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48680A - 一种建筑用高强度桩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用高强度桩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48680A
CN115748680A CN202211497273.2A CN202211497273A CN115748680A CN 115748680 A CN115748680 A CN 115748680A CN 202211497273 A CN202211497273 A CN 202211497273A CN 115748680 A CN115748680 A CN 1157486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uring
shaft
pile body
concrete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972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红才
吕凡任
王兵
陈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21149727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486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486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486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桩体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建筑用高强度桩体结构,其包括桩体模壳,桩体模壳的内部沿竖直方向阵列设置有多个隔板,隔板用于沿竖直方向将桩体模壳内部区域分为若干浇筑区,隔板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浇筑孔,每组浇筑区内均设置有加固机构,加固机构用于在混凝土向浇筑区内浇筑的过程中,使混凝土在浇筑区内呈填实布置并对浇筑区内的混凝土进行旋转搅拌,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进而增强建筑桩体的强度,加固机构自由端用于插入地基内,加固建筑桩体,且加固机构的自由端是一边旋转一边移动插入地基,插入过程更加平稳顺利。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用高强度桩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建筑桩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用高强度桩体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桩是预埋在地基内,是整个建筑的基础,混凝土桩是用混凝土(包括普通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制成的桩。
申请人经过检索发现一篇申请公布号为CN10961044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高强度且便于浇注的建筑桩,其是通过设置浇筑口、分段模壳等等技术手段,使混凝土顺利将桩体模壳的内部填充,在浇筑完一段时间后,打开通风孔外部的弧形固定板取下弧形挡板,可以增加内部的混凝土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加速内部混凝土的凝固,由此可见,增加混凝土在桩体模壳内的浇筑质量,提高凝固成型后的混凝土强度质量,进而能够提高整个建筑桩体的强度,但是,该篇对比文件只是通过分段向桩体模壳内部填充混凝土,并加快混凝土的凝固时间,没有对混凝土在桩体模壳内的均匀填充且填充充实进行解决,而众所周知,混凝土浇筑成型过程中,混凝土内内部是否存在气泡导致存在空隙以及混凝土是否均匀填实等等都是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而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又和建筑桩体的强度息息相关,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建筑用高强度桩体结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用高强度桩体结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建筑用高强度桩体结构,其包括桩体模壳,桩体模壳的内部沿竖直方向阵列设置有多个隔板,隔板用于沿竖直方向将桩体模壳内部区域分为若干浇筑区,隔板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浇筑孔,每组浇筑区内均设置有加固机构,加固机构用于在混凝土向浇筑区内浇筑的过程中,使混凝土在浇筑区内呈填实布置并对浇筑区内的混凝土进行旋转搅拌,加固机构自由端用于插入地基内,加固建筑桩体,且加固机构的自由端是一边旋转一边移动插入地基。
进一步的,加固机构包括插轴、沿浇筑区长度方向滑动安装在浇筑区内的两个滑板,浇筑孔位于两个滑板之间,两个滑板相互背离的侧面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安装孔,安装孔背离浇筑孔的孔口处同轴延伸有环套,插轴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呈尖锐形状,插轴同轴转动套设在环套的外部,桩体模壳的侧面开设有贯穿厚度且与插轴同轴布置的插孔,初始状态下,插轴的尖锐端位于插孔内,插轴与插孔之间设置有连动部件并且当两个滑板做相互远离的移动,插轴跟随滑板移动时,通过连动部件使插轴绕轴芯线发生旋转。
进一步的,连动部件包括同轴固定设置在插孔内的固定环,固定环的内壁设置有凸销,插轴的外圆面设置有呈螺旋分布的连动槽,凸销的自由端倒圆角并滑动位于连动槽内。
进一步的,两个滑板之间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与插轴同轴布置,搅拌轴的两端分别伸入设置在两个滑板上的插轴内,并且搅拌轴与插轴之间通过连接件实现动力连接,当插轴发生插入地基的移动时,插轴通过连接件持续向搅拌轴输出动力,搅拌轴的外部设置有位于两个滑板之间的搅拌单元。
进一步的,桩体模壳设置有插孔的侧壁的外壁上设置有气槽且气槽贯穿桩体模壳的上端,气槽的槽底设置有与浇筑区连通的气孔,桩体模壳设置有插孔的的侧壁的外壁还匹配安装有侧板,侧板上设置有与插孔同轴的避让孔。
进一步的,桩体模壳的内壁设置有固定槽,隔板呈水平布置且端部竖直朝上延伸有固定凸板,固定凸板固定设置在固定槽内,且固定凸板背离固定槽槽底的端面与固定槽的槽口平齐,隔板的侧面与桩体模壳的内壁对应贴合。
进一步的,搅拌轴的两端分别和桩体模壳的对应内壁相平齐,插轴的开口端同轴设置有安装槽,插轴通过安装槽同轴转动安装在环套外部,安装孔的内径、插轴的内径、环套的内径以及搅拌轴的外径一致。
进一步的,其还包括用于辅助混凝土向桩体模壳内注入的浇筑辅助机构。
进一步的,浇筑辅助机构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有呈竖直布置的丝杆以及与丝杆动力连接的电机,丝杆设置有两组,两组丝杆之间安装有呈竖直布置的浇筑管,浇筑管的外壁延伸有连接耳,连接耳与丝杆螺纹连接,浇筑管的外壁设置有输入管,浇筑管内设置有活塞,初始状态下,活塞位于输入管与浇筑管连接处的上方,支撑架上设置有液压杆,液压杆用于驱使活塞在浇筑管内发生移动,浇筑管的外径与浇筑孔的内径相匹配。
进一步的,活塞包括外活塞,外活塞的上端开口并安装有限位环、下端封闭,外活塞内同轴滑动安装有内活塞,液压杆的输出端与内活塞连接,内活塞与外活塞的封闭端之间设置有弹簧,外活塞内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测弹簧施加给外活塞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本方案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通过浇筑辅助机构朝浇筑区内注入混凝土,一开始,混凝土朝向两个滑板之间的初始区域内注入,随着初始区域内被注满混凝土后,混凝土继续注入时,会抵推着两个滑板做相互远离的移动,滑板移动带着插轴一起移动,而在连动部件的作用下,插轴一边移动、一边旋转,插轴旋转又通过连接件带着搅拌轴与搅拌单元一起旋转,如此持续,直至滑板与桩体模壳的内壁接触时,浇筑区内填满混凝土;
上述过程中,由于浇筑区内的混凝土注入过程中,是需要抵推滑板发生移动,也就是说,混凝土注入过程中,是需要一定的注入压力的,故而浇筑完成后,浇筑区内的混凝土是被压实的,提高了浇筑质量,进而提高了建筑桩体的整体强度;
上述过程中,混凝土向浇筑区内注入时,搅拌轴旋转通过搅拌单元对浇筑区内的混凝土作进一步的搅拌,使混凝土在浇筑区内不仅填实,而且均匀分布,减小气泡的产生,进而进一步提高了浇筑质量,进一步提高了建筑桩体的整体强度;
上述过程中,滑板移动时会使插轴一边旋转一边前进,进而插入地基内,通过插轴插入地基内,进而提高建筑桩体与地基之间的固定牢靠性,进而侧面增强了建筑桩体的整体强度;
上述过程中,建筑桩体浇筑成型后,内部的搅拌轴、搅拌单元以及隔板等零部件可以充当金属骨架,进而提高混凝土的整体强度。
除此之外,当建筑桩体浇筑成型后,滑板与桩体模壳的内壁贴合,气槽与气孔内注入混凝土等等,故而成型后的建筑桩体呈一体化设计,无残留死角空隙,进一步提高的建筑桩体的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插轴伸出桩体模壳时的示意图;
图3为桩体模壳的内部示意图;
图4为桩体模壳的剖视图;
图5为加固机构的示意图;
图6为固定环、插轴、滑板以及搅拌轴的分解图;
图7为固定环与插轴的分解图;
图8为浇筑辅助机构与加固机构的正视图;
图9为浇筑辅助机构的示意图;
图10为活塞的分解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
100、桩体模壳;101、固定槽;102、气槽;103、气孔;104、侧板;
200、加固机构;201、滑板;202、环套;203、插轴;204、固定环;205、搅拌轴;206、连动槽;207、凸销;208、安装槽;209、搅拌单元;210、螺旋叶片;211、搅拌件;
300、隔板;301、固定凸板;302、浇筑孔;
400、浇筑辅助机构;401、支撑架;402、丝杆;403、电机;404、浇筑管;405、连接耳;406、输入管;407、液压杆;408、外活塞;409、限位环;410、内活塞;41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实现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图10所示,一种建筑用高强度桩体结构,其包括桩体模壳100以及用于辅助混凝土向桩体模壳100内注入的浇筑辅助机构400,其中,桩体模壳100的内部沿竖直方向阵列设置有多个隔板300,隔板300用于沿竖直方向将桩体模壳100内部区域分为若干浇筑区,隔板300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浇筑孔302,每组浇筑区内均设置有加固机构200,一方面,加固机构200用于在混凝土向浇筑区内浇筑的过程中,使混凝土在浇筑区内呈填实布置,减小气泡产生的几率,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同时还对浇筑区内的混凝土进行旋转搅拌,进一步减小气泡产生的几率,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另一方面,加固机构200的自由端还用于插入地基内,用于加固建筑桩体,插入过程中,加固机构200的自由端是一边旋转、一边前进而实现插入地基内的,插入过程中更加平稳顺利,两者相辅相成,相互配合提高建筑桩体的整体强度。
具体的,如图4所示,桩体模壳100的内壁设置有固定槽101,隔板300呈水平布置,且端部竖直朝上延伸有固定凸板301,固定凸板301固定设置在固定槽101内,且固定凸板301背离固定槽101槽底的端面与固定槽101的槽口平齐,隔板300的侧面与桩体模壳100的对应内壁相贴合,其意义在于,这样形成的浇筑区的四个侧壁是一个平整光滑的面,在后续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各个零部件之间完全贴合,不留间隙,能够提高建筑桩体的整体质量。
进一步的,固定凸板301与固定槽101之间的连接为螺栓连接方式,固定凸板301背离固定槽101槽底的端面设置有沉孔,用于螺栓固定后隐藏螺栓,避免螺栓头部突出而影响零部件之间的完全贴合。
具体的,如图3及图5-图7所示,加固机构200包括沿浇筑区长度方向滑动安装在浇筑区内的两个滑板201,浇筑孔302位于两个滑板201之间的区域,两个滑板201相互背离的侧面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安装孔,安装孔背离浇筑孔302的孔口处同轴延伸有环套202。
加固机构200还包括插轴203,插轴203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呈尖锐形状,插轴203同轴转动套设在环套202的外部。
桩体模壳100的侧面开设有贯穿厚度且与插轴203同轴布置的插孔,初始状态下,插轴203的尖锐端位于插孔内。
插轴203与插孔之间设置有连动部件并且当两个滑板201做相互远离的移动,插轴203跟随滑板201移动时,通过连动部件使插轴203绕轴芯线发生旋转,具体的,连动部件包括同轴固定设置在插孔内的固定环204,固定环204的内壁设置有凸销207,插轴203的外圆面设置有呈螺旋分布的连动槽206,凸销207的自由端倒圆角并滑动位于连动槽206内,当两个滑板201做相互远离的移动时,通过凸销207与连动槽206的配合,实现插轴203一边旋转、一边前进,更便于插轴203插入地基内,进一步的,插轴203的外径与固定环204的内径相对应匹配。
如图5与图6所示,两个滑板201之间设置有搅拌轴205,搅拌轴205与插轴203同轴布置,搅拌轴205的两端分别伸入设置在两个滑板201上的插轴203内,并且搅拌轴205与插轴203之间通过连接件实现动力连接,当插轴203发生插入地基的移动时,插轴203通过连接件持续向搅拌轴205输出动力,优选的,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插轴203上的内花键与设置在搅拌轴205上的外花键。
搅拌轴205的外部设置有位于两个滑板201之间的搅拌单元209。
使用时,浇筑辅助机构400的底端即为输出端,将其伸入最下方的隔板300上的浇筑孔302内,其外径与浇筑孔302的孔径相匹配;
然后,通过浇筑辅助机构400朝浇筑区内注入混凝土,一开始,混凝土朝向两个滑板201之间的初始区域内注入,随着初始区域内被注满混凝土后,混凝土继续注入时,会抵推着两个滑板201做相互远离的移动,滑板201移动带着插轴203一起移动,而在连动部件的作用下,插轴203一边移动、一边旋转,插轴203旋转又通过连接件带着搅拌轴205与搅拌单元209一起旋转,如此持续,直至滑板201与桩体模壳100的内壁接触;
然后,浇筑辅助机构400上移,其输出端伸入倒数第二个隔板300上的浇筑孔302内,继续进行混凝土浇筑,如此重复,直至完成整个桩体模壳100的混凝土浇筑。
上述过程中,由于浇筑区内的混凝土注入过程中,是需要抵推滑板201发生移动,也就是说,混凝土注入过程中,是需要一定的注入压力的,故而浇筑完成后,浇筑区内的混凝土是被压实的,无死角,提高了浇筑质量,进而提高了建筑桩体的整体强度;
上述过程中,混凝土向浇筑区内注入时,搅拌轴205旋转,通过搅拌单元209对浇筑区内的混凝土作进一步的搅拌,使混凝土在浇筑区内不仅填实,而且均匀分布,减小气泡的产生,进而进一步提高了浇筑质量,进一步提高了建筑桩体的整体强度;
上述过程中,滑板201移动时会使插轴203一边旋转一边前进,进而插入地基内,通过插轴203插入地基内,进而提高建筑桩体与地基之间的固定牢靠性,进而侧面增强了建筑桩体的整体强度;申请人经过检索发现一篇申请公布号为CN112627171A的中国发明专利,其记载了通过固定插块插入土壤,进而提高预制桩本体的强度,由此可知,本方案中,通过插轴203插入地基,侧面增强建筑桩体的整体强度是可行的,并且本方案中,插轴203是一边旋转一边向地基内插入,故而相比于该篇对比文件而言,插入过程更加平稳顺利。
上述过程中,建筑桩体浇筑成型后,内部的搅拌轴205、搅拌单元209以及隔板300等零部件可以充当金属骨架,进而提高混凝土的整体强度。
上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分别位于搅拌轴205两端的插轴203的旋转方向是一致的。
进一步的,搅拌轴205的两端分别和桩体模壳100的对应内壁相平齐,插轴203的开口端同轴设置有安装槽208,插轴203通过安装槽208同轴转动安装在环套202外部,安装孔的内径、插轴203的内径、环套202的内径以及搅拌轴205的外径相匹配,即一致,其意义在于,在滑板201与桩体模壳100的内壁接触后,该浇筑区浇筑完毕,此时,通过安装孔支撑搅拌轴205,且搅拌轴205在整个浇筑过程中,高度不会发生变化,故而在浇筑完毕后,搅拌轴205以及搅拌单元209不会出现下移,不会对浇筑好的混凝土造成影响,若不如此,搅拌单元209在浇筑好后发生下移,因为此时搅拌单元209不再旋转,相当于浇筑区内的混凝土内掉入一块重物,会导致搅拌单元209的上侧附近出现凹陷空洞。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搅拌单元209可以为螺旋叶片210,优选的,插轴203对应设置有多个,搅拌轴205对应设置有多个,螺旋叶片210对应设置有多个,优选为偶数,且相邻两个螺旋叶片210的螺旋方向相反,通过螺旋叶片210实现对混凝土的翻滚搅拌。
搅拌单元209也可以为搅拌件211,搅拌件211包括同轴固定设置在搅拌轴205外部的圆盘以及垂直设置在圆盘端面的搅拌杆,圆盘的外圆面以及搅拌杆源圆盘圆周方向的侧边均倒斜角,形成刀刃形状,有利于旋转搅拌的顺利进行。
另外,本申请的说明书附图中,浇筑区只展示出两个,浇筑区的具体数量根据建筑桩体的实际高度尺寸而调整。
进一步的,在浇筑过程中,滑板201移动时,位于两个滑板201之间区域内的空气是直接通过浇筑辅助机构400排出的,而位于滑板201与桩体模壳100之间区域内的空气没有排出通道,因此,如图4所示,桩体模壳100设置有插孔的侧壁的外壁上设置有气槽102且气槽102贯穿桩体模壳100的上端,气槽102的槽底设置有与浇筑区连通的气孔103,桩体模壳100设置有插孔的的侧壁的外壁还匹配安装有侧板104;浇筑过程中,位于滑板201与桩体模壳100之间区域内的空气通过气孔103、气槽102排走,在桩体模壳100内的混凝土浇筑好后,向气槽102内注入混凝土,填堵气槽102与气孔103,另外,侧板104上设置有与插孔同轴的避让孔,用于避让插轴203。
具体的,如图8-图10所示,浇筑辅助机构400包括支撑架401,支撑架401上安装有呈竖直布置的丝杆402以及与丝杆402动力连接的电机403,丝杆402设置有两组,两组丝杆402之间安装有呈竖直布置的浇筑管404,具体的,浇筑管404的外壁延伸有连接耳405,连接耳405与丝杆402螺纹连接,通过电机403驱使丝杆402旋转,进而驱使浇筑管404沿竖直方向发生移动。
浇筑管404的外壁设置有输入管406,输入管406用于接收混凝土,例如由混凝土输送泵向输入管406以及浇筑管404内输送混凝土,浇筑管404内设置有活塞,初始状态下,活塞位于输入管406与浇筑管404连接处的上方,支撑架401上设置有液压杆407,液压杆407用于驱使活塞在浇筑管404内发生移动。
浇筑时,首先将浇筑辅助机构400安放在桩体模壳100周围且浇筑管404与浇筑孔302同轴布置,然后,电机403驱使浇筑管404下移,使其下端伸入浇筑孔302内,浇筑管404的外径与浇筑孔302的内径相匹配,两者之间能够构成密封配合,下移过程中,液压杆407同步驱使活塞发生移动,使活塞与浇筑管404保持相对静止状态;
然后,通过混凝土输送泵向输入管406以及浇筑管404内输送混凝土,混凝土向浇筑区内注入,当注入预设量的混凝土,使两个滑板201之间区域内被填满混凝土后,继续向浇筑管404内注入混凝土,此时混凝土位于浇筑管404内,然后,混凝土输送泵暂时停止,液压杆407驱使活塞下移,挤推浇筑管404内的混凝土向浇筑区内注入,浇筑管404内的混凝土注入至浇筑区内后,液压杆407驱使活塞上移,混凝土输送泵开启向浇筑管404内注入混凝土,如此往复,直至浇筑区内填满混凝土。
具体的,如图10所示,活塞包括外活塞408,外活塞408的上端开口并安装有限位环409、下端封闭,外活塞408内同轴滑动安装有内活塞410,液压杆407的输出端与内活塞410连接,内活塞410与外活塞408的封闭端之间设置有弹簧411。
通过液压杆407驱使活塞下移抵推混凝土朝向浇筑区内移动的过程中,是通过内活塞410与弹簧411抵推外活塞408移动,通过外活塞408移动抵推混凝土的,其意义在于,可以在外活塞408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弹簧411施加给外活塞408的压力,当浇筑区内填满混凝土时,滑板201无法继续发生移动,此时液压杆407驱使活塞下移时,内活塞410的位移全部转换为弹簧411的压缩量,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弹簧411施加给外活塞408的压力,大于预设临界数值时,代表浇筑区内填满混凝土。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步骤一:将桩体模壳100放入预先挖掘好的桩坑内,并将浇筑辅助机构400安放在桩体模壳100周围且浇筑管404与浇筑孔302同轴布置;
步骤二:电机403驱使浇筑管404下移,使其下端伸入最下方的浇筑孔302内,浇筑管404的外径与浇筑孔302的内径相匹配,两者之间能够构成密封配合,下移过程中,液压杆407同步驱使活塞发生移动,使活塞与浇筑管404保持相对静止状态;
步骤三:通过混凝土输送泵向输入管406以及浇筑管404内输送混凝土,混凝土向浇筑区内注入,当注入预设量的混凝土,使两个滑板201之间区域内被填满混凝土后,继续向浇筑管404内注入混凝土,此时混凝土位于浇筑管404内,然后,混凝土输送泵暂时停止,液压杆407驱使活塞下移,挤推浇筑管404内的混凝土向浇筑区内注入,浇筑管404内的混凝土注入至浇筑区内后,液压杆407驱使活塞上移,混凝土输送泵开启向浇筑管404内注入混凝土,如此往复,直至浇筑区内填满混凝土;
与此同时,混凝土会抵推着两个滑板201做相互远离的移动,滑板201移动带着插轴203一起移动,而在连动部件的作用下,插轴203一边移动、一边旋转,插轴203旋转又通过连接件带着搅拌轴205与搅拌单元209一起旋转,如此持续,直至滑板201与桩体模壳100的内壁接触,此过程中,搅拌单元209与注入压力的存在,会使浇筑区内的混凝土均匀分布且被压实,提高浇筑质量,插轴203一边旋转一边前进插入地基内;
步骤四:电机403驱使浇筑管404上移,使其下端伸入倒数第二个的浇筑孔302内,重复步骤三,对倒数第二个的浇筑区进行混凝土浇筑,如此重复,直至完成整个桩体模壳100的混凝土浇筑;
需要注意的是,最上方的浇筑区是没有隔板300的,但由于其位于最上方,可以直接将混凝土倾倒至最上方的浇筑区内,施工工人可在一旁肉眼观察调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建筑用高强度桩体结构,其包括桩体模壳(100),其特征在于:桩体模壳(100)的内部沿竖直方向阵列设置有多个隔板(300),隔板(300)用于沿竖直方向将桩体模壳(100)内部区域分为若干浇筑区,隔板(300)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浇筑孔(302),每组浇筑区内均设置有加固机构(200),加固机构(200)用于在混凝土向浇筑区内浇筑的过程中,使混凝土在浇筑区内呈填实布置并对浇筑区内的混凝土进行旋转搅拌,加固机构(200)自由端用于插入地基内,加固建筑桩体,且加固机构(200)的自由端是一边旋转一边移动插入地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高强度桩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加固机构(200)包括插轴(203)、沿浇筑区长度方向滑动安装在浇筑区内的两个滑板(201),浇筑孔(302)位于两个滑板(201)之间,两个滑板(201)相互背离的侧面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安装孔,安装孔背离浇筑孔(302)的孔口处同轴延伸有环套(202),插轴(203)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呈尖锐形状,插轴(203)同轴转动套设在环套(202)的外部,桩体模壳(100)的侧面开设有贯穿厚度且与插轴(203)同轴布置的插孔,初始状态下,插轴(203)的尖锐端位于插孔内,插轴(203)与插孔之间设置有连动部件并且当两个滑板(201)做相互远离的移动,插轴(203)跟随滑板(201)移动时,通过连动部件使插轴(203)绕轴芯线发生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高强度桩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连动部件包括同轴固定设置在插孔内的固定环(204),固定环(204)的内壁设置有凸销(207),插轴(203)的外圆面设置有呈螺旋分布的连动槽(206),凸销(207)的自由端倒圆角并滑动位于连动槽(206)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高强度桩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滑板(201)之间设置有搅拌轴(205),搅拌轴(205)与插轴(203)同轴布置,搅拌轴(205)的两端分别伸入设置在两个滑板(201)上的插轴(203)内,并且搅拌轴(205)与插轴(203)之间通过连接件实现动力连接,当插轴(203)发生插入地基的移动时,插轴(203)通过连接件持续向搅拌轴(205)输出动力,搅拌轴(205)的外部设置有位于两个滑板(201)之间的搅拌单元(20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高强度桩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桩体模壳(100)设置有插孔的侧壁的外壁上设置有气槽(102)且气槽(102)贯穿桩体模壳(100)的上端,气槽(102)的槽底设置有与浇筑区连通的气孔(103),桩体模壳(100)设置有插孔的的侧壁的外壁还匹配安装有侧板(104),侧板(104)上设置有与插孔同轴的避让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高强度桩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桩体模壳(100)的内壁设置有固定槽(101),隔板(300)呈水平布置且端部竖直朝上延伸有固定凸板(301),固定凸板(301)固定设置在固定槽(101)内,且固定凸板(301)背离固定槽(101)槽底的端面与固定槽(101)的槽口平齐,隔板(300)的侧面与桩体模壳(100)的内壁对应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高强度桩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搅拌轴(205)的两端分别和桩体模壳(100)的对应内壁相平齐,插轴(203)的开口端同轴设置有安装槽(208),插轴(203)通过安装槽(208)同轴转动安装在环套(202)外部,安装孔的内径、插轴(203)的内径、环套(202)的内径以及搅拌轴(205)的外径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高强度桩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用于辅助混凝土向桩体模壳(100)内注入的浇筑辅助机构(4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高强度桩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浇筑辅助机构(400)包括支撑架(401),支撑架(401)上安装有呈竖直布置的丝杆(402)以及与丝杆(402)动力连接的电机(403),丝杆(402)设置有两组,两组丝杆(402)之间安装有呈竖直布置的浇筑管(404),浇筑管(404)的外壁延伸有连接耳(405),连接耳(405)与丝杆(402)螺纹连接,浇筑管(404)的外壁设置有输入管(406),浇筑管(404)内设置有活塞,初始状态下,活塞位于输入管(406)与浇筑管(404)连接处的上方,支撑架(401)上设置有液压杆(407),液压杆(407)用于驱使活塞在浇筑管(404)内发生移动,浇筑管(404)的外径与浇筑孔(302)的内径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高强度桩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活塞包括外活塞(408),外活塞(408)的上端开口并安装有限位环(409)、下端封闭,外活塞(408)内同轴滑动安装有内活塞(410),液压杆(407)的输出端与内活塞(410)连接,内活塞(410)与外活塞(408)的封闭端之间设置有弹簧(411),外活塞(408)内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测弹簧(411)施加给外活塞(408)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CN202211497273.2A 2022-11-27 2022-11-27 一种建筑用高强度桩体结构 Pending CN1157486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97273.2A CN115748680A (zh) 2022-11-27 2022-11-27 一种建筑用高强度桩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97273.2A CN115748680A (zh) 2022-11-27 2022-11-27 一种建筑用高强度桩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48680A true CN115748680A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38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97273.2A Pending CN115748680A (zh) 2022-11-27 2022-11-27 一种建筑用高强度桩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4868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72344A (zh) * 2023-09-08 2023-10-13 淄博兴东高科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墙板制作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72344A (zh) * 2023-09-08 2023-10-13 淄博兴东高科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墙板制作设备
CN116872344B (zh) * 2023-09-08 2023-11-07 淄博兴东高科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墙板制作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61708A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件的脱模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5748680A (zh) 一种建筑用高强度桩体结构
CN113136967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及其安装方法
CN115319909A (zh) 先张法预应力预制桩制作设备及方法
CN114012887B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涵的浇筑方法及装置
CN115125938B (zh) 一种内置预制管桩的复合桩施工方法
CN113481974B (zh) 一种淤泥质土载体桩施工方法
CN216238540U (zh) 一种新型钻杆灌浆装置
CN214323791U (zh) 一种立式搅拌注浆一体机
CN212807790U (zh) 水泥胶砂强度检测用试模
CN212561499U (zh) 装配式螺杆桩
CN211306794U (zh) 混凝土预应力管桩生产用布料装置
CN112140296A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方涵制造的混凝土浇筑装置
CN111335809A (zh) 一种用于桥梁桩基加工的钻孔设备
CN109049322A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水泥预制管模具
CN114808939B (zh) 一种地下室开挖维护用的灌注桩施工方法及灌注桩
CN213229959U (zh) 一种混凝土储料仓
CN113550768B (zh) 一种用于高冲击地压巷道的y型巷道支护方法及辅助设备
CN214447418U (zh) 一种非金属矿物制品膨胀剂灌注设备
CN215978477U (zh) 一种混凝土墙模板支撑加固组件
CN115091606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模具及预制件
CN217834092U (zh) 一种立模生产系统
CN220428767U (zh) 一种浇筑防溢装置
CN217538723U (zh) 一种隧道衬砌结构背后空洞注浆装置
CN211597751U (zh) 可调节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及混凝土浇筑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