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30994A - 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30994A
CN114330994A CN202111388599.7A CN202111388599A CN114330994A CN 114330994 A CN114330994 A CN 114330994A CN 202111388599 A CN202111388599 A CN 202111388599A CN 114330994 A CN114330994 A CN 1143309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public service
service
coverage rate
to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885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30994B (zh
Inventor
王凯
贾鹏飞
徐辉
张永波
胡文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 Design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 Desig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 Design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 Design
Priority to CN20211138859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309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30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0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30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09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目标城市的类型和待布局的公共服务设施类型,并依此确定公共服务设施的预估数量和预估位置;根据服务半径确定其缓冲区,并计算缓冲区面积和缓冲区服务人数;基于泰森多边形算法得到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区,并计算服务区面积和服务区服务人数;根据缓冲区面积、缓冲区服务人数、服务区面积以及服务区服务人数确定其有效面积覆盖率和有效人口覆盖率,并结合总面积和总人口,确定总面积覆盖率和总人口覆盖率;根据上述覆盖率,对预估数量和预估位置进行调整。本申请可以准确计算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范围的覆盖率,从而对城市进行更为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Description

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城市规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和相关中介机构履行法定职责,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要求,为其提供帮助或者办理有关事务的行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幼儿园、中小学、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文化体育等设施。
在对城市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时,通常从公共服务设施在空间分布的均等性、可达性、覆盖度和居民满意度等几个方面体现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合理性,以更有利于城市规划、城市体检、城市更新等工作开展。
但是,目前对城市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大多是基于定性的分析,还无法准确预估城市中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合理性,往往也达不到较好的预期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准确计算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范围的覆盖率,准确预估城市中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合理性,从而对城市进行更为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目标城市的类型和待布局的公共服务设施类型,并根据目标城市的类型确定目标城市的目标区域内该类待布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预估数量和预估位置;
根据待布局的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缓冲区,并计算各个公共服务设施对应的缓冲区面积和缓冲区服务人数;基于泰森多边形算法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划分,得到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区,并计算各个公共服务设施对应的服务区面积和服务区服务人数;
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对应的缓冲区面积、缓冲区服务人数、服务区面积以及服务区服务人数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和有效人口覆盖率,并结合目标区域的总面积和总人口,确定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和总人口覆盖率;
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和有效人口覆盖率以及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和总人口覆盖率,对所述预估数量和所述预估位置进行调整。
可选地,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面积、理论服务人数、有效服务面积及有效服务人数,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和有效人口覆盖率,包括:
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面积、理论服务人数、有效服务面积及有效服务人数,分别按照下面公式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和有效人口覆盖率: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021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022
其中,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023
为第i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024
为第i个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面积,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025
为第i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服务面积;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026
为第i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人口覆盖率,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027
为第i个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人数,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028
为第i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服务人数。
可选地,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面积、理论服务人数、有效服务面积及有效服务人数,结合目标区域的总面积和总人口,确定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和总人口覆盖率,包括:
分别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对应的缓冲区面积和缓冲区服务人数,确定目标区域内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总面积和理论服务总人数;
根据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总面积和理论服务总人数,以及目标区域的总面积和总人口,分别按照下面公式确定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和总人口覆盖率: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031
其中,RS为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SU为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总面积,SV为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服务总面积;RP为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人口覆盖率,PU为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总人数,PV为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服务总人数。
可选地,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和有效人口覆盖率以及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和总人口覆盖率,对所述预估数量和所述预估位置进行调整,包括:
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偏差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标准差;
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人口覆盖率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人口覆盖率,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人口覆盖率偏差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人口覆盖率标准差;
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偏差、人口覆盖率偏差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标准差、人口覆盖率标准差对所述预估数量和所述预估位置进行调整。
可选地,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偏差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标准差,包括:
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分别按照下面公式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偏差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标准差: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032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033
其中,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034
为第i个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偏差,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035
为第i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RS为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
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人口覆盖率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人口覆盖率,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人口覆盖率偏差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人口覆盖率标准差,包括:
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分别按照下面公式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偏差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标准差: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041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042
其中,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043
为第i个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偏差,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044
为第i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RP为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
可选地,根据待布局的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缓冲区之前,还包括:
对目标区域内的基础数据进行矢量化处理;所述基础数据包括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位置,目标区域内的人口分布情况,道路网数据;
根据矢量化处理后的数据,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周围的人口分布情况和道路网数据;
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周围的人口分布情况和道路网数据,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所述服务半径内的人能够在指定时长内到达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
可选地,基于泰森多边形算法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划分,得到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区,包括:
基于泰森多边形算法,对所述目标区域中不属于任意缓冲区的子区域进行邻域分析,将各子区域划分到邻近的缓冲区,形成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区。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城市的类型和待布局的公共服务设施类型,并根据目标城市的类型确定目标城市的目标区域内该类待布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预估数量和预估位置;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待布局的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缓冲区,并计算各个公共服务设施对应的缓冲区面积和缓冲区服务人数;基于泰森多边形算法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划分,得到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区,并计算各个公共服务设施对应的服务区面积和服务区服务人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对应的缓冲区面积、缓冲区服务人数、服务区面积以及服务区服务人数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和有效人口覆盖率,并结合目标区域的总面积和总人口,确定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和总人口覆盖率;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和有效人口覆盖率以及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和总人口覆盖率,对所述预估数量和所述预估位置进行调整。
本申请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辅助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一方面通过服务半径为各个公共服务设施分配对应的缓冲区,以确定每个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范围;另一方面通过泰森多边形算法对目标区域进行划分,得到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区,而基于泰森多边形算法,任意相邻两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区均具有相同的分界线,可以准确计算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范围的覆盖率,准确预估城市中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合理性,从而对城市进行更为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服务范围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申请,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对现有的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发现目前无法准确给出具体某一处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计算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于:具体公共服务设施的实际服务范围不确定和有效服务范围不明晰等。其一,具体公共服务设施的实际服务范围的不确定,例如,针对具体某类公共服务设施,虽然可以得知其规划服务范围(例如以社区为单位),但并不知其实际服务范围与边界,若设施空间布局不均衡的现象,可能会发生处于规划服务范围外的居民,来到该处设施点接受公共服务的情况。其二,具体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服务范围不明晰,针对具体某类公共服务设施,通过GIS中的路网分析,结合规范标准可得知其理论上的有效服务范围(例如步行指定时长的距离),但是如图1所示(图中A和B分别为相邻两个公共服务设施,SA、SB、SAB分别为公共服务设施A和公共服务设施B的面积及两者重叠面积),由于相邻两个公共服务设施之间的服务范围存在重叠(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存在服务盲区),无法确定重叠范围(或服务盲区)中的服务面积和服务人口属于哪一处公共服务设施,进而无法准确计算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与人口覆盖率。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辅助设备及存储介质,且计算机辅助设备及存储介质均可执行该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其中,计算机辅助设备可以为一台服务器或其它具有数据处理的计算机设备(例如手提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装置可以为计算机辅助设备上具体执行该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的模块(如处理器模块、计算单元等)。应用该方法,可以准确计算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范围的覆盖率,准确预估城市中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合理性,从而对城市进行更为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确定目标城市的类型和待布局的公共服务设施类型,并根据目标城市的类型确定目标城市的目标区域内该类待布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预估数量和预估位置。
其中,目标城市即待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城市,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可以是对新类型公共设服务施的布局,也可以是在原有基础上增设相同类型的公共服务设施(通常是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实际需要的话也可以是裁撤公共服务设施),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且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比如布局医疗卫生机构,则各个医疗卫生机构的规模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S2,根据待布局的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缓冲区,并计算各个公共服务设施对应的缓冲区面积和缓冲区服务人数;基于泰森多边形算法对目标区域进行划分,得到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区,并计算各个公共服务设施对应的服务区面积和服务区服务人数。
其中,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可以根据该公共服务设施的周边情况进行设定,不同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设定。所有公共服务设施的缓冲区的面积之和可以大于目标区域的总面积,也可以小于目标区域的总面积,所有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区的面积之和等于目标区域的总面积。
本实施例一方面通过服务半径为各个公共服务设施分配对应的缓冲区,以确定每个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范围,但是鉴于相邻两个公共服务设施的缓冲区可能存在重叠区域或盲区,而位于重叠区域或盲区的人实际属于哪个公共服务设施则不能确定。基于此原因,本实施例另一方面通过泰森多边形算法对目标区域进行划分,得到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区,而基于泰森多边形算法,任意相邻两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区均具有相同的分界线,可以将目标区域内的人准确分配于其所属的服务区,从而为准确计算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范围的覆盖率打下基础。
例如,在目标区域V(面积SV),对该类N个公共服务设施(例如医疗卫生机构){Fi}={F1,F2,…,FN}进行布局时,可根据标准规范规定的服务半径,对设施{i}沿道路网建立服务缓冲区{U1,U2,…,UN}。可根据目标城市的基础数据计算各缓冲区面积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081
以及各缓冲区服务人数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082
其中,该基础数据包括经纬度、地址、名称、类别、公共服务设施的属性等,例如,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位置,目标区域内的人口分布情况(居住小区人口分布、建筑人口分布、网格人口分布),道路网数据等。
于本实施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确定缓冲区之前先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相应地,根据待布局的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缓冲区之前,还包括以下处理:对目标区域内的基础数据进行矢量化处理以便于确定目标区域内的人到达最近的公共服务设施的运输成本,继而根据该运输成本,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然后,可根据矢量化处理后的数据,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周围的人口分布情况和道路网数据(市区道路、步行道、地铁);然后可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周围的人口分布情况和道路网数据,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服务半径内的人能够在指定时长内到达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
具体地,可以路网数据作为线要素、以道路交叉口为节点,以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居民分布点为起止端点,以服务半径(例如1公里或15分钟等)为运输成本进行网络分析建立网络数据集,可根据该网络数据集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周围的人口分布情况和道路网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确定服务半径的过程只是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例如,也可以预设具体的服务半径。
于本实施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基于泰森多边形算法对目标区域进行划分,得到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区,可以包括以下处理:基于泰森多边形算法,对目标区域中不属于任意缓冲区的子区域进行邻域分析,将各子区域划分到邻近的缓冲区,形成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区。
泰森多边形Voronoi图是一种由点内插生成面的方法,对任意Voronoi图Vi,其中任意点到采样点(公共服务设施Fi)距离最近。本实施例研究假设,根据泰森多边形特征,以该类公共服务设施(例如医疗卫生机构)为采样点按距离划分该设施的服务区范围Vi,则服务区范围Vi内居民会就近选择该设施点Fi接受服务,而不会选择去其它设施点Fj(i≠j)接受服务。
步骤S3,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对应的缓冲区面积、缓冲区服务人数、服务区面积以及服务区服务人数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和有效人口覆盖率,并结合目标区域的总面积和总人口,确定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和总人口覆盖率。
其中,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面积、理论服务人数、有效服务面积及有效服务人数,可以分别按照下面公式(1)和(2)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和有效人口覆盖率: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091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092
其中,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093
为第i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094
为第i个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面积,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095
为第i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服务面积;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096
为第i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人口覆盖率,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097
为第i个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人数,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098
为第i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服务人数。
相应地,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面积、理论服务人数、有效服务面积及有效服务人数,结合目标区域的总面积和总人口,确定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和总人口覆盖率,可以包括以下处理:分别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对应的缓冲区面积和缓冲区服务人数,确定目标区域内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总面积和理论服务总人数,即目标区域V内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总面积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099
理论服务总人数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0910
然后,可根据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总面积和理论服务总人数,以及目标区域的总面积和总人口,分别按照下面公式(3)和(4)确定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和总人口覆盖率: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101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102
其中,RS为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SU为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总面积,SV为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服务总面积;RP为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人口覆盖率,PU为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总人数,PV为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服务总人数。
本实施例将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面积和有效服务面积的比值确定为有效面积覆盖率,将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人数和有效服务人数的比值确定为有效人口覆盖率,可以进一步定量计算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范围的覆盖率,使得覆盖率结果更加接近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城市中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合理性,从而可以对城市进行更为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步骤S4,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和有效人口覆盖率以及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和总人口覆盖率,对预估数量和预估位置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和有效人口覆盖率以及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和总人口覆盖率,可知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是否合理,例如,可分别比较有效服务面积覆盖率偏差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103
与标准差σS,以及有效服务人口覆盖率偏差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104
与标准差σP,可以标准差为阈值,若公共服务设施Fi的覆盖率偏差值在[-标准差值,正标准差值]之间,可认为公共服务设施Fi在目标区域Vi内的覆盖率处于平均水平;若公共服务设施Fi的覆盖率偏差值高于正标准差值,则可认为公共服务设施Fi在目标区域Vi内的覆盖率高于平均水平;若公共服务设施Fi的覆盖率偏差值低于正标准差值,则可认为公共服务设施Fi在目标区域Vi内的覆盖率低于平均水平,且差值越大表明偏离平均水平越高。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预估数量和预估位置进行调整,以获得需要的覆盖率水平(例如,对于人口密集型地区,可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预估数量和预估位置进行调整,以适当提高公共服务设施Fi在目标区域Vi内的覆盖率水平;对于人口稀疏型地区,可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预估数量和预估位置进行调整,以适当降低公共服务设施Fi在目标区域Vi内的覆盖率水平)。
进一步地,步骤S4可以包括以下处理:根据上述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偏差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标准差;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人口覆盖率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人口覆盖率,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人口覆盖率偏差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人口覆盖率标准差;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偏差、人口覆盖率偏差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标准差、人口覆盖率标准差对预估数量和预估位置进行调整。
其中,可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分别按照下面公式(5)和(7)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偏差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标准差: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111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112
其中,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113
为第i个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偏差,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114
为第i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RS为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
同理,可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人口覆盖率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人口覆盖率,分别按照下面公式(7)和(8)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人口覆盖率偏差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人口覆盖率标准差: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115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116
其中,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117
为第i个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偏差,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118
为第i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RP为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
另外,还可分别以
Figure BDA0003367899280000119
为属性生成目标区域内该类公共服务设施Fi的专题分布图,以更加直观地显示其布局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一方面通过服务半径为各个公共服务设施分配对应的缓冲区,以确定每个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范围;另一方面通过泰森多边形算法对目标区域进行划分,得到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区,而基于泰森多边形算法,任意相邻两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区均具有相同的分界线,可以准确计算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范围的覆盖率,准确预估城市中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合理性,从而对城市进行更为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基于上述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装置,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城市的类型和待布局的公共服务设施类型,并根据目标城市的类型确定目标城市的目标区域内该类待布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预估数量和预估位置;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待布局的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缓冲区,并计算各个公共服务设施对应的缓冲区面积和缓冲区服务人数;基于泰森多边形算法对目标区域进行划分,得到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区,并计算各个公共服务设施对应的服务区面积和服务区服务人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对应的缓冲区面积、缓冲区服务人数、服务区面积以及服务区服务人数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和有效人口覆盖率,并结合目标区域的总面积和总人口,确定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和总人口覆盖率;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和有效人口覆盖率以及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和总人口覆盖率,对预估数量和预估位置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装置,基于上述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相同的构思,至少能够实现上述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辅助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辅助设备,基于上述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相同的构思,至少能够实现上述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实现如权利要求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基于上述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相同的构思,至少能够实现上述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申请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目标城市的类型和待布局的公共服务设施类型,并根据目标城市的类型确定目标城市的目标区域内该类待布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预估数量和预估位置;
根据待布局的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缓冲区,并计算各个公共服务设施对应的缓冲区面积和缓冲区服务人数;基于泰森多边形算法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划分,得到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区,并计算各个公共服务设施对应的服务区面积和服务区服务人数;
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对应的缓冲区面积、缓冲区服务人数、服务区面积以及服务区服务人数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和有效人口覆盖率,并结合目标区域的总面积和总人口,确定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和总人口覆盖率;
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和有效人口覆盖率以及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和总人口覆盖率,对所述预估数量和所述预估位置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面积、理论服务人数、有效服务面积及有效服务人数,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和有效人口覆盖率,包括:
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面积、理论服务人数、有效服务面积及有效服务人数,分别按照下面公式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和有效人口覆盖率:
Figure FDA0003367899270000011
Figure FDA0003367899270000012
其中,
Figure FDA0003367899270000013
为第i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
Figure FDA0003367899270000014
为第i个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面积,
Figure FDA0003367899270000015
为第i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服务面积;
Figure FDA0003367899270000016
为第i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人口覆盖率,
Figure FDA0003367899270000017
为第i个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人数,
Figure FDA0003367899270000018
为第i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服务人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面积、理论服务人数、有效服务面积及有效服务人数,结合目标区域的总面积和总人口,确定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和总人口覆盖率,包括:
分别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对应的缓冲区面积和缓冲区服务人数,确定目标区域内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总面积和理论服务总人数;
根据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总面积和理论服务总人数,以及目标区域的总面积和总人口,分别按照下面公式确定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和总人口覆盖率:
Figure FDA0003367899270000021
其中,RS为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SU为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总面积,SV为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服务总面积;RP为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人口覆盖率,PU为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总人数,PV为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服务总人数。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和有效人口覆盖率以及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和总人口覆盖率,对所述预估数量和所述预估位置进行调整,包括:
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偏差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标准差;
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人口覆盖率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人口覆盖率,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人口覆盖率偏差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人口覆盖率标准差;
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偏差、人口覆盖率偏差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标准差、人口覆盖率标准差对所述预估数量和所述预估位置进行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偏差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标准差,包括:
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分别按照下面公式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偏差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标准差:
Figure FDA0003367899270000031
Figure FDA0003367899270000032
其中,
Figure FDA0003367899270000033
为第i个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偏差,
Figure FDA0003367899270000034
为第i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RS为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
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人口覆盖率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人口覆盖率,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人口覆盖率偏差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人口覆盖率标准差,包括:
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分别按照下面公式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偏差和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标准差:
Figure FDA0003367899270000035
Figure FDA0003367899270000036
其中,
Figure FDA0003367899270000037
为第i个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覆盖率偏差,
Figure FDA0003367899270000038
为第i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RP为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待布局的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缓冲区之前,还包括:
对目标区域内的基础数据进行矢量化处理;所述基础数据包括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位置,目标区域内的人口分布情况,道路网数据;
根据矢量化处理后的数据,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周围的人口分布情况和道路网数据;
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周围的人口分布情况和道路网数据,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所述服务半径内的人能够在指定时长内到达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泰森多边形算法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划分,得到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区,包括:
基于泰森多边形算法,对所述目标区域中不属于任意缓冲区的子区域进行邻域分析,将各子区域划分到邻近的缓冲区,形成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区。
8.一种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城市的类型和待布局的公共服务设施类型,并根据目标城市的类型确定目标城市的目标区域内该类待布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预估数量和预估位置;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待布局的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缓冲区,并计算各个公共服务设施对应的缓冲区面积和缓冲区服务人数;基于泰森多边形算法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划分,得到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区,并计算各个公共服务设施对应的服务区面积和服务区服务人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对应的缓冲区面积、缓冲区服务人数、服务区面积以及服务区服务人数确定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和有效人口覆盖率,并结合目标区域的总面积和总人口,确定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和总人口覆盖率;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各个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面积覆盖率和有效人口覆盖率以及该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覆盖率和总人口覆盖率,对所述预估数量和所述预估位置进行调整。
9.一种计算机辅助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388599.7A 2021-11-22 2021-11-22 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3309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88599.7A CN114330994B (zh) 2021-11-22 2021-11-22 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88599.7A CN114330994B (zh) 2021-11-22 2021-11-22 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0994A true CN114330994A (zh) 2022-04-12
CN114330994B CN114330994B (zh) 2023-06-06

Family

ID=81046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88599.7A Active CN114330994B (zh) 2021-11-22 2021-11-22 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3099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59431A (zh) * 2022-11-16 2023-03-07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一种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建设决策方法及系统
CN115879208A (zh) * 2023-01-30 2023-03-31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城轨工程车站房间智能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16108996A (zh) * 2023-01-31 2023-05-12 深圳技术大学 采样点布局优化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6485616A (zh) * 2023-05-18 2023-07-25 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完整居住社区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6502837A (zh) * 2023-04-19 2023-07-28 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体育设施配置方法、装置及储存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5089A (zh) * 2013-12-20 2014-04-23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多维公共交通运行指数评价方法
CN107609748A (zh) * 2017-08-18 2018-01-19 深圳航天智慧城市系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对城市设施进行发展评估的方法及系统
CN109522468A (zh) * 2018-11-23 2019-03-26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公厕布局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0852479A (zh) * 2019-10-12 2020-02-28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口覆盖率的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半径评价方法
CN111553566A (zh) * 2020-04-10 2020-08-18 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 一种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范围的界定方法
CN112232688A (zh) * 2020-10-26 2021-01-15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均好性的商业网点布局和规模的修正方法
CN112734607A (zh) * 2020-12-25 2021-04-30 临沂大学 基于基础教育设施的可达性分析评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5089A (zh) * 2013-12-20 2014-04-23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多维公共交通运行指数评价方法
CN107609748A (zh) * 2017-08-18 2018-01-19 深圳航天智慧城市系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对城市设施进行发展评估的方法及系统
CN109522468A (zh) * 2018-11-23 2019-03-26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公厕布局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0852479A (zh) * 2019-10-12 2020-02-28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口覆盖率的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半径评价方法
CN111553566A (zh) * 2020-04-10 2020-08-18 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 一种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范围的界定方法
CN112232688A (zh) * 2020-10-26 2021-01-15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均好性的商业网点布局和规模的修正方法
CN112734607A (zh) * 2020-12-25 2021-04-30 临沂大学 基于基础教育设施的可达性分析评价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唐明珠等: "基于停车适宜性评价的共享单车停车区域规划——以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为例",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交通规划)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议论文集》 *
李卓卓;秦龙?;许炜;: "公共图书馆空间可达性和服务区域测定方法研究", 图书情报工作 *
陈玉娟;曹毓倩;: "基于新型生活圈的乡村基础教育设施配置研究",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59431A (zh) * 2022-11-16 2023-03-07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一种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建设决策方法及系统
CN115759431B (zh) * 2022-11-16 2023-09-12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一种草原牧区公共服务空间组织建设决策方法及系统
CN115879208A (zh) * 2023-01-30 2023-03-31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城轨工程车站房间智能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15879208B (zh) * 2023-01-30 2023-05-02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城轨工程车站房间智能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16108996A (zh) * 2023-01-31 2023-05-12 深圳技术大学 采样点布局优化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6108996B (zh) * 2023-01-31 2023-09-29 深圳技术大学 采样点布局优化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6502837A (zh) * 2023-04-19 2023-07-28 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体育设施配置方法、装置及储存介质
CN116502837B (zh) * 2023-04-19 2024-02-02 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体育设施配置方法、装置及储存介质
CN116485616A (zh) * 2023-05-18 2023-07-25 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完整居住社区评估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0994B (zh) 2023-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30994A (zh) 城市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Ortega et al. Territorial cohesion impacts of high-speed rail under different zoning systems
US10991077B2 (en) Vector tile pyramiding
Engstrom et al. Defining neighborhood boundaries for urban health researc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case study of Accra, Ghana
Menezes et al. Locating public schools in fast expanding areas: application of the capacitated p-median and maximal covering location models
CN114548811B (zh) 一种机场可达性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Ying et al. Easement spatialization with two cases based on LADM and BIM
Patel et al.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health research
KR102170304B1 (ko) 부동산에 관한 정보를 제공하는 방법, 시스템 및 비일시성의 컴퓨터 판독 가능 기록 매체
Kumar et al. GIS-based locational evaluation of infrastructure facilities in hilly regions: a case study of an institute campus
Jumadi et a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Web GIS Application for groundwater management of Karanganyar Regency
Ludiema et al. Development of a web-bas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mass land valuation: A case study of Westlands Constituency, Nairobi County
Kurowska et al. The use of gravity model in spatial planning
Ismaila et al. A GIS-based Spatial analysis of health care facilities in Yola, Nigeria
Yin et al. Capitalizing on views: Assessing visibility by using 3D visualization and GIS technologies for hotel development in the City of Niagara Falls, New York
Lu et al. Optimization of the layout in land re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perspective
Foti A behavioral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walkability and its impact on home values and residential location choices
Batsaris et al. 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Efficient School Location-Allocation
JP3673504B2 (ja) 地理情報検索システムと地理情報検索プログラム
Musa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GIS-Based digital archive for heritage building in Melaka world heritage site (UNESCO), Malaysia
Samli et al. Spatial analysis of health facilities in Mamuju City, West Sulawesi
Pludow et al. Service quality modeling to support optimizing facility location in a microscale environment
Tong et al. Accessibility-based multicriteria analysis for facility siting
Naharudin Application of location/allocation models and gis to the location of national primary schools in Rawang, Malaysia
Wilmersdorf Geocoded information incorporated into urban online services—the approach of the City of Vien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