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52089A - 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52089A
CN115752089A CN202211597838.4A CN202211597838A CN115752089A CN 115752089 A CN115752089 A CN 115752089A CN 202211597838 A CN202211597838 A CN 202211597838A CN 115752089 A CN115752089 A CN 1157520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trigger
sleeve
buckle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978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159783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520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520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520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暴器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包括握杆、抱紧组件和防护组件,该防暴叉利用可折叠的防护组件,可防止危险人员用利器棍棒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利用抱紧组件,可有效对危险人员进行控制,利用击打杆,对危险人员进行震慑打击,实现攻、防、捕三种功能于一体,既保证了使用者人身安全,又达到了打击控制暴恐分子的目的,从而实现该种多功能型防暴叉的实用性效果,同时,该防暴叉不具有杀伤性,利于面向社会普及,更利于个人或弱势群体的人身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暴器材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
背景技术
防暴叉,是用于控制危险人员的非致命性近距离作战的武器,最大特性就是可以在不重伤危险人员的情况下,将危险人员牢牢控制住,经常应用在机场、火车站、学校等公共场合。
然而,现有的防暴叉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缺陷,现有的防暴叉不带有盾牌的,安保人员在使用时,容易被手持利器的危险人员刺伤,带有盾牌的,盾牌质量较重,使用起来比较浪费体力,且盾牌无法折叠,使得防暴叉的收纳以及携带十分不便,且盾牌会阻挡安保人员的视线,不利于安保人员精准操作该防暴叉,现有的防暴叉将危险人员控制后,需要用力将危险分子抵住,使用起来比较浪费体力,同时,危险分子也极易从中逃脱,现有的防暴叉不具备击打震慑功能,对于负隅反抗的危险人员,无法削弱其攻击力,也无法降低其反抗意识,使得该防暴叉控制危险人员的成功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包括握杆、抱紧组件和防护组件,所述所述抱紧组件安装在握杆一端,所述防护组件安装在握杆靠近抱紧组件的一端,该防暴叉利用可折叠的防护组件,可防止危险人员用利器棍棒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利用抱紧组件,可有效对危险人员进行控制,利用击打杆,对危险人员进行震慑打击,实现攻、防、捕三种功能于一体,既保证了使用者人身安全,又达到了打击控制暴恐分子的目的,同时,该防暴叉不具有杀伤性,利于面向社会普及,更利于个人或弱势群体的人身安全;
其中,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固定套筒、移动套筒和盾牌,所述固定套筒固定套接在握杆靠近抱紧组件的一端,所述盾牌通过固定套筒固定在握杆上,所述固定套筒周侧等弧度铰接有若干个撑杆,若干个所述撑杆远离固定套筒的一端均与盾牌一侧铰接,所述移动套筒套设在握杆上,且所述移动套筒与握杆滑动配合,所述移动套筒周侧等弧度铰接有若干个推杆,若干个所述推杆端部分别与若干个撑杆中部铰接,所述移动套筒上安装有用于限位的防护开关,利用盾牌,可以防止危险人员用利器棍棒等攻击对使用者造成伤害,保护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通过推动移动套筒的方式将盾牌撑开,该种方式将盾牌撑开,操作比较简单,使用人员容易上手使用,有利于推广使用,同时,该种打开盾牌的方式,速度较快,在面对紧急情况时,使用更加及时,通过拉动移动套筒,将盾牌收回,使该防暴叉在不使用时,体积更小,更加不占用空间,同时,将盾牌收回,对盾牌起到一种保护作用,避免盾牌在存放以及携带过程中被挤坏。
优选的,盾牌为柔性可折叠的炭纤维材质,盾牌上开设有若干个观察孔,盾牌为炭纤维材质,质量较轻,不会过多浪费使用者的体力,进而使使用人员能保持充足的体力去与危险人员斗争,通过在盾牌上设置观察孔,方便使用人员观察危险人员的位置,进而使使用人员能够更加精准的操作该防暴叉去控制危险人员,同时,也方便使用人员及时掌握危险人员的动作,进而使使用人员能更加及时的进行闪躲危险人员的攻击,握杆远离抱紧组件一端安装有锥形结构的击打锤,通过设置击打锤,使该防暴叉具备爆破功能,在紧急情况下,能将玻璃破碎,打通出一条安全通道。
优选的,抱紧组件包括叉头、触发头和扣爪,叉头呈“Y”型结构,叉头端部固定有抱箍,叉头通过抱箍固定在握杆一端,两个扣爪分别铰接在叉头远离抱箍的两个端部,触发头活动配合在叉头内,且触发头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扣爪的端部铰接,两个扣爪上均设置有锯齿,叉头内固定有两个套环,通过设置触发头,并利用危险人员的身体挤压触发头,使得该防暴叉在抵住危险人员的同时,防暴叉上的两个扣爪能牢牢将危险人员扣紧,进而有效对危险人员进行控制。
优选的,握杆内设置有第一管筒,第一管筒内设置有触发杆,触发杆贯穿其中一个套环,触发杆的一端与触发头一端固定,触发杆远离触发头的一端连接有触发弹簧,触发杆靠近触发弹簧一端设置有第一卡齿,握杆外侧壁对应第一卡齿处安装有抱死开关,抱死开关与第一卡齿扣接配合,通过设置抱死开关,触发头在带动两个扣爪将危险人员扣紧时,触发头连接的触发杆会被锁死固定,使两个扣爪不再松开,进而保证危险人员无法从两个扣爪中挣脱,通过提高该防暴叉对危险人员的控制约束效果,使用人员在与危险人员的斗争中更加不容易受伤,同时,通过抱死开关将触发杆锁定,使扣爪不能挣开,使用人员不需要通过该防暴叉一直大力抵住危险人员,进而不需要使用人员持续性的与危险人员比拼体力,通过设置抱死开关与触发弹簧,使用者只需要按动抱死开关,触发杆解锁后,在触发弹簧弹力的带动下移动,就会推动触发头将两个紧扣的扣爪打开,通过按动抱死开关的方式,将扣爪打开,使得扣爪的打开更加方便快捷,使得该防暴叉在应对多名危险人员时,机动能力更强。
优选的,触发头上开设有发射孔,握杆内设置有第二管筒,第二管筒内设置有击打杆,击打杆贯穿套环,击打杆一端通过发射孔贯穿触发头,击打杆远离触发头的一端连接有激发弹簧,击打杆靠近激发弹簧一端侧部设置有第二卡齿,握杆外侧壁对应第二卡齿处安装有击打开关,击打开关与第二卡齿扣接配合,通过设置击打杆,使该防暴叉在制服危险人员时,具有移动的攻击力,一方面,能对危险人员进行打击,降低危险人员的攻击能力,提高该防暴叉对危险人员的制服效果,另一方面,能对危险人员起到一种威慑作用,削弱危险人员的反抗意识,通过设置击打开关与激发弹簧,使用者只需要按动击打开关,击打杆解锁后,在激发弹簧弹力的带动对危险人员进行打击,通过按动击打开关的方式,发射击打杆,使击打杆的发射控制更加方便快捷,这样一方面,使击打杆能更加及时精准的发生出去,进而使该防暴叉能更加精准的对危险人员进行打击,增强对危险人员攻击力削弱的效果,另一方面,提高击打杆对危险人员的威慑效果。
优选的,握杆上套设有上膛套筒,握杆对应上膛套筒处开设有上膛槽道,上膛槽道与第二管筒内部贯通,握杆上膛套筒内焊接有挂机杆,挂机杆滑动配合在上膛槽道内,击打杆位于上膛槽道处外侧壁焊接有扳杆,通过设置上膛套筒,使用者只需要拉动上膛套筒即可将击打杆回位,使该防暴叉的击打杆具备多次打击能力,上膛套筒回到原位后,击打杆击打出一段距离后,扳杆会被挂机杆挡下,进而防止击打杆从防暴叉中脱离,也对击打杆的击打距离进行限制,进而控制击打杆的杀伤力,使该防暴叉不会对人身产生严重伤害。
优选的,握杆内设置有第三管筒,第三管筒内对应上膛套筒处固定有复进弹簧,第三管筒对应复进弹簧处开设有复进槽道,握杆对应复进槽道处开设有复位槽道,上膛套筒内焊接有复进杆,复进杆滑动配合在复位槽道以及复进槽道内,复进杆位于复进弹簧的端部,通过设置复进弹簧,上膛套筒将击打杆回位后,复进弹簧的弹力会将上膛套筒复位,通过使用复进弹簧将上膛套筒自动复位,一方面,防暴叉在使用过程中,上膛套筒不会来回晃动,进而能防止上膛套筒将使用者双手碰伤,另一方面,方便上膛套筒的再次使用,能进一步夹块击打杆的回位速度。
优选的,握杆上开设有滑槽,移动套筒内焊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滑动配合在滑槽内,上膛套筒内侧壁焊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滑动配合在滑槽内,通过设置第一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使移动套筒的移动更加平滑稳定,通过设置第二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使上膛套筒移动更加平滑稳定。
优选的,抱死开关包括第一支撑盒、第一卡扣和第一弹簧,第一支撑盒固定在握杆外侧壁,第一卡扣铰接配合在第一支撑盒内,第一弹簧支撑在第一支撑盒与第一卡扣端部之间,第一卡扣远离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卡齿扣接,击打开关包括第二支撑盒、第二卡扣和第二弹簧,第二支撑盒固定在握杆外侧壁,第二卡扣铰接配合在第二支撑盒内,第二弹簧支撑在第二支撑盒与第二卡扣端部之间,第二卡扣远离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二卡齿扣接,握杆靠近防护组件一端的外侧壁开设有卡槽,防护开关包括第三支撑盒、第三卡扣和第三弹簧,第三支撑盒固定在握杆靠近防护组件一端的外侧壁,第三卡扣铰接配合在第三支撑盒内,第三弹簧支撑在第三支撑盒与第三卡扣端部之间,第三卡扣远离第三弹簧的一端与握杆上的卡槽扣接。
优选的,该多功能型防暴叉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正面危险人员之前,使用者双手紧握握杆,用手按动抱死开关,使第一卡扣一端从触发杆上的第一卡齿内弹出,第一卡扣从第一卡齿内弹出后,触发杆会在触发弹簧弹力的带动下向抱紧组件一端移动,触发头在触发杆的带动下向前推进,将两个扣在一起的扣爪打开,使用者握住上膛套筒,并向后拉动上膛套筒,上膛套筒上的挂机杆勾住扳杆,在上膛套筒的带动下,将击打杆向后移动,使击打杆上的第二卡齿与击打开关上的第二卡扣卡接配合,将击打杆上膛,使用者用手握住移动套筒,并向前推动移动套筒,移动套筒通过推杆带动撑杆,使撑杆将盾牌支撑起来,将移动套筒向前推动至握杆的卡槽处,防护开关上的第三卡扣的端部与卡槽扣接,将移动套筒固定,使盾牌保持撑开状态;
步骤二:在正面危险人员时,使用者将抱紧组件上打开的扣爪正对危险人员,并利用两个扣爪抵住危险人员,此时,触发头会在危险人员身体的挤压下向后移动,通过向后移动触发头,使两个扣爪紧扣在一起,将危险人员束缚,同时,触发头会带动触发杆移动,触发杆上的第一卡齿会再次移动至抱死开关处,第一卡齿会与抱死开关上的第一卡扣扣接,将触发杆锁定,使触发杆无法向前移动,通过锁定触发杆,使触发头也无法向前移动,进而使两个扣爪锁死,使危险人员无法挣开,在使用抱紧组件对危险人员进行制服时,根据需要,可以按动击打开关,通过按动击打开关,将击打杆解锁,击打杆在激发弹簧弹力的带动下,会向前弹射,击打杆向前弹射时,击打杆的端部会击打危险人员,并对危险人员造成威慑;
步骤三:在制服危险人员后,再次按动抱死开关,将触发杆解锁,在触发弹簧弹力的带动下,触发杆向前移动,触发杆带动触发头移动,通过向前移动触发头,将两个扣爪打开,通过拉动上膛套筒,将击打杆收回,并利用击打开关将击打杆锁定,按动防护开关,将移动套筒解锁,向后拉动移动套筒,移动套筒通过推杆带动撑杆转动,通过转动撑杆,将盾牌折叠收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该防暴叉利用可折叠的防护组件,可防止危险人员用利器棍棒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利用抱紧组件,可有效对危险人员进行控制,利用击打杆,对危险人员进行震慑打击,实现攻、防、捕三种功能于一体,既保证了使用者人身安全,又达到了打击控制暴恐分子的目的,从而实现该种多功能型防暴叉的实用性效果,同时,该防暴叉不具有杀伤性,利于面向社会普及,更利于个人或弱势群体的人身安全。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利用盾牌,可以防止危险人员用利器棍棒等攻击对使用者造成伤害,保护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从而使该防暴叉使用的安全性更高,同时,盾牌为炭纤维材质,质量较轻,不会过多浪费使用者的体力,进而使使用人员能保持充足的体力去与危险人员斗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控制危险人员的成功率,通过在盾牌上设置观察孔,方便使用人员观察危险人员的位置,进而使使用人员能够更加精准的操作该防暴叉去控制危险人员,从而进一步提高该防暴叉制服危险人员的成功率,同时,也方便使用人员及时掌握危险人员的动作,进而使使用人员能更加及时的进行闪躲危险人员的攻击,从而进一步提高该防暴叉使用的安全性,通过推动移动套筒的方式将盾牌撑开,该种方式将盾牌撑开,操作比较简单,使用人员容易上手使用,有利于推广使用,同时,该种打开盾牌的方式,速度较快,在面对紧急情况时,使用更加及时,从而使用更加可靠。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通过设置触发头,并利用危险人员的身体挤压触发头,使得该防暴叉在抵住危险人员的同时,防暴叉上的两个扣爪能牢牢将危险人员扣紧,进而有效对危险人员进行控制,从而提高该防暴叉对危险人员的控制约束效果,通过设置抱死开关,触发头在带动两个扣爪将危险人员扣紧时,触发头连接的触发杆会被锁死固定,使两个扣爪不再松开,进而保证危险人员无法从两个扣爪中挣脱,从而进一步提高该防暴叉对危险人员的控制约束效果,通过提高该防暴叉对危险人员的控制约束效果,使用人员在与危险人员的斗争中更加不容易受伤,从而进一步提高该防暴叉使用的安全性,同时,通过抱死开关将触发杆锁定,使扣爪不能挣开,使用人员不需要通过该防暴叉一直大力抵住危险人员,进而不需要使用人员持续性的与危险人员比拼体力,从而使该防暴叉的使用更加省力,通过设置抱死开关与触发弹簧,使用者只需要按动抱死开关,触发杆解锁后,在触发弹簧弹力的带动下移动,就会推动触发头将两个紧扣的扣爪打开,通过按动抱死开关的方式,将扣爪打开,使得扣爪的打开更加方便快捷,使得该防暴叉在应对多名危险人员时,机动能力更强,从而提高该防暴叉处理暴动的使用效果。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通过设置击打杆,使该防暴叉在制服危险人员时,具有移动的攻击力,一方面,能对危险人员进行打击,降低危险人员的攻击能力,提高该防暴叉对危险人员的制服效果,从而提高该防暴叉使用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能对危险人员起到一种威慑作用,削弱危险人员的反抗意识,从而提高该防暴叉制服危险人员的成功率,通过设置击打开关与激发弹簧,使用者只需要按动击打开关,击打杆解锁后,在激发弹簧弹力的带动对危险人员进行打击,通过按动击打开关的方式,发射击打杆,使击打杆的发射控制更加方便快捷,这样一方面,使击打杆能更加及时精准的发生出去,进而使该防暴叉能更加精准的对危险人员进行打击,增强对危险人员攻击力削弱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该防暴叉对危险人员的制服效果,另一方面,提高击打杆对危险人员的威慑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该防暴叉制服危险人员的成功率。
(5)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通过设置上膛套筒,使用者只需要拉动上膛套筒即可将击打杆回位,使该防暴叉的击打杆具备多次打击能力,从而使该防暴叉对危险人员的打击以及威慑能力更强,通过设置复进弹簧,上膛套筒将击打杆回位后,复进弹簧的弹力会将上膛套筒复位,通过使用复进弹簧将上膛套筒自动复位,一方面,防暴叉在使用过程中,上膛套筒不会来回晃动,进而能防止上膛套筒将使用者双手碰伤,从而使该防暴叉的使用更加安全,另一方面,方便上膛套筒的再次使用,能进一步夹块击打杆的回位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该防暴叉的击打能力以及威慑力。
(6)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通过拉动移动套筒,将盾牌收回,使该防暴叉在不使用时,体积更小,更加不占用空间,从而提高该防暴叉存放以及携带的便利性,同时,将盾牌收回,对盾牌起到一种保护作用,避免盾牌在存放以及携带过程中被挤坏,从而能有效延长该防暴叉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三管筒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握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抱紧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防护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整体去除握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A区域细节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上膛套筒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抱死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击打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防护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握杆;101、第一管筒;102、第二管筒;103、第三管筒;1031、复进弹簧;1032、复进槽道;104、上膛槽道;105、滑槽;106、卡槽;2、抱紧组件;201、抱箍;202、叉头;2021、套环;203、触发头;2031、发射孔;204、扣爪;2041、锯齿;3、防护组件;301、固定套筒;302、移动套筒;3021、第一滑块;303、盾牌;3031、观察孔;304、推杆;305、撑杆;4、触发杆;401、第一卡齿;402、触发弹簧;5、击打杆;501、第二卡齿;502、激发弹簧;503、扳杆;6、上膛套筒;601、挂机杆;602、复进杆;603、第二滑块;7、击打锤;8、抱死开关;801、第一支撑盒;802、第一卡扣;803、第一弹簧;9、击打开关;901、第二支撑盒;902、第二卡扣;903、第二弹簧;10、防护开关;1001、第三支撑盒;1002、第三卡扣;1003、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1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包括握杆1、抱紧组件2和防护组件3,抱紧组件2安装在握杆1一端,防护组件3安装在握杆1靠近抱紧组件2的一端,该防暴叉利用可折叠的防护组件3,可防止危险人员用利器棍棒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利用抱紧组件2,可有效对危险人员进行控制,利用击打杆5,对危险人员进行震慑打击,实现攻、防、捕三种功能于一体,既保证了使用者人身安全,又达到了打击控制暴恐分子的目的,从而实现该种多功能型防暴叉的实用性效果,同时,该防暴叉不具有杀伤性,利于面向社会普及,更利于个人或弱势群体的人身安全;
其中,防护组件3包括固定套筒301、移动套筒302和盾牌303,固定套筒301固定套接在握杆1靠近抱紧组件2的一端,盾牌303通过固定套筒301固定在握杆1上,固定套筒301周侧等弧度铰接有若干个撑杆305,若干个撑杆305远离固定套筒301的一端均与盾牌303一侧铰接,移动套筒302套设在握杆1上,且移动套筒302与握杆1滑动配合,移动套筒302周侧等弧度铰接有若干个推杆304,若干个推杆304端部分别与若干个撑杆305中部铰接,移动套筒302上安装有用于限位的防护开关10,利用盾牌303,可以防止危险人员用利器棍棒等攻击对使用者造成伤害,保护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从而使该防暴叉使用的安全性更高,通过推动移动套筒302的方式将盾牌303撑开,该种方式将盾牌303撑开,操作比较简单,使用人员容易上手使用,有利于推广使用,同时,该种打开盾牌303的方式,速度较快,在面对紧急情况时,使用更加及时,从而使用更加可靠,通过拉动移动套筒302,将盾牌303收回,使该防暴叉在不使用时,体积更小,更加不占用空间,从而提高该防暴叉存放以及携带的便利性,同时,将盾牌303收回,对盾牌303起到一种保护作用,避免盾牌303在存放以及携带过程中被挤坏,从而能有效延长该防暴叉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盾牌303为柔性可折叠的炭纤维材质,盾牌303上开设有若干个观察孔3031,盾牌303为炭纤维材质,质量较轻,不会过多浪费使用者的体力,进而使使用人员能保持充足的体力去与危险人员斗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控制危险人员的成功率,通过在盾牌303上设置观察孔3031,方便使用人员观察危险人员的位置,进而使使用人员能够更加精准的操作该防暴叉去控制危险人员,从而进一步提高该防暴叉制服危险人员的成功率,同时,也方便使用人员及时掌握危险人员的动作,进而使使用人员能更加及时的进行闪躲危险人员的攻击,从而进一步提高该防暴叉使用的安全性,握杆1远离抱紧组件2一端安装有锥形结构的击打锤7,通过设置击打锤7,使该防暴叉具备爆破功能,在紧急情况下,能将玻璃破碎,打通出一条安全通道。
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抱紧组件2包括叉头202、触发头203和扣爪204,叉头202呈“Y”型结构,叉头202端部固定有抱箍201,叉头202通过抱箍201固定在握杆1一端,两个扣爪204分别铰接在叉头202远离抱箍201的两个端部,触发头203活动配合在叉头202内,且触发头203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扣爪204的端部铰接,两个扣爪204上均设置有锯齿2041,叉头202内固定有两个套环2021,通过设置触发头203,并利用危险人员的身体挤压触发头203,使得该防暴叉在抵住危险人员的同时,防暴叉上的两个扣爪204能牢牢将危险人员扣紧,进而有效对危险人员进行控制,从而提高该防暴叉对危险人员的控制约束效果。
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握杆1内设置有第一管筒101,第一管筒101内设置有触发杆4,触发杆4贯穿其中一个套环2021,触发杆4的一端与触发头203一端固定,触发杆4远离触发头203的一端连接有触发弹簧402,触发杆4靠近触发弹簧402一端设置有第一卡齿401,握杆1外侧壁对应第一卡齿401处安装有抱死开关8,抱死开关8与第一卡齿401扣接配合,通过设置抱死开关8,触发头203在带动两个扣爪204将危险人员扣紧时,触发头203连接的触发杆4会被锁死固定,使两个扣爪204不再松开,进而保证危险人员无法从两个扣爪204中挣脱,从而进一步提高该防暴叉对危险人员的控制约束效果,通过提高该防暴叉对危险人员的控制约束效果,使用人员在与危险人员的斗争中更加不容易受伤,从而进一步提高该防暴叉使用的安全性,同时,通过抱死开关8将触发杆4锁定,使扣爪204不能挣开,使用人员不需要通过该防暴叉一直大力抵住危险人员,进而不需要使用人员持续性的与危险人员比拼体力,从而使该防暴叉的使用更加省力,通过设置抱死开关8与触发弹簧402,使用者只需要按动抱死开关8,触发杆4解锁后,在触发弹簧402弹力的带动下移动,就会推动触发头203将两个紧扣的扣爪204打开,通过按动抱死开关8的方式,将扣爪204打开,使得扣爪204的打开更加方便快捷,使得该防暴叉在应对多名危险人员时,机动能力更强,从而提高该防暴叉处理暴动的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触发头203上开设有发射孔2031,握杆1内设置有第二管筒102,第二管筒102内设置有击打杆5,击打杆5贯穿套环2021,击打杆5一端通过发射孔2031贯穿触发头203,击打杆5远离触发头203的一端连接有激发弹簧502,击打杆5靠近激发弹簧502一端侧部设置有第二卡齿501,握杆1外侧壁对应第二卡齿501处安装有击打开关9,击打开关9与第二卡齿501扣接配合,通过设置击打杆5,使该防暴叉在制服危险人员时,具有移动的攻击力,一方面,能对危险人员进行打击,降低危险人员的攻击能力,提高该防暴叉对危险人员的制服效果,从而提高该防暴叉使用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能对危险人员起到一种威慑作用,削弱危险人员的反抗意识,从而提高该防暴叉制服危险人员的成功率,通过设置击打开关9与激发弹簧502,使用者只需要按动击打开关9,击打杆5解锁后,在激发弹簧502弹力的带动对危险人员进行打击,通过按动击打开关9的方式,发射击打杆5,使击打杆5的发射控制更加方便快捷,这样一方面,使击打杆5能更加及时精准的发生出去,进而使该防暴叉能更加精准的对危险人员进行打击,增强对危险人员攻击力削弱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该防暴叉对危险人员的制服效果,另一方面,提高击打杆5对危险人员的威慑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该防暴叉制服危险人员的成功率。
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握杆1上套设有上膛套筒6,握杆1对应上膛套筒6处开设有上膛槽道104,上膛槽道104与第二管筒102内部贯通,握杆1上膛套筒6内焊接有挂机杆601,挂机杆601滑动配合在上膛槽道104内,击打杆5位于上膛槽道104处外侧壁焊接有扳杆503,通过设置上膛套筒6,使用者只需要拉动上膛套筒6即可将击打杆5回位,使该防暴叉的击打杆5具备多次打击能力,从而使该防暴叉对危险人员的打击以及威慑能力更强,上膛套筒6回到原位后,击打杆5击打出一段距离后,扳杆503会被挂机杆601挡下,进而防止击打杆5从防暴叉中脱离,也对击打杆5的击打距离进行限制,进而控制击打杆5的杀伤力,使该防暴叉不会对人身产生严重伤害。
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握杆1内设置有第三管筒103,第三管筒103内对应上膛套筒6处固定有复进弹簧1031,第三管筒103对应复进弹簧1031处开设有复进槽道1032,握杆1对应复进槽道1032处开设有复位槽道,上膛套筒6内焊接有复进杆602,复进杆602滑动配合在复位槽道以及复进槽道1032内,复进杆602位于复进弹簧1031的端部,通过设置复进弹簧1031,上膛套筒6将击打杆5回位后,复进弹簧1031的弹力会将上膛套筒6复位,通过使用复进弹簧1031将上膛套筒6自动复位,一方面,防暴叉在使用过程中,上膛套筒6不会来回晃动,进而能防止上膛套筒6将使用者双手碰伤,从而使该防暴叉的使用更加安全,另一方面,方便上膛套筒6的再次使用,能进一步夹块击打杆5的回位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该防暴叉的击打能力以及威慑力。
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握杆1上开设有滑槽105,移动套筒302内焊接有第一滑块3021,第一滑块3021滑动配合在滑槽105内,上膛套筒6内侧壁焊接有第二滑块603,第二滑块603滑动配合在滑槽105内,通过设置第一滑块3021与滑槽105滑动配合,使移动套筒302的移动更加平滑稳定,通过设置第二滑块603与滑槽105滑动配合,使上膛套筒6移动更加平滑稳定,从而使该防暴叉操作更加流畅。
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抱死开关8包括第一支撑盒801、第一卡扣802和第一弹簧803,第一支撑盒801固定在握杆1外侧壁,第一卡扣802铰接配合在第一支撑盒801内,第一弹簧803支撑在第一支撑盒801与第一卡扣802端部之间,第一卡扣802远离第一弹簧803的一端与第一卡齿401扣接,击打开关9包括第二支撑盒901、第二卡扣902和第二弹簧903,第二支撑盒901固定在握杆1外侧壁,第二卡扣902铰接配合在第二支撑盒901内,第二弹簧903支撑在第二支撑盒901与第二卡扣902端部之间,第二卡扣902远离第二弹簧903的一端与第二卡齿501扣接,握杆1靠近防护组件3一端的外侧壁开设有卡槽106,防护开关10包括第三支撑盒1001、第三卡扣1002和第三弹簧1003,第三支撑盒1001固定在握杆1靠近防护组件3一端的外侧壁,第三卡扣1002铰接配合在第三支撑盒1001内,第三弹簧1003支撑在第三支撑盒1001与第三卡扣1002端部之间,第三卡扣1002远离第三弹簧1003的一端与握杆1上的卡槽106扣接。
在使用时,在正面危险人员之前,使用者双手紧握握杆1,用手按动抱死开关8,使第一卡扣802一端从触发杆4上的第一卡齿401内弹出,第一卡扣802从第一卡齿401内弹出后,触发杆4会在触发弹簧402弹力的带动下向抱紧组件2一端移动,触发头203在触发杆4的带动下向前推进,将两个扣在一起的扣爪204打开,使用者握住上膛套筒6,并向后拉动上膛套筒6,上膛套筒6上的挂机杆601勾住扳杆503,在上膛套筒6的带动下,将击打杆5向后移动,使击打杆5上的第二卡齿501与击打开关9上的第二卡扣902卡接配合,将击打杆5上膛,使用者用手握住移动套筒302,并向前推动移动套筒302,移动套筒302通过推杆304带动撑杆305,使撑杆305将盾牌303支撑起来,将移动套筒302向前推动至握杆1的卡槽106处,防护开关10上的第三卡扣1002的端部与卡槽106扣接,将移动套筒302固定,使盾牌303保持撑开状态,利用盾牌303,可以防止危险人员用利器棍棒等攻击对使用者造成伤害,保护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从而使该防暴叉使用的安全性更高,同时,盾牌303为炭纤维材质,质量较轻,不会过多浪费使用者的体力,进而使使用人员能保持充足的体力去与危险人员斗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控制危险人员的成功率,通过在盾牌303上设置观察孔3031,方便使用人员观察危险人员的位置,进而使使用人员能够更加精准的操作该防暴叉去控制危险人员,从而进一步提高该防暴叉制服危险人员的成功率,同时,也方便使用人员及时掌握危险人员的动作,进而使使用人员能更加及时的进行闪躲危险人员的攻击,从而进一步提高该防暴叉使用的安全性,通过推动移动套筒302的方式将盾牌303撑开,该种方式将盾牌303撑开,操作比较简单,使用人员容易上手使用,有利于推广使用,同时,该种打开盾牌303的方式,速度较快,在面对紧急情况时,使用更加及时,从而使用更加可靠,在正面危险人员时,使用者将抱紧组件2上打开的扣爪204正对危险人员,并利用两个扣爪204抵住危险人员,此时,触发头203会在危险人员身体的挤压下向后移动,通过向后移动触发头203,使两个扣爪204紧扣在一起,将危险人员束缚,同时,触发头203会带动触发杆4移动,触发杆4上的第一卡齿401会再次移动至抱死开关8处,第一卡齿401会与抱死开关8上的第一卡扣802扣接,将触发杆4锁定,使触发杆4无法向前移动,通过锁定触发杆4,使触发头203也无法向前移动,进而使两个扣爪204锁死,使危险人员无法挣开,在使用抱紧组件2对危险人员进行制服时,根据需要,可以按动击打开关9,通过按动击打开关9,将击打杆5解锁,击打杆5在激发弹簧502弹力的带动下,会向前弹射,击打杆5向前弹射时,击打杆5的端部会击打危险人员,并对危险人员造成威慑,通过设置触发头203,并利用危险人员的身体挤压触发头203,使得该防暴叉在抵住危险人员的同时,防暴叉上的两个扣爪204能牢牢将危险人员扣紧,进而有效对危险人员进行控制,从而提高该防暴叉对危险人员的控制约束效果,通过设置抱死开关8,触发头203在带动两个扣爪204将危险人员扣紧时,触发头203连接的触发杆4会被锁死固定,使两个扣爪204不再松开,进而保证危险人员无法从两个扣爪204中挣脱,从而进一步提高该防暴叉对危险人员的控制约束效果,通过提高该防暴叉对危险人员的控制约束效果,使用人员在与危险人员的斗争中更加不容易受伤,从而进一步提高该防暴叉使用的安全性,同时,通过抱死开关8将触发杆4锁定,使扣爪204不能挣开,使用人员不需要通过该防暴叉一直大力抵住危险人员,进而不需要使用人员持续性的与危险人员比拼体力,从而使该防暴叉的使用更加省力,通过设置抱死开关8与触发弹簧402,使用者只需要按动抱死开关8,触发杆4解锁后,在触发弹簧402弹力的带动下移动,就会推动触发头203将两个紧扣的扣爪204打开,通过按动抱死开关8的方式,将扣爪204打开,使得扣爪204的打开更加方便快捷,使得该防暴叉在应对多名危险人员时,机动能力更强,从而提高该防暴叉处理暴动的使用效果,通过设置击打杆5,使该防暴叉在制服危险人员时,具有移动的攻击力,一方面,能对危险人员进行打击,降低危险人员的攻击能力,提高该防暴叉对危险人员的制服效果,从而提高该防暴叉使用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能对危险人员起到一种威慑作用,削弱危险人员的反抗意识,从而提高该防暴叉制服危险人员的成功率,通过设置击打开关9与激发弹簧502,使用者只需要按动击打开关9,击打杆5解锁后,在激发弹簧502弹力的带动对危险人员进行打击,通过按动击打开关9的方式,发射击打杆5,使击打杆5的发射控制更加方便快捷,这样一方面,使击打杆5能更加及时精准的发生出去,进而使该防暴叉能更加精准的对危险人员进行打击,增强对危险人员攻击力削弱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该防暴叉对危险人员的制服效果,另一方面,提高击打杆5对危险人员的威慑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该防暴叉制服危险人员的成功率,通过设置上膛套筒6,使用者只需要拉动上膛套筒6即可将击打杆5回位,使该防暴叉的击打杆5具备多次打击能力,从而使该防暴叉对危险人员的打击以及威慑能力更强,通过设置复进弹簧1031,上膛套筒6将击打杆5回位后,复进弹簧1031的弹力会将上膛套筒6复位,通过使用复进弹簧1031将上膛套筒6自动复位,一方面,防暴叉在使用过程中,上膛套筒6不会来回晃动,进而能防止上膛套筒6将使用者双手碰伤,从而使该防暴叉的使用更加安全,另一方面,方便上膛套筒6的再次使用,能进一步夹块击打杆5的回位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该防暴叉的击打能力以及威慑力,在制服危险人员后,再次按动抱死开关8,将触发杆4解锁,在触发弹簧402弹力的带动下,触发杆4向前移动,触发杆4带动触发头203移动,通过向前移动触发头203,将两个扣爪204打开,通过拉动上膛套筒6,将击打杆5收回,并利用击打开关9将击打杆5锁定,按动防护开关10,将移动套筒302解锁,向后拉动移动套筒302,移动套筒302通过推杆304带动撑杆305转动,通过转动撑杆305,将盾牌303折叠收回,通过拉动移动套筒302,将盾牌303收回,使该防暴叉在不使用时,体积更小,更加不占用空间,从而提高该防暴叉存放以及携带的便利性,同时,将盾牌303收回,对盾牌303起到一种保护作用,避免盾牌303在存放以及携带过程中被挤坏,从而能有效延长该防暴叉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是在申请号为202110816606.2,专利名称为: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的基础上做出的创新和改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包括握杆(1)、抱紧组件(2)和防护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抱紧组件(2)安装在握杆(1)一端,所述防护组件(3)安装在握杆(1)靠近抱紧组件(2)的一端;
其中,所述防护组件(3)包括固定套筒(301)、移动套筒(302)和盾牌(303),所述固定套筒(301)固定套接在握杆(1)靠近抱紧组件(2)的一端,所述盾牌(303)通过固定套筒(301)固定在握杆(1)上,所述固定套筒(301)周侧等弧度铰接有若干个撑杆(305),若干个所述撑杆(305)远离固定套筒(301)的一端均与盾牌(303)一侧铰接,所述移动套筒(302)套设在握杆(1)上,且所述移动套筒(302)与握杆(1)滑动配合,所述移动套筒(302)周侧等弧度铰接有若干个推杆(304),若干个所述推杆(304)端部分别与若干个撑杆(305)中部铰接,所述移动套筒(302)上安装有用于限位的防护开关(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其特征在于:盾牌(303)为柔性可折叠的炭纤维材质,盾牌(303)上开设有若干个观察孔(3031),握杆(1)远离抱紧组件(2)一端安装有锥形结构的击打锤(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其特征在于:抱紧组件(2)包括叉头(202)、触发头(203)和扣爪(204),叉头(202)呈“Y”型结构,叉头(202)端部固定有抱箍(201),叉头(202)通过抱箍(201)固定在握杆(1)一端,两个扣爪(204)分别铰接在叉头(202)远离抱箍(201)的两个端部,触发头(203)活动配合在叉头(202)内,且触发头(203)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扣爪(204)的端部铰接,两个扣爪(204)上均设置有锯齿(2041),叉头(202)内固定有两个套环(20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其特征在于:握杆(1)内设置有第一管筒(101),第一管筒(101)内设置有触发杆(4),触发杆(4)贯穿其中一个套环(2021),触发杆(4)的一端与触发头(203)一端固定,触发杆(4)远离触发头(203)的一端连接有触发弹簧(402),触发杆(4)靠近触发弹簧(402)一端设置有第一卡齿(401),握杆(1)外侧壁对应第一卡齿(401)处安装有抱死开关(8),抱死开关(8)与第一卡齿(401)扣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其特征在于:触发头(203)上开设有发射孔(2031),握杆(1)内设置有第二管筒(102),第二管筒(102)内设置有击打杆(5),击打杆(5)贯穿套环(2021),击打杆(5)一端通过发射孔(2031)贯穿触发头(203),击打杆(5)远离触发头(203)的一端连接有激发弹簧(502),击打杆(5)靠近激发弹簧(502)一端侧部设置有第二卡齿(501),握杆(1)外侧壁对应第二卡齿(501)处安装有击打开关(9),击打开关(9)与第二卡齿(501)扣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其特征在于:握杆(1)上套设有上膛套筒(6),握杆(1)对应上膛套筒(6)处开设有上膛槽道(104),上膛槽道(104)与第二管筒(102)内部贯通,握杆(1)上膛套筒(6)内焊接有挂机杆(601),挂机杆(601)滑动配合在上膛槽道(104)内,击打杆(5)位于上膛槽道(104)处外侧壁焊接有扳杆(5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其特征在于:握杆(1)内设置有第三管筒(103),第三管筒(103)内对应上膛套筒(6)处固定有复进弹簧(1031),第三管筒(103)对应复进弹簧(1031)处开设有复进槽道(1032),握杆(1)对应复进槽道(1032)处开设有复位槽道,上膛套筒(6)内焊接有复进杆(602),复进杆(602)滑动配合在复位槽道以及复进槽道(1032)内,复进杆(602)位于复进弹簧(1031)的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其特征在于:握杆(1)上开设有滑槽(105),移动套筒(302)内焊接有第一滑块(3021),第一滑块(3021)滑动配合在滑槽(105)内,上膛套筒(6)内侧壁焊接有第二滑块(603),第二滑块(603)滑动配合在滑槽(105)内。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其特征在于:抱死开关(8)包括第一支撑盒(801)、第一卡扣(802)和第一弹簧(803),第一支撑盒(801)固定在握杆(1)外侧壁,第一卡扣(802)铰接配合在第一支撑盒(801)内,第一弹簧(803)支撑在第一支撑盒(801)与第一卡扣(802)端部之间,第一卡扣(802)远离第一弹簧(803)的一端与第一卡齿(401)扣接,击打开关(9)包括第二支撑盒(901)、第二卡扣(902)和第二弹簧(903),第二支撑盒(901)固定在握杆(1)外侧壁,第二卡扣(902)铰接配合在第二支撑盒(901)内,第二弹簧(903)支撑在第二支撑盒(901)与第二卡扣(902)端部之间,第二卡扣(902)远离第二弹簧(903)的一端与第二卡齿(501)扣接,握杆(1)靠近防护组件(3)一端的外侧壁开设有卡槽(106),防护开关(10)包括第三支撑盒(1001)、第三卡扣(1002)和第三弹簧(1003),第三支撑盒(1001)固定在握杆(1)靠近防护组件(3)一端的外侧壁,第三卡扣(1002)铰接配合在第三支撑盒(1001)内,第三弹簧(1003)支撑在第三支撑盒(1001)与第三卡扣(1002)端部之间,第三卡扣(1002)远离第三弹簧(1003)的一端与握杆(1)上的卡槽(106)扣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其特征在于:该多功能型防暴叉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正面危险人员之前,使用者双手紧握握杆(1),用手按动抱死开关(8),使第一卡扣(802)一端从触发杆(4)上的第一卡齿(401)内弹出,第一卡扣(802)从第一卡齿(401)内弹出后,触发杆(4)会在触发弹簧(402)弹力的带动下向抱紧组件(2)一端移动,触发头(203)在触发杆(4)的带动下向前推进,将两个扣在一起的扣爪(204)打开,使用者握住上膛套筒(6),并向后拉动上膛套筒(6),上膛套筒(6)上的挂机杆(601)勾住扳杆(503),在上膛套筒(6)的带动下,将击打杆(5)向后移动,使击打杆(5)上的第二卡齿(501)与击打开关(9)上的第二卡扣(902)卡接配合,将击打杆(5)上膛,使用者用手握住移动套筒(302),并向前推动移动套筒(302),移动套筒(302)通过推杆(304)带动撑杆(305),使撑杆(305)将盾牌(303)支撑起来,将移动套筒(302)向前推动至握杆(1)的卡槽(106)处,防护开关(10)上的第三卡扣(1002)的端部与卡槽(106)扣接,将移动套筒(302)固定,使盾牌(303)保持撑开状态;
步骤二:在正面危险人员时,使用者将抱紧组件(2)上打开的扣爪(204)正对危险人员,并利用两个扣爪(204)抵住危险人员,此时,触发头(203)会在危险人员身体的挤压下向后移动,通过向后移动触发头(203),使两个扣爪(204)紧扣在一起,将危险人员束缚,同时,触发头(203)会带动触发杆(4)移动,触发杆(4)上的第一卡齿(401)会再次移动至抱死开关(8)处,第一卡齿(401)会与抱死开关(8)上的第一卡扣(802)扣接,将触发杆(4)锁定,使触发杆(4)无法向前移动,通过锁定触发杆(4),使触发头(203)也无法向前移动,进而使两个扣爪(204)锁死,使危险人员无法挣开,在使用抱紧组件(2)对危险人员进行制服时,根据需要,可以按动击打开关(9),通过按动击打开关(9),将击打杆(5)解锁,击打杆(5)在激发弹簧(502)弹力的带动下,会向前弹射,击打杆(5)向前弹射时,击打杆(5)的端部会击打危险人员,并对危险人员造成威慑;
步骤三:在制服危险人员后,再次按动抱死开关(8),将触发杆(4)解锁,在触发弹簧(402)弹力的带动下,触发杆(4)向前移动,触发杆(4)带动触发头(203)移动,通过向前移动触发头(203),将两个扣爪(204)打开,通过拉动上膛套筒(6),将击打杆(5)收回,并利用击打开关(9)将击打杆(5)锁定,按动防护开关(10),将移动套筒(302)解锁,向后拉动移动套筒(302),移动套筒(302)通过推杆(304)带动撑杆(305)转动,通过转动撑杆(305),将盾牌(303)折叠收回。
CN202211597838.4A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 Pending CN1157520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97838.4A CN115752089A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97838.4A CN115752089A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52089A true CN115752089A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45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97838.4A Pending CN115752089A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52089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97614A (en) * 1990-05-01 1992-03-24 Strong B Gene Riot gun
JP2005331220A (ja) * 2004-05-20 2005-12-02 Seiroku Ito さすまた
CN205279869U (zh) * 2016-01-12 2016-06-01 江苏锐盾警用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警用抓捕器
CN107883812A (zh) * 2017-11-08 2018-04-06 范科晨 一种增大防护面积的可伸缩防暴叉
CN208520261U (zh) * 2018-07-17 2019-02-19 张藩潇 一种长叉式防暴电击棒
CN209894034U (zh) * 2019-04-28 2020-01-03 南京理工大学 多功能防护防暴叉
CN210400163U (zh) * 2019-07-05 2020-04-24 北京八爪鱼木工坊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皮筋枪
CN113532197A (zh) * 2021-07-20 2021-10-22 丁建 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
CN113804054A (zh) * 2021-04-28 2021-12-17 丁常伟 一种瞬时击发自锁型防暴叉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97614A (en) * 1990-05-01 1992-03-24 Strong B Gene Riot gun
JP2005331220A (ja) * 2004-05-20 2005-12-02 Seiroku Ito さすまた
CN205279869U (zh) * 2016-01-12 2016-06-01 江苏锐盾警用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警用抓捕器
CN107883812A (zh) * 2017-11-08 2018-04-06 范科晨 一种增大防护面积的可伸缩防暴叉
CN208520261U (zh) * 2018-07-17 2019-02-19 张藩潇 一种长叉式防暴电击棒
CN209894034U (zh) * 2019-04-28 2020-01-03 南京理工大学 多功能防护防暴叉
CN210400163U (zh) * 2019-07-05 2020-04-24 北京八爪鱼木工坊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皮筋枪
CN113804054A (zh) * 2021-04-28 2021-12-17 丁常伟 一种瞬时击发自锁型防暴叉
CN113532197A (zh) * 2021-07-20 2021-10-22 丁建 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54374B1 (en) Explosion containment net
US5529300A (en) Self-powered extensible projectile launching police baton
ES2377972T3 (es) Funda de seguridad para pistola con palanca de bloqueo
US20120186435A1 (en) Handheld Protective Shield Entrapment Device
KR101020270B1 (ko) 화재진화용 발사체
KR102120260B1 (ko) 수류탄의 운반 및 인출 장치 및 방법
US20120180635A1 (en) Handheld protective shield entrapment device
US5056155A (en) Buckler/shield for melee fighting
CN115752089A (zh) 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
US4625706A (en) Elastic powered compressed air gun
US20100077912A1 (en) Fighting Shield
CN210036435U (zh) 一种防抢夺腰叉
US4506889A (en) Protective device
CN101865634A (zh) 高效多用安全抓捕器
DE1911374A1 (de) Ausloesemechanismus,insbesondere fuer Schlachtgeraete
US11674778B1 (en) Projectile entangling device, cartridge and method
WO2000079208A3 (en) Bean bag baton
US8523030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rrying and retrieval of a grenade
CN209970772U (zh) 一种救援机械抓手装置
US4237876A (en) Anti-rape device
JP4295154B2 (ja) 捕獲式刺股
CN113532197A (zh) 一种多功能型防暴叉
JP3103983B2 (ja) 自動装填てき弾発射機
US20050120609A1 (en) Shark deterrent device
JP2003125697A (ja) 網飛ばし式捕獲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