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69971A - 一种浮力茶漏及茶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浮力茶漏及茶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69971A
CN115769971A CN202211484218.XA CN202211484218A CN115769971A CN 115769971 A CN115769971 A CN 115769971A CN 202211484218 A CN202211484218 A CN 202211484218A CN 115769971 A CN115769971 A CN 1157699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strainer
tea
opposite sides
buoyancy
buoy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842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荣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a Possibility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a Possibility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a Possibility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a Possibility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8421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699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69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699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力茶漏及茶壶,该浮力茶漏包括固定支架、旋转盖子、底部茶漏及浮力环体,固定支架底部相对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杆,旋转盖子开口端相对的两侧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杆上,底部茶漏位于旋转盖子的内侧,且底部茶漏开口端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在两个支撑杆上,浮力环体围住固定支架底部相对的两侧并可沿固定支架底部相对的两侧上下移动,浮力环体还通过传动件分别与旋转盖子开口端相对的两侧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浮力茶漏受浮力及固定支架影响,会随水位移动,并通过传动件带动旋转盖子开合与关闭。

Description

一种浮力茶漏及茶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具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浮力茶漏及茶壶。
背景技术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茶壶是品茶所必需的茶具。人们在茶壶或锅具内烧煮大量茶水,为避免饮用时茶叶混入茶水中,多将茶叶装填在茶球内,再放入茶壶或锅具内一同加以烧煮。现有的茶球一般以两个不锈钢网孔状的中空半球形体,相互罩接后以钩环或夹扣钩夹接合缘边组接而成,然而以钩环或夹扣钩夹接时,茶球在装填与更换茶球内茶叶时,组卸钩环或夹扣不但不便且甚为费时,使得泡茶显得极为繁琐,现有的茶球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使用要求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茶球在充装与更换茶球内茶叶时,存在组卸钩环或夹扣不但不便且甚为费时,使得泡茶显得极为繁琐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浮力茶漏及茶壶。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浮力茶漏,包括固定支架、旋转盖子、底部茶漏及浮力环体,所述固定支架底部相对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旋转盖子开口端相对的两侧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杆上,所述底部茶漏位于所述旋转盖子的内侧,且所述底部茶漏开口端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浮力环体围住所述固定支架底部相对的两侧并可沿所述固定支架底部相对的两侧上下移动,所述浮力环体还通过传动件分别与所述旋转盖子开口端相对的两侧连接;
当所述浮力环体上下移动时,所述浮力环体通过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旋转盖子沿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中轴线翻转。
根据上述方案的浮力茶漏,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环和设置在所述固定环底部相对的两侧的连接条,所述支撑杆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条的中部内侧,所述浮力环体内部相对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条相配合的滑动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条的外侧上下两端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浮力环体上下移动的范围的限制件。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件包括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旋转盖子开口端外部相对的两侧,所述齿轮的中间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杆相配合的转动孔,所述齿条竖直设置在所述浮力环体内部相对的两侧并靠近对应的所述滑动通道,且同一侧的所述齿条和所述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齿条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固定孔,所述浮力环体内部相对的两侧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配合的第二固定孔,固定螺丝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且所述固定螺丝与所述第二固定孔螺纹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的外侧壁周向设置有多个与茶壶泡茶开口相配合的弹性卡件。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的外侧壁设置有与茶壶泡茶开口相配合的放置方向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的内部设置有提手。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的顶部设置有向外的翻边。
根据上述方案的浮力茶漏,所述底部茶漏开口端相对的两侧分别可拆卸挂接在两个所述支撑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为端部带半球形的圆柱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茶漏开口端相对的两外侧壁设置有竖直设置并与所述支撑杆相配合的挂接滑槽,所述支撑杆沿所述挂接滑槽底部进入到所述挂接滑槽的内部顶端,从而使所述底部茶漏挂在两个所述支撑杆上并可沿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中轴线翻转。
根据上述方案的浮力茶漏,所述旋转盖子和所述底部茶漏均为不锈钢网孔状的中空半球形体。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壶,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浮力茶漏。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在装填与更换底部茶漏内茶叶时,旋转盖子始终处于打开状态,便于用户装填与更换底部茶漏内茶叶,无需采用钩环或夹扣的方式罩接底部茶漏与旋转盖子;泡茶时,浮力环体在水浮力的带动下向上移动,浮力环体进而通过传动件带动旋转盖子沿两个支撑杆的中轴线向上翻转,使旋转盖子翻转闭合,从而将茶叶封闭在底部茶漏内,避免茶叶在冲泡时散开,飘散到底部茶漏外;
2、本发明在浮力环体内部相对的两侧设置滑动通道,滑动通道与连接条相配合可以防止浮力环体沿着其中轴线旋转,从而避免因浮力环体旋转导致浮力环体无法通过传动件与旋转盖子进行传动;
3、本发明在固定支架的连接条外侧上下两端设置限制件,通过上下两个限制件可以控制浮力环体上下移动的范围;
4、本发明采用齿轮和齿条作为传动件,结构简单、巧妙,且可以使浮力环体上下移动时稳定地带动旋转盖子翻转;
5、本发明底部茶漏可拆卸挂接在固定支架上,底部茶漏在重力的作用下,不管倒茶时固定支架及水平面怎么倾斜,底部茶漏始终保持重心向下,位置不变,避免倒茶时茶叶倒出底部茶漏;同时,底部茶漏可与固定支架分离,便于单独对底部茶漏进行清洗,避免存在清理死角,长期使用后会形成茶渍积累,不够卫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中旋转盖子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旋转盖子向上翻转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旋转盖子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旋转盖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底部茶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浮力环体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
1、固定支架;101、固定环;1011、翻边;1012、弹性卡件;1013、放置方向定位槽;1014、提手;102、连接条;1021、支撑杆;1022、限制件;2、旋转盖子;3、底部茶漏;301、挂接滑槽;4、浮力环体;401、滑动通道;5、齿轮;501、转动孔;6、齿条;601、第一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设置”、“连接”、“安装”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浮力茶漏,包括固定支架1、旋转盖子2、底部茶漏3及浮力环体4。固定支架1底部相对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杆1021,旋转盖子2开口端相对的两侧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杆1021上,底部茶漏3位于旋转盖子2的内侧,且底部茶漏3开口端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在两个支撑杆1021上,浮力环体4围住固定支架1底部相对的两侧并可沿固定支架1底部相对的两侧上下移动,浮力环体4还通过传动件分别与旋转盖子2开口端相对的两侧连接。上述的浮力茶漏放进茶壶里泡茶时,随着水位的上升,浮力环体4被水浮力带动向上移动,浮力环体4上移过程中通过传动件带动旋转盖子2沿两个支撑杆1021的中轴线向上翻转,使旋转盖子2翻转闭合,罩住底部茶漏3的开口,将茶叶封闭在底部茶漏3内,使茶叶冲泡时不散开;当水位下降时,浮力环体4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下移,浮力环体4下移过程中通过传动件带动旋转盖子2沿两个支撑杆1021的中轴线向下翻转,将旋转盖子2打开。
上述的浮力茶漏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在装填与更换底部茶漏3内茶叶时,旋转盖子2始终处于打开状态,便于用户装填与更换底部茶漏3内茶叶,无需采用钩环或夹扣的方式罩接底部茶漏3与旋转盖子2;泡茶时,浮力环体4在水浮力的带动下向上移动,浮力环体4进而通过传动件带动旋转盖子2沿两个支撑杆1021的中轴线向上翻转,使旋转盖子2翻转闭合,将茶叶封闭在底部茶漏3内,避免茶叶在冲泡时散开,飘散到底部茶漏3外。
请参阅图5、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支架1包括固定环101和设置在固定环101底部相对的两侧的连接条102,固定环101用于卡扣在茶壶的泡茶开口上,支撑杆1021设置在两个连接条102的中部内侧。浮力环体4内部相对的两侧设置有与连接条102相配合的滑动通道401。浮力环体4上下移动时,两个连接条102沿着对应的滑动通道401滑动,滑动通道401与连接条102相配合可以防止浮力环体4沿着其中轴线旋转,从而避免因浮力环体4旋转导致浮力环体4无法通过传动件与旋转盖子2进行传动。
请参阅图2至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条102的外侧上下两端设置有限制件1022,上下两个限制件1022用于控制浮力环体4上下移动的范围。当浮力环体4在重力的作用下下移至与下部的限制件1022接触时,浮力环体4无法继续下移以及脱离固定支架1,此时旋转盖子2处于完全打开状态,该状态下用户可以装填与更换底部茶漏3内茶叶;当浮力环体4在水浮力的作用下上移至与上部的限制件1022接触时,浮力环体4无法继续上移以及脱离固定支架1,此时旋转盖子2处于翻转闭合状态,罩住底部茶漏3的开口,将茶叶封闭在底部茶漏3内,使茶叶冲泡时不散开。
请参阅图1、图6、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传动件包括齿轮5和齿条6,齿轮5设置在旋转盖子2开口端外部相对的两侧,齿轮5的中间设置有与支撑杆1021相配合的转动孔501,支撑杆1021穿过对应的转动孔501后与底部茶漏3开口端相对的一侧连接,齿条6竖直设置在浮力环体4内部相对的两侧并靠近对应的滑动通道401,且同一侧的齿条6和齿轮5啮合。浮力环体4被水浮力带动向上移动,浮力环体4上移过程中通过自身的齿条6带动旋转盖子2对应的齿轮5沿两个支撑杆1021的中轴线转动,从而带动旋转盖子2沿两个支撑杆1021的中轴线向上翻转,使旋转盖子2翻转闭合;当水位下降时,浮力环体4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下移,浮力环体4下移过程中通过自身的齿条6带动旋转盖子2对应的齿轮5沿两个支撑杆1021的中轴线转动,从而带动旋转盖子2沿两个支撑杆1021的中轴线向下翻转,将旋转盖子2打开。采用上述设置的齿轮5和齿条6作为传动件,结构简单、巧妙,且可以使浮力环体4上下移动时稳定地带动旋转盖子2翻转。
请参阅图1、图6,进一步的,齿条6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固定孔601,浮力环体4内部相对的两侧设置有至少两个与第一固定孔601相配合的第二固定孔,固定螺丝穿过第一固定孔601和第二固定孔,且固定螺丝与第二固定孔螺纹配合,从而将两个齿条6牢牢地固定在浮力环体4内部相对的两侧。
请参阅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环101的顶部设置有向外的翻边1011,翻边1011可以避免固定环101完全穿过茶壶的泡茶开口掉进茶壶的内部。固定环101的外侧壁周向设置有多个与茶壶的泡茶开口相配合的弹性卡件1012,固定环101通过弹性卡件1012卡扣在茶壶的泡茶开口上,从而实现将旋转盖子2、底部茶漏3及浮力环体4悬挂在茶壶内部。
请参阅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环101的外侧壁设置有与茶壶的泡茶开口相配合的放置方向定位槽1013。通过固定环101外侧壁上的放置方向定位槽1013可以限制底部茶漏3置于茶壶内的位置,使得用户可以快速准确的将浮力茶漏装配在茶壶内。
请参阅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环101的内部设置有提手1014,提手1014的两端转动安装在固定环101上,提手1014呈M字形,当不使用提手1014时,提手1014会旋转到固定环101的内侧。上述提手1014的设置,方便了固定支架1的取放,而且不会影响壶盖的使用。
请参阅图1、图5、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底部茶漏3开口端相对的两侧分别可拆卸挂接在两个支撑杆1021上,实现底部茶漏3始终在重力的作用下保持水平,并可与固定支架1分离,便于单独对底部茶漏3进行清洗,避免存在清理死角,长期使用后会形成茶渍积累,不够卫生的问题。底部茶漏3在重力的作用下,不管倒茶时固定支架1及水平面怎么倾斜,底部茶漏3始终保持重心向下,位置不变,避免倒茶时茶叶倒出底部茶漏3。同时,采用上述设置的底部茶漏3,使得浮力茶漏可以应用在双底茶壶上,当双底茶壶利用利用泡茶底座摆放时,底部茶漏3完全没入水中,实现冲泡底部茶漏3内的茶叶;当双底茶壶利用茶水分离底座摆放时,底部茶漏3可在保持水平状态下悬空至水位上方,实现茶叶和茶水分离。
具体的,支撑杆1021为端部带半球形的圆柱结构,便于底部茶漏3沿着两个支撑杆1021的中轴线旋转。底部茶漏3开口端相对的两外侧壁设置有竖直设置并与支撑杆1021相配合的挂接滑槽301。固定支架1与底部茶漏3装配时,支撑杆1021沿挂接滑槽301底部进入到挂接滑槽301的内部顶端,从而使底部茶漏3挂在两个支撑杆1021上并可沿两个支撑杆1021的中轴线旋转。固定支架1与底部茶漏3分离时,支撑杆1021沿挂接滑槽301底部滑出即可。采用上述设置的支撑杆1021和挂接滑槽301,便于固定支架1与底部茶漏3装配和分离。
请参阅图1至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旋转盖子2和底部茶漏3均为不锈钢网孔状的中空半球形体,且旋转盖子2的尺寸略大于底部茶漏3,使得底部茶漏3可以设置在旋转盖子2的内侧且旋转盖子2向上翻转180度后可以罩住底部茶漏3的开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浮力茶漏应用在双底茶壶上时,两个连接条102设置在固定环101底部靠近双底茶壶的茶水分离底座一侧,使得底部茶漏3更靠近双底茶壶的茶水分离底座。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壶,包括茶壶本体,茶壶本体上设置有壶嘴和把手,茶壶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与泡茶底座相配合的泡茶开口,泡茶开口上设置有置于茶壶本体内部的上述浮力茶漏以及与泡茶开口相配合的壶盖。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发明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浮力茶漏,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旋转盖子、底部茶漏及浮力环体,所述固定支架底部相对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旋转盖子开口端相对的两侧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杆上,所述底部茶漏位于所述旋转盖子的内侧,且所述底部茶漏开口端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浮力环体围住所述固定支架底部相对的两侧并可沿所述固定支架底部相对的两侧上下移动,所述浮力环体还通过传动件分别与所述旋转盖子开口端相对的两侧连接;
当所述浮力环体上下移动时,所述浮力环体通过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旋转盖子沿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中轴线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力茶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环和设置在所述固定环底部相对的两侧的连接条,所述支撑杆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条的中部内侧,所述浮力环体内部相对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条相配合的滑动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力茶漏,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旋转盖子开口端外部相对的两侧,所述齿轮的中间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杆相配合的转动孔,所述齿条竖直设置在所述浮力环体内部相对的两侧并靠近对应的所述滑动通道,且同一侧的所述齿条和所述齿轮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力茶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的外侧上下两端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浮力环体上下移动的范围的限制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力茶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的内部设置有提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力茶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茶漏开口端相对的两侧分别可拆卸挂接在两个所述支撑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浮力茶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端部带半球形的圆柱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浮力茶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茶漏开口端相对的两外侧壁设置有竖直设置并与所述支撑杆相配合的挂接滑槽,所述支撑杆沿所述挂接滑槽底部进入到所述挂接滑槽的内部顶端,从而使所述底部茶漏挂在两个所述支撑杆上并可沿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中轴线翻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力茶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盖子和所述底部茶漏均为不锈钢网孔状的中空半球形体。
10.一种茶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浮力茶漏。
CN202211484218.XA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浮力茶漏及茶壶 Pending CN1157699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84218.XA CN115769971A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浮力茶漏及茶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84218.XA CN115769971A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浮力茶漏及茶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69971A true CN115769971A (zh) 2023-03-10

Family

ID=85390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84218.XA Pending CN115769971A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浮力茶漏及茶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6997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43327U (zh) 无壳蛋煮蛋器具
CN109512229B (zh) 一种保温杯滤网装置
CN115769971A (zh) 一种浮力茶漏及茶壶
CN201617564U (zh) 一种茶壶
US2020038351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a beverage
CN212261056U (zh) 一种新型泡茶杯
CN216416707U (zh) 一种可拆卸的茶漏和采用该茶漏的泡茶壶
CN209983933U (zh) 一种能够自动沥水的陶瓷茶具
US2013009256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raining and serving a food item
CN216416708U (zh) 一种壶盖和采用该壶盖的泡茶壶
CN209058661U (zh) 一种便于泡茶式陶瓷茶杯
CN208030839U (zh) 一种旋开式半自动茶具
CN210077263U (zh) 三合壶
CN212438126U (zh) 一种便于清洗碎茶的茶杯
CN218551998U (zh) 一种平衡茶漏结构及双底茶壶
CN212521082U (zh) 一种可拆卸的旅行茶杯
CN215016042U (zh) 一种旋转式滤水锅
CN218246929U (zh) 一种可以泡茶的保温壶
CN219877892U (zh) 一种双联茶壶
US20230380621A1 (en)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a beverage
CN216754112U (zh) 一种旋开式半自动茶具
CN102133022A (zh) 茶壶形去油去渣汤勺
CN219699633U (zh) 一种电热水壶
CN210961332U (zh) 一种防止液体溢出的水杯
CN202820687U (zh) 新型泡茶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