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557C - 一种用生物质热解气再燃脱硝的燃烧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生物质热解气再燃脱硝的燃烧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557C
CN1157557C CNB011342986A CN01134298A CN1157557C CN 1157557 C CN1157557 C CN 1157557C CN B011342986 A CNB011342986 A CN B011342986A CN 01134298 A CN01134298 A CN 01134298A CN 1157557 C CN1157557 C CN 115755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denitration
powder boiler
gasification furnace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342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15891A (zh
Inventor
沈伯雄
姚强
项光明
刘惠永
廖洪强
徐纪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fang Environment Co., Ltd.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Qinghua Tong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Qinghua Tong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B0113429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557C/zh
Publication of CN1415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158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55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55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ustion Of Fluid Fue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生物质热解气再燃脱硝的燃烧方法及其装置,解决了再燃脱销领域中没有利用过生物质热解气体的脱硝功能。其方法是:利用从煤粉炉尾部烟道来的部分热烟气进入热解气化炉内使其中生物质热解气化;热解气体喷入煤粉炉还原区,使炉内的NOx反应形成N2;还原区上部喷入空气,使未完全燃烧的燃料完全燃烧。实现该方法的装置主要包括气化炉、煤粉炉及其之间的连接。本发明中的方法脱硝效率高,其装置结构合理,不受地区资源限制,可广泛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用生物质热解气再燃脱硝的燃烧方法及其装置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粉锅炉低NOx排放的燃烧方法及其装置,尤其涉及利用生物质热解气再燃脱硝的燃烧方法及其装置。
(二)背景技术
煤粉燃烧是形成氮氧化物排放的重要来源,低NOx的燃烧器的脱硝率一般低于50%,因此不能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再燃烧法的脱硝率可以达到70%以上,但目前国外在再燃脱硝方面主要采用天然气。我国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因此东部和沿海地区发展天然气再燃脱硝受到限制。有关研究表明,生物质热解气再燃脱硝效率比天然气更高。但利用生物质热解气脱硝的方法和设备目前几乎没有。美国FW公司在芬兰开发生物质气化炉,它作为煤粉炉的一个附床,热解气化后的气体喷到煤粉炉的火焰中心燃烧掉,其目的是处理生物质,没有利用生物质热解气体的脱硝功能。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生物质热解气再燃脱硝的燃烧方法及其装置,它利用易得的生物质为原料,进行再燃脱硝,通过简单的装置,实现高脱硝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如下方式实现:一种用生物质热解气再燃脱硝的燃烧方法,其步骤为:(1)煤粉通过循环流化床中煤粉炉内的煤粉燃烧器进入煤粉炉的炉膛底部即主燃区燃烧,在该区形成含有NOx的气体;(2)煤粉炉尾部烟道来的部分热烟气作为空气进入循环流化床的热解气化炉内,生物质在循环流化床的气化炉内进行热解气化反应;(3)气化炉内进行热解气化反应后的热解气体喷入煤粉炉炉膛的中上部还原区,不完全燃烧形成碳氢化合物并与从煤粉炉下部燃烧形成的NO反应形成N2;(4)从煤粉炉炉膛的还原区上部喷入空气,形成燃尽区,使没有完全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其中步骤(1)所述的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为1.0-1.2。其中步骤(3)所述的还原区过量空气系数为0.8-0.9。其中步骤(4)所述的燃尽区过量空气系数为1.0-1.2。
在上述方法中,煤粉炉炉膛内煤的发热量占80%-85%,生物热解质占发热量的15%-20%。
实现上述的一种用生物质热解气再燃脱硝的燃烧方法的装置,它主要由气化炉、煤粉炉及其之间的连接构成,气化炉由气化室进风管道、风机、进料口、旋风分离器、返料料腿、出灰蛟笼及出风管道构成,进料口及出灰蛟笼与气化室连通,风机安装于进风管道内,气化室的上部连通至旋风分离器中,返料料腿将旋风分离器与气化室下部连通;气化炉外敷有保温材料层;煤粉炉主要由炉膛、燃烧器、烟道和内部的换热器、除尘器、引风机构成,炉膛内分三个区域,即主燃区、还原区、燃尽区,燃烧器位于主燃区处,还原区有再燃燃料喷口,炉膛燃尽区处带有燃尽风喷口;气化炉的进风管道和煤粉炉的尾部烟道相通;气化炉的出风管道通过煤粉炉上的再燃燃料喷口与煤粉炉的还原区连通。
该装置在应用时,部分烟气通过进风管道中的风机作用进入气化炉中,在此与从生物质进料口进入气化炉的生物质发生热解气化反应,形成的热解气化气体经过旋风分离器后,通过与气化炉连接的出风管道及煤粉炉炉膛的再燃燃料喷口进入煤粉炉炉膛,没有反应完毕的生物质通过旋风分离器和返料料腿再返回至气化炉的气化室内。而在煤粉炉内,主燃区燃烧形成的含有NOx的气体进入还原区后,与热解气化气体发生反应形成含N2的气体,该气体进入燃尽区后,由于有部分空气通过燃尽风喷口进入该区,因此没有燃烧完全的热解气体及煤粉在该区进一步燃烧,热的烟气分别经过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进行热交换,最后经除尘器净化,在引风机的作用下经过烟囱排出。由于气化炉的气体来自煤粉炉的高温烟气,气化炉出来的气体进入煤粉炉上部,从而实现再燃脱硝和烟气再循环脱硝的双重功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所具有的优点是:
1、利用现有的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在基本不影响煤粉炉原来燃烧状况的条件下,有效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可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量80%以上;
2、易于对现有锅炉进行改造,且不受地区资源限制;
3、该项技术在实施上方便易行,运行可靠。
本发明主要适用于煤粉锅炉,尤其适合于大中型锅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四)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的装置,该装置采取用生物质热解气再燃脱硝的方法。该装置主要包括气化炉2、煤粉炉20、过热器、尾部烟道19、除尘器15及引风机16构成。气化炉2主要用于生成生物质热解气,其主要包括气化室21、进风管道17、风机6、生物质的进料口1、旋风分离器3、返料料腿4、出灰蛟笼5及出风管道22构成,气化室21为气化炉的核心部件,其一侧带有进料口1,底部带有出灰蛟笼5,气化室21与旋风分离器3相连通,旋风分离器3上端通过出风管道22与煤粉炉20连接,下端通过返料料腿4通至气化室21内,风机6安装于进风管道17内,进风管道17将气化室21与尾部烟道19连接。煤粉炉20的炉膛18内主燃区安装有燃烧器7,在还原区带有再燃燃料喷口8,在燃尽区带有燃尽风喷口9,出风管道22与煤粉炉20上的再燃燃料喷口8连接。煤粉炉20上部通至与煤粉炉连通的过热器中,过热器包括屏式过热器10,高温对流过热器11及低温对流过热器12,过热器与尾部烟道19连接,尾部烟道内安装有省煤器13、空气预热器14,尾部烟道19与除尘器15连接,除尘器15通过引风机16与通往大气的烟囱连通。在气化炉2的外部敷有保温材料层23。
该装置所采用的燃烧方法是:(1)煤粉通过煤粉燃烧器7进入煤粉炉20的炉膛18底部即主燃区A中燃烧,形成含有NOx的气体,该区的过量空气系数为1.0-1.2;(2)以煤粉炉尾部烟道19中的烟气作为空气,生物质在循环流化床的气化炉内2进行热解气化反应,还原区B的过量空气系数为0.8-0.9;(3)热解气体通过出风管道22喷入煤粉炉炉膛18的中上部的还原区B,不完全燃烧形成碳氢化合物并与从煤粉炉下部燃烧形成的NO反应形成N2;(4)从还原区B上部的燃尽风喷口9喷入空气,使没有完全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这个区域形成燃尽区C,所述的燃尽区C的过量空气系数为1.0-1.2。
在实施过程中,烟气通过风机6的作用进入气化炉2并与由生物质进料口进入气化炉2的生物质发生热解气化反应,形成的热解气化气体经过旋风分离器3分离后,通过再燃燃料喷口8进入煤粉炉炉膛18,没有反应完毕的生物质通过旋风分离器3和返料料腿4再循环入循环流化床气化炉2;煤粉通过煤粉燃烧器7进入煤粉炉炉膛18主燃区A中,形成含有NOx的气体并与热解气化气体在还原区B中发生反应,部分空气通过燃尽风喷口9进入煤粉炉炉膛18,在燃尽区C中完全燃烧,烟气分别经过热器10、高温对流过热器11,低温对流过热器12,省煤器13、空气预热器14、除尘器15、引风机16到烟囱。其中气化炉2外敷保温材料层23,可以保证生物质热解气化所必需的温度。现场的生物质一般含有较多水分,生物质不需要先干燥而直接进入气化炉2内,水分蒸发后参加气化过程,形成碳氢化合物。气化炉2所需要空气为煤粉炉尾部烟道19来的烟气,烟气中有一定温度,同时含氧量不多,保证热解气化的进行。
在煤粉炉20内的燃烧过程中,主燃料煤粉的发热量占80%-85%,而来自气化炉2的生物热解后气体占发热量15%-20%。
采用上述的方法及其装置可同时实现生物质热解气再燃脱硝和烟气再循环脱硝,有效降低NOx的排放,使脱硝率达80%以上,且不受地区资源所限,利用到处可见的生物质原料即可达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容易对现有锅炉进行改造,以符合环保要求,由此该项技术具有广泛的推广、使用价值。

Claims (6)

1.一种用生物质热解气再燃脱硝的燃烧方法,其步骤为:(1)煤粉通过煤粉炉的燃烧器进入煤粉炉炉膛底部即主燃区燃烧,该区形成NOx的气体;(2)煤粉炉尾部烟道来的部分热烟气作为空气进入循环流化床的热解气化炉内,生物质在循环流化床的气化炉内进行热解气化反应;(3)气化炉内进行热解气化反应后的热解气体喷入煤粉炉炉膛的中上部还原区,不完全燃烧形成碳氢化合物并与从煤粉炉下部燃烧形成的NO反应形成N2;(4)从煤粉炉炉膛的还原区上部喷入空气,形成燃尽区,使没有完全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生物质热解气再燃脱硝的燃烧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所述的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为1.0-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生物质热解气再燃脱硝的燃烧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所述的还原区过量空气系数为0.8-0.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生物质热解气再燃脱硝的燃烧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所述的燃尽区过量空气系数为1.0-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生物质热解气再燃脱硝的燃烧方法,其特征是:煤粉炉炉膛内煤的发热量占80%-85%,生物热解质发热量占15%-20%。
6.一种实现用生物质热解气再燃脱硝的燃烧方法的装置,它主要由气化炉、煤粉炉及其之间的连接构成,气化炉由气化室进风管道、风机、进料口、旋风分离器、返料料腿、出灰蛟笼及出风管道构成,进料口及出灰蛟笼与气化室连通,风机安装于进风管道内,气化室的上部连通至旋风分离器中,返料料腿将旋风分离器与气化室下部连通;气化炉外敷有保温材料层;煤粉炉主要由炉膛、燃烧器、烟道和内部的换热器、除尘器、引风机构成,炉膛内分三个区域,即主燃区、还原区、燃尽区,燃烧器位于主燃区处,还原区有再燃燃料喷口,炉膛燃尽区处带有燃尽风喷口;其特征在于:气化炉的进风管道和煤粉炉的尾部烟道相通;气化炉的出风管道通过煤粉炉上的再燃燃料喷口与炉粉炉的还原区连通。
CNB011342986A 2001-10-31 2001-10-31 一种用生物质热解气再燃脱硝的燃烧方法及其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15755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11342986A CN1157557C (zh) 2001-10-31 2001-10-31 一种用生物质热解气再燃脱硝的燃烧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11342986A CN1157557C (zh) 2001-10-31 2001-10-31 一种用生物质热解气再燃脱硝的燃烧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15891A CN1415891A (zh) 2003-05-07
CN1157557C true CN1157557C (zh) 2004-07-14

Family

ID=4672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342986A Expired - Lifetime CN1157557C (zh) 2001-10-31 2001-10-31 一种用生物质热解气再燃脱硝的燃烧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557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9793A (zh) * 2016-11-22 2017-02-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劣质煤高效低NOx分段耦合燃烧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46105C (zh) * 2004-06-07 2007-10-31 上海电力学院 多级再燃控制大容量燃煤锅炉NOx生成的方法
CN1312430C (zh) * 2005-04-06 2007-04-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生物质与煤粉复合燃烧及生物质再燃脱硝的燃烧装置
CN101761920B (zh) * 2009-12-16 2012-07-04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煤粉热解气再燃的低NOx燃烧方法及装置
CN102563690B (zh) * 2012-02-08 2014-02-12 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控制燃煤锅炉氮氧化物排放的方法
CN102626589B (zh) * 2012-04-19 2015-01-07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锅炉sncr脱硝枪喷射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2777891A (zh) * 2012-07-19 2012-11-14 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NOx排放的炉膛燃烧结构
CN104745209A (zh) * 2013-12-26 2015-07-01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一种煤热解制气、炼油、半焦高温旋流再燃燃烧集成工艺方法及装置
CN105987379B (zh) * 2015-03-06 2018-09-14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锅炉机组
CN104807000A (zh) * 2015-05-06 2015-07-29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质燃料再燃系统、生物质燃料再燃方法和锅炉
CN105066110B (zh) * 2015-08-11 2018-10-16 中山市迦南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煤块层燃与生物质气化喷燃相结合的链条炉复合燃烧系统
CN105889906A (zh) * 2016-06-13 2016-08-24 合肥德博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挥发分含碳燃料热粉化高效燃烧装置及方法
CN106122944A (zh) * 2016-07-25 2016-11-16 杭州燃油锅炉有限公司 一种煤粉锅炉
CN107270281A (zh) * 2017-07-03 2017-10-20 国丰新能源江苏有限公司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及其运行方法
CN112082151B (zh) * 2020-09-01 2023-03-14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多污染物协同脱除燃烧装置及方法
CN112013381B (zh) * 2020-09-01 2023-03-07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耦合双流化床低氮燃烧装置及方法
CN112642275A (zh) * 2020-11-30 2021-04-13 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有机废弃物热解气化燃烧协同烧结脱硝一体化系统和方法
CN114719267B (zh) * 2022-04-18 2023-01-0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低热值燃料提焦油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15253674B (zh) * 2022-08-26 2023-09-22 湘潭大学 一种废锂离子电池热解尾气处理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9793A (zh) * 2016-11-22 2017-02-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劣质煤高效低NOx分段耦合燃烧方法
CN106439793B (zh) * 2016-11-22 2018-09-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劣质煤高效低NOx分段耦合燃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15891A (zh) 2003-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7557C (zh) 一种用生物质热解气再燃脱硝的燃烧方法及其装置
CN2501564Y (zh) 一种用生物质热解气再燃脱硝的装置
CN100491822C (zh) 利用生物质直燃再燃与烟气再循环工艺脱硝的方法
CN109578990B (zh) 一种热解炉-煤粉锅炉耦合的低NOx掺烧系统及方法
CN102200275B (zh) 褐煤脱水提质和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燃烧装置及其方法
JPH05507140A (ja) 集合同心式ぐう角燃焼システム
CN1959208A (zh) 富氧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
CN101761920A (zh) 一种利用煤粉热解气再燃的低NOx燃烧方法及装置
CN101050853B (zh) 煤粉锅炉混烧气体燃料降低氮氧化物的方法
CN111006206A (zh) 一种无焰分级富氧低NOx燃烧方法及系统
CN101245919B (zh) 多级还原风控制大容量燃煤锅炉NOx排放的方法
EP0698763A2 (en)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repowering to reduce SOx and NOx emissions from industrial and utility boilers
CN109578994B (zh) 一种烟气再循环及超细煤粉分级气化低NOx燃烧系统
CN106352343A (zh) 适用于高热值生活垃圾的气化焚烧炉
CN101569829B (zh) 利用多级浓淡燃烧与燃料再燃联合控制NOx排放的方法
CN210069868U (zh) 一种基于烟气再循环系统的炉排炉
CN100441952C (zh) 用于城市生活垃圾高效洁净燃烧的复合循环流化床系统
CN113175665B (zh) 一种半焦低NOx抗结渣掺烧的系统及方法
CN115200024A (zh) 一种低氮富氧高效洁净的垃圾焚烧系统及方法
CN1673619A (zh) 一种生物质与煤粉复合燃烧及生物质再燃脱硝的燃烧装置
CN204756912U (zh) 一种高效低NOx排放的流化床锅炉
CN2804615Y (zh) 一种生物质与煤粉复合燃烧及生物质再燃脱硝的燃烧装置
CN111765475A (zh) 基于炉排的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及其工作方法
CN101545636A (zh) 富氧燃烧的煤造气吹风气回收工艺及装置
CN112325282A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烟气和飞灰联合循环系统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QINGHUA UNIVERSITY; TONGFANG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QINGHUA UNIVERSITY; TSINGHUA TONGFANG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83 Beijing Tsinghua Tongf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quare A block 2907

Co-patentee after: Tongfang Co., Ltd.

Patentee after: Tsinghua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100083 Beijing Tsinghua Tongf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quare A block 2907

Co-patentee before: Qinghua Tongfang Co., Ltd.

Patentee before: Tsinghua University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508

Address after: A, block 100083, Tongfang Plaza, Beijing, 2901

Co-patentee after: Tongfang Environment Co., Ltd.

Patentee after: Tsinghua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Beijing Tsinghua Tongf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quare, block A, 2907, post code: 100083

Co-patentee before: Tongfang Co., Ltd.

Patentee before: Tsinghua University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