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70267A - 小儿湿疹膏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小儿湿疹膏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70267A
CN115770267A CN202111043590.2A CN202111043590A CN115770267A CN 115770267 A CN115770267 A CN 115770267A CN 202111043590 A CN202111043590 A CN 202111043590A CN 115770267 A CN115770267 A CN 1157702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ture
eczema
percent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435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湘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anyu Cosme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Zanyu Cosme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Zanyu Cosme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Zanyu Cosme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4359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702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70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02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儿湿疹膏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中药粉10‑25%、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0.2‑1%、蜂蜡1‑5%、辛酸/癸酸甘油三酯5‑25%、冰片0.2‑1%、凡士林50‑80%,所述中药粉包括黄柏5‑25%、甘草5‑20%、苦参5‑20%、紫草5‑15%、蛇床子10‑25%、龙胆草2‑10%、马齿苋0.1‑5%、野菊花0.1‑3%、艾叶0.1‑6%、金银花0.2‑4%、薄荷叶0.5‑3%。湿疹膏还可进一步包括角鲨烷1‑5%、霍霍巴油2‑15%、植物甾醇酯0.1‑2%、氧化锌0.5‑10%。本发明的湿疹膏能修复皮肤屏障、降低皮肤的炎症反应及敏感反应。

Description

小儿湿疹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或日用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儿湿疹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湿疹,也称为特应性湿疹或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在皮肤科中经常遇到的炎性,过敏性皮肤病。临床上,湿疹主要表现为复发性瘙痒和对称分布的多形性病变,其特征是对称分布的多形性皮肤病变,严重的瘙痒,渗出,复发,难治性,易发性和持久性倾向等。组织学特征包括表皮细胞之间的水肿。伴有不同程度的棘皮症和浅表血管周围的淋巴细胞组织浸润。
婴儿湿疹(infantile eczema),中医称之为“奶癣”或“胎敛疮”,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炎症,为婴儿时期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患有湿疹的孩子起初皮肤发红、瘙痒,出现皮疹、继之皮肤发糙、脱屑,抚摩孩子的皮肤如同触摸在砂纸上一样。遇热、遇湿都可使湿疹表现显著。湿疹的复发性和严重瘙痒引起的睡眠缺失、饮食限制以及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患者和患者家庭的生活质量。
湿疹的发病机理:
遗传因素:儿童发病与其父母过敏素质明显相关,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或者说体质易感性。
机体外在因素:①外界刺激诱发皮肤炎症,如强烈日光、寒冷、干燥、热水烫等均可。②幼嫩肌肤屏障功能被外力因素破坏:机械性摩擦,如唾液和溢乳刺激。③刺激性化学品影响:护理不当,如过多使用较强的碱性肥皂、外用药物等。
免疫因素:免疫异常是其发病的关键环节,Th1/Th2分化失衡引起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不同时期及不同程度的皮损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有差别。
炎症因素:除免疫因素T细胞引起炎症外,皮肤角质细胞在皮炎发病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皮肤屏障因素:湿疹患儿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如发现丝聚蛋白表达基因突变和神经酰胺含量降低。
微生物因素:感染性变应原在湿疹的发病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超抗原是诱发或加重湿疹的原因之一。
医院常用糖皮质激素和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克莫司软膏和吡美莫司乳膏,毒副作用局部烧灼和刺激感大,不适合长期使用,存在着安全隐患。目前市场上的湿疹产品虽然不少,但功效得到大家公认的湿疹品牌很少。巨大的需求市场和匮乏的有效产品,使得市场上急需出现新的缓解湿疹护肤品的出现。近年来开放二胎政策,也使得儿童湿疹护理市场会有较大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款低敏、复配多种中药成分,针对湿疹患儿敏感脆弱肌肤,降低皮肤的炎症反应、敏感反应以及控制微生物因素的中药湿疹膏。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儿湿疹膏,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中药粉10-25%、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0.2-1%、蜂蜡1-5%、辛酸/癸酸甘油三酯5-25%、冰片0.2-1%、凡士林50-80%,基于所述中药粉的质量百分比,所述中药粉由以下药物组成:黄柏5-25%、甘草5-20%、苦参5-20%、紫草5-15%、蛇床子10-25%、龙胆草2-10%、马齿苋0.1-5%、野菊花0.1-3%、艾叶0.1-6%、金银花0.2-4%、薄荷叶0.5-3%。
本发明采用黄柏、甘草、苦参、紫草、蛇床子、龙胆草等中草药,能够有效地降低外界刺激所诱发的皮肤炎症,马齿苋、野菊花、艾叶、金银花、薄荷叶等中草药,能够有效舒缓皮肤炎症症状,在中药粉各组分的相互配合下,能有效地降低皮肤炎症和敏感反应。中药粉与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蜂蜡、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冰片、凡士林组分及各组分特定含量配伍下制备的湿疹膏中,各组分分散均匀、稳定性好,避免药物成分混合不均匀而影响疗效,有利于各组分对皮肤的吸收和渗透,提高了湿疹膏的生物利用度。
进一步优选地,本发明的小儿湿疹膏中,黄柏15-20%、甘草15-18%、苦参14-18%、紫草5-10%、蛇床子15-20%、龙胆草5-8%,在该降低皮肤炎症的组分及其特定配比下,湿疹膏的治疗效果明显提升。
进一步优选地,本发明的小儿湿疹膏中马齿苋2-4%、野菊花1.5-2.5%、艾叶3-5%、金银花1.5-3.5%、薄荷叶0.5-1.0%,在该舒缓皮肤炎症的组分及其特定配比下,湿疹膏的治疗效果明显提升,进一步优选为,马齿苋3-4%,野菊花2-2.5%。
申请人进一步发现在湿疹膏中添加角鲨烷、霍霍巴油、植物甾醇酯三种组分,能提高小儿湿疹膏的治疗效果,优选地,按湿疹膏质量百分比计,角鲨烷1-5%、霍霍巴油2-15%、植物甾醇酯0.1-2%。植物甾醇酯、霍霍巴油、角鲨烷,补充脂质,形成良好的保护膜,提升肌肤水润度,具有修复小儿皮肤屏障功能。
优选地,本发明的湿疹膏,还包括氧化锌0.5-10%,进一步优选地,氧化锌含量为4-7%。
氧化锌具有止痒、抗菌、控制感染等作用,且氧化锌与湿疹膏中的其他组分在特定比例下相互配合,进一步提高了湿疹膏对小儿湿疹的治疗效果。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儿湿疹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黄柏、甘草、苦参、紫草、蛇床子、龙胆草、马齿苋、野菊花、艾叶、金银花、薄荷叶干燥并切碎处理后,进行研磨,制备得到中药粉;将中药粉与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混合、研磨,得到混合物1;
(2)将凡士林、冰片和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搅拌,加热至100-105℃,保温10-15分钟后,降温至80-85℃,加入蜂蜡搅拌至溶解,得到混合物2;
(3)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2降温至70-75℃,并与步骤(1)中的混合物1混合,在真空下均质2-3次,每次均质3-5分钟;均质后,降温并搅拌至40℃,得到所述小儿湿疹膏。
步骤(1)中,中药粉研磨至粒径200目以上,有利于中药粉在湿疹膏中的均匀分散,进一步优选地,按中药粉的质量百分比计,80%以上的中药粉的粒径在300目以上。
在步骤(2)的梯度温度、步骤(3)的温度下以及各组分的按顺序混合下制备的湿疹膏,各组分分散均匀、稳定性好,湿疹膏的疗效显著提升。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含有霍霍巴油、角鲨烷、植物甾醇酯的小儿湿疹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黄柏、甘草、苦参、紫草、蛇床子、龙胆草、马齿苋、野菊花、艾叶、金银花、薄荷叶干燥并切碎处理后,进行研磨,制备得到中药粉;将中药粉与霍霍巴油混合、研磨,得到混合物a;
(2)将凡士林、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冰片和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搅拌,加热至100-105℃,保温10-15分钟后,降温至80-85℃,加入蜂蜡、角鲨烷、植物甾醇酯,搅拌至溶解,得到混合物b;
(3)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b降温至70-75℃,并与步骤(1)中的混合物a混合,在真空下均质2-3次,每次均质3-5分钟;均质后,降温并搅拌至40℃,得到所述小儿湿疹膏。
步骤(1)中,中药粉研磨粒径200目以上,有利于中药粉在湿疹膏中的均匀分散,进一步优选地,按中药粉的质量百分比计,80%以上的中药粉的粒径在300目以上。
在步骤(2)的梯度温度、步骤(3)的温度下以及各组分按顺序混合下制备的湿疹膏,各组分分散均匀、稳定性好,湿疹膏的疗效显著提升。
本发明提供进一步含有氧化锌的湿疹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黄柏、甘草、苦参、紫草、蛇床子、龙胆草、马齿苋、野菊花、艾叶、金银花、薄荷叶干燥并切碎处理后,进行研磨,制备得到中药粉;将中药粉与霍霍巴油混合、研磨,得到混合物a;
(2)将氧化锌、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与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研磨均匀,得到混合物c;
(3)将凡士林、冰片和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搅拌,加热至100-105℃,保温10-15分钟后,降温至80-85℃,加入蜂蜡、角鲨烷、植物甾醇酯,搅拌至溶解后,加入步骤(2)所得混合物c,得到混合物d;
(4)将步骤(3)所得混合物d降温至70-75℃,并与步骤(1)中所得混合物a混合,在真空下均质2-3次,每次均质3-5分钟;均质后,降温并搅拌至40℃,得到所述小儿湿疹膏,步骤(2)中所述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和步骤(3)中所述鲸蜡基 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质量比为2:8。
步骤(1)中,中药粉研磨至粒径200目以上,有利于中药粉在湿疹膏中的均匀分散,进一步优选地,按中药粉的质量百分比计,80%以上的中药粉的粒径在300目以上。
在步骤(3)的梯度温度、步骤(4)的温度下以及各组分按顺序混合下制备的湿疹膏,各组分分散均匀、稳定性好,湿疹膏的疗效显著提升。
本发明制备的小儿湿疹膏不含防腐剂,减少防腐剂对皮肤的刺激作用,各组分作用温和不刺激,适用于湿疹患儿敏感脆弱皮肤,能有效降低皮肤的炎症反应、敏感反应,能修复皮肤屏障、具有止痒作用,对小儿湿疹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采用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可以起到乳化作用,使各组分、尤其是中药粉、氧化锌、角鲨烷、霍霍巴油、植物甾醇酯分散均匀,有利于各组分、尤其是中药粉、氧化锌、角鲨烷、霍霍巴油、植物甾醇酯对皮肤的吸收和渗透;其制备方法中,通过不同组分在特定温度下的混合,及特定的组分加入顺序,制备的湿疹膏分散均匀、稳定性好,治疗湿疹疗效显著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但本发明的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将湿疹膏中所用到的中药材黄柏、甘草、苦参、紫草、蛇床子、龙胆草、马齿苋、野菊花、艾叶、金银花、薄荷叶进行晾晒至干燥,分别将药材进行切碎处理后,加入振动式粉碎机进行研磨,得到的中药粉灭菌备用,其中,中药粉的粒径在200目以上。
将磨好的中药粉与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加入研磨机研磨均匀备用。
将凡士林、冰片和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加入乳化锅内,开启搅拌,加热至100-105℃,保温10-15分钟,开始降温;降温至80-85℃,加入蜂蜡搅拌至完全溶解;降温至70-75℃将处理好的中药粉与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的混合物加入乳化锅内,抽真空,均质2-3次,每次均质3-5分钟;降温并搅拌至40℃以下即可。按湿疹膏的质量百分比计,各组分的配方如表1所示,按中药粉的质量百分比计,中药粉各组分的配比如表2所示。
实施例2
将湿疹膏中所用到的中药材黄柏、甘草、苦参、紫草、蛇床子、龙胆草、马齿苋、野菊花、艾叶、金银花、薄荷叶进行晾晒至干燥,分别将药材进行切碎处理后,加入振动式粉碎机进行研磨,得到的中药粉灭菌备用,其中,中药粉的粒径在200目以上。
将磨好的中药粉与霍霍巴油加入研磨机研磨均匀备用。
将凡士林、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冰片和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加入乳化锅内,开启搅拌,加热至100-105℃,保温10-15分钟,开始降温;降温至80-85℃,加入蜂蜡、角鲨烷、植物甾醇酯,搅拌至完全溶解;降温至70-75℃将处理好的中药粉与霍霍巴油的混合物加入乳化锅内,抽真空,均质2-3次,每次均质3-5分钟。降温并搅拌至40℃以下即可。按湿疹膏的质量百分比计,各组分的配方如表1所示,按中药粉的质量比计,中药粉各组分的配比如表2所示。
实施例3
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湿疹膏,不同的是,各组分含量不同,具体如表1所示。
实施例4
将湿疹膏中所用到的中药材黄柏、甘草、苦参、紫草、蛇床子、龙胆草、马齿苋、野菊花、艾叶、金银花、薄荷叶进行晾晒至干燥,分别将药材进行切碎处理后,加入振动式粉碎机进行研磨至粒径,得到的中药粉灭菌备用,中药粉的粒径在200目以上。
将磨好的中药粉与霍霍巴油加入研磨机研磨均匀备用。
将氧化锌、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与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加入研磨机研磨均匀备用,其中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用量为湿疹膏中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总质量的20%;将凡士林、冰片和其余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加入乳化锅内,开启搅拌,加热至100-105℃,保温10-15分钟,开始降温;降温至80-85℃,加入蜂蜡、角鲨烷、植物甾醇酯,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氧化锌、辛酸/ 癸酸甘油三酯与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混合物;降温至70-75℃,将中药粉与霍霍巴油的混合物加入乳化锅内,抽真空,均质2-3次,每次均质3-5分钟。降温并搅拌至40℃以下即可。按湿疹膏的质量百分比计,各组分的配比如表1所示,按中药粉的质量百分比计,中药粉各组分的配比如表2所示。
实施例5
按照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湿疹膏,不同的是,各组分含量不同,具体如表1所示。
实施例6
按照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湿疹膏,不同的是,各组分含量不同,具体如表1所示。
实施例7
按照实施例5的方法制备湿疹膏,不同的是,中药粉中各组分的配比不同,如表2所示。
实施例8
按照实施例5的方法制备湿疹膏,不同的是,中药粉中各组分的配比不同,如表2所示。
实施例9
按照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湿疹膏,不同的是,中药粉的粒径在200目以上,其中,按中药粉的质量百分比计,80%以上的中药粉的粒径在300目以上。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湿疹膏,不同的是鲸蜡硬脂醇代替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
对比例2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湿疹膏,不同的是鲸蜡醇代替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
对比例3
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湿疹膏,不同的是,各组分含量不同,具体如表1所示。
对比例4
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湿疹膏,不同的是,各组分含量不同,具体如表1所示。
对比例5
按照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湿疹膏,不同的是,各组分含量不同,具体如表1所示。
对比例6
按照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湿疹膏,不同的是,各组分含量不同,具体如表1所示。
对比例7
按照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湿疹膏,不同的是,降温至86-95℃,加入蜂蜡、角鲨烷、植物甾醇酯,搅拌至完全溶解,氧化锌、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与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混合物。
对比例8
按照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湿疹膏,不同的是,降温至86-95℃,加入蜂蜡、角鲨烷、植物甾醇酯,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氧化锌、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与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混合物、中药粉与霍霍巴油的混合物。
对比例9
按照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湿疹膏,不同的是,降温至80-85℃,加入蜂蜡、角鲨烷、植物甾醇酯,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氧化锌、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与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混合物、中药粉与霍霍巴油的混合物。
对比例10
按照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湿疹膏,不同的是,将氧化锌与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加入研磨机研磨均匀备用。
对比例11
按照实施例5的方法制备湿疹膏,不同的是,中药粉中各组分的配比不同,如表2所示。
对比例12
按照实施例5的方法制备湿疹膏,不同的是,中药粉中各组分的配比不同,如表2所示。
对比例13
按照实施例5的方法制备湿疹膏,不同的是,中药粉中各组分的配比不同,如表2所示。
表1湿疹膏配方
Figure BDA0003250339030000071
Figure BDA0003250339030000081
表2中药粉配比
Figure BDA0003250339030000082
性能测试:
(1)治疗小儿湿疹疗效观察
全部患者共360例,其中男婴168例,女婴192例,年龄0-10岁,病程3d-18个月,被随机分配进入24组,每组15人,每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EA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皮疹为密集的栗粒大小丘疹、丘疱疹或小水泡,基底潮红,带有明显的渗出及糜烂面,境界不清,瘙痒剧烈。
治疗方法:使用实施例1-9及对比例1-13的湿疹膏及市售湿疹膏、医用湿疹软膏涂抹患处,3次/d,连续使用半个月。
疗效判断标准:痊愈:皮疹全部消退,症状消失,皮肤恢复正常或仅遗留色素沉着:显效:皮疹消退70%以上,症状明显改善;好转:皮疹消退30%以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皮疹消退不足30%,症状无改善。治愈及显效例数计算总有效率。
实验结果见表3。
表3小儿湿疹疗效观察结果(%)
Figure BDA0003250339030000091
(2)皮肤致敏性实验
选择豚鼠24只,雌雄各半,体重在250-300g于给受试物前24小时将豚鼠背部两侧毛脱掉,去毛范围每侧约3cm×3cm;豚鼠分为4组,每组3雌3雄。
致敏接触:取实施例1、2、4制备的湿疹膏0.2mg涂在动物左侧脱毛区,持续6小时。第7天和第14天,以同样方法重复一次。对照组涂抹0.2mg 0.1%2,4-二硝基氯代苯(DNCB)。
激发接触:与末次给受试物致敏后14天,将取实施例1、2、4制备的湿疹膏、DNCB 涂于豚鼠背部右侧脱毛区,6小时后去掉受试物,即刻观察,然后于24小时、48小时、72 小时再次观察皮肤过敏反应情况。
每个动物的实验结果均按表4评分,并计算各组动物的反应平均值。
反应平均值=(红斑形成总分+水肿形成总分)/合计动物数
为了反应受试物的致敏强度,按表5的分类判断其致敏率,将出现皮肤红斑或水肿(不论程度轻重)的动物例数除以受试动物总数,即致敏率。
结果显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2、4制备的湿疹膏涂抹动物,未出现红斑或水肿,反应平均值为0,致敏率为0。
表4皮肤致敏反应评分标准
皮肤反应 分值
红斑形成
无红斑 0
轻度红斑 1
中度红斑 2
重度红斑 3
水肿性红斑 4
水肿形成
无水肿 0
轻度水肿 1
中度水肿 2
重度水肿 3
总积分 7
表5致敏率分类
致敏率 反应强度
0-10 无致敏性
20-30 轻度致敏性
40-60 中度致敏性
70-80 重度致敏性
90-100 极度致敏性

Claims (8)

1.一种小儿湿疹膏,其特征在于,按湿疹膏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中药粉10-25%、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0.2-1%、蜂蜡1-5%、辛酸/癸酸甘油三酯5-25%、冰片0.2-1%、凡士林50-80%,
基于所述中药粉的质量百分比,所述中药粉由以下药物组成:黄柏5-25%、甘草5-20%、苦参5-20%、紫草5-15%、蛇床子10-25%、龙胆草2-10%、马齿苋0.1-5%、野菊花0.1-3%、艾叶0.1-6%、金银花0.2-4%、薄荷叶0.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疹膏,其特征在于,按所述湿疹膏质量百分比计,还包括以下组分:角鲨烷1-5%、霍霍巴油2-15%、植物甾醇酯0.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疹膏,其特征在于,按所述湿疹膏质量百分比计,还包括氧化锌0.5-1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湿疹膏,其特征在于,按所述中药粉质量百分比计,黄柏15-20%、甘草15-18%、苦参14-18%、紫草5-10%、蛇床子15-20%、龙胆草5-8%。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湿疹膏,其特征在于,按所述中药粉质量百分比计,马齿苋2-4%、野菊花1.5-2.5%、艾叶3-5%、金银花1.5-3.5%、薄荷叶0.5-1.0%。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疹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黄柏、甘草、苦参、紫草、蛇床子、龙胆草、马齿苋、野菊花、艾叶、金银花、薄荷叶干燥并切碎处理后,进行研磨,制备得到中药粉;将中药粉与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混合、研磨,得到混合物1;
(2)将凡士林、冰片和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搅拌,加热至100-105℃,保温10-15分钟后,降温至80-85℃,加入蜂蜡搅拌至溶解,得到混合物2;
(3)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2降温至70-75℃,并与步骤(1)中的混合物1混合,在真空下均质2-3次,每次均质3-5分钟;均质后,降温并搅拌至40℃,得到所述小儿湿疹膏。
7.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疹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黄柏、甘草、苦参、紫草、蛇床子、龙胆草、马齿苋、野菊花、艾叶、金银花、薄荷叶干燥并切碎处理后,进行研磨,制备得到中药粉;将中药粉与霍霍巴油混合、研磨,得到混合物a;
(2)将凡士林、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冰片和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搅拌,加热至100-105℃,保温10-15分钟后,降温至80-85℃,加入蜂蜡、角鲨烷、植物甾醇酯,搅拌至溶解,得到混合物b;
(3)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b降温至70-75℃,并与步骤(1)中的混合物a混合,在真空下均质2-3次,每次均质3-5分钟;均质后,降温并搅拌至40℃,得到所述小儿湿疹膏。
8.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疹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黄柏、甘草、苦参、紫草、蛇床子、龙胆草、马齿苋、野菊花、艾叶、金银花、薄荷叶干燥并切碎处理后,进行研磨,制备得到中药粉;将中药粉与霍霍巴油混合、研磨,得到混合物a;
(2)将氧化锌、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与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研磨均匀,得到混合物c;
(3)将凡士林、冰片和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搅拌,加热至100-105℃,保温10-15分钟后,降温至80-85℃,加入蜂蜡、角鲨烷、植物甾醇酯,搅拌至溶解后,加入步骤(2)所得混合物c,得到混合物d;
(4)将步骤(3)所得混合物d降温至70-75℃,并与步骤(1)中所得混合物a混合,在真空下均质2-3次,每次均质3-5分钟;均质后,降温并搅拌至40℃,得到所述小儿湿疹膏;
步骤(2)中所述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和步骤(3)中所述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质量比为2:8。
CN202111043590.2A 2021-09-07 2021-09-07 小儿湿疹膏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7702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43590.2A CN115770267A (zh) 2021-09-07 2021-09-07 小儿湿疹膏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43590.2A CN115770267A (zh) 2021-09-07 2021-09-07 小儿湿疹膏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0267A true CN115770267A (zh) 2023-03-10

Family

ID=85388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43590.2A Pending CN115770267A (zh) 2021-09-07 2021-09-07 小儿湿疹膏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7026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74076A (zh) * 2014-12-06 2015-04-01 重庆市中医院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CN104666542A (zh) * 2013-11-30 2015-06-03 烟台巨先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皮肤病药剂
CN105641158A (zh) * 2016-01-23 2016-06-08 河北康正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皮肤病配方
CN107496498A (zh) * 2017-08-30 2017-12-22 浙江天多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敏感皮肤、湿疹的乳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21120A (zh) * 2019-11-01 2020-01-24 广州自天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护肤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53857A (zh) * 2020-12-10 2021-02-12 张会 一种消炎止痒中草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66542A (zh) * 2013-11-30 2015-06-03 烟台巨先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皮肤病药剂
CN104474076A (zh) * 2014-12-06 2015-04-01 重庆市中医院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CN105641158A (zh) * 2016-01-23 2016-06-08 河北康正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皮肤病配方
CN107496498A (zh) * 2017-08-30 2017-12-22 浙江天多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敏感皮肤、湿疹的乳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21120A (zh) * 2019-11-01 2020-01-24 广州自天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护肤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53857A (zh) * 2020-12-10 2021-02-12 张会 一种消炎止痒中草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44915B (zh) 一种婴幼儿护臀膏及其制备工艺
US5266318A (en) Skin therapeutic mixture containing cold-processsed aloe vera extract, with yellow sap and aloin removed
CN108743474B (zh) 一种油膏状宝宝护臀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38727B (zh) 一种婴幼儿护臀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61599A (zh) 一种含有多种植物油的婴幼儿湿疹修护膏
KR101239879B1 (ko) 피부 트러블 개선용 화장료 조성물
CN109481386A (zh) 一种婴幼儿多效护理乳霜及其制备方法
WO2008140200A1 (en) External compositions for the skin
US20130108599A1 (en) Herbal Vaginal Compositions
CN113081928B (zh) 一种植物抑菌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168090A (zh) 一种紫草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55718A (zh) 青蒿提取物及其应用
KR20140132243A (ko) 아토피증상 완화 및 개선용 기능성 화장료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10478463B2 (en) External-use medicament for cleaning and care of the ovaries, vagina, and vulva
KR100905386B1 (ko) 생약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아토피 피부용 한방화장료 조성물
KR20130015339A (ko) 여드름 치료용 크림 조성물
CN113679765A (zh) 白鲜皮提取物及其应用
CN114073657A (zh) 一种婴儿多效霜及其制备方法
KR100894439B1 (ko) 아토피성 피부염의 예방 효과를 가지는 화장료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9431943A (zh) 一种针对婴幼儿湿疹的修护膏及其制备
CN111265437A (zh) 一种婴童用多效修护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70267A (zh) 小儿湿疹膏及其制备方法
JPH04346917A (ja) アレルギー性皮膚炎用クリー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A3218168A1 (en) Top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manuka oil and palmarosa oil for treating skin conditions
CN110812295B (zh) 婴儿奶癣修复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