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52800A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用无线体温监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用无线体温监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52800A
CN115752800A CN202211293721.7A CN202211293721A CN115752800A CN 115752800 A CN115752800 A CN 115752800A CN 202211293721 A CN202211293721 A CN 202211293721A CN 115752800 A CN115752800 A CN 1157528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valu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r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937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波
谢明渝
曹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29372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528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52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5280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用无线体温监测系统,涉及无线体温监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根据体温测量进行体核温度相关性分析,且不能够通过体温测量判断体核温度的实时浮动趋势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将无线测温的连续测温进行风险分析,判断连续测温的误差风险是否合格,以至于在病人进行连续测温时能够保证监测准确性,提高病情监测的合格性,降低病情异常时未及时检测的风险;将实时测量温度与体核温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判断测量温度值变化时是否存在体核温度浮动风险,提高无线测温的智能化性能,保证病人温度测量的全面性,降低病人温度测量时体核温度浮动风险未检测出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用无线体温监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体温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用无线体温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四大生命体征之一,体温往往被用来判断人体健康程度,平时常见的疾病中,例如肠炎、脑膜炎、肺炎及伤寒等都会引起高烧,所以人体温度是反映身体健康程度的晴雨表,及时准确高效地得到体温值对疾病的预防和诊断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无线体温测量的测量误差以及对应数值误差无法进行准确分析,以至于无线体温测量的准确性低,同时无法根据体温测量进行体核温度相关性分析,且不能够通过体温测量判断体核温度的实时浮动趋势,导致病人体温测量的全面性低;
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用无线体温监测系统,将实时测量的测温点进行误差分析,判断测量过程中是否存在测量点不准确以及测量误差大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无线测温的工作效率,降低多个病人通行时温度测量的误差,保证测温点的合理性;将无线测温的数值进行分析校准,判定测温点的测量数值是否合格,从而判断测量误差对测量数值的影响,以至于造成测量误差影响实际测温,造成测温准确性低。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用无线体温监测系统,包括服务器,服务器通讯连接有:
测温点测量误差分析单元,用于将实时测量的测温点进行误差分析,在病人通行时将实时通行病人进行全身图像采集,并将采集的全身图像内病人进行轮廓分析,根据病人的四肢和脑袋作为轮廓构型端点,在五个轮廓构型端点覆盖轮廓区域设置测温点,并将其标记为轮廓内测温点,且轮廓内测温点的数量不唯一;当轮廓构型端点覆盖轮廓区域不唯一时,则将构成人形轮廓的五个轮廓构型端点作为组端点,将覆盖轮廓区域进行分析判断测温点测量误差分析是否合格;
测温点测量误差完成分析,测温点数值分析校准单元用于将无线测温的数值进行分析校准,将组端点对应覆盖轮廓区域内测温点标记为分析校准点,通过分析校准点分析生成测温校准信号和测温正常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
测量运行风险分析单元,用于将无线测温的连续测温进行风险分析,通过无线测温连续测量过程分析判断连续测温风险是否合格,否,则进行连续测量周期缩短;
温度相关性分析单元,用于将实时测量温度与体核温度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风险判断实时测量温度与体核温度的影响,并在体核温度浮动时进行病人趋势类型分析,根据病人体核温度趋势进行对应治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测温点测量误差分析判断过程如下:
采集到相邻覆盖轮廓区域间距最近的轮廓构型端点对应温度差值以及相邻组端点对应覆盖轮廓区域内测温点的测温时刻差值,并将其分别与温度差值阈值和测温时刻差值阈值进行比较:
若相邻覆盖轮廓区域间距最近的轮廓构型端点对应温度差值超过温度差值阈值,则判定无线测温的测量误差分析不合格,生成测温精度风险信号并将测温精度风险信号发送至服务器;若相邻组端点对应覆盖轮廓区域内测温点的测温时刻差值超过测温时刻差值阈值,则判定无线测温的测量时刻分析不合格,生成测量时刻偏差信号并将测量时刻偏差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测温点数值分析校准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将组端点对应覆盖轮廓区域内测温点标记为分析校准点,采集到分析校准点无线测温时两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以及对应分析校准点测量标准的两次测量值平均值,并将其分别标记为需校均值和标准均值;
采集到分析校准点的需校均值与标准均值的数值差以及需校均值显示的修正值,并将其分别与数值差阈值和修正值阈值进行比较:若分析校准点的需校均值与标准均值的数值差超过数值差阈值,或者需校均值显示的修正值超过修正值阈值,则生成测温校准信号并将测温校准信号发送至服务器;若分析校准点的需校均值与标准均值的数值差未超过数值差阈值,且需校均值显示的修正值未超过修正值阈值,则生成测温正常信号并将测温正常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测量运行风险分析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采集到无线测温连续测量过程中温度值测量缓冲时间的浮动值以及连续测量过程中温度值的误差浮动量,并将其分别与缓冲时间浮动值阈值和误差浮动量阈值进行比较:
若无线测温连续测量过程中温度值测量缓冲时间的浮动值超过缓冲时间浮动值,或者连续测量过程中温度值的误差浮动量超过误差浮动量阈值,则生成连续测量风险信号并将连续测量风险信号发送至服务器;若无线测温连续测量过程中温度值测量缓冲时间的浮动值未超过缓冲时间浮动值,且连续测量过程中温度值的误差浮动量未超过误差浮动量阈值,则生成连续测量正常信号并将连续测量正常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温度相关性分析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根据病人的疾病类型结合历史临床检验获取到对应疾病类型引起体核温度浮动的身体部位,并将其标记为风险部位,身体部位则表示为病人的心肝脾肺肾等部位;根据历史临床检验采集到风险部位体核温度浮动时,病人体温浮动的趋势以及浮动跨度,并将其分别标记为风险趋势和风险跨度;
将病人进行连续无线测温,并将病人对应测温点的温度测量值进行采集同时构建温度测量值集合,且温度测量值集合内子集排列顺序依据连续无线测温的顺序,将温度测量值集合进行分析,若集合内子集的浮动趋势一致,则将对应子集划分为同趋势子集组;即温度测量值集合内相邻子集为增长趋势或者降低趋势时,则将对应子集组建同趋势子集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将同趋势子集组根据连续无线测温顺序进行排序,当同趋势子集组的趋势与风险趋势一致,且同趋势子集组内子集跨度与风险跨度的多出值低于对应跨度差值阈值,则将对应同趋势子集组的测量周期标记为体核温度风险周期;反之,当同趋势子集组的趋势与风险趋势非一致,或者同趋势子集组内子集跨度与风险跨度的多出值高于对应跨度差值阈值,则将对应同趋势子集组的测量周期标记为体核温度安全周期;
在体核温度风险周期内将对应病人进行对应风险部位的体核测温,同时在病人的连续无线测温周期内,若连续无线测温周期由体核温度风险周期和体核温度安全周期组成,如由体核温度风险周期转变为体核温度安全周期,则判定病人体核温度为控制趋势;如由体核温度安全周期转变为体核温度风险周期,则判定病人体核温度为严重趋势;如由体核温度安全周期与体核温度风险周期交替,则判定病人体核温度为反复异常趋势;
若连续无线测温周期仅为体核温度风险周期,则判定病人体核温度为无法控制趋势;若连续无线测温周期仅为体核温度安全周期,则判定病人体核温度为正常趋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将实时测量的测温点进行误差分析,判断测量过程中是否存在测量点不准确以及测量误差大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无线测温的工作效率,降低多个病人通行时温度测量的误差,保证测温点的合理性;将无线测温的数值进行分析校准,判定测温点的测量数值是否合格,从而判断测量误差对测量数值的影响,以至于造成测量误差影响实际测温,造成测温准确性低;
2、本发明中,将无线测温的连续测温进行风险分析,判断连续测温的误差风险是否合格,以至于在病人进行连续测温时能够保证监测准确性,提高病情监测的合格性,降低病情异常时未及时检测的风险;将实时测量温度与体核温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判断测量温度值变化时是否存在体核温度浮动风险,从而提高无线测温的智能化性能,保证病人温度测量的全面性,降低病人温度测量时体核温度浮动风险未检测出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端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模块,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模块,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端固有的其他步骤或模块。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阐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前,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针对的现有技术的一些情况进行介绍,体温是判断机体健康状态的基本依据和指标之一,一般采用水银体温计来测量,水银体温计有时会给医护人员和患者带来诸多不便,特别在重症监护病房中,频繁地使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会使患者感到不舒服,不利于病情的好转。此外,一旦水银体温计破裂,还会给病房带来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而现在市场上的电子体温计有测试精度低、功能太单一的缺点。
具体的,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用无线体温监测系统,该无线体温监测系统包括:
服务器,用于无线体温监测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信号传递枢纽,可作为系统各处理模块的信号传递载体,同时根据各处理模块的处结束进行人机交互,可向管理人员进行指令传递;
在运行过程中,服务器与测温点测量误差分析单元、测温点数值分析校准单元、温度相关性分析单元以及测量运行风险分析单元建立通讯,且对应建立的通讯为双向通讯;
进行测温时存在不止一个病人通过的情况,因此,多个病人通行时存在测温不准确的风险,服务器生成测温点测量误差分析信号并将测温点测量误差分析信号发送至测温点测量误差分析单元,测温点测量误差分析单元接收到测温点测量误差分析信号后,则当前测温过程存在多个病人通行,将实时测量的测温点进行误差分析,判断测量过程中是否存在测量点不准确以及测量误差大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无线测温的工作效率,降低多个病人通行时温度测量的误差,保证测温点的合理性;
在病人通行时将实时通行病人进行全身图像采集,并将采集的全身图像内病人进行轮廓分析,根据病人的四肢和脑袋作为轮廓构型端点,在五个轮廓构型端点覆盖轮廓区域设置测温点,并将其标记为轮廓内测温点,且轮廓内测温点的数量不唯一;
当轮廓构型端点覆盖轮廓区域不唯一时,则将构成人形轮廓的五个轮廓构型端点作为组端点,采集到相邻覆盖轮廓区域间距最近的轮廓构型端点对应温度差值以及相邻组端点对应覆盖轮廓区域内测温点的测温时刻差值,并将相邻覆盖轮廓区域间距最近的轮廓构型端点对应温度差值以及相邻组端点对应覆盖轮廓区域内测温点的测温时刻差值分别与温度差值阈值和测温时刻差值阈值进行比较:
若相邻覆盖轮廓区域间距最近的轮廓构型端点对应温度差值超过温度差值阈值,则判定无线测温的测量误差分析不合格,生成测温精度风险信号并将测温精度风险信号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测温精度风险信号后,将无线测温过程中的温度传感器进行维护更换;
若相邻组端点对应覆盖轮廓区域内测温点的测温时刻差值超过测温时刻差值阈值,则判定无线测温的测量时刻分析不合格,生成测量时刻偏差信号并将测量时刻偏差信号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测量时刻偏差信号后,将温度传感器进行测温执行时刻统一;
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无线体温监测,能够保证多人同时通行测温时,能够判断测温的合格性,同时根据轮廓构型端点构建人形,提高多人测温的准确性,防止多人测温时测温点错乱导致测温数值准确性低,且根据相邻轮廓构型端点的温度差值可以对同一区域的温度监测数值进行检测,此外,本申请中温度差值阈值建立在病人因生病导致体温浮动的基础上,即病人生病温度浮动值低于温度差值阈值;根据相邻轮廓覆盖轮廓区域内测温点进行监测,提高温度执行的准确性;
测温点测量误差完成分析,服务器生成测温点数值分析校准信号并将测温点数值分析校准信号发送至测温点数值分析校准单元,测温点数值分析校准单元接收到测温点数值分析校准信号后,将无线测温的数值进行分析校准,判定测温点的测量数值是否合格,从而判断测量误差对测量数值的影响,以至于造成测量误差影响实际测温,造成测温准确性低;
将组端点对应覆盖轮廓区域内测温点标记为分析校准点,采集到分析校准点无线测温时两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以及对应分析校准点测量标准的两次测量值平均值,并将分析校准点无线测温时两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以及对应分析校准点测量标准的两次测量值平均值分别标记为需校均值和标准均值;可以理解的是,测量标准的测量值表示为用标准温度计测量的温度值;
采集到分析校准点的需校均值与标准均值的数值差以及需校均值显示的修正值,并将分析校准点的需校均值与标准均值的数值差以及需校均值显示的修正值分别与数值差阈值和修正值阈值进行比较:其中,修正值表示为测量值完成测量后显示数值时的修正值,即测量温度值为36.53℃,显示温度值为36.5℃,则0.03即为修正值;
若分析校准点的需校均值与标准均值的数值差超过数值差阈值,或者需校均值显示的修正值超过修正值阈值,则判定测温点数值分析不合格,生成测温校准信号并将测温校准信号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测温校准信号后,将无线测温过程内的传感器进行精度调整,进一步增加精度降低测量数值与标准数据的数值差以及控制显示的修正值;
若分析校准点的需校均值与标准均值的数值差未超过数值差阈值,且需校均值显示的修正值未超过修正值阈值,则判定测温点数值分析合格,生成测温正常信号并将测温正常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在保证无线测温的测量误差和数值误差不具备影响后,服务器生成测量运行风险分析信号并将测量运行风险分析信号发送至测量运行风险分析单元,测量运行风险分析单元接收到测量运行风险分析信号后,将无线测温的连续测温进行风险分析,判断连续测温的误差风险是否合格,以至于在病人进行连续测温时能够保证监测准确性,提高病情监测的合格性,降低病情异常时未及时检测的风险;
采集到无线测温连续测量过程中温度值测量缓冲时间的浮动值以及连续测量过程中温度值的误差浮动量,并将无线测温连续测量过程中温度值测量缓冲时间的浮动值以及连续测量过程中温度值的误差浮动量分别与缓冲时间浮动值阈值和误差浮动量阈值进行比较:
若无线测温连续测量过程中温度值测量缓冲时间的浮动值超过缓冲时间浮动值,或者连续测量过程中温度值的误差浮动量超过误差浮动量阈值,则判定测量运行风险分析不合格,生成连续测量风险信号并将连续测量风险信号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连续测量风险信号后,将对应无线测温连续测量周期进行缩短,保证缩短后的连续测量周期内,无线测温的效率正常;
若无线测温连续测量过程中温度值测量缓冲时间的浮动值未超过缓冲时间浮动值,且连续测量过程中温度值的误差浮动量未超过误差浮动量阈值,则判定测量运行风险分析合格,生成连续测量正常信号并将连续测量正常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在确定连续测量风险分析合格后,服务器生成温度相关性分析信号并将温度相关性分析信号发送至温度相关性分析单元,温度相关性分析单元接收到温度相关性分析信号后,将实时测量温度与体核温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判断测量温度值变化时是否存在体核温度浮动风险,从而提高无线测温的智能化性能,保证病人温度测量的全面性,降低病人温度测量时体核温度浮动风险未检测出的风险;
根据病人的疾病类型结合历史临床检验获取到对应疾病类型引起体核温度浮动的身体部位,并将其标记为风险部位,身体部位则表示为病人的心肝脾肺肾等部位;根据历史临床检验采集到风险部位体核温度浮动时,病人体温浮动的趋势以及浮动跨度,并将其分别标记为风险趋势和风险跨度;
将病人进行连续无线测温,并将病人对应测温点的温度测量值进行采集同时构建温度测量值集合,且温度测量值集合内子集排列顺序依据连续无线测温的顺序,将温度测量值集合进行分析,若集合内子集的浮动趋势一致,则将对应子集划分为同趋势子集组;即温度测量值集合内相邻子集为增长趋势或者降低趋势时,则将对应子集组建同趋势子集组;
将同趋势子集组根据连续无线测温顺序进行排序,当同趋势子集组的趋势与风险趋势一致,且同趋势子集组内子集跨度与风险跨度的多出值低于对应跨度差值阈值,则将对应同趋势子集组的测量周期标记为体核温度风险周期;反之,当同趋势子集组的趋势与风险趋势非一致,或者同趋势子集组内子集跨度与风险跨度的多出值高于对应跨度差值阈值,则将对应同趋势子集组的测量周期标记为体核温度安全周期;
在体核温度风险周期内将对应病人进行对应风险部位的体核测温,同时在病人的连续无线测温周期内,若连续无线测温周期由体核温度风险周期和体核温度安全周期组成,如由体核温度风险周期转变为体核温度安全周期,则判定病人体核温度为控制趋势;如由体核温度安全周期转变为体核温度风险周期,则判定病人体核温度为严重趋势;如由体核温度安全周期与体核温度风险周期交替,则判定病人体核温度为反复异常趋势;
若连续无线测温周期仅为体核温度风险周期,则判定病人体核温度为无法控制趋势;若连续无线测温周期仅为体核温度安全周期,则判定病人体核温度为正常趋势;
并将对应体核温度趋势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对应体核温度趋势后,将病人进行对应治疗,即处于严重趋势时,则表示病人处于风险部位异常初始阶段,处于反复异常趋势时,则表示病人处于风险部位持续异常阶段,针对对应阶段进行不同监测周期以及用药量进行治疗;
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测温点测量误差分析单元将实时测量的测温点进行误差分析,在病人通行时将实时通行病人进行全身图像采集,并将采集的全身图像内病人进行轮廓分析,根据病人的四肢和脑袋作为轮廓构型端点,在五个轮廓构型端点覆盖轮廓区域设置测温点,并将其标记为轮廓内测温点,且轮廓内测温点的数量不唯一;当轮廓构型端点覆盖轮廓区域不唯一时,则将构成人形轮廓的五个轮廓构型端点作为组端点,将覆盖轮廓区域进行分析判断测温点测量误差分析是否合格;测温点测量误差完成分析,通过测温点数值分析校准单元将无线测温的数值进行分析校准,将组端点对应覆盖轮廓区域内测温点标记为分析校准点,通过分析校准点分析生成测温校准信号和测温正常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通过测量运行风险分析单元将无线测温的连续测温进行风险分析,通过无线测温连续测量过程分析判断连续测温风险是否合格,否,则进行连续测量周期缩短;通过温度相关性分析单元将实时测量温度与体核温度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风险判断实时测量温度与体核温度的影响,并在体核温度浮动时进行病人趋势类型分析,根据病人体核温度趋势进行对应治疗。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用无线体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服务器通讯连接有:
测温点测量误差分析单元,用于将实时测量的测温点进行误差分析,在病人通行时将实时通行病人进行全身图像采集,并将采集的全身图像内病人进行轮廓分析,根据病人的四肢和脑袋作为轮廓构型端点,在五个轮廓构型端点覆盖轮廓区域设置测温点,并将其标记为轮廓内测温点,且轮廓内测温点的数量不唯一;当轮廓构型端点覆盖轮廓区域不唯一时,则将构成人形轮廓的五个轮廓构型端点作为组端点,将覆盖轮廓区域进行分析判断测温点测量误差分析是否合格;
测温点测量误差完成分析,测温点数值分析校准单元用于将无线测温的数值进行分析校准,将组端点对应覆盖轮廓区域内测温点标记为分析校准点,通过分析校准点分析生成测温校准信号和测温正常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
测量运行风险分析单元,用于将无线测温的连续测温进行风险分析,通过无线测温连续测量过程分析判断连续测温风险是否合格,否,则进行连续测量周期缩短;
温度相关性分析单元,用于将实时测量温度与体核温度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风险判断实时测量温度与体核温度的影响,并在体核温度浮动时进行病人趋势类型分析,根据病人体核温度趋势进行对应治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用无线体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测温点测量误差分析判断过程如下:
采集到相邻覆盖轮廓区域间距最近的轮廓构型端点对应温度差值以及相邻组端点对应覆盖轮廓区域内测温点的测温时刻差值,并将其分别与温度差值阈值和测温时刻差值阈值进行比较:
若相邻覆盖轮廓区域间距最近的轮廓构型端点对应温度差值超过温度差值阈值,则判定无线测温的测量误差分析不合格,生成测温精度风险信号并将测温精度风险信号发送至服务器;若相邻组端点对应覆盖轮廓区域内测温点的测温时刻差值超过测温时刻差值阈值,则判定无线测温的测量时刻分析不合格,生成测量时刻偏差信号并将测量时刻偏差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用无线体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测温点数值分析校准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将组端点对应覆盖轮廓区域内测温点标记为分析校准点,采集到分析校准点无线测温时两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以及对应分析校准点测量标准的两次测量值平均值,并将其分别标记为需校均值和标准均值;
采集到分析校准点的需校均值与标准均值的数值差以及需校均值显示的修正值,并将其分别与数值差阈值和修正值阈值进行比较:若分析校准点的需校均值与标准均值的数值差超过数值差阈值,或者需校均值显示的修正值超过修正值阈值,则生成测温校准信号并将测温校准信号发送至服务器;若分析校准点的需校均值与标准均值的数值差未超过数值差阈值,且需校均值显示的修正值未超过修正值阈值,则生成测温正常信号并将测温正常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用无线体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测量运行风险分析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采集到无线测温连续测量过程中温度值测量缓冲时间的浮动值以及连续测量过程中温度值的误差浮动量,并将其分别与缓冲时间浮动值阈值和误差浮动量阈值进行比较:
若无线测温连续测量过程中温度值测量缓冲时间的浮动值超过缓冲时间浮动值,或者连续测量过程中温度值的误差浮动量超过误差浮动量阈值,则生成连续测量风险信号并将连续测量风险信号发送至服务器;若无线测温连续测量过程中温度值测量缓冲时间的浮动值未超过缓冲时间浮动值,且连续测量过程中温度值的误差浮动量未超过误差浮动量阈值,则生成连续测量正常信号并将连续测量正常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用无线体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温度相关性分析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根据病人的疾病类型结合历史临床检验获取到对应疾病类型引起体核温度浮动的身体部位,并将其标记为风险部位;根据历史临床检验采集到风险部位体核温度浮动时,病人体温浮动的趋势以及浮动跨度,并将其分别标记为风险趋势和风险跨度;
将病人进行连续无线测温,并将病人对应测温点的温度测量值进行采集同时构建温度测量值集合,且温度测量值集合内子集排列顺序依据连续无线测温的顺序,将温度测量值集合进行分析,若集合内子集的浮动趋势一致,则将对应子集划分为同趋势子集组;即温度测量值集合内相邻子集为增长趋势或者降低趋势时,则将对应子集组建同趋势子集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用无线体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将同趋势子集组根据连续无线测温顺序进行排序,当同趋势子集组的趋势与风险趋势一致,且同趋势子集组内子集跨度与风险跨度的多出值低于对应跨度差值阈值,则将对应同趋势子集组的测量周期标记为体核温度风险周期;反之,当同趋势子集组的趋势与风险趋势非一致,或者同趋势子集组内子集跨度与风险跨度的多出值高于对应跨度差值阈值,则将对应同趋势子集组的测量周期标记为体核温度安全周期;
在体核温度风险周期内将对应病人进行对应风险部位的体核测温,同时在病人的连续无线测温周期内,若连续无线测温周期由体核温度风险周期和体核温度安全周期组成,如由体核温度风险周期转变为体核温度安全周期,则判定病人体核温度为控制趋势;如由体核温度安全周期转变为体核温度风险周期,则判定病人体核温度为严重趋势;如由体核温度安全周期与体核温度风险周期交替,则判定病人体核温度为反复异常趋势;
若连续无线测温周期仅为体核温度风险周期,则判定病人体核温度为无法控制趋势;若连续无线测温周期仅为体核温度安全周期,则判定病人体核温度为正常趋势。
CN202211293721.7A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用无线体温监测系统 Withdrawn CN1157528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93721.7A CN115752800A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用无线体温监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93721.7A CN115752800A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用无线体温监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52800A true CN115752800A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52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93721.7A Withdrawn CN115752800A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用无线体温监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5280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53347A (zh) * 2023-10-30 2023-12-01 四川桃子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医学影像处理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53347A (zh) * 2023-10-30 2023-12-01 四川桃子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医学影像处理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7153347B (zh) * 2023-10-30 2023-12-26 四川桃子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医学影像处理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97072B (zh) 一种基于测量精度的电阻抗检测用电极接触状态检测方法
WO2021057230A1 (zh) 基于颜色识别的水质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ilmore et al. An automated system for assessing metabolic and respiratory function during exercise
US9857261B2 (en) System for measuring a palmar gripping force
CN115752800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用无线体温监测系统
CN111854964A (zh) 一种测量体温的方法、装置、测温工具及存储介质
CN110245395A (zh) 具有空间相关性的圆柱形状误差的监控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03581391A (zh) 用于测量体液酸碱度的智能手机及体液酸碱度测量方法
CN113288075B (zh) 浮中沉脉位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6289578A (zh) 一种温度传感器智能检测系统
CN116327188B (zh) 一种基于指夹式血氧仪的血氧分析方法
CN111568428A (zh) 一种人体关节活动度检测系统以及检测方法
CN116725546A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结合角点检测数字心电图机检定方法
CN105286854B (zh) 一种远程心电监控方法
CN111564216A (zh) 基于气象医学的人工智能疾病预防系统
CN113825253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电子秤监控系统及其方法
CN109833048A (zh) 一种基于精神运动能力的警觉度测量方法
CN115770028A (zh) 血压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310687B (zh)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动态心电实时监控方法
CN113782131A (zh) 用于临床护理的体温测量数据收集系统、设备、介质、终端
CN105662396A (zh) 一种人体生命数据采集方法
CN114468996A (zh) 基于有序性、多模态及对称性破缺对乳房体征分析的方法
JP2014202608A (ja) 外部精度管理の評価用データの表示方法
CN216051767U (zh) 一种血糖仪
CN105303035A (zh) 一种健康监测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30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