数值;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实际化霜参数值,确定本次预设升温温差;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目标对象的实际升温温差小于所述本次预设升温温差,确定化霜故障。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的化霜故障检测装置,通过获取模块能够获取目标对象的实际化霜参数值,通过第一确定模块能够确定本次预设升温温差,通过第二确定模块能够确定加热装置存在故障。当确定存在化霜故障时,可以提醒用户进行报修,用户可以断开加热装置,这一化霜故障检测装置并不需要将化霜周期全部运行完毕,可以实时、周期性地进行检测,因而可以有效地减少由于加热装置故障导致的制冷效果差及能耗。
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的制冷设备的化霜方法的步骤;
检测件,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实际化霜参数值;
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实际升温温差小于上次预设升温温差,确定化霜故障。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可以及时地提醒用户进行报修,用户可以断开加热装置,而且,该制冷设备并不需要将化霜周期全部运行完毕,可以实时、周期性地进行检测,因而可以有效地减少由于加热装置故障导致的制冷效果差及能耗。
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的制冷设备的化霜故障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第五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制冷设备的化霜故障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的化霜故障检测方法,通过获取目标对象的实际化霜参数值,可以确定本次预设升温温差,这样能够基于目标对象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本次预设升温温差,避免了由于预设升温温差调整不及时导致的误报。通过将目标对象的实际升温温差与本次预设升温温差进行比对,如果目标对象的实际升温温差小于本次预设升温温差,则说明目标对象的升温温度未到达预设的升温温度,由此即可确定加热装置存在故障。当确定存在化霜故障时,可以提醒用户进行报修,用户可以断开加热装置,这一化霜故障检测方法并不需要将化霜周期全部运行完毕,可以实时、周期性地进行检测,因而可以有效地减少由于加热装置故障导致的制冷效果差及能耗。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的化霜故障检测装置,通过获取模块能够获取目标对象的实际化霜参数值,通过第一确定模块能够确定本次预设升温温差,通过第二确定模块能够确定加热装置存在故障。当确定存在化霜故障时,可以提醒用户进行报修,用户可以断开加热装置,这一化霜故障检测装置并不需要将化霜周期全部运行完毕,可以实时、周期性地进行检测,因而可以有效地减少由于加热装置故障导致的制冷效果差及能耗。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可以及时地提醒用户进行报修,用户可以断开加热装置,而且,该制冷设备并不需要将化霜周期全部运行完毕,可以实时、周期性地进行检测,因而可以有效地减少由于加热装置故障导致的制冷效果差及能耗。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冷设备的化霜故障检测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制冷设备的化霜故障检测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的化霜故障检测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附图标记:
400、蒸发器;402、加热装置;404、温度传感器;406、获取模块;408、第一确定模块;410、第二确定模块;412、处理器;414、通信接口;416、存储器;418、通信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如图2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设备的化霜故障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100,获取目标对象的实际化霜参数值;
步骤200,基于实际化霜参数值,确定本次预设升温温差;
步骤300,响应于目标对象的实际升温温差小于本次预设升温温差,确定化霜故障。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的化霜故障检测方法,通过获取目标对象的实际化霜参数值,可以确定本次预设升温温差,这样能够基于目标对象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本次预设升温温差,避免了由于预设升温温差调整不及时导致的误报。通过将目标对象的实际升温温差与本次预设升温温差进行比对,如果目标对象的实际升温温差小于本次预设升温温差,则说明目标对象的升温温度未到达预设的升温温度,由此即可确定加热装置402存在故障。当确定存在化霜故障时,可以提醒用户进行报修,用户可以断开加热装置402,这一化霜故障检测方法并不需要将化霜周期全部运行完毕,可以实时、周期性地进行检测,因而可以有效地减少由于加热装置402故障导致的制冷效果差及能耗。
请继续参见图2,以制冷设备是冰箱为例,在步骤100,可以通过用户手动操作使得冰箱进入对于蒸发器400的化霜阶段,也可以通过冰箱中的控制器自动控制冰箱进入对于蒸发器400的化霜阶段。
当冰箱进入化霜阶段后,可以通过电加热丝、加热器等加热装置402实现对蒸发器400上的霜层的加热,以使得蒸发器400上的霜层减少,保证蒸发器400的换热性能,进而能够保证冰箱的制冷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是采用加热装置402对蒸发器400实现加热,因而,在化霜过程中,会导致蒸发器400以及制冷间室中的至少一个温度上升。若在一个完整的检测周期中,上述设备中的升温温差并未达到预设升温温差,则证明加热装置402的加热能力不足,有可能存在故障。为了保证对于加热装置402是否存在故障进行准确检测,可以进行若干个检测周期,若在每个检测周期中,上述设备中的升温温差均未达到预设升温温差,则证明加热装置402存在故障,此时,可以通过冰箱上的面板、声音等方式实现故障报警。此外,这里提及的检测周期的时长并不等于完整的化霜周期的时长,这样可以及时地检测加热装置402是否存在故障,避免了由于加热装置402故障导致的制冷效果差及能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蒸发器400的霜层厚度的不同以及制冷间室中的湿度的不同,会对加热装置402的加热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因而,为了避免上述两种因素对判断加热装置402是否存在故障造成影响,在步骤200中,需要基于目标对象的实际化霜参数值,确定本次预设升温温差。步骤200具体地包括步骤210,获取蒸发器400的实际霜层厚度以及获取制冷间室的实际湿度中的至少一个。
结合上文所述,这里提及的目标对象可以包括蒸发器400和制冷间室中的至少一个,这里提及的实际化霜参数值可以是蒸发器400上的实际霜层厚度以及制冷间室中的实际湿度中的至少一个。
可以理解的是,在步骤210中,若目标对象是蒸发器400,则获取到的实际化霜参数值是蒸发器400上的实际霜层厚度;若目标对象是制冷间室,则获取到的实际化霜参数值是制冷间室中的实际湿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的目标对象同时包括蒸发器400以及制冷间室,获取的实际化霜参数值同时包括蒸发器400上的实际霜层厚度以及制冷间室中的实际湿度。通过对蒸发器400上的实际霜层厚度以及制冷间室中的实际湿度的采集,能够结合这两个不同的实际化霜参数值,更加准确地确定本次预设升温温差,避免了由于预设升温温差调整不及时导致的故障误报。
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单独获取蒸发器400上的实际霜层厚度,或者单独获取制冷间室中的实际湿度。
在步骤210中,可以通过霜层厚度传感器获取蒸发器400上的实际霜层厚度,可以通过制冷间室内的湿度传感器获取制冷间室的实际湿度。当霜层厚度传感器获取到蒸发器400上的实际霜层厚度后,可以将实际霜层厚度的测量值发送给冰箱的控制器。同理,当湿度传感器获取到制冷间室中的实际湿度后,也可以将实际湿度发送给冰箱的控制器。
在步骤210中,获取到蒸发器400上的实际霜层厚度以及制冷间室的实际湿度后,可以基于蒸发器400上的实际霜层厚度以及制冷间室的实际湿度来对本次预设升温温差进行调整。
按照获取对象的不同,对于本次预设升温温差的调整方式可以分为至少以下两种不同的情况:
调整方式一:
在这种调整方式中,如果霜层厚度传感器获取蒸发器400上的实际霜层厚度大于第一预设霜层厚度,则证明蒸发器400上的结霜厚度相对较厚。此时,假定加热装置402不存在故障,加热装置402通过对霜层的持续加热会使得蒸发器400或者制冷间室的温升相对较慢。若继续按照上次预设升温温差进入下一次的检测周期,会由于蒸发器400或者制冷间室的温升未达到预设升温温差,导致对于加热装置402故障的误报。
因而,如果霜层厚度传感器获取蒸发器400上的实际霜层厚度大于第一预设霜层厚度,则在进入下一次的检测周期时,需要基于上次预设升温温差减小本次预设升温温差。
例如,实际霜层厚度为2厘米,第一预设霜层厚度为1厘米,上次预设升温温差为2度,则在进入下一次的检测周期时,需要在上次预设升温温差2度的基础上减小至1度。
如果霜层厚度传感器获取蒸发器400上的实际霜层厚度小于第二预设霜层厚度,则证明蒸发器400上的结霜厚度将对较薄。此时,加热装置402通过对霜层的持续加热会使得蒸发器400或者制冷间室的温升相对较快。若继续按照上次预设升温温差进入下一次的检测周期,会导致无法准确体现加热装置的加热能力。
因而,如果霜层厚度传感器获取蒸发器400上的实际霜层厚度小于第二预设霜层厚度,则在进入下一次的检测周期时,需要基于上次预设升温温差增大本次预设升温温差。这样能够快速地实现对蒸发器400上的霜层的去除,避免了蒸发器400或者制冷间室的温升过快。
例如,实际霜层厚度为0.2厘米,第二预设霜层厚度为0.5厘米,上次预设升温温差为2度,则在进入下一次的检测周期时,需要在上次预设升温温差2度的基础上增加至2.5度。
如果霜层厚度传感器获取蒸发器400上的实际霜层厚度大于第二预设霜层厚度且小于第一预设霜层厚度,则证明蒸发器400上的结霜厚度处于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此时,加热装置402通过对霜层的持续加热会使得蒸发器400或者制冷间室的温升处于相对合理的范围内,则在进入下一次的检测周期时,可以直接将上次预设升温温差作为本次预设升温温差。
例如,实际霜层厚度为0.7厘米,第一预设霜层厚度为1厘米,第二预设霜层厚度为0.5厘米,上次预设升温温差为2度,则在进入下一次的检测周期时,保持本次预设升温温差为2度。
由上述举例可知,这里提及的第二预设霜层厚度小于第一预设霜层厚度。
调整方式二:
在这种调整方式中,如果湿度传感器获取的制冷间室的实际湿度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则会导致蒸发器400上的结霜厚度相对较厚。此时,假定加热装置402不存在故障,加热装置402通过对霜层的持续加热会使得蒸发器400或者制冷间室的温升相对较慢。若继续按照上次预设升温温差进入下一次的检测周期,会由于蒸发器400或者制冷间室的温升未达到预设升温温差,导致对于加热装置402故障的误报。
因而,如果湿度传感器获取的制冷间室的实际湿度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则在进入下一次的检测周期时,需要基于上次预设升温温差减小本次预设升温温差。
例如,实际湿度为80%,第一预设湿度为70%,上次预设升温温差为2度,则在进入下一次的检测周期时,需要在上次预设升温温差2度的基础上减小至1度。
如果湿度传感器获取的制冷间室的实际湿度小于第二预设湿度,则证明蒸发器400上的结霜厚度将对较薄。此时,加热装置402通过对霜层的持续加热会使得蒸发器400或者制冷间室的温升相对较快。若继续按照上次预设升温温差进入下一次的检测周期,会导致无法准确体现加热装置的加热能力。
因而,如果湿度传感器获取的制冷间室的实际湿度小于第二预设湿度,则在进入下一次的检测周期时,需要基于上次预设升温温差增大本次预设升温温差。这样能够快速地实现对蒸发器400上的霜层的去除,避免了蒸发器400或者制冷间室的温升过快。
例如,实际湿度为40%,第二预设湿度为50%,上次预设升温温差为2度,则在进入下一次的检测周期时,需要在上次预设升温温差2度的基础上增加至2.5度。
如果湿度传感器获取的制冷间室的实际湿度大于第二预设湿度且小于第一预设湿度,则证明蒸发器400上的结霜厚度处于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此时,加热装置402通过对霜层的持续加热会使得蒸发器400或者制冷间室的温升处于相对合理的范围内,则在进入下一次的检测周期时,可以直接将上次预设升温温差作为本次预设升温温差。
例如,实际湿度为65%,第一预设湿度为70%,第二预设湿度为50%,上次预设升温温差为2度,则在进入下一次的检测周期时,保持本次预设升温温差为2度。
由上述举例可知,这里提及的第二预设湿度小于第一预设湿度。
在步骤300中,可以通过控制器基于目标对象的实际升温温差与上次预设升温温差的比对,判断加热装置402是否故障。也即,当目标对象的实际升温温差小于上次预设升温温差,则证明加热装置402存在故障,可以提醒用户加热装置402故障。
结合上文所述,可以理解的是,在这一步骤中,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404获取蒸发器400在加热装置402工作一定时间前后的温度值,并通过控制器来计算蒸发器400的实际升温温差。同样也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404获取制冷间室在加热装置402工作一定时间前后的温度值,并通过控制器来计算制冷间室的实际升温温差。也即,上文所述的目标对象的实际化霜参数值可以直接通过相应的检测件测量得出,这里提及的目标对象的实际升温温差需要通过计算得出。
也即,结合上文所述,如果在一个检测周期内,蒸发器400的升温温差小于上次预设升温温差,或者制冷间室的升温温差小于上次预设升温温差,或者蒸发器400的升温温差以及制冷间室的升温温差均小于上次预设升温温差,则证明基于上次预设升温温差的参考,加热装置402可能存在。基于上文所述的对本次预设升温温差进行调整后,如果蒸发器400的升温温差依旧小于本次预设升温温差,或者制冷间室的升温温差依旧小于本次预设升温温差,或者蒸发器400的升温温差以及制冷间室的升温温差均小于本次预设升温温差,则确定加热装置402存在故障。
参见图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制冷设备的化霜故障检测方法还包括:
步骤250,响应于目标对象的实际升温温差大于或等于本次预设升温温差,保持化霜。
可以理解的是,在步骤250中,如果蒸发器400的升温温差大于或等于本次预设升温温差,或者制冷间室的升温温差大于或等于本次预设升温温差,或者蒸发器400的升温温差以及制冷间室的升温温差均大于或等于本次预设升温温差,则证明当前加热装置402能够维持有效地加热能力,并不存在故障,基于这一条件,冰箱依旧可以保持在化霜阶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步骤250之后,还包括:
步骤260,确定蒸发器400的实际温度大于化霜退出温度,退出化霜。
在这一步骤中,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404获取蒸发器400的实际温度,当蒸发器400的实际温度大于化霜退出温度的时候,冰箱可以退出化霜阶段。
参见图4,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设备的化霜故障检测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406,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实际化霜参数值;
第一确定模块408,用于基于实际化霜参数值,确定本次预设升温温差;
第二确定模块410,用于响应于目标对象的实际升温温差小于本次预设升温温差,确定化霜故障。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的化霜故障检测装置,通过获取模块406能够获取目标对象的实际化霜参数值,通过第一确定模块408能够确定本次预设升温温差,通过第二确定模块410能够确定加热装置402存在故障。当确定存在化霜故障时,可以提醒用户进行报修,用户可以断开加热装置402,这一化霜故障检测装置并不需要将化霜周期全部运行完毕,可以实时、周期性地进行检测,因而可以有效地减少由于加热装置402故障导致的制冷效果差及能耗。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
处理器412,处理器412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的化霜方法的步骤;
检测件,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实际化霜参数值;
处理器412基于目标对象的实际升温温差小于本次预设升温温差,确定化霜故障。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可以及时地提醒用户进行报修,用户可以断开加热装置402,而且,该制冷设备并不需要将化霜周期全部运行完毕,可以实时、周期性地进行检测,因而可以有效地减少由于加热装置402故障导致的制冷效果差及能耗。
这里提及的制冷设备可以是冰箱、冰柜、酒柜等。
图5示例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412(processor)、通信接口414(Communications Interface)、存储器416(memory)和通信总线418,其中,处理器412,通信接口414,存储器416通过通信总线418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412可以调用存储器416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如下方法:
获取目标对象的实际化霜参数值;
基于实际化霜参数值,确定本次预设升温温差;
响应于目标对象的实际升温温差小于本次预设升温温差,确定化霜故障。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416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416(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416(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
获取目标对象的实际化霜参数值;
基于实际化霜参数值,确定本次预设升温温差;
响应于目标对象的实际升温温差小于本次预设升温温差,确定化霜故障。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412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方法,例如包括:
获取目标对象的实际化霜参数值;
基于实际化霜参数值,确定本次预设升温温差;
响应于目标对象的实际升温温差小于本次预设升温温差,确定化霜故障。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制冷设备的化霜故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对象的实际化霜参数值;
基于所述实际化霜参数值,确定本次预设升温温差;
响应于所述目标对象的实际升温温差小于所述本次预设升温温差,确定化霜故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的化霜故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对象包括蒸发器(400)和制冷间室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获取目标对象的实际化霜参数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蒸发器(400)的实际霜层厚度以及获取所述制冷间室的实际湿度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的化霜故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本次预设升温温差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实际霜层厚度大于第一预设霜层厚度,基于上次预设升温温差减小所述本次预设升温温差;
确定所述实际霜层厚度大于第二预设霜层厚度且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霜层厚度,基于所述上次预设升温温差保持本次预设升温温差不变;
确定所述实际霜层厚度小于第二预设霜层厚度,基于所述上次预设升温温差增大所述本次预设升温温差;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霜层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霜层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的化霜故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本次预设升温温差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实际湿度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基于上次预设升温温差减小所述本次预设升温温差;
确定所述实际湿度大于第二预设湿度且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湿度,基于所述上次预设升温温差保持所述本次预设升温温差不变;
确定所述实际湿度小于第二预设湿度,基于所述上次预设升温温差增大所述上次预设升温温差;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的化霜故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目标对象的实际升温温差大于或等于所述本次预设升温温差,保持化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设备的化霜故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持化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确定蒸发器(400)的实际温度大于化霜退出温度,退出化霜。
7.一种制冷设备的化霜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406),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实际化霜参数值;
第一确定模块(408),用于基于所述实际化霜参数值,确定本次预设升温温差;
第二确定模块(410),用于响应于所述目标对象的实际升温温差小于所述本次预设升温温差,确定化霜故障。
8.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412),所述处理器(412)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的化霜方法的步骤;
检测件,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实际化霜参数值;
所述处理器(412)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实际升温温差小于所述本次预设升温温差,确定化霜故障。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416)、处理器(412)及存储在存储器(416)上并可在处理器(41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412)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的化霜故障检测方法的步骤。
1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412)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的化霜故障检测方法的步骤。
CN202111056504.1A 2021-09-09 2021-09-09 制冷设备及其化霜故障检测方法、装置 Active CN1157736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56504.1A CN115773622B (zh) 2021-09-09 2021-09-09 制冷设备及其化霜故障检测方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56504.1A CN115773622B (zh) 2021-09-09 2021-09-09 制冷设备及其化霜故障检测方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3622A true CN115773622A (zh) 2023-03-10
CN115773622B CN115773622B (zh) 2023-12-01

Family

ID=85388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56504.1A Active CN115773622B (zh) 2021-09-09 2021-09-09 制冷设备及其化霜故障检测方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7362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9016A (zh) * 2018-08-02 2019-01-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及热泵机组
CN109323370A (zh) * 2018-09-30 2019-02-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化霜方法和装置
CN111351309A (zh) * 2020-03-11 2020-06-30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及其故障检测方法、控制方法和处理装置
CN111486646A (zh) * 2020-04-17 2020-08-04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及其化霜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747560A (zh) * 2021-01-06 2021-05-04 武汉碗上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间室转换控制方法及冰箱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9016A (zh) * 2018-08-02 2019-01-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及热泵机组
CN109323370A (zh) * 2018-09-30 2019-02-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化霜方法和装置
CN111351309A (zh) * 2020-03-11 2020-06-30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及其故障检测方法、控制方法和处理装置
CN111486646A (zh) * 2020-04-17 2020-08-04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及其化霜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747560A (zh) * 2021-01-06 2021-05-04 武汉碗上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间室转换控制方法及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3622B (zh) 2023-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67215B1 (en) Overcooled meat fresh-preservation control method, controller, and refrigerator
CN105783411B (zh) 冰箱分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1486646B (zh) 冰箱及其化霜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530094B (zh) 冷库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CN108870855A (zh) 肉类微冻保鲜控制方法、控制器及冰箱
US836554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evaporator fan power requirements to determine defrost cycle for a refrigerator appliance
CN112050548A (zh) 一种用于冰箱的故障自检方法及系统
CN110579058B (zh) 直冷冰箱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15773622A (zh) 制冷设备及其化霜故障检测方法、装置
CN110986476A (zh) 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制冷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86477A (zh) 制冰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制冷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50606A (zh) 保鲜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665239B (zh) 一种冷水机组启动方法、装置和冷水机组
CN113915880A (zh) 一种冰箱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CN112728861B (zh) 冰箱控制方法、装置、冰箱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86475A (zh) 制冷间室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751830B (zh) 制冷设备及其状态的检测方法与装置
CN113339939A (zh) 除霜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71328B (zh) 制冷设备及其稳态控制方法、装置
CN109297230B (zh) 制冷设备工作方法以及制冷设备
CN113915881B (zh) 一种冰箱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CN115900165A (zh) 制冷设备及其控温方法、装置
US20240068730A1 (en) Refrigerator and ice making method thereof
CN113790571B (zh) 换热器的风扇控制方法、制冷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65055B (zh) 冰箱的控制方法和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