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51347B - 水冷炉排温度和流量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水冷炉排温度和流量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51347B
CN115751347B CN202310104109.9A CN202310104109A CN115751347B CN 115751347 B CN115751347 B CN 115751347B CN 202310104109 A CN202310104109 A CN 202310104109A CN 115751347 B CN115751347 B CN 1157513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layer
temperature
hole group
flow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0410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51347A (zh
Inventor
孙丽娟
付志臣
周飞飞
吴永新
胡明
王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0410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513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51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513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513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513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ation Pyrometer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冷炉排温度和流量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本水冷炉排温度和流量检测系统包括:流道温控调节单元;所述流道温控调节单元包括若干包裹在相应散热节点侧壁外围的温感流道调控机构;其中所述温感流道调控机构采用双层结构,其外层为主动层,其内层为从动层,所述主动层上开设有第一过水孔组,所述从动层上开设有第二过水孔组;本水冷炉排温度和流量检测系统通过在主动层和从动层上开设过水孔,当主动层受温度影响发生收缩形变时,第二过水孔组相对第一过水孔组发生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第二过水孔组与第一过水孔组发生交叠,使冷媒穿过交叠区域,以达到减小阻力的作用。

Description

水冷炉排温度和流量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冷炉排温度和流量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炉排炉是一种焚烧设备,为了防止高温对其内的炉排片造成损伤,需要对炉排片进行降温,如申请号为202111650112 .8的“水冷流道温度及流量检测系统及方法和流道参数测试系统”,该方案通过设置透明水冷腔室以带走热量,且透明水冷腔室内各散热节点上的温感流道控片会因温度升高发生弯曲形变打开,使透明水冷腔室的水冷流道形成S型流道;当温度降低时,各温感流道控片会收缩以减小水流的阻力。
但是,上述方案中,当各温感流道控片收缩时,由于水的阻力以及水流的冲击力,温感流道控片在收缩时会承受很大的阻力,这种阻力不仅不便于温感流道控片的收缩,且会使温感流道控片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工作后,其韧性会降低。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水冷炉排温度和流量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冷炉排温度和流量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冷炉排温度和流量检测系统,包括:透明水冷腔室、若干阻隔条、若干散热节点、水冷流道、流道温控调节单元、流量监测单元、若干温度传感器,所述流道温控调节单元包括若干包裹在相应散热节点侧壁外围的温感流道调控机构;其中所述温感流道调控机构采用双层结构,其外层为主动层,其内层为从动层,所述主动层上开设有第一过水孔组,所述从动层上开设有第二过水孔组;当所述散热节点的温度升高时,所述主动层展开以抵住相应阻隔条,且所述第一过水孔组与所述第二过水孔组相互错位以阻断水流;以及当所述散热节点的温度较低时,所述主动层收缩挤压推动从动层移动,使所述第一过水孔组与所述第二过水孔组发生交叠以过水减小收缩阻力。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主动层的两侧边沿向内弯折形成卡槽;所述主动层的一端部与散热节点的侧壁连接,另一端部向内弯折以封堵所述卡槽,所述从动层滑动设置在卡槽内。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主动层包括:固定段和形变段;其中所述主动层的内壁设置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位于固定段与形变段的交界处;所述从动层设置在形变段处,且其一端部与楔形块相贴合;当所述主动层收缩时,所述楔形块挤压推动从动层滑动,即所述第一过水孔组与所述第二过水孔组发生交叠以过水。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卡槽的底部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住卡槽、从动层,适于在所述主动层的形变段展开时推动从动层复位移动以使第一过水孔组与第二过水孔组相互错位。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水孔组开设在主动层的形变段上;所述第一过水孔组与所述第二过水孔组分别沿主动层、从动层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形变段的转动端设置有卡接倒角。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水冷炉排温度和流量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其包括:通过在各散热节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流道调控机构;当所述散热节点的温度升高时,所述主动层展开以抵住相应阻隔条,且所述第一过水孔组与所述第二过水孔组相互错位以阻断水流;以及当所述散热节点的温度较低时,所述主动层收缩挤压推动从动层移动,使所述第一过水孔组与所述第二过水孔组发生交叠以过水减小收缩阻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主动层在发生收缩形变时会受到冷媒的流动阻力,导致主动层需要克服很大的力才能收缩,同时主动层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工作会影响其寿命,因此本实施例在主动层上开设有第一过水孔组,在从动层上开设有第二过水孔组,当主动层受温度影响展开时,第一过水孔组、第二过水孔组分别被从动层、主动层堵住,以此来阻隔水冷流道使其形成S型流道,主动层受温度影响发生收缩形变时,主动层在收缩过程中会挤压从动层移动,使第二过水孔组相对第一过水孔组发生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第二过水孔组与第一过水孔组发生交叠,使冷媒穿过交叠区域,以达到减小阻力的作用。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水冷炉排温度和流量检测系统的透明水冷腔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透明水冷腔室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各温感流道调控机构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各温感流道调控机构收缩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主动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从动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温感流道调控机构展开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温感流道调控机构收缩过程中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透明水冷腔室1、阻隔条2、散热节点3、温感流道调控机构4、主动层41、第一过水孔组411、卡槽412、固定段413、形变段414、楔形块415、卡接倒角416、从动层42、第二过水孔组421、复位弹簧4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冷炉排温度和流量检测系统,包括:透明水冷腔室1、若干阻隔条2、若干散热节点3、水冷流道、流道温控调节单元、流量监测单元、若干温度传感器,所述流道温控调节单元包括若干包裹在相应散热节点3侧壁外围的温感流道调控机构4;其中所述温感流道调控机构4采用双层结构,其外层为主动层41,其内层为从动层42,所述主动层41上开设有第一过水孔组411,所述从动层42上开设有第二过水孔组421;当所述散热节点3的温度升高时,所述主动层41展开以抵住相应阻隔条2,且所述第一过水孔组411与所述第二过水孔组421相互错位以阻断水流;以及当所述散热节点3的温度较低时,所述主动层41收缩挤压推动从动层42移动,使所述第一过水孔组411与所述第二过水孔组421发生交叠以过水减小收缩阻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若干阻隔条2均设置在透明水冷腔室1内,以将透明水冷腔室1分割形成水冷流道,各散热节点3均设置在水冷流道内,通过水冷流道内的冷媒将各散热节点3上的热量带走,透明水冷腔室1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且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水冷流道的两端部,流量监测单元设置在进水口或出水口处,用来检测冷媒的进出量,各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透明水冷腔室1的壳体处,用来检测壳体的温度,其中流量监测单元、各温度传感器与一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控制模块可以但不仅限于采用PLC,用于获取水冷流道的进出水流量数据以及壳体的温度数据;当各散热节点3的温度升高时,相应散热节点3侧壁上的温感流道调控机构4发生形变,即主动层41受温度影响展开以抵住相应阻隔条2(如图3所示),此时水冷流道变成S型流道,S型流道会使冷媒的流动阻力增大,为了维持流量,控制模块可以控制泵提高运行功率,当各散热节点3的温度较低时,主动层41受温度影响收缩(如图4所示),此时冷媒的流动阻力小,控制模块控制泵的功率复位即可。
由于水冷流道内的冷媒流动,主动层41在发生收缩形变时会受到冷媒的流动阻力,导致主动层41需要克服很大的力才能收缩,同时主动层41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工作会影响其寿命,因此本实施例在主动层41上开设有第一过水孔组411,在从动层42上开设有第二过水孔组421,当主动层41受温度影响展开时,第一过水孔组411、第二过水孔组421分别被从动层42、主动层41堵住,以此来阻隔水冷流道使其形成S型流道,主动层41受温度影响发生收缩形变时,主动层41在收缩过程中会挤压从动层42移动,使第二过水孔组421相对第一过水孔组411发生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第二过水孔组421与第一过水孔组411发生交叠,使冷媒穿过交叠区域,以达到减小阻力的作用。
如图5、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动层41的两侧边沿向内弯折形成卡槽412;所述主动层41的一端部与散热节点3的侧壁连接,另一端部向内弯折以封堵所述卡槽412,所述从动层42滑动设置在卡槽412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从动层42被主动层41的卡槽412限位,使从动层42只能在卡槽412内紧贴主动层41的侧壁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动层41包括:固定段413和形变段414;其中所述主动层41的内壁设置有楔形块415,所述楔形块415位于固定段413与形变段414的交界处;所述从动层42设置在形变段414处,且其一端部与楔形块415相贴合;当所述主动层41收缩时,所述楔形块415挤压推动从动层42滑动,即所述第一过水孔组411与所述第二过水孔组421发生交叠以过水。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固定段413不会因为温度发生形变,只有形变段414受温度影响发生形变,即固定段413与散热节点3的侧壁连接;楔形块415位于固定段413与形变段414的交界处,即楔形块415的一端与固定段413相连,另一端与形变段414相连,形变段414发生收缩时,位于形变段414内的楔形块415跟随弯曲以挤压从动层42,使从动层42在卡槽412内滑动,第一过水孔组411与第二过水孔组421发生交叠使冷媒穿过,减小形变段414受到的冷媒的阻力。
如图7、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槽412的底部设置有复位弹簧43;所述复位弹簧43的两端分别抵住卡槽412、从动层42,适于在所述主动层41的形变段414展开时推动从动层42复位移动以使第一过水孔组411与第二过水孔组421相互错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主动层41收缩至如图8所示的状态时,第一过水孔组411与第二过水孔组421重合,此时冷媒从重叠的孔中穿过,当主动层41收缩或展开时,从动层42在卡槽412内移动,以开闭第一过水孔组41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水孔组411开设在主动层41的形变段414上;所述第一过水孔组411与所述第二过水孔组421分别沿主动层41、从动层42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形变段414的转动端设置有卡接倒角416。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当主动层41展开时,卡接倒角416与阻隔条2相抵,以实现卡合。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水冷炉排温度和流量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其包括:通过在各散热节点3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流道调控机构4;当所述散热节点3的温度升高时,所述主动层41展开以抵住相应阻隔条2,且所述第一过水孔组411与所述第二过水孔组421相互错位以阻断水流;以及当所述散热节点3的温度较低时,所述主动层41收缩挤压推动从动层42移动,使所述第一过水孔组411与所述第二过水孔组421发生交叠以过水减小收缩阻力。
关于水冷炉排温度和流量检测系统的具体结构和实施过程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水冷炉排温度和流量检测系统的主动层41在发生收缩形变时会受到冷媒的流动阻力,导致主动层41需要克服很大的力才能收缩,同时主动层41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工作会影响其寿命,因此本实施例在主动层41上开设有第一过水孔组411,在从动层42上开设有第二过水孔组421,当主动层41受温度影响展开时,第一过水孔组411、第二过水孔组421分别被从动层42、主动层41堵住,以此来阻隔水冷流道使其形成S型流道,主动层41受温度影响发生收缩形变时,主动层41在收缩过程中会挤压从动层42移动,使第二过水孔组421相对第一过水孔组411发生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第二过水孔组421与第一过水孔组411发生交叠,使冷媒穿过交叠区域,以达到减小阻力的作用。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7)

1.一种水冷炉排温度和流量检测系统,包括:透明水冷腔室、若干阻隔条、若干散热节点、水冷流道、流道温控调节单元、流量监测单元、若干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温控调节单元包括若干包裹在相应散热节点侧壁外围的温感流道调控机构;其中
所述温感流道调控机构采用双层结构,其外层为主动层,其内层为从动层,所述主动层上开设有第一过水孔组,所述从动层上开设有第二过水孔组;
当所述散热节点的温度升高时,所述主动层展开以抵住相应阻隔条,且所述第一过水孔组与所述第二过水孔组相互错位以阻断水流;以及
当所述散热节点的温度较低时,所述主动层收缩挤压推动从动层移动,使所述第一过水孔组与所述第二过水孔组发生交叠以过水减小收缩阻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炉排温度和流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动层的两侧边沿向内弯折形成卡槽;
所述主动层的一端部与散热节点的侧壁连接,另一端部向内弯折以封堵所述卡槽,所述从动层滑动设置在卡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炉排温度和流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动层包括:固定段和形变段;其中
所述主动层的内壁设置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位于固定段与形变段的交界处;
所述从动层设置在形变段处,且其一端部与楔形块相贴合;
当所述主动层的形变段收缩时,所述楔形块挤压推动从动层滑动,即所述第一过水孔组与所述第二过水孔组发生交叠以过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炉排温度和流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槽的底部设置有复位弹簧;
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住卡槽、从动层,适于在所述主动层的形变段展开时推动从动层复位移动以使第一过水孔组与第二过水孔组相互错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冷炉排温度和流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过水孔组开设在主动层的形变段上;
所述第一过水孔组与所述第二过水孔组分别沿主动层、从动层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冷炉排温度和流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形变段的转动端设置有卡接倒角。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水冷炉排温度和流量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在各散热节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流道调控机构;
当所述散热节点的温度升高时,所述主动层展开以抵住相应阻隔条,且所述第一过水孔组与所述第二过水孔组相互错位以阻断水流;以及
当所述散热节点的温度较低时,所述主动层收缩挤压推动从动层移动,使所述第一过水孔组与所述第二过水孔组发生交叠以过水减小收缩阻力。
CN202310104109.9A 2023-02-13 2023-02-13 水冷炉排温度和流量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Active CN1157513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04109.9A CN115751347B (zh) 2023-02-13 2023-02-13 水冷炉排温度和流量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04109.9A CN115751347B (zh) 2023-02-13 2023-02-13 水冷炉排温度和流量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51347A CN115751347A (zh) 2023-03-07
CN115751347B true CN115751347B (zh) 2023-04-07

Family

ID=85348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04109.9A Active CN115751347B (zh) 2023-02-13 2023-02-13 水冷炉排温度和流量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5134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43665A1 (de) * 1999-09-13 2001-03-15 Asea Brown Boveri Verfahren zur Kühlung eines Rostes für einen Feuerraum mittels Wasser sowie Rost zur Verbrennung von Feststoffen
JP2001343112A (ja) * 2000-05-31 2001-12-14 Nkk Corp 廃棄物焼却炉
CN109041537A (zh) * 2018-08-30 2018-12-1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自调节流道冷板及自调节方法
CN114001365A (zh) * 2021-12-31 2022-02-01 光大环保技术装备(常州)有限公司 水冷流道温度及流量检测系统及方法和流道参数测试系统
CN114877313A (zh) * 2022-04-14 2022-08-09 广西抿元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振动炉排直燃生物质锅炉
CN115031239A (zh) * 2022-07-28 2022-09-09 江苏天楹环保能源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焚烧水冷炉排炉闭式循环冷却系统及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43665A1 (de) * 1999-09-13 2001-03-15 Asea Brown Boveri Verfahren zur Kühlung eines Rostes für einen Feuerraum mittels Wasser sowie Rost zur Verbrennung von Feststoffen
JP2001343112A (ja) * 2000-05-31 2001-12-14 Nkk Corp 廃棄物焼却炉
CN109041537A (zh) * 2018-08-30 2018-12-1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自调节流道冷板及自调节方法
CN114001365A (zh) * 2021-12-31 2022-02-01 光大环保技术装备(常州)有限公司 水冷流道温度及流量检测系统及方法和流道参数测试系统
CN114877313A (zh) * 2022-04-14 2022-08-09 广西抿元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振动炉排直燃生物质锅炉
CN115031239A (zh) * 2022-07-28 2022-09-09 江苏天楹环保能源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焚烧水冷炉排炉闭式循环冷却系统及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51347A (zh) 202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01365B (zh) 水冷流道温度及流量检测系统及方法和流道参数测试系统
US7874173B2 (en) Thermal capacitor
RU2433578C1 (ru) Система стеллажей и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климатических условий для такой системы
JP4302659B2 (ja) 複数ポンプを有する電子液体冷却システム
CN100386872C (zh) 液冷系统
US9658005B2 (en) Heat exchanger system
CN101248500B (zh) 具有冷却元件的电气设备以及用于运行该设备的方法
US20120285758A1 (en) Thermoelectric-based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s
US20220248571A1 (en) Liquid Cooling Heat Dissipation System, Heat Dissip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Chip
CN115751347B (zh) 水冷炉排温度和流量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05914415B (zh) 一种温度监测装置及电源装置
WO2010059166A1 (en) Advanced vehicle battery cooling/heating system with varying hydraulic diameter
US20120012299A1 (en) Proportional Micro-Valve With Thermal Feedback
CN107076428B (zh) 太阳能系统
CN107526382A (zh) 一种冷却装置及液冷散热系统
CN108110355B (zh) 软包电池组及软包电池组系统
CN113611933B (zh) 一种具有热管控功能的电池包及其管控系统
CN114008403A (zh) 用于操作热交换器的方法和能量存储器热交换系统
JPH11274575A (ja) 熱電発電システム
CN110945710B (zh) 用于检测电池单体鼓胀的系统和方法
KR101618245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 기반 열교환기 모니터링 장치 및 방법
KR102106229B1 (ko) 유체 펌프
CN116321914A (zh) 电子设备的自动调节流体冷却系统
Di Maio et al. Thermal management of a multiple mini-channel heat sink by the integration of a thermal responsive shape memory material
KR100793277B1 (ko) 유체 가열 및 냉각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유체 가열 및냉각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