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50332B - 一种偏心回转混输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偏心回转混输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50332B
CN115750332B CN202211579641.8A CN202211579641A CN115750332B CN 115750332 B CN115750332 B CN 115750332B CN 202211579641 A CN202211579641 A CN 202211579641A CN 115750332 B CN115750332 B CN 1157503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gas
oil
liquid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7964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50332A (zh
Inventor
眭尔玉
眭保平
金爱宁
朱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Deser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Dese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Deser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Dese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7964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503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50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50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503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503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ling Using Fluids, Sealing Without Contact, And Removal Of Oi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心回转混输泵,用于转子在壳体内相对定子做偏心回转运动以高效输送多相油气混合液,包括:迷宫气液密封组件总成,设置在转子的轴承的两侧,与转子的表面接触。补油通道,其一端位于转子的非工作端,另一端伸入转子的内部。飞轮导向盘,设置在迷宫气液密封组件总成的一侧,与迷宫气液密封组件总成连接。减震组件,设置在转子与联轴器的连接部位,分别套接在转子、联轴器上。减震组件以挤压方式减少转子在径向的偏心受力作用,减小转子受到较小的扭力,提高了转子的使用寿命。迷宫气液密封组件总成、补油通道、飞轮导向盘以及减震组件相互结合提高偏心回转混输泵的可靠性、提升高气液比工况下的混输泵效,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偏心回转混输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输送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偏心回转混输泵。
背景技术
油气混输泵在石油开采中,为了保证油井生产中及达到油气密闭输送,提高开发效益以及达到油气密闭输送目的的一种油气输送泵。
在实际输送石油的过程中,偏心回转油泵由于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维护保养而被受到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201220255574.X”,名称为一种偏心回转摆动多项油气混输泵是早期研发的油气混输泵,包括壳体,壳体内装有回转摆动套和偏心轴,回转摆动套和偏心轴的转动轴线不同心,偏心轴与回转摆动套之间用隔离板和铰链滑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心轴贯穿壳体,在回转摆动套两侧有轴承和回转摆动套端盖,回转摆动套端盖和偏心轴之间安装有角接触球轴承,偏心轴一端安装有组合圆锥滚子轴承并由圆螺母固定,组合圆锥滚子轴承安装在输入端法兰内侧,输入端法兰的端口安装弹性联轴器,弹性联轴器内有平键、顶丝和压环;偏心轴的另外一端安装有调心滚子轴承并由圆螺母固定,调心滚子轴承位于输出端法兰内侧,并安装有压环和压注油杯。该油气混输泵虽然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的特点,但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轴承与转子之间的密封为常规的密封方式,经常出现油气混合液从轴承中漏出至壳体外部,气密封性能差,长周期运行后,混输泵的效率逐渐降低,影响使用寿命;轴承润滑仅通过一条通道将专用热敏润滑脂加入至偏心轴两与轴承之间连接部位,通过转轴的转动将专用热敏润滑脂逐渐带入轴承内部进行润滑,其润滑速度慢润滑不到位而导致效果差;长期运行后渗漏的油气混合液中的不可溶颗粒会顺着轴承逐渐漏出壳体外,密封件的密封性能差;弹性联轴器内与平键、顶丝和压环连接后在传递扭力时,经常易出现轴向或径向的震动而发生位移,进而影响偏心轴的可靠性,以上问题均能影响混输泵的工作效率。
所以,上述混输泵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各部位的密封性能差、震动位移而影响工作效率,以此缩短了混输泵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由于各部位的密封性能差、震动位移而影响工作效率,导致缩短混输泵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偏心回转混输泵,通过迷宫气液密封组件总成、补油通道、飞轮导向盘、以及减震组件延长混输泵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偏心回转混输泵,用于转子在壳体内相对定子做偏心回转运动以高效输送不可溶颗粒,包括:
迷宫气液密封组件总成,设置在转子的轴承的两侧,外套于转子上,与转子的表面接触,用于通过气液旋流油膜阻止气液多相介质渗漏。
补油通道,开设在转子上,其一端位于转子的非工作端,另一端伸入轴承的内部,用于从非工作端补入专用热敏润滑脂至轴承内,当轴承与转子之间干磨升温时,通过所述热敏润滑脂软化进行补油降温和维持正压状态。
飞轮导向盘,设置在迷宫气液密封组件总成的一侧,套接在转子的表面上,与迷宫气液密封组件总成连接,用于引导轴向渗漏的不可溶颗粒流向低压区。
减震组件,设置在转子与联轴器的连接部位,分别套接在转子、联轴器上,用于通过挤压方式传递扭力,以削减连接部位的径向受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在轴承两侧增加迷宫气液密封组件总成,通过迷宫气液密封的方式是不可溶颗粒在其内部形成气液旋流,根据气体流动性大于液体的物理性能,形成局部旋流气流,阻止气液多相介质渗漏至壳体外部,以此提高对轴承的密封能力。在转子内部增加补油通道,从转子的非工作端逐渐向轴承内注入专用热敏润滑脂,以增加密封性能和对轴承润滑,延长密封和轴承的使用寿命,提高混输泵的可靠度,减少更换轴承的频率,以使混输泵由被动维修转换为主动保养,缩减了维修成本,提高了混输泵制造商的产品服务能力。通过增加通过飞轮导向盘,将渗漏的不可溶颗粒引导回流至径向低压区,以保护迷宫气液密封模块在轴向受到破坏,进而提高混输泵的使用寿命。通过减震组件设置在转子与联轴器的连接部位,将混输泵与联轴器之间的组合设计在一起,通过减震组件以挤压方式减少转子分别在轴向、径向的受力作用,以减小转子受到较小的扭力,提高了转子的使用寿命,使混输泵具有缓冲减震性能好的特点。通过上述迷宫气液密封组件总成、补油通道、飞轮导向盘以及减震组件相互结合后,共同提高混输泵的密封性能,以提高混输泵的工作效率,延长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选为,迷宫气液密封组件总成包括:
套环,内置与壳体内,套接于转子上。
密封环,与套环同轴套接与转子上,其一侧壁与套环固接,另一侧壁与飞轮导向盘抵接。
线槽,呈螺旋状,均开设在密封环的内壁、套环的内壁上,用于随同转子转动时引导渗漏的不可溶颗粒形成气液旋流,以阻止液体流经套环而渗漏至轴承的密封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刚进入套环的不可溶颗粒在螺旋状的线槽内,形成气液旋流,线槽在密封环和套环内形成迷宫式的密封腔,根据气体流动性大于液体的流动性能的物理性能,气体阻止液体继续通过密封腔渗漏至轴承的密封处,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
进一步优选为,补油通道包括:
水平油孔,开设在转子的内部,与转子的转轴平行,其一端位于转子的非工作端,另一端伸入转子中。
垂直油孔,开设转子的中部,其进口与水平油孔的出口连接,出口伸入轴承的内部,水平油孔用于从非工作端正压塞填专用热敏润滑脂,以使干磨升温专用热敏润滑脂软化进行补油,还用于将专用热敏润滑脂输送至垂直油孔,垂直油孔用于将专用热敏润滑脂注入轴承的内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子的非工作端注入专用热敏润滑脂,以此通过水平油孔和垂直油孔逐步将专用热敏润滑脂注入至轴承内,对轴承进行直接润滑,以增加对混输泵内密封件和轴承的润滑,延长其他密封件和轴承的使用寿命,提高混输泵整体的可靠度,同时提高混输泵制造商售后服务的能力。
进一步优选为,飞轮导向盘包括:
盘体,套接在转子上,其一侧壁与定子抵接,另一侧壁与迷宫气液密封组件总成抵接,用于跟随转子旋转产生离心力。
导向槽,以盘体的虚拟圆心为圆心,均匀开设在盘体的两侧面上,用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流入盘体的不可溶颗粒导流至低压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槽将少部分流入飞轮导向盘的不可溶颗粒引导回流流至混输泵的低压区,以避免迷宫气液密封组件总成被损坏,延长了迷宫气液密封组件总成的密封时长,进而延长混输泵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化为,减震组件包括:
第一联轴套,套接于转子上,与转子拆卸连接。
第二联轴套,套接于联轴器上,与联轴器固接,与第一联轴套的位置相对。
缓冲垫,位于第一联轴套与第二联轴套之间,一端面与第一联轴套的侧壁存在间隙,另一端面与第二联轴套的侧壁存在间隙,内嵌于第二联轴套内,且与第二联轴套同轴线套接在联轴器上,用于通过柔性连接的方式传递来自联轴器的扭力,以削减连接部位转子与联轴器之间的轴向、径向受力。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缓冲垫分别受到轴向和径向作用力后产生弹性形变而进行缓冲,以此通过挤压的方式传递扭力,降低了转子在轴向和径向上的受力作用,保护了转子能够安全可靠运行,减震组件整体具有缓冲减震性能好和提高混输泵工作性能的特点,以此提高混输泵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化为,缓冲垫上开设有多个缓冲槽,缓冲槽呈弧形,其开口朝向缓冲垫的虚拟几何中心,且每相邻的缓冲槽首尾连接,用于通过纵向的弹性变形削减第二联轴套的径向受力,缓冲垫用于通过横向变形削减第一联轴套、第二联轴套的轴向受力。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首尾相连的弧形缓冲槽能够消除在弧形部位受到的作用力,以降低径向的受力作用,进而降低了转子因径向作用力而产生的震动;通过缓冲垫自身的弹性缓冲轴向的作用力,进而降低转子因轴向作用力产生的位移。
进一步优化为,还包括:
回转摆动套,位于壳体内,套设在转子上,与转子适配。
导向柱,设置在壳体的上部,与回转摆动套的顶部抵接,用于通过引导回转摆动套上下运动而控制转子在预设的摆动角度内运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此减少转子与回转摆动套之间的摩擦,减少转子的震动,提升转子的抗疲劳时限,延长转子的使用时间。
进一步优化为,转子选用浮动软转子,用于与定子之间形成密封油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油膜实现转子与定子之间的摩擦面为软性接触摩擦面,增加气体密封性能,提高气体输送能力。
进一步优化为,软转子上开设有多个润滑槽,润滑槽呈圆周分布在转子的表面,专用热敏润滑脂充满润滑槽,并溢出至转子的表面,在相邻的润滑槽之间形成一层油膜,以使转子与定子之间软性通过油膜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此在转子的表面形成油膜,通过油膜是转子与定子之间形成面-面接触的软性接触摩擦面。
进一步优化为,润滑槽的出口表面高出转子的表面,以使相邻润滑槽之间形成油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此保证油膜一直存在于转子与定子之间,以确保转子与定子之间形成软性摩擦面,提高气体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飞轮导向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导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迷宫气液密封组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中浮动软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中缓冲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2-转子;21-润滑槽;3-定子;4-迷宫气液密封组件总成;41-套环;42-密封环;43-线槽;5-补油通道;51-水平油孔;52-垂直油孔;6-轴承;7-飞轮导向盘;71-盘体;72-导向槽;8-减震组件;81-第一联轴套;82-缓冲垫;821-缓冲槽;83-第二联轴套;9-回转摆动套;10-联轴器;11-导向柱;12-配重块;13-油膜。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201220255574.X”,名称为一种偏心回转摆动多项油气混输泵是早期研发的油气混输泵,包括壳体,壳体内装有回转摆动套和偏心轴,回转摆动套和偏心轴的转动轴线不同心,偏心轴与回转摆动套之间用隔离板和铰链滑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心轴贯穿壳体,在回转摆动套两侧有轴承和回转摆动套端盖,回转摆动套端盖和偏心轴之间安装有角接触球轴承,偏心轴一端安装有组合圆锥滚子轴承并由圆螺母固定,组合圆锥滚子轴承安装在输入端法兰内侧,输入端法兰的端口安装弹性联轴器,弹性联轴器内有平键、顶丝和压环;偏心轴的另外一端安装有调心滚子轴承并由圆螺母固定,调心滚子轴承位于输出端法兰内侧,并安装有压环和压注油杯。该油气混输泵虽然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的特点,但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轴承与转子之间的密封为常规的密封方式,经常出现油气混合液中的不可溶颗粒从轴承中漏出至壳体外部,气密封性能差,长周期运行后,混输泵的效率逐渐降低,影响使用寿命;轴承润滑仅通过一条通道将专用热敏润滑脂加入至偏心轴两与轴承之间连接部位,通过转轴的转动将专用热敏润滑脂逐渐带入轴承内部进行润滑,其润滑速度慢润滑不到位而导致效果差;长期运行后渗漏的不可溶颗粒会顺着轴承逐渐漏出壳体外,密封件的密封性能差;弹性联轴器内与平键、顶丝和压环连接后在传递扭力时,经常易出现轴向或径向的震动而发生位移,进而影响偏心轴的可靠性,以上问题均能影响混输泵的工作效率。
所以,上述混输泵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各部位的密封性能差、震动位移而影响工作效率,以此缩短了混输泵的使用寿命。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行了以下设计构想:通过在转子上增加某种密封结构阻挡不可溶颗粒漏出,向轴承增加补油通道直接向其注入专用热敏润滑脂以提高润滑效果和对气体密封件的密封,通过某种结构将流入的微量不可溶颗粒导流至混输泵的低压区,以实现彻底阻挡不可溶颗粒渗漏,通过减震元件降低联轴器传递的扭力而产生的震动或位移,综合提高混输泵输送不可溶颗粒的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基于以上设计与构想,本发明结合图1-图10,对本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介绍,具体如下阐述:
一种偏心回转混输泵,如图1所示,用于转子2在壳体1内相对定子3做偏心回转运动以高效输送气油比≥100Nm3/d多相油气混合液,包括:
迷宫气液密封组件总成4,设置在转子2的轴承6的两侧,外套于转子2上,与转子2的表面接触,用于通过气液旋流油膜13阻止气液多相介质渗漏。
补油通道5,开设在转子2上,其一端位于转子2的非工作端,另一端作为深孔伸入轴承6的内部,用于从非工作端补入专用热敏润滑脂至轴承6内。当轴承52与转子2之间干磨升温时,通过热敏润滑脂软化进行补油降温和维持正压状态。
飞轮导向盘7,设置在迷宫气液密封组件总成4的一侧,套接在转子2的表面上,与迷宫气液密封组件总成4连接,用于引导轴向渗漏的不可溶颗粒流向低压区。
减震组件8,设置在转子2与联轴器10的连接部位,分别套接在转子2、联轴器10上,用于通过挤压方式传递扭力,以削减连接部位的径向受力。
在轴承6两侧增加迷宫气液密封组件总成4,通过迷宫气液密封的方式是不可溶颗粒在其内部形成气液旋流,根据气体流动性大于液体的物理性能,形成局部旋流气流,阻止气液多相介质渗漏至壳体1外部,以此提高对轴承6的密封能力。在转子2内部增加补油通道5,从转子2的非工作端逐渐向轴承6内注入专用热敏润滑脂,以增加密封性能和对轴承6润滑,延长密封和轴承6的使用寿命,提高混输泵的可靠度,减少更换轴承6的频率,以使混输泵由被动维修转换为主动保养,缩减了维修成本,提高了混输泵制造商的产品服务能力。通过增加通过飞轮导向盘7,将渗漏的不可溶颗粒引导回流至径向低压区,以保护迷宫气液密封模块在轴向收到破坏,进而提高混输泵的使用寿命。通过减震组件8设置在转子2与联轴器10的连接部位,将混输泵与联轴器10之间的组合设计在一起,通过减震组件8以挤压方式减少转子2分别在轴向、径向的受力作用,以减小转子2受到较小的扭力,提高了转子2的使用寿命,使混输泵具有缓冲减震性能好的特点。通过上述迷宫气液密封组件总成4、补油通道5、飞轮导向盘7以及减震组件8相互结合后,共同提高混输泵的密封性能,以提高混输泵的工作效率,延长其使用寿命。
具体的,如图1、图2以及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迷宫气液密封组件总成4包括:
套环41,内置与壳体1内,套接于转子2上。
密封环42,与套环41同轴套接与转子2上,其一侧壁与套环41固接,另一侧壁与飞轮导向盘7抵接。
线槽43,呈螺旋状,均开设在密封环42的内壁、套环41的内壁上,用于随同转子2转动时引导渗漏的不可溶颗粒形成气液旋流,以阻止液体流经套环41而渗漏至轴承52的密封处。
刚进入套环41的不可溶颗粒在螺旋状的线槽43内,形成气液旋流,线槽43在密封环42和套环41内形成迷宫式的密封腔,根据气体流动性大于液体的流动性能的物理性能,气体阻止液体继续通过密封腔渗漏至轴承52的密封处,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补油通道5包括:
水平油孔51,开设在转子2的内部,与转子2的转轴平行,其一端位于转子2的非工作端,另一端伸入转子2中。
垂直油孔52,开设转子2的中部,其进口与水平油孔51的出口连接,出口伸入轴承6的内部,水平油孔51用于从非工作端正压塞填专用热敏润滑脂,以使干磨升温专用热敏润滑脂软化进行补油,还用于将专用热敏润滑脂输送至垂直油孔52,垂直油孔52用于将专用热敏润滑脂注入轴承6的内部。
在转子2的非工作端注入专用热敏润滑脂,以此通过水平油孔51和垂直油孔52逐步将专用热敏润滑脂注入至轴承6内,对轴承6进行直接润滑,以增加对混输泵内密封件和轴承6的润滑,延长其他密封件和轴承6的使用寿命,提高混输泵整体的可靠度,同时提高混输泵制造商售后服务的能力。需要说明的是,密封件包括本发明中混输泵内密封垫片、密封环42等常用的密封元件,不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不在赘述。
具体的,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飞轮导向盘7包括:
盘体71,套接在转子2上,其一侧壁与定子3抵接,另一侧壁与迷宫气液密封组件总成4抵接,用于跟随转子2旋转产生离心力。
导向槽72,以盘体71的虚拟圆心为圆心,均匀开设在盘体71的两侧面上,用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流入盘体71的不可溶颗粒导流至低压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槽72将少部分流入飞轮导向盘7的不可溶颗粒引导回流流至混输泵的低压区,以避免迷宫气液密封组件总成4被损坏,延长了迷宫气液密封组件总成4的密封时长,进而延长混输泵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如图1、图2以及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减震组件8包括:
第一联轴套81,套接于转子2上,与转子2拆卸连接。
第二联轴套83,套接于联轴器10上,与联轴器10固接,与第一联轴套81的位置相对。
缓冲垫82,位于第一联轴套81与第二联轴套83之间,一端面与第一联轴套81的侧壁存在间隙,另一端面与第二联轴套83的侧壁存在间隙,内嵌于第二联轴套83内,且与第二联轴套83同轴线套接在联轴器10上,用于通过柔性连接的方式传递来自联轴器10的扭力,以削减连接部位转子2与联轴器10之间的轴向、径向受力。
通过缓冲垫82分别受到轴向和径向作用力后产生弹性形变而进行缓冲,以此通过挤压的方式传递扭力,降低了转子2在轴向和径向上的受力作用,保护了转子2能够安全可靠运行,减震组件8整体具有缓冲减震性能好和提高混输泵工作性能的特点,以此提高混输泵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缓冲垫82上开设有多个缓冲槽821,缓冲槽821呈弧形,其开口朝向缓冲垫82的虚拟几何中心,且每相邻的缓冲槽821首尾连接,用于通过纵向的弹性变形削减第二联轴套83的径向受力,缓冲垫82用于通过横向变形削减第一联轴套、第二联轴套83的轴向受力。
通过首尾相连的弧形缓冲槽821能够消除在弧形部位受到的作用力,以降低径向的受力作用,进而降低了转子2因径向作用力而产生的震动;通过缓冲垫82自身的弹性缓冲轴向的作用力,进而降低转子2因轴向作用力产生的位移。
具体的,如图1、图2、图5以及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还包括:
回转摆动套9,位于壳体1内,套设在转子2上,与转子2适配。
导向柱11,设置在壳体1的上部,与回转摆动套9的顶部抵接,用于通过引导回转摆动套9上下运动而控制转子2在预设的摆动角度内运动。
以此减少转子2与回转摆动套9之间的摩擦,减少转子2的震动,提升转子2的抗疲劳时限,延长转子2的使用时间。
还包括配重块12,设置在转子22上,其表面与转子22的表面适配,在转子22在偏转时,用于均衡转子22的重力,确保转子2处于长时间平衡转动。
具体的,如图1、图2、图8以及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转子2选用浮动软转子2,用于与定子3之间形成密封油膜13。通过油膜13实现转子2与定子3之间的摩擦面为软性接触摩擦面,增加气体密封性能,提高气体输送能力。
具体的,如图8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软转子2上开设有多个润滑槽21,润滑槽21呈圆周分布在转子2的表面,专用热敏润滑脂充满润滑槽21,并溢出至转子2的表面,在相邻的润滑槽21之间形成一层油膜13,以使转子2与定子3之间软性通过油膜13接触。以此在转子2的表面形成油膜13,通过油膜13是转子2与定子3之间形成面-面接触的软性接触摩擦面。
具体的,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润滑槽21的出口表面高出转子2的表面,以使相邻润滑槽21之间形成油膜13。以此保证油膜13一直存在于转子2与定子3之间,以确保转子2与定子3之间形成软性摩擦面,提高气体密封性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3)

1.一种偏心回转混输泵,用于转子(2)在壳体(1)内相对定子(3)做偏心回转运动以高效输送多相油气混合液,其特征在于,包括:
迷宫气液密封组件总成(4),设置在所述转子(2)的轴承(6)的两侧,外套于所述转子(2)上,与所述转子(2)的表面接触,用于通过气液旋流油膜阻止气液多相介质渗漏;
所述迷宫气液密封组件总成(4)包括:套环(41),内置与所述壳体(1)内,套接于所述转子(2)上;密封环(42),与所述套环(41)同轴套接与所述转子(2)上,其一侧壁与所述套环(41)固接,另一侧壁与飞轮导向盘(7)抵接;线槽(43),呈螺旋状,均开设在所述密封环(42)的内壁、所述套环(41)的内壁上,用于随同所述转子(2)转动时引导渗漏的不可溶颗粒形成气液旋流,以阻止液体流经所述套环(41)而渗漏至所述轴承(6)的密封处;
补油通道(5),开设在所述转子(2)上,其一端位于所述转子(2)的非工作端,另一端伸入所述轴承(6)的内部,用于从所述非工作端补入热敏润滑脂至所述轴承(6)内,当所述轴承(6)与所述转子(2)之间干磨升温时,通过所述热敏润滑脂软化进行补油降温和维持正压状态;
飞轮导向盘(7),设置在所述迷宫气液密封组件总成(4)的一侧,套接在所述转子(2)的表面上,与所述迷宫气液密封组件总成(4)连接,用于引导轴向渗漏的不可溶颗粒流向低压区;
减震组件(8),设置在所述转子(2)与联轴器(10)的连接部位,分别套接在所述转子(2)、所述联轴器(10)上,用于通过挤压方式传递扭力,以削减所述连接部位的径向受力;所述减震组件(8)包括:第一联轴套(81),套接于所述转子(2)上,与所述转子(2)拆卸连接;第二联轴套(83),套接于所述联轴器(10)上,与所述联轴器(10)固接,与所述第一联轴套(81)的位置相对;缓冲垫(82),位于所述第一联轴套(81)与所述第二联轴套(83)之间,一端面与所述第一联轴套(81)的侧壁存在间隙,另一端面与所述第二联轴套(83)的侧壁存在间隙,内嵌于所述第二联轴套(83)内,且与所述第二联轴套(83)同轴线套接在所述联轴器(10)上,用于通过柔性连接的方式传递来自所述联轴器(10)的扭力,以削减所述转子(2)与所述联轴器(10)之间的轴向、径向受力;
回转摆动套(9),位于所述壳体(1)内,套设在所述转子(2)上,与所述转子(2)适配;
导向柱(11),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上部,与所述回转摆动套(9)的顶部抵接,用于通过引导所述回转摆动套(9)上下运动而控制所述转子(2)在预设的摆动角度内运动;
所述转子(2)选用浮动软转子(2),用于与所述定子(3)之间形成密封油膜(13);所述软转子(2)上开设有多个润滑槽(21),所述润滑槽(21)呈圆周分布在所述转子(2)的表面,所述热敏润滑脂充满所述润滑槽(21),并溢出至所述转子(2)的表面,在相邻的润滑槽(21)之间形成一层油膜(13),以使所述转子(2)与所述定子(3)之间软性通过所述油膜(13)接触;所述润滑槽(21)的出口表面高出所述转子(2)的表面,以使相邻所述润滑槽(21)之间形成油膜(13);所述润滑槽(21)的剖面呈梯形;
补油通道(5)包括:
水平油孔(51),开设在所述转子(2)的内部,与所述转子(2)的转轴平行,其一端位于所述转子(2)的非工作端,另一端伸入所述转子(2)中;
垂直油孔(52),开设所述转子(2)的中部,其进口与所述水平油孔(51)的出口连接,出口伸入所述轴承(6)的内部,所述水平油孔(51)用于从所述非工作端正压塞填热敏润滑脂,以使干磨升温专用热敏润滑脂软化进行补油,还用于将所述热敏润滑脂输送至所述垂直油孔(52),所述垂直油孔(52)用于将所述热敏润滑脂注入所述轴承(6)的内部;
配重块(12),设置在所述转子(2)上,其表面与所述转子(2)的表面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心回转混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导向盘(7)包括:
盘体(71),套接在所述转子(2)上,其一侧壁与所述定子(3)抵接,另一侧壁与所述迷宫气液密封组件总成(4)抵接,用于跟随所述转子(2)旋转产生离心力;
导向槽(72),以所述盘体(71)的虚拟圆心为圆心,均匀开设在所述盘体(71)的两侧面上,用于在所述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流入所述盘体(71)的,不可溶颗粒流向低压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心回转混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82)上开设有多个缓冲槽(821),所述缓冲槽(821)呈弧形,其开口朝向所述缓冲垫(82)的虚拟几何中心,且每相邻的所述缓冲槽(821)首尾连接,用于通过纵向的弹性变形削减所述第二联轴套(83)的径向受力,所述缓冲垫(82)用于通过横向变形削减所述第一联轴套、所述第二联轴套(83)的轴向受力。
CN202211579641.8A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偏心回转混输泵 Active CN1157503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9641.8A CN115750332B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偏心回转混输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9641.8A CN115750332B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偏心回转混输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50332A CN115750332A (zh) 2023-03-07
CN115750332B true CN115750332B (zh) 2024-01-02

Family

ID=85346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79641.8A Active CN115750332B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偏心回转混输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50332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07704U (en) * 2006-06-06 2007-03-11 Paragon Machinery Co Ltd Axial teeth labyrinth seals mounted on double sleeves for grinding wheels ends of centerless grinding spindle
CN202646001U (zh) * 2012-06-01 2013-01-02 西安大漠石油能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偏心回转摆动多项油气混输泵
CN103277305A (zh) * 2013-06-13 2013-09-04 王子颖 一种偏心多相油气混输泵
CN203742985U (zh) * 2014-01-10 2014-07-30 宁波戈士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无油干式螺杆空气压缩机
CN208651573U (zh) * 2018-06-22 2019-03-26 南京贝奇尔机械有限公司 润滑齿轮
CN209704846U (zh) * 2019-08-16 2019-11-29 山东百惠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联传动双螺杆鼓风机机组
CN210218124U (zh) * 2019-06-10 2020-03-31 重庆市璧山区中山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维护性能好的汽车空调系统用转子
CN213235447U (zh) * 2020-08-06 2021-05-18 宁波鲍斯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油气一体密封件及空气压缩机
CN215333418U (zh) * 2021-07-13 2021-12-28 黄石东贝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转子压缩机滑片
CN217328464U (zh) * 2021-10-14 2022-08-30 哈尔滨广瀚动力传动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式多头螺旋气压密封结构
CN217683246U (zh) * 2022-06-10 2022-10-28 山东省章丘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风机箱体用轴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67504B2 (en) * 2010-08-30 2016-02-23 Hicor Technologies, Inc. Compressor with liquid injection cooling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07704U (en) * 2006-06-06 2007-03-11 Paragon Machinery Co Ltd Axial teeth labyrinth seals mounted on double sleeves for grinding wheels ends of centerless grinding spindle
CN202646001U (zh) * 2012-06-01 2013-01-02 西安大漠石油能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偏心回转摆动多项油气混输泵
CN103277305A (zh) * 2013-06-13 2013-09-04 王子颖 一种偏心多相油气混输泵
CN203742985U (zh) * 2014-01-10 2014-07-30 宁波戈士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无油干式螺杆空气压缩机
CN208651573U (zh) * 2018-06-22 2019-03-26 南京贝奇尔机械有限公司 润滑齿轮
CN210218124U (zh) * 2019-06-10 2020-03-31 重庆市璧山区中山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维护性能好的汽车空调系统用转子
CN209704846U (zh) * 2019-08-16 2019-11-29 山东百惠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联传动双螺杆鼓风机机组
CN213235447U (zh) * 2020-08-06 2021-05-18 宁波鲍斯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油气一体密封件及空气压缩机
CN215333418U (zh) * 2021-07-13 2021-12-28 黄石东贝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转子压缩机滑片
CN217328464U (zh) * 2021-10-14 2022-08-30 哈尔滨广瀚动力传动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式多头螺旋气压密封结构
CN217683246U (zh) * 2022-06-10 2022-10-28 山东省章丘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风机箱体用轴封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卫平等.《运动控制系统原理与应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265-266. *
韩建勇等.《流体密封技术》.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6,118-11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50332A (zh) 202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7132B (zh) 自泵送流体动压型机械密封
US5980114A (en) Thrust bearing
CN100432446C (zh) 涡轮分子泵的轴承支承结构
JP3578948B2 (ja) モータ
CN102312834B (zh) 涡旋式流体机械
CN105793574A (zh) 具有隔音特征的压缩机
WO2015111355A1 (ja) ターボ圧縮機
US4806075A (en) Turbomolecular pump with improved bearing assembly
CN115750332B (zh) 一种偏心回转混输泵
JPS6314205B2 (zh)
JPWO2016031013A1 (ja) 軸受装置、及び回転機械
KR100649976B1 (ko) 저비용 볼 베어링을 갖춘 터보 과급기 로터
CN214247423U (zh) 透平和布雷顿循环系统
JP5178612B2 (ja) 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US4674952A (en) Turbo molecular pump with improved bearing assembly
JPWO2004111458A1 (ja) 空気供給装置
CN207064309U (zh) 一种离心泵自预紧式脂润滑轴承结构
CN106089707A (zh) 节能高压罗茨鼓风机
CN111089000A (zh) 一种适用于极端条件的自适应高耐久浮动密封结构
JPS6332997B2 (zh)
JP5334659B2 (ja) 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JPS6151678B2 (zh)
CN2688933Y (zh) 具有径向补偿机构的容积式涡旋流体压缩装置
CN211287798U (zh) 一种适用于极端条件的自适应高耐久浮动密封结构
RU2027073C1 (ru) Центробежный насо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