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59431B - 一种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建设决策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建设决策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59431B
CN115759431B CN202211472844.7A CN202211472844A CN115759431B CN 115759431 B CN115759431 B CN 115759431B CN 202211472844 A CN202211472844 A CN 202211472844A CN 115759431 B CN115759431 B CN 1157594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
public service
target
region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728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59431A (zh
Inventor
张立恒
荣丽华
胡晓海
白洁
郭丽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147284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594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59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59431A/zh
Priority to NL2035200A priority patent/NL2035200A/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594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594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建设决策方法及系统,属于公共服务组织建设技术领域。包括步骤:获取目标区域公共服务空间现状数据并进行空间测度,得到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获取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空间体系状态,建立对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均等性进行评估;将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与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空间组织进行关联;依据关联结果进行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资源的空间组织建设。本发明能够有效促进低人口密度地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均等性建构与资源优化配置,提升设施布局的适宜性,对规划建设的事后评价与调整提供一个实用的技术支撑。同时,为公共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Description

一种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建设决策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共服务组织建设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建设决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应以居民需求为主导,实施公共服务供需的精准匹配,落实人与空间、群体与个体、个体与个体间的精准对接。
然而,在地广人稀、远离都市的内蒙古草原牧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进展缓慢。以“均等化”为目标的公共服务布局体系,在地理空间上难以落实;以“网络化”为目标的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在社会空间中难以保障;同时,低人口密度的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理论与模式亟待丰富。在现有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建设中,并没有能够准确破解地域空间发展瓶颈,高效引导公共资源在空间中的协同调配与共建共享,精准落实均等化导向下的公共服务供需匹配的技术。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建设决策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建设决策方法及系统,解决现有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建设决策技术存在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建设决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获取目标区域公共服务空间现状数据并进行空间测度,得到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
S200:获取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空间体系状态,建立对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均等性进行评估;
S300:基于所述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以及所述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均等性的评估结果,将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与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空间组织进行关联;
S400:依据关联结果进行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资源的空间组织建设。
优选的,所述S100,包括:
S110:获取目标区域公共服务空间地理现状数据;
S120:基于目标区域公共服务空间地理现状数据,进行目标空间区域的居民点空间离散度解析,计算目标空间区域的居民点空间布局的集聚信息和/或分散信息的任一种信息,得到第一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
S130:基于目标区域公共服务空间地理现状数据,进行目标空间区域的三生空间协调度解析,确定目标空间区域的居民点分布特征与三生空间格局的关系,得到第二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
S140:基于目标区域公共服务空间地理现状数据,进行目标空间区域的空间网络结构解析,构建目标空间区域的居民点网络体系可视化图谱,得到第三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
优选的,所述S120,包括:
S121:基于目标区域公共服务空间地理现状数据,提取居民点质心得到的居民点位置中心点要素;
S122:确定目标范围边界,以每个居民点质心为对象,创建Voronoi多边形集合,分别形成以旗域、乡镇为边界的居民点Voronoi图,利用计算几何中Voronoi图的空间变异系数,判断居民点空间分布集聚状态信息、分散状态信息以及均衡状态信息;
S123:基于居民点空间分布集聚状态信息、分散状态信息以及均衡状态信息判定,在空间变异系数判断集聚程度基础上,得到离散程度信息;
S124:以欧氏距离作为距离衡量指标,通过居民点平均距离、平均重心距离和空间距离标准差计算离散度综合指数,用等权重的方法对指标赋权重,通过标准化的指标数据与对应权重乘积后的加和计算得到离散度综合指数,得到全局Moran'sI指数、Moran散点图、LISA聚类图;
S125:重复S211至S124的步骤,分析居民点规划整合布局后的空间离散状态信息,计算目标空间区域的居民点空间布局的集聚信息和/或分散信息的任一种信息,得到第一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
优选的,所述S130,包括:
S131:基于目标区域公共服务空间地理现状数据,提取用地类型面状数据,并按照用地类型与功能分别划分到生产空间、生态空间以及生活空间中;
S132:通过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中以及生态空间,建立三生空间评价体系指标,并采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三生空间评价体系;
S133:分析建立的三生空间评价体系,分别统计与计算生态空间、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的各项功能指标,并按照MAX-MIN标准化方法进行0-1的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标准化处理,建立三生空间综合评价模型;
S134:根据三生空间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目标空间区域的三生空间协调度解析,确定目标空间区域的居民点分布特征与三生空间格局的关系,得到第二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
优选的,所述S140,包括:
S141:基于目标区域公共服务空间地理现状数据,提取的居民点数据具有个体属性,分析个体在整体空间体系中的作用,形成整体的空间拓扑结构,建构居民点网络;
S142:获取牧民预设范围内的认知距离以及草场边界长度,作为居民点的关联距离,对居民点的影响范围进行叠加,并建立路径联系成牧区居民点关联网络关系图谱;
S143:依据网络关系图谱,统计网络的度、平均聚集系数、网络直径、平均路径长度指标,分析网络的度中心性、中介中心性、权重中心性与紧密中心性,并将中心性指标与居民点布局特征进行关联,在GIS进行网络节点中心性空间可视化,得到居民点网络体系可视化图谱;
S144:基于居民点网络体系可视化图谱,进行空间网络划分;
S145:对目标空间区域的乡村道路、城镇道路和公路道路数据进行遥感影像修复,并新建交通路网数据集,将新建交通路网数据集中的交通路径有效性指标来得到草原牧区城镇的交通网络结构特征;
S146:解析交通网络连通性特征,判断交通网络对居民点的服务能力,利用时空距离来判断空间的关联程度,得到第三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
优选的,所述S200,包括:
S210:获取遥感影像地图中目标空间区域的公共服务空间体系现实状态;
S220:以成本距离、最近距离以及两步移动搜索2SFCA的方法评价目标空间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
S230:以Voronoi图分析以及潜力分析方法评价目标空间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服务范围特征;
S240:确定目标空间区域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以及目标空间区域的公共服务需求主体,利用层次分析AHP对供需指标分别进行评价,得到目标空间区域的供需主体的匹配要素。
优选的,所述S300,包括:基于第一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第二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所述第三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目标空间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目标空间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服务范围特征以及目标空间区域的供需主体的匹配要素,得到离散—协同—网络的动态机制对公共服务的作用逻辑关系。
优选的,所述S400,包括:
S410:基于离散—协同—网络的动态机制对公共服务的作用逻辑关系构建网络动态服务空间组织圈层、离散流动服务空间组织圈层、动态协同服务空间组织圈层,并搭建基础空间模型;
S420:以目标空间区域的牧区居民点为单元,分析空间离散状态下的公共服务设施功能要素与布局模式,得到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内容以及需求特征;
S430:整合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内容以及需求特征,构建公共设施网络动态圈层,确定动态设施布局点、布局范围机服务圈层,按照集中型、协同型以及动态型的功能对公共设施进行建设。
另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建设决策系统,包括:
空间测度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公共服务空间现状数据并进行空间测度,得到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
评估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空间体系状态,建立对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均等性进行评估;
整合模块,与所述空间测度模块以及所述评估模块连接,用于基于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以及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均等性的评估结果,将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与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空间组织进行关联;
处理模块,与所述整合模块连接,用于依据关联结果进行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资源的空间组织建设。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建设决策方法及系统,在低人口密度地区,亟待探索有效的公共服务空间组织模式,在保证时空距离与服务范围的基础上,以服务网络化与流动化为导向,为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的均等化战略与设施布局提供了新的路径与方法。本发明能够有效促进低人口密度地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均等性建构与资源优化配置,提升设施布局的适宜性,对规划建设的事后评价与调整提供一个实用的技术支撑。同时,为公共政策制定(区划轮牧、安居工程、新牧区建设等)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建设决策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空间运行机制对公共服务的作用逻辑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内蒙古牧区公共设施网络动态圈层结构模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建设决策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方面,参见附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建设决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获取目标区域公共服务空间现状数据并进行空间测度,得到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
S200:获取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空间体系状态,建立对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均等性进行评估;
S300:基于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以及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均等性的评估结果,将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与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空间组织进行关联;
S400:依据关联结果进行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资源的空间组织建设。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利用空间模式搭建地理空间现状与空间理论模型间的纽带,揭示地域空间运行中草原牧区的空间现象与空间过程,通过居民点“离散状态解析—协同路径建立—网络体系搭建”的空间逻辑,刻画草原牧区公共服务“流动路径—空间协同—覆盖圈层”的空间模式;
具体的,空间测度方法1:居民点空间离散度解析步骤,用于判断居民点空间分布集聚、分散、均衡状态,验证草原牧区居民点空间布局的“小集聚、大分散”程度,为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提供证据;
具体的,空间测度方法2:三生空间协调度解析步骤,用于提取用地类型面状数据,并按照用地类型与功能分别划分到生产、生态、生活空间中,建立“三生”空间评价体系指标,并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构建三生空间综合评价模型,可视化解析三生空间的不同质量集聚区域的圈层结构,建立草原牧区三生空间协调度模型,明确居民点分布特征与三生空间格局的关系,为草原牧区乡村空间新格局与公共服务空间组织提供体系优化依据;
具体的,空间测度方法3:空间网络结构解析步骤,用于提取的居民点数据具有个体属性,建构居民点网络过程中,居民点布局被视为由若干节点组成的集合,连接路径以节点间的边呈现,从而形成整体的空间拓扑结构;将调研获得的牧民的10km认知距离与遥感影像识别的草场边界长度,作为居民点的关联距离,利用邻接矩阵数据创建网络关系图谱,形成牧区居民点网络关系图谱,统计网络的度、平均聚集系数、网络直径、平均路径长度等指标,分析网络的度中心性、中介中心性、权重中心性与紧密中心性,构建的居民点网络体系可视化图谱,并配合交通网络结构特征验证可以判断,10km-20km的空间连通性集聚特征最为显著,并与空间网络关联距离保持高度一致;
具体的,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均等性评估步骤,用于获取遥感影像地图中落实公共服务空间体系现实状态,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评估,以成本距离、最近距离与两步移动搜索(2SFCA)方法评价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进而分析草原牧区基本公共服务空间可达性特征,为公共服务网络构建提供依据。
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覆盖性评估,以Voronoi图分析与潜力(阻力)分析方法评价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服务范围,进而分析草原牧区基本公共服务空间服务范围特征,为公共服务网络划分提供依据。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供需匹配度评估,将地方政府作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将居民作为公共服务需求主体,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方法对供需指标分别进行评价,并将将单目标模型数据利用指派问题分析模型进行双边匹配求解,最终得到供需主体的匹配要素,为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能力提升与空间布局优化提供依据;
具体的,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与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关联步骤,用于典型草原牧区空间离散的动态机制分析,草原牧区协同的动态机制分析,草原牧区空间网络运行的动态机制体现在社会网络、交通网络、草场利用共同作用下的空间网络化组织过程,论证空间“离散—协同—网络”的动态机制对公共服务的作用逻辑;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资源的空间组织步骤,用于建立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离散—网络”的作用逻辑,以明确公共服务空间节点与流动路径;建立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离散—协同”的作用逻辑,以明确公共服务空间覆盖圈层与动态协同区域;
具体的,三种空间状态相互作用,最终构建出网络动态服务圈层、离散流动服务圈层、动态协同服务圈层三种空间组织圈层,从而提出了典型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模式构建原则、公共服务类别与空间组织模式。草原牧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体系及功能要素构建应满足动态化供给原则、协同化关联原则、差异化配置原则,综合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内容与需求特征,构建公共设施网络动态圈层,确定动态设施布局点、布局范围与服务圈层,按照“集中型、协同型、动态型”功能对公共设施进行布局。
更具体的,居民点空间离散度解析步骤具体包括:
1.依据实时地理国情数据,提取居民点质心得到的居民点位置中心点要素;
2.以旗(县)域和各个苏木的行政边界为目标范围,以每个居民点质心为对象,创建Voronoi多边形集合,分别形成以旗域、乡镇(苏木)为边界的居民点Voronoi图,利用计算几何中Voronoi图的空间变异系数(Cv值),判断居民点空间分布集聚、分散、均衡状态;
3.基于居民点空间布局的离散度判定,在空间变异系数(Cv值)判断集聚程度基础上,利用“最近邻指数”特征值表现离散程度,进一步验证草原牧区居民点空间布局的“小集聚、大分散”程度;
4.基于空间距离的离散度判定,由于草原牧区人口密度较小,居民点通常三个牧户构成其面积较小,地形以平原和缓丘为主,且主要交通网密度较低,在衡量距离时重点考虑以欧氏距离作为主要的距离衡量指标。通过居民点平均距离、平均重心距离和空间距离标准差计算离散度综合指数(DCI),三个指标对DCI的影响程度一致,因此,用等权重的方法对指标赋权重,通过标准化的指标数据与对应权重乘积后的加和计算得到离散度综合指数DCI。空间统计分析重要内容反映在全局Moran'sI指数、Moran散点图、LISA聚类图等几方面内容;
5.重复前述步骤,观察居民点规划整合布局后的空间离散状态,发现规划整合布局后离散状态被放大,资源整合的效率降低,资源配置面临失衡,仍需进一步优化。
更具体的,三生空间协调度解析步骤具体包括:
1.基于实时地理国情数据,提取用地类型面状数据,并按照用地类型与功能分别划分到生产、生态、生活空间中;
2.通过生产空间中,人工牧草地面积、天然牧草地面积、设施农用地、采矿用地面积、人均牧草地面积、生产斑块平均面积、生产斑块分散度指标;生活空间中居民点面积、离主要道路距离、居民点分散度、城镇引力、居民点斑块平均面积指标;生态空间中,草地面积、林地面积、水域湖泊滩涂水库面积、沙地面积、盐碱地面积、风景名胜用地面积、生态空间离散度、生态用地覆盖率指标,建立“三生”空间评价体系指标,并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3.分析过程按照建立的三生空间评价体系,分别统计与计算生态空间、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的各项功能指标,并按照MAX-MIN标准化方法进行0-1的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标准化处理,并进行最终三生空间综合评价;
4.构建三生空间综合评价计算模型,构建的三生空间综合评价计算模型如表1所示:
表1三生空间评价计算模型
5.依据三生空间的功能分类评价与综合评价结果,按照自然断点法进行分类可以发现,不同等级的生活空间的破碎化特征显著,生产空间与生态空间的层次化、类型化集聚特征明显,三生空间的高质量、中等质量与低质量集聚区域呈明显的圈层结构。
6.通过构建基于“生态—生产”、“生产—生活”、“生态—生活”与“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协调度评价体系,建立草原牧区三生空间综合协调度模型,明确居民点分布特征与三生空间格局的关系,思考草原牧区乡村空间新格局的优化方向,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提供体系优化依据。构建的草原牧区三生空间综合协调度模型(考离差系数最小化协调度模型)如表2所示:
表2三生空间综合协调度计算模型
7.依据三生空间综合协调度结果,发现城乡圈层加节点的空间组织形态,与发达地区的城镇相反,城镇、社区空间的整体协调度较低,大部分离散地域的协调度却较高,同时,草原牧区的三生空间协调状态不是多核心圈层结构,而是整体协同的圈层结构。这样的圈层结构特征为草原牧区城镇的三生空间优化提供了新的证据与趋向,也为作为三生空间支撑保障系统的公共服务网络圈层布局提供了依据。
更具体的空间网络结构解析步骤具体包括:
1.在实时地理国情数据中提取的居民点数据具有个体属性,居民点个体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每个个体主动影响其它个体或被动受到影响。因而,对牧区居民点的分析要系统分析其整体关系,分析个体在整体空间体系中的作用,建构居民点网络过程中,居民点布局被视为由若干节点组成的集合,连接路径以节点间的边呈现,从而形成整体的空间拓扑结构;
2.将调研获得的牧民的10km认知距离与遥感影像识别的草场边界长度,作为居民点的关联距离,对居民点的影响范围进行叠加,并建立路径联系。如果范围重叠,则视为居民点间具有相关性,在其邻接矩阵中标定为1,无重叠则标定为0。在建立空间网络体系过程中,将居民点作为接收和传递信息的节点,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将虚拟的“距离意识网络”转化为实体空间网络。利用Pajek软件,导入以每个居民点的影响范围制作的邻接矩阵数据创建网络关系图谱,形成牧区居民点关联网络;
3.依据网络关系图谱,统计网络的度、平均聚集系数、网络直径、平均路径长度等指标,分析网络的度中心性、中介中心性、权重中心性与紧密中心性。同时,将中心性指标与居民点布局特征进行关联,在GIS进行网络节点中心性空间可视化;
4.基于构建的居民点网络体系可视化图谱,点度中心则反映的是局部网络体系居民点的影响能力;中介度中心反映的是整体网络体系中那些能够控制资源流动与配置的居民点,公共设施配置可在中介中心较强区域进行动态布局;紧密度中心则反映在整体网络体系中,为避免受到其它居民点影响而表现出整合临近居民点资源的趋势,可进行空间网络划分,公共设施配置可利用其整合资源优势,在不同居民点中进行协同布局;
5.在实时地理国情数据中目标空间区域的乡村道路、城镇道路和公路道路数据,并结合遥感影像进行修复,并新建交通路网数据集。由于草原牧区的重要生活生产集聚区是交通网络中的节点,节点间的物质空间有效联系就是空间网络的路径。通过分析目前交通网络体系中的交通回路,交通节点的道路连接数量与被连接程度,交通路径有效性等指标来描述草原牧区城镇的交通网络结构特征,具体的交通网络特征指标参见表3所示,。
表3交通网络特征指标
6.解析交通网络密度特征,依据公路与乡村道路的实际使用情况,针对道路等级进行权重赋值,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对交通网络密度特征进行分析,考虑到道路等级,GIS核密度分析中对不同等级的道路进行加权处理,生成道路网络加权核密度。依据结果可以判断,在草原牧区的交通网络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强调城乡间主要交通联系,还要强化交通体系与生产资料(草场)分布间的关系,增加人地空间互动的可能,提升空间的使用效率。
7.解析交通网络连通性特征,判断交通网络对居民点的服务能力,利用时空距离来判断空间的关联程度。时间上按照实际道路分布反映居民点与交通网络的最短时间连通特征(依据实际道路的通行情况,公路采用60km/小时的通行速度,乡村道路采用30km/小时的通行速度进行测算);空间上按照实际道路分布放映居民点与交通网络的最短距离连通特征,依据结果可以判断,10km-20km的空间连通性集聚特征最为显著,并与空间网络关联距离保持高度一致。
更具体的,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均等性评估步骤具体包括:
1.依据地方政策与上位规划资料,结合地方统计数据,在遥感影像地图中落实公共服务空间体系现实状态,基本公共服务类型主要侧重主要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与社会保障服务;
2.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评估,以成本距离、最近距离与两步移动搜索(2SFCA)方法评价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进而分析草原牧区基本公共服务空间可达性特征,为公共服务网络构建提供依据。道路交通矢量数据转化为30×30m一个像元的栅格数据,并认为网格内部的可达性一致,按照公路60km/h,乡村道路30km/h的交通速度,利用栅格数据中最短时间的路径选择,对旗域内的交通道路网络进行时间成本距离分析,得出到达每一个公共服务设施点到的时间,形成到达设施点的时间成本,进而反映设施点的可达性特征。最近距离分析是基于空间几何距离分析,利用GIS中近邻分析,按照最近距离关系得到居民点与各类设施的空间分布关系,通过统计公共服务设施点服务的近邻居民点数量反映其服务能力。两步移动搜索法按照重力模型原理,使每个公共服务设施点,按照一定半径搜索居民点(需求点),利用每个公共服务设施点的供需比来反映服务能力,计算每个居民点的供需比,并对搜索半径内的每个公共服务设施的供需比进行汇总,用以评价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不同类型等级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具有差异性。分析中,医疗设施按照30分钟覆盖范围,即30km的服务半径进行赋值计算评价;文化体育设施,考虑到实际使用状况,按照60分钟的覆盖范围,即60km的服务半径进行赋值计算评价,教育设施考虑到周边嘎查(村庄)实际使用状况按照60分钟的覆盖范围,即60km的服务半径进行赋值计算评价。
3.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覆盖性评估,以Voronoi图分析与潜力(阻力)分析方法评价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服务范围,进而分析草原牧区基本公共服务空间服务范围特征,为公共服务网络划分提供依据。通过比较Voronoi图单元面积与服务潜力分析单元面积,Voronoi图单元内居民点数量与服务潜力分析单元内居民点数量,分析数量的接近程度,从而说明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的有效性。比较的量值相差越小,说明公共服务设施的理想覆盖程度与实际的覆盖潜力越接近,公共服务覆盖的有效性越强;
4.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供需匹配度评估,将地方政府作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形成供给政策、供给资金、部门职能、供给硬件条件、供给软件条件、供给设施种类与满意度反馈7项供给评价指标;将居民作为公共服务需求主体,形成主体差异性、空间布局、时间安排、经济能力与服务质量5项需求评价指标,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方法对供需指标分别进行评价,依据比较矩阵计算指标权重,进而将指标权重排序作为供需匹配分析的依据,分析目前的供需匹配要素与匹配程度。分析过程首先依据AHP评价的权重结果,建立供需关系矩阵,构建供需双目标模型,其次,将供需双边进行等权重线性加权,并进行模型的单目标转化,得到系数矩阵,最后将单目标模型数据利用指派问题分析模型进行双边匹配求解,最终得到供需主体的匹配要素,为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能力提升与空间布局优化提供依据。
更具体的,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与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关联步骤具体包括:
1.根据空间测度方法1的内容,进行测度分析可以发现,典型草原牧区空间离散的动态机制。空间离散状态决定了草原牧区空间要素间的结构关系与运行方式。居民点空间分布离散程度对协调空间布局、平衡公共资源产生重要影响,为离散度与网络节点度的关联分析提供依据。
首先,乡镇(苏木)尺度上,通过比较空间变异系数与高低聚类特征,居民点现状空间布局表现出显著的“小集聚、大分散”特征。居民点规划整合使空间离散特征被进一步强化,空间整体离散状态被放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资源整合的效率降低,资源配置面临失衡。因此,在乡镇(苏木)尺度上的离散空间区划,不能单纯以行政区划和空间变异系数作为依据。分析中,在居民点现状空间布局基础上,对空间离散度指数(DCI)进行测定,按照离散程度进行分级,并作为空间离散区划的基础。其次,村庄(嘎查)尺度上,现状居民点的相对离散程度在空间上呈现带状集聚交错形态,而居民点规划整合后,空间离散区划特征明显,可以对乡镇(苏木)层面的空间离散区划进行优化,并明确村庄(嘎查)层面综合离散度分析的重要性。同时,Moran散点图和LISA聚类图揭示离散度指数(DCI)的内在关系,进而找到空间中重要的集聚或离散区域。
2.根据空间测度方法2的内容,进行测度分析可以发现,典型草原牧区协同的动态机制。空间协同状态强化了草原牧区空间要素的关联程度与层次圈层。三生空间的综合评价有利于挖掘空间发展的潜力,其协调度有助于明确居民点分布特征与三生空间格局的关系,从而在不同空间效能的作用下,揭示不同空间的协调关系与层次分级特征。
具体的,首先,“三生”空间评价在村庄(嘎查)尺度上展开,典型草原牧区各村庄(嘎查)生产空间的发展水平较高,且优于生态与生活空间。生活空间的破碎化特征显著,生产空间与生态空间的层次化、类型化集聚特征明显。因此,在空间离散的状态下,草原牧区的空间圈层依然存在,且三生空间的利用状态是影响空间圈层特征的主要因素。其次,“三生”空间协调,表现为大规模生产空间与小规模生活空间的协调;大规模生态与生产空间的单一脆弱性;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发展的负向关系。“三生”空间综合协调,表现为整体协同的圈层结构,这样的圈层结构特征为草原牧区三生空间优化提供了新的证据与趋向,也为作为三生空间支撑保障系统的公共服务圈层布局提供了依据。
3.根据空间测度方法3的内容,进行测度分析可以发现,典型草原牧区空间网络运行的动态机制体现在社会网络、交通网络、草场利用共同作用下的空间网络化组织过程。这种空间网络既是网络化的社会空间组织,也是地理空间相连结的物质空间组织。网络运行过程以草原牧区牧民的社会生活与生产关系为基础动力,在遵从传统差序格局的基础上,依据亲缘、地缘、业缘的生产资料整合与利益互动持续运行,并在空间中得到反馈。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首先,调查统计的10km认知距离可以作为居民点邻接关系的判断依据,从而建立人地互动、传递信息的空间网络体系,并判断草原牧区空间网络特征。同时,影响内蒙古牧区居民点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草场的分布形态,草场家庭承包制实施以草定牧,每户的面积约1至2万亩,散点定居生产流线使草场分布呈现交错、放射形态,按照遥感影像识别的草场边缘可以整合抽象为20km、10km、5km三种形式矩形网络。其次,综合比较认知距离形成的社会网络与草场分布形成的不同尺度草场划分矩形网络,明确10km至20km空间距离在典型草原牧区空间网络构建中的作用。验证10km至20km空间距离在空间网络构建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20km比较10km空间联系的网络中心度、紧密度、权重度中心的空间分布状态得到明显强化,且中介度中心区域增加趋势明显,空间网络系统性与稳定性被强化。10km(半径)认知距离形成的20km(直径)实际覆盖距离、草场边界划定、交通网络连通特征相吻合,20km空间联系距离应被作为完整性、稳定性空间网络测度与构建的重要依据。
4.根据空间测度1-3内容,论证空间“离散—协同—网络”的动态机制对公共服务的作用逻辑。牧区居民点规模小、布局松散,在公共设施供给与空间组织中,应适当改变传统的层级配置方式,主动适应草原牧区公共设施“动态协同”服务需求。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的落实,仍然需要增强符合地域发展需求的适宜性方法,动态、流动的公共服务形式是解决低人口密度的草原牧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途径。分析过程试图利用空间“离散—协同—网络”状态的解析,参见附图2所示,为空间运行机制对公共服务的作用逻辑图,分析“离散—协同—网络”三种空间状态下的空间互动机制,建立动态机制对公共服务的作用逻辑。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首先,从解决空间离散约束的问题出发,按照居民点空间网络的节点关联与公共服务的空间流动逻辑,建立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的网络体系,以明确公共服务空间节点与流动路径。有效地将“苏木—嘎查—小组”层级模式转变为居民点圈层网络模式。其次,从挖掘空间协同的动态能力出发,按照“三生”空间协同的面域邻接与公共服务的空间覆盖逻辑,建立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的协同体系,以明确公共服务空间覆盖圈层与动态协同区域。最终,将公共服务的“集中型、协同型、动态型”功能进行空间组织,从而构建网络动态服务圈层、离散流动服务圈层、动态协同服务圈层。
更具体的,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资源的空间组织步骤步具体包括:
1.根据测度方法1-3可以证明空间“离散—协同—网络”动态机制对公共服务的作用逻辑。从解决空间离散约束的问题出发,建立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离散—网络”的作用逻辑,以明确公共服务空间节点与流动路径;从挖掘空间协同的动态能力出发,建立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离散—协同”的作用逻辑,以明确公共服务空间覆盖圈层与动态协同区域;三种空间状态相互作用,最终构建出网络动态服务圈层、离散流动服务圈层、动态协同服务圈层三种空间组织圈层,从而提出了典型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模式构建原则、公共服务类别与空间组织模式。通过多个维度的空间解析,为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模式的提出,搭建基础空间平台。
2.草原牧区空间协调性、人口安居性与流动性对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影响,空间网络结构将对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产生深远影响。基于对草原牧区空间运行机制的分析,草原牧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体系及功能要素构建应满足动态化供给原则、协同化关联原则、差异化配置原则。
3.草原牧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要以“区域协同性”、“动态共享性”为基础,以牧区居民点为单元,思考空间离散状态下的公共服务设施功能要素与布局模式,提高牧区公共服务的地域适宜性。将“苏木—嘎查—小组”层级模式转变为居民点圈层网络模式(图),综合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内容与需求特征,构建公共设施网络动态圈层,参见附图3所示,为内蒙古牧区公共设施网络动态圈层结构模式图,确定动态设施布局点、布局范围与服务圈层,按照“集中型、协同型、动态型”功能对公共设施进行布局。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目标空间区域基于离散区划的公共服务离散流动模式,用于按照“规模等级性、协同性、流动性、弹性”等服务功能,在分区特征基础上,依据三个主体圈层与空间关联重点区域的联系,建立设施协同、设施流动、设施集聚的路径,形成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的离散流动圈层模式;目标空间区域基于三生协调的公共服务动态协同模式,用于依据村域尺度的三生空间协同评价结果,将主要社区弹性公共服务设施点置于空间离散区域与圈层过度边缘;将重点城镇规模等级性设施置于协同圈层,并用苏木乡镇协同性公共服务设施加以关联;将流动性公共服务设施置于离散圈层,以满足离散区域的服务需求;将苏木乡镇规模等级性公共服务设施置于集聚圈层,增强设施服务能力。在圈层特征基础上,以同心圈层间联系建立设施协同路径,形成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的动态协同圈层模式;目标空间区域基于网络运行的公共服务网络动态模式,用于依据空间离散、协同、集聚区域分布特征,形成乡镇(苏木)协同性设施与社区弹性设施布局主导的动态协同性服务单元(圈层);重点城镇规模等级性设施布局主导的规模等级性服务单元(圈层);居民点流动性设施布局主导的动态流动性服务单元(圈层),并依据网络节点路径建立设施关联路径,形成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的网络动态圈层模式;目标空间区域基于流空间特征的公共服务流动圈层模式,用于分析的公共服务空间网络动态圈层模式、离散流动圈层模式、动态协同圈层模式分别作用于空间离散性与网络性相互作用界面、空间离散性界面、空间离散性与协调性相互作用界面,依据空间离散性与网络性、协调性的负向作用关系,在三维空间中形成有效的流空间区域。同时,将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三种模式投射于该区域进行叠加,依据重合节点、路径区域,判断集聚性、协同性、流动性设施布局方式,形成具有流空间特征的公共服务空间流动圈层模式;空间模式的适用性,用于同类型地域模式与方法输出。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目标空间区域基于离散区划的公共服务离散流动模式具体包括:
1.依据空间测度方法1与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均等性评估结果,综合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覆盖性与供需匹配状态评价结果,在确定圈层与区域划分、设施类型与服务能力、设施关联与流动路径时,按照空间离散的分区导向将整体区域划分为离散区域、协同区域、集聚区域,并选择不同类型设施加以配置。
2.依托空间测度方法1法人居民点布局的离散状态,将重要社区弹性公共服务设施点连接,形成圈层区域分界线;将三个圈层靠近分界线的中心镇与苏木(乡镇)关联,形成空间关联重点区域。按照“规模等级性、协同性、流动性、弹性”等服务功能,在分区特征基础上,依据三个主体圈层与空间关联重点区域的联系,建立设施协同、设施流动、设施集聚的路径,形成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的离散流动圈层模式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目标空间区域基于三生协调的公共服务动态协同模式具体包括:
1.依据空间测度方法2的结果,草原牧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空间离散状态需要用协同的方式增强空间的联动性,通过三生空间的功能分类与综合评价可以发现,三生空间的层次化圈层与类型化集聚特征显著。生态、生产和生活的空间载体是土地功能的重要体现,公共服务的空间载体是空间协同的重要保障,草原牧区的整体空间协调体系,将改变人们对于空间协同结构的认识,形成新的圈层体系。
2、依据空间测度方法2三生空间评价与协同度模型结果,圈层特征表现为:高协同度的离散圈层,圈层高度依赖草场分布形态,为适应居民点分布的高离散形态,公共服务设施以流动性公共服务为主;中等协同度的协同圈层,高度依赖交通联通性,通过交通体系的横向与纵向联系,强化不同圈层间的协同程度,公共服务设施以协同性公共服务为主;低协同度的集聚圈层,高度依赖居民点建设,为了强化其生活服务功能,公共服务设施以规模等级性公共服务为主,综合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覆盖性与供需匹配状态评价结果,划分离散圈层、协同圈层、集聚圈层,并选择不同类型设施加以配置。
3依托空间测度方法2村域尺度的三生空间协同评价结果,将主要社区弹性公共服务设施点置于空间离散区域与圈层过度边缘;将重点城镇规模等级性设施置于协同圈层,并用苏木乡镇协同性公共服务设施加以关联;将流动性公共服务设施置于离散圈层,以满足离散区域的服务需求;将苏木乡镇规模等级性公共服务设施置于集聚圈层,增强设施服务能力。在圈层特征基础上,以同心圈层间联系建立设施协同路径,形成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的动态协同圈层模式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目标空间区域基于网络运行的公共服务网络动态模式具体包括:
1.依据空间测度方法3的结果,在认知距离的基础上,利用草场分布与交通网络特征进行空间验证,构建牧区居民点空间网络体系,从而实现公共服务在空间网络体系中的动态组织。从居民点空间网络的节点度分析可以看出,空间布局分析由层次等级中心向空间网络节点转换的重要性。对于形成总体结构稳定,布局灵活的网络体系,需要在整体网络体系中强化节点的中心性与连通性,充分发挥网络节点(居民点)的中介作用。对于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在受到自然条件与生产方式影响时,通过灵活的空间配置,强化网络体系中重要节点的作用,从而增强空间网络中介中心节点的媒介能力,形成整体系统稳定、局部节点动态的设施布局体系。
2.空间测度方法3在构建居民点网络体系中,点度中心反映的是局部网络体系居民点的影响力,公共服务空间组织中可利用其影响力,优化不同类型服务配置的区域划分;中介度中心反映的是整体网络体系中那些能够控制资源流动与配置的居民点,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可在中介中心较强区域进行动态协同布局;紧密度中心则反映在整体网络体系中,为避免受到其它居民点影响而表现出整合临近居民点资源的趋势,可进行空间网络划分并建立圈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可利用其整合资源优势,在不同居民点中进行圈层协同组织。
依据空间测度方法1、空间测度方法2以及空间测度方法3的结果的空间离散、协同、集聚区域分布特征,形成乡镇(苏木)协同性设施与社区弹性设施布局主导的动态协同性服务单元(圈层);重点城镇规模等级性设施布局主导的规模等级性服务单元(圈层);居民点流动性设施布局主导的动态流动性服务单元(圈层),并依据网络节点路径建立设施关联路径,形成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的网络动态圈层模式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目标空间区域基于流空间特征的公共服务流动圈层模式具体包括:
1.依据权目标空间区域基于离散区划的公共服务离散流动模式、目标空间区域基于三生协调的公共服务动态协同模式以及目标空间区域基于网络运行的公共服务网络动态模式分析发现,空间离散性与网络性关联产生高效流动路径,空间离散性与协调性关联产生弹性共享路径,空间离散性、协调性与网络性的作用关系与流空间的特征具有一致性。
2.利用流空间特征分析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模式,目的是利用要素流动突破空间离散性带来的设施布局发展瓶颈,以社会网络的认知信息与交通网络的路径连通性为基础,形成有目的、可变化的动态模式。在草原牧区空间体系构建过程中,这种体系具有主动适应性,网络化的逻辑将改变空间生产、文化认知的过程与结果,进而影响空间关系整合与空间结构体系。
3.流空间体系主要依据社会网络体系而产生,更多考虑了外部连结性,提高了空间区位选择的自由度,但不是完全摒弃了空间的等级与圈层结构体系,而是对现实条件下空间体系重构途径的一种思考。
4.空间网络的集聚与扩散效应是一体化空间结构中要素流动产生的,网络的等级结构是节点功能与关联程度所决定的,随着节点集聚与扩散效应的改变,网络的等级结构也会发生变化,这恰恰是空间网络系统稳定性的一种体现,并反复出现“替代—分解—重组”的空间演变过程。这个过程在公共服务空间布局中将表现为由依赖具体设施向依赖流动空间转变,空间体系从等级圈层向“等级+圈层+网络”化转变,最终形成“紧凑组团+空间网络”形态。对应于草原牧区空间结构,将网络关联性与区域协同性作为产生要素流动的影响因素,建立空间离散形态条件下二者的关联性,形成三要素共同作用的三维空间结构模式与流空间区域。
5、依据公共服务空间网络动态圈层模式、离散流动圈层模式、动态协同圈层模式分别作用于空间离散性与网络性相互作用界面、空间离散性界面、空间离散性与协调性相互作用界面,依据空间离散性与网络性、协调性的负向作用关系,在三维空间中形成有效的流空间区域。同时,将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三种模式投射于该区域进行叠加,依据重合节点、路径区域,判断集聚性、协同性、流动性设施布局方式,形成具有流空间特征的公共服务空间流动圈层模式。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空间模式的适用性具体包括:
依据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围绕“空间测度”、“空间模式”,从宏观尺度到微观尺度,按照空间多尺度演化逻辑,将地域空间分析延伸到典型空间分析,从空间运行的动态机制到公共服务的空间模式。按照空间特征反馈于空间需求的逻辑,将空间测度作用于空间模式,最终形成对典型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模式的抽象解析。分析并没有按照公共服务配置的典型范式,直接分析草原牧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体系。由于既有基于空间分布特征形成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人口规模与圈层半径标准,不能直接匹配于草原牧区城乡空间格局,因此,必须在解析地域空间格局的基础上,重构典型草原牧区的空间模式,进而有效承载地域适宜性的公共服务需求,并形成草原牧区的公共服务空间组织模式,进行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资源的空间组织建设。
本发明以突破地域空间发展瓶颈为目标,公共服务需求牵引为导向,利用空间模式,搭建地理空间现状与空间理论模型间的纽带,揭示地域空间运行中草原牧区的空间现象与空间过程。按照居民点“离散状态解析—协同路径建立—网络体系搭建”的空间逻辑,刻画低人口密度地区公共服务“流动路径—空间协同—覆盖圈层”的空间组织模式。信息时代,空间网络连接的空间关系呈现出一种流空间形态并深刻影响着地域空间的发展与演化。低人口密度地区公共服务空间模式的建立,应将空间网络与社会网络作为公共服务的空间载体,流要素(流动性服务)仍要依据空间载体来流动。同时,依据空间网络性、离散性、协调性的作用关系,构建出低人口密度地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模式,进而归纳出公共服务动态化空间组织的适宜方法与模式。
另一方面,参见附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建设决策系统,包括:
空间测度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公共服务空间现状数据并进行空间测度,得到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
评估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空间体系状态,建立对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均等性进行评估;
整合模块,与空间测度模块以及评估模块连接,用于基于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以及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均等性的评估结果,将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与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空间组织进行关联;
处理模块,与整合模块连接,用于依据关联结果进行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资源的空间组织建设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建设决策方法及系统,在低人口密度地区,亟待探索有效的公共服务空间组织模式,在保证时空距离与服务范围的基础上,以服务网络化与流动化为导向,为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的均等化战略与设施布局提供了新的路径与方法。本发明能够有效促进低人口密度地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均等性建构与资源优化配置,提升设施布局的适宜性,对规划建设的事后评价与调整提供一个实用的技术支撑。同时,为公共政策制定(区划轮牧、安居工程、新牧区建设等)提供依据。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建设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获取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空间现状数据并进行空间测度,得到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包括:
S110:获取目标区域公共服务空间地理现状数据;
S120:基于目标区域公共服务空间地理现状数据,进行目标空间区域的居民点空间离散度解析,计算目标空间区域的居民点空间布局的集聚信息和/或分散信息的任一种信息,得到第一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
S130:基于目标区域公共服务空间地理现状数据,进行目标空间区域的三生空间协调度解析,确定目标空间区域的居民点分布特征与三生空间格局的关系,得到第二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
S140:基于目标区域公共服务空间地理现状数据,进行目标空间区域的空间网络结构解析,构建目标空间区域的居民点网络体系可视化图谱,得到第三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
S200:获取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空间体系状态,对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均等性进行评估,包括:
S210:获取遥感影像地图中目标空间区域的公共服务空间体系现实状态;
S220:以成本距离、最近距离以及两步移动搜索2SFCA的方法评价目标空间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
S230:以Voronoi图分析以及潜力分析方法评价目标空间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服务范围特征;
S240:确定目标空间区域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以及目标空间区域的公共服务需求主体,利用层次分析AHP对供需指标分别进行评价,得到目标空间区域的供需主体的匹配要素;
S300:基于所述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以及所述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均等性的评估结果,将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与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空间组织进行关联,包括:基于第一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第二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所述第三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目标空间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目标空间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服务范围特征以及目标空间区域的供需主体的匹配要素,得到“离散—协同—网络“的动态机制对公共服务的作用逻辑关系;
S400:依据关联结果进行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资源的空间组织建设,包括:
S410:基于离散—协同—网络的动态机制对公共服务的作用逻辑关系构建网络动态服务空间组织圈层、离散流动服务空间组织圈层、动态协同服务空间组织圈层,并搭建基础空间模型;
S420:以目标空间区域的牧区居民点为单元,分析空间离散状态下的公共服务设施功能要素与布局模式,得到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内容以及需求特征;
S430:整合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内容以及需求特征,构建公共设施网络动态圈层,确定动态设施布局点、布局范围机服务圈层,按照集中型、协同型以及动态型的功能对公共设施进行建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建设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0,包括:
S121:基于目标区域公共服务空间地理现状数据,提取居民点质心得到的居民点位置中心点要素;
S122:确定目标范围边界,以每个居民点质心为对象,创建Voronoi多边形集合,分别形成以旗域、乡镇为边界的居民点Voronoi图,利用计算几何中Voronoi图的空间变异系数,判断居民点空间分布集聚状态信息、分散状态信息以及均衡状态信息;
S123:基于居民点空间分布集聚状态信息、分散状态信息以及均衡状态信息判定,在空间变异系数判断集聚程度基础上,得到离散程度信息;
S124:以欧氏距离作为距离衡量指标,通过居民点平均距离、平均重心距离和空间距离标准差计算离散度综合指数,用等权重的方法对指标赋权重,通过标准化的指标数据与对应权重乘积后的加和计算得到离散度综合指数,得到全局Moran'sI指数、Moran散点图、LISA聚类图;
S125:重复S121至S124的步骤,分析居民点规划整合布局后的空间离散状态信息,计算目标空间区域的居民点空间布局的集聚信息和/或分散信息的任一种信息,得到第一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建设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30,包括:
S131:基于目标区域公共服务空间地理现状数据,提取用地类型面状数据,并按照用地类型与功能分别划分到生产空间、生态空间以及生活空间中;
S132:通过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以及生态空间,建立三生空间评价体系指标,并采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三生空间评价体系;
S133:分析建立的三生空间评价体系,分别统计与计算生态空间、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的各项功能指标,并按照MAX-MIN标准化方法进行0-1的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标准化处理,建立三生空间综合评价模型;
S134:根据三生空间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目标空间区域的三生空间协调度解析,确定目标空间区域的居民点分布特征与三生空间格局的关系,得到第二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建设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40,包括:
S141:基于目标区域公共服务空间地理现状数据,提取的居民点数据具有个体属性,分析个体在整体空间体系中的作用,形成整体的空间拓扑结构,建构居民点网络;
S142:获取牧民预设范围内的认知距离以及草场边界长度,作为居民点的关联距离,对居民点的影响范围进行叠加,并建立路径联系成牧区居民点关联网络关系图谱;
S143:依据网络关系图谱,统计网络的度、平均聚集系数、网络直径、平均路径长度指标,分析网络的度中心性、中介中心性、权重中心性与紧密中心性,并将中心性指标与居民点布局特征进行关联,在GIS进行网络节点中心性空间可视化,得到居民点网络体系可视化图谱;
S144:基于居民点网络体系可视化图谱,进行空间网络划分;
S145:对目标空间区域的乡村道路、城镇道路和公路道路数据进行遥感影像修复,并新建交通路网数据集,将新建交通路网数据集中的交通路径有效性指标来得到草原牧区城镇的交通网络结构特征;
S146:解析交通网络连通性特征,判断交通网络对居民点的服务能力,利用时空距离来判断空间的关联程度,得到第三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建设决策方法的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建设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间测度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空间现状数据并进行空间测度,得到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公共服务空间地理现状数据;
基于目标区域公共服务空间地理现状数据,进行目标空间区域的居民点空间离散度解析,计算目标空间区域的居民点空间布局的集聚信息和/或分散信息的任一种信息,得到第一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
基于目标区域公共服务空间地理现状数据,进行目标空间区域的三生空间协调度解析,确定目标空间区域的居民点分布特征与三生空间格局的关系,得到第二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
基于目标区域公共服务空间地理现状数据,进行目标空间区域的空间网络结构解析,构建目标空间区域的居民点网络体系可视化图谱,得到第三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
评估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空间体系状态,对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均等性进行评估,包括:
获取遥感影像地图中目标空间区域的公共服务空间体系现实状态;
以成本距离、最近距离以及两步移动搜索2SFCA的方法评价目标空间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
以Voronoi图分析以及潜力分析方法评价目标空间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服务范围特征;
确定目标空间区域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以及目标空间区域的公共服务需求主体,利用层次分析AHP对供需指标分别进行评价,得到目标空间区域的供需主体的匹配要素;
整合模块,与所述空间测度模块以及所述评估模块连接,用于基于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以及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均等性的评估结果,将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与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空间组织进行关联,包括:基于第一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第二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所述第三目标空间区域空间测度信息、目标空间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目标空间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服务范围特征以及目标空间区域的供需主体的匹配要素,得到“离散—协同—网络“的动态机制对公共服务的作用逻辑关系;
处理模块,与所述整合模块连接,用于依据关联结果进行目标空间区域公共服务资源的空间组织建设,包括:
基于离散—协同—网络的动态机制对公共服务的作用逻辑关系构建网络动态服务空间组织圈层、离散流动服务空间组织圈层、动态协同服务空间组织圈层,并搭建基础空间模型;
以目标空间区域的牧区居民点为单元,分析空间离散状态下的公共服务设施功能要素与布局模式,得到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内容以及需求特征;
整合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内容以及需求特征,构建公共设施网络动态圈层,确定动态设施布局点、布局范围机服务圈层,按照集中型、协同型以及动态型的功能对公共设施进行建设。
CN202211472844.7A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建设决策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57594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72844.7A CN115759431B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建设决策方法及系统
NL2035200A NL2035200A (en) 2022-11-16 2023-06-28 A decision-making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the space organiz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ervices in the grassland and pastoral area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72844.7A CN115759431B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建设决策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59431A CN115759431A (zh) 2023-03-07
CN115759431B true CN115759431B (zh) 2023-09-12

Family

ID=85335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72844.7A Active CN115759431B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建设决策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59431B (zh)
NL (1) NL203520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05036A (zh) * 2023-08-28 2023-09-26 安徽中科蓝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动车排放评估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1312A (zh) * 2014-05-27 2014-08-06 武汉大学 一种村镇网络节点辐射域导向的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方法
CN106447573A (zh) * 2016-09-08 2017-02-22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公共设施差异性的空间可达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0334864A (zh) * 2019-07-03 2019-10-15 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gis的多规合一城乡空间分区划定的方法
CN112966899A (zh) * 2021-02-03 2021-06-15 北京大学 一种影响人口密度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决策方法
CN113343164A (zh) * 2021-05-19 2021-09-03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农村居民点社会网络建模方法
CN114066272A (zh) * 2021-11-19 2022-02-18 南京大学 基于人流网络分析的社区公服设施评估方法和系统
CN114202249A (zh) * 2022-01-18 2022-03-18 太原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供需平衡模型
CN114202146A (zh) * 2021-10-22 2022-03-18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村镇社区公共服务便利性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14254893A (zh) * 2021-12-10 2022-03-2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城市公益性服务设施空间服务绩效获取方法
CN114330994A (zh) * 2021-11-22 2022-04-12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81550A (zh) * 2022-07-12 2022-08-09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基于空间信息的资源均衡化调配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1312A (zh) * 2014-05-27 2014-08-06 武汉大学 一种村镇网络节点辐射域导向的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方法
CN106447573A (zh) * 2016-09-08 2017-02-22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公共设施差异性的空间可达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0334864A (zh) * 2019-07-03 2019-10-15 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gis的多规合一城乡空间分区划定的方法
CN112966899A (zh) * 2021-02-03 2021-06-15 北京大学 一种影响人口密度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决策方法
CN113343164A (zh) * 2021-05-19 2021-09-03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农村居民点社会网络建模方法
CN114202146A (zh) * 2021-10-22 2022-03-18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村镇社区公共服务便利性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14066272A (zh) * 2021-11-19 2022-02-18 南京大学 基于人流网络分析的社区公服设施评估方法和系统
CN114330994A (zh) * 2021-11-22 2022-04-12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54893A (zh) * 2021-12-10 2022-03-2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城市公益性服务设施空间服务绩效获取方法
CN114202249A (zh) * 2022-01-18 2022-03-18 太原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供需平衡模型
CN114881550A (zh) * 2022-07-12 2022-08-09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基于空间信息的资源均衡化调配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草原牧区居民点空间离散度与网络构建关联分析";张立恒,赵天宇,荣丽华;《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51卷(第2期);第202-21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59431A (zh) 2023-03-07
NL2035200A (en) 2023-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72170B (zh) 一种基于Louvain算法的交通小区划分系统
CN109636150A (zh) 一种智慧城市“多规合一”评价体系的建立方法及其系统
Li et al. Integrated co-evolution model of land use and traffic network design
Jin et al. 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ing data: exploration into use of doubly constrained gravity model for origin–destination estimation
Zhao et al.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evolution of OpenStreetMap road networks in Beijing
Zhang et al. Green travel mobility of dockless bike-sharing based on trip data in big cities: A spatial network analysis
CN115759431B (zh) 一种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建设决策方法及系统
Yue et al. Detecting clusters over intercity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using K-shortest paths and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 case study of mainland China
CN115860520B (zh) 一种高铁枢纽与城市公共交通动静态时空可达性评估方法
Song et al. Personalized poi recommendation based on check-in data and geographical-regional influence
Lobsang et al.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urban people flow from a complex network perspective
CN113743659B (zh) 一种基于成分法和马尔可夫元胞自动机的城市布局预测方法及应用
Zhang et al. Unveiling transit mobility structure towards sustainable cities: An integrated graph embedding approach
Xiao et al. Does the culture service supply of green spaces match the demand of residents in a new district? A perspective from China.
Gu et al. Predicting the network shift of large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 using the deep-learning gravity model: A perspective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Zhang et al. A multi-objective site selection of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based on NSGA-II
Massobrio et al. A parallel micro evolutionary algorithm for taxi sharing optimization
Xi et al. Measuring urban space of flows in information era: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Nanjing, China
Hong et al. Carbon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trip based on multi-layer network modeling
Zhou et al. Population mobility network and spatial accessibility based on peer-to-peer interactive energy management
Hu et al. The communities detection of the tourist flow network using mobile signaling data in Nanjing, China
Chunaev et al. Role discovery in node-attributed public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the model description
Jiang et al. Improved F‐DBSCAN for Trip End Identification Using Mobile Phone Data in Combination with Base Station Density
Grzybek et al. Detection of stable mobile communities in 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
Jiao [Retracted] Optimiz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h in Western Region under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ased on Intelligent Internet of Thing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