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51803A - 冰箱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冰箱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51803A
CN115751803A CN202211388842.XA CN202211388842A CN115751803A CN 115751803 A CN115751803 A CN 115751803A CN 202211388842 A CN202211388842 A CN 202211388842A CN 115751803 A CN115751803 A CN 1157518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humidity
compartment
door
threshol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8884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少猛
韩丽丽
张纪宝
张升刚
张守杰
张月
孙启东
郑方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8884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518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51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518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箱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该冰箱包括:箱体,其内设有间室;间室的开口处设有门体;制冷系统,其设于箱体内,其包括压缩机、蒸发器、风机和风门;门状态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间室的门体状态;门体状态包括开门角度和开门时长;温湿度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控制器,其被配置为:获取由门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到的门体状态,以及由温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湿度信息;若根据门体状态确定间室的门体由开变关,且开门时长小于预设时长,则进入第一防凝露模式;第一防凝露模式包括:根据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与预设温湿度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对风机、压缩机和风门进行控制。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有效减少凝露。

Description

冰箱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冰箱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冰箱工作环境复杂,若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用户频繁开关门,或长时间开门后,或放入热物后,导致冰箱内部温度升高,湿度大,如果冰箱不能及时制冷,则随着时间的累积,热湿气不断上升,遇到冷的胆顶易发生凝露。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凝露。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包括:
箱体,其内设有间室;所述间室的开口处设有门体;
制冷系统,其设于所述箱体内,其包括压缩机、蒸发器、风机和风门;所述风机用于促使所述间室内的空气流向所述蒸发器,并促使经所述蒸发器冷却后的冷气流向所述间室;所述风门用于调控进入所述间室的冷气;
门状态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所述间室的门体状态;所述门体状态包括开门角度和开门时长;
温湿度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所述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
控制器,其被配置为:
获取由所述门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到的门体状态,以及由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湿度信息;
若根据所述门体状态确定所述间室的门体由开变关,且所述开门时长小于预设时长,则进入第一防凝露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防凝露模式包括:
当所述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不大于预设温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和所述风门开启,所述压缩机不开启;
当所述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大于预设温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所述风机和所述风门开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冰箱,在工作过程中,通过门状态检测装置检测间室的门体状态,通过温湿度检测装置检测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若根据门体状态确定间室的门体由开变关,且开门时长小于预设时长,则进入第一防凝露模式,由此,能够根据外部环境温度和湿度对间室的影响,将间室内的热气能够及时带到蒸发器进行除湿,降低间室温升和湿度,降低内凝露的风险,并且提升冰箱的制冷性能,具体地,若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不大于预设温湿度阈值,则控制风机和风门开启,压缩机不开启,能够在凝露风险不高时控制压缩机不开启,仅通过风机和风门开启以促使间室内空气与蒸发器的热交换,从而以较低的耗能实现防凝露,若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大于预设温湿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风机和风门开启,能够在凝露风险较高时,同时通过压缩机制冷进行降温,从而以较高的速率实现防凝露。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和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各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不同的检测位置上;则所述温湿度信息包括湿度值和至少两个温度值;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进入所述第一防凝露模式之后,基于定时时长与开门时长和开门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间室的开门时长和开门角度对应的第一目标定时时长;
当进入所述第一防凝露模式的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一目标定时时长时,退出所述第一防凝露模式,并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
其中,所述第二防凝露模式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且至少一个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开启;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且所有温度值均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关闭;其中,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开门角度和开门时长确定第一目标定时时长,以作为本次进入第一防凝露模式的持续时长,能够在迅速降低内凝露风险的同时达到精确控温,并在第一目标定时时长到达时,退出第一防凝露模式,并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以基于间室内的湿度值和不同位置上的温度值与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断间室内是否存在凝露风险,从而对风机、压缩机和风门进行控制,使得冰箱关门后能够准确地识别温度和湿度变化并及时给间室内进行除湿,降低了间室内胆顶凝露的风险。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若根据所述门体状态确定所述间室的门体由开变关,且所述开门时长不小于预设时长,则进入第三防凝露模式;其中,所述第三防凝露模式包括: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开启。
在本实施例中,若根据门体状态确定间室的门体由开变关,且开门时长不小于预设时长,则进入第三防凝露模式,能够在开门时长较长而导致凝露风险较高且温度波动风险较大时,直接控制风机、压缩机和风门开启,以迅速降低间室温升和湿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和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各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不同的检测位置上;则所述温湿度信息包括湿度值和至少两个温度值;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进入所述第三防凝露模式之后,基于定时时长与开门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间室的开门时长和开门角度对应的第二目标定时时长;
当进入所述第三防凝露模式的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二目标定时时长时,退出所述第三防凝露模式,并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
其中,所述第二防凝露模式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且至少一个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开启;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且所有温度值均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关闭;其中,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开门角度确定第二目标定时时长,以作为本次进入第三防凝露模式的持续时长,能够在迅速降低内凝露风险的同时达到精确控温,并在第二目标定时时长到达时,退出第三防凝露模式,并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以基于间室内的湿度值和不同位置上的温度值与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断间室内是否存在凝露风险,从而对风机、压缩机和风门进行控制,使得冰箱关门后能够准确地识别温度和湿度变化并及时给间室内进行除湿,降低了间室内胆顶凝露的风险。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和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各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不同的检测位置上;则所述温湿度信息包括湿度值和至少两个温度值;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若根据所述门体状态确定所述间室的门体处于关闭状态,则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
其中,所述第二防凝露模式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且至少一个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开启;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且所有温度值均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关闭;其中,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若冰箱上电后处于间室的门体处于关闭状态,会自动控制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以基于间室内的湿度值和不同位置上的温度值与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断间室内是否存在凝露风险,从而对风机、压缩机和风门进行控制,使得冰箱未开关门,也能够准确地根据温度和湿度变化及时给间室内进行除湿,降低了间室内胆顶凝露的风险。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防凝露模式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小于第二湿度阈值,至少一个温度值小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其余温度值均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关闭;其中,所述第二湿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湿度阈值;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小于第二湿度阈值,且至少一个温度值大于第三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开启;其中,所述第三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若间室内的湿度值较低,则通过多个温度值与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三温度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断间室内是否存在凝露风险,能够有效提高防凝露控制的准确性,并减少耗能。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防凝露模式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湿度阈值并大于或等于第二湿度阈值,且所有温度值均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关闭;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湿度阈值并大于或等于第二湿度阈值,且至少一个温度值大于第三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开启。
在本实施例中,若间室内的湿度值适中,则通过多个温度值与第二温度阈值和第三温度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断间室内是否存在凝露风险,能够有效提高防凝露控制的准确性,并减少耗能。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冰箱,由所述控制器执行,包括:
获取由所述门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到的门体状态,以及由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湿度信息;
若根据所述门体状态确定所述间室的门体由开变关,且所述开门时长小于预设时长,则进入第一防凝露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防凝露模式包括:
当所述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不大于预设温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和所述风门开启,所述压缩机不开启;
当所述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大于预设温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所述风机和所述风门开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在工作过程中,通过门状态检测装置检测间室的门体状态,通过温湿度检测装置检测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若根据门体状态确定间室的门体由开变关,且开门时长小于预设时长,则进入第一防凝露模式,由此,能够根据外部环境温度和湿度对间室的影响,将间室内的热气能够及时带到蒸发器进行除湿,降低间室温升和湿度,降低内凝露的风险,并且提升冰箱的制冷性能,具体地,若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不大于预设温湿度阈值,则控制风机和风门开启,压缩机不开启,能够在凝露风险不高时控制压缩机不开启,仅通过风机和风门开启以促使间室内空气与蒸发器的热交换,从而以较低的耗能实现防凝露,若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大于预设温湿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风机和风门开启,能够在凝露风险较高时,同时通过压缩机制冷进行降温,从而以较高的速率实现防凝露。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和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各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不同的检测位置上;则所述温湿度信息包括湿度值和至少两个温度值;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进入所述第一防凝露模式之后,基于定时时长与开门时长和开门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间室的开门时长和开门角度对应的第一目标定时时长;
当进入所述第一防凝露模式的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一目标定时时长时,退出所述第一防凝露模式,并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
其中,所述第二防凝露模式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且至少一个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开启;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且所有温度值均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关闭;其中,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根据所述门体状态确定所述间室的门体由开变关,且所述开门时长不小于预设时长,则进入第三防凝露模式;其中,所述第三防凝露模式包括: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开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冰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冰箱的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冰箱内部部件的信号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冰箱的控制器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冰箱的控制器的具体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冰箱的控制器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冰箱的控制器的具体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冰箱的控制器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冰箱的间室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冰箱的控制器的具体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参见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冰箱具有近似长方体形状,所述冰箱包括限定存储空间的箱体10,箱体10设有用于储物的间室,每一间室开口处设有一个或多个门体11。其中,根据用途不同,所述箱体10中的间室可以是分为冷藏室、冷冻室或变温室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冰箱包括制冷系统20。所述制冷系统20用于为所述箱体10中的间室提供冷量,以实现低温存储。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所述制冷系统20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防凝管3、干燥过滤器4、毛细管5、蒸发器6和气液分离器7。所述制冷系统20的工作过程包括压缩过程、冷凝过程、节流过程和蒸发过程。其中,压缩过程为:压缩机1开始工作,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吸入,在压缩机1汽缸内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过热气体后排出到冷凝器2中;冷凝过程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冷凝器2散热,温度不断下降,逐渐被冷却为常温、高压的饱和蒸气,并进一步冷却为饱和液体,温度不再下降,此时的温度叫冷凝温度,制冷剂在整个冷凝过程中的压力几乎不变;节流过程为:经冷凝后的制冷剂饱和液体经干燥过滤器4滤除水分和杂质后流入毛细管5,通过它进行节流降压,制冷剂变为常温、低压的湿蒸气;蒸发过程为:常温、低压的湿蒸气在蒸发器6内开始吸收热量进行汽化,不仅降低了蒸发器6及其周围的温度,而且使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从蒸发器6出来的制冷剂经过气液分离器7后再次回到压缩机1中,重复以上过程,将箱体内的热量转移到箱外的空气中,使所述间室内降温,实现了制冷的目的。所述制冷系统20还包括风机8和风门9;所述风机8用于促使所述间室内的空气流向所述蒸发器,并促使经所述蒸发器冷却后的冷气流向所述间室;所述风门9用于调控进入所述间室的冷气。
本实施例提供的冰箱还包括门状态检测装置30,其用于检测所述间室的门体状态;所述门体状态包括开门角度和开门时长。
本实施例提供的冰箱还包括温湿度检测装置40,其用于检测所述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只布置一个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若所放入的食物离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较远,则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感应到间室内温度和湿度上升,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40可以是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和多个湿度传感器,分别布置于间室各个出风口层架区域,相较于从而能够快速识别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本实施例提供的冰箱还包括控制器50。参见图3,所述控制器50分别与所述压缩机1、所述风机8和所述风门9连接,以控制所述压缩机1、所述风机8和所述风门9的工作状态;所述控制器50还与所述门状态检测装置30,以获取所述间室的门体状态;所述控制器50还与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40连接,以获取所述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
参见图4,所述控制器50被配置为:
S11、获取由所述门状态检测装置30检测到的门体状态,以及由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40检测到的温湿度信息;
S12、若根据所述门体状态确定所述间室的门体由开变关,且所述开门时长小于预设时长,则进入第一防凝露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防凝露模式包括:
当所述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不大于预设温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8和所述风门9开启,所述压缩机1不开启;
当所述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大于预设温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1、所述风机8和所述风门9开启。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预设时长可以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可选的,所述预设时长为3分钟。在本实施例中,若间室的门体由开变关,且开门时长小于预设时长,则说明间室内部与外部环境的热交换时间较短,外部环境温度和湿度对间室的影响较小,此时,根据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与预设温湿度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能够确定外部环境对间室内部温湿度的实际影响,从而对风机8、压缩机1和风门9进行第一控制,能够精确控温控湿,避免耗费不必要的电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40可以是测量间室内一个或多个位置的温湿度信息,则温湿度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温度值和至少一个湿度值。预设温湿度阈值包括温度阈值和湿度阈值,则,当任意一个温度值大于温度阈值和/或任意一个湿度值大于湿度阈值时,判定温湿度信息大于预设温湿度阈值;当所有温度值均不大于温度阈值且所有湿度值均不大于湿度阈值时,判定温湿度信息不大于预设温湿度阈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冰箱,在工作过程中,通过门状态检测装置30检测间室的门体状态,通过温湿度检测装置40检测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若根据门体状态确定间室的门体由开变关,且开门时长小于预设时长,则进入第一防凝露模式,以根据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与预设温湿度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对风机8、压缩机1和风门9进行第一控制,能够根据外部环境温度和湿度对间室的影响,将间室内的热气能够及时带到蒸发器进行除湿,降低间室温升和湿度,降低内凝露的风险,并且提升冰箱的制冷性能。具体地,若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不大于预设温湿度阈值,则说明凝露风险不高,此时仅通过风机8和风门9开启以促使间室内空气与蒸发器的热交换,而不开启压缩机1,从而以较低的耗能实现防凝露,若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大于预设温湿度阈值,则说明凝露风险较高,此时通过风机8和风门9开启以促使间室内空气与蒸发器的热交换,同时通过压缩机1制冷进行降温,从而以较高的速率实现防凝露。
作为其中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40包括湿度传感器和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各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不同的检测位置上;则所述温湿度信息包括湿度值和至少两个温度值;
所述控制器50还被配置为:
在进入所述第一防凝露模式之后,基于定时时长与开门时长和开门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间室的开门时长和开门角度对应的第一目标定时时长;
当进入所述第一防凝露模式的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一目标定时时长时,退出所述第一防凝露模式,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
其中,所述第二防凝露模式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且至少一个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8、所述压缩机1和所述风门9开启;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且所有温度值均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8、所述压缩机1和所述风门9关闭;其中,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布置于间室不同的检测位置上,能够提高温度变化的检测灵敏度和检测准确度。
需要说明的是,定时时长与开门时长和开门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在定时时长与开门时长和开门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中,当开门角度一定时,开门时长越长,定时时长越长,从而针对间室内部与外部环境的长时间的热交换能够起到更好的防凝露效果;另外,当开门时长一定时,开门角度越大,定时时长越长,从而针对间室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大范围的热交换能够起到更好的防凝露效果。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定时时长与开门时长和开门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包括:(1)若开门角度Do值小于45度,则,当开门时长t小于1分钟时,定时时长为2分钟,当开门时长t大于1分钟且小于3分钟时,定时时长为5分钟;(2)若开门角度Do值大于45度且小于90度,则,当开门时长t小于1分钟时,定时时长为3分钟,当开门时长t大于1分钟且小于3分钟时,定时时长为6分钟;(3)若开门角度Do值大于90度,则,当开门时长t小于1分钟时,定时时长为4分钟,当开门时长t大于1分钟且小于3分钟时,定时时长为7分钟。结合图5,所述控制器50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冰箱上电;
获取由所述门状态检测装置30检测到的门体状态,以及由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40检测到的温湿度信息;
判断间室的门体是否由开变关;若是,则执行以下步骤:
1、若开门角度Do值小于45度,进一步判断开门时长t,1)若开门时长t小于1分钟,则控制风门9打开,风机8开机,根据预设温湿度阈值判断是否控制压缩机1开机,定时2分钟后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2)若开门时长t大于1分钟且小于3分钟,则控制风门9打开,风机8开机,根据预设温湿度阈值判断是否控制压缩机1开机,定时5分钟后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
2、若开门角度Do值大于45度且小于90度,进一步判断开门时长t,1)若开门时长t小于1分钟,则控制风门9打开,风机8开机,根据预设温湿度阈值判断是否控制压缩机1开机,定时3分钟后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2)若开门时长t大于1分钟且小于3分钟,则控制风门9打开,风机8开机,根据预设温湿度阈值判断是否控制压缩机1开机,定时6分钟后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
3、若开门角度Do值大于90度,进一步判断开门时长t,1)若开门时长t小于1分钟,则控制风门9打开,风机8开机,根据预设温湿度阈值判断是否控制压缩机1开机,定时4分钟后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2)若开门时长t大于1分钟且小于3分钟,则控制风门9打开,风机8开机,根据预设温湿度阈值判断是否控制压缩机1开机,定时7分钟后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开门角度和开门时长确定第一目标定时时长,以作为本次进入第一防凝露模式的持续时长,能够在迅速降低内凝露风险的同时达到精确控温,并在第一目标定时时长到达时,退出第一防凝露模式,并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以基于间室内的湿度值和不同位置上的温度值与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断间室内是否存在凝露风险,从而对风机8、压缩机1和风门9进行控制,使得冰箱关门后能够准确地识别温度和湿度变化并及时给间室内进行除湿,降低了间室内胆顶凝露的风险。
作为其中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参见图6,所述控制器50还被配置为:
S13、若根据所述门体状态确定所述间室的门体由开变关,且所述开门时长不小于预设时长,则进入第三防凝露模式;其中,所述第三防凝露模式包括:控制所述风机8、所述压缩机1和所述风门9开启。
在本实施例中,若根据门体状态确定间室的门体由开变关,且开门时长不小于预设时长,则进入第三防凝露模式,能够在开门时长较长而导致凝露风险较高且温度波动风险较大时,直接控制风机8、压缩机1和风门9开启,以迅速降低间室温升和湿度。
进一步地,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40包括湿度传感器和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各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不同的检测位置上;则所述温湿度信息包括湿度值和至少两个温度值;
所述控制器50还被配置为:
在进入所述第三防凝露模式之后,基于定时时长与开门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间室的开门时长和开门角度对应的第二目标定时时长;
当进入所述第三防凝露模式的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二目标定时时长时,退出所述第三防凝露模式,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
其中,所述第二防凝露模式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且至少一个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8、所述压缩机1和所述风门9开启;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且所有温度值均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8、所述压缩机1和所述风门9关闭;其中,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布置于间室不同的检测位置上,能够提高温度变化的检测灵敏度和检测准确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定时时长与开门时长和开门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包括:(1)若开门角度Do值小于45度,则,当开门时长t大于3分钟时,定时时长为8分钟;(2)若开门角度Do值大于45度且小于90度,则,当开门时长t大于3分钟时,定时时长为9分钟;(3)若开门角度Do值大于90度,则,当开门时长t大于3分钟时,定时时长为10分钟。结合图7,所述控制器50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冰箱上电;
获取由所述门状态检测装置30检测到的门体状态,以及由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40检测到的温湿度信息;
判断间室的门体是否由开变关;若是,则执行以下步骤:
1、若开门角度Do值小于45度,进一步判断开门时长t,若开门时长t大于3分钟,则控制风门9打开,风机8开机,压缩机1开机,定时8分钟后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
2、若开门角度Do值大于45度且小于90度,进一步判断开门时长t,若开门时长t大于3分钟,则控制风门9打开,风机8开机,压缩机1开机,定时9分钟后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
3、若开门角度Do值大于90度,进一步判断开门时长t,若开门时长t大于3分钟,则控制风门9打开,风机8开机,压缩机1开机,定时10分钟后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开门角度确定第二目标定时时长,以作为本次进入第三防凝露模式的持续时长,能够在迅速降低内凝露风险的同时达到精确控温,并在第二目标定时时长到达时,退出第三防凝露模式,并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以基于间室内的湿度值和不同位置上的温度值与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断间室内是否存在凝露风险,从而对风机8、压缩机1和风门9进行控制,使得冰箱关门后能够根据温度和湿度变化及时给间室内进行除湿,降低了间室内胆顶凝露的风险。
作为其中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参见图8,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40包括湿度传感器和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各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不同的检测位置上;则所述温湿度信息包括湿度值和至少两个温度值;
所述控制器50还被配置为:
S14、若根据所述门体状态确定所述间室的门体处于关闭状态,则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其中,所述第二防凝露模式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且至少一个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8、所述压缩机1和所述风门9开启;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且所有温度值均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8、所述压缩机1和所述风门9关闭;其中,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布置于间室不同的检测位置上,能够提高温度变化的检测灵敏度和检测准确度。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9,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40包括一个湿度传感器41、第一温度传感器4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43,分别布置于冷藏间室各个出风口层架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若冰箱上电后处于间室的门体处于关闭状态,会自动控制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以基于间室内的湿度值和不同位置上的温度值与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断间室内是否存在凝露风险,从而对风机8、压缩机1和风门9进行控制,使得冰箱未开关门,也能够准确地根据温度和湿度变化及时给间室内进行除湿,降低了间室内胆顶凝露的风险。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凝露模式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小于第二湿度阈值,至少一个温度值小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其余温度值均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8、所述压缩机1和所述风门9关闭;其中,所述第二湿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湿度阈值;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小于第二湿度阈值,且至少一个温度值大于第三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8、所述压缩机1和所述风门9开启;其中,所述第三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若间室内的湿度值较低,则通过多个温度值与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三温度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断间室内是否存在凝露风险,能够有效提高防凝露控制的准确性,并减少耗能。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凝露模式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湿度阈值并大于或等于第二湿度阈值,且所有温度值均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8、所述压缩机1和所述风门9关闭;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湿度阈值并大于或等于第二湿度阈值,且至少一个温度值大于第三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8、所述压缩机1和所述风门9开启。
在本实施例中,若间室内的湿度值适中,则通过多个温度值与第二温度阈值和第三温度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断间室内是否存在凝露风险,能够有效提高防凝露控制的准确性,并减少耗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湿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湿度阈值,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所述第三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则: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且至少一个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说明所述间室内的湿度较高且至少一个位置的温度较高,具有较高的凝露风险;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且所有温度值均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说明所述间室内的湿度较高但整体温度较低,具有较低的凝露风险;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小于第二湿度阈值,至少一个温度值小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其余温度值均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说明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和整体温度都比较低,具有较低的凝露风险;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小于第二湿度阈值,且至少一个温度值大于第三温度阈值时,说明所述间室内的湿度虽然比较低但至少一个位置的温度非常高,具有较高的凝露风险;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湿度阈值并大于或等于第二湿度阈值,且所有温度值均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说明所述间室内的湿度适中且温度比较低,具有较低的凝露风险;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湿度阈值并大于或等于第二湿度阈值,且至少一个温度值大于第三温度阈值时,说明所述间室内虽然湿度适中但至少一个位置的温度非常高,具有较高的凝露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湿度阈值、所述第二湿度阈值、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和所述第三温度阈值可以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可选的,所述第一湿度阈值为70%,所述第二湿度阈值为40%,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为间室设定温度,所述第二温度阈值为间室设定温度-1,所述第三温度阈值为间室设定温度+1。结合图10,所述控制器50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冰箱上电;
获取由所述门状态检测装置30检测到的门体状态,以及由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40检测到的湿度值H1、第一温度值T1和第二温度值T2;
判断间室的门体是否由开变关;若是,则执行第二防凝露模式,步骤如下:
1、若湿度值H1大于阈值70%,则进一步判断温度值,1)只要有一个温度值大于T0(T1>T0或T2>T0),则控制风门9打开风机8和压缩机1开机;2)若两个温度值T1和T2全都小于T0-1(T1<T0-1且T2<T0-1),则控制风门9关闭,风机8和压缩机1停机。
2、若湿度值H1大于阈值40%小于70%,则进一步判断温度值,1)只要有一个温度值大于T0+1(T1>T0+1或T2>T0+1),则控制风门9打开,风机8和压缩机1开机;2)若两个温度值T1和T2全都小于T0-1(T1<T0-1且T2<T0-1),则控制风门9关闭,风机8和压缩机1停机。
3、若湿度值H1小于阈值40%,则进一步判断温度值,1)只要有一个温度值大于T0+1(T1>T0+1或T2>T0+1),则控制风门9打开,风机8和压缩机1开机;2)只要有一个温度值小于T0-1,并且两个温度值T1和T2全都小于T0(T1<T0-1或T2<T0-1(且T1<T0且T2<T0)),则控制风门9关闭,风机8和压缩机1停机。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冰箱,由所述控制器执行,包括:
获取由所述门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到的门体状态,以及由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湿度信息;
若根据所述门体状态确定所述间室的门体由开变关,且所述开门时长小于预设时长,则进入第一防凝露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防凝露模式包括:
当所述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不大于预设温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和所述风门开启,所述压缩机不开启;
当所述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大于预设温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所述风机和所述风门开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在工作过程中,通过门状态检测装置检测间室的门体状态,通过温湿度检测装置检测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若根据门体状态确定间室的门体由开变关,且开门时长小于预设时长,则进入第一防凝露模式,由此,能够根据外部环境温度和湿度对间室的影响,将间室内的热气能够及时带到蒸发器进行除湿,降低间室温升和湿度,降低内凝露的风险,并且提升冰箱的制冷性能,具体地,若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不大于预设温湿度阈值,则控制风机和风门开启,压缩机不开启,能够在凝露风险不高时控制压缩机不开启,仅通过风机和风门开启以促使间室内空气与蒸发器的热交换,从而以较低的耗能实现防凝露,若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大于预设温湿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风机和风门开启,能够在凝露风险较高时,同时通过压缩机制冷进行降温,从而以较高的速率实现防凝露。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和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各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不同的检测位置上;则所述温湿度信息包括湿度值和至少两个温度值;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进入所述第一防凝露模式之后,基于定时时长与开门时长和开门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间室的开门时长和开门角度对应的第一目标定时时长;
当进入所述第一防凝露模式的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一目标定时时长时,退出所述第一防凝露模式,并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
其中,所述第二防凝露模式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且至少一个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开启;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且所有温度值均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关闭;其中,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开门角度和开门时长确定第一目标定时时长,以作为本次进入第一防凝露模式的持续时长,能够在迅速降低内凝露风险的同时达到精确控温,并在第一目标定时时长到达时,退出第一防凝露模式,并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以基于间室内的湿度值和不同位置上的温度值与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断间室内是否存在凝露风险,从而对风机、压缩机和风门进行控制,使得冰箱关门后能够准确地识别温度和湿度变化并及时给间室内进行除湿,降低了间室内胆顶凝露的风险。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根据所述门体状态确定所述间室的门体由开变关,且所述开门时长不小于预设时长,则进入第三防凝露模式;其中,所述第三防凝露模式包括: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开启。
在本实施例中,若根据门体状态确定间室的门体由开变关,且开门时长不小于预设时长,则进入第三防凝露模式,能够在开门时长较长而导致凝露风险较高且温度波动风险较大时,直接控制风机、压缩机和风门开启,以迅速降低间室温升和湿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和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各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不同的检测位置上;则所述温湿度信息包括湿度值和至少两个温度值;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进入所述第三防凝露模式之后,基于定时时长与开门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间室的开门时长和开门角度对应的第二目标定时时长;
当进入所述第三防凝露模式的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二目标定时时长时,退出所述第三防凝露模式,并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
其中,所述第二防凝露模式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且至少一个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开启;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且所有温度值均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关闭;其中,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开门角度确定第二目标定时时长,以作为本次进入第三防凝露模式的持续时长,能够在迅速降低内凝露风险的同时达到精确控温,并在第二目标定时时长到达时,退出第三防凝露模式,并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以基于间室内的湿度值和不同位置上的温度值与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断间室内是否存在凝露风险,从而对风机、压缩机和风门进行控制,使得冰箱关门后能够准确地识别温度和湿度变化并及时给间室内进行除湿,降低了间室内胆顶凝露的风险。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和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各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不同的检测位置上;则所述温湿度信息包括湿度值和至少两个温度值;
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根据所述门体状态确定所述间室的门体处于关闭状态,则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
其中,所述第二防凝露模式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且至少一个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开启;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且所有温度值均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关闭;其中,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若冰箱上电后处于间室的门体处于关闭状态,会自动控制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以基于间室内的湿度值和不同位置上的温度值与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断间室内是否存在凝露风险,从而对风机、压缩机和风门进行控制,使得冰箱未开关门,也能够准确地根据温度和湿度变化及时给间室内进行除湿,降低了间室内胆顶凝露的风险。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防凝露模式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小于第二湿度阈值,至少一个温度值小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其余温度值均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关闭;其中,所述第二湿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湿度阈值;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小于第二湿度阈值,且至少一个温度值大于第三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开启;其中,所述第三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若间室内的湿度值较低,则通过多个温度值与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三温度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断间室内是否存在凝露风险,能够有效提高防凝露控制的准确性,并减少耗能。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防凝露模式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湿度阈值并大于或等于第二湿度阈值,且所有温度值均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关闭;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湿度阈值并大于或等于第二湿度阈值,且至少一个温度值大于第三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开启。
在本实施例中,若间室内的湿度值适中,则通过多个温度值与第二温度阈值和第三温度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断间室内是否存在凝露风险,能够有效提高防凝露控制的准确性,并减少耗能。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其内设有间室;所述间室的开口处设有门体;
制冷系统,其设于所述箱体内,其包括压缩机、蒸发器、风机和风门;所述风机用于促使所述间室内的空气流向所述蒸发器,并促使经所述蒸发器冷却后的冷气流向所述间室;所述风门用于调控进入所述间室的冷气;
门状态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所述间室的门体状态;所述门体状态包括开门角度和开门时长;
温湿度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所述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
控制器,其被配置为:
获取由所述门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到的门体状态,以及由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湿度信息;
若根据所述门体状态确定所述间室的门体由开变关,且所述开门时长小于预设时长,则进入第一防凝露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防凝露模式包括:
当所述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不大于预设温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和所述风门开启,所述压缩机不开启;
当所述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大于预设温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所述风机和所述风门开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和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各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不同的检测位置上;则所述温湿度信息包括湿度值和至少两个温度值;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进入所述第一防凝露模式之后,基于定时时长与开门时长和开门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间室的开门时长和开门角度对应的第一目标定时时长;
当进入所述第一防凝露模式的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一目标定时时长时,退出所述第一防凝露模式,并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
其中,所述第二防凝露模式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且至少一个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开启;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且所有温度值均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关闭;其中,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若根据所述门体状态确定所述间室的门体由开变关,且所述开门时长不小于预设时长,则进入第三防凝露模式;其中,所述第三防凝露模式包括: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开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和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各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不同的检测位置上;则所述温湿度信息包括湿度值和至少两个温度值;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进入所述第三防凝露模式之后,基于定时时长与开门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间室的开门时长和开门角度对应的第二目标定时时长;
当进入所述第三防凝露模式的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二目标定时时长时,退出所述第三防凝露模式,并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
其中,所述第二防凝露模式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且至少一个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开启;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且所有温度值均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关闭;其中,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和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各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不同的检测位置上;则所述温湿度信息包括湿度值和至少两个温度值;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若根据所述门体状态确定所述间室的门体处于关闭状态,则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
其中,所述第二防凝露模式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且至少一个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开启;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且所有温度值均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关闭;其中,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6.如权利要求2、4或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凝露模式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小于第二湿度阈值,至少一个温度值小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其余温度值均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关闭;其中,所述第二湿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湿度阈值;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小于第二湿度阈值,且至少一个温度值大于第三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开启;其中,所述第三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凝露模式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湿度阈值并大于或等于第二湿度阈值,且所有温度值均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关闭;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湿度阈值并大于或等于第二湿度阈值,且至少一个温度值大于第三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开启。
8.一种冰箱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由所述控制器执行,包括:
获取由所述门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到的门体状态,以及由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湿度信息;
若根据所述门体状态确定所述间室的门体由开变关,且所述开门时长小于预设时长,则进入第一防凝露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防凝露模式包括:
当所述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不大于预设温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和所述风门开启,所述压缩机不开启;
当所述间室内的温湿度信息大于预设温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所述风机和所述风门开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和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各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不同的检测位置上;则所述温湿度信息包括湿度值和至少两个温度值;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进入所述第一防凝露模式之后,基于定时时长与开门时长和开门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间室的开门时长和开门角度对应的第一目标定时时长;
当进入所述第一防凝露模式的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一目标定时时长时,退出所述第一防凝露模式,并进入第二防凝露模式;
其中,所述第二防凝露模式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且至少一个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开启;
当检测到所述间室内的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且所有温度值均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关闭;其中,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根据所述门体状态确定所述间室的门体由开变关,且所述开门时长不小于预设时长,则进入第三防凝露模式;其中,所述第三防凝露模式包括: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门开启。
CN202211388842.XA 2022-11-08 2022-11-08 冰箱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57518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88842.XA CN115751803A (zh) 2022-11-08 2022-11-08 冰箱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88842.XA CN115751803A (zh) 2022-11-08 2022-11-08 冰箱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51803A true CN115751803A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57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88842.XA Pending CN115751803A (zh) 2022-11-08 2022-11-08 冰箱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5180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54484B2 (ja) 冷却貯蔵庫
EP2416095A2 (en) Refrigerato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210293460A1 (en) Container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US11391504B2 (en) Refrigerator
US9857103B2 (en) Refrigerator having a condensation loop between a receiver and an evaporator
TWI379985B (zh)
KR20000014024A (ko) 냉장고용 냉동사이클장치
US7475557B2 (en) Refrigerator
JP4328892B2 (ja) 調温調湿装置および環境試験装置
AU2014303819A1 (en) Refrigerator
KR101042061B1 (ko) 냉방장치용 증발기의 제상검출장치
JP6149921B2 (ja) 冷凍装置
KR101620178B1 (ko)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05076922A (ja) 冷蔵庫
CN114777378B (zh) 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15751803A (zh) 冰箱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
JP6846599B2 (ja) 冷蔵庫
JP3504188B2 (ja) 冷蔵庫
CN218495509U (zh) 一种冰箱
CN217236259U (zh) 烘干设备
CN219264687U (zh) 一种热气融霜的敞开式鲜肉柜
CN116067070A (zh) 一种冰箱及其真空抽屉防凝露方法
CN115993031A (zh) 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220187169U (zh) 一种冰箱
JP2002195726A (ja) 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